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卉科研

花卉科研

發布時間: 2023-12-11 02:50:37

1. 錦苑花卉的產品研發

以「匯聚花卉產業創新成長的力量」產業創新理念為指引,錦苑花卉內產品研發注重將國外的先容進技術與國內的研發體系相結合。
一方面企業同日本麒麟公司、荷蘭西露絲公司、荷蘭摩爾海姆公司、法國戴爾巴德公司及荷蘭阿斯米爾拍賣市場等國際知名花卉公司長期合作,先後從合作的國際育種商累計引進新品種600餘個。
另一方面企業與雲南省農科院、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緊密合作夥伴關系,國家發改委授予的「國家地方聯辦花卉工程研究中心」也落戶於錦苑花卉,以研究成果共享的方式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今錦苑花卉已擁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花卉新品種23個,擁有專利4項。2009年12月,企業被國家科技部、雲南省科技廳、雲南省財政廳、雲南省國家稅務局、雲南省地方稅務局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企業經營管理團隊被昆明市科技局評為昆明市花卉產業科技創新團隊。

2. 關於花卉的性質和受眾以及發展方向

一、國外花卉及綠化園藝產業科技發展概況及趨勢

1、世界花卉產業的市場格局及發展趨勢20世紀50年代初,世界花卉的貿易額不足30億美元,1985年發展為150億美元,1990年為305億美元,1992年上升到1000億美元,此後,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到20世紀末,世界花卉消費總額已近2000億美元。目前國際花卉業的現狀可以概括為:各國花卉生產有起有落,生產格局出現新的調整。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花卉栽培面積已達22.3萬公頃。其中亞太地區花卉栽培面積最大,達13.4萬公頃;其次是歐洲,栽培面積達4.5萬公頃;美洲地區的栽培有4萬公頃。花卉栽培面積比較大的10個國家依次是:中國、印度、日本、美國、荷蘭、義大利、泰國、英國、德國和墨西哥。

由於各地區花卉科研、生產、流通和消費水平不同,花卉業發展水平差別很大,發達國家仍佔有絕對優勢地位。據不完全統計,1994年的鮮切花、切葉及盆花的世界貿易總額達42.3億美元。其中歐洲地區出口量最大,佔世界貿易總量的67%,美洲地區佔19%,亞太地區佔5%。花卉出口創匯額比較高的十個國家依次是:荷蘭、哥倫比亞、丹麥、以色列、義大利、哥斯大黎加、比利時、美國、泰國和肯亞。

花卉的消費與經濟發展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在經濟比較發達的三個地區:歐共體、美國、日本形成了三個花卉消費中心。這三個花卉消費中心進口的花卉佔世界花卉貿易的99%,其中歐共體佔主導地位,達80%,美國佔13%,日本佔6%。世界的花卉生產和花卉消費已形成區域化布局。自然資源豐富、勞動力便宜、交通運輸方便的國家和地區逐漸成為生產區域。經濟發達、有著良好花卉消費習慣的國家和地區逐漸成為消費區域。目前,荷蘭的花卉93%出口到歐共體國家,哥倫比亞的花卉75%出口到美國,泰國生產的盆栽熱帶蘭花則有78%銷往日本。近年來伴隨著世界花卉自由貿易的發展,世界花卉業的發展又有了明顯的變化。其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花卉生產由高成本的發達國家向低成本的不發達國家轉移;第二,隨著國際貿易日趨自由化,花卉貿易將真正實現國際化、自由化;第三,世界花卉生產和經營企業由獨立經營向合作經營發展;第四,國際花卉生產布局基本形成,世界各國紛紛走上特色道路,力爭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第五,亞洲市場潛力巨大,中國花卉消費市場成為商家必爭之地。

2、國外花卉科研進展概況——育種成果顯著,品種不斷更新隨著現代花卉及園藝科技的發展,世界每年推出數以千計的花卉優良品種,種類繁多,花色豐富,花形美觀,抗逆性強,使世界花卉五彩繽紛、生機勃勃。如荷蘭每年培育出數百個室內觀葉植物和球根花卉新品種。法國的梅昂月季中心,每年人工授粉10萬朵花,培育出的月季新品種幾乎佔世界的1/3。

——花卉基因工程發展較快,生物技術應用廣泛在抗病毒植物基因工程方面,特別是對無性繁殖的花卉仙客來、康乃馨鬱金香百合等研究明確了病毒的種類、症狀,病毒的分離、檢測等手段完備,配套脫毒技術先進;在花色育種方面,美國科學家將從矮牽牛中分離獲得的藍色基因導入玫瑰,獲得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藍玫瑰」;日本通過基因工程培育出一種微型的土耳其風鈴草,流行於花卉市場。他們還利用生物技術大量繁殖蝴蝶蘭,用一節帶花芽的莖培育出2—3萬株蘭花苗,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3、栽培設施技術先進,花卉產量高質量優花卉生產強國荷蘭是世界上擁有現代化溫室最多的國家,溫室都根據各種花卉所需溫、光、水、氣、肥等要素裝置設施,由電腦操作管理,達到了管理的高度自動化和現代化,植株生長一致、健壯,產量高質量好,極大地提高了花卉商品競爭力。

二、國內花卉及綠化園藝產業科技發展現狀及趨勢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中國的花卉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栽培面積穩步增長。1992年全國花卉總產值為12億元,1994翻了一番,達到38億人民幣,花卉的出口創匯為2000萬美元;1996年達到48億人民幣,創匯1.3億美元;1999年面積達9.1萬公頃,產值115億元人民幣,出口創匯1億美元。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我國鮮切花消費和生產形成三大消費區和三大生產區。鮮切花三大消費區是以北京為主的華北地區、以上海為主的華東地區和以廣州為主的華南地區,約佔全國的80%。鮮切花三大生產區是雲南、廣東和上海,約佔全國的80%。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由於花卉產銷之間的結構性矛盾和季節性矛盾日益突出,我國花卉業的發展逐步進入到一個穩步調整階段,其特徵是行業發展逐步實現了以下轉變:第一,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方向轉變。我國花卉業的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花卉市場從「皇帝女兒不愁嫁」的「賣方市場」到花卉企業到處尋找買主推銷產品的「買方市場」以後,目前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產品質量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第二,由「小而全」的生產方式逐步向規模化、專業化方向轉變。隨著花卉業的不斷發展,花卉生產方式由過去的「小而全」逐步向規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第三,由傳統落後的經營方式逐步向現代化的流通方式轉變。最近幾年,網上交易、拍賣、鮮花速遞等現代化的花卉交易方式已經開始逐步進入花卉流通領域。


相關報告推薦: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花卉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3. 可以從哪些方面研究花卉問題

我們可以從光照 ,土壤性質 ,濕度 ,溫度 ,形態,育種等方面研究花卉問題。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學術前沿研究的主要花卉育種技術。根據我們積累的花卉育種技術經驗,結合已有的國內外花卉育種技術成果,圍繞我國花卉育種工作的實際重點有栽培應用與育種簡史及現狀、形態及細胞學特徵、種質資源及遺傳多樣性、繁殖生物學、主要性狀的遺傳規律、育種目標、育種方法、前景與展望。 主要花卉育種技術適用於普通高等農林院校與大、中專園林、觀賞園藝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也可供花卉科研人員及花卉愛好者學習參考。

花卉學是研究花卉的分類,生物特性,繁殖,栽培管理及園林應用的一門自然科學。它是園林專業和觀賞園藝專業的一門必修課,是整個園林、園藝專業知識結構中的一門主幹課程,也是園林設計、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園林植物育種、園林生態、園林植物栽培和養護、園林苗圃等課程的重要專業基礎課,先修課程有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園藝植物繁殖學、種苗學等。

我們通過花卉學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花卉的分類、識別、生態習性、繁殖、栽培管理及應用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實踐技能,為花卉的產業化栽培和經營、城市園林規劃設計中園林植物的配植、花卉的新品種培育打下堅實基礎,是培養合格的園林專業高級專門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課程之一,是為園林花卉生產、栽培、養護管理和園林設計和園林綠化服務。

4. 與荷蘭花卉生產強國相比,國內花卉發展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改進

國內的不足:(1)生產發展盲目,布局和品種不合理。由於缺乏對花卉產業特性的深刻認識,在「花卉是高效產業」思想的影響下,導致了生產盲目發展,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造成布局不合理,鮮切花和低檔盆花多,中高檔盆花少,大宗產品多,特色名牌少。
(2)生產規模小,成本高,專業化程度低,經營分散。我國花卉產業整體生產水平低,生產方式比較落後,許多花卉企業還是「家庭作坊式」生產,產品質量差,經濟效益低,尚未形成產業化發展的基本格局。
(3)生產與科研脫節。
(4)花卉種苗大量依賴進口,缺乏自有知識產權的新品種。我國花卉工作起步晚,育種工作滯後,科研單位沒有充分利用現有的花卉資源,使得國內現有花卉品種老化,缺乏市場競爭力。近年來國有大型花卉企業紛紛引進國外新品種,以求獲得高效益。雖然新品種引進推動了我國花卉業的發展,促進了一些花卉龍頭企業的興起,但是種苗成本高,阻礙了生產效益的提高。同時由於我國科研與生產脫節,科研單位沒有充分利用引進的花卉資源加以品種改造,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企業的生產可持續性後勁不足。
#對我國花卉業發展的思考與建議針對國內外花卉業發展現狀、科研情況及我國花卉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以下建議:(1)加快培育優新品種,創立花卉品種品牌。品種選育工作是花卉產業發展的核心,也是國際市場競爭的關鍵。誰擁有新品種,誰就能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我國花卉資源極為豐富,遺傳多樣性突出,許多名花如牡丹梅花、月季、茶花等起源於我國,花卉科技工作者應充分利用這些豐富的種質資源,通過傳統的育種方法與生物育種方法相結合培育新品種。
(2)推廣先進技術。我國花卉科研工作已取得了多項成果,現階段應通過各種推廣體系,加速育苗、引種、栽培、產後處理、病蟲害防治等科技成果的推廣,提高生產者和管理者的技術水平,提升產品質量。
(3)建立「生產"科研」一體化模式。國外農業企業均下設科技部門,企業將一部分資金作為科研經費,形成了「企業養科研,科研促企業」的良性循環局面。實踐也證明這種模式有利於企業的發展和科技創新。我國花卉生產與科研脫節,科技成果推廣不暢,生產中科技含量相對較低。「生產"科研」一體化模式的建立既能緩解科研單位經費不足、立項不準、有了成果推廣不出去的問題,又解決生產單位有難題而求助無門的問題。

5.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發展歷程

由於1960年底國家面臨經濟困難時期,根據中央精簡機構的指示,農業部決定將原屬中國農業科學院建制的部分研究所下放歸所在省、市、自治區直接領導。當時根據1960年12月發出的(60)黨發第210號文關於下放大豆等十一個所在省建制和直接領導的決定的精神,蔬菜所以整建制完全下放到北京市由北京市農業科學院領導。
1960年後,所內結構設置有行政辦公室、技術辦公室、品種研究室、栽培研究室、植保研究室、生理研究室和試驗農場。朱明凱任副所長。 1962年黨中央、國務院根據國家科委農業組擴大會議呈報的《關於大力加強農業科技工作促進生產的若干緊急建議》,發出了[62]519號文《關於充實和調整農業科學研究機構的通知》,根據形勢發展需要,1962年8月本所下放到北京市的原華北所12名科技人員從北京市彰化村遷回中國農業科學院,並於1962年12月經農業部(62)農原震字第41號文批准蔬菜所正式歸回中國農業科學院建制,重新成為中國農業科學院的一個直屬研究所。所址設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內前植物檢疫室舊址。1962年至1965年,研究所有很大發展,職工隊伍人數逐年增長,尤以1963年增長最多。1962年底,全所職工僅28人,1963年增加45人,1964年增加21人,1965年增加11人,截至1965年統計,全所職工已達到105人。
未任命所長,由朱明凱和張繼增任副所長,朱明凱主持工作,1966年5月又任命陳靜夫為副所長。該所機構設4室1組。由行政辦公室總管全所人事、黨務、文書、基建和總務以及科研業務;由育種研究室、栽培貯藏研究室、植保研究室和生理生化研究組開展有關科學研究。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1967年1月後,所領導機構被群眾組織代替。 1970年8月中國農業科學院進行體制改革,並精簡機構。同年11月執行農林部(據農業部檔案1970~1970.7至1979.1中央農業部撤銷,成立農林部下同)(70)農林辦字第11號文,蔬菜所再次以整制下放北京市,並經北京市革委會研究決定與北京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蔬菜研究室合並(註:1962年7月北京市農業科學院建制撤銷,成立北京市農科所)。當時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所下放人員共80人。下放前期仍維持蔬菜研究室的建制,隸屬北京市農科所領導,並開始恢復科研工作。研究室臨時負責人為李樹德(主管業務)和王勇、張立志、徐玲珍(主管政工)。1973年成立室領導小組,成員有馬熙彩、張光榮、李樹德、陳杭和陳淑英。1975年3月北京市革委會批准恢復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建制,同時也恢復了蔬菜研究所的建制。所址位於雙清路原北京林學院內森工樓。所領導成員有賈俊林、朱明凱、李樹德、陳杭。
機構設置:辦公室、政工組、科研生產組、資料組以及引種及品種資源室、育種及良種繁育室、栽培室及農村基點組和實驗室。 1976年10月黨中央一舉粉碎了四人幫,長達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即告結束,蔬菜所也在整頓、調整中逐步恢復業務工作。
1978年2月農林部、國家物資總局、財政部聯合發出(78)農林(科)字第15號、(78)物計字第47號、(78)財農字第9號文關於加強農林科教工作和調整農林科教體制的函,決定將原下放北京市的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所歸回中國農業科學院(註:1970年8月~1978年2月中國農業科學院建制撤銷,成立中國農林科學院)。由此,蔬菜所恢復原建制,成為中國農業科學院的一個直屬研究所。所址開始仍在林學院,1980年遷至中國農業科學院東門外。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開始了撥亂反正的進程,決定將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上來。隨著黨和國家對科學事業的重視和關懷,對知識分子政策的落實,蔬菜所的科技隊伍不斷壯大。1978年從北京市回中國農業科學院時該所共有職工73人,1981年6月發展至182人,1987年12月增加達240人。
1979年4月任命朱明凱為所長,曹維政、李樹德、張紀增、劉紅、朱德蔚為副所長。1979年8月任命宋法明為副所長。1983年2月任命李樹德為所長。1984年12月任命王德檳為副所長。1985年3月任命趙清源為副所長。
機構設置:領導機構設黨委會、所務會;管理機構設黨委辦公室、人事處、科研處、行政處辦公室;研究室設品種資源研究室、育種研究室、栽培研究室、植物保護研究室、中心實驗室和情報資料室;學術評議和科研工作決策、咨詢機構是學術委員會。 1987年12月3日,根據國家科委(87)國科發綜字0806號,農牧漁業部(1987)農(人)農函字第17號批文關於同意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所更名的復函,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更名為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原隸屬關系不變,除承擔原有蔬菜研究任務外,還承擔花卉研究工作。
蔬菜所自更名為蔬菜花卉所以來,科研、開發、精神文明建設逐年穩步發展。1997年12月,全所職工為223人。
1987年李樹德仍為所長。1988年5月任命朱德蔚為所長,趙清源、方智遠為副所長。1991年1月任命張松林為副所長。1995年2月任命方智遠為所長,張松林、蔣淑芝為副所長。1997年3月任命屈冬玉為副所長。
機構設置:領導機構設黨委會、所務會;管理機構設黨辦和人事處、科研處、行政處、科技開發咨詢服務部(1996年後改為科技成果開發處)、溫室農場管理處;研究室設蔬菜遺傳資源研究室、蔬菜遺傳育種室、蔬菜栽培和儲藏加工研究室(1996年後稱蔬菜栽培及采後技術研究室)、植物保護研究室、花卉研究室、生理生化實驗室和文獻信息編輯室;學術評議和科研工作決策、咨詢機構是學術委員會。
2000年11月任命屈冬玉為蔬菜花卉所所長,蔣淑芝為所黨委書記兼副所長,杜永臣、孫日飛為副所長。
2001年為適應農業科技發展的需要,對該所研究室的設置進行了調整,按學科分為:生物技術研究室、種質資源研究室、十字花科育種研究室、茄科育種研究室、葫蘆科育種研究室、栽培與采後技術研究室、植物保護研究室、花卉研究室。
2002年12月任命杜永臣為所長兼黨委副書記。
2003年10月,對該所的管理及服務機構進行了整合,調整後的機構設置為:科研處、綜合處、財務處和服務中心 。

6.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科學研究

蔬菜花卉研究所下設8個研究室,
種質資源室:基因庫的管理與維護,國內外種版質資權源的收集與保存,國內外種質資源的評價、創新與利用,國內外特菜的引進與利用。
生物技術室:蔬菜花卉細胞與基因工程、分子標記技術及應用研究。
十字花科育種室:甘藍類、白菜類等蔬菜新品種的選育與示範,雄性不育的研究與利用,小孢子培養技術研究與應用。
茄科育種室:鮮食番茄、加工番茄、辣椒、茄子、馬鈴薯等茄科蔬菜專用新品種的選育與示範,茄科作物基因重組與遺傳操作,抗逆生理與遺傳。
葫蘆科育種室:黃瓜、西瓜、南瓜、甜瓜等瓜類蔬菜專用新品種的選育與示範,加工及功能食品原料品種的選育,抗逆遺傳材料的創新。
栽培與采後技術室:栽培設施的設計與園區規劃,設施栽培、無公害化生產技術的研究與開發,采後處理與加工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植物保護室:主要病蟲害的發生規律研究,綜合防治技術及其應用基礎研究與開發,育種材料的抗性鑒定技術研究與應用。
花卉室:國內外花卉資源的收集、評價與利用,花卉育種與生產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優質花卉種苗快繁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7. 花卉論文

昆明地區園林花卉植物的應用研究 作者:魏開雲 羅雁玲 摘要: 花卉是大自然給人類最美好的恩賜,它們可以美化環境,陶冶性情,凈化心靈,增進健康,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給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和美的啟迪;特別是在森林般的硬質建築物里的都市人們,鮮花綠草的環境能使人們感覺干凈、輕松、愉悅和舒暢。本文針對昆明市城市園林花卉植物的應用進行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 昆明地區 園林花卉植物 應用研究 1. 城市園林花卉植物的涵義和分類 1.1城市園林花卉植物的涵義 花卉的定義包括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狹義上講,花卉僅指觀賞其花或葉子的草本植物。從廣義上講,凡是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並按照一定的技藝進行栽培管理和養護的植物,都稱之為花卉。包括觀花的(如月季、牡丹等),觀葉的(如蕨類、吊蘭等),觀芽的(如銀芽柳的銀色絨芽),觀莖的(如紫竹、斑竹、紅瑞木)等,觀果的(如佛手、觀賞西葫蘆、碧冬茄等),觀根的(如水杉的氣生根、木棉的板根等)。其中,既有高等植物,也有低等植物;既有水生植物,也有陸生植物,氣生植物;既有匍匐矮小的,也有直立高大的;既有草本的,也有木本的,木本中有喬木,灌木和藤本等等,種類繁多。城市園林花卉是花卉中主要用於城市綠化,美化的種類,其范圍也在日夜擴大。 1.2城市園林花卉植物的分類 觀賞植物種類繁多,習性各異。常見的分類方法有以下幾種:氣候分類法,形態分類法,實用分類法。 氣候分類法 即依據花卉原產地的氣候特徵進行分類,因為原產地的氣候條件基本上決定了花卉的生態習性,從而也影響了花卉的栽培管理方法等,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分類方法,通常分為4類。 1、熱帶花卉 包括熱帶雨林和季雨林花卉、熱帶高原花卉和熱帶沙漠花卉。這類花卉因原產地的氣候條件是四季高溫無寒,因而其耐寒性較弱,耐熱性強。 2、副熱帶花卉 這類花卉包括4個亞類型:(1)地中海氣候花卉,如非洲菊、唐菖蒲、香豌豆等,都要求有溫和的冬天和涼爽的夏天,在暑熱地區入夏即出生長緩慢或停止。(2)副熱帶季風氣候花卉,如翠菊、山茶、杜鵑等較能適應暑熱,但不耐嚴寒。(3)副熱帶高山花卉,如報春花、龍膽、高山杜鵑等喜涼爽的夏季,忌夏季高溫高濕。(4)高原花卉和副熱帶沙漠花卉,如蘆薈、仙人掌等多漿植物,其突出特點是耐熱耐旱,但耐寒性較差。 3、暖溫帶花卉 這類花卉分2個亞類型:(1)歐洲氣候型花卉,如三色堇、雛菊、紫羅蘭等,喜夏季涼爽、冬季溫暖的氣候;(2)中國氣候型花卉,如牡丹、菊花、一串紅等,比較適應冬寒夏熱,年溫差較大的氣候。 4、冷溫帶花卉 包括我國東北、西北高寒地區和北美氣候以及中歐、北歐、東歐等地原產的花卉,如百合、黃刺玫、丁香等,這類花卉耐寒性較強,但忌高溫高濕,尤其是百合等在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下生長開花不良,極易染病。 形態分類法 草本花卉:即從外形上看沒有主莖或者雖有主莖但是主莖沒有木質化或僅有體基部木質化的花卉,這類花卉按其生命周期的長短又分為多年生草本花卉和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兩類。 木本花卉:指植株莖木質化程度相當高的一類花卉。根據其莖干形態及其生態習性分為:喬木、灌木、竹類。 實用分類法 依據用途和栽培管理方式進行分類:1、露地花卉;2、溫室花卉;3、切花及切葉栽培花卉;4、乾花栽培花卉。 2昆明地區常見園林花卉植物 2.1一、二年生花卉 一年生花卉:這類花卉在一個生長季內完成整個生活史。如鳳仙花、雞冠花、波斯菊、萬壽菊、矮牽牛等。 二年生花卉:這類花卉需要在兩個生長季內完成整個生活史。如石竹、羽衣甘蘭、雛菊、三色堇等。 2.2宿根、球根花卉 宿根花卉:它們終年常綠或以地下須根越冬或過夏。如菊花等。 球根花卉:地下部分為適應生存需要變成球形,其頂部有肥大頂芽。如仙客來、唐菖蒲。 2.3木本花卉 指植株枝莖木質化程度相當高的一類花卉, 喬木:植株有高大的主幹。如香樟、桂花、雲南山茶、海棠、梅花、紫薇等。 灌木:植株沒有明顯主幹,分枝能力較強,而且株體生長較為低矮。如杜娟、含笑、山茶、梔子花等常綠灌木,和月季、牡丹、連翹等落葉灌木。 2.4水生花卉 指終年生長在水中或沼澤地中的多年生草本觀賞植物。按其生態習性及與水分的關系,可分為: 挺水植物:根生於泥水中,莖葉挺出水面。如荷花、千屈菜等。 浮水植物:根生於泥水中,葉片浮於水面或略高於水面。如睡蓮、王蓮。 沉水植物:根生於泥水中,莖葉全部沉於水中,僅在水淺時偶有露出水面。如蒓菜、里藻。 漂浮植物:根伸展於水中,葉浮於水面,隨水漂浮流動,在水淺處可生根於泥中。如浮萍、鳳眼蓮。 2.5野生花卉 所謂野生花卉,就是未經人工馴化和栽種的草本花卉。雲南是野生花卉的王國,開發和利用野生花卉植物資源的前景非常大,野生花卉株高差異較大,既有匍匐低矮的,也有高達1.5米的。如報春、龍膽等。 3昆明地區園林花卉植物的應用及示例 3.1園林花卉植物的應用類型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綠地景觀已逐漸成為評價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綜合素質、以及園林水平的重要標志。在城市建設中,在道路、建築以及必須的構築物之外的空曠地、林地、坡地等都需要用樹木花草等觀賞植物布置起來,創造出花團錦蔟、綠草如茵、荷香拂水、空氣清新的景觀與意境,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來達到人們對園林的文化娛樂、體育活動、環境保護和美化風景藝術等多方面的需求。 3.1.1花卉在園林布置中應用 花卉在城市園林中最常見的應用方式即是利用其豐富的色彩變化的形態等,來布置出不同的景觀。主要形式有花壇、花境、花從、花群以及花台等,而一些蔓生性的草本花卉又可用以裝飾柱、廊、籬以及棚架等。 (一)花壇一般多設於廣場及建築物的出入口處和道路的中央,兩側及周圍等處。花壇要求經常保持鮮艷的色彩和整齊的輪廓,因此多選用植株低矮、生產整齊、花期相對集中、株從緊密而花色艷麗(或觀葉)的花卉種類來布置。一、二年生花卉是布置花壇的主要材料。花壇種類繁多,因季節的不同分為春花壇、夏花壇、秋花壇和冬花壇。因使用的花卉材料不同可分為: 灌木花壇:主要用開花或色葉灌木布置而成。 草花花壇:用一、二年生草本花卉以及多年生宿根花卉配置而成。 混合花壇:用開花灌木以及草本花卉混合配置而成。 專類花壇:應用品種、類別繁多的同一種花卉配置的花壇,如牡丹專類花壇,月季專類花壇,菊花花壇等。詳見附表六。 (二)花境花境是借鑒自然風景中林緣野生花卉自然散布生長的景觀,並加以藝術提煉而應用於園林景觀布置的一種形式。即以樹叢、樹群、綠籬、矮牆或建築物為背景的帶狀自然式花卉布置,不同種類的花卉以自然斑塊狀混交栽植,其邊緣可以是自然流暢的曲線,也可以是直線,因所處環境的不同而異。 布置花境應突出其自然和耐粗放管理的特性。因此最好的花材應是宿根和球根花卉。詳見附表七。 (三)花從及花群 花從及花群是將自然風景中野生花卉散生於草坪山坡的景觀借用於園林造景之中,通常布置於開闊的草坪周圍,使林緣、樹叢、樹群與草坪之間起聯系和過渡作用;也可用於布置自然曲線型道路的轉折點,使人產生步移景換的感覺;也可點綴於小型院落及鋪裝場地(包括小園路、台階等)之中。較常用一、二年生花卉及球根、宿根花卉。詳見附表八。 花台和花池 花台是將花卉栽植於高出地面的台座上,花池則一般平與地面或稍稍高出地面,但其周圍多用磚石等圍起,形成一種池型的封閉空間,類似花壇但面積較小。通常設置於庭院中央或兩側角隅、建築物的牆基、窗下、門旁或入口處。 籬垣及棚架 在景觀配置中,對於籬垣、門楣、窗格、欄桿以小型棚架等也常用花卉材料加以點綴和掩蔽。 岩石園和牆園 岩石園和牆園主要是借鑒自然界中的山野崖壁、岩縫、石隙間散生的野生花卉所顯示的獨特風光而布設的一類園林景觀。 綴花草坪 在觀賞草坪以及遊憩草坪中適量混種一些植株低矮、花葉細小而適應性強、有自播繁衍能力的草本花卉來裝飾點綴,形成綴花草坪。較常用野生花卉混合種植,且以宿根花卉為主,間以一、二年生草本花卉。 水體景觀 在園林中,除了水池、湖面等需要布景點綴外,還常專設一區,創造澗、噴泉、跌水、瀑布等水景,匯於池沼湖泊,栽種多樣水生花卉,布置成水景園或沼澤園。常用布景的水生花卉(包括水生植物)有荷花、睡蓮、浮萍、蘆葦、千屈菜等。 3.1.2花卉裝飾 花卉作為城市園林造景的主體,除用於露地景觀布置外,還常用於美化室內及建築近旁,創造優美舒適的勞動、生活、休息環境;或應用花卉專為各種集會、展覽場所等進行美化布置,以突出主題,烘托或調和氣氛。 公共場所的花卉裝飾 像車站、碼頭、廣場、影劇院、體育館、博物館、醫院、療養院、商場等這些與人民廣泛接觸的公共場所,一般都有花卉(包括觀賞植物)的適量布置,或供人欣賞、評品,或為了適當遮掩而美化環境,或烘托氛圍,或起標志、分散視線和注意力的作用。 在廣場入口及建築周圍,通常已有園林景觀布置而花卉裝飾只是在節日前後或迎送嘉賓時暫時性的應用。所以首先要保證交通、視線、採光等不受影響,布置時著重整體效果和遠觀效果。可用整齊高大的盆樹或盆花呈對稱擺設,也可用色彩艷麗的花草成排成列布置,或用花卉布置臨時花壇、花帶等。 門廳、過道等處一般都有標識說明,花卉布置應與之相協調,可用觀賞性較強的盆花或三五組團、或散散落落、或設立支架懸掛等來布置,既不影響交通,又不要佔地太多,且觀賞效果良好。 休息室等要求布設精緻的盆花、花籃、盆景等,最好具芳香,既可供人們欣賞,又可消除人們的疲勞、輕松人們的心情等。 節日街道廣場的花卉裝飾一般是用大型盆景配以高大的標語、標牌、畫像、花籃、花球等,以渲染節日喜慶氣氛,色彩上要多用紅、黃、紫等鮮艷亮麗色系。 居住環境的花卉 居住建築中的花卉裝飾主要應用於起居室、餐廳、卧室以及陽台、客廳等處。門窗及陽台護欄最好用蔓性植物花卉加以裝飾,向陽的窗戶或陽台可用金銀花、牽牛花、蔦蘿等組成花檐或綠棚。枝葉下垂的花卉最適合放在窗檯及陽台外沿或懸掛於窗檯中央。有落地窗時可陳設小型花瓶、盆花或微型盆景等。一般窗檯上可放置盆花、插花或盆景來裝飾。室內幾角處最適合用盆花或花瓶加以屏蔽或裝飾,常用常綠觀葉或觀花葉俱美的材料,如鳳梨、綠巨人、發財樹等。桌櫃檯面等適宜選用花色鮮艷或外形精美的盆花、盆景、插花及花籃、乾花、花包等布置,以供近處觀賞,最好選用體量較小的。如新幾內亞鳳仙、仙客來、紅掌等。居室內自然光線較弱,最好選擇喜陰或耐陰性較強的花卉材料。乾花觀賞持久、姿態活潑,也是居室美化的常用素材。 展覽會場的花卉裝飾 花卉展覽因其性質的不同可分為慶賀展覽、紀念展覽、科普展覽、品種評比展覽等,或兼而有之。 游覽觀賞用溫室的花卉布置 游覽觀賞溫室是在冬季陳列熱帶、亞熱帶花卉供遊人參觀游覽欣賞,使人能在寒冷季節里感到春的溫暖、夏的熱烈,彷彿到了異國他鄉。此外,在寒冷地帶還建造寬敞的溫室,分隔成各種氣候分區,布置組成不同氣候地帶的植物景觀或室內花園。 3.2園林花卉植物的配置 3.2.1花卉造景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則 在花卉配置造景時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地域相宜的原則 也就是說在花卉配置造景時要因地制宜。選擇花木種類、品種時應以當地鄉土種類為主,引種其他地域或氣候帶的花卉種類時,應按照「氣候、立地相似的原則」進行,並加強相關的科研、實驗,待完全適應後再大規模應用於景觀配置中。要做到科學、安全可靠、節約、有效。 位置相宜的原則 每一座園林、每一片綠地、每一個景點,都會有地勢高低、土壤高燥或低濕、地面空曠而陽光充足或陰蔽而光照不足、四周郁閉而通風不暢或周邊開闊而通風良好、肥沃或貧瘠等方面的差異,因而在花卉配置時,要注意因位而宜。高燥的陽坡地就應選擇耐旱性強的花卉,低濕處則應選耐水濕的花卉;耐陰的花卉必須栽種在蔭蔽的環境下,避免強光照射,喜光的陽性花卉則必須種植在光照充足的向陽處。 我國傳統的自然式山水園林中,花木配置是非常重視因位制宜的。一般山丘地的配置,以松、柏常綠針葉類花木為主體,以杏、楓香、黃連木、槭樹與竹類等色葉樹木類為襯托,並以杜娟、梔子花、綉線菊等花灌木相間其中,以豐富山林景觀的層次和色彩。而溪谷水邊,通常配置池杉、烏桕、楓楊、垂柳、水竹等植物,以豐富水岸景觀。池塘水體,一般適當栽種觀賞性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蓮、浮萍等以點綴水景。住宅區或庭院中可用梅花、海棠、玉蘭、紫薇、桂花、臘梅、紫竹、芭蕉等,配置牡丹、芍葯、等多年生矮生花卉,並結合栽植一些草坪、地被植物,形成喬、灌、花草及地被相結合的立體生態型景觀,保證四時有花、四時有景,花紅草綠,美景宜人。大片的草坪周圍,通常散植雪松、龍爪槐、楓香、叢竹等色形具美,又能遮陰的花木。牆面、廊、架、柱、橋等則常用紫藤、葡萄、西番蓮、葉子花、爬牆虎、常春藤、牽牛花、鳥蘿、金銀花、雞血藤等藤本或蔓性花木。山坡台地,一般栽植野薔薇、迎春、木槿等加以裝飾點綴。 總之,要按照不同的方位、地勢和立地條件,順應花木的生物學特性,照顧游賞美景的需要,做到配置有方,各得其所。 色彩相宜的原則 也就是說花木配置時應做到色彩相宜,即花木的色彩(葉色、花色、莖桿和枝條顏色等)應與周圍環境、地理位置、當時當地的氣候條件、場景氛圍(喜慶、哀傷、熱鬧、幽靜)等相協調,要能通過花木的色彩、形態等來襯托氣氛、突出主題、創造意境。 在花木配置時,常常用到對比色彩搭配配植,若應用得當,能呈現跳躍新鮮的效果,可以起到突出主題、烘托氣氛的作用。 此外,在花木配置時還應同時考慮不同色彩給人的視覺感受。如黃色最為明亮,象徵太陽的光源。比如,幽深濃密的片林或風景林往往使人產生神秘莫測的畏懼感,若在其中間植一株或一叢開花或秋色葉鮮艷的喬木或灌木,如銀杏、楓香、樺木、迎春、連翹、黃連木等,於林中空地或林緣,可以使整個片林或風景區活潑而明亮起來,同時還有擴大空間感的作用。紅色是火與血的顏色,給人感覺熱烈、喜慶和奔放,刺激性強,能很好地渲染喜氣洋溢和活潑熱情的氣氛。如街頭小游園中栽植一片石榴,花開時節似一片紅雲;或在地勢高顯的坡地上栽植一叢或一片紅碧桃或榆葉梅,開花後如霞如雲的尉為壯觀。藍色是天空和海洋的顏色,具有深遠、清涼、寧靜、舒緩的感覺,因此布置以夏季觀景為主的景觀時,多選用藍色色系的花木,如勿忘我、香雪球、桔梗等。紫色具有庄嚴、高貴和浪漫溫馨的感受。園林造景時常用紫藤、紫丁香、洋綉球、美女櫻等以及一些高山花卉,如勿忘我、大葉鐵線等,尤其在花壇布置時常用紫色系列的花木與鮮黃或亮黃色系的花木搭配,形成強烈的對比,給人以強烈的吸引和鮮明的印象。白色悠閑淡雅,是純潔樸素的象徵,給人感覺柔和、淳樸、涼爽和潔凈,通常用來柔化鮮艷的色彩,也常用於夏季景觀的布置。此外,園林造景是通常以白牆為底色,配植枝幹修條的竹類、垂柳或花色艷麗的喬木、灌木等,映襯出美麗如畫的景緻。園林雕塑也常用白色,與周圍的色彩與景觀搭配,更能突出雕塑的主題與意義。 季相相宜的原則 也就是說花木配植時應考慮樹木花草的季相變化,使園林景觀因春、夏、秋、冬四季而變換,力爭月月有花,季季有景。在景觀創作中應將地形與植物這兩種與人類最具親和性的造景因子結合起來,在一年四季中表現出不同的景觀題材:春景突出春意盎然—注重植物葉色與春花植物合理搭配;夏景則以夏陰濃郁為主—注重植物自身的形態、郁閉後的遮蔭效果,並用夏花植物來點綴其中;秋景應側重秋果秋實秋色—注重植物的色彩和果實形態等的變化,並點綴葉樹,以強化景觀效果;冬景則宜突出清爽與風寒的冬意—以常綠的松柏等植物與落葉植物巧妙配置而形成豐富的天際線與疏密錯落的空間內容,同時考慮自然風雪冰霜等景觀的因素。這樣既能給人美的感受或美的聯想,又能使人從花木的生長變化中感受到四季的變換、時間的流逝以及生命的興盛衰亡,增加人對自然的感知和視覺感觀上的刺激。四季中最容易忽視的是冬季景觀的配置,當然也是園林景觀構造中最難的。其實,樹木花卉在冬季自有其獨特的審美價值,一般多採用枝條優美的落葉樹種,配植適量的常綠觀賞樹,如松、竹等以及耐寒性開花花木,如梅花、蠟梅等,充分注意雪景、冰雪的借用等,也可營造出幽靜迷人的冬之景緻。 因景制宜的原則 花木配植造景時除考慮氣候、地理、物候等自然條件外,還應兼顧景觀的人文需要以及造景的目的、功效等人為因子。無論是純朴還是混交,是孤植、叢植還是片植、對植、行植、籬植,都要因景觀主題的需要而選擇。一般,孤植應植於重要位置或視線的集中點,並注意與周圍景觀的強烈對比,以取得「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效果。而某一特色花木的集中片植,或由少到多的配植,能烘托出濃郁強烈的景觀氛圍。對植通常適宜於園門、廳堂、橋頭等的兩側,一般選擇冠型優美且規整對稱的花木,如海桐、球柏、黃楊等。行植一般用於園路兩側和建築物的四周,可選用龍柏、銀杏、香樟、棕櫚、玉蘭等樹干高挺,冠型整齊、枝密陰濃的花木。園林境界、樹壇、花壇、草坪周圍、道路的邊緣等通常用黃楊、梔子花、木槿、杜鵑、女貞等密植成籬,以分割空間,並有防護功能。 因質相宜的原則 在花木配植造景時還需要考慮花卉植物的質地和質感差異,所選用的花卉材料質地與質感等都應與所處的環境、造景的目的與意圖相吻合。如垂柳依依,給人的感覺是溫柔與飄逸;櫟、槲等葉質粗糙寬大,給人的感覺是質朴與粗獷;水仙的冰清玉潔、牡丹的華麗富貴、松樹的蒼逸與遒勁、雪松的高貴與清麗,這些都因為其形、其質的不同,應用配置時要充分考慮花材的質感差異,做到「以人為本」,因需取材、因景取材。景物相宜,人物相宜。 珍惜古樹名木的原則 老態龍鍾的古樹名木,以其獨特的審美形態,能給人一種獨特的藝術享受。因此,在城市景觀配置時,要珍惜並保護好古樹名木,可以因此、因形、因勢而配置獨特的花卉景觀,來襯托它和修飾它,使人觸景懷古,觀感歲月滄桑、造物的神奇和自然的偉大。 3.2.2花卉造景的意義及國內外動態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植物造景不僅走進了富裕、殷實的現代家庭,也逐漸成為賓館、商場、寫字樓等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耐陰的觀賞植物、無土栽培的應時花卉以及模擬的牆花、草坪等布置而成的室內景觀,使人們身居居室,卻彷彿置身於優美的大自然懷抱,能消除人們的疲勞、恢復旺盛的精力和體力。 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十分崇尚自然,在園林布置中大多借鑒自然界景觀特色,使人們置身其中加入大自然的懷抱,他們十分重視造景植物的多樣性與群落的穩定性。很多國家在保護、培育繁殖、育種創新的同時,還不斷地從國外收集、引種大量的觀賞植物。 植物景觀既能創造優美的環境,又紅又專能改善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對於這一點,國內國外都已達成共識。但是,在國內有一種重園林建築、假山、雕塑、噴泉、廣場等,而輕視植物的現象。更有偏激者認為中國古典園林是寫意自然山水園,山水便是園林的骨架,挖湖堆山是理所當然的,而植物只是毛發、是陪襯。而今人口稠密,經濟建設日新月異,城市環境惡劣,生活其中的人們所嚮往和追求的自然與古人相去甚遠。因此在構造城市景觀時還應以人為本,將城市與自然相融合,以植物材料為景觀主體,同時借鑒、吸收古典園林造園藝術的精華。應以自然為師,以提高率視率、改善生態環境為住,同時要滿足遊人的觀賞需求,盡量減少使用殺蟲劑、除草劑等等化學葯劑所造成的污染。 參考文獻 陳俊愉.《園林花卉》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 陳淏子.《花境》第二版.北京:農業出版社,1997 雲南省園藝博覽局.《世界園藝博覽園植物名錄》第一版.昆明:雲南科技出版社,1999 陳少風.《庭園調色板》第一版.江西: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王香春.《城市景觀花卉》第一版.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 吳滌新.《花卉應用與設計》第一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4

熱點內容
放水盆栽 發布:2025-01-23 20:22:57 瀏覽:728
卡通情人節的圖片 發布:2025-01-23 20:17:42 瀏覽:123
櫻花彈幕 發布:2025-01-23 20:14:14 瀏覽:543
盆栽活體韭菜 發布:2025-01-23 20:14:10 瀏覽:480
公主鬱金香 發布:2025-01-23 20:10:35 瀏覽:700
全是愛七夕 發布:2025-01-23 20:04:07 瀏覽:390
艾希情人節皮膚半價 發布:2025-01-23 20:03:04 瀏覽:284
花藝師生日 發布:2025-01-23 19:53:28 瀏覽:462
百合花八點後 發布:2025-01-23 19:52:44 瀏覽:111
玫瑰茄種子 發布:2025-01-23 19:52:00 瀏覽: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