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黑桿病
㈠ 月季黑桿了怎麼辦呀
1、隨時清掃落葉,摘去病葉,以減少侵染來源。冬季對重病株進行重度修剪,清除病莖上的越冬病原。
2、盆栽時不要放置過密,最好不直接放在地面,以免地面積水時盆土過濕,最好的是放在階梯形的植台上。改進澆水方式和時間,應從盆沿澆入,避免噴澆。不在晚間澆水,以免葉片上有水時不能很快乾燥,有利病菌入侵。
3、秋季徹底清除月季園內的帶病落葉、病枝一並集中銷毀,以減少越冬。生長期應及時修剪,避免徒長,創造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盡量從根部灌水為好,減少濕度。施足底肥,盆栽要及時更換新土。
月季黑桿又叫月季枝枯病又名月季普通莖潰瘍病或梢枯病等,是由薔薇小殼霉引起的植物疾病。
(1)花卉黑桿病擴展閱讀:
月季枝枯病限於在莖桿上發生潰瘍斑,初在莖上發生小而紫紅色的斑點,小點擴大,顏色加深,邊緣更加明顯。斑點的中心變為淺褐色至灰白色。圍繞病斑周圍,紅褐色和紫色的邊緣與莖的綠色對比十分明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呈微小的突起出現。
隨著分生的增大,其上的表皮出現了縱向裂縫,潮濕時湧出黑色的孢子堆,此為該病特有的症狀。發病嚴重時,病斑迅速環繞枝條,病部以上部分萎縮枯死,變黑向下蔓延並下陷。
為放線孢屬的真菌[Actinonema rosae (Lib.)Fr.]分生孢子盤著生於寄主角質層下,以後突出表皮。大小為108~198微米,分生孢子梗短,不明顯。分生孢子長橢圓形或魚鰾狀,大小為18~25*5~6微米,雙細胞,上小下大,分隔處略有縊束。頂端如喙狀,常偏向一側。
傳染途徑:以菌絲在病枝、病葉或病落葉上越冬,翌年早春,形成分生孢子盤,產生分生孢子傳播危害。分生孢子也是初侵染來源之。分生孢子借風雨、飛濺水滴傳播危害,因而多雨、多霧、2多露時易於發病。據試驗,葉上有滯留水分時,孢子6小時內即可萌芽侵入。
萌發侵入的適宜溫度為20~25℃pH值為7~8,潛育期10~11天,老葉潛育期略長,為13天,病菌可多次重復侵染,整個生長季節均可發病。一般梅雨季節和台風季節發病重,炎夏高溫乾旱季節病害擴展緩慢。植株衰弱時容易感病。品種間抗病性存在關差異,但無免疫品種。
㈡ 自己家的月季特容易黑桿,葉子不斷發黑應該怎麼辦
建議大家養護盆栽月季花時,一定要注意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就是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就比如在盆栽月季花生長健壯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定期噴殺菌葯進行預防。
1、用什麼殺菌葯才有效?
市面上有很多說是殺菌的葯,其實就是預防效果比較強一點,如果真的是感染病蟲害的時候,再噴灑普通的殺菌葯,那基本上不會產生太大的效果。
最常見的搭配比例就是用到:氟硅唑和代森錳鋅,可以將兩種葯劑交替噴灑。
大家使用殺菌葯劑的時候要注意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