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插花的歷史
① 插花是怎麼興起的起源於何時何地
插花藝術起源於人類愛美的天性。舊石器時代的人們已學會用獸骨來裝飾自身,人類進入農耕時代後,人們將好看的花朵折下來,插於發際或戴在身上,還將各種花朵的紋樣繪制在陶器、織錦上,進而將花枝插入容器中,來美化環境,用花枝花環饋贈親友或敬獻神靈。這些原始的花卉應用形式伴隨人類文化藝術的發展逐漸形成了插花藝術。
關於插花藝術起源地,目前一致公認的是東西方二元說,即東方插花源於印度或中國;西方插花源自古埃及。
據考古發現,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法老貝尼哈桑的墓壁上繪有睡蓮瓶花的圖案,以及公元前2400年至1800年間的五口插花容器。這些最早發現的人類插花作品與容器說明古埃及是西方插花藝術的發源地。
關於東方插花藝術發源地,目前有兩種說法:其一是起源於印度。眾所周知,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佛前供花是佛教的主要供奉法式之一。
其二是起源於中國。據《詩經》、《楚辭》記載,在周初至春秋戰國初期(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折枝花(切花)已在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如禮賓或祭祀用的花束,裝飾儀容佩戴的頭花、襟花以及將花朵用於花屋、花船、花車、花旗等等。這些都出現在3000年前原始插花的記述中,遠遠早於東方各國,且是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所以說中國是東方式插花藝術的起源國。
(1)西方插花的歷史擴展閱讀
插花的類型
1、根據用途大致可以分為禮儀插花和藝術插花。
禮儀插花是指用於社交禮儀,喜慶婚喪等場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它可以傳達友情,親情,愛情,可以表達歡迎,敬重,致慶,慰問,哀悼等,形勢常常較為固定和簡單。
藝術插花是指不特別的要求具備社交禮儀方面的使用功能,主要用來供藝術欣賞和美化裝飾環境的一類插花。
2、根據藝術風格可分為東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和現代自由式插花中國式插花。
(1)東方式插花有中國插花和日本插花之分,中國花藝從先秦、漢、魏、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代、清代式直至當代。特質:依花草樹木之自然生態,掌握季節之變化。日本式插花要旨:奉獻,有如大自然界將花和樹最美的一面無私地獻給人類。
(2)西洋式插花,形式插花有格有局,以花卉之排列和線條為原則,非形式插花即為(自由插花)崇尚自然,不講形式,配合現代設計,強調色彩,傳統式適合特殊社交場合,自由式適合於日常家居擺設。
3、根據所用花材的不同分為鮮花插花,乾花插花,人造花插花和混合式插花。
(1)鮮花插花:全部或主要用鮮花進行插制。它的主要特點是最具自然花材之美,色彩絢麗、花香四溢,飽含真實的生命力,有強烈的藝術魅力,應用范圍廣泛。其缺點是水養不持久,費用較高,不宜在暗光下擺放。
(2)乾花插花:全部或主要用自然的乾花或經過加工處理的乾燥植物材料進行插制。它既不失原有植物的自然形態美,又可隨意染色、組合,插制後可長久擺放,管理方便,不受採光的限制,尤其適合暗光擺放。在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十分盛行乾花作品。其缺點是怕強光長時間暴曬,也不耐潮濕的環境。
(3)人造花插花:所用花材是人工仿製的各種植物材料,包括絹花、滌綸花等,有模擬性的,也有隨意設計和著色的,種類繁多。人造花多色彩艷麗,變化豐富,易於造型,便於清潔,可較長時間擺放。其缺點是缺乏自然美,整體效果顯得過於生硬。
② 西方式插花藝術
西方式插花藝術
西方式插花一般指歐美各國傳統的插花藝術形式。花多而色彩艷麗,多以幾何圖形構圖插制。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西方式插花藝術,希望大家喜歡!
西方式插花起源於古埃及,早在4600年前古埃及人就將睡蓮花插在瓶、碗里作為裝飾品、禮品或喪葬品。在14~16世紀文藝復興運動以後,插花藝術得到了迅速發展,插花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初步形成了造型簡單規整,花朵均勻豐滿,色彩艷麗,形態直立的西方大堆頭式插花風格。
18~20世紀,插花作品已廣泛應用在室內裝飾和社交活動中。同時它還吸收了東方插花藝術的一些特點,不僅所用花材種類豐富,而且量大,各種幾何圖形的構圖既勻稱、豐滿而且對稱和規則,充分表現出自然的形態美和色彩美;又注重用枝、葉表現線條美。既表現直立的線條,也追求斜出、下垂和彎曲等各種流暢的線條。這種豐滿而活潑的構圖更進一步地完善和形成了西方插花藝術風格。
由於受當前世界現代藝術潮流影響,為適應表達現代意識和情感,西方插花藝術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
01西方式插花的藝術特點
(1)注重幾何圖案的豐滿造型。在構圖上較多採用對稱式幾何造型,不論採用哪種形式,插出的作品,互相對稱,圖案美麗。
(2)注重裝飾美、色彩美、圖案美。不考究花材個體的線條美和姿態美,只強調整體的'藝術效果。運用花色較多的花枝配置在一起,形成各種顏色的塊面,也可多種顏色巧妙地混插在一起,形成華美的圖案和色彩。
(3)採用的花材種類多、數量大,以盛取勝。西方式插花作品多使用草本花材,講究造型對稱、比例均衡、色彩艷麗。給人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端莊大方的感受。
(4)通過外形表現作品主題。西方式插花作品大多直接用外表形式來闡明作品的主題,如用紅色心形作品表現愛情,用十字架形作品表示哀悼等,充分表現了西方插花豁達率直的風格。
02西方式插花的藝術形式
西方式插花以幾何形體構成為其主要形式,根據外形輪廓不同,常見的有:圓球形、球面形、橢圓形、金字塔形、直角三角形、新月形等,這幾種形式是西方傳統的普通插法。
東方式和西方式插花藝術的形式,之所以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和特色,是由各民族所具有的獨特性質決定的。東方人含蓄內斂,喜愛溫和雅緻的意境,少見外露手法。而西方人熱情奔放,喜歡能夠直接表露的東西。
;③ 插花藝術的基礎
插花藝術的基礎
引導語:插花藝術的起源應歸於人們對花卉的熱愛,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來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插花藝術是一門靜與技術的學問,關於插花花藝的基礎,你們了解的有多少呢?下面就讓我來帶大家一起看看吧!
中國式插花
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 意念和雛形。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 欣賞的詩詞很多。至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並有插花專著問世,如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瓶史》等。
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到明朝,已達鼎盛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朴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展和普及。
中國的近代由於戰亂等諸多因素,插花藝術在民間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鮮花才逐步回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
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有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日本式插花
西元六世紀時,日本天皇派特使(相當與今日的外交官)小野妹子到中國做文化交流親善訪問,他回日本時帶了很多中國的字畫、雕刻、文學、戲劇還有園藝及供佛的瓶花等。 小野妹子是一位出家人,住在京都六角堂小池塘旁的頂法寺,日本第一個插花作品即在此完成。從此日本有了插花學校的興起。名稱叫做[池坊]乃源於池旁之意。[池坊]是日本最古老原始的插花學校,現在的負責人是池坊第四十五代---池坊專永先生。
西洋式插花
西洋式插花起源於地中海沿岸的西方插花,早在公元2000年時尼羅河文化時期。從古希臘直到羅馬後期,經歷了中世紀的文化停止時期,十四至十六世紀才奠定了現代西洋式插花的基礎。 西洋插花與中國式和日式插花相比較強調實用和設計理念,一般較能融入生活之中,達到日常生活的裝飾效果。
插花類型
(一) 根據用途大致可以分為禮儀插花和藝術插花
禮儀插花是指用於社交禮儀,喜慶婚喪等場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它可以傳達友情,親情,愛情,可以表達歡迎,敬重,致慶,慰問,哀悼等,形勢常常較為固定和簡單.
藝術插花是指不特別的要求具備社交禮儀方面的使用功能,主要用來供藝術欣賞和美化裝飾環境的一類插花.
(二)根據藝術風格可分為東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和現代自由式插花中國式插花,東方式插花有中國插花和日本插花之分,中國花藝從先秦、漢、魏、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代、清代式直至當代。
特質自然之真:依花草樹木之自然生態,掌握季節之變化。
人文之善:經濟效用、敦睦人倫、花卉德性(花文化)。
宗教之聖:以花供佛、以花修道、對花之崇拜。
藝術之美:花材藝術、花卉藝術、整合藝術。
類型
園花:種在花園中,考慮植物藝術的生長姿態。
盆栽:種於盆、缽中,根部尚存可與花卉搭配。
秉花:把花當飾品,講究衣飾和花卉之搭配。
佩花:將花插在頭上或襟上,注重花卉和衣飾之關系。
籃花:插置於籃中,注意花和花籃的親托效果。
瓶花:折花置於水盤或花瓶中,較具時代意義,是世界花藝中主要 的一類,有盤花、瓶花。
果供(供花):以果實為主,極富教化和藝術。
日本式插花要旨
奉獻:有如大自然界將花和樹最美的一面無私地獻給人類。
耐性:把一枝一花放在最適當的地方,需要寧靜的心。
精力:收集花材處理枝、莖、葉均需要充沛的精神。
專註:要拋開繁瑣,才能真正創造完美的作品,所謂精神所至,金石為開。
智慧:自我訓練到花、人成為一體,達到純靜的程度。
日本的花藝依不同的插花理念發展出相當多的插花流派,如松圓流、日新流、小原流、嵯峨流等各自擁有一片天地與西洋花藝完全不同的插花風格,可以說是花藝界里具有影響力之藝術。
西洋式插花區分為兩大流派:形式插花和非形式插花,形式即為(傳統插花),有格有局,以花卉之排列和線條為原則,非形式即為(自由插花)崇尚自然,不講形式,配合現代設計,強調色彩,傳統式適合特殊社交場合,自由式適合於日常家居擺設。
(三)根據所用花材的不同分為鮮花插花,乾花插花,人造花插花和混合式插花;
1.鮮花插花
全部或主要用鮮花進行插制。它的主要特點是最具自然花材之美,色彩絢麗、花香四溢,飽含真實的生命力,有強烈的藝術魅力,應用范圍廣泛。其缺點是水養不持久,費用較高,不宜在暗光下擺放。
2.乾花插花
全部或主要用自然的乾花或經過加工處理的乾燥植物材料進行插制。它既不失原有植物的自然形態美,又可隨意染色、組合,插制後可長久擺放,管理方便,不受採光的限制,尤其適合暗光擺放。在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十分盛行乾花作品。其缺點是怕強光長時間暴曬,也不耐潮濕的環境。
3.人造花插花
所用花材是人工仿製的各種植物材料,包括絹花、滌綸花等,有模擬性的,也有隨意設計和著色的,種類繁多。人造花多色彩艷麗,變化豐富,易於造型,便於清潔,可較長時間擺放。
插花基礎
(一)插花基本造型
1.水平型.設計重心強調橫向延伸的水平造型.中央稍微隆起,左右兩端則為優雅的曲線設計.其造型最大特點是能從任何角度欣賞.多用於餐桌,茶幾,會議桌陳設.
2.三角形.花材可以插成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不等邊三角形,外形簡潔,安定,給人以均衡,穩定,簡潔,莊重的感覺.多作典禮,開業,饋贈花籃等用.若在大型文藝會演及其他隆重場合應用,亦顯豪華氣派.
3.L型.將兩面垂直組合而成,左右呈不均衡狀態.宜陳設在室內轉角靠牆處.L型對於一些穗狀花序的構成往往起重要作用,大的花果用於轉角處,小的花自己向前伸延,給人以開闊向上的感覺.
4.扇形.按基本的三角形插花造型作變化,在中心呈放射形,並構成扇面形狀.適宜於陳設在空間較大之處.
5.倒T字型.整個設計重點成倒T字型的構成.縱線及左右橫線的比例為2:1,給人以現代感.適合裝飾於左右有小空間的環境中.
6.垂直型.整體形態呈垂直向上的造型,給人以向上伸延的感覺.適合陳設於高而窄的空間.
7.橢圓形.優雅豪華的造型.採用大量的花材,集團式插法,對結構,對比要求比較低,呈自然的圓潤感.以古典的花瓶作容器,宜置於教堂或典禮儀式等空間位置較大的場合.
8.傾斜型.外形是不等邊三角形.主枝的長短視情況而定,整個構圖具有左右不均衡的特點.多用於線狀花材,可有效的表達舒展,自然的美感.
(二)插花中尺寸的確定
花材與花器的比例要協調.一般來說,插花的高度(即第一主枝高)不要超過插花容器高度的1.5-2倍,容器高度的計算是瓶口直徑加本身高度.在第一主枝高度確定後,第二主枝高為第一主枝高的2/3,第三主枝高為第二主枝高的1/2.在具體創作過程中憑經驗目測就可以了.第二,第三主枝起著構圖上的均衡作用,數量不限定,但大小,比例要協調.自然是插花花材與花器之間的比例的配合必須恰當,做到錯落有致,疏密相間,避免露腳,縮頭,蓬亂.規則式插花和抽象式插花最好按黃金分割比例處理,也就是說,瓶高為3,花材高為5,總高為8,比例3:5:8就可以了.花束也可按這個比例包紮.
(三)插花色彩的配置
插花的色彩配置,既是對自然的寫真,有是對自然的誇張,主色調的選擇要適合使用環境.濃重溫暖的色調(紅,橙,黃)適於喜慶集會,舞場餐廳,會場展廳;明快潔凈的中性色調適用於書房,客廳和卧室;而冷色調(淺黃,綠,藍,紫,白)常用於憑吊悼念場所。
就花材的種類而言,本木求其深重有力,草本求其鮮明可人.自然式花藝以麗不亂性,艷不眩目的色彩為主,縱使無花,亦可用蒼松翠柏作主角.而圖案式花藝則以色彩濃厚,火爆熱烈,亦可將反差強烈的顏色集於同一作品之中.
就花材與容器的色彩配合來看,素色的細花瓶與淡雅的菊花有協調感;濃烈且具裝飾形的大麗花,配釉色烏亮的粗陶罐,可展示其粗獷的風姿;淺藍色水孟宜插以低矮密集粉紅色的雛菊或小菊;晶瑩透剔的玻璃細頸瓶宜插非洲菊加飾文主,並使其枝莖纏繞於瓶身.
就東西方花藝特點而言,西方的花藝,花枝數量多,色彩濃厚且對比強烈;而東方的花藝則花枝少,著重自然姿態美,多採用淺,淡色彩,以優雅見長.
插花道具
(一)插花器皿
花型設計的必需品花器的種類很多。陶器、玻璃器皿、藤、竹、草編、化學樹脂等在材質、形態上有很多種類。花器要根據設計的目的、用途、使用花材等進行合理選擇。
玻璃花器
玻璃花器的魅力在於它的透明感和閃耀的光澤。混有金屬酸化物的彩色玻璃、表面繪有圖案的器皿,能夠很好地映襯出花的美麗。
塑料花器
比較經濟的道具。價格便宜,輕便且色彩豐富,造型多樣。設計用途廣泛。
陶瓷花器
花型設計中最常見的道具。中式、日式、西洋式各有千秋,且突出民族風情和各自的文化藝術。所以在使用選擇上首先應與設計的式樣一致為佳。
藤、竹、草編 形式多種多樣,因為採用自然的植物素材,可以體現出原野風情。比較適宜無造作的自然情趣的造型。
金屬花器
由銅、鐵、銀、錫等金屬材質製成。給人以莊重肅穆、敦厚豪華的感覺,又能反映出不同歷史時代的藝術發展。在東、西方的插花藝術中,它都是必不可少的道具。
素燒陶器
在回歸大自然的潮流中,素燒陶器有它獨特的魅力。它以自身的自然風味,使整個作品顯得樸素典雅。
(二)插花基本道具
花的造型藝術是離不開各種基本的道具的。合理地選擇和使用道具可以延長花期,同時反映出設計者的藝術修養和技術水平。這里介紹的是最基本的道具和資材。
粘性膠帶,有紙和塑料的'。
一般用來包在鐵絲的外面,特別是經過加工後的花材為了防止脫水而使用。顏色有許多,要根據花莖的顏色和設計的目的選用。鐵絲(或銅絲) 固定或保持花枝的形態、人工性地彎曲加工時需要用到鐵絲。鐵絲的種類很多,而且有不同的型號,根據粗細分為18-30號之間,根據設計意圖來選用。
花剪 花刀 花剪、花刀是剪切花莖、枝條最主要的工具。根據修剪的花材的不同,有選擇地使用。一般而言,修剪一些韌性的枝條時用花剪,修剪鮮花的長短時用花刀,因為花刀的切面較平緩,切口要求是斜面,以益於保鮮。
花泥 花泥是用來固定花材的、吸水性很強的化學製品。保水性好,使用方法簡單。花泥分為鮮花泥和乾花泥兩種。乾花泥一般是茶色的,而鮮花泥是綠色的。花泥有各式各樣的形狀,要根據花型選定。
乾花泥用於乾花設計,不能吸入水分。鮮花泥需要充分浸透水分才能使用,浸水時要盡量使花泥自然吸水,不要施加任何壓力,否則會造成外濕內乾的狀況,直接影響切花的吸水效力。
花材選擇
一).哪些材料可用於插花
只要具備觀賞價值,能水養持久或本身較乾燥,不需水養也能觀賞較長時間的,都可以剪切下來用於插花.當然,插花的材料不止限於活的植物材料,有時某些枯枝及乾的花序,果序等也具有美麗的形態和色澤,同樣可以插花。
現在的花卉市場上還有許多人工加工的乾花,也是很好的插花材料,他們雖然沒有鮮花那樣水靈和富有生機,但卻具有獨特的自然色澤何止低,或者倍加工成獨特的色彩.另外,還有各種質地的人造花,如絹花,塑料花,紙花,金屬花等等,用它們做成的插花作品擺放在居室,既能起到花卉的裝飾作用,又比較經濟實惠,且易於管理.
(二).切花選購要訣
(1)花枝越長越新鮮.為保持新鮮,提高吸水性能,花店每天都要將切花枝莖的下端剪去一段.因此,莖越長的花越新鮮.
(2)觀察花材的整體形態. 凡是葉面稍有萎焉,發黃或浸入水中的花莖,葉片變成褐 色,黑色的花枝,新鮮度差,不宜購買
(3)用手觸摸水中的花枝.用手觸摸花枝水中的枝莖部分,有滑溜溜的感覺,說明花枝已留放了5-6天,新鮮度差,不宜購買.
(4)花朵大部分全開的不宜購買.
(5)花型過小不宜購買.花型過小的原因,有時可能是將外圍殘缺的花瓣去除所至.
(6)花色應鮮艷.花瓣應有彈力,顏色應鮮艷.
(三).花材形態
線形花(線狀花) Line Flower 整個花材呈長條狀或線狀。利用直線形或曲線形等植物的自然形態,構成造型的輪廓,也就是骨架。 例如:金魚草、蛇鞭菊、飛燕草、龍膽、銀芽柳、連翹等。
定形花(形式花) Form Flower 花朵較大,有其特有的形態,是看上去很有個性的花材。作為設計中最引人注目的花,經常用在視覺焦點。本身形狀上的特徵使它的個性更加突出,使用時要注意發揮它的特性。 例如:百合花、紅掌、天堂鳥、芍葯等。簇形花(塊狀花) Mass Flower 花朵集中成較大的圓形或塊狀,一般用在線狀花和定形花之間,使完成造型的重要花材。沒有定形花的時候,也可用當中最美麗、盛開著的簇形花代替定形花,插在視覺焦點的位置。 例如:康乃馨、非洲菊、玫瑰、白頭翁等。填充花(散狀花) Filler Flower 分枝較多且花朵較為細小,一枝或一枝的莖上有許多小花。具有填補造型的空間、以及花與花之間連接的作用。 例如:小菊、小丁香、滿天星、小蒼蘭、白孔雀等。
;④ 插花藝術最早的發源地
關於插花藝術的起源,目前有幾種說法,並不統一,是個有待繼續查證和探討的問題。在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插花藝術雖然源遠流長,但由於它的創作和欣賞都屬即時性的,在攝影和錄像等技術發明之前,只是短暫的藝術表現,所以傳世作品極少,對其始源的考證,只能藉助於地下出土文物或各類史料只言片語的記載,加之過去極少有人進行考證,故今天要得出確切的結論是有困難的。這里只把幾種有關起源的論說做一簡介,以供參考。
一、插花藝術的原始形式
(一)源自佛教供花 這是目前較流行的說法。根據有兩點,一是來自日本插花界的觀點,二是從佛經中論證。
1.日本插花界觀點 日本的插花藝術是從佛前供花發展而來,經過供花→宮廷插花→民間插花這一歷程發展成今日的插花。隨著日本插花藝術的發展,許多人士都前往日本學習插花,因此把日本插花的起源推而廣之,流傳著插花源於佛教供花的起源論說。
2.從史書和佛經引證 目前許多書籍都引用《南史》中關於盤花的段節,認為是最早的記載。《南史》的南朝齊武帝諸子中,有關晉安王子懋:「年七歲時,母阮淑媛嘗病危篤,請僧行道,有獻蓮華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子懋流涕禮佛曰,『若使阿姨因此和勝,願諸佛令華競齋不萎。』七日齋畢,華更鮮紅,視罌中稍有根須,當世稱其孝感。」這段蓮花供佛的記載,被認為是插花源於佛教的文征。
另外,佛經中也確有供花的條文。佛經和《魏書》中都有「花供養」的記載。花供養是佛教六種供養(鮮花、塗香、水、燒香、飯具、燈明)中的第一位,可見佛教供花的確是非常注重的。
(二)源自民間風俗 是從廣義范疇理解插花。認為插花的原始形式是不是用器皿的手持花和佩戴花。花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美物,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很早就與花為伴,花使人產生信賴、安慰的感受,能互相溝通,人們把花(葉)作為護身符,戴在身上可驅魔祛邪,得以平安。後逐漸發展為一種裝飾,表現自己的美麗迷人,互相贈送以示愛慕和思念。這是一種自發的行為,雖然其中滲有一些迷信色彩,但並非因某一種宗教而起,只是人們對冥冥宇宙的不解而產生的心理反應。
在中國,遠在佛教傳人之前,民間就有用花祭祀和贈花的風俗。最早的傳說是《山海經》稱:東海之度朔山,神萘和郁壘捉鬼的故事。黃帝立大桃人於門戶,畫二人象與虎,葦索以御鬼,後人皆仿之。這是公元前4000多年前的故事。
《詩經》是記載公元前470年以前商周到春秋時期的民間風情詩集。《詩經.鄭風.溱洧(wei)》中有男女手持蘭花到秦河清水去祭祀、嬉戲的記載;臨別時還互贈芍葯。屈原的《楚辭》中關於佩戴花飾,以花相贈或寄託思念、祭祀的詩句更數不勝數。《楚辭·九歌》有:「瑤席兮玉境,盤將把兮瓊芳」即指在神座前放置成束的鮮花,《楚辭·山鬼》是以披花帶綠形容山神,折花香以寄所思:「披石蘭兮帶杜衡(一種香草),折芳馨兮遺所思」。
晉人陸凱的梅花詩:「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將友人相贈的花枝,插於盛水器皿中,這是順理成章的事,這正是插花藝術的起源。而這些都是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已有的。
二、插花藝術的發源地
(一)源自古埃及 在西方插花著作和分中文插花書刊中都有這種提法,其根據是在古埃及法老墓中發現有插花圖案的壁畫。文物的證據是無可否認的。公元前2500年埃及貝尼哈桑墓壁上有睡蓮瓶壁畫,並在墓中發現有鮮花隨葬,這可謂是世界最早製作的「乾燥花」了。據說古埃及人把蓮花看做愛西斯神,並已知道把花安置在有水的瓶中,使之不萎。這些都足以說明古埃及人很早就有鮮花祭祀的儀式。此外,埃及的金字塔以及相繼創立的幾何學,對西歐的建築和藝術風格都極有影響,而西方傳統的古典插花正是以各種幾何圖形為主的大堆頭形式,具有像金字塔那樣的對稱、均衡和重量感,可見藝術風格的一致性。所以說插花源自古埃及是有一定根據的,起碼可說是西方插花藝術的發源地。
(二)源自中國 如前所述,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以花祭祖和互贈花枝(束)的風俗,而且玩賞花木的風氣甚濃。據考古發現,河北望都東漢墓道壁畫中有一方幾上盛有六枝紅花的圓盆,過去人們對插花意識淡薄,曾認為是盆景,但現在看來,甚似插花。這和北周時庚信的一首杏花詩極其相似。詩曰:「春色方盈野,枝枝綻翠英。依稀映村塢,爛漫開山前,好折待賓客,金盤襯紅瓊」。西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多放盪江湖,寄情花草,與山水花草為友,他們不僅賞花,還有探花、採花的逍遙游。東漢張衡的《歸田賦》上說:「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郁茂,百草滋榮……於焉消遙、聊以娛情」。東晉的陶淵明有詩:「秋菊有佳色,損露掇其英,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採花、折枝的興致歷久不衰,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等等,正因中國文人有此嗜好,所以中國的插花藝術既具自然寫真的風格又具濃郁的文人氣息,融詩、書、畫、花於一體,不拘一格,謙灑自如。這是東方插花藝術的特點,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風格。日本插花是從中國傳入的,因此也滲透著不少這種特色。此外,中國人很早就研究延長切花花材壽命的方法,對花枝插置的布局,與花器和周圍環境的配合等等都早有研究,使插花成為一門獨立的、系統的專學。高濂的《瓶花三說》,張謙德的《瓶花譜》,還有羅虯的《花九錫》以及明代袁宏道的《瓶史》都可說是最早的插花專著。所以說,中國是東方插花藝術的發源地。
⑤ 東西方插花藝術風格的不同的形成原因是什麼
一、關於東西方插花藝術特點不同的形成原因詳解如下:
綜述:
由於地域、環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插花從起源和發展的風格上可以分為兩大流派,即東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
2、東方插花藝術形成原因和歷史簡介:
東方式插花以中國和日本插花為代表,西方式插花以傳統的歐洲插花為代表。 東西方插花發展簡介 東方式插花起源於中國,早在西漢時,已有把花枝均勻地插在盆中的簡單的插花形式。到東漢末年,插花成為佛事活動的供養物之一,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插花都帶有濃郁的宗教色彩。隋唐時,插花從佛前供花擴展到宮廷和民間,出現了花文化,插花藝術日趨成熟,並於這個時期隨著文化、宗教等的交流開始傳入日本。 日本花道在中國的影響下得到發展,大約於500年前形成了日本獨特的風格和花道精神:流派頗多,有以草月流、小原流、古流派為代表的大約有300多個流派。對東西方插花藝術的交流與融合起到巨大的作用。
3、西方插花藝術簡介:
西方插花也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就有將植物材料用於裝飾目的的做法。中世紀的宗教儀式中百合花為主要材料的插花成了宗教信仰的象徵;文藝復興後,插花得到迅速發展,形成了傳統的幾何形、圖案形風格,初步形成了西方大堆頭式插花風格。 20世紀隨著東西方插花藝術的交流,西方插花也吸收了東方插花的一些特點,開始注重用枝、葉表現線條美,構圖上也開始追求下垂、弧形、不對稱的傾斜等流暢線條,出現了大堆頭-線條混合式構,更進一步完善和豐富了西方藝術插花的風格。
二、補充解釋東西方插花藝術的特點:
1)、
東方插花特點
1、注重意境和內涵思想的表達,體現東方繪畫"意在筆先、畫盡意在"的構思特點,使得插花作品不僅僅具有裝飾的效果,而且達到了"形神兼備"藝術境界。
2、以線條造型為主,追求線條美,充分利用植物材料的自然形態,因材取勢,抒發情感,表達意境。
3、在構圖上崇尚自然,採用不對稱式構圖法則,講究畫意,布局上要求主次分明,虛實相間,俯仰相應,顧盼相呼。
4、注重作品的人格化意義,賦予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內涵,採用自然的花材表達作者的精神境界,所以非常注重花的文化因素。
5、色彩以清淡、素雅、單純為主,提倡輕描淡寫。也有重彩華麗的但主要用於宮廷插花。
6、手法上多以三個主枝為骨架,高低俯仰構成各種形式,如直立、傾斜、下垂等等。
2)、西方插花藝術特點:
1、插花作品講究裝飾效果以及插作過程的怡情悅性,不過分強調思想內涵。
2、講究幾何圖案造型,追求群體的表現力,與西方建築藝術有相識之處。
3、構圖上多採用對稱均衡的手法,表達穩定、規整,體現人為力量的美,使花材表現強烈的裝飾效果。
4、追求豐富艷麗的色彩,著意渲染濃郁的氣氛。
5、表現手法上注重花材與花器的協調,插花作品同環境場合的協調。常使用多種花材進行色塊的組合。
⑥ 東西方插花的區別
東方:注重線條、講究意境、色彩樸素。
西方:注重幾何豐滿造型、色彩艷麗、花數量多,以多取勝。
【中國式插花】
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 意念和雛形。
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
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 欣賞的詩詞很多。
至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並有插花專著問世,如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瓶史》等。
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到明朝,已達鼎盛 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朴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
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 展和普及。
中國的近代由於戰亂等諸多因素,插花藝術在民間基本上消失。
一直到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鮮花才逐步回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
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有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西洋式插花】
西洋式插花起源於地中海沿岸的西方插花,早在公元前2000年時尼羅河文化時期。
從古希臘直到羅馬後期,經歷了中世紀的文化停止時期,十四至十六世紀才奠定了現代西洋式插花的基礎。
西洋插花與中國式和日式插花相比較強調實用和設計理念,一般較能融入生活之中,達到日常生活的裝飾效果。
⑦ 什麼是插花,我不知道
插花就是把切下來的植物之枝、葉、花、果作素材,經過一定的構思、造型和藝術加工,配置成精緻、美麗、富有詩意,再現大自然和生活美的花卉藝術品,又稱插花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