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台灣花藝發展

台灣花藝發展

發布時間: 2024-07-14 13:27:08

㈠ 台灣產建蘭品種有什麼特點

早在上世紀初,我國台灣就廣泛栽植建蘭,歷經幾十年的人工栽培及選育,產生了不少葉藝、花藝和形藝的名優品種。例如花藝的品種『寶島仙女』、『玉山奇蝶』、『富山奇蝶』、『雪玉』、『復興奇蝶』、『玉雪天香』、『桃琳』等;葉藝品種如『薩摩錦』、『錦旗』和形藝的矮種名品『華佗』、『小龍梅』等(圖43)。

圖43 台灣產建蘭矮種『華佗』

㈡ 台灣芳樺花藝學院怎麼樣

陳香樺和她的芳樺花藝學院陳香樺就是這所學校的創辦人。她從事花卉研究和教學的時間已經有20幾年了,1980年開始在台灣開辦花藝學校,1999年在上海成立了芳樺花藝學院。

陳香樺最初學習的是日本花藝,之後,她又遠赴法國求學。因為她的老師最初受德國花藝影響比較深,從她的花藝作品中也不難感受到德、法兩國花藝的風格。雖然以歐式花藝風格為主,但她還是十分注重在花藝中融合進中國的傳統風格,她認為只有這樣,花藝作品才更有生命力。

學成歸來後,她發現台灣的花藝界存在著一種現象,包括中國傳統插花和日本插花也一樣,那就是插花只是作為人們修身養性的一種休閑活動,很少應用到商業活動中。她深深感到,歐美花藝繁榮發展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極為廣泛地應用了花藝作品,尤其在商業活動中更是無所不在。這種商業運作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插花作品只局限在自我欣賞的小圈子裡面,就永遠不會取得大的發展。於是她率先提出,把插花應用到商業中去。一開始,她聽到的批評聲和反對聲很多,但慢慢發現,這條路還是走對了,她的學生越來越多,學院聲譽也越來越好。

雖然很早就有到祖國大陸辦花藝學校的想法,但她在上海辦這所學校的時間並不長。因為她認為,近幾年人們的意識里才開始接受鮮花,形成了花卉消費市場。說起自己的花藝學校,陳香樺說她在台灣已經有學生1萬多人了,很多人以此為謀生手段。她的學校教授學生的不僅僅是一些插花的技法,而是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

因為陳香樺自己最注重的就是要根據客戶的自身特點,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這所學院參加了包括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的國際花藝學校聯盟(IFSU),隨時會請這些國家的老師來授課。學校對學生進行的是全方位的培養,傳授他們可能涉及的知識,然後再根據學生本身的特點,使他們朝不同的職業方向發展。最令她滿意的是,她帶出的一批能乾的學生已經在進行教學了,這些學生使整個花藝學習隊伍又得以繼續壯大。
隨著人們審美意識的提高,不單是花店,花卉生產企業也越來越迫切地需要通過高品位花藝師的幫助來展示他們的產品,提高產品和服務的檔次。她正考慮在其他花卉消費量高的地區開辦分校。

陳香樺說,花是很美的東西,花藝更是飽含了真善美的集合體,她願做一個美的使者,讓花藝成為溝通海峽兩岸的橋梁。

㈢ 插花藝術起源於中國還是日本

對此問題的探討當前有兩種看法,即源於佛前供花或民間生活。日本、韓國和我國部分插花界人士認為,插花最早是由佛前的供花發展起來的。其理由是史書、佛經中有明文記載。在佛教傳入這些國家之後,插花才隨之興起,並且首先始於寺廟的祭壇插花,而後傳入宮廷,繼而發展到民間的。我國不少插花學者都引用《南史·晉安王子懋傳》為佐證:「有獻蓮華(古同『花』)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認為這是我國最早有關插花的記載。又引證北周觀音像(現存英國維多利亞博物館)中的觀音手持瓶花的形象,謂之我國最早的插花標本。故而由此得出結論,我國插花源於佛前的供花,始於南北朝。韓國善良插花藝術研究會會長、國際文化協會國際插花事業委員會委員長朴善良女士在《台灣花藝》(152期)著文《韓國的插花藝術》中明確寫道:「插花起源於印度,由印度傳入中國,再傳入韓國,由韓國傳入日本的……」文中沒有引證,但是根據史書記載來看,這條插花源流的傳播路線恰巧與佛教由印度興起後,向國外發展的北傳路線十分吻合,那麼隨著佛教連同佛教藝術、佛教禮儀一起傳播,也是自然而然、順理成章的。因為佛前供花是佛教主要供奉法式這一。又據史書記載:佛教於公元6世紀由中國和朝鮮傳入日本,當時為日本飛鳥時代,推古天皇的太子聖德攝政,指導政治和文化。他對佛教狂熱崇拜,多次向中國隋、唐王朝派遣使者朝貢學習,致力於引進佛教和中國文化。使者小野妹子曾先後三次到中國,將唐代的禮儀、佛教藝術(包括佛前供花以及供花的花瓶、祭壇器皿等)不斷引入日本。當時中國的僧人、工匠也成群地東渡日本。聖德太子網羅大批中、朝工匠帶領日本匠人大興土木,修建許多寺廟,聚集數百名僧人、女尼宣傳佛教,從而奠定了日本早期佛教藝術的發展基礎,同時也促進了祭壇插花的興起,並開始發展為早期的僅在僧侶中流行的祭壇插花。

佛教於公元前6世紀在印度興起並盛行1000多年,傳遍了亞洲各國,並成為世界性的一大宗教或某些國家的國教,對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有的國家幾乎使社會上的一切無不帶有宗教的色彩,打上宗教的印記。由此看來,插花藝術直接源於佛前供花或在供花催生下發展而來,都是不言而喻的;插花源於佛前供花之說在某些國家確是如此。

但是,並非所有國家的插花都是源於佛前供花,因此還有插花源於民間生活的第二種觀點,比如我國部分插花學者即是該觀點的支持者。其理由是,西漢年間(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佛教傳入我國之前,在民間已經有廣義的原始的插花意念,並流行有多種形式的插花。據史料與考古發現,我國上古時期(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6世紀)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大量的以花傳情、裝飾儀容的歌謠。《鄭風·溱洧》記:「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 (即蘭香草)兮……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即芍葯)。」這是描寫溱河洧水解凍之時男女青年到岸邊採集蘭花去祭祀、嬉戲、雙方相愛,海誓山盟,別離之時互贈一束芍葯花的愛情歌謠。《陳風·東門之扮》曰:「東門之扮,宛丘之栩。子促之子,婆娑其下。……視爾如 ,貽我握椒。」扮即白榆樹的古名; 即錦葵之古名;椒即香草或花椒。這首歌謠是記述陳國的一種風俗,男女青年聚集在樹蔭下,跳舞唱歌、談情說愛的情景,男青年誇贊女青年的美麗像是一朵錦葵花,而女青年則以一束香草贈送給男青年表示愛慕。又如我國戰國時期屈原的經典之作《楚辭》中也有許多類似之記載,《九歌·東皇太一》記:「瑤席兮玉 ,盍將把兮瓊芳……」 即鎮;盍即合。此詩意是指鋪著瑤席,上面壓著玉鎮,合手捧著成束的美麗鮮花。《九歌·山鬼》載:「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杜衡即一種野生葯用草本植物。這是記載山鬼出行,車上披掛著紅綠相映的美麗花草,並拿著折下的香花贈其所思者。再如《九歌·少司命》記:「 (秋)蘭兮蘼蕪,羅生兮堂下。綠葉兮素枝,芳菲菲兮襲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蓀何以兮愁苦?」這是一首祭迎神巫的歌謠,描述神主男女相愛之情以及用淡雅芳香的蘭花枝供奉的盛況。由上述種種充分說明,遠在公元前11世紀我們的祖先們對花卉就有了多種多樣的審美創作活動,將鮮切花(古稱折枝花)廣泛應用於生活中,並以頭飾花、腰花、胸花、花束和花車等形式出現,這不正是今日禮儀插花中的某些花飾雛形嗎!另據考古發現,在河北望都東漢墓壁畫中繪有一方幾上放一陶制卷沿圓盆,盆內均勻立放著6支幾乎等形等長的紅花枝,酷似人為插做而成(見圖1),由此也說明在1900多年前,在祖先們的生活中已經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進而在切花廣泛應用的基礎上將花枝插貯水養用以祭神、供佛或饋贈親友、美化生活、裝點儀容。這些審美創作活動的出現也是合情合理的。當佛教傳入後,這些審美創作活動與佛前供花相結合,廣為傳播也是自然而然之事。

從史籍中同樣證明,遠在4000-5000年前另一個人類文明發源地的古埃及,已開始了同樣的審美創作活動,將齒葉睡蓮插入花瓶、花缽中作為墓室壁畫,表示對死者的懷念與哀悼,也常將插花器皿作為隨葬器。還有古希臘人遠在3000-4000年前就有了大型的瓶花和花環,作為婚禮中的裝飾物,至今這些古典的傳統的裝飾形式還保留在西方各國的插花之中。這充分證實插花源自民間生活之說也是歷史的事實。

關於世界插花的源頭問題,目前尚無大的爭論,都認定二源論的觀點。即西方插花藝術發源地是古埃及,東方插花藝術發源地是中國。根據考古發現,公元前2500年埃及法老(國王)貝尼哈桑墓壁上的瓶插睡蓮圖案以及公元前2400-公元前1800年隨葬品五口插花容器、工藝美術作坊以及1922年發現的第十八王朝法老圖坦卡蒙王的浮雕(公元前1358-公元前1348年),這些發現都是人類生活中最早的有關插花的最可靠的文物佐證。古埃及人視睡蓮花(實為印度藍睡蓮)為祭祀司育女神的聖花,是神聖幸福的象徵,因此,常把它作為宮廷中的雅卉,插入器皿中,裝飾餐桌或作為饋贈禮品,也常用作喪葬品。古埃及人信仰人死後還會過著另一種與人間類似的生活,應當把人間的一切盡量提供給死者,所以隨葬品很多,並且在墓室壁畫和浮雕中充滿了人間生活氣息與時代感,這些隨葬品就像一部形象的歷史,成為考證研究古埃及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的重要依據。

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建起了完善的奴隸制國家,在文字、歷法、藝術、科學知識等方面,對西亞和歐洲都曾有相當影響,乃至對整個人類的文明都做出了貢獻。特別是對希臘半島的文化藝術產生的影響更為深遠。希臘、羅馬的文化藝術及用花的習俗緣由都與古埃及相似,插花藝術自然也不例外,很快由古埃及傳至希臘、羅馬,主要用來敬神、崇拜英雄、美化環境。在地中海沿岸的義大利、荷蘭、英國和法國,插花也得以發展,並逐漸形成了一門完整的西方插花藝術。從人們對其風格的研究中發現,那對稱的幾何造型,豐滿充實的構圖以及巨大的體量,都與古埃及的美術和插花的定型格式、對稱均勻的圖形、巨大永恆的風格十分相似,如出一轍。所以,古埃及是西方插花藝術發源地了結論是無可非議的。

東方插花藝術的發源地在中國,但也有人認為是印度,究竟屬誰目前尚無最後定論。從現有史料以及前述的許多佐證來看,中國為發源地是可信的,理由是充分的。

㈣ 花店賣花應該怎麼保養花的新鮮

一.折枝法:
對於一些枝梗脆性的花木,選定了用來插瓶的花枝,要用手把它折斷。這樣花梗沒有受到壓力,導管保持正常,容易吸收水分。
二.末端擊碎法:
將花梗末端(約一寸左右)擊碎,是吸水面積擴大。一般木本花枝如玫瑰、玉蘭、綉球、丁香牡丹、紫藤等,可多多使用此法。
三.鮮花保鮮劑:
在插花溶液中加適量的化學葯劑,利用要即抑制花枝,可延長保鮮時間。
如果一時買不到保鮮劑,可用高錳酸鉀四千分之一水溶液防腐,或用阿司匹林三千分之一水溶液配製成簡易的保鮮劑,也能使開花。 成簡易的保鮮劑,也能使開花。
四、熱燙法:
將花枝基部浸入沸水中,十秒鍾後拿起(脆弱嬌嫩的花,只能浸一二秒種),這樣可梗塞切口,防止花枝組織液體外溢,對草本花卉有較好的效果。
五、鹽水或糖水養法:
在養花的水中加放食鹽或食糖少許,也可在花枝剛剪下來時將切口處壓碎,而用食鹽擦一下,效果較熱燙法尤佳。糖可使花朵鮮艷持久。
不過,含蕾未放的花枝則不宜用鹽水浸養,否則花朵將很難開放。
六、液浸法:
剪下的花枝插入花瓶之前,先把其末端浸在用過的廢顯影液里半小時,經這樣處理的花枝可延長花期。
七.茶水法:
插在花瓶里的無根鮮花,容易凋謝,一般清水插花花期只有三四天就逐漸枯萎。如果用茶水(也可用新泡的茶水,但必須待茶水完全冷卻後才能用)來代替清水,
可延遲插花凋謝的時間,茶水以較濃一點為好。用茶水來插花,鮮花在7天內不會凋謝,而且花朵鮮艷奪目香氣四溢。、
八.急救法:
鮮花垂頭時,可剪去花枝末端一小段,再把它放在盛滿冷水的容器中,僅留花頭露於水面,經1-2小時,花枝就會蘇醒過來,草、木本花卉均適用。
九.啤酒法:
在插著鮮花的瓶子里加進一點啤酒,或將花插下剩有泡沫的啤酒瓶里,再添加適量的清水,結果會發現,這些鮮花的保鮮期延長了。
這是因為,啤酒中含有乙醇,能為花枝切口消毒防腐,又含有糖及其他營養物質,能為枝葉提供養分。
十、保鮮劑法:
用三千分之一的阿司匹林水溶液或二千分之一的高錳酸鉀水溶液養花,延長花期效果更好。
十一、浸入水剪枝法:
採集時將花枝留長一些,採回室內後,迅速將花枝基部浸入水盆中,並在水中再適當剪除一部分(注意斜剪),然後敢出立即插瓶。從市場購回的切花,插瓶前亦宜 採用同法處理。此法可有效地排除減少花莖內部的氣泡阻塞,提高花枝插瓶後的吸收能力,延長保鮮期。 此外,插花用水,最好是井水,澄清的江河水等,自來水 最好放置一天再用。插花作品應盡可能放在窗檯的地方,可以延長鮮花的壽命。
常見鮮花保養方法:
一、玫瑰花保養:
1.預防花頭彎曲的折頭現象產生,可將莖基斜切,以報紙包妥花葉,整把浸入水中吸水;
2.已發生折頭現象,在溫水中削去基部,插入PH3.5~4.5的保鮮液中即可恢復;
3.整理時可將外層鬆散的花瓣去除,插入水中的刺、葉去除,為防細菌感染傷口,應使用漂白水或保鮮劑,瓶壽命更長;
4.對乙烯敏感應遠離過熟的水果(如香蕉、蘋果)、香火等,以免提早凋謝。

二、百合花保養:
1.將花枝散開,使透氣,並將基部3~5公分剪除插水,水平面以下的葉去除;
2.花朵開放時即將花葉葯摘除,以免不小心沾到衣服不易清洗;
3.添加漂白水或保鮮劑可延長花期;
4.卻提早開花可插入溫水中,加入糖份,燈光照射;
5.對乙稀敏感,需避過熟的蔬果、香煙等。
三、康乃馨保養:
1.去除欲插入水中深度的葉片,斜切基部(2-3CM)後插入水中,花枝間保持通氣良好;
2.花朵不可噴水,以免從內到外潰爛;
3.對"乙烯"敏感,須遠離過熟的蔬果、香煙等,水中加入抗乙烯的保鮮劑更佳;
4.欲提早花期可重剪花莖後插入20~24℃的溫水保鮮液中。

㈤ 壓花藝術的壓花藝術歷史與現狀

壓花來源於「植物標本」。至於植物標本何時發展成為壓花藝術,已經不可考證。
壓花藝術19世紀起源於歐洲,20世紀50年代流行於日本,20世紀80年代在中國開始興起。壓花盛行最早是在歐洲,流傳極為廣泛。英國有三百年的壓花歷史,法國、義大利、德國、丹麥等國家有不同的壓花流派和作品。近年來壓花在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和中國台灣、中國大陸也頗受歡迎,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19世紀後半葉,到英國維多利亞女皇時代,壓花藝術到達一個新的高潮。女皇自己就是壓花藝術家。壓花藝術成為宮廷貴婦人的嗜好,而且非常普及。壓花在上流社會仕女間十分盛行,她們用壓花點綴聖經封面或做成裝飾畫。壓花成為宮廷貴婦人自娛自樂的上流社會活動。宮廷花園里的花草植物,甚至屬於醫學研究的葯草,都被製成壓花壓葉。她們互相介紹奇異花草,切磋壓花技藝,展示自己的作品,在豪華的宮廷,壓花畫用精美的鏡框包裝起來,成為必有的室內裝飾畫。後來,壓花藝術逐漸推廣,發展到民間,也成為各階層人士的休閑活動。壓花藝術至今在英國仍然盛行不已。
近代,以已逝去摩洛哥皇後Grace Kelly為代表的上層貴婦,熱衷於壓花藝術。Grace出生於美國費城,是好萊塢著名的電影明星。據說Grace愛花成癖,尤其喜歡壓花畫,她在家鄉學會了壓花藝術,而且成為壓花高手。她嫁到摩洛哥後,親自組建花園俱樂部,進行各種形式的花藝活動,推廣壓花藝術。至今,摩洛哥還遺留著她的許多美麗的壓花作品,她的壓花作品由摩洛哥政府組織,在全世界巡迴展出。她生前曾擔任過費城花展壓花藝術作品比賽的評委。
美國的壓花藝術源於英國,融入了美國那種崇尚自由的文化。美國最大規模的世界級壓花藝術作品比賽每年的3月在費城舉行。
日本方面,植物標本的研究是在明治維新時代才傳入日本。20世紀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開發研究了乾燥劑,由於市面上極易買到乾燥劑,便由簡單的植物標本製作發展成壓花。日本人對於壓花的研究比較深入,也推廣普及得好,這是因為日本不僅民間推廣,政府也大力支持和推廣。壓花藝術在日本的地位與插花藝術一樣,都是有地位的國家級藝術。對於壓花藝術方面的研究,日本人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杉野俊幸和杉野宣雄父子,可以堪稱日本壓花藝術的代表,他們的家族企業「日本花和綠研究所」,致力於壓花技術的研究,開發壓花用具以及各種各樣的壓花新產品和新技術。國際壓花界很多人都在購買他們的壓花產品。
在中國,用壓花製作工藝品,時間已經不可考證。在清朝的皇宮里有畫有佛像的菩提葉畫;但是在絲綢之路上,就已經有菩提的葉子畫,上面有貼金,所以中國的壓花應該是比清朝還要早的時間。
傳聞在清朝,印度的高僧進京朝見大清皇帝,隨行帶了兩株佛教的聖樹—菩提樹,敬獻給誠心信佛的皇上,並種在紫禁城內,枝繁葉茂,這兩棵樹生長得很強壯。深秋,葉片紛紛掉落,為了表示自己對佛的虔誠之心,皇上讓宮人用木樁圍在樹的四周,不讓別人去亂摸,像供佛一樣供起來。皇帝非常喜愛這兩棵樹,秋天樹葉掉落,引起皇上的無限傷感,於是,要想出一個辦法,留住這些枯葉。不知是誰最終想出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將已枯黃的葉子,用紙夾住,壓在重石之下,待其壓平乾燥以後,樹葉平平整整就象一張張黃褐色的紙,將中心部分褪色,漂成米黃色,當時還沒有漂白技術,令宮中畫匠高手,在上面精心繪制佛祖的神像,就象畫在紙上一樣,色彩鮮艷,精細逼真。這樣,一張張畫有佛像的菩提樹葉,敬獻給了皇上,皇上非常高興,並將這些菩提葉畫作為宮中高檔皇家禮品,賜給有功之臣、各國使節及眾僧侶。今天的日本佛教僧侶及眾虔誠的佛教徒仍然十分喜愛畫有各位佛祖的中國清代的菩提葉畫。這大概就是壓花藝術的另一種形式。
菩提樹是一種闊葉樹,其形態莊重,葉片輪廓清晰,線條優美,象手掌般大小,乾乾凈凈,透著佛氣。今天,在許多朝聖的地方,我們都會看到有樹齡很長的菩提樹,樹干又粗樹冠又大。在這些朝聖的地方,小店裡幾乎都會有用菩提葉製作的葉脈卡片、書簽等工藝品出售,如廣州的六榕寺、廣東韶關的丹霞山、廈門的菩佗寺等。
20世紀60、70年代初,在北京就有用葉脈製作的書簽了,葉脈上面有精美的染色昆蟲剪紙,柄上系了彩色流蘇,是北京工藝美術廠製作的工藝品。20世紀80年代,用楓葉、野花等材料製成賀卡和書簽等簡單壓花製品,在國內市場上非常流行。由於教學和科研單位相繼對壓花保色和壓花藝術進行了科學研究,目前我國的壓花技術和壓花畫製作工藝有了較大的發展。
1983年起,一批台灣的藝術家陸續自日本學習壓花藝術後,回台灣發展,並推廣壓花教學,1987年成立台北市壓花藝術推廣協會後,更是蓬勃發展,並且從90年代開始在廣東、福建、雲南、四川等地發展壓花農場。也有一些壓花公司專作花材的壓制,將壓制好的花材出售到日本、韓國、美國、英國等國家。
在香港和台灣,很多花藝學校、花藝教室都開設壓花藝術課,學生來自各個行業,都是為了在業余時間學習一門賞心悅目的技藝課,提高品位,美化生活,陶冶情操,修身養性。在婦女才藝界盛行不已。

熱點內容
進化櫻花樹 發布:2024-11-26 08:33:41 瀏覽:721
嘉興梅花洲房價 發布:2024-11-26 08:29:22 瀏覽:397
怎麼製作玫瑰花標本 發布:2024-11-26 08:27:51 瀏覽:26
荷花園的英文 發布:2024-11-26 08:16:07 瀏覽:426
阜寧荷花 發布:2024-11-26 08:01:47 瀏覽:969
過年是情人節 發布:2024-11-26 08:01:41 瀏覽:239
七夕節祝福語怎麼說 發布:2024-11-26 08:01:36 瀏覽:713
蘭花能施草木灰嗎 發布:2024-11-26 07:56:35 瀏覽:511
什麼盆栽生命力強 發布:2024-11-26 07:44:43 瀏覽:513
南陽鎮平萬畝荷花 發布:2024-11-26 07:44:42 瀏覽: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