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插花
A. 九州鎮的民俗風情
在春節期間,各地的農民業余藝術家們,舞動著五彩繽紛的花扇和綵綢,伴隨著節奏鮮明的鑼鼓聲和旋律優美、高亢清脆的嗩吶聲,在農村、城鎮的街口翩翩起舞,以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河北省的民間舞蹈基本上是以秧歌為主,其他還有各種燈類、鼓類以及借用道具表演的獅子舞、竹馬、旱船、花船、小車、大頭舞等共140多種。冀東有地秧歌、撫字扇鼓、五虎棍;冀北有插花舞;冀中有滄州落子、竹馬落子、花鼓落子、地平蹺、風秧歌、花狸虎、七巧燈、勝芳挎鼓、戰鼓、荷花燈、花籃燈;冀南和冀西有井陘拉花、踏鼓、排鼓、大秧歌、別杠、抬花杠、花船、花車等等。獅子、龍燈、高蹺、旱船、大頭舞、背閣、擎閣、抬閣等舞蹈形式,遍及河北各地。而九州鎮的明見舞蹈主要是是冀中風格。
河北省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如徐水的《花獅》,唐山的地秧歌,滄州的落子舞,石家莊井陘的《拉花》等。徐水的《花獅》,唐山的《跑驢》,在第四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上,曾分別獲過國際舞蹈比賽一等獎和二等獎。
在舞蹈的藝術風格上,由於河北各地的地理環境、生產勞動、氣候條件、方言語調、文化生活、民俗風情的差異,也就形成了迥然不同的風格和特點。
春節習俗之最
最早的春節:相傳中國原始社會時就有「臘祭」之說不得,夏朝建立後,此俗流傳下來。
最早的除夕:中國農歷年的最後一天晚上稱為「除夕」。「除夕」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根據《呂氏春秋》中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擊鼓驅逐「疫病之鬼」,這就是「除夕」的由來。而最早提到「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的《風土記》。 最早的春聯:據《宋史》記載:宋滅蜀的前一年,(公元964年)除夕,後蜀主孟槌寫下「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是被人們公認的第一副春聯。
最早的年畫:年畫的前身叫門畫,最早的年畫形式是門神,畫的是神話傳說中神茶、郁壘,也有的在門上畫虎或古代勇士像,到了宋代演變為木版年畫。
最早的賀年片:早在宋代就已出現了贈送賀年片的習俗。據南宋人張世南《遊宦紀聞》里記載,其家藏有北宋元祐年間敬賀正旦的墨跡。就是正月初一,「敬賀正旦就是現在賀年片上印的「恭賀新年的意思。
最早的爆竹:春節爆竹之俗始於漢代,當時沒有火葯紙張,所謂爆竹,是用火燒竹子發出的啪啪聲。
最早的壓歲錢:據古籍《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壓歲錢最早出現在唐玄宗天寶年間,嬪妃們在春節三五結伴做擲錢游戲,宮廷錢庫就散些錢給她們。此風在當時宮廷內是很盛行的。
訂婚習俗
第一次見男方父母,給女方錢,2000-10000,若同意,就返還男方200或更多。直到結婚前,每次見都要多少給點錢。尤其是過年的時候給的稍微多點1000左右。男方的直系親屬見女方第一面的時候都要給錢,叔叔,伯伯,姑姑什麼的,別的親戚就不算了,談結婚的時候,給女方8000以上,是女方自己買結婚用的衣服的,還有爐灶、鍋碗、洗衣機、冰箱等簡單的。床必須要男方買,當然現在一般都是男方陪著女方選,但是是男方出錢,傢具、電視什麼的就是男方的事了。一般時辰是在上午的11點18分。 民歌從內容上可劃分為傳統民歌、各個歷史時期革命民歌、建國以來新民歌三大類。在傳統民歌中,涉及的題材非常廣泛,有描寫自然景物、記述民間習俗、傳授生產、生活知識、歡慶節日、表達男女愛情及家庭瑣事等等,但有相當多的傳統民歌,深刻反映了封建社會中農民和地主之間尖銳的階級矛盾。農民受剝削、受壓迫,過著牛馬一樣的悲慘生活,他們把滿腔的痛苦和憤懣,傾吐在民歌之中。如《窮人淚》、《長工十二月》、《回關南》、《逃荒》、《萬年愁》等,就是農民悲慘生活的真實寫照。在傳統民歌中還有如《四輩和玉妹》、《五哥放羊》、《茉莉花》、《綉荷包》等一類以抒情見長的民歌,熱情地贊美了勞動人民朴實、真摯、純潔的愛情生活,和他們對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嚮往。這類民歌表達感情細膩,曲調優美,親切感人。
革命民歌是解放前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在河北流傳的歌曲。如反映義和團斗爭的民歌:《紅燈照》、《趁早加入義和團》、《打洋鬼子》、《只要齊心就好辦》等,忠實地反映了這一歷史時期人民的斗爭風貌。
在新民主主義時期,河北人民創作了很多以革命斗爭為題材的優秀民歌,以抗日為題材的《送郎參軍》、《去當兵》、《打保運船》、《反掃盪》、《盤查通行證》、《埋地雷》、《獻花》等民歌,有力地配合了打擊日寇的斗爭。在解放戰爭時期,河北到處唱著《李玉蘭勸夫參軍》。此外,如《質問蔣介石》、《保衛勝利果實》、《大軍南下》等民歌,對宣傳解放戰爭,也都起到積極的作用。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埋葬了蔣家王朝,新中國成立後,河北人民從心眼裡唱出了《共產黨恩如山》、《朵朵葵花向太陽》、《老百姓擁護毛澤東》的頌歌,抒發了人民群眾對黨和毛澤東同志的愛戴。
建國以後,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建設的嶄新時代,河北人民精神振奮,建設社會主義的勞動熱情無比高漲,涌現出一大批反映社會主義時代的新民歌,如《學習雷鋒》、《光榮榜》、《唱唱咱公社好光景》、《貧下中農革命扛大旗》、《農業戰線添人才》、《周總理來到隆堯縣》、《總任務傳萬家》、《歌唱新憲法》等民歌,以奮發向上、樂觀豪邁、明朗健康的格調,生動地反映出河北人民對黨、對毛主席、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無比熱愛,展現了河北人民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戰斗風貌。
河北民歌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體裁多樣。主要體裁有小調、勞動號子、山歌三大類。其他還有少量的兒歌、宗教及婚喪儀式的歌曲和少數叫賣、生活音調等。 雖然名稱叫做偷碗,其實就是拿。在一些農村地區,每當有高壽的老者去世,在舉辦喪事的過程中,客人吃完飯都會把碗帶走,當地人相信這些碗會給人們帶來福氣、帶來長壽。
B. 河北邯鄲有什麼好玩的
在河北邯鄲,你將發現一個充滿歷史魅力和自然美景的城市,這里有許多值得一游的地方,下面是其中的10個推薦景點。
首先,佛光寺是一個必去的古跡。這里保存著中國古代佛教藝術的珍貴遺產,寺內的佛像和壁畫讓人感嘆不已。
緊鄰佛光寺的慧雲禪寺,則是一處寧靜的避世之地。在這里,你可以靜心冥想,享受片刻的寧靜與和諧。
學步橋是邯鄲的一處文化地標,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悠久的歷史背景使其成為攝影愛好者的熱門取景地。
沁河郊野公園是自然愛好者的天堂。公園內綠樹成蔭,溪流潺潺,是遠離城市喧囂、親近自然的好去處。
七步溝風景區以其壯麗的山水風光著稱,是登山、徒步愛好者的理想選擇,你可以在這里欣賞到令人震撼的自然景觀。
大佛石刻是邯鄲的一大特色,巨大的佛像雕刻在岩石上,展現了精湛的工藝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邯鄲插花藝術館則為藝術愛好者提供了一個了解和欣賞中國插花藝術的平台,這里不僅展示精美的插花作品,還定期舉辦插花講座和工作坊。
普會寺是邯鄲的一座歷史悠久的佛教寺廟,寺內不僅有精美的佛像和壁畫,還有庄嚴的法會和禪修活動,讓人心靈得到凈化。
王郎城遺址公園保存著古代王郎城的遺跡,是了解邯鄲歷史文化的寶貴資源,這里不僅有壯觀的城牆遺址,還有復原的古代建築和文物展覽。
最後,串城街歷史文化街區是體驗邯鄲傳統風貌和市井生活的絕佳地點,這里的小吃、手工藝品和古色古香的建築,讓人彷彿穿越回過去。
這些地方不僅展現了邯鄲的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更是體驗當地風土人情的絕佳選擇。無論是想要感受傳統文化,還是尋求自然之美的旅行者,邯鄲都能滿足你的需求。
C. 插花藝術最早的發源地
關於插花藝術的起源,目前有幾種說法,並不統一,是個有待繼續查證和探討的問題。在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插花藝術雖然源遠流長,但由於它的創作和欣賞都屬即時性的,在攝影和錄像等技術發明之前,只是短暫的藝術表現,所以傳世作品極少,對其始源的考證,只能藉助於地下出土文物或各類史料只言片語的記載,加之過去極少有人進行考證,故今天要得出確切的結論是有困難的。這里只把幾種有關起源的論說做一簡介,以供參考。
一、插花藝術的原始形式
(一)源自佛教供花 這是目前較流行的說法。根據有兩點,一是來自日本插花界的觀點,二是從佛經中論證。
1.日本插花界觀點 日本的插花藝術是從佛前供花發展而來,經過供花→宮廷插花→民間插花這一歷程發展成今日的插花。隨著日本插花藝術的發展,許多人士都前往日本學習插花,因此把日本插花的起源推而廣之,流傳著插花源於佛教供花的起源論說。
2.從史書和佛經引證 目前許多書籍都引用《南史》中關於盤花的段節,認為是最早的記載。《南史》的南朝齊武帝諸子中,有關晉安王子懋:「年七歲時,母阮淑媛嘗病危篤,請僧行道,有獻蓮華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子懋流涕禮佛曰,『若使阿姨因此和勝,願諸佛令華競齋不萎。』七日齋畢,華更鮮紅,視罌中稍有根須,當世稱其孝感。」這段蓮花供佛的記載,被認為是插花源於佛教的文征。
另外,佛經中也確有供花的條文。佛經和《魏書》中都有「花供養」的記載。花供養是佛教六種供養(鮮花、塗香、水、燒香、飯具、燈明)中的第一位,可見佛教供花的確是非常注重的。
(二)源自民間風俗 是從廣義范疇理解插花。認為插花的原始形式是不是用器皿的手持花和佩戴花。花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美物,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很早就與花為伴,花使人產生信賴、安慰的感受,能互相溝通,人們把花(葉)作為護身符,戴在身上可驅魔祛邪,得以平安。後逐漸發展為一種裝飾,表現自己的美麗迷人,互相贈送以示愛慕和思念。這是一種自發的行為,雖然其中滲有一些迷信色彩,但並非因某一種宗教而起,只是人們對冥冥宇宙的不解而產生的心理反應。
在中國,遠在佛教傳人之前,民間就有用花祭祀和贈花的風俗。最早的傳說是《山海經》稱:東海之度朔山,神萘和郁壘捉鬼的故事。黃帝立大桃人於門戶,畫二人象與虎,葦索以御鬼,後人皆仿之。這是公元前4000多年前的故事。
《詩經》是記載公元前470年以前商周到春秋時期的民間風情詩集。《詩經.鄭風.溱洧(wei)》中有男女手持蘭花到秦河清水去祭祀、嬉戲的記載;臨別時還互贈芍葯。屈原的《楚辭》中關於佩戴花飾,以花相贈或寄託思念、祭祀的詩句更數不勝數。《楚辭·九歌》有:「瑤席兮玉境,盤將把兮瓊芳」即指在神座前放置成束的鮮花,《楚辭·山鬼》是以披花帶綠形容山神,折花香以寄所思:「披石蘭兮帶杜衡(一種香草),折芳馨兮遺所思」。
晉人陸凱的梅花詩:「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將友人相贈的花枝,插於盛水器皿中,這是順理成章的事,這正是插花藝術的起源。而這些都是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已有的。
二、插花藝術的發源地
(一)源自古埃及 在西方插花著作和分中文插花書刊中都有這種提法,其根據是在古埃及法老墓中發現有插花圖案的壁畫。文物的證據是無可否認的。公元前2500年埃及貝尼哈桑墓壁上有睡蓮瓶壁畫,並在墓中發現有鮮花隨葬,這可謂是世界最早製作的「乾燥花」了。據說古埃及人把蓮花看做愛西斯神,並已知道把花安置在有水的瓶中,使之不萎。這些都足以說明古埃及人很早就有鮮花祭祀的儀式。此外,埃及的金字塔以及相繼創立的幾何學,對西歐的建築和藝術風格都極有影響,而西方傳統的古典插花正是以各種幾何圖形為主的大堆頭形式,具有像金字塔那樣的對稱、均衡和重量感,可見藝術風格的一致性。所以說插花源自古埃及是有一定根據的,起碼可說是西方插花藝術的發源地。
(二)源自中國 如前所述,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以花祭祖和互贈花枝(束)的風俗,而且玩賞花木的風氣甚濃。據考古發現,河北望都東漢墓道壁畫中有一方幾上盛有六枝紅花的圓盆,過去人們對插花意識淡薄,曾認為是盆景,但現在看來,甚似插花。這和北周時庚信的一首杏花詩極其相似。詩曰:「春色方盈野,枝枝綻翠英。依稀映村塢,爛漫開山前,好折待賓客,金盤襯紅瓊」。西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多放盪江湖,寄情花草,與山水花草為友,他們不僅賞花,還有探花、採花的逍遙游。東漢張衡的《歸田賦》上說:「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郁茂,百草滋榮……於焉消遙、聊以娛情」。東晉的陶淵明有詩:「秋菊有佳色,損露掇其英,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採花、折枝的興致歷久不衰,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等等,正因中國文人有此嗜好,所以中國的插花藝術既具自然寫真的風格又具濃郁的文人氣息,融詩、書、畫、花於一體,不拘一格,謙灑自如。這是東方插花藝術的特點,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風格。日本插花是從中國傳入的,因此也滲透著不少這種特色。此外,中國人很早就研究延長切花花材壽命的方法,對花枝插置的布局,與花器和周圍環境的配合等等都早有研究,使插花成為一門獨立的、系統的專學。高濂的《瓶花三說》,張謙德的《瓶花譜》,還有羅虯的《花九錫》以及明代袁宏道的《瓶史》都可說是最早的插花專著。所以說,中國是東方插花藝術的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