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產業化
A. 國內花卉業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我國花卉業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初。經過幾年的努力,從80年代中期開始在種植業中占據了一定的地位,初步具備了產業的雛形,進入了較快發展時期。雖然我國花卉生產起步較晚,發展時間較短,在產業化、商品化和規模上與發達國家有較大的差距,但經過20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特點,大致可以分為3個階段:恢復發展階段(1980—1990年)、快速發展階段(1991—1995年)和鞏固提高階段(1996年至今)。
80年代的前5年,花卉生產在種植業中所佔比重很小。1980年全國花卉生產面積不足1萬公頃。但人們開始認識,政府意識到花卉業的前景。1986年開始初步具備了產業的雛形,全國花卉生產面積接近2萬公頃,1989年發展到了4萬公頃,由於缺乏宏觀調控,產品結構不合理,造成了個別品種嚴重供大於求,1990年下降到了3.3萬公頃,其中主要是減少了綠化苗木的種植。這一階段的突出特點是:人們的花卉商品意識大大提高,出現了各地爭先上基地的局面,但缺乏宏觀調控、行業指導,個別品種出現了暴利。基本以傳統品種和傳統技術為主。90年代,花卉業進入了一個較快發展的階段。特別是1992年國務院召開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經驗交流會後,各地開始把花卉業作為發展農業經濟、調整農業結構的重要途徑,大大加快了花卉業發展的步伐。我國在北京、上海、廣州、昆明等地先後建起了一批花卉交易市場。如北京的亮馬河花卉市場、萊太花卉市場、上海的曹安花卉市場、廣州的芳村花卉市場和昆明的斗南花卉市場。此外,在沿海發達地區和部分大中城市都建起了規模不等的花卉交易市場。這些市場的建立對花卉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90年代的前5年(即發展的第二階段),突出表現為2個特點:一是發展速度加快。1995年全國花卉生產面積發展到了7.5萬公頃,比1990年增長2.5倍,出現了多種體制、多種形式的花卉生產基地。在各類花卉產品中,鮮切花和觀葉植物發展得最快,1995年,全國鮮切花產量達到了7億枝,比1991年增長3倍多。二是產品結構得到了有效的調整。各地注重了產品結構的調整,各種觀賞植物比較均衡地發展,產品短缺現象得到根本改善。1996年以後,花卉業發展進入第三階段(鞏固提高階段)。經過10幾年的鍛煉,花卉業的發展日益成熟,各地對花卉業的特點、規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注重產品質量,適度控制規模,穩步發展生產。不但花卉的品質提高很大,品種穩步增加,而且許多基地做到了周年穩定供應鮮切花。市場發展進一步完善,大流通逐步形成。科研開始起步,並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全國有200家科研單位成立了花卉科研機構,有100多家教學單位開設了花卉園林專業。花店數量大量增加,花卉消費從單一的集團消費走進了尋常百姓家。1990年全國有花店1100多家,1995年增加到6600多家,1998年達到了1.6萬多家。1998年全國花卉生產面積發展到了9萬公頃。2000年末,我國花卉生產面積已達到14.75萬公頃。鮮切花銷售量達到了38億枝,盆花8.1億盆。花卉企業2萬多個,花卉批發市場2000多個,從業人員145萬人。
雖然我國的花卉業在短短的20多年中取得了巨大的發展,為現代花卉業打下了較好的基礎,但距離世界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在世界花卉市場所佔份額還很低。在生產和流通的各個環節:花卉育種、栽培技術、生產設備、生產規模、專業化程度、包裝保鮮技術、市場信息等方面都需要認真研究、發展和完善。
B. 浙江長興多措並舉推進花木產業轉型,這一系列舉措有何意義
首先是對於良種林木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有很大意義。利用森林種質資源調查成果,有效滿足全省大面積土地綠化需求,帶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就業創業。花卉產業創造“美麗經濟”。全省花卉產業開始呈現區域化、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發展的格局,有力地推動了全省種苗花卉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要知道的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國內花木產業開辟了“開掛”的發展模式。當市場從瘋狂轉向理性時,已經飽受粗放生產經營等行業“痛”的中山花木人正在尋找解決之道。人工成本上升,加上市場低迷,行業競爭相當大,雖然運輸和管理成本會增加,但相對低廉的租金還是有很大優勢的。在一定的時候,我們只有在產品的品種和質量上下功夫,種植者才有機會開拓更廣闊的商機。
C. 通過蘭花組培技術進行種植栽培,其產業化前景如何
植物組織培養前景
園藝植物組培苗工廠化生產能快速將優良品種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在遺傳育種、種質資源保護、次生代謝物利用上也將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只要選好優良品種,合理布局、節約成本,組培產業將會有蓬勃的發展和廣闊的前景。
2.1 花卉種苗產業化生產 花卉業是21世紀的希望產業,是社會經濟發達與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我國目前花卉需求量以每年35%~40%的速度遞增。在花卉生產方面,種苗質量在栽培生產中的重要性日益明顯,因此花卉種苗工廠化生產是花卉種苗生產的主要途徑。
2.2蔬菜種苗生產及脫毒馬鈴薯、食用百合、大蒜等是人們餐桌上的主要蔬菜,消費量和種植面積均很大,也是我國出口創匯的主要品種。這些品種隨種植年限的增加,易受病毒感染,產量、品質逐年下降,運用組培脫毒技術可迅速恢復品種種性,提高生產力。
2.3瓜果組培苗產業化草莓果實中所含的鞣花酸具有抗癌效果,且草莓易栽培、產量高、經濟效益好,因此在江浙一帶發展迅速。但草莓易感染各種病毒病,感病的果實畸形、品質差,一般減產30%~80%。對草莓進行熱處理結合分生組織培養脫毒,去病毒苗可增產1000kg/667m2,品質有較大提高。甜瓜以肉質細脆、香氣濃郁、味道甘甜而深受人們喜愛,效益較高,但長期種植會使品質退化和混雜。可從大田健壯植株上取嫩梢,作為外植體組培生產出優良種苗,其生產性狀優於種子苗,雖具有緩苗時間較長,苗早期生長勢弱的特點,但緩苗以後的種子苗生長更日壬,後期能超過種子苗,且苗期較短,開花結果期提前,整齊度大大提高,性狀一致,瓜的成品率明顯提高,完全保持所采植株的優良性狀,無退化和變異現象發生。歐美葡萄是當前最熱門的葡萄品種,果粒大、甜度高、價格昂貴、經濟效益高,如運用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技術大量生產將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植物組織培養在園藝植物上的應用:
採用植物組織培養中的脫毒技術使園藝植物產量大幅度提高,且品質得到改善。很多作物因受病毒感染,產量和質量下降,有些創匯作物失去了國際貿易的競爭優勢,如大蒜、百合、薄荷等。利用脫毒技術,可大幅度提高產量。大蒜的蒜頭直徑由4.7cm增加到7.2cm,增長2.5cm,蒜頭重由29.2g/個提高到75.8g/個,平均增重近46g/個。草莓經脫毒後增產20%~30%,品質提高,脫毒苗生長快、長勢旺、莖葉粗壯、抗病耐高溫、抗寒性能強、壽命延長。美國在試管內生產脫毒馬鈴薯種子,1b種子可代替1t種薯,該項成果每年獲利2億美元。我國近兩年生產和推廣脫毒薯,解決了馬鈴薯退化,無毒種薯已在主產區普及,推廣種植面積達66.67萬hm2,增產幅度在30%~40%以上,每年增效2.5億元。脫毒馬鈴薯已在日本、荷蘭、越南等國大面積應用。日本脫毒草莓種植面積達11.33萬hm2,占生產總面積的80%以上,產量提高l 5%~30%,可增加產值11億日元。
植物組織培養及產業化生產發展迅速。由於試管苗繁殖周期短、繁殖系數高且不受季節限制,便於工廠化生產。20世紀80年代初在全世界范圍內,利用植物組織和細胞培養技術,形成了一個新興的產業,如美國的蘭花試管苗生產及荷蘭的花卉試管苗生產。
單倍體育種通過花葯或花粉的離體培養誘導產生單倍體植株,然後對它們進行染色體加倍,可得到純系。在作物育種上應用這一技術可以加快純合,降低誤選,縮短育種年限。花葯培養自20世紀60年代獲得植株以來,發展很快,取得很大成績。首先獲得小麥、玉米、橡膠、柑桔等10多種作物花培植株,並已培育出小麥、水稻、煙草等花培新品種50多個,例如水稻品種新秀、單豐1號、花育1號等及中科院作物所李梅芳等培育的中花號、北京市農科院培育的京花號、吉林農科院培育的吉粳號、遼寧省鹽鹼地所培育的花粳45等。小麥品種京花1號、花培l號、京花3號等均推廣應用於生產,其中小麥品種京花3號推廣面積達6萬hm2。
選育玉米自交系通常需要連續自交多代,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用花葯培養單倍體植株,再經染色體加倍即可得到純合的自交系。廣西農校1983年用該技術育成了自交系花83—2。我國已獲得100多個玉米花培純系,並已配製出優良組合應用於生產。
利用單倍體植株作為誘變材料,無論誘變突變是顯性還是隱性,在處理當代即可看到,優良變異一經選出,經染色體加倍就可得到純系,可以提高誘變育種的效果。
目前,花葯培養技術已成為加快育種進程的有效手段,人們正在對該技術進行更深入地研究。魏小平等試驗表明,在誘導愈傷組織階段加入CPPU可提早小麥花葯出愈時間,對於難培養的材料有顯著的誘導作用,所誘導的愈傷組織易分化綠苗。遼寧省鹽鹼地利用研究所試驗表明,水稻 MS分化培養基中加入適量MET可提高綠苗分化率及幼苗素質。王培等研究發現,染色體的加倍時期對冬小麥花粉植株的結實率有影響。
遠緣雜交育種 遠緣雜交的雙親由於遺傳特性有顯著差異,常造成雜交不親和或雜種胚發育不全、中途天亡等情況。通過子房和胚的離體培養與試管離體受精可以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如果在雜種胚發育的適當時期取出胚進行離體培養,可能獲得雜種幼苗,得到遠緣雜交後代。目前已有100多種植物培養成功,並應用於作物育種或生產。例如日本育成大白菜和甘藍雜種一白藍,該品種具有大白菜和甘藍雙親優點。中國農科院作物所用類似的方法得到了小麥與玉米的雜交植株。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方智遠等通過幼胚培養,已獲得蘿卜與甘藍的雜交1代和回交1、2、3、4代材料。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通過胚胎培養技術培育出早3號早熟桃,比親本早上市半個月左右。組織培養用於遠緣雜交來創造新的物種資源在小麥、蔬菜上開展的較好,在水稻上的研究尚少,應加強。
無性系變異的篩選體系胞在離體條件下及離體培養前會發生各種變異,篩選優良的無性系變異可育成新品種。如果植株的某一部分組織細胞中發生了變異,將該部分分離下來進行離體培養,可獲得再生植株,進而培育成品種。在培養基中施加某種選擇壓力,從中篩選無性系變異培養新品種已在許多作物上獲得成功,該技術特別適於抗性育種。河北師范大學生物系利用小麥成熟胚誘導愈傷組織,然後轉入含0.5%氯化鈉培養基上進行耐鹽篩選,繼而轉入含鹽分化培養基上獲得小麥耐鹽突變體RS8901—17,經鑒定連續3 a耐鹽力均為一級,且矮稈豐產;山東農科院原子能所利用γ射線照射小麥幼胚離體培養出愈傷組織,選育出體細胞無性系變異新品種核生2號,表現高產優質。篩選無性系變異在個體水平上的誘變與常規變異相比,具有變異頻率高、穩定快並可在室內有控制地進行,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提高選擇效率等優點。
組織培養應用於脫毒苗的培養與快速繁殖
利用植物生長點進行組織培養成幼苗,從而獲得無病毒植株,這在國外20世紀50年代已經育成並投人生產,我國70年代開始這方面的試驗。1990年馬鈴薯無病毒種苗栽培面積已佔全國總面積的1/10,脫毒苗一般增產50%~100%,表現為莖稈粗壯、葉色濃綠、光合效率高、抗病性強、產量高。目前,為了提高脫毒效果,降低成本,人們又在探索更有效的脫毒技術和種苗繁殖技術。
經濟作物及觀賞植物的快速繁殖日趨火熱。許多名貴花卉由於種子敗育,扦插成活率低而難以繁殖,應用組織培養可以快速繁殖,批量生產,提高經濟效益,也挽救了優良物種。美國、新加坡、泰國建立了幾十家蘭花快繁工廠,日本草莓試管苗種植面積超過11萬hm2,據1990年統計,我國快速繁殖的植物已達443種,已有100多個機構採用快速繁殖技術進行工廠化大規模商品生產,其中月季、菊花、非洲紫羅蘭、蝴蝶蘭、馬蹄蓮、朱頂紅等已用於生產。
組織培養應用於種質資源的保存和基因庫的建立
生命物質的保存,已引起許多科研工作者的興趣,其中包括原核生物、植物及動物材料的保存,種質保存的目的是為了確保有用的種質能在任何時候都具有生命力。組織培養能安全地保存植物的細胞、愈傷組織或分生組織,且在儲藏幾年後,仍能穩定地產生再生過程。通過無性系繁殖保存作物已成為迫切要求,尤其對於熱帶作物。另外,由於自然和人為的破壞,許多具有或可能具有育種價值的能成為基因庫的品系在消失,作物栽培品種、親本植物品系以及突變種也通常需要保存。組織培養對於植物生長和基因型保存研究要比大田繁殖優越,節省土地、人工、能源。組織培養材料體積小,對於冷凍後解凍還能存活的細胞來說,利於在低溫或超低溫中長期保存。種質資源的保存和基因庫的建立在育種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
呵呵希望對你有幫助!
ief揣□h纓cvのawbㄋl∑
D. 蘭花真的需要產業化嗎
目前蘭花的種植在「讓蘭花進入千家萬戶」口號下出現了盲目跟風,盲目上馬現象。通過目前所了解到的長江沿岸地區及沿海地區,蘭花種植有幾十畝或幾百畝的搞規模化種植的越來越多。像這樣大家一窩風地搞有沒有考慮未來市場如何去消化?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種植出來的苗子光靠鄰近的島國市場是難以承受的,蘭花不是蔬菜積壓滯銷只有一個生長季,產銷不對路造成的損失也就當年,調整戰略改種其它的速度快,故損失相應也就小得多。蘭花產業化攤子一旦拉開,當年是出不了貨的,經過幾年的種植投入,花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所換來的卻是市場滯銷,如是又有多少人能夠承受得起?
據我所了解在第三波蘭市的高峰期間,就四川成都郫縣大田種植蘭花達2000多畝,一個縣就搞成了如此大的產業化種植,後來結果如何呢?繼天價蘭花之後市場日漸衰落,這2000畝的蘭花歸宿又如何了呢?90%以上全部毀掉改種綠化苗木,源自那個時候由於房地產火爆苗木走俏,這直接導致了近2000畝的蘭花被人為地銷毀,這浪費了多少資源?回想起來觸目驚心啊!
如今蘭花的總種植面積那是遠遠地大於2000年初,像福建、廣東、浙江、湖北、陝西、四川、貴州、雲南、河南、湖南、江蘇等地的規模化種植的又有多少?吹起蘭花規模化種植號角的,有沒有對未來所產出的蘭花苗銷往全球打開通道?如果沒有那麼幾十畝的種植戶們既拿不到政府補貼其未來損失將是自己直接消化。
有人告訴我農業補貼是針對百畝千畝萬畝的大農業項目而言的,難道規模化種植蘭花就是為了農業補貼的套現?
如果大規模種植蘭花在沒有全球的巨大訂單來消化作保障下,那麼未來就是一個字「死」,並且死得很難看。
花卉愛好群體中的蘭花愛好者是小眾的,甚至於小眾都算不上充其量只能算是微量了,故蘭花在花卉中的銷售量比更是微乎其微的,由此來看蘭花是不易作為產業來進行規模化種植的。
E. 花卉產業化的前景
花卉產業是當今世界發展最快和最穩定的產業之一。 目前世界花卉年消費額已超專過2500億美元,一些屬有一定基 礎和實力的國家,如荷蘭、肯亞、哥倫比亞、以色列等 都制定了相應的扶持政策,加快發展。眾所周知,國土面積只有4.2萬平方公里的荷蘭,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貿易 國,荷蘭花卉的種子、種苗和種球遍及世界所有的花卉生 產國家。荷蘭的花卉質量上乘,品種繁多,價格合理,深 受各國消費者的青睞,花卉業已經成為荷蘭農業的支柱產 業。目前荷蘭有花木生產企業1.2萬多家,種植面積1.1 萬多公頃,從業人員7.2萬人,花卉業年產值73億歐元左右,產品80%銷往國外,為世界第一大花卉出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