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伊朗插花

伊朗插花

發布時間: 2024-03-23 19:46:20

『壹』 關於《我在伊朗長大》

動畫片《我在伊朗長大》用非常簡潔的手法講述了一個簡單的故事。正如在瑪嘉•莎塔琵的原著圖畫中一樣,電影也是主要由一系列的單調的圖畫構成,黑白雙色,只是偶爾在灰度上有些細微差別。這個用自傳體方式講述的伊朗小姑娘的「成長的煩惱」,如此優雅、機智,讓人難以抗拒。
電影看上去固然簡朴,卻充滿溫馨和驚奇,才女莎塔琵把那些非常激烈的獨立精神和幽默感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對於德黑蘭和維也納城市道路和建築的描繪,藝術性地將普通地貌變成了一首詩歌。這註定不會是一部平庸之作,如若不然,影片也不可能吸引基婭拉•馬斯楚安尼、凱瑟琳•德納芙以及丹妮兒•達西兒這仨重量級的演員為它配音——三代女星分別為主角小女孩、女孩的媽媽和女孩的祖母配音。巧的是,德納芙在現實生活中就是基婭拉的母親,而達西兒則在影片《柳媚花嬌》中扮演過德納芙的母親,盡管那已是40年前的事了。如此三人對角色的詮釋可謂又自然又完美。
故事裡的祖母是個堅定的、女家長式的人物,這個角色也是影片幽默的源泉之一。同時,這個角色也是影片女權傾向的具體化身。繼承了祖母的意志,小姑娘瑪嘉的骨血里也流淌著反叛精神,她將自由視為與生俱來的權利,並充滿勇氣地隨時准備著挑戰社會。
瑪嘉生長的家族曾遭受迫害,後來隨著伊斯蘭革命的勝利,他們又得生活在毛拉的統治下。這段充滿戰爭、酷刑以及死亡的歷史,卻被莎塔琵以一種清新、諧趣的視覺形象表達。男人的胡須和女人的披巾就像黑洞一樣,吸噬了所有光亮。
瑪嘉遵循了她祖母的榜樣,立場始終強硬。不過,莎塔琵本人並沒有被「英雄主義」所限制,影片在思想尺度上的把握如同她的繪畫一樣簡潔而大膽,這個冷靜女子追求的是在情感上向觀眾尋共鳴,而非單純用標語的形式來獲得大家認同。
隨著故事的進展,出於安全考慮,瑪嘉被雙親送到了奧地利,她在異國被孤立的無望感是對她之前在德黑蘭時那股子焦躁的呼應,兩者同樣讓人心生悲傷。她幾乎在歐洲的朋克搖滾中迷失自我。在維也納的經歷,真正意義上讓她的痛楚顯現無遺——她獨自面對進退兩難的境地。
在展現這個難題的時候,影片並沒有讓問題變得過分容易或感性,片中人或多或少是導演莎塔琵自己年輕時候的寫照,他們時常出現的或沮喪或活潑的舉動,亦是她偶爾流露的自憐情緒的折射。而生活艱辛、資歷豐富的祖母則沒有太多時間作出左右為難,她必須快刀斬亂麻地做出抉擇,她已經老了。尚且年輕的孫女兒瑪嘉的選擇,則歸根結底是在延續她祖母的心願,或許,也是導演本人的心願。
在這部歡喜與哀愁交織著的影片中,色調經常是陰郁的,但同時又顯得大膽而反復無常。我想,對那些堅持世界完全可以用黑白兩色來表達的人們來說,這電影確是一次完美的詮釋。
與其說這是繪本,莫不如說是多格漫畫。黑白的色調,版畫般的質感,很有風格。作者瑪贊•莎塔碧生於伊朗,後來到歐洲求學並在世界范圍內發表漫畫作品,她在書中將自己對於伊朗這一神秘而古老國度的個人記憶描繪出來,表達方式是輕松幽默的,畫面內涵卻涉及成長、親情、宗教、政治等主題。 ——中華讀書報
人們談起這個偉大的文明古國,總是將她與原教旨主義,狂熱主義和恐怖主義聯系在一起。我們為一個在伊朗長大的伊朗人,知道這個形象遠非真實。
正因為此,創作《Persepolis:我在伊朗長大》對我來說才這么重要。我認為,不應該根據少數幾個極端分子的惡劣行為而對整個國家做出評判。我也不希望人們忘記那些為了捍衛自由而在獄中失去生命、在兩伊戰爭中喪生、在各種暴政統治下遭受折磨、或被迫離開親人和祖國的伊朗人。
人可以原諒,但絕不應該忘記。 ——瑪贊•莎塔碧
今天很興奮,因為我看到了近年來唯一觸動我心靈的影片。感謝還有瑪嘉•莎塔琵這樣執著的電影人給我帶來一部久違的、美妙的影片——《我在伊朗長大》。結構緊湊,很懂得鏡頭語言的運用,一部貌似簡單的平面動畫電影竟然讓我在電腦前老老實實地看了一個半小時。
這是一個孩子眼中祖國的歷史,描繪的是個人的成長:童年,少年,成年。一部看似沉重的歷史訴說卻不乏詼諧幽默的意味。黑白的回憶,彩色的現實。,獨裁與專制,革命與暴力,成長的快樂與哀傷摻雜著伊朗七十年代以來的歷史就這樣在個體的體驗中消解了。影片通過一個早熟而且直言的9歲女孩瑪嘉的眼睛,揭示了伊斯蘭革命後伊朗人民希望的破滅,女性被迫戴上面紗,數以萬計的人被投進監獄。聰明而大膽的瑪嘉,設法瞞過官方的爪牙,認識了朋克、ABBA和 IronMaiden樂隊,兩伊戰爭的爆發,讓人們的生活陷入無邊的恐懼中。隨著瑪嘉年齡的增長,她的大膽讓父母對她的安全越來越擔憂,她14歲那年,他們終於做出艱難決定,把她送往奧地利上學。
身在他鄉、孤獨脆弱的瑪嘉經受了青少年慣常的苦難折磨,而且經常被等同於她所逃離的宗教基要主義和極端主義,對此她毫不退縮,極力辯白,最終贏得了認可,甚至有了愛情的體驗,但是高中畢業後,瑪嘉又恢復到孑然一身,而且患上了嚴重的思鄉病。盡管這意味著她要重新戴起面紗,生活在一個專制的社會中,瑪嘉還是決定回到伊朗家人的身邊。經過一個艱難的調整期,瑪嘉進入藝術學校並嫁作人婦,她仍然沒有改變自己仗義執言的個性,繼續針砭時弊。24歲時她意識到,盡管自己是個道道地地的伊朗人,卻無法在這個國家生活,於是她做出了痛苦的決定,離開家鄉前往法國,盡管過去被烙上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但她卻要追求一個樂觀光明的未來。
對於伊朗政府打壓這部電影,這是專制國家的一貫做法,電影就是電影,不是什麼政治宣言,請不要用骯臟的政治來玷污電影藝術,記得姜文曾經說過,電影就是表達個人體驗的東西,如果要強制他符合主流的口味,請你去看歷史書。因此《鬼子來了》被廣電總局禁了,但這部影片也成了中國抗日題材電影無法逾越的高峰!《我在伊朗長大》也符合這個規律,我敢斷言:這部影片是十年之內成長題材電影的巔峰之作,很希望不久以後也會出現一部《我在中國長大》,這部電影里沒有什麼主旋律,沒有花兒朵朵向太陽,也不會突出社會主義陽光下少年兒童的茁壯成長,唯一表現的就是在這個急劇變化的社會中個體的成長體驗,表達的是一雙純潔的眼睛中的真實的中國,真實的社會,真實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影片在港台地區的翻譯名字是「茉莉人生」,這個譯名別有一番韻味,彷彿瑪嘉祖母胸前的茉莉花香一樣伴隨著瑪嘉表裡如一地生活,在巴黎,維也納,還有……德黑蘭。

熱點內容
荷花漂不漂亮 發布:2025-01-20 11:54:31 瀏覽:25
邯鄲市盆景展 發布:2025-01-20 11:54:31 瀏覽:699
南齋花卉 發布:2025-01-20 11:54:22 瀏覽:344
老爺山七夕 發布:2025-01-20 11:48:48 瀏覽:612
三年級假如我是一朵雲 發布:2025-01-20 11:48:43 瀏覽:580
鬱金香獎學金學校名單 發布:2025-01-20 11:43:58 瀏覽:885
魔芋盆景 發布:2025-01-20 11:39:01 瀏覽:591
花開荷花 發布:2025-01-20 11:38:59 瀏覽:674
牡丹花說明書 發布:2025-01-20 11:37:33 瀏覽:434
竹子丁香 發布:2025-01-20 11:32:48 瀏覽: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