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插花手繪
㈠ 城市休閑丨跟著老師學插花,讓你家的年味兒更馥郁
旅行,或許能讓你遇到那個更好的自己,而修己觀世,卻並非只有詩與遠方,與花為伴,就是一次與自己內心的對話。
有句俗語:歲朝插花,有花才叫年。「歲朝」是指農歷正月初一,慶祝新年伊始,報歲平安。春節前夕,在花市上選購一些花草裝點氣氛,是對新年寄予美好願望,更是藉此過一個有儀式感的春節。
春節插什麼花,更能烘托吉慶祥和的氣氛?蘭州晨報 旅遊 周刊《任我行》記者來到位於北濱河路隴能家園C區的蓮語學堂,聆聽中式插花老師的分享,讓正在歸途的你與花草對話,插出你心中獨特的年味兒。
蓮語學堂中式插花課
中式插花,崇尚自然
來到蓮語學堂,記者看到一個10歲的小女孩正在有模有樣地擺弄著手裡的花枝,蓮語學堂的創始人劉沫老師不時上前指點著。「媽媽覺得我心靜不下來,所以帶我來蓮語學堂學習中式插花,現在我很喜歡插花。」小女孩對記者說。
說起「花」,恐怕沒有人不喜歡,但人們普遍熟識的花藝、花道,更多的是西式花藝和日式插花。談到中式插花,劉沫說:「因為機緣,我認識了我的老師李麗淑教授,也因此愛上了中式插花。大家都知道花藝的源頭在中國,但了解的人並不多。李麗淑教授最早是日本花道級別很高的老師,後來,她毅然放棄之前所學,從頭學習傳統中式插花,研習中華花藝,到現在教學已有約四十年了。其實中式插花有嚴格的體系,學員們可以按照課本內容精進花藝。」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中式插花。劉沫說:「雖然日式插花、西式花藝很美,可是深入學習就會發現,還是中華花藝底蘊更深厚。春天插桃花時,會想到《詩經》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夏天插荷花,會想起《愛蓮說》『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一年四季可以插出24節氣的特點,學習的過程,也是我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的過程,讓我越發覺得傳承中華花藝是一種責任。」
在我國傳統插花的觀念中,花器對花有特別的含義。中華花藝根據器型不同,分為盤、瓶、缸、碗、筒、籃六大器型。劉沫指著學員正在插的一碗盤花,告訴記者:「盤象徵著大地,池塘邊上有水,是為陰,中間陸地是為陽。其實中式插花受傳統文化與藝術的滋養很深,並汲取了書法、繪畫等姐妹藝術的精華,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中國古人嚮往的『山水精神』,在中式插花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我們經常插好花,在旁邊放一個小仙人踏步桃林,整個插花作品就更耐看,也更有意境。中式插花就是崇尚自然,有虛有實,有枯有榮,也會留白,這正是中式插花與西式花藝的本質不同。」
中式盤花。
春節插花,吉祥喜慶
日本花道講究道是自然,西式花藝以造型和色彩烘托氛圍,談到中華花藝的不同,劉沫說:「日式插花很清簡,這跟它傳播的途徑有關。唐代,日本派出遣唐使,他們將中式插花帶到了日本。經由僧人傳播,日式插花更顯禪意,以少勝多的感覺更強烈,不像中式插花那樣繁盛。中式插花包容性很強,可以很繁盛,也可以是文人的心象花。其中可挖掘出豐富的寶藏。」
說起以花迎新,劉沫說:「根據天時地氣,中式插花都會選擇不同的花。一般到過春節時,古人都會插『新盤』,也叫『辛盤』。唐代歐陽詹的《春盤賦》中描寫,人們以演春、走春、開春等應景活動來表達對春天的期盼與喜悅,其中插迎春花、作春盤、掛花箋、戴花勝等,是以『花』的角度表達春的情趣生活,還會以蔥、蒜、姜等五辛以古籃插成辛盤,配加生菜則謂之春盤。而且,還可以在花枝上掛一些紅色喜氣洋洋的掛件。其實中國的傳統節日都非常有內涵。中國人說,冬至大如年,而農歷二月十五,是中春,也是百花生日,農歷八月十五,中秋,這些都是中國人最在乎的節日,也是『花好月圓』的深厚涵義所在。」
新盤。
「春節插花應該有著吉祥、喜慶的意味,首先談談選材。臘梅、水仙、玉蘭都是不錯的選擇;玉蘭、牡丹、海棠又有『玉堂富貴』之意;梅花、竹子、松樹插在一起也有『高潔長壽』的意味;南天竹這樣有花有果實的花材,寓意『開花結果』。在華人世界裡,更多人喜歡用正統的大紅色花材來表現這個春節喜慶氣氛,並掛一些紅色的裝飾。其次,再說說插法,中式插花以三大主枝為主要框架,使枝就是花使命,決定了整個花型,始枝有直立型、傾斜型,還可以是倒掛型,另外還有客枝、主枝。在插花的過程中,應尊重自然,注重花材之間的層次和空間關系。中式插花是典型的空間藝術,仔細觀賞,就會有前、中、後三景,上、中、下三段,看起來平遠、高遠、深遠。」
劉沫指著一件盤花作品介紹:「中式插花各器型形成及盛行年代各有不同,瓶花高昂、盤花深廣、缸花厚壯、碗求中藏、筒重婉約、籃貴端莊。每個人都根據自己對世界的理解,插出自己的一束心花。」
自古以來,中國人對於插花都有特殊的 情感 ,融入自然、渴望天人合一,拈花微笑就是對萬物自然的悟與解,這也許是中國人插花的最高境界。
中式插花
中式插花藝術起源於1500百年前的六朝時代,是我國重要的古典藝術之一。當時插花主要被用在節慶與宗教供花上。唐宋時,與「焚香、點茶、掛畫」同稱四藝,成為當時人們最普遍、最基本的生活素養。
中式插花有寫景花,理念花、心象花、造型花四大類型。中華花藝是以中國人對花木之美的特殊品味為基礎,首重意趣,形式次之,而後色彩。比如:拈一束清香以供佛;折柳贈人;頌寓父母健在;贊君子之德操;或對友人之祝福與關懷;或造無可名之形,假瓶盤為地,別造靈奇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
福利來啦!
中式插花體驗課: 原價300元,蘭州晨報讀者持當日晨報到店體驗價100元。
文丨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 荊雯
㈡ 四季之花,隨性自在。如花在野,如風清涼。什麼意思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橫斜觸目千萬條
賞心只有三兩枝
折枝插瓶,回歸性靈之美
任何藝術都師法有源,華夏這片土地,便是插花的源頭活水,插花便是從古代的折枝花鳥畫而來,這為中國的插花增加了厚重感,即使千百年後,插花的器具、形式千變萬化,但最終還是脫離不了中國藝術的傳統內核。很多人也許會疑惑,插花好像離自己很遠,其實不然,插花是最簡單的美學修行。器不在貴,雅緻就行,花不在香,清心即可。陶瓷瓦罐,銅瓶器皿,一枝春花,幾枝秋樹,都可以成為你案上的風雅,重要是在於心性的陶冶,讓我們感受這片土壤上,文化生發的溫度,它像熙暖的春風一樣,讓審美的種子,開出滿枝的清香。
㈢ 中式傳統插花:詩情花意 文人雅集
宋元以降,焚香、烹茶、插花、掛畫,被文人雅士並舉為生活四藝,是稍有素養者不可或缺的。明代張謙德曾在其《瓶花譜》序中寫道:「幽棲逸事,瓶花特難解,解之者億不得一」。插花一詞是今時的稱法,在古代則多稱為瓶花、瓶供。古人不滿足於折枝花的直接傳情,漸將室外花木引入室內,營造空間的生機與逸趣。器皿插花正是古人審美觀念轉變的反映。
傳統插花,是我國重要的古典藝術之一。其始於六朝盛行於唐宋。《南史》晉安王子懋傳記載:「有獻蓮花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澤其莖,欲華不萎。」這是最早有文字記載的器皿插花活動,既是佛前供花,其他方面不論是宮廷擺飾或文人鑒賞力的表現,都巧妙地運用了花藝之美,這使得藝術風氣發展為之大盛。
瓶花一束 意境悠遠
宋元以降,焚香、烹茶、插花、掛畫,被文人雅士並舉為生活四藝,是稍有素養者不可或缺的。明代張謙德曾在其《瓶花譜》序中寫道:「幽棲逸事,瓶花特難解,解之者億不得一」。插花一詞是今時的稱法,在古代則多稱為瓶花、瓶供。古人不滿足於折枝花的直接傳情,漸將室外花木引入室內,營造空間的生機與逸趣。器皿插花正是古人審美觀念轉變的反映。
崇尚自然、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尤其是造型創作的共同指導思想,重形尚意,追求以形傳神、形神兼備、情景交融而深邃的意境美則是其創作的最高目標。作為中華優秀古老文化一部分的傳統插花藝術,它在許多方面都很好地把握並體現了中國傳統美學的這些精髓,並不斷發揚光大。
傳統插花追求空間之美,一條線能表現出最大的空間時最美(平遠、深遠、高遠),而且此三遠形成之線以曲線最為優美。花則作為素材基礎,契合事物與時機,以強調自然生命與空間意義之整體性,表達作者美的意念。
以花怡情 文人雅集
文人插花則別有情趣,插花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也是雅集中的主要活動。
歐陽修《洛陽牡丹記》有載: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
《夢梁錄》則這樣記錄當時的市井:插四時花、掛名人畫、裝點門面。
《墨庄漫錄》中記載:西京(洛陽)牡丹聞名天下,花盛時,太守作萬花會。宴集之所,以花為屏障,至梁棟柱拱,以筒儲水,簪花釘掛,舉目皆花。
詩情花意 幽棲逸事
在浩如煙海的古代詩歌中,涉及插花內容的詩句獨放異彩。如蘇轍《戲題菊花》:「春初種菊助盤蔬,秋晚開放插滿壺。」劉禹錫《贊枸把》「翠黛葉生籠石翁,殷紅子熟照銅瓶。」朱淑貞《示犀》)「一枝談貯書窗下,人與花心各自香。」《芥子園畫譜》有題畫詩雲:「出家除夕無他事,插了梅花便過年。」由此可見,古時插花之風盛行,不插梅花,年也是過不得的。 古代詠插花詩不僅反映了詩人熱愛花木的情趣,亦可看出詩人熟穩花道的`技藝,賦「心象」於花技的文思。
許多文人士流為避現實多退隱於山水之間時,寄情於山水花草之間,以表心意。如周敦頤的學生程顥詩雲:「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對花開花落等景象敏感多思。
宋朝有一首詠海棠的詩:「海棠脈脈要詩催,日暮紫錦無數開」,意思是說海棠半舒半卷,脈脈含情,非要詩人吟出好詩來,否則就不肯開放。
借用花木抒發人的意志、願望之時, 以花枝展情韻, 表現花品花格, 令人在擊節贊嘆之餘, 心馳神往。古人看花是有分別的,飲酒對自然生長的花,飲茶對瓶中插花,在寄情花木中, 每朵花、每片葉都蘊涵著深長的意味。
㈣ 牡丹的插花技術
插花是一種室內裝飾藝術。在我國最初源於佛教的供花,早在東漢年間的洛陽白馬寺內,就有了在佛像前的瓶插供獻應時花卉,以示虔誠之意,稱為「佛花」。
唐宋以後,「佛花」逐漸擺脫了原來的宗教色彩,演變成一種花卉造型藝術,隨著當時牡丹的興盛,無論在宮廷寺院,還是在民間小宅,牡丹作為插花已是很普遍了。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中說:「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這里的「花」指的就是牡丹。
那時,宮廷貴族的插花以華麗富貴,裝飾趣味濃厚為主要特色,往往又以色麗型美的牡丹為主要花材,南宋文人張邦基在《墨庄漫錄》中寫道:「兩京牡丹聞天下,花盛時,太守作萬花會。宴及之所,以花為屏障,主梁、棟、柱、拱、以筒儲水,簪花釘掛,舉目皆花也。」這也許是我國最早用牡丹和「壁掛式」、「懸吊式」插花吧!
元代,已出現了以研究牡丹插花保鮮的技術,如元代俞宗本的《種樹花》中記載:「芍葯、牡丹摘下燒其柄,插瓶中後入水,其柄以蠟封之尤妙。」清代·鄺 著的《便民圖篡》一書中記述得更為詳盡,「牡丹、芍葯插瓶中,先燒枝斷處,溶蠟封之,水浸,可數日不萎」,這些技術,我們至今仍在採用。
牡丹插花技術
牡丹插花是中國傳統插花藝術的代表之一,它以牡丹花為主要素材(主題),以其它花材為陪襯,其寓意和意境十分講究。例如以松表現高潔、長青、剛強;以竹表表現剛直、清高、平安;以梅表現堅骨、孤高、迎春;以荷表現一塵不染、潔身自好等;以蘭表現脫俗清雅、與世無爭等。而牡丹則表現吉祥、富貴、昌盛等。
牡丹插花的特點
線條造型:以自然式的線條型為主。線的表現力極為豐富,不同的線條,表現不同的形態。
講究意境:如同國畫的「畫盡意在」。
崇尚自然:在藝術手段上,以裝飾美反映自然美。由於牡丹插花講究自然,因此,在構圖上多採用不對稱的均衡手法,避免機械的對稱。每朵花和每片葉的姿態都要在作品中得到展示。在一件作品中,植物品種、用材數量、色彩變化均宜少不宜多。
花器的選擇
牡丹插花所用花器較一般插花講究些。無論瓶、缽、盤、鼎、壺、碟,還是箕、竹籃等等,都要選用精製的。如景德鎮出產的彩瓷、青花瓷,北京出產的景泰藍花瓶,汝州出產的青汝瓷,以及四川出產的竹籃等。用精美的花器來襯托牡丹的富貴、雍容。
花材的選切
在牡丹花枝與其它襯材的選切前,必須先考慮到花材的長短、姿態、色彩等方面。采切時,應選在清晨日出前,最好帶露水采切,這樣可以保持花的鮮度,若在花店選購時,也應以當天送來的鮮花為宜。根據創作意圖的需要,可切取不同程度的花朵,如未綻的花蕾、半開的花苞、盛開的花朵並用,表現牡丹生命過程的自然變化。
插花枝法
在插花創作時,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性趣來插,但是,在構圖上,必須掌握插花的配置,即高低錯落、疏密有致、虛實結合、仰俯呼應,上輕下重,上散下聚等等。如上輕下重,即花苞在上,盛花在下;淺色在上、深色在下;大花在下,小花在上。可採用L形、圖形、放射形、S形插花構圖。在色彩的配置上,要有一個主色調,色彩不宜過什。選用相近的顏色,注重調和色的配置。在對比色的配置時,要用中性色進行調和。
另外,還要注意色彩的感情效果,由於人們對大自然聯想的精神因素,以及民族傳統習慣等因素,人們對不同的色彩會產生不同的感情效果,如紅色熱情;白色純潔、清高;黟以庄嚴、肅穆;藍色沉靜、雅爽;綠色安靜、平和;黃色輕快、活潑等。
花材與花器的比例要適宜,大瓶插大花、小瓶插小花。插時,花數盡可能用單數。如三、五、七、九。一般為三朵花,一朵為主、二朵為次、三朵為從。使觀者一目瞭然,主次分明。傳統插花就在於花不在多、少而精、以姿韻取勝,有時一、二枝或數枝即可構成桂作。
當然,與優美造型,良好的質地和色澤的器皿,精製的幾座,以及花、器、之間諧調統一,是一悠揚作品成功的關鍵。
插花保鮮
為了保持器皿中牡丹花的鮮度,並將花期延長,必須採取一些措施。下面介紹幾種簡便易行的保鮮方法。
水中剪切:將花枝主入水盆中剪切,可避免空氣侵入枝莖導管內,阻礙吸取水分。
斜切法:將花枝切成斜口,增大它的吸水量。
灼焦法:將花枝剪口用火燒焦,防止枝梗中的液汁流出來,過早凋謝。並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
蔗糖保鮮法:用高濃度糖處理切花,可使切花吸水增加,防止蛋白質分解,而使老化延遲。
阿斯匹林保鮮:用250毫升水溶以一片阿斯匹林,可延長鮮花壽命。
油用牡丹的價值|油用牡丹的種植技術
牡丹全身都是寶,尤其是牡丹籽油的重要價值被衛生部認可後,油用牡丹生產才正式起步,現在說產業還為時尚早。正如前文所言,油用牡丹是鐵桿莊稼,一旦種植,幾十年不換茬,所以選擇良種的思路不能動搖。當前,油用牡丹種苗價格在高位運行,前期介入的企業目前多以銷售種苗獲利來支撐發展,靠生產牡丹籽油獲利目前還不現實。專家提醒,大家在種植油用牡丹之前,有幾個問題一定要想清楚。
一要考慮投入產出比能否撐得住。油用牡丹是高投入、長周期的項目,前期風險務必充分考慮,三五年內只投入沒產出,你的資金鏈能撐得住嗎?一般來講,地租每畝800元以上的地區原則上不適合大規模自有種植,因為單純油用牡丹花色單一、花期短(只有15天左右),投入產出周期要4年,如果種植技術不過硬,周期還要長。當然,大城市近郊配合生態農業或休閑景觀另當別論。
二要考察項目所在地是否有配套資源可借用。菏澤是全世界最大的牡丹種植基地,牡丹年產值不過3億元,而洛陽牡丹僅觀賞旅遊一項,年產值就高達10億元,雖然其種植面積遠沒有菏澤多,但有九朝古都的文化背景,有少林寺、龍門石窟等旅遊資源可依託整合,由此形成洛陽牡丹獨一無二的特色。你選擇油用牡丹,能做出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品牌嗎?沒有特色,未來市場怎麼辦?
三要調研種植油用牡丹是否符合當地的產業方向。油用牡丹作為木本油料,涉及退耕還林、荒山綠化、水土涵養、新農業轉型、林下經濟、葯材、林業合作社等多重政策性項目,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扶持政策。種植油用牡丹前要了解當地的產業方向,省、市、縣逐層調研,摸清各級政府的涉林涉農產業政策,讓你的油用牡丹項目納入政府規劃,既能減輕資金壓力,還可幫當地政府完成既定的產業發展,實現雙贏。
四要確保技術到位,保障產量。發展油用牡丹的首要環節是種植管理,要確保種下的是良種壯苗,同時加強種植管理,提高苗木成活率。國家林業局牡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張延龍說,盡管牡丹抗性強,當花栽和當葯栽的時候基本不用打葯,即使得了病到秋天加強修剪就可以了,但如果作為油料作物大面積種植,就需要加強對病害的預防,否則會影響產量和品質。
五要考慮油用牡丹種下去後的變現途徑。當前,很多牡丹籽油的生產還處於小作坊加工階段,菏澤市一家萬噸牡丹籽油自動化生產線由於原料不足至今未能投產,市場上牡丹籽油的品牌魚龍混雜。一個企業如果掌握了牡丹深加工核心技術,能打造高附加值的產品,創造自己的獨有品牌,那加入油用牡丹行業就有了生存、盈利和壯大的基礎。
插花技藝中插花的配置方法
花在家居中佔有美化的作用。可以沒有,但是家居缺會空洞,無任何生氣。現代家庭生活中,花佔有越來越大的地位了,家庭插花也是方興未艾。下面幫您介紹一下插花的配置方法。
1、上輕下重:花苞在上,盛花在下;淺色在上,深色在下,先後有序,渾然天成。
2、上散下聚:花朵枝葉,下部繁盛,根莖牢固;上部疏散,千姿百態。
3、高低錯落:花朵的位置要前後高低錯開,切忌插在同一橫線或直線上。
4、疏密有致:花和葉忌等距離安排,而應有疏有密,富於節奏感。
5、俯仰呼應:要確立中心,周圍的花朵枝葉圍繞中心互相呼應,既突出主題又不乏均衡感。
6、虛實結合:花為實、葉為虛,有花無葉欠陪襯,有葉無花缺實體。即所謂紅花尚須綠葉扶。
7、動靜相宜:既要有靜態的對稱,又要有動態的錯落。
8、亦庄亦諧:既要有古典的端莊、均衡,又要通過選材、構圖的變化,營造出獨特的藝術意境。
掌握以上六法,能使插花造型既有韻律又穩定,在動勢中取得平衡,在裝飾中取得自然。
除了掌握六法外,還要注意插花藝術的配置原則:
韻律變化原則 就是運用不同花卉種類、色彩、花型、花朵大小、高低、開放程度的差異,以及枝曲橫斜的變化來增加 作品畫面的韻律,同時要使這些變化符合客觀規律和藝術構圖要求,達到預期效果。
展現個性的家庭插花
說起插花,大多數消費者總覺得是件很藝術的事情,輕易不敢嘗試。即使在花店裡看到了美麗的鮮花,也只是欣賞一下,而少於購買。其實,裝飾家庭居室的插花,可以很隨意、很簡單,不僅美化了家居,豐富了生活情趣,還能展現主人的個性。秋冬季節,百合、劍蘭、鬱金香、鳶尾等鮮花都可以選來點綴家居。
家庭插花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很強的個性,隨著空間的變化呈現出不同的裝飾效果。客廳的桌花、茶幾的插花注重的是歡快、明朗的感覺,書房裡花則著意於小巧玲瓏、雅緻安靜,卧室的插花,則以溫馨、愉悅為佳,而其他地方,如鋼琴或冰箱上,裝飾性和趣味性比較強。
百合因花型豐滿碩大、色彩淡雅恬淡而深得人們的喜愛,成為市場上的暢銷花之一。准備一個敞口的玻璃花瓶,放入一大束百合,再點綴些修長寬大的綠色葉材,讓百合花自然散開,形成花冠狀,襯托在綠色葉片中,清爽而典雅。這樣的一瓶花放置於客廳的沙發拐角處,讓人頗有眼前一亮的感覺。若是家中有一個圓形淺缽狀的容器,缽中放入些清水,水中亦可點綴些小飾物,然後找來一些枝杈,隨意搭在容器上面,將百合花枝透過枝杈的間隙,插入水中。這樣一個清新雅緻的插花,不需花費多少時間,但製作的過程充滿了樂趣,而且,可以表現主人別致的創意。擺放在茶幾上,可以細細地回味欣賞。
其實,家中有很多細節的地方最容易被忽略,而主人的個性和生活態度往往在細節上被體現得淋漓盡致。選擇細長小口的玻璃或陶瓷花瓶,插上一支精心修飾過的百合,用細長的綠色葉材做襯托,將其放置在冰箱或鋼琴上,體現出主人簡約淡雅的個性。或者,用幾何型敞口淺底的玻璃容器盛水,放上幾朵怒放的百合花,精緻典雅的生活情調悠然而現,若是水中游動著一兩條小金魚,更可增加生活的情趣。
插花可以體現性格,例如用修長的敞口玻璃花器與美麗的龍柳配以飽滿的百合,剛性的材質襯托柔美的花蕾,展現的是主人冷靜、內斂的性格。其實,無論怎樣,創意的靈感來源於對生活的發現。在家動手實現自己的構思並融進個性化的內容,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㈤ 荷花要怎麼插花
插花在我國始於六朝,源於佛前供花。作為佛教的聖潔之花,因此可以說,插花在興起之時便於荷花結下了不解之緣。唐宋時期,供花仍是插花的一種主要形式。到了明清,插花藝術有了很大的進步,此時的荷花插花無論是藝術深度還是技巧,都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可稱為我國古代插花藝術的鼎盛時期。今天,人們對荷花插花已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不僅荷花、荷葉、蓮藕和蓮實等素材在插花中的運用愈來愈普遍,而且對這些素材的觀賞效果也作了科學的比較。荷花插花一般選用中小型品種為宜,同時也適當配以其它植物的枝、葉、果,力求色彩清麗構圖明快,欣賞效果可保持3-4天。
㈥ 荷花要怎麼插花
插花在我國始於六朝,源於佛前供花。作為佛教的聖潔之花,因此可以說,插花在興起之時便於荷花結下了不解之緣。唐宋時期,供花仍是插花的一種主要形式。到了明清,插花藝術有了很大的進步,此時的荷花插花無論是藝術深度還是技巧,都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可稱為我國古代插花藝術的鼎盛時期。今天,人們對荷花插花已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不僅荷花、荷葉、蓮藕和蓮實等素材在插花中的運用愈來愈普遍,而且對這些素材的觀賞效果也作了科學的比較。荷花插花一般選用中小型品種為宜,同時也適當配以其它植物的枝、葉、果,力求色彩清麗構圖明快,欣賞效果可保持3-4天。
㈦ 現代女性都很少戴花,為什麼唐宋時期很多男子喜歡戴花
早在唐朝時,唐玄宗因為蘇頲一首描寫長安美景的詩句寫的好,就親自摘一朵花插在他的頭巾上,當時的人都覺得這是一件很榮耀的事,就開始有人效仿,到了宋朝,君主也常常以簪花的方式賞賜臣子,上行下效,簪花就已經成為一種風雅和美的象徵,在民間廣為流傳。
現在一些宋代電視劇,經常讓那些比較風流輕薄的人頭上帶一枝花,給人一種誤導,認為凡是頭上帶花的男人都是採花賊,實際上在唐宋時期,簪花是一種美好而高雅裝束,古人風雅愛美的志趣讓現代人望塵莫及。
㈧ 插花技巧書籍
插花技巧書籍推薦
插花,或花道之初,就是希望通過這門藝術、生活方式,來陶冶和共鳴。我為大家整理的插花技巧書籍推薦,希望大家喜歡。
1、 《四季花傳書》:
【作者】: [日]川瀨敏郎
【出版】: 浦睿文化 / 湖南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
日本當代花道第一人川瀨敏郎
川瀨敏郎的插花經過歲月的磨礪,從年輕時代華麗的形式美精煉到後期侘寂美學的質朴。在作品中強調一種「不依託於外在」的缺、拙、澀之意境,正如日本花道回歸人的內在,呈現完整的生命之美。
山茶花、紫羅蘭、水仙、芭蕉、朝顏……川瀨敏郎以每月一花的形式,花了2年時間,從歷史、文化、藝術、美學的角度闡述他的花藝。同時從四季不同花草的插法,到花剪的使用、器皿的選擇,細致入微地介紹了生活中的插花指南。
2、《一日一花》:
【作者】: [日]川瀨敏郎
【內容簡介】
在東日本大地震後,川瀨敏郎從2011年6月開始的一年,用古老、質朴、布滿歷史痕跡的器皿當做花器,依據時節到山野里找最當令的花葉,融入花器中,並持續在網上連載「一日一花」專欄,廣受好評後匯編成這一冊精美的圖鑒。
366個作品野趣中充滿了寧靜和雅緻,在「空」和「寂」中給人一種生命的啟示。在《一日一花》中, 川瀨敏郎著力於詮釋「最高的技巧即沒有技巧」,在不著痕跡中傳達「素」之花極致的自然姿態。
3、《瓶花譜 瓶史》
【作者】: [明]張謙德袁宏道著 / 張文浩孫華娟編著
【出版】:中華書局
【內容簡介】
插花,不單充滿技術細節,其中亦有細膩的趣味。明張謙德《瓶花譜》、袁宏道《瓶史》,堪稱中國古典插花藝術典籍的雙璧。《瓶花譜》分品瓶、品花、折枝、插貯、滋養、事宜、花忌、護瓶等八節;《瓶史》分花目、品第、器具、擇水、宜稱、屏俗、花祟、洗沐、使令、好事、清賞、監戒等十二節。二者文字和觀點不乏重合處,但因循承續中各有千秋。本書附有專業學者校點、注釋、翻譯和點評,並配以精美插圖,圖文相得益彰。
4、《拈花》
【作者】:薛冰
【出版】:山東畫報出版社
【副標題】:四時瓶插今古花道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是介紹中國傳統插花藝術以及花道。不同於市面上流行的花藝展示和技法,中國古代傳統插花,又名「瓶花」,有著獨特的'傳統和講究,本書首次系統梳理了中國的插花理論和插花文化史,對插花藝術的源流和意趣,都有獨到和詳盡的闡發。
所謂花道,其主體並非花材或插花作品,而是一種表達情感的創造。任何植物、任何容器都可用來插花,任何人都可能漂亮地完成插花創作。
花道通過線條、顏色、形態和質感的和諧統一,以求達到「靜、雅、美、真、和」的意境,首先是一種道意;目的在於逐步培養插花人的身心和諧,培養插花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和諧。日本花道先後產生了多種流派,每個流派雖各有千秋,但在這一點上是相通的。當代插花也認為,插花是用心來塑造花型、用花型來傳達心態的一門造型藝術,它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以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
插花的本旨,是各人按照自己的心意,重新安排花卉的形態與組合。人以萬物之靈自居,慣欲令天下萬物,皆為我所用。偉人以改造世界、改造他人世界觀為己任;窮酸文人則只能改造些野草閑花,或曲折為盆景,或剪裁為瓶花。人心不同,性情各異,所愛非一,本來無所謂程式;然而正是程式的出現,完善、打破與重建,使插花成為一種引人注目的文化現象。
5、《中國插花史研究》
【作者】: 黃永川
黃永川,台灣嘉義人,一九四四年生,先後畢業於台灣師范大學藝術系及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一九七九年考取公費留學英國大英博物館,從事博物館學及美術史之專題研究,除擅長美術文物史及國畫創作外,兼治中國插花藝術史論。
插花為中國傳統生活藝術,影響日韓甚深,卻被國人所忽略。黃氏深感於此道之重要,潛心研究,史論與技術並行,先後著有《中國古代插花藝術》《中國古典節序插花》《中國茶花之道》《中國插花藝術》《瓶史解析》《瓶花譜解析》《采芹齋花論》等書,部分被選譯為英日文等傳世。
【出版】: 西泠印社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以斷代史的體例,從先秦詳述至清代,既旁徵博引其他古籍,又有具體的花器、花品、插花技術的介紹,史料夯實。
這里摘引一段,作者復興傳統花藝的心念由此可見。
「插花藝術為中華民族最優美的文化表現之一環,其肇端始於六朝時代,盛行於唐宋兩朝,迨至明季以降,花學成立,並傳介於日韓諸國,惜自清代政經衰疲而一蹶不振,至今國人提到插花,竟至完全陌生的地步,令人惋惜!」
6、《文人花》
【作者】: 黃永川
【出版】: 山東畫報出版社
【內容簡介】
插花藝術在中國歷史上原是重要的生活藝術之一,但歷來從事者多,研究者少,因此明代人說:「幽棲逸事,瓶花特難解,解之者,億不得一。」明代以後,尤其萬曆以降,研究漸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張謙德的《瓶花譜》與袁宏道的《瓶史》,這也成為中國古代插花藝術的兩部最經典也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既是對前代中國人對插花藝術的總結之作,更是反映明代文人插花的「聖經」式著作。
7、《中國插花》
【作者】: 北就插花藝術研究會「中國插花」編委會
【出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系統介紹中國插花藝術的專著。它較一般插花著作有如下特色:一、以簡練的文字、優美的歷史畫頁,表述了中國插花的產生、發展歷史簡況;二、對中國插花的風格、特點、構圖與陳設作了精闢論述;三、把我國聞名於世的插花經典著作《瓶史》、《瓶花譜》全文首次介紹給讀者;四、在100幅彩色插花佳作中,既有我國古代傳統插花的繼承與借鑒;又有強烈現代氣息的創新與發展。
8、《中國傳統插花系列教程》
【作者】: 王蓮英
【副標題】:研習初級
【內容簡介】
《中國傳統插花系列教程-研習初級》,本書主要講述中國傳統插花的概念,基本構圖形式及其示範,基本構圖形式在盤花、瓶花、籃花、缸花、碗花、筒花中的應用等相關內容。
9、《花道的美學》
【作者】: [日] 吉田泰巳
【出版】: 南京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花道形成於日本中世,而佛教與花道戚戚相關——佛教不僅對於插花藝術,對於現在被認為是日本傳統藝術的能、歌舞伎、茶道、庭園建築等而言,都是其精神上的寄託。優秀的插花作品,都表現得非常寂靜,稍不留意就很容易會被忽略。但是,看似平凡毫不顯眼的作品,其深處卻隱藏著作者那洶涌澎湃、跌宕起伏的意念,當我們與這種精神意念相遇的時候,就能發現古典插花作品的本質。插花藝術的本質就在於表現生命短暫而艷美的鮮花在凋謝時的心境。
10、《日式花道》
【作者】: 安琪拉· 澤野 (小原流花道大師)
【出版】: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內容簡介】
《日式花道》不是一本詳盡無遺的教科書,也不能把讀者變成花道大師。本書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向讀者這門藝術,幫助讀者更好地欣賞花道的設計,以便讀者可以自己完成簡單的造型。
《日式花道》中所展示的所有花道作品均拍攝於英國,所用花材來自於周邊的花店、倫敦的考文特花卉市場以及安琪拉·澤野自己的花園。因此讀者在當地找到這些迷人的花和枝丫並不困難。但別忘了,想要完全重新再做一個同書中一模一樣的造型是不可能的,因為不存在兩個一模一樣的插花造型。每個人在作品中都融入了自己的個性。作者衷心希望讀者能和我一樣,在製作花道作品中得到樂趣。
除了極富意境的美的享受之外,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花材的來源與造型的獨特性。學習其信手拈來的花藝創作的自然與從容,而非具體的一招一式,將精髓融入到生活中慢慢實踐,才會出來自己的真知與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