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地鋪花藝

地鋪花藝

發布時間: 2023-09-17 11:12:00

『壹』 蘭花怎麼養

分開的蘭叢,不要拆得太零星,每叢至少有3~5苗,最好是一年生植株、二年生植株和三年生植株保留在同一叢中。
墊盆
盆底用—塊瓦片蓋住排水孔,再用磚塊,瓦片或貝殼逐步填充,其中大隙縫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約為盆內高度的1/2~1/3。上余的凈高約10~15厘米,留作培養土層。其具體高度應根據蘭花的種類及蘭根的長短和盆的高矮而定。鋪墊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實,應保留一點孔隙。實踐證明,有的新根能在鋪墊層的孔隙中生長良好。
栽植
在鋪墊層上,先填上2~3厘米的培養土,用手稍壓實,即可將蘭花正立擺布其上,根據植株與花盆大小,可以幾個單株、2叢、3叢或更多叢種在一個盆里。3叢宜栽成鼎足之勢。4叢可栽成四方形,五叢宜列成梅花形。蘭根要自然舒展,葉片要四方披拂。要緩緩地將蘭根放入盆內,使蘭根自然舒展,盡量不與盆內壁碰擦。蘭株入盆後,就逐步固定蘭株姿勢。—盆栽一叢的,應使老假鱗莖偏居一側,使新芽有發展的餘地。一盆栽數叢的,每叢的老假鱗莖應相對地集於盆之中間,使新根新芽向外發展各有足夠的空間。
填土
栽植時,一手扶葉,一手添加營養土,執住蘭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時搖動蘭盆。讓培養土深入根際;繼續添土,並搖動蘭盆,調整蘭株的位置和高度。用手沿盆邊按壓,但切勿過重而傷根,繼續添土並擠壓,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饅頭形。培養土應將全都蘭根蓋住,掩至假鱗莖基部,填土的深淺,傳統認為:春蘭宜淺,惠蘭宜深,但一般以不埋及假鱗莖上的葉基為度。新發蘭花在山野里生長時,植株上留下了土表上下的明顯標志,可以此標志為准。花盆的大小也要和植株的大小、多少相稱,既不要盆大而株小又少,也不宜盆小而株大又多。一般植株的數量,以預計2~3年後剛好長滿盆為原則。植株大小與盆的高度相稱。既利於生長,又符合觀賞要求。
鋪面
栽植完畢後,可在盆土表面鋪上一層小石粒或青苔,最好是林下優質苔蘚,既美觀、又可調節水分,還可保護葉面不被泥水污染,新芽也不致感染泥土中病菌而爛心;此外,還可減緩雨水對盆土的沖刷,保持盆土疏鬆。
澆水
栽植完成後,即澆第一遍水,必須讓盆土濕透,水滴宜小,沖力忌大。若置於水盆中浸水、切不可浸泡太久。盆土一經浸濕,立即將蘭盆搬出,然後移置於蔭蔽之處養護。

『貳』 蘭花怎麼養

1.蘭花養殖的土壤選擇
蘭花用土應以腐殖質為主,主要採用腐葉土或山林腐殖土。在南方用原產地的腐殖土,俗稱蘭花泥;也可用腐葉土、蛭石、珍珠岩等,人工配製成疏鬆、通氣、透水的培養土。一般採用腐葉土8份、河沙2份混合成培養土,或腐葉土7份、珍珠岩2份、河沙1份混合茂培養土,或腐葉土(草炭土)6份、堆肥土3份、河沙1份混勻的培養土。以上所配製培養土均呈微酸性。
2.蘭花養殖的施肥方法
蘭花施肥,一是在培養土中施入基肥,二是生長期追肥。追肥多用液肥或葉面肥,濃度應比其他花淡。蘭花每年換一次培養土,生長期間可少施追肥,並要注意適時。一般在生長季節,可追施充分腐熟的15%左右的稀薄餅肥水,或0.1%尿素肥水加0.2%磷酸二氫鉀肥水,每15~20天施1次;開花前至開花期可向葉面噴施2~3次O.2%的磷酸二氫鉀或草木灰水,以促進根、莖、花的發育。蘭花系肉質根,不可施未經腐熟的肥料,以免爛根。
3.蘭花養殖的澆水方法
對蘭花澆水,要根據種類、生長情況和當地的氣候而定,要做到潤而不濕,干而不燥;澆水不能過多了或過少了,掌握秋不幹、冬不濕的原則。冬季氣溫低,植株則處於休眠的狀態,應控制澆水,一般可每隔5~7天澆1次水,但冬季開花的墨蘭,則需要澆較多的水;
春、秋兩季每隔2~3天澆1次水;夏季氣溫高,又是蘭花生長旺盛期,平均每天澆1到2次水。澆水時要注意防止水點濺在葉片上,以免出現黑色斑點,影響觀賞效果。在蘭花生育期間,應經常向葉片上噴水,夏季還需向花盆周圍地面上灑水,以增加空氣濕度,促進蘭花的生長發育。澆灌蘭花的水,以雨水、雪水最好,如用自來水,應存放2~3天後使用。
4.蘭花養殖的溫度要求
北方盆栽蘭花,應於霜降節前後氣溫降到5℃時移入室內,入室初期要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流通。冬季室溫保持10℃左右為宜。穀雨以後搬到室外養護。蘭花生長適宜溫度為16~24℃,冬季室內溫度一般要求比較低,白天在10~12℃,夜問5~10℃為宜,溫度、濕度不能太高;夏季溫度不超過30℃。
5.蘭花養殖的光照要求
蘭花喜陰,怕強光直射,因此春、夏、秋三季都要進行遮蔭。家庭養蘭花,為控制光量,最好放在設有竹簾遮蔭的陽台窗檯上或屋檐下,一般上午9時至下午6時前進行遮蔭,早晨和下午6時後拉開簾子,使其接受散射陽光。冬季應將其移人室內可見散射光處,但也應避免陽光直射。蘭花耐陰程度以墨蘭最強,建蘭次之,而春蘭及蕙蘭則耐陰性較弱。
6.蘭花養殖的上盆方法
栽培蘭花的環境應通風良好,空氣濕潤,無污染。蘭盆要選擇高盆.上粗下細,具有多排水孔,或盆壁設有排水孔。蘭盆本身也應具有觀賞價值。
由於蘭花生長較慢,可每隔1~2年於花謝後換盆一次。上盆時先在盆底填入瓦粒、爐渣等約3厘米,以利排水。然後,放入一層培養土,再將蘭苗放入盆中央,把根理直,讓其自然舒展,填土到一半時輕提蘭苗,同時搖動花盆,使土與根緊密結合,將土填距盆口2~3厘米處時,用手輕輕壓實即可。栽好後澆透水放陰涼處,每天上午、下午各噴水一次,約7~10天後移到有花斑陰涼處養護。
7.蘭花養殖的注意事項
(1)蘭花主要分布在東南、西南地區。多野生於濕潤山谷疏林下和岩邊的庇蔭之處,因此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喜陰濕,要求遮蔭度為70%~90%,忌高溫、乾燥和強光。
(2)蘭花栽培中應不斷剪去枯黃老葉和病蟲葉,以利通風。花芽出土之後,每株應留一壯花芽,其餘剪去,以免消耗過多養分,影響來年開花。花謝後,應將花薹剪除。
(3)冬季要注意防寒,地生蘭抗寒性強,洋蘭類則要求越冬溫度較高,應及早移入室內或用塑料棚防寒,以免受凍,室溫最好保持在10~15℃,室內養護應注意通風。入春氣候逐漸轉暖,呵逐步將蘭花移至庭院或陽台。
(4)家庭栽培蘭花以天然雨水、溪水、井水、河水最好,如用自來水,要先用缸貯藏,經太陽暴曬除去漂白粉後使用,如長期用自來水澆花,會使栽培基質逐漸鹼化。可隔一段時間施一次硫酸亞鐵以增加土壤酸度,另外,用發酵的淘米水澆蘭花,也可使上壤保持微酸性狀態。
8.蘭花養殖的繁殖方法
蘭花多採用分株繁殖和組織培養繁殖,培育品種採用播種法。
(1)分株繁殖:分株在春、秋兩季進行,因種類不同而異。冬、春季節開花的種類宜在秋末分株;夏、秋季節開花的種類應在早春萌芽前進行。一般每隔2~3年分株1次。分株前要減少澆水,使盆土適當乾燥;分株時用手握住盆,輕輕將母株從盆內磕出,除去泥土,剪掉腐敗的根葉,然後用清水洗凈,放在陰處晾3~5小時,待浮水消失根發白變軟略有皺縮時,再用利刀從假鱗莖中間切開,在切口處塗草木灰防腐,陰干後立即栽植。分株操作時要細心,防止碰傷葉芽和肉質根。上盆後放於陰處,待恢復生長後再轉入正常管理。
(2)組培快繁:近年來,我國已利用組織培養技術大量進行蘭花生產。除繁殖蘭花外,蝴蝶蘭、大花蕙蘭、石斛蘭等洋蘭的繁殖也多應用組培技術。

『叄』 家裡蘭花怎麼養

1、澆水:給蘭花澆水要根據氣候而言,若是氣溫低的話就要控制澆水,5-7天澆一次即可;春秋季節可以2-3天澆一次;而夏季氣溫高的話可以一天澆1-2次;澆水不能過量也不能過少。

2、溫度:最合適的溫度一般是16-24℃,夏季最高不能超過30℃,冬季最低不能低於5℃,最好將它放進室內養殖,以免會將蘭花凍傷,白天10-12℃為宜;若是在室內養殖就要經常開窗,要保證空氣流通。

3、光照:蘭花不能被強烈的陽光照射,在陽光比較強烈時要為其遮蔭,也不要長時間接受光照,可以在早上或是下午讓其接受散光照射,最好是將它放在屋檐或陽台上,冬季可以接受散光照射,但也要避免陽光暴曬。

4、防雨:蘭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陣雨或連續下雨。在梅雨季節,特別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陣雨。如下雨時間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應多澆水,使盆內熱氣排出,否則會使蘭花損傷,甚至爛根枯死。

(3)地鋪花藝擴展閱讀:

中國地域遼闊,生態環境復雜,植被類型多,因而蘭花資源非常豐富,全國都有分布,但從數量分布上從南到北依次遞減。蘭花在中國分布種類最多的是雲南、四川和台灣省。

中國除了華北、東北、和西北的寧夏、青海、新疆之外,各個省區都有不同種類的蘭屬植物。一般來說,地生蘭多生於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如江蘇、安徽、河南等;附生蘭多生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如廣東、福建、台灣等。

『肆』 如何增加農家樂的參與體驗性

曾有人到日本遊玩,受邀於當地一家農家樂體驗田園生活,事後對其體驗活動的豐富性大加贊嘆。
該日本農家樂主要業務包括餐廳、採摘園、新鮮組、果醬加工、麵包工坊、冰淇淋工坊、糕點工坊、體驗教室和農業塾。其中,餐廳和採摘園較國內並無獨特之處。新鮮組是農產品直銷店,商品來自當地,大多標注了農戶的姓名、聯系方式甚至照片,價格實惠,很受歡迎。果醬加工、麵包工坊、冰激凌工坊以及糕點工坊,可算作有自己風格的農產品加工。
最吸引人的是農場的體驗和互動類旅遊項目——體驗教室和農業塾。農業塾實施會員制,向會員傳授農藝,讓會員享受耕種的快樂,類似於我國的「開心農場」。而在體驗教室里,可在老師的指導下親手製作香腸、果醬和好看的西式糕點,還可跟農場老師學習插花和廚藝,遊玩之餘還能學些本領,活動極受遊客歡迎。
而觀之我國一些美名其曰頗有「特色」的農家樂,如浙江某農家樂,其特色休閑活動為挖竹筍、打年糕、水果採摘、攀山、賞江水,又如該地另一家農家樂,特色活動為漂流、採摘、食宿。姑且不論其到底有無特色,但就其參與體驗性與日本這家農家樂相比,明顯深度和廣泛性有所差距,比如攀山和賞江水,這完全得益於農庄的地理條件,且如攀山、漂流等一類活動,過於「鄭重其事」,限制了一部分人的參與,並不如在老師的指導下製作香腸、果醬和西式糕點來得更加便利,更具有學習性和通用性。
事實上,我國有相當一部分農家樂體量並不小,但是可參與性內容,尤其是單位面積內的可參與內容少,且通常以走馬觀花式的參觀性內容為主。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遊心理的日趨成熟,參與性和互動性較強的旅遊活動正越來越受歡迎。農家樂旅遊以鄉村農事文化和民俗文化為依託,開發具有鄉村特色的參與性活動項目,可很好地避免與城市旅遊相趨同,使遊客在鄉村美景中增長知識、愉悅身心,從而更加喜愛「農家樂」旅遊。
農家樂體驗活動集錦
1、做一天牧民或漁民
馬術表演,馬球比賽,澆木桶,馬上籃球賽,狩獵,放牧,手工擠奶,騎駱駝,開越野車,滑沙,灘塗船速滑,挖沙蛤,打紫菜,潛水,堆沙,水上射擊,搖櫓接力,沙灘自行車,爬頂桅桿,船頭拔河,跳傘,漁家垂釣,錦鯉喂養,龜,鱉、鱒魚等水產品飲食,荷花全席,游泳,劃龍船,戽水,踩龍骨車,采菱角,剝蓮子比賽,摸鴨子,篝火烤全羊,等等。
2、冒險旅遊和體育健身項目
定向越野,尋幽探險,漂流,沖浪,空中滑翔,帆傘運動,噴汽船,游泳比賽,賽馬,露營,水上高爾夫,網球,溪降,穿越,溜索,打木球,練武術,騎山地自行車,灘塗滑泥,滑草,桑拿浴室,卵石健康路,香花治療室,中草葯茶廳,棋趣廣場,農村傳統健身器械,等等。

3、學生學習體驗之旅
水果採摘,看紅葉,山水寫生,徒步旅遊,登山,參加農事活動,滑雪,野營,農村科普長廊,電化教室,錄像演播廳.開放式實驗室,溫室大棚,觀看農作物切片的組織培養,小雞孵化,辨別蝴蝶、飛蛾、雜草等動植物的標本,燒窯,作坊,陶藝作品展覽廳,等等。
4、當一天農民
春天參與播麥、插秧、耕作、揚谷、脫粒、舂火、吊井水、點豆、種花、養鳥等;秋天採摘瓜果梨桃、種植蔬菜、喂雞放鴨、做民間菜點、收割麥子、摘棉花、掰玉米、挖土豆等。其他可學做刺綉,學習竹編、草編工藝、農民版畫,學做農家風味小吃,學包粽子,品嘗水果、糯米香茶、烤地瓜、磨豆腐、車水,參與農戶婚嫁迎娶,等等。
5、產品化鏈條體驗旅遊
從採摘各種農產品,到送到工廠加工裝罐,直到出售等。
6、老年樂園
「學書畫農家游」,請書法家、畫家任教開講座;茶文化講座、觀茶、種茶、採茶、制茶、茶道、茶膳;酒文化講座、釀酒、品酒、酒療、酒俗、酒藝;老知青重返農家種菜種瓜、聊天、打牌、下棋等。撫今追昔游;天然氧吧、中秋賞月詩會、重陽敬老活動,等等。
7、特色農家樂
支鍋野炊,圍繞篝火打歌,看花燈,農家評彈,異域風情,歌舞表演,彩繪麥田,建植物迷宮,乘坐畜力車,養殖(突出特色,避免常規品種);觀看野豬、雞打鬥,野豬、野兔賽跑,釣蟹比賽,鬥牛,斗羊,小豬排隊站列表演;種花,賞花,花浴,花療,花藝,種新型水果蔬菜(如美國黑樹莓、台灣青棗、西番蓮、佛肚竹、大紅桃、台灣脆桃、食用仙人掌),等等。
8、農家美食文化
山珍野菜,野生菌宴,野花,蘆薈,茉莉花燉雞蛋,炒芭蕉花,炒酸角葉,炒甘蔗芽,甜菜湯,綠色食品,雞、魚、兔等的特色烹調,各地特色飲食、風味小吃,等等。
9、少兒農庄與「領養制」
踢毽子,踩高蹺,滾鐵球,射箭,玩彈弓,抬轎子,堆沙,盪鞦韆,抖空竹,搖水車,捉魚,粘鳥,造琥珀,剪紙,刻蠟版,放鞭炮,鬥蟋蟀,打乒乓球,滑梯,吊床,兒童樂園,翻騰蹦床,沖天太空艙,空中索道,富斯特滑道,以及「領養」動植物等。
10、寵物農家樂
以金魚、熱帶魚、寵物狗等為主,修雞宅、鴨寮、鵝園、鴿官、孔雀院、小鳥天堂、豬邸、馬房、牛王府、羊庄、驢舍、狗別墅、兔公館、鼠紅樓、鹿苑、猴山莊、蛇王國等。
11、歲時節令、節慶游
元宵節的觀燈、跑旱船、耍龍燈、舞獅子、觀焰火、拜廟等活動,中秋拜祭,春節年飯,祝壽習俗,婚慶習俗、生養習俗。蒙古族的「那達慕」,藏族的「跳神會」、跳鍋庄,高山族的「豐收節」,白族的三月街、背新娘,彝族的火把節,壯族的歌圩節,等等。
12、民俗建築、古村落、古建築、歷史文化游
四合院,天井院,雲南「一顆印」與「三坊一照壁」民居,蒙古包,客家五風樓,藏族方室、碉房,彝族土掌房,傣式竹樓,苗族吊角樓,新疆地鋪民居等。歷朝歷代遺留下來的眾多古村落、古橋、祠堂、古坊、古廟、古碾、古樓、宗祠文化、民間傳說、歷史典故、名人勝跡、道觀佛寺等。
13、農家樂主題活動
以瓜果時節為主題:如南瓜藝術節、珍奇蔬菜文化節、盆景藝術節、櫻桃節等。以節日習俗為主題:如清明踏青游,白族趕海會,苗族龍船節等。
14、戶外拓展訓練基地
野外健身活動場,生存游戲,協作配合游戲項目,野營,自助旅遊項目,天然浴場,徒步,摩托車沙漠越野,滑水,帆板,攀岩運動,叢林野戰,荒島探險,登山,沙灘排球,沙灘足球,海上沖浪,摩托艇,潛水,牽引傘,木排漂流,等等。
15、連點成線農家樂
把幾家各具特色的農家樂或是幾個村不同風格的農家樂組成一條旅遊線路,發揮各處特長,建立大農家樂旅遊概念。
體驗活動設計注意事項
1、適當借力
體驗活動的設計,尤其是要把旅遊生活和農民生活結合在一起,加入了旅遊者參與性過程的創設,是單兵作戰的農家樂在資金、意識上都無法達到的。因此,需要農家樂從外界適當借力。

一是借政府的力。不只是宣傳推廣,還有實際的運營。成功例子有,在成都創建「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過程中,由政府主導的綠道建設給農家樂經營帶來了很大變化。溫江、郫縣等地已建成的綠道將周邊的農家樂連點成線,農家樂成為利用綠道進行騎行休閑人群的休息站,贏來了可觀的經營利潤。
二是借社會的力。借力引入資金,並借專業之力進行專業體驗活動的設計。如體驗活動設計中的體育休閑運動一類。農家樂在進行打造時,若與休閑運動產業經營者攜手合作、共同經營,一來可以不必擔心體驗項目的服務與管理,可以明顯優化經營環境;二來,農家樂能夠學習到相關技術和管理知識,並將此內化為自身的經營素質,提升農家樂品質,甚至可以直接引入部分資金。
2、配套安全
安全的保障系統在農家樂體驗參與活動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指導救助系統。參與農家樂體驗活動雖然沒有野外探險、極限挑戰等活動那麼驚險刺激,但不少項目還是有著不確定的危險性,如踩高蹺摔下導致不慎骨折和扭傷;收割農作物時劃破手腳;池塘摸魚時被割傷、刺傷等。這些極容易碰到的安全事故,要求富有經驗的老農或專業人士進行現場指導或進行短暫培訓。在意外不慎發生的情況下,還應配備包紮、葯品等治療包,嚴重情況下,還應有緊急救助程序。二是專業保險系統。指導救助系統只是解決體驗活動事前、事中的指導和簡單救治問題,涉及較重傷害問題的根本性解決,就得靠保險系統的開啟,這是農家樂體驗活動進行的保險鏈和保護傘。依此,要加強培訓,使經營人員學到體驗活動的理念、知識和技能。
3、不拘古舊
有人說,中國文化中最有情韻、最本質的東西保留在農村,都市人對於農家樂的追尋,有著尋找故園的內在渴望,丟掉了最富情趣的「土」,再全,久了,農家樂便會失去對城裡人的吸引力。因此,在體驗活動中,我們多在提倡一個「土」字,要求傳統、原始,回到農耕時代的生產情景。這確實是發展農家樂必須遵循的一個方面,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考慮到我國大多都市人「脫農」時間並不長,許多人過年要回的老家甚至就處在農村。因此,體驗活動的設計可以因時而異,不拘泥於傳統,以更加豐富的體驗內容和形式來增強觀光體驗的樂趣。如手工製作薰衣草香皂、手工提取精油,以及像上文中日本農家樂中的親手製作香腸、果醬和好看的西式糕點,學習插花和廚藝等。體驗內容不必為了「土」而「土」,而是可以結合遊客體驗需要進行設計。總歸來講,體驗的關鍵還是在於主題的設計,完整的體驗產品才是遊客所需要的內容。

熱點內容
人參家庭盆栽種植技術 發布:2025-02-01 08:50:57 瀏覽:457
鮮花外賣包裝 發布:2025-02-01 08:45:13 瀏覽:813
紫羅蘭香是男 發布:2025-02-01 08:42:08 瀏覽:396
2012年日本花藝設計大賽 發布:2025-02-01 08:40:34 瀏覽:14
盤結玫瑰綉 發布:2025-02-01 08:17:02 瀏覽:690
室內綠植擺放的意義 發布:2025-02-01 08:13:45 瀏覽:160
觀賞番茄盆栽 發布:2025-02-01 08:11:54 瀏覽:478
西蘭花早餐的做法大全 發布:2025-02-01 08:00:21 瀏覽:524
觀賞石榴盆栽 發布:2025-02-01 08:00:17 瀏覽:418
張植綠長得令人討厭 發布:2025-02-01 07:54:11 瀏覽: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