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膽瓶插花

膽瓶插花

發布時間: 2024-11-16 09:07:24

Ⅰ 哪一幅圖中不包含插花題材

插花,狹義地講,是將植物的一部分從母體上截取下來,按照一定規則插貯在容器內。至於選擇哪些植物,插在什麼樣的容器里,遵循怎樣的取勢規則,就成了不同插花藝術的主要區別。

插花大概是少有的明明以靜態立體實物為作品,卻無法長時間保留的藝術形式之一。一件插花作品,長則一二旬,短則一二日,最美的姿態即如煙花歸於寂寞。這一特性導致我們對古代插花作品的解讀和梳理,不得不依據間接材料,求諸圖像與文字留存。

駐足插花作品前,將自己融進植物與器物、空間、心緒彼此交織所營造的氛圍里,乃東方人共諳的美學智慧。然而,回望插花藝術誕生之初,這份藝術自覺卻來得較遲。人類在新石器時期的陶器上繪制了花瓣、葉片的形狀,卻未留下插花圖案。先秦《詩經》《楚辭》中有大量的植物吟詠,它們或是先民們的生活必需品,如采葛采艾,或是借物言志,如香草香木。漢以前尚未出現插花活動的記錄。

一、漢代插花

已知最早的插花圖像發現於河北望都一號漢墓。墓主人是東漢顯赫一時的宦官孫程,因擁立漢順帝有功而被封侯。在記錄墓主人生平的前室壁畫上,出現了一個陶盆,內盛凈水,六朵紅花鮮明地插在陶盆里。旁邊有隸書「戒火」二字。「戒火」為紅景天的別稱,雖然漢代墓室壁畫筆觸尚顯粗糙,但仍舊捕捉到了紅景天的植物特徵。陳直先生在《望都漢墓壁畫題字通釋》中考釋為:「本壁畫描繪戒火,畫一

瓦盆,上有花葉六莖,紅花綠葉……取繪其象徵性也。」該紅花陶盆意象,很巧合地預示了日後中國插花的發展特徵:起源於宮廷貴族之家,自上而下普及傳播,且對插花作品象徵的重視高於單純對視覺美觀的追求。

二、魏晉南北朝插花

時入魏晉南北朝時期,本土花卉文化已十分成熟。若要選出這一時期推動插花藝術發展的代表人物,非梁元帝蕭繹莫屬。蕭繹提出對節氣文化有重要影響的「二十四番花信風」,還曾作:「昆明夜月光如練,上林朝花色如霰。花朝月夜動春心,誰忍相思不相見」(《春別應令四首·其一》),這是現存最早的關於「花朝節」的文字記載:人們在春季的這一天出門賞花、插花、簪花、約會、拜花神。民間花朝節的出現,說明中國人對花卉的認知,已經從最早的生殖崇拜和實用依存,轉而成為共同的文化紐帶和情感寄託。

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還記錄了蕭繹的繪畫成就:「元帝蕭繹,字世誠(中品),武帝第七子。初生便眇一目,聰慧俊朗,博涉技藝,天生善書畫……《芙蓉蘸鼎圖》,並有題印傳於後。」眾畫之一《芙蓉蘸鼎圖》已佚,但從畫題來看,「蘸」是一種插花手法,類似「貯」「浸」「漬」,所以畫的內容應該是以鼎為花器,以荷花為花材的一幅插花圖。時人若得一見,當可一睹南朝宮廷插花的靡麗風華。

如果說南北朝時期本土的插花文化在不疾不徐地生長發展著,那麼佛教的大流行無疑給這株幼苗澆灌了一瓢營養豐富的靈水。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兩相匯流,演變出新的插花樣貌,雖不同於佛教來源地印度的供花藝術,卻也多少保留了佛教的影子。

不同於原始物襪佛教供花的那部分,涉及中國文化中一些根深蒂固的文化內核。首先是禮制,主要體現在用器上。中國的插花但凡可盛水的容器都可選用,花器必須符合一定規制,而以承襲上古玉器岩段和青銅禮器的瓶(包括尊、觚、琮等各式瓶器)為正途,因此「瓶花」也稱「瓶供」,此外兼有盤花、缽花、筒花、籃花等。

其次是格物,體現在花材的擬人化。中國人將大量的主觀觀念投射在花材身上,給花材排尊卑位次,給花材賦予性格人品,甚至到了一件插花作品就能透露心跡、傳情達意的程度。這一罩棗激點在宋明之際表現得更加明顯。

最後是中國文化最看重的生機,體現在插花的造型上。雖然隋唐時期仍可見印度佛前供花才有的團花、堆花、花蔓等形式,只摘取艷麗的花頭,排列在托盤里,或串成串裝點佛身與道場,但最終這種塊面藝術沒有在中國生根發芽,而在西方接受度卻比較高,比如大家喜聞樂見的婚禮手捧花、筵席桌花等。我們講究插出枝條本真的樣子,不過多藝術加工,喜歡用自然的線條營造空間。中國插花正是憑藉以上三點,將外來藝術本土化,轉化為供給本土藝術的養分。

反觀佛教供花對中國插花的滲透影響,主要體現在隨著佛教傳播,插花也得到了極大普及。這與後來中國插花被日本遣唐使隨佛教一並帶回日本,並直接促成池坊花道誕生是同樣的道理。佛教傳入之前,插花活躍於宮牆之內,苑囿之間。而今更廣泛的階層乃至底層人群開始接觸到插花這種新形式,佛窟與墓室內出現帶有插花形象的壁畫和造像。與此同時,有了佛教義理與供養規則,人們開始慎重地對待插花這件事。佛教「推波助瀾」的影響巨大,時至今日仍有插花愛好者誤以為中國插花起源於佛前供花的傳入。

在此背景下,出現了最早的瓶花記載。南齊皇子蕭子懋,在母親阮淑媛病重期間,許願銅瓶中蓮花若不枯萎,母親便能痊癒。《南史》卷四十四《晉安王子懋傳》載:「有獻蓮華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子懋流涕禮佛曰:『若使阿姨因此和勝,願諸佛令華竟齋不萎。』七日齋畢,華更鮮紅,視罌中稍有根須,當時稱其孝感。」罌泛指圓腹的瓶器。南梁蕭景墓神道刻畫中有比丘手捧類似瓶花的形象,說明南北朝時期已經形成了相對固定的瓶花範式。

除了瓶花,盤花的第一次亮相也在南北朝時期。大文學家庾信有句:「好折待賓客,金盤襯紅瓊。」(《杏花詩》)詩人將仔細折來的杏花插在銅盤里,用以待客,正謂之南朝風雅。

一項獨立技藝的形成,通常需要代表人物、理論基礎以及明確的範式。插花在南北朝時期已基本具備了這些要素。

三、隋唐插花

隋唐經歷了大動盪到大一統的社會重塑,經濟周期上又逢「大業盛世」與「開元盛世」先後兩個國力高峰,李白一句「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賭珠璣滿斗」,道盡財富積累下的花事盛況。插花也開始深入唐人的日常生活。

元稹盛贊西明寺插在琉璃瓶中的牡丹花而作:「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風炫轉紫雲英。自從天女盤中見,直至今朝眼更明。」(《西明寺牡丹》)李商隱同情花葉的不同命運,感慨只有荷花可以花葉常相伴:「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贈荷花》)杜牧亦有一句家喻戶曉:「莫怪杏園憔悴去,滿城多少插花人。」(《杏園》)這里的插花人一說是折下杏花插戴在頭上,也有認為是用杏花來插花,足見風靡。

晚唐時期,出現了我國第一篇插花理論《花九錫》。「九錫」乃《禮記》中的「九錫之禮」,是皇帝賞賜臣子的九種物品。作者羅虯借用這一說法,總結了插花必備的九個條件:擋風、工具、用水、花器、擺放、畫圖記錄、配曲、酒賞、作詩。首次提到了用花剪刀來剪枝,對花的傷害更小。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很多條件已經不具備了,今人對插花的關注多集中於插花作品本身,至多擴展到周圍環境,畫圖可以用攝影取代,至於行酒配樂作詩,無一能事。有趣的是,唐代的「酒賞」到宋代變成了「茗賞」,亦有人從中辨出浪漫與理性,窺得不同的王朝氣質。

四、五代十國插花

五代十國時期只有短暫的幾十年,承唐啟宋,似乎存在感不強。但在文學藝術領域,依舊有所成就。南唐後主李煜不僅是詩詞音律大家,還是一位插花藝術家,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插花大賽——錦洞天。「李後主每春盛時,梁棟窗壁,柱拱階砌,並做隔筒,密插雜花,榜曰『錦洞天』。」(《清異錄》)

「梁棟窗壁,柱拱階砌」,不同的擺放位置,暗示了不同的插花類型。「梁棟」需用吊花,「窗壁」「柱拱」指壁掛花,「階砌」是可直接放置於台階上的插花,三種類型,皆以竹筒為花器,並張貼作品名單。以插花游戲作為一年一度的宮廷盛會,是這一時期插花藝術繁盛的一個縮影。李煜選用了文人偏愛的竹,以竹筒為花器,既是竹筒花在歷史上的首次亮相,也為普遍華麗富貴的「院體插花」增添了新的審美可能,一種雅緻、明凈的新風格。

此時期還出現了插花「黑科技」。曾經,為解決敞口盤中花材無法站立的問題,唐代出現的「春盤」用蔬果、假山石作為臨時固定花枝的工具。然而不足是場合與時令的局限性,並不是所有插花都適合出現蔬果和假山石,而且這種辦法只能固定短小花材,並不牢靠。五代郭江洲發明的「占景盤」,是歷史上第一件專門為插花而發明的工具,成功地解決了這一難題。「郭江洲有巧思,多創物,見遺占景盤,銅為之,花唇平底,深四寸許,底上出細筒殆數十,每用時,滿添清水,擇繁花插筒中,可留十餘日不衰。」(《清異錄》)

目前出土的占景盤未見銅器,只有陶瓷殘器,亦尚未發現達數十細筒之多的,通常只有五筒或七筒。細筒越多,可造型的餘地越大。後世出現的多孔花插、多管瓶、連體瓶、多孔蓋,恐有占景盤的啟發在先。

五、宋代

宋代是插花藝術當之無愧的黃金期,上至官家世家,下至市井商鋪、寒門小戶,普遍插花。

官方上,有政府籌辦的「萬花會」,形式類似李煜的「錦洞天」。張邦基《墨庄漫錄》中言:「西京牡丹聞名天下,花盛時,太守作萬花會。宴集之所,以花為屏帳,至於梁棟柱拱,悉以竹筒儲水,簪花釘掛,舉目皆花也。」文人士大夫愛花成風,范成大曾「滿插瓶花罷出遊,莫將攀折為花愁」。陸游夜裡「藤紙靜臨新獲帖,銅瓶寒浸欲開花」。蘇轍壺插菊花,「春初種菊助盤蔬,秋晚開花插酒壺」。楊萬里憐惜梅花寂寞,採回書房插在膽瓶里:「膽樣銀瓶玉樣梅,此枝折得未全開。為憐落莫空山裡,喚入詩人幾案來。」

尋常人家也愛插花。歐陽修《洛陽牡丹記》雲:「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出於大眾的喜愛,商家也靠時令插花招徠顧客。「汴京熟食店,張掛名畫,所以勾引觀者,留連良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時花,掛名人畫,裝點門面。」(《夢粱錄》)楊萬里詩中還寫到路邊小店:「路旁野店兩三家,清曉無湯況有茶。道是渠儂不好事,青瓷瓶插紫薇花。」《清明上河圖》中既在「孫羊正店」門口畫了賣鮮花的小攤,也有客棧一扇窗內可見桌上的瓶花。「萬花爛漫,牡丹、芍葯、棣棠、木香種種上市。賣花者以馬頭竹籃鋪排,歌叫之聲,清奇可聽。」(《東京夢華錄》)

我們在分析日本花道昌隆背後的原因時,常會提到一個關鍵因素——插花人口。日本有三分之一人口長期從事插花活動或至少曾專門學習過插花。插花人口就如同金字塔的底層,共同托起了塔尖上各流派爭鳴、理論完備、組織有序的局面。宋代雖未發展出日本那樣的插花流派,但插花的金字塔尖上站著的,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文宗大師們。「燒香點茶,掛畫插花」,文人四藝的約定俗成,可視為宋人對插花藝術最終的定位。時至今日,插花愛好者在把握作品格調時,宋代美學仍是重要的參考標尺。

在選器上,受史上第一次金石熱的影響,宋瓷燒造形制十分講究出處,文人們選擇花器時,亦青睞復古器型,甚至直接用上三代青銅器來插花,從格調上奠定了高古、高雅的氣息。選花上,宋人首開為花卉排列等級、賦予人格的先風。先是由後蜀入宋的張翊作《花經》,按照朝廷品定人才的「九品九命」,再根據花的象徵意、外觀、氣味、氣質等指標,將花也按照「九品九命」由高到低排序。能用來插花的花材,通常必須是入品之花。《花經》之後,頗有效法者,陸續又有了「花十友」「花十二客」「花三十客」等說法。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陸游的《天彭牡丹譜》,范成大的《范村梅譜》《范村菊譜》,王觀的《揚州芍葯譜》……林林總總,宋人對花卉的品評似乎總是那麼饒有興致。

如果說唐代羅虯的《花九錫》只是概括地提出九點插花必備要素,那麼宋代則是實實在在地留下了具體的插花方法。周密《癸辛雜識》中記錄了插枝前先要捶碎柄的做法,今天在處理一些不易吸水的木本花材時,也要稍微捶碎柄部。蘇軾的《格物粗談》錄有自己的插花心得,比如荷花以亂發纏折處;梔子花將折枝根捶碎,擦鹽再入水;插海棠花用薄荷水更好;蜀葵、芙蓉、鳳仙花則要蘸過石灰並乾燥後,插在滾水裡。林洪《山家清供》也有類似記載。

六、元代

元代的插花流變與政治背景密切相關。周密有句:「深深門巷老翁家,自洗銅瓶浸杏花。喚起承平當日夢,令人轉憶舊京華。」漢族不仕文人借插花追憶前朝,表達個人情懷,出現了重在表達個人主觀心理的「心象花」。心象,即人在想到某種抽象內容時,腦海所浮現的與其相關的具體形象。心象花,即將這種形象外化為插花作品,從創作動機來講頗有些當代藝術的意味。心象花的創作主體仍是文人,審美上仍承接宋代的典雅中和,但卻不再受到束縛,呈現出隨性風格,往往花型簡單,有一枝凸顯的主枝。除花材以外,搭配與插花主題相關的裝飾品,如靈芝、翎毛、如意、珊瑚、卦符、蔬果,也在這一時期出現,清供文化逐漸形成。

七、明代

明代插花誕生了「理念花」「十全花」「雙體花」等新花形,出現「堂花」「齋花」之分。理念花以宋明理學為基礎,強調人倫關系,注重秩序與規律。在「主」「客」「使」三主枝的基本架構里,「主」象徵君權、父權,是一件作品中位居正中的最穩重的花材,周圍常有點綴的從枝;「客」為儐相、母親,有包容、輔助之感;「使」象徵使者、子女,遠遠伸展出去。而堂花與齋花,指插花不同的擺放環境。中堂用花高大端正,有儀式感,而書齋清賞,以小瓶小器為主,突出趣味感。

Ⅱ 秋風融日滿東籬,萬疊輕紅簇翠枝.若使芳姿同眾色,無人知是小春時.是誰的詩

南宋的一幅團扇扇面畫《膽瓶花卉圖》,也是畫杭州秋季的菊花插花的。此圖上有簽題,註明是唐代姚月華所繪,但是宋代畫風,因此有學者認為它是佚名作品。畫中表現一隻青瓷膽瓶立於方形托架中,瓶里插著三枝盛開的淡粉紅菊花與花蕾,高挺而出,下邊瓶口處有三朵較矮的小花作為襯枝,正是傳統的插花三主枝構圖。畫上有南宋吳皇後的題詩:「秋風融日滿東籬,萬疊輕紅簇翠枝。若使芳姿同眾色,無人知是小春時。(此詩作者有宋寧宗趙擴等不同的說法)」歌贊菊花在秋風麗日中與眾不同的美色。

Ⅲ 茶席生命的豐盈16款茶席插花欣賞

?
插花是一門藝術,將剪切下來的植物之枝、葉、花、果作為素材,經過一定的技術和藝術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緻美麗、富有詩情畫意、能再現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藝術品。
古樸典雅:

花材:天珠、小菊、深山櫻、小林投、茉莉
花器:香爐(冰裂)哥釉
仿官窯哥釉香爐,器型古樸典雅,插以天珠、小菊、小林投、茉莉等花卉於茶藝館柔和溫暖的燈下,自顯風采。此時,適合清飲,茶有真香,茶中不宜再「雜珍果香」。
餘味悅神:

花材:春蘭葉、薔薇
花器:刻花天青雙耳扁壺
齋室插茶花常在遣寂除煩、清心悅神,花器造型常用典雅高古者,仿官窯刻花天青雙耳扁壺中,插以春蘭葉,清標風神,葉不重迭,主花薔薇以單數為之,令人有餘味之感。亦宜擺置重視品茶環境的清茶肆。
超凡脫俗:

花材:蘭花、春蘭葉
花器:白釉瓶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盧仝),花人卻可仿古文人雅士吟詠茶詩,取蘭花,在白釉梅瓶里插出「純真」,品茶鑒水,精研茶藝,插四時花。
我形我素:

花材:粉石竹、福祿桐、海芙蓉、靈芝
花器:蓮花碗(白)、茶杯
「簡單而完整的形色透過創作者的意象擴散作用,以觸發美的意識…。」粉石竹、海芙蓉在白釉蓮花碗中呈現無拘無束的形色變化。泡一壺茶,不到「茶花坊」,就在清茶肆,賞花與器。
夜香客:

花材:蔓梅擬、茉莉、狗尾草、海芙蓉
花器:石榴瓶
「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莊子),豆青石榴瓶與綠葉、茉莉花,融成一片淡雅,茶香、花韻在「四宜軒」茶肆中散開來,彈詞說書人獻藝表演,聽書者,圍坐長凳。
日月精華:

花材:星點木、海芋、石竹、小林投、柏
花器:金蓮花碗
茶被稱為「日月之精華」,而花為「天地慧黠」之氣所凝成。士大夫飲茶,重在品,玩味茗、水、器、境、人所構成的意境,金蓮花碗插花,海芋、石竹點色,使茶肆生香並放光輝。
千年之愛:

花材:藝葉蘭、洋桔梗、臘梅、茉莉葉
花器:玉壺春(紫釉)
官窯瓷器在工藝上精益求精,是千中選一,百中選一的成品。以仿古官窯紫釉玉壺春插作茶花,透過花的真味與器的玩賞,用心體會千年前藝術之魅力。
暗花流年:

花材:鬱金香、小菠蘿花、提琴葉、小菊、茉莉葉
花器:綠色小缸
清茶肆中,人聲如雷,不能一刻安寧,「比戶茶寮認市招,晝長人語自喧囂。夕陽未下朝曦上,顧客多於早晚潮。」找一處靜靜角落,看花喝茶趣。
水墨丹青:

花材:藝葉蘭、春蘭葉、福祿桐葉、千日紅
花器:青花渣斗(量米的器物)
官窯非屬商品,僅供宮廷使用,嚴禁流傳民間,故產品稀有,成熟的青花瓷瓶出現後,更為珍貴。青花渣斗釉彩鮮明,造型精美,用為花器插以千日紅及蘭葉,簡約花型得插花之趣,如簡便異常之沸水澆茶,而盡茶之真味。
法華雅韻:

花材:小石觚蘭、茉莉、海芙蓉
花器:黃地綠花法華彩膽瓶
黃底綠花法華彩膽瓶華麗奪目,取它插作茶花,與古之應用造型簡約、紋飾朴實之器有別,用以推敲嘗試、捕捉古代聖人仍不廢五色,「聊以寓意焉爾!」的全性之道。
神清目新:

花材:松、小菊、臘梅、小林投葉、深山櫻、圓荷葉、茉莉葉
花器:葵花碗(哥釉)
專門為宮廷燒造的官窯瓷,在現代取用為插花花器,是傳統藝術的相乘,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哥釉葵花碗中,松枝揚出風雅韻致,小菊、茉莉散發淡淡幽香,令人神目清新。適宜擺置放於有詩情畫意的蕙芳軒。
茶花對話:

花材:小月桃子、菊花、臘梅、春蘭葉、福祿桐葉
花器:冰裂貫耳瓶
在台灣,茶藝文化內涵儒、釋、道思想,因茶藝的發展,使早期崇尚西方文化的社會,逐漸回歸到東方文化的情調,冰裂貫耳瓶插花,大白菊搭配漸漸紅熟的小月桃子,營造「茶與花對話」的氛圍傳開來,讓文化交流在茶館中。
惺惺相惜:

花材:雪柳、石竹、小菊、春蘭葉、黃金葛葉
花器:霽紅玉壺春
配件:念珠
插花得「趣」者在於自然與人之會心處,霽紅玉壺春中插雪柳、小菊與春蘭葉,置於陳設簡朴的寺院茶堂中,是眾僧討論佛理,或招待施主賓客飲茶品茗最適宜的作品。
寄情靜軒:

花材:蔓梅擬、千日紅、柏、綠心中白菊、春蘭葉
花器:綠釉玉壺春
宋明時期文人盛行博古風氣,銅、陶、瓷、玉等名品,常使用於插花,成為插花之風格。仿官窯綠釉玉壺春瓶,皚皚含光,有靜秘之氛圍。蔓梅擬、千日紅、柏、菊等,常用花卉擺飾,如在仿宋時茶肆內設花架,安排奇松異卉之優雅環境,可取名「賞花軒」。
應情適意:

花材:蔓梅擬、石竹、星點木、小菊
花器:粉彩胭脂地爬花高腳碗
粉彩胭脂地爬花高腳碗,它的爬花技巧是用竹刀在胎面上刻劃魚絞草,為官窯所特有的工藝技巧,用於茶肆插花,以平實的技法,取蔓梅擬、小菊、石竹插作,使花草活躍於花器上,主花與器之彩相呼應,達到花與器應情適意的目的。
清寂月夜:

花材:千日紅、金花石蒜、柏、裂葉蔓綠絨
花器:藍釉扁肚瓶
古董文玩或官窯瓷等可資盛水之器,常被用為插花之器,藍釉扁肚瓶釉質溫潤,器型典雅,插以金花石蒜、蔓綠絨葉,純真不矯飾的風格,最宜擺置於精心布置的茶肆中,「插四時花,掛名人畫,裝點門面。嘗茶看花亦不惡。
來源:網路
小編:炎楓

Ⅳ 宋人花事——花器小賞

上次有幸參與了「 活動:宋人的日常花事 」(可戳鏈接了解一下),不如對雅緻的宋人花事中花器進行小賞。

插花作為宋代文人的四般閑事之一,在書房之內,可少不了插花的點綴。書房雖小,書擺放有序,書案之上筆、墨、硯台、鎮尺等,小小的香爐中焚著香餅,一旁精美的花瓶中插著花卉。

真是一方雅緻寧靜的小天地。

宋代可謂是插花發展的鼎盛時期。各式各樣的花也陪著各式各樣的花瓶。

從材質上看,陶、瓷、金屬、石、木等皆可作花器。按花瓶的體量來區分,大個的自然是擺在廳堂等空間大的地方,小的置於書桌、案幾上作為點綴。

花瓶和其他用途的瓶有不少相似,曾經用來裝酒、水或者其他物品的容器,有的也用來插花。比如放置在廳堂的大花瓶,可能就是來自於糧嬰食瓶。

小花瓶在宋之前,各種式樣的長頸瓶使用的很廣泛。插花也是它的用途之一,唐墓壁畫中就有手持長頸瓶插花的形象。

宋人所用的體現著雅趣的小花瓶,隨著傢具和室內陳設的發展漸漸興盛。

當時人們稱作「梅瓶」、「膽瓶」、「玉壺春瓶」等名稱的器物中,有一些便是作為花器來使用。(因為稱呼使用的廣泛,每一個稱謂里包括了不同用途的瓶瓶哦!)

膽瓶就有指放在幾案或枕屏旁邊的插花小瓶。

當時的人們很可能將長頸鼓腹、形狀有些像垂膽的瓶都視為膽瓶,可以說是一大類瓶的指代。

膽瓶造型優雅,線條簡單,鼓腹容水,修頸容枝,瓶口小而微侈。正好插置花枝。

本來作為酒具的玉壺春瓶在當時長的與大型膽瓶很像,除了用來盛裝美酒,也可以用來插花。

一般花瓶陳設,為了放置的穩固,還會給它加上一個器座。

宋人花瓶的一個重要來源便是用古器插花和製作仿古器的花瓶。

宋人好古,但卻不是將古物束之高閣,而是讓它們的古意融於自己的生活中。最著名的應該就是花觚了吧。觚作商周銅器為酒器,如今見到的宋至明清的瓷器中的花觚,正是取自「觚」的造型。

插花中花朵保鮮也很重要,當時的人們對銅瓶插花的好處就已經有了認識。古銅器插花能夠「花色鮮明如枝頭,開速而謝遲」。這其中的科學道理呢?轉引如下:

另外,插花之前將花枝進行處理,也是能夠有助於花朵綻放的更久。

瓶花與佛教的香花供養有很深淵源,除了演變出室內陳設擺放的瓶花外,用於禮佛和祭祀的瓶花一直發展延續,明清時期的「五供」就有瓶花一對。

當然啦,也不要以為宋人的花事都是如此的清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更多的還是文人志趣。平時生活中,花團錦簇式的裝點也是受歡迎的。

ps:奈何知識儲備太少,美圖也找不到,用極簡主義參考講座內容和文章進行一下小賞吧!

熱點內容
丁香指什麼 發布:2024-11-16 11:53:34 瀏覽:590
老電影牡丹仙子 發布:2024-11-16 11:40:34 瀏覽:657
盆栽看櫻桃的養殖方法 發布:2024-11-16 11:40:31 瀏覽:865
球根丁香 發布:2024-11-16 11:40:25 瀏覽:187
梔子花可以施有機肥嗎 發布:2024-11-16 11:29:14 瀏覽:790
七夕節牽手 發布:2024-11-16 11:26:32 瀏覽:486
北京牡丹園屬於哪個區 發布:2024-11-16 11:21:40 瀏覽:390
紫縈櫻花 發布:2024-11-16 11:20:47 瀏覽:85
大片葉盆栽 發布:2024-11-16 11:15:28 瀏覽:619
八孔豎笛茉莉花怎麼吹 發布:2024-11-16 11:15:20 瀏覽: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