浙江海豐花卉有限公司
❶ 浙江海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500強嗎
不是。浙江海搏友咐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基純於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平水鎮劍灶村,告模地理位置優越,不是500強,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以從事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為主的企業,主要經營細胞技術研發和應用、智能農業管理、花卉種植等業務。
❷ 優良的早熟燈籠椒類品種主要有哪些
(1)中椒3號甜椒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從日本雜交一代新甜椒的後代中,經多年系統選育而成的常規品種,1990年通過北京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植株高約59厘米左右,開展度46厘米左右。第一果著生在主莖7~9節。果色深綠,燈籠形,縱徑8.5厘米,橫徑6.2厘米,果柄下彎,心室3~4個,果肉厚0.5~0.6厘米,胎坐極小,可食率達94.4%,味甜質脆,品質好,單果重100~200克。極早熟,定植後30天開始採收。較抗煙草花葉病毒病、黃瓜花葉病毒病。適於各種類型的保護地栽培。667米2產3000~3400千克。
適於北京、天津等地栽培。每667米2栽植4500~5000穴。(2)中椒5號甜椒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一代雜交種,1992年通過山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植株生長勢強,株高55~61厘米,開展度47厘米。第一果著生於主莖8~10節,果大、燈籠形、綠色,果面光滑,心室3~4個,果肉厚0.43厘米。味甜,質脆,品質優良,單果重80~118克。中早熟,定植至採收約32天。抗煙草花葉病毒病,耐黃瓜花葉病毒病。連續結果性強,適應性廣,為陸地和保護地兼用品種。667米2產4000~5000千克。
適於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廣東、廣西、山東、浙江、雲南等地栽培。每667米2栽植4500~5000穴,播種量125克。(3)中椒7號甜椒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一代雜交種,1994年通過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植株生長勢強。株高65厘米,開展度60厘米。第一果著生於主莖8~9節上。果燈籠形、綠色,縱徑9.3厘米,橫徑6.9厘米,果面光滑,果肉厚0.48厘米,心室3~4個。味甜,質脆,品質好,單果重100克左右。早熟,定植至採收32天左右。果大、肉厚,耐貯運,耐病毒病和疫病。適於保護地和露地早熟栽培,667米2產4000千克左右。
適於北京、河北、山西、廣東、江蘇、浙江等地栽培。大棚內每667米2栽苗4500~5000穴,播種量100~125克。(4)通椒1號辣椒江蘇省南通市蔬菜種子公司以南京早椒為母本育成的一代雜交種,1990年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株高35~40厘米,分枝性強。第一果著生於主莖10~11節,果長燈籠形、綠色,果頂凹陷,果基部花萼平展,果面有棱溝,心室3~4個,果肉細嫩,水分多,質脆,微辣,單果重35~45克。早熟。前期生長快,坐果多,耐寒,耐濕,較耐熱,較抗病毒病、炭疽病。適宜春季早熟保護地栽培。早熟保護地栽培667米2產3500~4000千克,小拱棚覆蓋栽培667米2產3000~4000千克。
適於江蘇省及長江中下游地區種植。露地栽培每667米2保苗4000~4500株,小拱棚覆蓋栽培,每667米2保苗4500~5000株。(5)江蔬5號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選育。
中早熟品種。植株較緊湊,株高50厘米,株幅55~58厘米。始花節位9~10節,分枝能力強,坐果較集中。葉披針形,綠色,果實燈籠形,果面光滑,光澤好,綠色,老熟果紅色,果縱徑8.2厘米,果肩橫徑6.34厘米,肉厚0.33厘米,平均果重71.8克,味甜,每百克鮮重含VC142.1毫克,品質佳,中抗病毒病和炭疽病,不耐疫病。平均667米2產2538千克。
適宜推廣地區:江蘇、廣東、江西、山東、河北、北京、遼寧、陝西等省(直轄市)。南方大棚多層覆蓋種植,667米2栽4200株;北方露地栽培,單穴雙株,667米2栽4500穴。(6)姑蘇早辣椒江蘇省蘇州市蔬菜種子公司以吉林省的沙河椒為母本,上海甜椒854株系為父本配製的一代雜交種,1990年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株高約34厘米,開展度37~46厘米,生長勢較強。第一果著生於主莖10~11節。果方燈籠形、深綠色、有光澤,果實較大,心室3~4個,單果重55~66克。微辣,品質好,較抗病毒病。中早熟。前期產量高,約占總產量的30%~40%,商品性好。適宜露地及大棚栽培,667米2產2300~3600千克。
適於江蘇省及華東部分地區種植。塑料大棚種植,行距50厘米,株距27厘米。(7)蘇椒6號辣椒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雜交種,1993年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株高50~55厘米,開展度50厘米左右,分枝性強,結果較集中。第一果著生於主莖8~9節,果長燈籠形、深綠色、有光澤,果長8~9厘米,果肩寬3.9~4.5厘米,平均單果重35克,大果重可達60克,味較辣。早熟,耐熱性、抗病性強,適於保護地或露地栽培,早期產量高,每667米2總產量3000~4000千克,高者可達5000千克。
適於江蘇、安徽、浙江、四川、雲南等地區種植。(8)早豐1號辣椒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南京市蔬菜所和南京市雨花台區紅花鄉,利用南京早椒和上海茄門甜椒配製而成的一代雜交種,1984年通過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
株高70~75厘米,開展度70~80厘米,株型較開張,生長勢強。第一果著生於主莖7~11節。果長燈籠形、綠色,單果重25~35克,最大果重50克。味微辣。早熟,著果力強,豐產性好,適應性廣,適宜露地和保護地在栽培,露地667米2產2000~2500千克;大小棚栽培,667米2產3000~4000千克。
適於黃河以南及長江流域種植,每667米2栽苗4000~6000株。(9)通椒2號辣椒吉林省通化市園藝研究所以吉林3號辣椒為母本,四方頭甜椒為父本雜交,經後代分離系統選育而成,1987年通過吉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株高50~60厘米,開展度55厘米。植株半開張,生長勢較強。第一果著生於主莖8~10節。果燈籠形、綠色,果面光滑,心室3~4個。味辣,單果重100克左右。早熟,定植後25天左右採收青熟果。較耐病毒。適宜露地栽培,667米2產2500千克。
適於吉林省通化、四平、渾江、遼源等地種植。露地栽培,單株栽植行距60厘米,穴距20厘米;雙株栽植行距60厘米,穴距30厘米。(10)通椒3號甜椒吉林省通化市園藝研究所用四方頭甜椒作母本,上海甜青椒作父本雜交,經後代分離系統選育而成,1988年通過吉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植株高50厘米左右,株型半開張,生長勢較強。第一果著生於主莖8~9節。果長燈籠形、綠色,縱徑10~11厘米,橫徑7~8厘米,果肉厚0.3厘米,心室3~4個。味甜,單果重70克左右。早熟,從定植到始收40~45天。對病毒病抗性較強。適宜露地栽培,667米2產2500千克左右。
適於吉林省各地種植。雙株種植行距60厘米,穴距30厘米;單株種植行距60厘米,株距20厘米。(11)吉椒2號甜椒吉林省蔬菜研究所從「朝天椒×世界1號」雜交後代中,經系統選擇育成的新品種,1990年通過吉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植株高60~70厘米,開展度60~65厘米,株型半開張,生長勢強。第一果著生於主莖8~9節,果方燈籠形、綠色,縱徑12~13厘米,橫徑8~9厘米,果肉厚0.3厘米,心室3~4個。味甜、質佳。早熟,從播種到始收105~110天。抗病毒病能力強,豐產穩定。適宜露地栽培,一般栽培條件下667米2產2500~3000千克。
適合於吉林省各地種植。雙株種植行距60厘米,株距25厘米;單株種植行距60厘米,株距20厘米。(12)吉椒3號辣椒吉林省蔬菜研究所通過有性雜交,經多代系選取而育成,1992年通過吉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株高60~65厘米,開展度55~60厘米,株型半開張,生長勢強,分枝能力強,坐果多。第一果著生於主莖10節。果方筒錐形、深綠色,果長11~13厘米,橫徑5.5~6.5厘米,心室3~4個。果肉脆,有辛辣味,商品性好,單果重80克左右。中早熟,從播種至青熟採收需114~119天。抗病毒病能力強。適宜露地栽培,667米2產2400~3000千克。
適於吉林省各種植。露地栽培,壟作行距60厘米,株距20厘米,栽單株;畦作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栽雙株。(13)農大8號甜椒北京農業大學園藝系育成的一代雜交種。
該品種具有早熟、抗病、豐產等優良特性,坐果率高,連續結果性能好。果燈籠形、綠色,果面光滑,有光澤,果肉厚,心室3~4個。味甜,質脆,品質好。商品性狀優良,單果重100克以上。早熟。適於塑料大棚和溫室栽培。在南方地區也可作露地早熟栽培,667米2產3500~4000千克。
適於北京及華北部分地區種植。華北地區塑料大棚栽培,每667米2種植4500穴,每穴2株。(14)洛雜1號早甜椒洛陽市郊區辣椒研究所育成的早熟甜椒新品種。
株高40~50厘米,開展度45~50厘米,株型緊湊,2~3杈分枝,坐果率高,可連續結果10個以上。果燈籠形、翠綠色,果肉厚0.4厘米,單果重80~100克,最大果重200克以上。早熟,早熟豐產性突出,始收後20天內667米2產3500~4000千克,667米2總產可達5000千克以上。適於大棚保護地栽培和露地地膜覆蓋早熟栽培。
適於華北、東北、西北等地區種植。保護地栽培,每667米2栽苗4500穴,每穴2株;露地地膜覆蓋栽培,每667米2栽苗5000~6000穴,肥力好的地塊可採取單株栽植,每667米2栽苗6000~6500株。(15)洛椒1號甜椒洛陽市郊區辣椒研究所從齊齊哈爾甜椒的變異株中系統選育而成。
株高45~55厘米,2~3杈分枝,節間較短,株型緊湊。葉片較小、深綠色。第一果著生於主莖9~10節。門椒多為兩個,節節坐果6~10個,最多15個。果方燈籠形、翠綠色,果面光滑,單果重80~100克,最大果重220克。中早熟,定植後35~45天即可收獲。較耐病毒病,耐貯運。適於早春保護地或春季地膜覆蓋栽培,667米2產4000~5000千克。
全國各地均可種植。大棚栽培行距40厘米,穴距40厘米,每穴雙株,每667米2栽苗8000株;露地地膜覆蓋栽培,行距40厘米,穴距33厘米,每穴雙株,每667米2栽苗10000株。(16)洛椒6號辣椒河南省洛陽市郊區辣椒研究所用早熟甜椒和粗牛角椒配製而成的一代雜交種。
節間短,株型緊湊。2~3杈分枝,葉較小,深綠色。第一果著生於主莖8~10節,門椒多為2個。果長燈籠形,嫩綠色,果長8~10厘米,橫徑6~7厘米,果肉厚0.4厘米。微辣,質脆,單果重80~100克。早熟,開花後20~25開即可採收。前期產量集中。為塑料大棚和改良型日光溫室的專用品種。667米2產6000千克以上。
全國各地均可種植。改良型日光溫室栽培可於8月上中旬育苗,9月上旬定植,翌年元旦、春節期間採收上市。塑料大棚栽培,翌年3月上中旬定植,4月下旬始收,5月盛收。(17)同豐16甜椒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區蔬菜研究所從巴彥椒與大同菜椒中選育出的常規辣椒品種,1987年通過山西省和天津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
植株高60~65厘米,三杈分枝。第一果著生於主莖7~8節。果方燈籠形、綠色,縱徑8.5厘米,橫徑7.5厘米。果肉厚0.4厘米,心室3個。味甜,質脆,品質好。單果重125克。早熟,耐熱、耐澇,較抗病毒病和炭疽病。適宜露地及保護地栽培,667米2產2000~2500千克。
適於山西、天津、內蒙古等地種植。露地栽培,行距50厘米,株距23厘米,每穴單株或雙株。(18)津椒2號甜椒天津市蔬菜研究所用86-02作母本、87-16作父本育成的雜交種,1991年通過天津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植株高67厘米,開展度62厘米,株型較直立,分枝性中等。第一果著生育主莖8~10節。果燈籠形、綠色,縱徑9.5厘米,橫徑7.1厘米,果頂向下,果面微皺,果肉厚0.4厘米,心室3~4個。味甜、質脆,平均單果重82.6克,最大果重121克。早熟,定植到始收約40天,坐果率高,連續結果性能好。抗煙草花葉病毒病,耐黃瓜花葉病毒病。適宜春季溫室,大棚及露底早熟栽培。667米2產3000~4000千克。
適於天津、北京及華北部分地區種植。塑料大棚栽培,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每667米23300株;露地早熟栽培,行距50厘米,株距25厘米,或行距50厘米,株距33厘米,雙株定植。(19)津椒3號辣椒天津市蔬菜研究所以87-16為母本,86-31為父本育成的一代雜交種,1991年通過天津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植株高65厘米,開展度60厘米,分枝性中等,植株較直立,生長勢中等。葉綠色,葉面較皺縮。第一果著生於主莖8~10節。果燈籠形、綠色,果頂向下,果面稍皺褶,心室3~4個。果實口感脆,微辣,單果重約87克。早熟,定植至始收約35天。抗煙草花葉病毒病,耐黃瓜花葉病毒病。適於保護地和露地早熟栽培,667米2產3000~5000千克。
適於天津市郊區種植。大棚栽培,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每667米2栽苗3300株。露地早熟栽培,單株定植,每667米2栽苗5300株,行距50厘米,株距25厘米;雙株定植,每667米2栽苗4000株,行距50厘米,株距33厘米。(20)海豐1號甜椒北京市海淀區植物組織培養實驗室育成的一代雜交種,1991年通過北京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株高80厘米左右,生長勢中等。第一果著生於主莖8~10節,果長燈籠形、綠色,果面光滑,果肉厚0.35厘米,心室3~4個。味甜,風味好,質佳。單果重75克。早熟,耐病。適於春季大棚早熟栽培,667米2產3000~4000千克。
適於北京地區春季大棚栽培。行距50厘米,株距27厘米。(21)海豐2號北京市海淀區植物組織培養實驗室育成的一代雜交種,1995年通過北京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中早熟,第一果一般著生在主莖10~11節處,坐果率高。果實長方燈籠形,商品果深綠色,果肉比較厚,微帶辣味;果實較大,平均單果重150克左右,豐產性好。抗病、耐低溫,耐弱光能力強,比較適合保護地栽培,為山東省濰坊市冬季溫室辣椒栽培的主要品種之一。(22)哈椒2號甜椒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蔬菜研究所從雙富辣椒混雜群體中系統選育成的常規品種,1990年通過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植株高55~60厘米,開展度50~55厘米。第一果著生於主莖7~8節。果近方燈籠形、綠色,縱莖好,單果重100~150克。早熟,從播種到始收115~120天。要求中等以上肥水條件。耐病毒病,較抗落葉病,抗炭疽病。適宜春季露地早熟栽培,667米2產2000千克左右。
適於黑龍江省各地種植。露地栽培,行距60厘米,株距25厘米,每穴2株,每667米2保苗8000~9000株。(23)龍椒2號辣椒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以矮椒為母本,鐵皮椒為父本,雜交後系統選育成的常規品種,1987年通過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株高55~60厘米,開展度約55厘米,株型較開張,生長勢強。葉片肥厚、深綠色。第一果著生於主莖9~10節。果長燈籠形、綠色,有光澤,果面光滑,心室3~4個。味辣,質脆,平均單果重120~150克,最大單果重250克以上。中早熟,從播種至採收青熟果約125天。喜肥水,抗病毒病、炭疽病、落葉病。適宜露地早熟栽培,平均667米2產1250千克。
適於黑龍江省各地種植。露地栽培,行距50~60厘米,穴距30厘米,每穴雙株,每667米2保苗7500~8000株;大棚栽培,壟距60厘米,株距20厘米,單株栽植。(24)遼椒1號辣椒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從外引進地方品種中系統選育而成的常規品種,1985年通過遼寧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株高50~60厘米,開展度60~70厘米,生長勢中等。腋芽萌生力較弱。第一果著生於主莖7~8節。果扁燈籠形、綠色,果面不平整,有4~6道溝,果基部凹陷,心室4~6個,果肉較厚。味辣,脆嫩。早熟,生育期100天左右。抗病性較強,適應性廣。適宜早春覆蓋栽培,667米2產4000千克左右。
適於遼寧省各地種植。露地栽培,每667米2保苗9000~10000株。(25)遼椒3號甜椒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從新疆引入的地方品種經系統選育而成的常規辣椒品種,1988年通過遼寧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植株高50~60厘米,開展度60~70厘米,生長勢強。第一果著生於主莖8~9節,果大、方燈籠形、深綠色,縱徑13.6厘米,橫徑11厘米,果面有坑窪,基部凹陷,果肉厚0.4厘米,心室3~4個。味甜,脆嫩,品質好,單果重250克,最大果重460克。早熟,生育期120天左右。抗病性較強,適應性廣。適於露地栽培,667米2產4000~5000千克。
適於遼寧、山東、河北、陝西、雲南等省種植,露地栽培每穴雙株,每667米2栽苗4000~5000穴。(26)遼椒4號辣椒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以自選3號椒自交系為母本,自選甜椒12號自交系為父本配製的一代雜交種,1990年通過遼寧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株高50~60厘米,開展度60厘米左右,生長勢較強。第一果著生於主莖8~9節,果方燈籠形、深綠色,果面不平整,果基部凹窪,心室3~4個,果肉較厚。味微辣,脆嫩,單果重200克左右。早熟,生育期110天左右。抗病性較強,適於露地或保護地栽培,667米2產4000~5000千克。
適於遼寧省各地種植。露地栽培,單株栽培每667米2栽苗6000株,雙株栽培每667米2栽苗8000株。(27)沈椒3號辣椒遼寧省沈陽市農業科學院利用雄性不育兩用系作母本育成的一代雜交種,1991年通過遼寧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株高約37厘米,開展度34厘米,生長勢強。第一果著生於主莖10~11節。果燈籠形、綠色,果長8~9厘米,橫徑6~7厘米,果面較光滑,果肉厚。味辣。單果重55克左右。早熟,定植後35天採收青熟果。抗病性較強,適宜地膜覆蓋或小拱棚栽培,667米2產4000千克左右。
適於遼寧省各地及湖北、安徽、吉林、江蘇、內蒙古等省(自治區)部分地區種植。露地地膜覆蓋栽培,行距57厘米,株距15~20厘米。(28)沈椒4號辣椒遼寧省沈陽市農業科學院選育的一代雜交種。
株高約38厘米,植株矮健。第一果著生於主莖10節,果長燈籠形、綠色,果長11~12厘米,橫徑6~7厘米,果肉厚0.35厘米,可食率83%以上。果實稍有辣味,品質好,單果重60克左右。早熟,果實膨大速度快,定植後30天即可採收,前期產量高。適於塑料大棚、小拱棚栽培,也適於地膜覆蓋栽培,667米2產3100千克左右。(29)沈椒6號辣椒沈陽市農業科學院選育。
植株長勢強,早熟。第一果著生於主莖10節,採收期118天。株高50~58厘米,株幅45~55厘米。中抗病毒病和炭疽病,不耐疫病。果實長燈籠形,果長8.94厘米,果橫徑6.07厘米,果肉厚0.32厘米,平均單果重69.7克,果色綠,果面皺褶,微辣,品質好,每百克鮮重含VC109.5毫克。平均667米2產2667千克。
適宜推廣地區:遼寧、山東、河北、北京、江蘇、江西、陝西等省(直轄市),保護地667米2保苗4500株,露地保苗6000株。(30)格魯西亞(Gracia RZ F1)
該品種引自荷蘭瑞克斯旺種子公司,一代雜交種,無限生長型。植株開展度大,生產力強,節間短。果實大,長方形,在正常溫度下,果實長度14~16厘米,橫徑8~10厘米,外表光亮,平均單果重250~300克,最大單果重500克以上。果實生長快,味道鮮美,商品性狀好。果壁厚,耐貯運。耐低溫能力強,適應性強,適合於日光溫室和早春塑料大棚種植,也適合早春露地種植。抗辣椒銹斑病和煙草花葉病毒,產量高,日光溫室每平方米產量可達25千克以上。
北方溫室栽培,株距50厘米,行距70厘米,每株保留2~3個生長健壯的側枝,每枝留果3~4個後,每枝上再留兩側枝,結2~4個果;摘完椒後,再留側枝結2~4個果。栽培期間應加強疫病防治。
❸ 人類50年消滅世界三分之二動植物,你知道有哪些植物絕跡了
八角蓮、石桫欏、絨毛皂莢、冷杉、羊耳蒜。
八角蓮,漸危種,中國特有珍稀植物。分布區較廣,僅有野外零星散生。民間常用中草葯,一經發現,即被採挖,亟待保護。
三峽珍稀植物園植物種類豐富,有種子植物3500餘種,包括珍稀植物49種,國家保護植物近150種。三峽珍稀植物園位於重慶市萬州機場下面的山溝里。
伍德蘇鐵,是世界上最稀有的植物之一,這一物種在野外早已絕跡,僅有的伍德蘇鐵也都存活在植物園。聖赫勒拿橄欖,南大西洋聖赫勒拿島的特有種,野生的聖赫勒拿橄欖在1994年已經滅亡,而人工栽培的最後一棵也在2003年死亡。
中華古果,這是發現在中國的一種開花植物化石,距今約1億2千多年,在我國遼西地區發現。日月潭羊耳蒜,僅生活在日月潭地區的拉魯島,是中國台灣的特有物種,現已完全消失,並無再發現其蹤跡。
生物活化石桫欏,漸危種,又名樹蕨。現僅存的木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蕨類植物是一種古老原始的植物,現存蕨類大多為草本。2億年前恐龍生活年代樹蕨曾遍及世界,由於地質變遷,絕大多數埋在地下成了煤炭,只有極少數倖存下。
中國境內發現的珍稀植物:
1、水杉
水杉最開始在四川萬縣謀道溪(今稱磨刀溪)發現,由中國植物學者於1941年第一次發現的珍稀孑遺樹種。後來在先後在四川省的萬縣、石柱縣,湖北省的利川市,湖南省的龍山、桑植等地區均有所發現。水杉的具有適應性地域性強,適宜濕潤的氣候,生長較快的特點。
2、鵝掌揪
鵝掌揪,木蘭科鵝掌楸屬植物。落葉大喬木,高達40m,胸徑1m以上。生於海拔900-1 000米的山地林中。木材淡紅褐色、紋理直,結構細,供建築、造船、傢具、細木工的優良用材,亦可制膠合板;葉和樹皮入葯。
3、亨利原始觀音座蓮
亨利原始觀音座蓮是觀音座蓮科,原始觀音座蓮屬陸生中型蕨類植物,根狀莖近直立,肉質,頂端略有鱗片。
葉簇生,葉柄綠色,草質,有鱗片,鱗片狹披針形,質薄,宿存;葉片長等於葉柄,卵形,一回羽狀,側生羽片互生,闊披針形,羽柄膨大,有鱗片,干後變黑色,孢子囊羣線形,通直,有細而紅褐色的節狀分叉夾絲密生,長過於孢子囊羣。
4、中華水韭
中華水韭是水韭科水韭屬植物,多年生沼地生植物,植株高15-30厘米;根莖肉質,塊狀;向上叢生多數向軸覆瓦狀排列的葉。
葉多汁,草質,鮮綠色,線形。孢子囊橢圓形,長約9毫米,直徑約3毫米,具白色膜質蓋;大孢子囊常生於外圍葉片基的向軸面;小孢子囊生於內部葉片基部的向軸面,內有多數灰色粉末狀的兩面形小孢子。
❹ 上虞哪裡有菊花盆栽
浙江海豐花卉有限公司、紹興上虞景滿堂花卉店。浙江海豐花卉有限公司位於浙江省上虞市百官街道城東工業區,主營花卉品種有菊花、康乃馨、柃木、楊桐、含宏黑松等,紹興上虞景滿堂花卉店位於浙江省紹興市,主營草本花卉脊老態、盆景、園藝工具批發零售等,所以上虞浙江海豐花卉有限公司、紹興上虞景滿堂花卉店有菊花盆栽。菊花是菊科植物菊乾燥的頭狀花序。菊花葯性偏寒,味苦、甘。歸櫻源肺、肝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