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近代黑釉插花瓶

近代黑釉插花瓶

發布時間: 2024-01-14 01:25:33

Ⅰ 知道青銅器,瓷器的造型,紋飾,工藝等特點

在此,簡單介紹各時期的瓷器造型及紋飾。
(一)魏晉南北朝瓷器的造型、紋飾特徵
從墓葬出土情況可以看出,自漢代出現瓷器以來,發展到六朝時期,青瓷逐漸代替了青銅器、漆器。大陸很多省份的漢墓出土的陪葬品以青銅器、漆器佔主要比重,而江南六朝時期的墓葬出土的器物絕大部分是青瓷器。表明青瓷已經成為當時人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出土的這一時期的瓷器,其造型、紋飾與漢代陶瓷、青銅器有很密切的繼承關系。
西晉青釉洗,腹部有一條印紋飾,兩面帖鋪首銜環,具有明顯的漢代特徵。這類青釉洗出土數量很多。青釉三足尊,也飾有印紋飾,下為三個熊足,兩面貼奔獸紋,另兩面貼鋪首,造型、紋飾也具有漢代特徵。槅,漢墓出土有青銅槅、陶槅,器形特點為平底。西晉青釉槅胎體厚重,為拿取方便,底邊鏤空。西晉谷倉,上部中心為主罐,周圍有四個小罐,是繼承東漢五聯罐和五管瓶造型而略加變化,上面浮雕佛像、鳥雀、動物,下部為罐。谷倉是墓主生前庄園情況的真實寫照,也表示其企望死後能過如生前一樣倉滿糧食的富有生活。谷倉在江南地區稍大一點是吳、西晉墓葬中都有出土,有銘文謂之「廩」者,是裝稻穀的,北方裝谷的叫倉;虎子,漢代多有提梁,西晉保留了這一傳統,採用立燒,口向上,臂部觸地。東晉虎子也採用這種立燒法。圓虎子多為正燒。虎身一般刻劃飛翅紋。西晉牛頭罐,肩上有兩個鼠形系,是這一時期比較少見的。從以上器物可以看出西晉瓷器的器形種類及裝飾特徵。造型上多取自漢代銅器、陶器,壺、罐一類器物造型比較矮胖。裝飾上也借鑒銅器,多於壺、罐、洗、碗等器物的肩、腹部飾一條帶狀印紋裝飾,間飾鋪首銜環、獸紋等。
東晉瓷器種類與西晉相近,造型上的顯著變化是器形向瘦高發展,肩部的系多為橋形,故稱橋形系。裝飾上以光素為主,少量器物的口沿、肩腹部、動物眼睛等部位點以褐色斑點,形成了這一時期器物的裝飾特點。從最具有代表性的雞頭壺(罐)的演變,可以看出各時期瓷器造型與紋飾的特徵。西晉雞頭罐,肩有雙系,雙系間飾雞頭、雞尾。西晉早期罐的最大腹徑在中間,以後重心上移,最大徑在肩部,腹徑與罐的高度大體相近,所以給人以矮胖的感覺,肩部有印紋飾,東晉雞頭壺盤口,壺頸較長,橋形系,有的壺口沿飾褐斑,雞頭有頸約一寸左右,雞尾則演變為壺柄,壺的高度明顯大於腹徑,故給人以瘦長感覺。除青釉以外,還有黑釉雞頭壺。黑釉在漢代已經出現,東晉繼續燒造,目前發現燒黑釉的僅有浙江的餘杭、德清兩窯,兩窯同時也燒青釉。到南朝時期,雞頭壺壺身更長,柄向上發展,裝飾上出現復線蓮瓣紋。蓮瓣紋的出現與東漢佛教傳入有關。這一時期其它器物如盤、碗、罐等也有飾有蓮瓣紋,形成了這一時期的裝飾特點。東晉除雞頭壺以外,還有羊頭壺,其數量少於雞頭壺,但目前出土數量逐漸增多。香薰,兩晉墓出土不少,西晉造型繼承漢代特徵,球體上鏤孔,球體與承盤之間有三足。東晉改為以支柱連接球體與承盤。
南朝仰覆蓮雙系壺,短流、柄上翹,出土數量不多。北方青瓷以河北景縣封氏墓出土的蓮花尊為代表。蓮花尊北魏墓出土兩件,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歷史博物館各收藏一件。通體飾上覆下仰的蓮花,洞窟藝術中的飛天也出現在蓮花尊上,還有團花、獸面紋、葉紋等,裝飾極為豐富。蓮花尊南方亦有出土,卻沒有北方的氣魄雄偉。北方蓮花尊胎體厚重,釉厚的地方近於黑色。可以肯定,南北朝時期,南北方都燒造這種器物,但窯址在南北方都未發現。河北只發現有類似蓮花尊特徵的標本,在山東淄博窯發現了浮雕蓮花瓣,這只是一點線索,還有待進一步調查。北朝青釉蓮花罐,上有浮雕蓮瓣,蓮花瓣是印好後貼上去的,肩部有六個橋形系,是沿用東晉時的樣式,但較東晉時的粗壯。這類器物出土日益增多,北朝晚期釉中含鐵量較低,故釉色為淺青色,與隋代的較為接近。北朝貼花罐,含鐵量高,釉為黑褐色並有窯變。河南北朝北齊墓出土的黃釉綠彩罐,是唐三彩的前身,唐三彩一般為黃、綠、白(藍)。其發展過程是:從漢代單色釉到北朝的黃釉綠色再到唐三彩。北朝褐釉印花扁瓶,高7厘米,兩面印舞蹈人物紋,其人物形態、串珠紋具有西亞地區風格。此種扁瓶北朝晚期出現,隋唐都有燒造。
南北朝時期瓷器繼兩晉繼續發展,可喜的是北方瓷發展起來,而且有一些質量很好的器物。它改變了以往僅靠南方燒造瓷器的局面,同時為北方瓷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隋、唐、五代瓷器的造型、紋飾特徵
隋青釉印花四系壺,高35厘米,盤口、長頸、長圓腹、平底。肩部四個雙條形系,頸、肩、系、腹部作四層印花裝飾,印花為扇形花瓣組成的團花和葉紋。這是隋代瓷器的裝飾特點。釉施至腹部,下半截露胎,是隋代青瓷施釉的一般規律。湘陰窯、淮南窯、安陽窯產品多採用印花裝飾。常見的有朵花、草葉、蓮瓣、幾何紋等,多為獨立的花、葉,連續的花紋不多見。
隋青釉高足盤,南北方瓷窯皆大量燒造,是隋代具有代表性的器形。隋青釉四系罐,施半釉,肩有四個雙條形系,系高於罐口,是隋代器物的造型特點。
隋白釉龍柄雙聯瓶,可謂北方白瓷的代表。雙瓶相聯,以龍為柄,龍張口,雙雙銜住瓶口,造型生動。此瓶胎色較白,質地堅硬,施釉不到底,釉層薄而微微泛黃。自北朝北齊出現長頸瓶以來,至隋代瓶式更為豐富,以後歷代均有燒造,造型各不相同。
唐代青釉黑斑壺,壺身畫圓圈紋,系唐代特徵。黑褐斑裝飾西晉晚期出現,東晉盛行,唐代沿用,但數量不多。吳越王錢氏墓出土薰爐等兩件大器,頂、蓋鏤空,周身用褐彩繪雲頭紋,是晚唐時出現的。浙江青釉壺,短流,平底,雙帶形柄。青釉玉璧底碗,碗壁45度斜出,點褐斑。窯址未發現,只能定為浙江產品,日本出光美術館有收藏。
唐代北方盛行白瓷,白瓷器物腹部豐滿,平底。平底無釉是唐代瓷器的特徵,青、白、黑釉都如此。到唐代晚期,出現少量圈足器物。定窯壺,短流,雙條形柄,腹部豐滿,平底,河南、西安的大型墓葬出土較多,河北唐墓亦有出土。唐代定窯白釉碗,玉璧形底,有的為唇口,這種碗出土於公元763~840年間的墓葬,說明盛行於這80年間。除白釉外,還有青釉玉璧底碗。邢窯白釉盞托,五齣口,卷荷葉邊。五齣口器物還有盤、碗等,是唐後期開始出現的,直至五代。唐中期以前碗為四齣口,器里凸起四條線。北宋器物為六齣口。因此,從器物口部花口四齣、五齣、六齣就可以判斷出它們是唐中期以前、晚唐、五代或宋代的器物。花口碗是在胎半干時用工具按出幾條線,外為陰線,里為陽線。邢窯五齣口碗是晚唐、五代之間的產品。
唐青釉鳳頭壺,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造型、紋飾受波斯文化影響,又有所區別。柄、流用中國傳統的龍、鳳裝飾;紋飾中人物形像為西亞人,花葉與南北方青瓷亦不相同。北方青瓷中有40年代出土的鳳頭壺。除青釉以外,三彩鳳頭壺比較多,以洛陽、西安兩地出土得為大宗,很多已流傳到日本等國家。宋代仍有鳳頭壺,福州宋墓出土的白釉鳳頭壺,沒有貼花裝飾,亦無柄,只保留唐代鳳頭壺造型的遺風。
青釉魚形瓶,唐代後期開始出現,越窯、廣東梅縣窯、湖南、長沙窯都有這種器形,三彩亦有這種器形。瓶以雙魚為身,背部有脊,並刻劃魚眼、魚鱗,有的脊呈水槽形,可以穿帶提起。到五代,定窯還燒制白釉雙魚瓶。
海棠式杯,是唐代常見的器形,口部為四瓣花口,杯外刻線,里有凸線。越窯、長沙窯、邛窯都燒制這類杯。上海博物館收藏一件越窯青釉海棠式杯,口徑30厘米,是國內最大的一件。傳世品中小海棠式杯較多。
長沙窯貼花壺,貼棕櫚樹及兩只飛鳥,貼花裝飾最早見於唐三彩,在瓶、罐等器物上先貼花,後上釉。貼花一般採用局部帖花,內容有奔獸、獅子、團花、寶相花等,與絲綢印染有關。唐乾封三年(668年)白釉帖花缽,比長沙窯早,紋飾風格亦有西亞遺風。長沙窯的貼花有棕櫚樹、欄干、舞蹈俑和葡萄等紋,並有貼花的陶范出土。長沙窯白釉綠彩器產量多,用綠彩繪花草、菱形、幾何、山形紋。白釉綠彩是北方河南、河北地區經常採用的裝飾,但多點彩或條彩,以綠彩畫紋飾的還沒發現。長沙窯釉下彩繪裝飾是其首創,它的出現對以後的磁州窯、吉州窯有很大影響。長沙窯釉下彩繪以氧化銅、氧化鐵做呈色劑,綠色是氧化銅,紅色、褐色是氧化鐵。氧化鐵在釉下呈褐色,在釉上呈紅色。呈紅色的器物長沙窯出土有十幾件,紋飾有花奔、禽鳥、動物、龍紋。長沙窯以詩詞作裝飾的也很多。嬰戲紋注壺,繪一孩童持荷奔跑。僅發現一件,嬰戲紋在唐代尚屬少見。長沙窯壺,短流,流一般呈八方形。北方邢窯、定窯的壺,流為圓形。越窯壺,流有八角、圓形。長沙窯壺,壺身為六瓣瓜棱形,雙帶形柄,流比唐代其它瓷窯產品略長,造型上仍具唐代遺風,實際上是北宋早期的產品。
花瓷拍鼓,在河南魯山窯發現大量腰鼓殘片。除魯山窯外,河南禹縣唐代也燒拍鼓,與魯山窯產品有共同特徵,都是黑地月白色斑紋,鼓身飾有七條弦紋。此外,陝西耀州、山西交城也燒拍鼓。除以上四個窯以外,估計還有窯燒這種拍鼓。傳世的陶俑中,有作拍鼓動作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音樂發達,宮廷樂隊多,樂器需用量大,拍鼓正是應這種需求而生產的。花瓷除拍鼓以外,還有黑地白斑罐,月白地黑斑罐,茶葉末釉地月白斑壺、罐,是利用釉中含鐵量的不同,而產生出的不同的色調效果。禹縣、內鄉(鄧窯)、魯山都燒花瓷器物,但產量最大、質量最好的還是魯山窯。
唐代絞胎枕,是利用二三種不同顏色的泥組成花紋裝飾。這類枕底部有銘文「杜家花枕」或「裴家花枕」。由此得知,這種枕唐代稱之為「花枕」,杜、裴為作坊姓氏。上面的小圓圈圖案是模仿金銀器、漆器的。在陶瓷發展史上,瓷器受其他工藝品影響的例子是比較常見的。
(三)宋、遼、金、元瓷器的造型、紋飾特徵
越窯六瓣棱形壺,周身分六等分,通體刻劃雙復線蓮花瓣,與其它窯不一樣,是越窯宋代早期常見的形制。五管瓶,最早見於越窯,以後龍泉窯、景德鎮窯,河北、河南的磁州窯系諸窯都燒制五管瓶。最早的五管瓶五管較短,以後逐漸向長演變。北宋早期越窯盛行刻劃蓮瓣紋,此裝飾在浙江其他瓷窯如寧波、鄞縣窯亦採用。有些器物上有北宋紀年銘文,證明它是北宋比較流行的紋飾。越窯青釉執壺,上刻有蓮瓣紋,過去定為五代,從近十年墓葬出土情況看,五代墓沒有出土過這類器物,卻出在北宋早期墓中,由此證明是北宋早期的,過去一些圖錄中把細線劃花的器物定為五代,從墓葬出土情況看,也屬北宋早期的產品。
注子、注碗,原來是金屬器,用於溫酒。北宋時期,青白瓷注子、注碗出現。據出土資料統計,國內南北各地出土了幾十套,出土范圍北至遼寧,南到浙江、江西,浙江海寧縣就出土了幾十套,都是景德鎮的產品。注子多配以坐獅形蓋,壺身有圓形、瓜棱形,多花口,碗里心一般刮釉,使注子放上不致於滑動,穩定性好。除青白瓷以外,陝西耀州窯亦發現青釉圓形注碗。南宋時期,景德鎮生產的青白瓷,釉中含鐵量高一些,故大多數青白瓷釉發青。日本、韓國出土的這類青白瓷數量很多。青白瓷梅瓶,口向外折,短頸。與北方河南、河北、山西的梅瓶相比,景德鎮瓶口部外折部分較薄,而北方瓶口外折部分較厚,形成了南北方梅瓶不同的造型風格,青白瓷經常採用的裝飾是刻花篦劃或篦點紋。湖田窯青白瓷釉色好,底足露胎中心呈黑、褐色,具有湖田窯的特色。
北方磁州窯系的剔花,是在剔花之前先上白色陶衣,然後剔掉花紋以外的地子,露出胎色,有的為深灰色,有的是土黃色或褐色。剔花執壺,河南登封窯出土過局部標本,可能是登封窯的產品。這類剔花壺、瓶北方河南、河北出土很多,完整器物大多流落到日本,國內反而少見。磁州窯系剔花枕,為不規則的八方形,中間菱形開光,兩邊花葉紋,通氣孔在右側。傳世這類風格的器物見到有30多件,是一個窯的產品,窯址還未發現,估計是山西燒造的。30多件枕,包括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幾件。
黑釉剔花罐,過去定為磁州窯,現在證實是山西窯燒造的。山西雁北的大同、懷仁、渾源等窯都有這類標本。
白釉剔花再罩綠釉,是磁州窯的特殊裝飾。其他窯未見,磁州窯窯址出土過這類標本。到元代,綠釉下改為畫花,菲律賓出土了很多元代磁州窯的綠釉畫花器物。
磁州窯白釉劃花,花紋以外的地子為篦劃紋。篦劃紋是用六或七齒工具劃出的復線。此紋飾北方使用比較普遍,磁州的觀台、彭城,河南禹縣扒村,山東淄博等窯都採用這種紋飾,紋樣內容豐富。
磁州窯的白地黑花為此窯的中檔商品,黑花上再劃花紋,屬高檔商品。由於磁州窯屬民間瓷窯,所以紋飾往往一揮而就,線條自由奔放。龍紋瓶,龍體削瘦,龍首像獅子,嘴、眼傳神,三爪有力,藝術水平很高。白地黑花枕,畫冬景寒鴉,有宋人畫意。梅瓶,造型美,紋飾很精。
珍珠地六管瓶,珍珠地是仿金銀器紋飾,上面還有綠彩,是磁州窯系產品,估計河南燒造的可能性大。
定窯印花龍紋盤,這類標本遺址出土很多,是北宋後期哲宗、徽宗使用的宮廷用瓷。有的底部刻「尚食局」三字,是宋代御膳房使用的。定窯為民間燒制的瓷器數量很大,印花紋飾亦很精美,從紋飾上看不出從草創到發展成熟的過程。就一般瓷窯而言,其產品都有一個從初期簡單草率,到以後逐漸復雜、精美的發展過程。而定窯印花水平一開始就很高,定州不僅出瓷,也出緙絲。緙絲在宋代也很有名,有可能定窯印花是借鑒緙絲完整的圖案紋飾,刻成陶范再印到瓷坯上。唐宋瓷器向同期工藝品種借鑒的例子有很多,如青白瓷。景德鎮五代時期的窯有五處,同時燒青瓷、白瓷,到北宋,青瓷、白瓷突然不見了,出現青白瓷,這也違背一般瓷窯的發展規律。一個窯的瓷器品種有一個繼續發展,逐步衰落的過程。景德鎮宋代一改前朝的青瓷、白瓷品種,而燒青白瓷,究其原因,是借鑒了同期的玉器工藝。宋代流行青白玉,那是上層社會宮廷、達官使用的,平民絕無條件問津。為適應民間需要,景德鎮仿青白玉效果,大量燒制青白瓷。宋代李清照《醉花陰》中記載的「玉枕紗櫥」中的「玉枕」實指青白瓷枕。
金代花口瓶,五瓣口向下翻,絕大多數出於瓷窯遺址金代地層和金墓之中。曲陽出土了白釉花口瓶。鈞窯燒月白釉花口瓶,磁州窯燒三彩花口瓶,頸、腹、足各佔三分之一,造型獨特。
金代南北方都出現一種黑釉起白或褐色線紋裝飾的器物。線的排列方法有滿線、三線一組,一、二、一間隔排列等形式。河北磁州,河南禹縣、鶴壁,山東淄博,四川廣元等窯都有燒造。目前可以判斷傳世品窯口的只有淄博窯,其特點是黑釉罐上滿線紋,但在雙系下,有交叉的兩條線紋,可以斷定是該窯產品,日本、英國分別收藏一件淄博窯的完整器物。四川廣元窯的黑釉起線紋罐與其它窯的同類器物又有所不同。它是經過兩次燒成的,先素燒坯,再上釉二次燒成,在窯址中採集的標本有素燒坯及二次燒成的器物標本。
(四)明清瓷器的造型、紋飾特徵
明清兩代瓷器的造型更加符合實際生活的需要。瓶、罐、壺、盤、碗等器物都有多種形式。青花瓷器為明、清兩代瓷器生產的主流,歷經四百年盛燒不衰。不同時期使用不同的青料並由此產生不同的色調效果與風格,這已成為判斷瓷器年代的重要依據。
永樂、宣德青花瓷器在造型、紋飾上受到了西亞銀器、銅器的影響,執壺、花澆、折沿盆、燭台、缽等都具有西亞作風。梅瓶、扁瓶、天球瓶以及各式罐、盤、碗、洗等是這一時期常見的器形。紋飾中以龍鳳紋佔主要比重,並貫穿於整個明、清時代。
正德瓷器因明武宗的妃子信奉回教,故瓷器裝飾上的顯著特點是阿拉伯文較多。
嘉靖瓷器造型的特點是葫蘆瓶較多,方的、圓的、上圓下方的、高的、矮的、大的、小的,應有盡有。此外,方形器物較多。由於世宗信奉道教,故紋飾上道教色彩濃厚,典型的紋飾有八仙人、雲鶴八卦。纓絡紋也是這時期長見的紋飾。
康熙時期民窯瓷器有很大的發展,外銷數量很大,歐洲收藏有大量康熙民窯的瓷器。雙耳蓋瓶等具有歐洲瓷的造型特點。人物紋、山水紋鳳尾尊、棒棰瓶比較多見。康熙青花由於使用雲南珠明料,藍色明亮,層次較多,具有水墨畫的效果。
五彩瓷器始於明代宣德年間,嘉靖、萬曆時期得到了很大發展。而到康熙時期,釉上藍彩取代了釉下青花、黑彩、紫彩、金彩大量使用,另外紅、綠、紫彩還可分化出深淺不同的色調。紋飾題材幾乎無所不包,人物、鳥獸、花草、蟲蝶生動而艷麗,達到了歷史上五彩瓷器的發展高峰。
商代人們對自然界現象不認識,不理解,而產生祭祀天地山川,崇拜鬼神。反映在青銅器紋飾上,多屬抽象、幻想的動物,給人以神秘、庄嚴、肅穆之氣氛。在商代前期青銅器紋飾較簡單,大都飾以單線條的饕餮紋,夾以圈帶紋、乳丁紋和渦紋等。商代後期,流行繁縟花紋,主要表現以雲雷紋為地紋,主題紋飾除饕餮紋外,還有蟬紋、鳥紋、龜紋、蛇紋等動物紋和各種幾何形紋飾。花紋往往遍布器物全身。商末周初,社會動亂,天命觀動搖,是西周青銅器紋飾變化的重要因素。此時已不是狂熱的崇拜鬼神,而是較多地注意對祖先的祭祀,作器鑄銘文,以頌揚先人的功德,宣揚奪取政權符合天命,以鞏固政權。

1.獸面紋古稱饕餮紋,(饕餮為傳說中貪食猛獸之名),古人認為此獸有首無身極為恐怖,實際上這類紋飾是各種各樣動物或幻想中神獸的頭部正視圖案。後另名為獸面紋,比之饕餮紋更確切、明了。 獸面紋主要的裝飾對象是鼎,青銅鼎除了作為實用器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用途,就是作禮器使用。獸面紋大都以誇張的獸面、簡潔的線條來修飾器物,相信這同當時人們的宗教信仰和社會宗法制度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也是研究古中國的社會、經濟與宗教的主要依據。 獸面紋的特點是以鼻樑為中線,突出正面造型,兩側作對稱排列,上端第一道是角,角下有目,較具體的獸面紋在目上還有眉,目側有有耳,多數有爪,兩側有左右展開的體軀或獸尾,少數簡略形式的則沒有獸體和尾部。可以說所有的獸面紋基本上是按這一模式塑造的,只是在表現方法和技巧上,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同。

亦稱「獸面紋」。青銅器上常見的裝飾紋樣之一。紋樣象徵古代傳說中一種貪食的凶獸饕餮的面形,圖案多有變化。
饕餮一詞見於《呂氏春秋·先識覽》:「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
商代至西周時常作為器物上的主題紋飾,多襯以雲雷紋。西周後期以後逐漸推動主題紋飾的突出地位,常用仿器耳或器足上的裝飾。
自宋代宣和時的《博古圖錄》稱此類紋飾為饕餮紋後,歷代沿用這一名稱。

2.3.龍紋包括夔紋和夔龍紋。這里的"夔"古稱是一角一足的動物,實際上則是雙足動物的側面像。龍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是多種多樣的,因此紋飾也各有不同,按圖案結構分,有爬行龍紋、卷體龍紋、交體龍紋、雙體龍紋、兩頭龍紋等。
青銅器上的裝飾紋樣之一。龍是古代神州傳說中的動物。一般反映其正面圖象,都是以鼻為中線,兩旁置目,體軀向兩側延伸。若以其側面作圖象,則成一長體軀與一爪。
龍的形象起源很早,但作為青銅器紋飾,最早見於商代二里岡期,以後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戰國,都有不同形式的龍紋出現。
商代多表現為屈曲的形態;西周多表現為幾條龍相互盤繞,或頭在中間,分出兩尾。
傳說龍的出現與水有關,《考工記·畫繢之事》謂:「水以龍,火以圜。」是用龍的形象來象徵水神,因此在青銅水器中,龍的圖卷或立體形象有更多出現。
根據龍紋的結體大致可分為爬行龍紋、卷龍紋、交龍紋、兩頭龍紋和雙體龍紋幾種。自宋代以來的著錄中,在青銅器上,凡表現為一爪的這樣紋飾,又稱為「夔紋」或「夔龍紋」。
夔紋 圖案表現傳說中的一種近似龍的動物——夔,多為一角一足,口張開,尾上卷。自宋代以來的著錄中,在青銅器上,凡是表現一足的類似爬蟲的物像,都稱之為夔或夔龍,這與古籍「夔一足」的記載有關。《說文·攵部》:「夔,神也,如龍一足。」有的夔紋已發展為幾何圖形化的裝飾,變化很大。常見的有身作兩岐,或身作對角線,兩端各有一夔首。盛行於商和西周前期。
4.鳳鳥紋
鳳凰始見於《詩經》,原為「鳳皇」,漢代毛亨解釋為「雄為鳳,雌為皇」。鳳和龍同為古代的祥瑞動物。「天命玄鳥,降而生商」,說明玄鳥就是商的圖騰,在古代,鳳鳥就是鳥圖騰的代表。
鳳鳥紋按照構圖形象分為長喙鳥紋,體軀是鳥,頭部有一較長的喙;鴟梟紋,正面,大圓眼,毛角大翅,盛行於商代中晚期;雁紋,是鳥紋中寫實的形象,屬春秋晚期北方的風格。鳳鳥紋多飾於鼎、簋、尊、卣、爵、觶、觥、彝、壺等器物的頸、口、腹、足等部位。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上已有明確的鳥紋。青銅器上最早出現的是二里岡期的變形鳥紋。殷墟時期已有鳥紋作為主要紋飾。西周早期起鳥紋大量出現,一直到春秋時期。
商代鳥紋多短尾,西周鳥紋多長尾高冠。鳥紋包括鳳紋、鴟梟紋、鸞紋及成群排列的雁紋等。
5. 蟠螭紋 民間有龍生九子,蛟和螭都是龍子的說法,而蟠則指「盤曲而伏」。古代表銅器上的蟠螭紋,其身體和腿似龍,而面部似獸。此紋於商、明、周,是春秋戰國和漢代玉器上的主要紋飾。戰國的蟠螭紋,圓眼大鼻,雙線細眉,貓耳,頸粗大且彎曲,腿部的線條變彎曲,腳爪常上翹。身上多為陰線勾勒,尾部呈膠絲狀陰刻線。漢代,眉上豎且內色,眼眶略有下墜,鼻樑出現了細線劃紋,身體與戰國時沒有差別,只是尾部出現由兩個卷紋只有三條腿。南北朝時期,眼睛稍長且有彎度,嘴邊兩腮多有凹槽,頭上有的長角,有的無角,腿短,一般前腿只有一個,所以也是三條腿,有時,前腿伸出一點作為第四條腿,尾部的卷雲紋較以前寬了一些。宋代,最大的特徵是在鼻子下有一條很寬的陰線,極富立體感。元代,頭額寬而高,其眉、眼、鼻、口都集中在整個面部的下方,僅占面部的三分之一,頸項低下,許多地方已被發毛掩住、上升、伏地、盤旋等形象,其氣勢磅礴,形態美觀。直至清代,則出現了以前各個時代均未有的獨特紋飾。
6.蟠虺紋
蛇紋 青銅器上的一種紋飾。有三角形或圓三角形的頭部,一對突出的大圓眼,體有鱗節,呈捲曲長條形,蛇的特徵很明顯,往往作為附飾縮得很小,有人認為是蠶紋。個別有作為主紋的,見於商代青銅器上。
商末周初的蛇紋,大多是單個排列;春秋戰國時代的蛇紋大多很細小,作蟠旋交連狀,舊稱「蟠虺紋」。
蟠虺紋
青銅器上的裝飾紋樣之一。以蟠屈的小蛇的形象,構成幾何圖形。盛行於春秋戰國。
7.雲雷紋是變形線條紋的一種,大都用作地紋,起陪襯主紋的作用。用柔和迴旋線條組成的是雲紋,有方折角的迴旋線條是雷紋,盛行於商中晚期。
8.渦紋 又稱火紋。顧名思義,近似水渦,故為渦紋。其特徵是圓形,內圈沿邊飾有旋轉狀弧線,中間為一小圓圈,似代表水隆起狀,圓形旁邊有五條半圓形的曲線,似水渦激起狀。有人認為,渦紋的形狀似太陽之像,是天火,又故稱火紋,商代早期的渦紋是單個連續排列的,商代中晚期至春秋戰國時期,一般與龍紋、目紋、鳥紋、虎紋、蟬紋等相間排列。渦紋多用於罍、鼎、斝、瓿的肩、腹部,它盛行於商周時代。
9.重環紋 由略呈橢圓的環組成紋帶,環有一重、二重、三重,環的一側形成兩直角或銳角。有時也與其他紋飾相配出現。盛行於西周中、後期。
10.竊曲紋 是由兩端回鉤的或「S」形的線條構成扁長圖案,中間常填目紋,盛行於春秋戰國。
夔紋:表現傳說中的一種近似龍的動物,圖案多為一角、一足、口張開、尾上卷。有的夔紋已成為幾何圖形化的裝飾。多作為器物上的主紋。
龍紋:圖案取傳說中龍的形象。基本上有三種形式:屈曲形態,幾條龍相互盤繞,頭在中間分出雙身。
蟠螭紋:形狀象夔,張口,卷尾,圖案以蟠屈的小蛇(虯)構成圖形。
鳥紋:圖案有的長翎垂尾,有的長尾上卷,頭前視或作回首狀。也有的鳥頭上作仰起或下垂的高冠,這種形狀的鳥紋,也通稱為鳳鳥紋。鳥紋多作為器物上的主題紋飾。
蟬紋:圖案大多數在三角形中作蟬體,無前後足,四周填以雲雷紋。也有作長形,並有前後足的,中間再填以雲雷紋。
蠶紋:頭圓,兩眼突出,體屈曲狀。多飾於器物的口部或足部。
象紋:圖案表現象的形態,有長鼻構成明顯的特徵,也有單以象頭、象鼻為圖案的。
魚紋:圖案表現為魚的形態,有的魚形象較為呆板,有的形象生動。脊鰭與腹鰭各一個或兩個。魚紋常飾於盤內,反映器物裝飾和器物的造型是密切結合的。魚紋也常施於銅洗和銅鏡上。
龜紋:其狀一般是刻畫出龜的全形,在銅器中見到的不多,多施於盤內。
貝紋:形狀作貝殼狀,將單獨的貝殼連接起來組成圖案。
雲雷紋:青銅器上的一種典型紋飾圖案。它的基本特徵是以連續的迴旋形線條構成的幾何圖形。有的圖案作圓形的連續構圖,稱為雲紋;有的圖案作方形的連續構圖,稱為雷紋。雲雷紋常作青銅器的地紋,用以烘托主題紋飾。也有單獨出現在器物頸部或足部的。
勾連雷紋:由近似T形互相勾連的線條組成。
乳釘紋:青銅器上最簡單的紋飾之一。紋形為凸起的乳突排成單行或方陣。另有一種圖案,乳釘各置於斜方格中,稱為斜方格乳釘紋

Ⅱ 哪個年代的瓷罐子上會寫小篆寫「示用吉祥」

古代盛飯喝水的器皿多是陶瓷製品,並且品種繁多,即便是裝酒的壺都有很多種。這些陶瓷的瓶瓶罐罐在今天看來都是非常的漂亮,堪稱精美的藝術品。很可惜這些如今罕見的陶瓷瓶罐今天大多已經損壞或遺失,隨著時間的流逝存留下來的將越來越少。
一、古代陶瓷瓶
玉壺春瓶:又叫玉壺賞瓶,是宋瓷中具有時代特徵的一種典型器物。流行地區廣,沿用時間長,宋以後歷代各地窯場均有燒制。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凈水瓶演變而來。基本形制為撇口、細頸、垂腹、圈足。它是一種以變化柔和的弧線為輪廓線的瓶類。其造型上的獨特之處是頸較細,頸部中央微微收束,頸部向下逐漸加寬過渡為杏圓狀下垂腹,曲線變化圓緩;圈足相對較大,或內斂或外撇。這種瓶的造型定型於宋代,歷經宋、元、明、清、民國直至現代,成為中國瓷器造型中的一種典型器物之一。
蒜頭瓶:瓷製蒜頭瓶始燒於宋代,流行於明清,以景德鎮窯製品為多見,品種有青花、五彩、灑藍描金等。明清景德鎮窯蒜頭瓶有青花、五彩、粉彩、以及藍釉、 醬釉等各種單色釉品種。明嘉靖蒜頭瓶是肩部有堆塑蟠螭裝飾;明成化蒜頭瓶,僅口部作花瓣狀,耳為隨意堆塑;明正德蒜頭瓶,在瓶腹上設出戟;明萬曆蒜頭瓶,趨於簡化,口部已無蒜頭了,但器形高大,以青花五彩為多見。清代蒜頭瓶的器形趨於輕盈秀美。
梅瓶:也稱「經瓶」,最早出現於唐代,宋遼時期較為流行,並且出現了許多新品種。近代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一書中詳細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徵及名稱由來:「梅瓶口細而頸短,肩極寬博,至脛稍狹,抵於足微豐,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瘦骨相稱,故名梅瓶。」
關於梅瓶的用途,磁州窯白地黑花梅瓶器腹有「清沽美酒」與「醉鄉酒海」的詩句。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愛不釋手的觀賞品。因此,這類器多製作精美,不但考慮到貯酒容量,還要注意造型優美。
柳葉瓶:器型為撇口,短頸,豐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內凹,器身細長,形似柳葉,故又有「美人肩」之稱。清代康熙景德鎮窯創制,康熙豇豆紅釉柳葉瓶,是極為珍貴的產品。
膽式瓶:直口,長頸,削肩,腹下部豐滿,器形似膽,故名。宋代哥窯、鈞窯燒造此式,清代景德鎮窯多見,大多為單色釉。葫蘆,故名。南宋龍泉窯創制,元、明景德鎮窯多見,並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圓下方及扁腹等式。品種有青花、五彩、白釉、黃釉等,有的書「大吉」二字。 古陶瓷中的珍品,大多數是用來給皇家貴族欣賞把玩所用,而不是以實用為主。
象腿瓶:即一統瓶。清代創燒的一種瓷器造型。瓶形為廣口外撇,短頸,肩部寬與口相若,身如直筒狀,平底,造型如粗壯的象腿,所以又名「象腿瓶」。因「筒」與「統」諧音,有「大清天下一統」的寓意。多見於清初順治、康熙兩朝,品種有青花、五彩。
天球瓶:天球瓶是受西亞文化影響極深的一種瓷器造型,創燒於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景德鎮窯,多見青花,以海水龍紋為貴。永樂朝開始成為觀賞式瓶,宣德年間較為流行。瓶形為小口、直頸、豐肩、假圈足、砂底微凹。因圓球腹碩大,像是從天降下來似的,故名。
硬棒槌瓶:又稱圓棒槌瓶,主要指康熙年間的式樣,盤口,短直頸,圓折肩,圓筒狀長腹,圈足,底部多為平切式二層台。大小不一,高者約70厘米,矮者僅有十幾厘米。器腹有高矮和粗細之分;粗腹者,器形莊重,高約40厘米;細腹者,器形秀麗。
花口瓶:瓷器瓶式之一,因瓶口如開放的花瓣而得名,細頸,圓腹,撇足。始見於唐,至宋代較為流行。宋景德鎮、磁州、扒村、耀州等窯均有燒造,各窯製品的共同點是細頸微撇,不同點在於器物腹部與足部的變化。景德鎮窯青白釉瓷器為腹部長圓,圈足,磁州窯系的白地黑花、三彩,黑釉瓶與耀州窯的製品則為圓腹,喇叭形足。明、清仍有製作。
轉心瓶: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有提到這樣一種瓷器:「瓶之腹際玲瓏剔透,兩面洞見而瓶內更有一瓶兼能轉動,似美術雕刻之象牙球者然。若是者,名曰轉心,乃內府珍賞殊品也。」在台北故宮博物院中,就收藏有上文中描述的瓷器-清乾隆霽青描金游魚粉彩轉心瓶。
橄欖瓶:撇口,短頸,肩、頸部內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瓶體似橄欖,故名。宋代河南登封窯創制,清代仍有燒造,造型略有變化,頸部稍長,勻稱秀美。
藏草瓶:又稱甘露瓶,瓶式之一,清朝廷為西藏僧侶燒制的用於插草供佛的特別器皿,故稱藏草瓶。雍正時已有燒制,乾隆時期製品為圓唇口,直頸有凸弦紋,豐肩,腹下部漸收,束脛,足部外撇。這類瓶式不書款識,一般多認作乾隆製品。
景德鎮御窯廠大量生產藏傳佛教用具,並非乾隆帝心血來潮,而是有著極深奧的玄機。清廷入主中原之後,始終重視、扶持藏傳佛教,並以此作為保全「大清基業萬年磐石之安」的重要措施。乾隆皇帝對藏傳佛教興趣極濃,無疑有其深遠的政治原因。
多管瓶:器身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管,故名。直口,上有花形鈕蓋,瓶身有圓筒式和多節葫蘆式,一般為五管。是一種冥器,因瓶肩部各面分布著直立的多棱形或圓形管而取名。管中間是空的,多與瓶不通。南宋時期,一方面因供應南方官民的需用,一方面因政府鼓勵海外市舶貿易,因此產量遽增,在今龍泉縣、麗水縣附近形成跨越八個縣的大窯系,而福建沿海各窯場也爭相襲仿,產品遍及韓、日、琉球、東南亞乃至非洲東岸。
觀音瓶:又稱「觀音尊」,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間流行瓶式之一,器呈侈口,頸部較短,豐肩,肩下弧線內收,至脛部以下外撇,淺圈足,瓶體纖長,線條流暢。康熙朝時景德鎮燒制的瓶式較多,有時瓶、尊在稱呼上不易區分,一般來說,口小腹大者稱之為瓶,以五彩、青花製品較為多見。
燈籠瓶:顧名思義,就是因為形似燈籠而得名,器呈直口,短頸,豐肩,筒腹,圈足。燈籠瓶是雍正時期景德鎮官窯創燒,流行於清雍正、乾隆時期。乾隆時期燈籠瓶的製作較多。傳世作品中以釉里紅飛鳳穿花、五彩花蝶、胭脂彩山水紋飾的為最佳。
二、古代陶瓷罐
蓋罐:即有蓋的罐子,新石器時代有的陶罐已配有專用蓋,如甘肅武威皇娘娘台出土齊家文化蓋罐,似倒置敞口碗。江蘇南京趙士崗出土的紅陶人物飛鳥罐,蓋似倒置直牆洗。南北朝比較注重蓋鈕的裝飾,宋以後蓋鈕裝飾比較豐富,有獅鈕、玉免鈕、塔式鈕、寶珠式鈕等。
五聯罐:是流行於東漢時期的陪葬冥器。造形為中心大罐周邊四隻小罐或壺,腹間互不貫通。此外器身還堆塑各種珍禽瑞獸。罐蓋有雙線半環鈕或鳥形鈕兩種。五聯罐在三國以後演變為堆塑樓閣的谷倉罐。
雙唇罐:又稱復口罐、雙口罐、流行於東漢末至南朝時期,多出土於江南地區。造型為雙重口,內口直,外口略低於內口且外侈,溜肩圓腹,腹下內收,平底,與今泡菜壇形似。從出土情況看,西晉以前的雙唇罐器身較矮,肩部飾有扁條狀豎系、橫向半環四系;東晉以後,器身增高, 內口直徑較大,肩部亦有半環形系。
鳥食罐:盛放鳥食的小罐。鎮江東漢永元十三年(101年)墓曾出土有黑釉器。傳世品中偶有唐宋時期遺物。從器形方面看,明宣德時期景德鎮燒制的種類最豐富,有缽式、瓜式、橫向竹節式、筒式、罐式、水盂式等。各式鳥食罐的一側均有固定用的環狀系。此後各代所燒制的鳥食罐多仿宣德款式。
堆塑谷倉罐:又稱谷倉、喪葬罐、魂瓶,由東漢五聯罐發展而來,是專為陪葬燒制的冥器,流行於三國吳、兩晉時期,有陶、瓷製口。常見形式為唇口式深腹罐,佛像、麒麟、朱雀、鋪首銜環等紋飾貼塑於罐腹四周,口部有雙闕、人物、鳥雀等,頂部有倒置直牆洗式蓋。
塔式罐:帶有佛教特徵的罐式,多由罐和罐座兩部分組合而成,流行於唐代。陝西銅川黃堡鎮出土的黑釉塔式罐,翻沿唇口,短頸溜肩,圓腹,腹下部漸收,貼有模印葉紋。鏤空多邊形底座飾有佛像、花卉等。蓋為七級空塔形,頂端塑有屈腿直身、撫頭按膝、舒目遠眺的小猴。
橫栓蓋罐:又稱夾耳蓋罐、夾梁蓋罐。廣東番禺石碼村五代南漢墓出土的蓋罐,直口豐肩,以下漸收,長圓腹,圈足。肩部有兩對對稱的板式帶孔鈕座。蓋兩側對稱的位置伸出長方形帶孔橫栓,蓋合時橫栓插入鈕座,與鈕座的軸孔相合,可以在兩孔中插銷固定,或只固定一側的軸孔,器蓋能自由開合而不脫落。
荷葉形蓋罐:流行於元代,南北窯口均有燒制。因罐口覆有荷葉形蓋而得名。江西高安1980年出土的青花雲龍紋荷葉形蓋罐,罐體渾圓,荷葉形蓋邊緣有波狀曲折,以蓮桿為鈕,並以鈕為中心用青料繪出旋轉放射狀葉脈紋。
四靈塔式罐:帶有宗教含義的罐式。出現於元代,是從唐代塔式罐發展而來的。江西省博物館收藏的元青花釉里紅四靈塔式罐,平口短頸,溜肩,腹部下收,平底,腹部貼塑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靈」。帽形蓋覆於罐口,蓋頂作喇嘛塔形,塔基為六棱形須彌座,塔龕內有一尊佛像,塔剎的根部有仰蓮瓣紋。
鏤空罐:元、明時期流行的罐式。有陶、瓷製品。甘肅武威皇娘娘台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紅陶雙耳罐,腹下部有三角形鏤空裝飾,明代琺華罐也多採用鏤空技法裝飾罐的腹部。
2010年11月11日英國倫敦Bainbridge拍賣行拍賣中,一個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以約5.5億人民幣的價格成交,刷新了2005年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2.3億元的拍賣紀錄,成為到目前為止最貴的中國瓷器。這個瓷瓶是乾隆三十餘年官窯製品,應當是從皇宮或圓明園流落海外。
軸頭罐:流行於明、清時期。明永樂年間創燒,因罐體似卷軸畫的軸頭而得名。造型為上小下大,斜直腹,圜底內凹,頸、腹之間有板沿,弧形帽式蓋。清康熙、雍正朝多有仿製。
冬瓜罐:斂口豐肩,長圓腹,假圈足,寶珠鈕平蓋,形如冬瓜,故名。其形制始見於湖北武漢龍泉明永樂年間楚昭王墓,此後歷朝未再見這一造型,至清代道光朝再度出現並成為極為流行的器形。道光、咸豐時蓋鈕似寶珠,同治以後則呈燭焰式。
出戟蓋罐:明宣德朝出現的罐式。直口豐肩廣平底,肩部凸起8個長方形平面扳手,上繪青花折枝花卉;罐身分層飾有青花八吉祥紋、藍查體梵文。蓮瓣紋罐蓋頂部下塌,罐底亦有同樣的文字與之相對應,為佛教法器。
壯罐:流行於明、清時期。直口,折肩,筒腹,腹下內折,帶蓋。罐口、足直徑基本相同。明宣德時製品釉面肥潤。清代乾隆年間多有仿製,釉層較薄。
蟋蟀罐:專門畜養、鬥弄蟋蟀的罐。有陶、瓷兩種。瓷製品以景德鎮為主,明宣德時期燒制的器形為鼓式,蓋下凹,有錢形氣孔,蓋內豎寫六字單行青花款,底部六字雙圈年款。萬曆時期,造型變化較多,有圓、方、梅花、瓜棱、扇面、八方等形式。清代仍有燒制。
天字罐:明成化年間的一種小型鬥彩蓋罐,因罐底無邊欄的青花」天「字而得名。直口短頸,圓肩,鼓腹下部內斂,內挖圈足,附蓋。蓋多平頂微凸,直壁,覆於罐口。腹部多為海馬紋,還有海水龍紋、纏枝蓮紋等紋飾。清康熙、雍正、乾隆均有仿製,康熙朝仿品胎體厚重,雍正、乾隆朝胎薄質細,釉下可見明顯的旋紋。
蓮子罐:流行於明崇禎時期。直口,垂肩,長圓形鼓腹,圈足,附蓋,蓋面略鼓,整體造型如蓮子。
將軍罐:佛教僧侶盛斂骨灰的器物,寶珠頂蓋形似將軍盔帽而得名。初見於明嘉靖、萬曆朝,至清代順治時基本定型。清康熙朝最流行。罐身為直口,豐肩,斂腹,平面砂底,附寶珠頂高圓蓋。
瓜棱罐:明代較為流行,因罐身呈瓜棱形而得名。嘉靖、萬曆時燒制量較大。
粥罐:流行於清代,康熙時始創。直口圓肩,深腹,底微斂,圈足,器肩部有對稱雙孔,可系繩索或配金屬環以便提攜。同治以後,粥罐使用廣泛,產量猛增。
鼓罐:流行於清代康熙至道光年間。器形似鼓,一般無蓋,罐身上下部各飾一周凸起的鼓釘,腹部巾塑一對鋪首銜環。唯有雍正朝的開藍釉鼓罐器口配蓋。
日月罐:斂口溜肩,長圓腹,圈足,弧形圓蓋如太陽,腹側貼雙耳若月牙,故稱「日月罐」、「月牙耳罐」。始見於清康熙朝,為雍正至道光時期官窯獨特器形之一。
西瓜罐:斂口圓腹,形如西瓜,又似寶珠,故南方稱其為「西瓜罐」、「西瓜壇」,北方稱為「一顆珠罐」。形制創燒於清代乾隆朝,延續至民國。平蓋,蓋鈕早期若寶珠,晚期形如燭焰。

熱點內容
種盆栽感悟 發布:2024-11-29 17:27:56 瀏覽:265
大師畫杜鵑花 發布:2024-11-29 16:43:37 瀏覽:91
A子之插花能 發布:2024-11-29 16:19:19 瀏覽:929
惠州花藝師學徒 發布:2024-11-29 16:19:06 瀏覽:712
茶花煙奧秘 發布:2024-11-29 15:56:31 瀏覽:681
茶花怎樣修剪 發布:2024-11-29 14:41:52 瀏覽:561
茉莉花涼拌怎麼做 發布:2024-11-29 14:40:28 瀏覽:709
法國結花藝 發布:2024-11-29 14:35:53 瀏覽:154
京都櫻花祭 發布:2024-11-29 14:35:17 瀏覽:329
花卉攝影光感 發布:2024-11-29 13:40:54 瀏覽: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