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甄花卉

甄花卉

發布時間: 2024-12-02 22:04:47

❶ 著名小篆家都有誰

汪啟淑
(1728一1800)清代篆刻鑒別家.字慎儀,號秀峰,,安徽歙縣人.官兵部職方
可郎中.酷愛印章,自稱印癖先生.僑寓杭州,家有「開萬樓上藏善本書數千種, 搜有周秦至元明印章數萬鈕.與同里丁敬,黃易,金農等極為友善.輯有《飛鴻 堂印譜》五集,《漢銅印叢》十二卷等多至二十餘台.另有《續印人傳》八卷,《水 曹清暇錄》,《小粉場日記》等.

潘西鳳

清代篆刻家.字桐岡,號老桐,別號天姥山樵,浙江新昌人,僑居揚州. 約創作活動於乾隆(1736一1795)的.為王良常弟子.與鄭燮,等友善.精篆刻, 古拙有致.並擅刻竹製印章,分貽戚友.子封,字小桐,亦善刻竹印.

桂馥
(1736-1805) 清代篆刻家,文字訓詁學家.字末谷,號冬卉,別署瀆井復民,
山東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登進士,宮雲南永平縣知縣.藏書甚富,好
考訂文學源流.篆刻宗秦漢璽印,刀法挺拔,不求時尚,非至好不能得其所刻,
作品流傳至少.研究語言文字之學,取《說文解字》與古代諸經典文義相參校.
著有《繆篆分韻》五卷,《續三十五舉》,《說文義證》等.

喬林

清代篆刻家.字翰園,號西墅,晚號墨庄江蘇如皋人.善篆隸書.篆刻師法許容, 頗負時譽;善刻晶,玉,瓷何等北各臻其妙.側款作行草,間亦刻隸.亦工畫.
子昱,字丹輝,號錦潭.篆刻承家學,兼長水墨蘭竹.

張燕昌

(1738一1814)清代篆刻家.字芑堂,號文漁,一作文魚,別號金粟山人,浙江海鹽人.優貢生,舉孝廉方正.篆刻拜丁敬為師.工篆,隸,能飛白,擅金石
文字考證.晝蘭得陳古白意.著有《金石契》,《飛白書隸》,《石鼓文存》及《芑 堂刻印》.

鞠履厚

清代篆刻家.字坤皋,又字樵霞,別號一草主人.奉賢(今屬上海市)人.篆刻工
整秀麗,功力極深.與其表兄王玉如,均為雲間(今上海市松江)篆刻名手著有《坤
皋鐵筆》二卷.

董洵

(1740-?)清代篆刻家.字企泉,號小也又號念巢.浙江山陰(今紹興)人.曾官通判,棄官後,落拓京師,賣印為生.與同時人余集,黃鉞,趙秉沖,羅聘等友 善,為羅聘刻印獨多.所作雖事法秦漢,但結構多變化,無妍媚之態,別有新意. 刻款亦瀟灑自然.善書,工蘭竹.嘉慶十七年(1812)尚在世.著有《小池詩鈔》, 《多野齋印說》,《石壽軒印譜》.作品欣賞

陳克恕

(1741一1809) 清代篆刻家.字體行,號目耕,又號吟香,健清,妙果山人 等,浙江海寧人.善篆隸書,篆刻學.其篆刻頗為工穩,惜較板滯,缺少變 化,流傳作品不多.著有《存幾希齋印存》四卷,《篆刻針度》八卷,《篆 學示斯》二卷,《篆體經眼》二卷等.

蔣仁

(1743一1795)清代篆刻家.原名奉,字階平,後得「蔣仁」古銅印,乃更名,
號山堂,別號吉羅居士,女床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篆刻師法丁敬,參以
已意,於流利中見朴茂,且以顏體行楷刻側款,別有風致.與丁敬,黃易,奚岡
齊名.為「西冷八家」之一.兼善書法.作品欣賞

鄧石如

(1743一1805) 清代篆刻家,書法家.原名琰,又字頑伯,一件完伯,別號 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安徽懷寧人.精四體書.篆書得漢碑篆額及唐李陽冰《三 墳記》等篆字的體勢筆意,沈雄樸厚,自成面目,一洗刻板拘謹之風.曾書《黃 鶴樓詩軸》,《晚眺峻爽樓詩軸》,《四體書屏》,《滄海日長聯》等.篆刻得力於書 法,蒼勁莊重,流利清新,使當時局限於取法秦漢璽印的風氣為之一變,世稱「鄧 派」,亦稱「皖派」.著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等.子傳密,原名尚璽,字守之, 號少白,亦工篆,議和篆刻,能傳家法.作品欣賞

巴慰祖

(1744-1793)清代篆刻家.字雋堂,晉堂,號予籍,又號子安,蓮航等,安徽
歙縣人.生於乾隆九年,卒於乾隆五十八年.富收藏,工書畫.篆刻初宗程邃,後於書體章法,有所改進,所作構 思精密,用刀挺秀,自具面目.嘗摹刻《顧氏集古印譜》,將其中部份秦漢印輯 成《四香堂摹印》二卷,精心細作,幾可亂真.復有《百壽圖印譜》一卷.
作品欣賞
林德樹

清代篆刻家.字德樹,號雨蒼,別號桃花洞口漁人,晚號晴坪老人,福建福州人. 篆刻結構工穩,章法安詳,側款作行楷.著有《印商》二卷.

黃易

(1744-約1802) 清代篆刻家,書晝家.字大易,號小松,秋盦,浙江仁和(今
杭州)人.篆刻醇厚淵雅,與丁敬並稱「丁黃」,為西冷八家之一.擅山水,筆墨
清篇,亦寫墨悔.曾作《看潮圖「《溪水清遠圖》,《李竹懶詩意圖》,《墨悔圖和《仿元人觀瀑圖》等.傳世畫還有《悔花圖》,《開河舟中詩意扇》等,現藏北京 故宮博物院.工隸書,沈著有致;兼喜集金石文字.官山東濟寧府同知時,廣搜 碑刻,繪有《訪碑圖》,並著《小蓬萊閣金石文字》等.與丁敬,蔣仁,奚岡齊 名.作品欣賞

奚岡

(1746一1803) 清代篆刻家,書畫家.初名鋼,字純章,號鐵生,又號蘿龕,蝶野子,別署鶴渚生, 蒙泉外史,蒙道士,奚道士,散木居士,冬花庵主,原籍安徽新安(今歙縣),寓浙江杭州西湖.擅篆刻,宗秦漢,師法丁敬,並有發展,風格清雋,為浙派印人之傑出者.與丁敬,黃易,蔣仁齊名,為杭郡四名家;再加陳豫鍾,陳鴻壽,趙之琛,錢松合為西冷八家.

亦工詩善書,長於繪事,性孤介, 非其人不予.書兼工四體,真書法褚遂良,古隸筆意超逸,高出流輩.山水瀟灑 清潤,得董其昌法.老年入李流芳一派.花卉有惲壽平氣韻,蘭竹亦超脫,為浙 中晝家巨擘.曾作《溪山素秋圖「《蕉竹幽蘭圖》,《春林歸翼圖》等軸.傳世畫 還有《蕉林學書圖》卷,《題襟館圖》卷,現均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著有《冬花庵燼餘稿》.作品欣賞

張開福

清代篆刻家.字質民,號石匏,晚號太華歸雲叟,浙江海鹽人.張燕昌子.工畫 蘭,精篆刻,宗家法.家貧,常遨遊,所至搜訪殘闕於荒煙叢棘中,偶有所獲, 必手拓以返.故其學亦旁及考證金石.著有《山樵書外紀》一卷等.

胡唐

(1765-?)清代篆刻家.初名長庚,字子西,別署城東居士,安徽歙縣人.約生於清乾隆三十年,卒年不詳.巴慰祖外甥.工書法篆刻一如其舅,風格婉約清麗,小行書側款尤精絕.道光六年 (1826)尚在世.並無印譜傳世,程芝華曾摹刻巴,胡作品成《古蝸篆居印述》巴胡兩家,以精嚴取勝,趙之謙甚為稱贊,並且也受了他們的影響.作品欣賞

翁大年

(1760一1842)清代篆刻家.初名鴻字叔鈞,又字叔均,號陶齋,江蘇吳江人.
精考證,篆刻取法秦漢,結體工緻妥貼.側款作小楷,頗有韻致著有《古官印志》 八卷,《古兵符考》八卷,《泥封考》二卷,《陶齋金石考》二卷,《瞿氏印考辨證》 一卷,《舊館壇碑考》二卷,《陶齋印譜》二卷.

陳豫鍾
(1762-1806)清代篆刻家.字浚儀號秋堂,浙江錢塘(今杭州)人.生於清乾隆二十七年,卒於嘉慶十一年.篆刻早年師法 文彭,何震,後學丁敬,工整秀致,側款尤為清麗.為西冷八家之一.亦能書晝, 善松竹.與陳鴻壽齊名,世稱「二陳」.著有《求是齋集》,《今古畫人傳》,《明畫姓氏韻編》等,篆刻作品收錄於《西泠八家印譜》中.作品欣賞

錢善揚
(1765-1807)清代篆刻家.字順父,又作順甫,又字慎甫,號幾山,又號麂山,浙江秀水(今嘉興)人.錢載之孫篆刻取法秦漢,蒼茫古樸,在疏
密處理上亦別出心裁,作品流傳極少.晝善墨竹,得其祖法,亦具奇趣.與
同里文鼎同學,極友善.著有《幾山吟稿》.

文鼎

(1766-1852)清代篆刻家,畫家.字學匡,號後山,別號後翁,浙江秀水(今嘉興)人.顏所居曰「停雲舊築」.文宗咸豐元年(1851)徵舉孝廉方正,不亂篆刻謹嚴,章法二億,得文彭遺言.亦精刻竹,所刻扇骨或臂擱,皆自作書晝.善山水,松石,師法文徵明,亦秀麗絕俗,曾作《張琴和古松圖》,《桐華書屋圖》《榴花蒲酒圖》,《虯松圖》等.

傳世晝還有嘉慶二十五年(1820)作《梅華水榭圖》軸,圖錄於《名人書畫》;道光四年(1824)作《梅蘭綺石圖》軸,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精鑒別,富收藏,曾得漢元延三斗鋗,因顏其室曰「三斗鋗齋」.與同
里錢善揚為同學,論書讀晝,往還甚密.著有《五字不損本詩稿》.

陳鴻壽

(1768一1822)清代篆刻家,書晝家,制陶家.字子恭號曼生,又號曼公,別號種榆道人,夾谷亭長,浙江錢塘(今杭州)人.陳士播孫.仁宗嘉慶六年(1801)拔貢,官淮安同知.篆刻繼杭郡四名家丁敬,奚岡,黃易,蔣仁.取法秦漢,擅切刀,縱肆爽利,浙中人多宗之,並對後來取法浙派者影響頗深.為西冷八人家之一.官溧陽縣時,曾設計有紫砂壺樣十八式,由制陶家楊彭年為之制茶具,經其刻詩詞書書壺身刻「阿曼陀室」銘文,風行一既有「曼生壺」之稱.亦擅竹刻,篩亂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

詩文書晝皆以資勝,以學古受知於阮元,尤嗜摩崖碑版.行楷有法臣,八分書簡占超逸.畫山水不著筆,悠然意遠,在姚雲東(公綬),程孟陽(嘉燧)間,兼工花卉,蘭竹,與陳豫鍾齊名,世稱「二陳」.著有《種榆仙館印譜》,《桑連理館集》等.1935年上海中華書局出版《陳曼生花卉冊》影印本.作品欣賞

高塏

(1769-1839) 清代篆刻家.字子高,號爽泉,浙江杭州人.曾為阮元幕客.篆刻宗浙派,秀勁有法.書法秀麗絕俗,頗見功力,又善小楷.曾手寫薛氏鍾鼎款識並釋文考證.

瞿中溶

(1769-1842) 清代篆刻家.字鏡濤,號木夫,又號萇生,晚號木居士,江蘇定(今屬上海市)人.同里錢大昕之婿.仁宗嘉慶十九年(1814)進士,官湖南布政司理問.廣搜訪,富收藏,工書晝,好篆刻,尤精金石考證之學.生平勤於著述,故書晝篆刻作品存世較少.著有《漢金文篇》,《湖南金石志》,《吳郡金石志》,《集古官印考人《集古虎符魚符考》,《古玉圖錄》,《弈載堂文集》,《古泉山館集》等.

孔千秋

清代篆刻家.原名廣居,號瑤山,作瑤珊,堯山,江蘇江陰人.約創作活動於乾隆(1736-1795)間.因得「孔千秋」漢銅印一枚,遂改名千秋.又得奇石一座,巒壑幽邃,有文徵明署刻瑤山二字,因號瑤山.通六書,工篆,隸.篆刻師秦漢鑄印,工整滔勁;摹刻碑帖,尤能傳神.畢沅《經訓堂法帖》,多為其手刻.著有《說文疑疑》,《玉台印譜》.其子昭孔,孫顯三,均以篆刻世其業.

徐同柏

(1775一1860或1854) 清代篆刻家.原名大樁,字籀庄,又字壽藏,浙江嘉興人.得舅氏張廷濟指授.精研六書,篆籀,多識古文奇字.廷濟所用 印,多出其手,得古器,必與之考證..著有《從古堂款識學》十六卷,《從古 堂吟稿》等.
孫均

(1777~1826) 清代篆刻家.字古雲,又字詒孫,浙江杭州人.篆刻宗陳鴻 壽,有育勁渾朴之趣,善晝花卉,得徐渭,陳道復筆意.中年奉母南歸, 僑寓吳門(蘇州).

屠倬

(1781~1828)清代詩人,畫家,篆刻家.字孟昭,號琴塢晚號淺園,浙江錢塘(今杭州)人.仁宗嘉慶十三年(1808)進士.任江蘇儀徵縣令時,以紡織之具教民,頗得民心.道光元年(1821),官至袁州知府.善畫山水遠宗董源,米芾,近師奚岡.意境開拓,筆墨蒼潤,有融渾秀逸之氣.兼工花卉蘭竹,金石篆刻亦具功力.篆刻宗陳鴻壽,用單刀刻邊款,得自然渾仆之趣.傳世作品有嘉慶七年作《蕭寥溪煙圖》軸.十七年作《墨竹圖》軸,均圖於《金石家書畫一集》;二十四年作《墨梅屏》,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亦工詩,著有《是程堂集》

楊澥
(1781~1850)清代篆刻家.原名海,字竹塘,又字竹唐,號龍石,晚號野航,別號石公山人,江蘇吳江人,深研金石考據,並善刻竹.篆刻早年學浙派,後重秦,漢,力矯嫵媚之習,自有特點.晚年刻正書,隸書側款,得漢魏六朝碑刻遺意.著有《楊龍石印存》二卷.

趙之琛
(1781~1860)清代篆刻家,晝家.字次閑,號獻父,別號寶月山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精心嗜古,遂金石之學,篆刻早年師法陳鴻壽,後以陳豫鍾為師,兼取各家之長,以工整挺拔出之,尤以單刀著名.為西冷八家之一.亦工書善晝,媲美奚岡.山水師黃公望,倪鑽,以肅疏幽淡為宗.花卉筆意瀟灑,點色清雅,饒有華邑神趣.間作草蟲,隨意點染,體態畢肖,為寫生能手.晚年喜晝佛像.傳世作品有道光十七年(1837)作《南極老人圖》軸,圖錄於《中國名晝寶鑒二十年作《大士圖》,圖錄於《金石家書晝集》;三十年作《悔花幽篁圖》 圖錄於《藝林月刊》第八期.著有《補羅迦室印譜》.作品欣賞

馮承輝

(1786~1840) 清代篆刻家.字少眉,又字少糜,號伯承,別號老糜,眉道人,悔花晝隱,松江(今屬上海市)人.篆刻取法秦漢,旁及浙院兩派,所作能出新意,自成面目.工晝人物,花卉,而晝梅有獨到處.著有《古鐵齋印譜》,《印學管見》,《歷朝印識》,《題晝小稿》等.

王應綬

(1788~1841)清代篆刻家.一名日申,號子若,江蘇太倉人,王原祁裔孫.精篆刻,工篆,隸書,善畫山水,並皆佳妙.嘗應葛廉山之聘,以硯石百餘方,縮摹漢硯刻成《百漢硯碑》,神態畢肖.

達受

(1791~1858)清代篆刻家,書晝家.僧人.字六舟,,別號寒泉,南屏退叟等,浙江海昌(今海寧)人.俗姓姚,為白馬寺僧;一說本姓陳,名畯.善篆刻,尤精摹拓古器,碑帖,阮元譽為「金石僧」.工篆,隸書,擅山水,花卉,得青籐老人縱逸之風.曾作《群仙祝壽圖》;傳世晝跡有《墨悔圖》,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亦好收藏,精鑒別,曾築磨磚作鏡室及墨王樓以儲古物,所藏唐代懷素《小字千
文》真跡,為稀世珍寶.因追慕懷素以蕉葉代紙練字而名所居曰「綠天廣」,乃自號「小綠天庵僧」.與何紹基,戴熙交往甚密.曾主持杭州西湖凈慈寺,蘇州滄浪亭大雲庵.著有《小綠天庵吟草》,《寶素室金石書畫編年錄》,《山野紀事詩》等.

黃學圮

清代篆刻家.字孺子,號楚橋,江蘇如皋人.篆刻工整有法度,大小篆咸能得其生趣.嘉慶,道光(1796-1850)間著有《歷朝史印》,朱珪,陶澍,石韞玉,梁帝鉅為之作序.除《歷朝史印》十卷外,另著有《楚橋印稿》四卷.

程庭鷺

(1796~1858)清代畫家,篆刻家.字序伯,號蘅鄉,紅蘅生,夢盦等.嘉定(今屬上海市)人.早歲問業於陳文述(1771-1843),居蘇州多年.工詩詞駢文,並擅丹青.畫山水從文徵明入手,筆墨勁秀者居多.後得錢杜指授,清蒼雅秀,近李流芳.篆刻上溯秦漢,有《小松園閣印本》.傳世作品有咸豐六年(1856)作《為秋谷寫山水》軸,圖錄於《金石家書畫集》;同年作《仿王奉常設色》扇面, 圖錄於《歷代名人扇集》.著有《練水畫徵錄》,《篛庵畫塵》等.

吳熙載

(1799~1870) 清代篆刻家,晝晝來.原名廷颺,字讓之,號晚學居士,方竹丈人,江蘇儀徵人.工四體書,尤精篆,隸,溫婉圓健.篆刻學鄧石如,並參漢印,於遒凝練中見流暢.
曹世模

清代篆刻家.字子范,號山彥,浙江秀水(今嘉興)人.篆刻取法秦漢,謹嚴古樸,頗有韻致.又善刻竹.嘗摹秦漢官私印為《強勉齋印譜》二卷.兄世楷,號芹泉,亦工篆刻及鐫竹木.

何昆玉

清代篆刻家.字伯瑜,廣東高要人.篆刻師法秦漢,旁及浙派,所作謹嚴渾厚,時出新意.尤擅模拓彝器,嘗客山東濰陳介祺家,得見陳氏所藏古物,賞奇析疑,見聞日廣,鑒別遂精.輯有《吉金齋古銅印譜》六卷.

張辛

(1811~1848) 清代篆刻家.原名辛有,字受之,浙江海鹽人.張燕昌從子,張廷濟侄,嘗為廷濟刻印,極受稱賞.廷濟清儀閣中收藏金石艾字甚富,受之得窺珍秘,其藝日進.兼善刻竹,蒼勁渾朴,別有生趣.

吳咨

(1813~1858) 清代篆刻家.字聖俞,又字曬予,江蘇武進人.曾學於李兆洛,工篆,隸書.能晝花卉,魚鳥,得惲壽平神趣.尤精篆刻,所見金石文字,秦漢碑版極多,故所作多字印與筆晝繁復之字,處理妥貼舒暢.曾寄居江陰陳式金家,為其刻印頗多.著有《續三十五舉》及《適園印存》二卷,《適園印印》四卷.

陳介祺

(1813~1884)清代篆刻家,鑒別家.字壽卿,號簠齋,別號海濱病叟,山東濰縣(今濰坊)人.富收藏,精鑒別.工書法,以顏真卿筆意出入鍾鼎文字,自成一家.生平好占文字,與吳式芬,潘祖蔭,吳雲,吳大澄等,文字之交甚密.因藏有十鍾,名其齋曰「十鍾山房」.又以三代璽及秦漢印萬餘方,輯成《十鍾山房印舉》.

胡震

(1817~1862)清代篆刻家.字伯恐,不恐,號鼻山,別號胡鼻山人,富春山人,富春大嶺長,浙江富陽人.對篆,隸之學,造詣均深,尤工隸書.所作有亂頭粗服,天真自然之致.與錢松往還甚密.同治元年(1862)卒於滬上.

錢松

(1818~1860)清代篆刻家.字叔蓋,號耐青,鐵廬,別號末道士,西郭外史,雲居山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流寓上海.善書法,能山水,花卉.精鑒別,工篆刻,為西冷八家之一.曾摹漢印二千方,所刻雄渾淳樸,在浙派中別具面目.著有《未虛室印譜》,《鐵廬印譜》.傳世晝跡有咸豐七年(1857)作《梅竹圖》軸,圖錄於《名人梅花集》;八年作《仿黃子久山水圖》軸,圖錄於《金石家書晝集》;同年又作《仿白玉蟾梅花圖》軸,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作品欣賞

江尊

(1818~1908) 清代篆刻家.字尊生,號西谷,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晚寓吳中.工篆刻,為趙之琛弟子,傳乃師衣缽.戴熙,黃谷原為其作《西谷 圖》卷,均名流題詠.

孫三錫

清代篆刻家.字桂山,又字桂珊,子寵,號懷叔,別號碧壺生,華南逸史,浙江平湖人;一說晚徙海鹽;平湖,海鹽,明清時均屬嘉興府.官陝西蟄厔縣丞.工書法,學孫過庭.善刻竹;篆刻師陳鴻壽,渾朴遒勁,頗有韻致.善晝花鳥,為江介門生,亦清麗絕俗.

徐三庚

(1826~1890)清代篆刻家.字辛谷,又字詵郭,號井疊,又號袖海,別號金疊山民,似魚室主,餘糧生,浙江上虞人.善篆,隸,常用《吳紀功碑》體勢入印,在吳熙載,趙之謙外,能另闢面目.刻款運刀熟練,不加修飾,有生辣遒勁之致.著有《金疊山民印存》二卷.作品欣賞

趙之謙

(1829~1884) 清末篆刻家,書晝家.初字益甫,號冷君,後改字偽叔,號悲盦,憨寮,無悶,鐵三,梅盦,浙江會稽(今紹興)人.文宗咸豐九年(1859)舉人.歷官江西鄱陽,奉新,南城等知縣.博古通今,與文人周白山(字雙庚,號四雪,餘姚人)相友善.精篆刻,初學浙,院二派,後突破秦漢璽印規范,吸取古錢幣,鏡銘及碑版等篆字入印,章法講究,吉勁渾厚,閑靜遒麗,別創新格,印側刻晝像,亦屬首創.

書法初學顏真卿,兼習南北二派,一度去揚州鬻字,未得時賞,折回後苦心精思,悟徹書畫合一之旨,求筆訣於古今人書,得包世臣,張琦的論著,而知鉤捺拒送,萬毫齊力之法,遂專力於篆隸八分,參以六朝造像,隸書師法鄧石如,以魏碑筆勢寫行書,日臻神妙,創立自己面目.擅晝花卉蔬果,筆墨酣暢,水墨交融,設色濃艷,有寬博淳厚之趣,揉合徐渭,原濟,李鱔諸家而抒出已意,開清末寫意花卉新風.

傳世作品有《秋葵芭蕉圖》軸,《菊花圖》軸,現藏上海博物館;《綉球圖》軸,《山茶梅石圖》軸,藏遼寧省博物館.著有《二金蝶堂印譜》,《補環字訪碑錄》,《六朝別字記》等.曾總纂《江西通志》.1935牢上海中華書局出版《趙偽叔花卉冊》影印本.作品欣賞

王石經

(1833~1918) 清代篆刻家.字西泉,一字君都,別署甄古齋主,山東濰縣人.與同里陳介祺交善,得窺其所藏三代器物,璽印,陶,瓦等,因對三代,秦漢文字,極有研究.所作篆法運刀,能合古制.刻古璽,有三代鼎彝末經剔刷的款識之生辣感.治漢印,規炬准繩,寧靜平穩,頗有清氣,惜呈疲軟.著有《甄古齋印譜》(又名《西泉印存》).

王爾度

清代篆刻家.字頃波,江蘇江陰人.極膺服鄧石如的書法,篆刻,所刻所書均以鄧氏為宗,曾摹刻鄧印為《古悔閣仿完白山人印謄》二卷.

王雲

清代篆刻家.字石香,號石薌,江蘇蘇州人.篆刻章法工穩,用刀挺勁,時有新意;側款作行楷及隸書,秀麗有致.同里曹秋舫將所藏古器編為《懷米山房吉金圖》時,其器形及銘文均由石香手摹於石.

胡钁

(1840~1910) 清代篆刻家.字匊鄰,號老匊,匊,一作菊,別號晚翠亭長,浙江崇德(今桐鄉)人.生於清道光二十年,卒於宣統二年,享年七十一歲.工詩,善書,精刻印刻竹.得力於漢玉印,鑿印詔版.所作白,匠心獨運能於疏落中見緊湊,得自然之趣.曾摹刻宋拓《聖教序》,《麻姑仙壇記》及《醴泉銘》不失神韻.刻竹木一如刻石,不以平底光潔取勝,而著眼傳神,故亦以刻竹家著名.著有《不波小泊吟草》,《晚翠亭印儲》.作品欣賞

❷ 曼陀羅花是什麼樣的花,有毒嗎

曼陀羅花又叫洋金花、大喇叭花、山茄子、夕顏、醉心花、狗核桃、醉仙桃等,果實名為:狗核桃、毛蘋果。為茄科曼陀羅屬、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原產印度,現廣泛分布全球,我國各地均有野生或栽培,主產在華南地區,以廣西最多。

花期6-8月 ,果期6-10月,喜溫暖、向陽及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多野生在田間、溝旁、道邊、河岸、山坡等地方,主要危害棉花、豆類、薯類、蔬菜等,有劇毒。

曼陀羅中化學成分主要有東莨菪鹼(Scopolamine)、莨菪鹼(Hyoscyamine),其次有阿托品(atropine)、曼陀羅素(daturine)等。在古代曼陀羅常作為蒙汗葯的主要成分。我國常見種有曼陀羅、毛曼陀羅、白花曼陀羅三種,花均為白色或微帶淡黃綠色,單瓣。

曼陀羅中毒為誤食曼陀羅種子、果實、葉、花所致,其主要化學成分為莨菪鹼、東莨菪鹼及阿托品,生物鹼的毒性作用主要是對中樞神經先興奮後抑制, 阻斷乙醯膽鹼反應, 中毒後呈現交感神經高度興奮狀態。王強認為曼陀羅的主要中毒機制為麻痹副交感神經, 對中樞神經產生興奮作用, 尤其對下丘腦和延髓,特別是運動和語言功能產生興奮作用。

曼陀羅全株有毒,以種子毒性最強,嫩葉次之,干葉的毒性比鮮葉小,曼陀羅中毒, 一般在食後半小時, 最快20 min出現症狀, 最遲不超過3 h, 症狀多在24 h內消失或基本消失, 嚴重者在24 h後進入暈睡、痙攣、紫紺,最後暈迷死亡。

兒童食種子3-8粒即可中毒 。症狀與誤食後30~60分鍾出現頭暈、眼皮重、不說話、站立不穩、瞳孔放大、口部乾燥灼熱、吞咽困難、產生幻覺、昏昏欲睡、體溫升高(有的體溫升高可高達40℃)、手腳發冷、肌肉麻痹等症狀。嚴重中毒者甚至會陷入昏迷,出現血壓下降、呼吸減弱等症狀,最後死於呼吸循環衰竭。

(2)甄花卉擴展閱讀:

曼陀羅花花語

粉色曼陀羅——適意;

綠色曼陀羅——希望;

黑色曼陀羅——不可預知的黑暗、死亡和顛沛流離的愛;

金色曼陀羅——幸福;

白色曼陀羅——麻醉 ;

紫色曼陀羅——恐怖;

藍色曼陀羅——愛情欺騙;

❸ 哪位高人知道這是什麼花

好多地方找來的,希望幫上你哦O(∩_∩)O
彼岸花,學名紅花石蒜。別名蟑螂花、龍爪花、老鴉蒜、蒜頭草、幽靈花、地獄花、舍子花、山烏毒、平地一聲雷、老死不相往來、紅花石蒜、鬼擎火等。
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花卉。具鱗莖,形如洋蔥頭;葉叢生,細長尖端,狀似蒜葉,肉質、帶形、青綠色具白粉;花萼單生,頂生傘形花序。夏秋之交,花莖破土而出,傘形花序頂生,有花5至7朵,紅艷奇特,(也有白色)花瓣反卷如龍爪。先開花後長葉,冬天葉子不落,夏天葉落休眠。由於花和葉子不能見面的特性,石蒜有被稱為「無情無義」的花。
紅花石蒜是東亞常見的園林觀賞植物,冬賞其葉,秋賞其花。此花多用於別墅花園種植,一般成百上千隻一起種,秋季會大批開放,景觀效果極佳。此外,由於石蒜的根莖與水仙十分相似,有些黑心花販會用它冒充水仙來賣,所以買花時要仔細甄別。
【花卉名稱】
曼珠沙華(manjusaka)——紅色彼岸花
【花語】
日本花語:「悲傷回憶」;朝鮮花語:「相互思念」;中國花語:「優美純潔」。又有「分離、傷心、不吉祥、死亡之美」的意思。但大多取義為「悲傷的回憶」,也有著永遠無法相會的悲戀之意。
(註:三途河,也叫做「三途川」「忘川河」。)

【學名】
Lycorisradiata 紅花石蒜
【科屬】
石蒜科(AMARYLLIDACEAE),石蒜屬。
石蒜類的特性是先抽出花葶(總梗)開花,花末期或花謝後出葉;還有另一些種類是先抽葉,在葉枯以後抽葶開花,所以石蒜類花開時看不到葉子。
【開花時間】
春分前後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後三天叫秋彼岸。
【其他標准名稱】
英文名clusteramaryllis,Shorttube Lycoris,中文名紅花石蒜,日文名マンジュシャゲ、
【別名】
彼岸花、蟑螂花、龍爪花、老鴉蒜、蒜頭草、幽靈花、地獄花、舍子花、山烏毒、平地一聲雷、老死不相往來、紅花石蒜、鬼擎火等
【原產地和主要分布】
原產於中國長江流域,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及西南部分地區,相關記載最早見於宋代,被稱作「無義草」、「龍爪花」,目前廣泛分布於東亞各地,在越南、馬來西亞等國也有分布。日本現在的品種推測為兩千多年前,自中國運到北九州島的,
彼岸花【形態特徵】
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花卉。具鱗莖,形如洋蔥頭;葉叢生,細長尖端,狀似蒜葉,肉質、帶形、青綠色具白粉;花萼單生,頂生傘形花序。夏秋之交,花莖破土而出,傘形花序頂生,有花5至7朵,紅艷奇特,(也有白色)花瓣反卷如龍爪。先開花後長葉,冬天葉子不落,夏天葉落休眠。由於花和葉子不能見面的特性,石蒜有被稱為「無情無義」的花。
【生長習性】
野生品種生長於陰森潮濕地,其著生地為紅壤,因此耐寒性強,喜陰,能忍受的高溫極限為日平均溫度24℃;喜濕潤,也耐乾旱,習慣於偏酸性土壤,以疏鬆、肥沃的腐殖質土最好。有夏季休眠習性。
【栽培】
一般在開花後分球栽培為宜,栽培時施以足夠基肥,以土蓋沒球莖,澆透水即可。石蒜的黑色花球極易養活,保持濕潤一年都不會死。
【主要應用】
紅花石蒜是東亞常見的園林觀賞植物,冬賞其葉,秋賞其花。此花多用於別墅花園種植,一般成百上千隻一起種,秋季會大批開放,景觀效果極佳。此外,由於石蒜的根莖與水仙十分相似,有些黑心花販會用它冒充水仙來賣,所以買花時要仔細甄別。
石蒜雖觀賞性較強,但根莖有毒,球根含有生物鹼利克林毒,可引致嘔吐、痙攣等症狀,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明顯影響,不可隨意食用,但可用於鎮靜、抑制葯物代謝及抗癌作用。雖有毒性,但是球根經過處理可以食用,也作為葯材來使用。
【觀賞勝地】
主要有雲南大理、麗江,台灣太魯閣、馬祖,日本日高等地。
【相關內容】
彼岸花學名「紅花石蒜」,是單子葉植物綱百合目石蒜科石蒜屬植物,英文學名「Lycoris radiata」,「Lycoris」一詞是來自與西臘神話中海之女神的名字,而「radita」則表示輻射狀的意思,用來形容花的外型。除紅色外還有白色、黃色等品種。
「彼岸花,開彼岸,只見花,不見葉」。
曼珠沙華這個名字出自梵語「摩訶曼珠沙華」,梵語意為開在天界的大紅花。天降吉兆,是天界四華之一。佛典中也說曼陀羅華是天上開的花,白色而柔軟,見此花者,惡自去除。
傳說彼岸花是惡魔的溫柔。自願投入地獄的花朵,被眾魔遣回,但仍徘徊於黃泉路上,眾魔不忍,遂同意讓她開在此路上,給離開人界的亡魂們一個指引與安慰。(此處與下文神話傳說中的地藏菩薩段落並無沖突,仔細閱讀可知,或見編者的話,請勿刪去。)認為是生長在忘川河邊的接引之花,是冥界唯一的花。在那兒大批大批的開著這花,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又因其紅的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人們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因此又意為死亡之花。
相傳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佛家語,荼蘼是花季最後盛開的花,開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開在遺忘前生的彼岸的花。佛經記載有「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
在民間,春分前後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後三天叫秋彼岸。是上墳的日子。彼岸花開在秋彼岸期間,非常准時,所以才叫彼岸花。彼岸花字面上看來,後來常常也被用為佛教的「彼岸」之意。而它生長的地方大多在田間小道、河邊步道,因為有毒性的關系,有種在農地旁邊,防老鼠之類的小動物。也常被種植在遠離的墓地周邊,因此也稱為「死人花」(shibito bana) 另外也有「幽靈花」(yuurei bana)「地獄花」(jigoku bana)「天蓋花」(tengai bana)「剃刀花」(kamisori bana)「舍子花」(sutego bana)等眾多別名。盛開在陰歷七月下,大片大片,鮮紅如血,綻放出妖異濃艷得近於紅黑色的花朵,整片的彼岸花看上去便是觸目驚心的赤紅,如火,如血,如荼。
日本在日高市巾著田盛開彼岸花,之前在Yahoo Travel有看過介紹。秋天賞紅葉之外,也可以去看看盛開的彼岸花。日經新聞也有報導過,現在的品種推測為兩千多年前,自中國運來北九州。
由於彼岸花盛開在墓地附近,常年生長在荒嶺野冢之間,轟華燦爛卻孤冷僻孤寂,透著無限的悲涼。色澤鮮紅似血,花期又近秋分(日本的祭禮節日),加之葉落花開,花落葉發,永不相見,因此在日本傳說中,此花便帶上了死亡和分離的不祥色彩,還有傳說如果誤食它之後會死去,也就是「去彼岸」。是種靈異氣氛很重的花,被認為是不祥的植物。較常用於喪禮。然而在中國並無此種說法,反因其鮮艷色彩而成為常見的喜慶用花。
曼珠沙華的美,是妖異、災難、死亡與分離的不祥之美。或者是因為它深艷鮮紅的色澤讓人聯想到血,也或者是因為它的鱗莖含有劇毒,在一般的文學作品中,它的形象通常是與「瘋狂、血腥」之類的概念相聯系起來的。在炎之蜃氣樓的邂逅篇《真皓き殘響》中,桑原水菜筆下寫到景虎自殺的瞬間,看到噴出的鮮血如同盛放成群的彼岸花。
亂墜天花有四花,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珠沙華,摩訶曼殊沙華。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法華經·卷一》

❹ 誰知道這是什麼花先開花後長葉,有點像菊花.挺漂亮的!

一、【花卉名稱】
【花卉名稱】曼珠沙華

【學名】Lycorisradiata

【科名】AMARYLLIDACEAE(石蒜科)

【開花時間】8月底

【其他標准名稱】英文名clusteramaryllis,Shorttube Lycoris ,中文名紅花石蒜,日文:曼珠沙華 (紅色彼岸花)

【別名】彼岸花、蟑螂花、龍爪花、老鴉蒜、蒜頭草、幽靈花、地獄花、舍子花、山烏毒、平地一聲雷、老死不相往來、紅花石蒜等

【原產地和主要分布】原產於中國長江流域,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及西南部分地區,相關記載最早見於宋代,被稱作「無義草」、「龍爪花」,目前廣泛分布於東亞各地,在越南、馬來西亞等國也有分布。日本現在的品種推測為兩千多年前,自中國運到北九州島的,

【科屬】石蒜科,石蒜屬。

曼珠沙華(manjusaka)——紅色彼岸花
曼陀羅華(mandarava)——白色彼岸花

【形態特徵】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花卉。具鱗莖,形如洋蔥頭;葉叢生,細長尖端,狀似蒜葉,肉質、帶形、青綠色具白粉;花萼單生,頂生傘形花序。夏秋之交,花莖破土而出,傘形花序頂生,有花5至7朵,紅艷奇特,(也有白色)花瓣反卷如龍爪。先開花後長葉,冬天葉子不落,夏天葉落休眠。由於花和葉子不能見面的特性,石蒜有被稱為「無情無義」的花。

【生長習性】野生品種生長於陰森潮濕地,其著生地為紅壤,因此耐寒性強,喜陰,能忍受的高溫極限為日平均溫度24℃;喜濕潤,也耐乾旱,習慣於偏酸性土壤,以疏鬆、肥沃的腐殖質土最好。有夏季休眠習性。

【栽培】一般在開花後分球栽培為宜,栽培時施以足夠基肥,以土蓋沒球莖,澆透水即可。石蒜的黑色花球極易養活,保持濕潤一年都不會死。

【主要應用】

紅花石蒜是東亞常見的園林觀賞植物,冬賞其葉,秋賞其花。此花多用於別墅花園種植,一般成百上千隻一起種,秋季會大批開放,景觀效果極佳。此外,由於石蒜的根莖與水仙十分相似,有些黑心花販會用它冒充水仙來賣,所以買花時要仔細甄別。

石蒜雖觀賞性較強,但根莖有毒,球根含有生物鹼利克林毒,可引致嘔吐、痙攣等症狀,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明顯影響,不可隨意食用,但可用於鎮靜、抑制葯物代謝及抗癌作用。雖有毒性,但是球根經過處理可以食用,也作為葯材來使用。
從石蒜的根莖中提取「加蘭他敏」可用以治療小兒麻痹症,國外已開始利用,我國專家也在深入開展研究,開發葯物造福人類。
葯用鱗莖:含有多種生物鹼,如石蒜鹼、石蒜胺鹼、加蘭他敏等。具有祛風消腫、解毒抗癌作用。用於治療胃癌、食管癌、肝
癌,並試治肺癌、卵巢癌、宮頸癌、淋巴癌。

由於石蒜往往盛開在墓地附近,色澤鮮紅似血,花期又近秋分(日本的祭禮節日),加之石蒜葉落花開,花落葉發,永不相見,因此在日本傳說中,此花便帶上了死亡和分離的不祥色彩,較常用於喪禮。然而在中國並無此種說法,石蒜反因其鮮艷色彩而成為常見的喜慶用花。

【葯理學】

根據中醫典籍記載,紅花石蒜鱗莖性溫,味辛、苦,有毒,入葯有催吐、祛痰、消腫、止痛、解毒之效。但如誤食,可能會導致中毒,輕者嘔吐、腹瀉,重者可能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麻痹,有生命危險。

根據葯理學研究,紅花石蒜鱗莖的主要葯用成分是各種石蒜鹼和加蘭他敏。石蒜鹼及其衍生物具有一定抗癌活性,並能抗炎、解熱、鎮靜及催吐,對阿米巴痢疾亦有療效。加蘭他敏為可逆性膽鹼酯酶抑制劑,用於脊髓灰質炎等中樞性麻痹疾病引起的癱瘓、重症肌無力等。目前這些成分均已可以以商業規模提取。

【觀賞勝地】主要有雲南大理、麗江,台灣太魯閣、馬祖,日本日高等地。

【相關神話傳說】

彼岸花,惡魔的溫柔。傳說中自願投入地獄的花朵,被眾魔遣回,但仍徘徊於黃泉路上,眾魔不忍,遂同意讓她開在此路上,給離開人界的魂們一個指引與安慰。

此花一名曼珠沙華,紅色花又名彼岸花,也稱為Red Spider Lily。人稱「草莫見花莫見」。在日本被稱作マンジュシャゲ,發音是曼珠沙華,花語是「分離/ 傷心/不吉祥/死亡之美」。

相傳此花只開於黃泉,一般認為是只開在冥界三途河邊、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花如血一樣絢爛鮮紅,鋪滿通向地獄的路,且有花無葉,是冥界唯一的花。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在黃泉路上大批大批的開著這花,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 又因其紅得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當靈魂渡過忘川,便忘卻生前的種種,曾經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

彼岸花屬於石蒜科(Lycoris Herb),屬名是希臘神話中女海神的名字。石蒜類的特性是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因此才有「彼岸花,開彼岸,只見花,不見葉」的說法。是說,葉掉光了,花才開始生長,雖是同根生,但兩者從不相遇,從沒見過對方。相念相惜永相失,如此輪回而花葉永不相見,也有著永遠無法相會的悲戀之意。

在春分前後3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後3天叫秋彼岸,是上墳的日子.曼珠沙華開在春秋彼岸,非常准時,所以又叫彼岸花.
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
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
彼岸花
花開開彼岸
花開時看不到葉子
有葉子時看不到花
花葉兩不相見
生生相錯
永遠相識相知卻不能相戀
1.傳說中,
彼岸花是開在冥界忘川彼岸的血一樣絢爛鮮紅的花。
有花無葉。
當靈魂度過忘川便忘卻生前的種種,
曾經的一切留在了彼岸,
開成妖艷的花。

從前從前,一個長相奇醜無比的鬼愛上了一個美麗的姑娘,可正因為他丑,姑娘並不愛他,出於愛戀,他只有把姑娘囚禁起來,後來,來了一個武士,他救出了姑娘並與她相愛,而同時,武士用劍斬殺了鬼。鬼的血濺在亂草叢中,一種紅黑相間的花從此便在那裡絢麗地綻放開來,這種花的名字叫做「彼岸花」,從那以後,彼岸花便開在了地獄中叫「忘川」 的地方,那裡是死去的人忘卻今生情緣,轉身投胎來世的地方……

愛情,大概也是如此,只因為彼此愛得不同,就要葬送很多很多,也要忘卻很多很多。於是,彼岸花成了來自黑暗的愛情使者,因為它見證了一段黑色的死亡。

2. 另外的傳說:
曼珠沙華,又稱彼岸花。一般認為是生長在三途河邊的接引之花。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
彼岸花,花開開彼岸,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相傳此花只開於黃泉,是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

曼珠沙華,出自法華經:本名摩訶曼陀羅華曼珠沙華,意思是,開在天界之紅花,又叫做彼岸花、天涯花、舍子花,它盛開在陰歷七月,花語是「悲傷的回憶」。

3. 彼岸花---傳說中冥界唯一的花 也叫引魂花
彼岸花是開在黃泉之路的花朵,
在那兒大批大批的開著這花,
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
又因其紅的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
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
人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

4.傳說中的引魂之花,冥界唯一的花———彼岸花。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由於它生長的地方大多在田間小道、河邊步道和墓地叢林,與埋葬死者的地方有所牽連,所以別名為死人花……春分前後三天稱為春彼岸,秋分前後三天稱為秋彼岸。彼岸花開在秋彼岸期間,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相傳此花只開於黃泉,是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但是,它卻有白色的,看上去非常的聖潔和美麗。

5.也有這樣的傳說: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城市的邊緣開滿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也就是曼珠沙華。守護彼岸花的是兩個妖精,一個花妖叫曼珠,一個是葉妖叫沙華。他們守候了幾千年的彼岸花,可是從來沒有見過面,因為花開的時候,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 他們瘋狂地想念著彼此,並被這種痛苦折磨著。 終於有一天,他們決定違背神的規定偷偷地見一次面。那一年的曼珠沙華紅艷艷的花被惹眼的綠色襯托著,開得格外妖冶美麗。神怪罪下來,這也是意料之中的.曼珠和沙華被打入輪回,並被詛咒永遠也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間受到磨難。從那以後,曼珠沙華又叫做彼岸花,意思是開放在天國的花,花的形狀像一隻只在向天堂祈禱的手掌,可是再也沒有在城市出現過。這種花是開在黃泉路上的,曼珠和沙華每一次轉世在黃泉路上聞到彼岸花的香味就能想起前世的自己,然後發誓不分開,在下一世再跌入詛咒的輪回。

在《布拉格紅人館》中,彼岸花被當作一種詛咒和懲罰,這種懲罰不會取對方的生命,也不會傷害肉體的任何一部分。凡是懲罰的人身體上都會出現一塊彼岸花的Tattoo,隨著時間漸漸變深。這塊Tattoo會詛咒被懲罰的人永遠不能和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就像彼岸花的花與葉,花開時葉已落盡,葉長出時花已凋謝,即使是同根生卻生生世世永遠不能在一起。

【名字來源】
曼珠沙華這個名字出自梵語「摩訶曼珠沙華」,原意為天上之花,大紅花,天降吉兆四華之一。佛典中也說曼珠沙華(曼殊沙華)是天上開的花,白色而柔軟,見此花者,惡自去除。佛家語,荼蘼是花季最後盛開的花,開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開在遺忘前生的彼岸的花。佛經記載有「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

在民間,春分前後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後三天叫秋彼岸。是上墳的日子。彼岸花開在秋彼岸期間,非常准時,所以才叫彼岸花。而它生長的地方大多在田間小道,河邊步道和墓地,所以別名也叫做死人花。一到秋天,就綻放出妖異濃艷得近於紅黑色的花朵,整片的彼岸花看上去便是觸目驚心的赤紅,如火,如血,如荼。
日本在日高市巾著田盛開彼岸花,之前在 Yahoo Travel 有看過介紹 秋天賞紅葉之外,也可以去看看盛開的彼岸花 日經新聞也有報導過,現在的品種推測為兩千多年前,自中國運來北九州 由於「秋彼岸」之時開花,因而稱之「彼岸花」 彼岸花字面上看來,後來常常也被用為佛教的「彼岸」之意 有毒性的關系,有種在農地旁邊,防老鼠之類的小動物 為了小朋友的安全,也常被種植在遠離的墓地周邊 因此也稱為「死人花」shibito bana 另外也有,幽靈花yuurei bana,地獄花jigoku bana,天蓋花tengai bana,剃刀花kamisori bana,舍子花sutego bana等眾多別名 不難見出外型與特性給日本人很多想像空間,引申出現在這么多意思

曼珠沙華,又名彼岸花.意為死亡之花。一般認為是生長在三途河邊的接引之花.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盛開在陰歷七月下,大片大片,鮮紅如血,它美麗而憂傷的名字來自法華經<摩訶曼陀羅華蔓珠沙華>,為天界四華之一,梵語意為開在天界的紅花
彼岸花開開彼岸,相傳
彼岸花是開在黃泉路上的花朵,
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
其紅的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
這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
人們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

顏色有如鮮血,是種靈異氣氛很重的花,被認為是不祥的植物
曼珠沙華的美,是妖異、災難、死亡與分離的不祥之美。或者是因為它深艷鮮紅的色澤讓人聯想到血,也或者是因為它的鱗莖含有劇毒,在一般的文學作品中,它的形象通常是與「瘋狂、血腥」之類的概念相聯系起來的。在炎之蜃氣樓的邂逅篇《真皓き殘響》中,桑原水菜筆下寫到景虎自殺的瞬間,看到噴出的鮮血如同盛放成群的彼岸花。

佛曰:

梵語波羅蜜
此雲到彼岸
解義離生滅
著境生滅起
如水有波浪
即名為此岸
離境無生滅
如水常流通
即名為彼岸
有生有死的境界
謂之此岸
超脫生死的境界
謂之彼岸
是涅磐的彼岸

佛說彼岸
無生無死
無苦無悲
無欲無求
是個忘記一切悲苦的極樂世界
而有種花
超出三界之外
不在五行之中
生於弱水彼岸
無莖無葉
絢燦緋紅
佛說那是彼岸花

彼岸花開

花開彼岸時,
只一團火紅;
花開無葉,
葉生無花;
相念相惜卻不得相見,
獨自彼岸路。

(註:三途河,也叫做「三途川」。傳說中,「三途河」是生界與死界的分界線。因為水流會根據死者生前的行為,而分成緩慢、普通和急速三種,故被稱為「三途」。

就像生與死只有輪回可以跨越一樣,渡過「三途河」的方法也只有一個,那就是「三途河」上的渡船,除此之外別無他法。然而渡船是要付船費的,沒有路費的靈魂將不能登上渡船,就算登上了,也會被船夫丟進「三途河」。那些無法渡河的靈魂在輪回慾望的驅使之下,會涉水渡河,但是「三途河」的河水不但沒有浮力,而且還具有能夠腐蝕靈魂的劇毒。那些下水的靈魂將永遠沒有上岸的機會了,只能變成「三途河」里的水鬼。永遠無法轉生的痛苦和徹骨冰冷的河水使那些水鬼對其它還有輪回希望的靈魂產生了妒忌。只要有靈魂落水,他們就會一擁而上,將其拉入河底也變成和他們一樣的水鬼。)

亂墜天花有四花,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珠沙華,摩訶曼殊沙華。
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法華經·卷一》

【花語】日本花語:「悲傷回憶」 朝鮮花語:「相互思念」 中國花語:「優美純潔」

❺ 鳳仙花的資料

拉丁語學名:Impatiens balsamina
英文名字 :Garden Balsam,Rose Balsam
中文別名 : 透骨草、金鳳花、灑金花、 芰芰草(區別於「芨芨草」)、
假桃花、小桃紅(因為重瓣花的和碧桃花很像),指甲草
科屬分類
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杜鵑花目 Ericales
科: 風仙花科 Balsaminaceae
屬: 風仙花屬 Impatiens
種: 水仙花種 Impatiens balsamina
花語:別碰我,源於它的英文別名Touch me not,因為它的籽莢遭輕輕一碰就會打開,花籽會噴灑出去。
植物概述
一年生直立肉質草本,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紅等。因其花頭、翅、尾、足俱翹然如鳳狀,故又名金鳳花。鳳仙花屬鳳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原產中國,印度和緬甸。
形態特徵
鳳仙花莖高40-100厘米,肉質,粗壯,直立。上部分枝,有柔毛或近於光滑。葉互生,闊或狹披針形,長達10厘米左右,頂端漸尖,邊緣有銳齒,基部楔形;葉柄附近有幾對腺體。其花形似蝴蝶,花色有粉紅、大紅、紫、白黃、灑金等,善變異。有的品種同一株上能開數種顏色的花朵。鳳仙花多單瓣,重瓣的稱鳳球花。據古花譜載,鳳仙花200多個品種,不少品種現已失傳。因鳳仙善變異,經人工栽培選擇,已產生了一些好品種,如五色當頭鳳,花生莖之項端,花大而色艷,還有十樣錦等。根據花型不同,又可分為薔薇型、山茶型、石竹型等。鳳仙花的花期為6-8月,結蒴果,蒴果紡錘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時彈裂為5個旋卷的果瓣;種子多數,球形,黑色,狀似桃形,成熟時外殼自行爆裂,將種子彈出,自播繁殖,故采種須及時。
習性特徵
鳳仙花性喜陽光,怕濕,耐熱不耐寒,適生於疏鬆肥沃微酸土壤中,但也耐瘠薄。鳳仙花適應性較強,移植易成活,生長迅速。
生長季節每天應澆水一次,炎熱的夏季每天應澆水2次,雨天注意排水,總之不要使盆土乾燥或積水。
鳳仙花生存力強,適應性好,一般很少有病蟲害。如果氣溫高、濕度大,出現白粉病,可用50%基硫菌靈可濕性粉800倍液噴灑防治。如發生葉斑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500倍液防治。鳳仙花主要蟲害是紅天蛾,其幼蟲會啃食鳳仙葉片。如發現有此蟲害,可人工捕捉滅除。
繁殖
喜向陽的地勢和疏鬆肥沃的土壤,在較貧瘠的土壤中也可生長。
用種子繁殖。3—9月進行播種,以4月播種最為適宜,移栽不擇時間。 生長期在4—9月份,種子播入盆中後一般一個星期左右即發芽長葉。
長到8cm左右時,每盆保留1—3株。
長到20—30厘米時摘心,定植後,對植株主莖要進行打頂,增強其分枝能力,株形豐滿。
5片葉以後,每隔半個月施一次腐熟稀薄人糞尿等,孕蕾前後施一次磷肥及草木灰。
花開後剪去花蒂,不使其結籽,則花開得更加繁盛;基部開花隨時摘去,這樣會促使各枝頂部陸續開花。
6月上、中旬即可開花,花期可保持兩個多月。播種前,應將苗床澆透水,使其保持濕潤, 鳳的種子比較小,播下後不能立即澆水,以免把種子沖掉。再蓋上約3—4毫米一層薄土,注意遮蔭, 約10天後可出苗。當小苗長出2-3片葉時就要開始移植,以後逐步定植或上盆培育。
也可以在溫室里培養發芽,但在固定種植在外面以前,必須先在夜間實行堅苗。
鳳仙花育苗技術
種子撒播在培養土上,輕加覆土約0.3公分,5-6天後發芽,真葉3-4片即可定植於花盆或花壇,株距30公分。
[編輯本段]【病害防治】
一、鳳仙花白粉病
a.症狀:此病主要發生在葉片和嫩梢上。一般在6月開始發生,7月份以後葉面布滿白色粉層。隨後,在白粉層中形成黃色小粒點,顏色逐漸變深,最後呈黑褐色。
b.傳染途徑:病菌在病株殘體和種子內越冬。翌年,環境適宜時,病菌借風雨傳播。8~9月為發病盛期。
c.防治方法:
1.栽植不過密,適當通風,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植株的抗病力。將病葉、病株清除,集中銷毀,減少傳染源。
2.發病期間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在32℃以上的高溫下避免噴葯,以免發生葯害。
二、鳳仙花褐斑病
鳳仙花褐斑病又稱風仙花葉斑病,在我國南北各地均有發生。
a.症狀:病害主要發生在葉片上。葉面病斑初為淺黃褐色小點,後擴展成圓形或橢圓形,以後中央變成淡褐色,邊緣褐色,具有不明顯的輪紋。嚴重患病的葉片上,病斑連片,導致葉片變得枯黃,直至植株死亡。
b.傳染途徑:病菌在風仙花病殘體及土壤植物碎片上越冬。翌年當環境條件適宜時,病菌借風雨飛散傳播。高溫多雨的季節,易發病。
c.防治方法
1·鳳仙花喜肥沃的砂質壤土,不耐澇。因此,種植以砂質壤土為宜,以利排水;盆栽鳳仙花,雨後應及時倒盆。秋末應將病葉、病株集中銷毀,減少來年傳染源。
2·發病初期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防治。
三、鳳仙花立枯病
a.症狀:病菌主要侵染根莖部,致病部變黑或縊縮,潮濕時其上生白色霉狀物,植株染病後,數天內即見葉萎蔫、乾枯,繼而造成整株死亡。
b.傳播途徑:
1·主要以菌絲或菌核的形式在土壤或病殘體內越冬,土壤中的菌絲營腐生生活,不休眠。
2·在田間,主要靠接觸傳染,即植株的根、莖、葉接觸病土時,便會被土中的菌絲侵染,在有水膜的條件下,與病部接觸的健葉即染病。此外,種子、農具及帶菌堆肥等都可使病害傳播蔓延。
c.防治方法:在發病初期拔除病株後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0%多·福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
[編輯本段]【用途及作用】
鳳仙花種子亦名急性子,莖亦名透骨草,均可入葯,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經透骨之功效。鮮草搗爛外敷,可治瘡癤腫疼、毒蟲咬傷。種子為解毒葯,有通經、催產、祛痰、消積塊的功效,孕婦忌服;全草搗汁,外用治跌打損傷,花瓣搗碎後,可染指甲,染甲數次以後可以根治灰指甲。種子含皂苷、脂肪油、甾醇、多糖、蛋白質、氨基酸、揮發油。我國南北各省均有栽培;
供觀賞,除作花境和盆景裝置外,也可作切花。
指甲花,在印度、中東等地稱為HENAA海娜,其本身帶有天然紅棕色素,中東人很早就種植這種植物,用它的汁液來染指甲和修飾自己。據記載,埃及艷後就是利用指甲花來染頭發的。著名的印度身體彩繪,也是用它來染色的。
[編輯本段]【指甲花染發法】
很多中老年人為染發煩惱,不染吧,太顯老,染吧又怕染發劑致癌。現在你不用煩惱了,有一種純天然、對身體沒有任何傷害的植物染發法,而且染出來的效果還是時尚的紅棕色。
材料:海娜粉(指甲花粉,葯房可以買到)、適量蜂蜜、1個生雞蛋、橄欖油
紅棕色效果染發步驟:
第1步將熱茶水、適量蜂蜜、1個雞蛋,加入海娜粉,攪拌均勻,最好放一點橄欖油.
第2步用水濕潤一下干凈的頭發. 第3步短發用40克左右,長發用80克左右,根據自己頭發的長度和厚度酌情增減.
第4步用梳子把混合好的膏均勻塗抹在頭發上.
第5步用塑料浴帽或塑料袋包好頭發,外面最好裹上毛巾,4~6個小時以後用溫水洗凈。
[編輯本段]【染指甲的方法】
鳳仙花具有很強的抑制真菌的作用,同時它顏色艷麗;用它來染指甲既能治療灰指甲、甲溝炎,又是純天然、對指甲無任何傷害的方法。用它來染指甲在中國也有很長的歷史。
材料:鳳仙花瓣(大紅色、紫紅的最好,粉紅、白色的顏色不夠深),茼麻(也可用其他葉子,或塑料袋),線繩,明礬或鹽(不建議用明礬,對身體有害)。
步驟:
1,將花瓣放入適量食鹽後,搗爛。
2、取適量敷於指甲蓋,以蓋住指甲蓋為准。
3、用葉子包住,並纏好。其他指頭同樣方法。
注意:如一次效果不理想可再重復一次,搗好的花瓣可以放入冰箱保存,不影響下次使用。染一次最少要5個小時以上的時間,最好晚上包,早上就全染紅了。染好後,指甲的周圍部分也會被染紅,多洗幾次手,3-5天即可恢復正常顏色。
[編輯本段]【葯用價值】
【來源】本品為鳳仙花科植物鳳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花。夏季花盛開時採收,鮮用或曬干。
【性味歸經】甘,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通經,祛風止痛,外用解毒。用於閉經,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風濕性關節炎,癰癤疔瘡、蛇咬傷、手癬。
【用法用量】 1~2錢;外用適量,鮮花搗爛敷患處。
【注意】孕婦忌服。
【備注】(1)全草在南方地區作透骨草用。
(2)鳳仙花含有促癌物質!促癌物質不直接揮發,但會滲入土壤,長期食用種植在該土壤里的蔬菜,很危險。
【化學成分】
1. 種子(急性子):含皂苷、脂防油,油中含鳳仙甾醇(balsaminasterol,c27h80o)、杷荏酸(parinaric acid,c17h28o2)、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及β-谷甾醇。又含皂苷、槲皮素二糖苷、槲皮素三糖苷,並含揮發油、蛋白質、氨基酸及多聚糖。
2. 花:花中含2-甲氧基1,4-萘醯、黃酮類化合物:山奈醇(kaempferol)及槲皮素(quercetin)。
3. 全草(透骨草):鳳仙地上部分含指甲花醯、指甲花醒甲醚和槲草素;全草含羥基苯甲酸、芥子酸、咖啡酸;莖含山奈酚-3-葡萄糖苷、天絲葵素、矢車菊素等;還含各種花色苷,有矢車菊素、飛燕草素、蹄紋天蘭素、錦葵花素、山奈酚、蛋白質、氨基酸及多糖,草酸鈣。
【葯理作用】
1. 種子(急性子):
結花籽(1)急性子煎劑、酊劑、水浸劑對兔、豚鼠離體子宮均有明顯的興奮作用,麻醉兔在位子宮有明顯興奮作用。
(2)本品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綠膿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宋內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
2. 花:鳳仙花的鮮花汁,對紅色表皮癬菌、堇色發癬菌及腹股溝表皮癬菌、考夫曼高爾夫表皮癬菌均有抑製作用。
3. 全草:鳳仙地上部分有抗真菌、止血作用。
【性味功能】
1. 種子(急性子):甘,溫。有小毒。活血通經,祛風止痛,外用解毒。
2. 花:甘,溫,歸腎經;有小毒。活血通經,祛風止痛,外用解毒。
3. 全株:味苦、辛,性溫。歸腎經
4. 根:味甘,性平。
【主治】
1. 種子(急性子):閉經,難產,骨硬咽喉,腫塊積聚。孕婦忌服。
2. 花:閉經,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風濕性關節炎,癰癤疔瘡,蛇咬傷,手癬。孕婦忌服。
3. 全草:祛風,活血,止痛,消腫。主治關節腫痛,跌打損傷,瘰厲,癰疽疔毒。
4. 根:祛風止痛,活血消腫。主治風濕關節疼痛,跌打損傷,咽喉骨粳。
【用法用量】
1. 種子(急性子):用量6~9克。
2. 花:花1.5~3克(鮮品3~9克);外用適量,鮮花搗爛塗敷患處。
3. 全草:全株10~15克(鮮品30~60克)
4. 根:根9~15克
【附方】
1. 治婦女經閉腹痛: 鳳仙花3~5朵,泡茶飲。
2. 治水腫: 鳳仙花根每次4~5個,燉豬肉吃。
3. 治百日咳: 鳳仙花10朵,冰糖少許,燉食。
4. 白帶: 鳳仙花15克(或根30克),墨魚30克,煮湯食,每日一劑。
5. 治腰脅疼痛: 鳳仙花9克,曬干,研末,空腹服。
6. 治骨折疼痛: 干鳳仙花3克,鮮品9克,泡酒,內服。
7. 鵝掌風,灰指甲: 鮮鳳仙花數朵,外擦。
8. 治甲溝炎: 鮮鳳仙花或葉,加紅糖少許,搗爛敷患處。
9. 治毒蛇咬傷: 鮮鳳仙全株150克,搗爛絞汁服,渣敷患處;或用鳳仙花加酒搗汁服。
10. 治跌打損傷: a.鳳仙花根適量,曬干研末,每次9~15克,水酒沖服,一日1劑。b.鳳仙莖葉,搗汁,黃酒沖服。
11.百日咳,嘔血,咯血:鮮鳳仙花7~15朵,水煎服。
12. 瘰厲,發背,癰腫:
a.鮮鳳仙花搗爛敷患處。
b.鮮鳳仙全株連根洗凈,搗爛,加水煮汁2次。過濾,將二次濾汁合並再熬,濃縮成膏,塗紙上,貼患處,每日一換。
★ 注 意:
黃色鳳仙花此植物里的草酸鈣比較多,雖然在煮過後會消失,但依然不建議生吃,尤其有風濕症、關節炎、痛風、胃酸過多症、腎結石等病人不可以多食此物,若要做葯用也必須嚴格遵照醫囑。
[編輯本段]【鳳仙花的傳說】
相傳很早很早以前,在福建龍溪有個叫鳳仙的姑娘,長得亭亭玉立,秉性溫柔善良,與一個名叫金童的小夥子相愛。一天,縣官的兒子路過此地,見鳳仙這般漂亮可愛,頓生歹心,前來調戲。被鳳仙臭罵一頓灰溜溜地走了。鳳仙知道這下可闖了大禍,縣官兒子肯定要求找麻煩。於是決定與金童一起投奔外地。鳳仙只有父親,金童上有母親。兩老兩少連夜啟程遠走他鄉逃難。途中金童的母親患病,閉經腹痛,荒山野嶺又無處求醫訪葯,四人只好停步歇息。
再說縣官聽說兒子被村姑罵了一通,就命手下前來捉拿鳳仙,眼看就要追上,無奈之中鳳仙、金童拜別父母,縱身跳入萬丈深淵,以示保潔。兩位老人強忍悲痛,將鳳仙金童二人合葬。晚上兩位老人依墳而卧。鳳仙和金童夜間托夢給父母,告之山澗開放的花兒能治母親的病。次日醒來,果見山澗滿是紅花、白花,紅的似朝霞,白的似純銀。老人採花煎湯,服後果真葯到病除病癒。後來,人們就把這種花命名為鳳仙花以示紀念。
古代傳說鳳凰是鳥中之王,雄鳥名鳳,雌鳥名凰,由於鳳仙花有這一美名,讓人一見鳳仙花就聯想起鳳凰。
明代詩人瞿佑在《鳳仙》一詩中雲:「高台不見鳳凰飛,招得仙魂慰所思。」其意是說人們雖然不曾看到高處有鳳凰飛,但卻可看見由鳳凰仙魂所化的鳳仙花,也可安慰人對鳳凰的思念了。
唐代詩人吳仁壁在《鳳仙花》一詩中雲: 「香紅嫩綠正開時,冷蝶飢蜂兩不知。此際最宜何處看,朝陽初上碧梧枝。」據說鳳凰非梧桐樹不棲,詩中碧梧枝指的就是梧桐樹枝,詩人已把鳳仙花當作鳳凰的化身,可見鳳仙花在我國花卉文化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而用鳳仙花染紅的指甲,也讓詩人浮想聯翩,元代楊維楨在《鳳仙花》一詩中有「彈箏亂落桃花瓣」的語句,形容染紅指甲的女子彈箏時,手指上下翻動,好似桃花瓣落紛紛。 古人對於花草也有尊貴卑賤之分,曾因鳳仙花生命力頑強,隨處可見,並不珍惜而把她喻為"菊婢",意為菊花的婢女.
一花多色相關詩詞「細看金鳳小花叢,費盡司花染作工,雪色白邊袍色紫,更饒深淺日般紅。」
「洞簫一曲是誰家,河漢西流月半斜。俗染纖纖紅指甲,金盆夜搗鳳仙花。」
「楊妃生而手足甲爪皆紅,宮中效之。」
「夜聽金盆搗鳳仙,纖纖指甲染紅鮮。投針巧驗鴛鴦水,綉閣秋風又一年。」
毛澤東《詠指甲花》
百花皆竟放,指甲獨靜眠。春季葉始生,炎夏花正鮮。
葉小枝又弱,種類多且妍。萬草披日出,惟婢傲火無。
淵明愛逸菊,敦頤好青蓮。我獨愛指甲,取其志更堅。
唐·李賀 《宮娃歌》
蠟光高懸照紗空,花房夜搗紅守宮。
象口吹香毾(登毛)暖,七星掛城聞漏板。
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鸞簾額著霜痕。
啼蛄吊月鉤欄下,屈膝銅鋪鎖阿甄。
夢入家門上沙渚,天河落處長洲路。
願君光明如太陽,放妾騎魚撇波去。
* 李賀不經意間看見了鄰家女子對燭染指,信筆成詩,是為中國婦女用鳳仙花「美甲」的最早記錄。
各色鳳仙花唐·吳仁壁 《鳳仙花》
香紅嫩綠正開時,冷蝶飢蜂兩不知。
此際最宜何處看,朝陽初上碧梧枝。
* 指鳳凰常棲的碧梧枝,用來指在枝上可以看到鳳仙花。
唐·張 祜 《聽箏》
十指纖纖玉筍紅,雁行斜過翠雲中。
分明似說長城苦,水咽雲寒一夜風。
唐·張 祜 《觱篥》:一管妙清商,纖紅玉指長。
宋·晏 殊 《金鳳花》
九苞顏色春霞萃,丹樨威儀秀氣攢。
題品直須名最上,昂昂驤首倚朱欄。
宋·楊萬里 《鳳仙花》
細看金鳳小花叢,費盡司花染作工;
雪色白邊袍色紫,更饒深淺四般紅。
元·陸琇卿 《醉花陰》
曲闌鳳子花開後, 搗入金盆瘦。
銀甲暫教除, 染上春纖, 一夜深紅透。
絳點輕襦籠翠袖, 數顆相思豆。
曉起試新妝, 畫到眉彎, 紅雨春心逗。
元·楊維楨 《鳳仙花》
金盤和露搗仙葩,解使纖纖玉有暇。
一點愁疑鸚鵡喙,十分春上牡丹芽。
嬌彈粉淚拋紅豆,戲掐花枝縷絳霞。
女伴相逢頻借問,幾番錯認守宮砂。
元·楊維楨 《鳳仙花》:彈箏亂落桃花瓣
元·楊維楨 :夜搗守宮金鳳蕊,十尖盡換紅鴉嘴。
明·瞿佑 《渭塘奇遇記》
洞簫一曲是誰家?河漢西流月半斜。
要染纖纖紅指甲,金盆夜搗鳳仙花。
明·瞿佑
金盆夜搗聲相應,銀甲春生色更宜。
好倩良工揮彩筆,寫成竹葉夾桃枝。
明·瞿佑 《鳳仙》:高台不見鳳凰飛,招得仙魂慰所思。
明·徐階:金鳳花開色最鮮,染得佳人指頭丹
明·嚴易:閑摘秋花搗蟬蛻,殷紅醮甲玉摻摻。
清·劉灝 《鳳仙花》
九苞顏色春霞萃,丹穴威儀秀氣殫。
題品直須名景上,昂昂驤首倚朱欄。
清·呂兆鱗
染指色愈艷,彈琴花自流。
尋找歸路:鳳仙花
若真有一種透骨的香,
能透過靜謐幽寂的街巷,
行過滿眼風霜的景物,
能穿過一個個恬淡寧靜的夜,
和萬千歲月,
能在舊事,離愁,殘夢,迷樓,
以及萬里山河中,
解讀世俗,
花開花落也成了懷思綿綿的記憶,
於是飛鳥,奔馬,
蝴蝶和炊煙都不會迷途。
一個季節和一種植物,
在失去了聯系之後,
花的魂魄在醉了夢想里,
尋找歸路。

熱點內容
紅樓夢海棠詩 發布:2024-12-03 00:44:20 瀏覽:623
宏盛花卉 發布:2024-12-03 00:35:44 瀏覽:632
茉莉花400字作文 發布:2024-12-03 00:32:26 瀏覽:943
古典玫瑰的愛戀漫畫 發布:2024-12-03 00:16:21 瀏覽:518
南山西麗鮮花 發布:2024-12-03 00:11:17 瀏覽:402
康乃馨花頭垂下來 發布:2024-12-02 23:57:14 瀏覽:453
小鮮花游戲 發布:2024-12-02 23:51:09 瀏覽:816
盤錦綠植大棚哪裡有 發布:2024-12-02 23:46:40 瀏覽:201
梅花詩的對句 發布:2024-12-02 23:46:30 瀏覽:514
荷花在什麼中 發布:2024-12-02 23:41:55 瀏覽: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