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水墨畫
A. 彩墨國畫花卉圖片欣賞
寫意畫的傳統是一個需要逐步深入和掌握的過程,但現代的寫意畫除了必須繼承這種傳統以外,更需要創新的表現。我整理了彩墨國畫花卉圖片,希望大家喜歡!
彩墨國畫花卉圖片展示彩墨國畫花卉圖片1
彩墨國畫花卉圖片2
彩墨國畫花卉圖片3
彩墨國畫花卉圖片4
彩墨國畫花卉圖片5
關於國畫入門知識
中國畫的執筆方法是怎樣的
初學者,首先要懂執筆,姿勢才能正確,達到運筆用墨自如,應注意以下幾點:1筆正:筆正則鋒正。骨法用筆以中鋒為本。2指實:手指執筆要牢實有力,還要靈活不要執死。3掌虛:手指執筆,不要緊握,指要離開手掌,掌心是空的,以便運筆自如。4懸腕、懸肘:指大面積的運筆要懸腕或懸肘,才可以筆隨心,力貫全域性。
什麼是中鋒、側鋒用筆
中鋒用筆要執筆端正,筆鋒在墨線的中間,用筆的力量要均勻,筆鋒垂直於紙面,其效果圓渾穩重。 側鋒用筆執筆偏側,筆鋒在墨線的邊緣,筆鋒與紙面形成一定的角度,用力不均勻,時快、時慢、時 輕、時重,其效果毛、澀變化豐富。
什麼是順鋒、逆鋒用筆
順鋒:一般指筆鋒的執行和筆桿的傾斜方向一致,其效果光潔、挺拔。逆鋒:筆鋒逆行也就是說 習慣的運筆方向相反,其效果乾澀、稚拙。
什麼是聚鋒、散鋒用筆
聚鋒是指筆鋒攏在一起,呈單一筆鋒。散鋒則指筆鋒散開,呈多鋒狀又稱「開花筆」,其效果枯 澀而多變化。
用筆的快慢影響畫面效果
各種筆法的運用,主要依效果而定,當然也不排斥個人的特殊習慣,用筆的快慢,決定於紙的吸水程 度及筆中含水分的多少。畫紙吸水快,用筆的速度相對也快些,但如筆中含水較少或極少,用筆速度 也就不同程度地放慢。如果紙吸水慢,但筆中含水較多,用筆的速度也要相應快一點,隨著筆中水分 的減少,用筆的速度也逐漸放慢。
用筆的一些常用表現手法是什麼
勾:以線造型。是工筆、寫意畫法主要手法之一。比較起來以工筆畫用的更多一些。同時「勾」又往 往與「染」結合表現一些特定的內容,如人物的臉、手,以及花卉的勾染等,勾有時也同皴結合使 用,如山水畫石頭的畫法,多是勾皴結合。工筆的勾,以中鋒為主,要求工整、嚴謹,近似書法中的 楷書。寫意的勾,則比較隨意,要生動活潑。以側鋒結合中鋒,有時也用散鋒,近似書法皴:是一種 和勾緊密結合的輔助方法,工筆和寫意均常用。大體上分為點狀皴類、面狀皴類、線狀皴類。無論哪 種皴法均需見筆,用筆要有變化,可用中鋒、側鋒,也可以用聚鋒和散鋒,但效果不可太光。擦:筆觸不清楚的叫擦。擦是皴工序的繼續,是皴的一個補充,其目的是讓畫面效果更加渾厚。皴、 擦的區別在於:一個要見筆觸,一個不見筆觸。作畫時擦不能單獨使用,可以和皴交替使用。但實際 上往往很難把這兩道程式分開。點:是以面造型的表現手法,寫意畫使用較普遍,工筆畫中也有沒骨點染的方法。工筆的點和染是分 不開的,因此叫點染。寫意畫中的點叫點戳或點戳,點法要強呼叫筆方法和見筆觸。寫意的點法要從 實際出發,可以藏鋒,可以露鋒;可以側鋒,也可以散鋒,無論哪種方法都要見筆觸,不可含混不 清。染:是加強畫面效果的又一種方法。工筆畫及寫意畫均用,但工筆畫用得更多一些。工筆畫中的染可 分為勾染、烘染兩種。烘染是在物象輪廓外所做的一種效果的補充,另外還有分染、罩染、碰染等。 寫意畫的染一般都是和皴、點結合進行,如皴染、點染,它是一種見筆觸的染法。其作用同工筆一 樣,方法有溼染先在被染處上一遍水、干染兩種。
什麼是以「線」為主的中國畫筆墨觀
中國畫的表現方法是以「線」為主的筆墨,它的物質材料是毛筆、水墨和宣紙。這種特殊的工具材 料,與特定的表現手法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絡。以至「筆墨」成為中國畫的一個重要特點。有無筆墨, 成為人們評價中國畫優劣的一個重要標志。比較中西繪畫的用線手法,雖然西方畫家也利用線條塑造形象,傳達感情,但他們更側重於表現形象 的質感、量感、空間感。中國畫中線條的作用則超出單純塑造形體的功能,具有表達作者思想感情和 獨立的審美作用。中國畫線條的節奏美和韻律美,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每根線條本身的節奏和韻律, 它是由線條在繪畫過程中有控制的提按、行頓、轉折、輕重、疾徐等所產生的變化。另一種是各種線 條的長短、粗細、繁簡、疏密、濃淡、虛實等變化形成整幅畫的節奏美。用墨的變化是由筆的變化中發展出來的,筆和墨在使用時是兩相結合、相輔相成的。如同骨骼和血肉 的關系,不能截然分開。墨由筆出,筆由墨現,一幅好的中國畫筆法和墨韻是渾然天成的。
中國畫的色彩是怎樣的
中國畫在色彩上,有著它獨特的規律與方法,它排除了自然及光源的約束,一般多強調物象的固有 色。在整個色彩關系中,以白色白紙和墨為基礎,以色彩為輔。早期的中國繪畫,多是以重彩來 表現。如唐、宋時的大批人物畫和山水畫,多是以重彩表現。元明以來,隨著紙的出現帶來了水墨技 法的演變。同時文人畫形式的出現,使繪畫逐漸發展成了以水墨為主,以色為輔的面貌。墨在中國畫 色彩中不只是一種「黑」顏色,而是作為一種調整畫面關系的「色彩」存在。中國傳統畫論中有「墨 分五色」的理論,就是一種典型的以墨為色的觀念。設色的形式:有純用墨色表現的水墨畫,有色墨結合的淡彩畫,也有色彩艷麗以色為主的重彩畫。總 之色與墨的用法不同,體現出不同的風格與面貌。9.中國畫中所提的「形似」、「神似」是指什麼「形似」與「神似」是相對應的。是指繪畫作品與自然物象外在特徵之間的肖似關系。也就是俗話所 說的,畫什麼像什麼。戰國荀況有「形具而神生」之說。南朝齊范縝亦有「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 滅」之說。形似與神似是統一的。南朝宋宗炳雖有「萬趣融其神」之說但仍堅持「以形寫形」,「以 色貌色」。東晉顧愷之說的更明確,即所謂「以形寫神」。清代鄒一桂說:「未有形不似反得其神 者。」以上諸觀點,都是主張「形似」是繪畫的基礎。「神似」與「形似」也是相對應的。指主客觀相統一,由事物的表象審美到意象的深化。也就是說除 了畫什麼像什麼之外,還要注意精神內在的表現。即「神者形之用,形者神之質」。袁文曰:「作畫 形易而神難。形者其形體也,神者其神采也。凡人之形體,學畫者往往皆能,至於神采,自非胸中過 人,有不能為者。」晁以道、楊慎、李贄等皆有闡述,「畫不徒寫形,正要形神在。」故「形神兼 備」是中國繪畫藝術的定論。
中國畫中「形似」和「神似」的關系
畫家在描寫物件時,要在刻畫物件外形的基礎上,達到傳神的境界。這就不是只限於對物象簡單如實 的描寫,而是包含了畫者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從理性認識到藝術表現完整的過程。它不是物象 簡單的再現,而是比原來生活中的物象更高度概括,更注重精神實質的表現,而達到傳神。這種作畫 的態度,就是中國畫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基礎。
什麼是中國畫的「意境」
李可染先生說:「意境是藝術的靈魂,是客觀事物精萃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鑄,經過高度 藝術加工達到情景交融,從而表現出來的藝術境界,詩的境界。」意境在中國畫中包含的內容很多。一張畫的主題,其取景構圖、造型和傳神、情節安排與描寫以及畫 面經營處理都須在「意」字上下功夫。「意」可以說是一張畫的靈魂。中國畫向來就被說成「畫是無 聲詩」、「畫有意境」。一張畫常常是物件特徵和畫家感受的和諧表現才能產生詩意。情景交融的形 象才是詩的形象,所謂「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的形象才是耐人尋味的藝術形象」。一張情意深,表現 力強的畫對看畫的人能保持著廣遠持久的吸引力,這就是所說的中國畫的「意境」。
中國畫中「意匠」是指什麼
表現意境的加工手段叫「意匠」,也就是指藝術家的表現方法和創造力。在藝術上「匠」字是很高的 譽詞,如「匠心」、「宗匠」等等。對於藝術家來說,加工手段的高低關系著藝術造詣的高低,歷代 卓越的藝術家沒有不在「意匠」上下功夫的。中國畫意境的表現,首先是作者的生活感受,形象思 維,藝術創作表現方法等一系列內在功力的結果,同時還必須進行反復的高度的藝術提煉,要求作者 苦心經營,精工製作,達到匠心獨運的藝術效果,謂之高度意匠。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甫所說:「意匠 慘淡經營中」,「語不驚人死不休」。
有關彩墨國畫花卉圖片推薦:
B. 畫荷花的畫名有哪些
《疏荷沙鳥圖》、《荷花圖》、《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荷花鴛鴦圖》。
1、《疏荷沙鳥圖》
《疏荷沙鳥圖》是宋代佚名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圖格調典雅,用筆精緻,畫風細膩,荷葉枯黃的斑點和細小的筋脈均描繪得一絲不苟。
2、《荷花圖》
《荷花圖》是中國近代畫家張大千創作的水墨畫,該作品繪畫的是荷花,整幅畫,構圖飽滿,疏密有致,用筆豪放大氣,格調清新典雅,彷彿預示著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具有一股強勁的蓬勃向上之勢。作者創作這幅作品是為了贈予毛澤東。
3、《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
《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是宋代畫家馮大有創作的一幅中國古畫,文物原屬於故宮舊藏,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材質為冊、絹、設色,尺寸為23.8 x 25.1厘米。
圖的作者馮大有(約十二世紀),是南宋吳門(今江蘇蘇州)人。他自號怡齋,畫史記載他善於捕捉蓮花風、晴、老、嫩不同的面貌,可說是畫蓮的能手。這件作品賦色典雅,用筆細膩,又能寫盡蓮塘在風中的景象,是馮大有僅存的作品,更是一件清麗宜人的傑作。
4、《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
《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是宋代畫家佚名創作一幅絹本設色畫。此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圖原載《煙雲集繪冊》(《石渠寶笈續編》著錄)。無款,簽題黃居寀作。居寀為筌子。荷葉和蓮蓬用粗筆勾描,蟹用細筆寫之,筆法粗獷寫實,設色鮮艷濃重。
5、《荷花鴛鴦圖》
《荷花鴛鴦圖》是明末清初書畫家陳洪綬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畫中為荷塘一角,蘆葦叢生,清澈見底的水面上,一對鴛鴦相伴而游,在它們上面荷葉碧綠似傘,幾朵紅荷正綻吐芳菲。花鳥畫法工整細致,虛實相合。
C. 蘭花水墨有什麼寓意
蘭花水墨的寓意
一、高雅純潔
蘭花水墨畫中的蘭花,被視為高雅純潔的象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蘭花被譽為「花中君子」,代表著高潔、優雅的品質。水墨畫以水墨的深淺、線條的粗細,將蘭花的高潔氣質表現得淋漓盡致。因此,蘭花水墨寓意著追求高雅純潔的生活態度,以及潔身自好的人格品質。
二、堅韌不拔
蘭花生長在偏僻的山谷或林間,不畏嚴寒酷暑,頑強地生長。在蘭花水墨畫中,通過水墨的筆觸,展現出了蘭花的生命力與堅韌不拔的精神。因此,蘭花水墨也寓意著堅韌不拔、永不言棄的精神品質,鼓勵人們在面對困難時,保持堅定的信念,勇往直前。
三、淡泊名利
蘭花不與其他花卉爭艷,獨立於世,顯得淡泊名利。在蘭花水墨畫中,這種淡泊名利的品質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因此,蘭花水墨還寓意著追求內心的寧靜與淡泊,不被世俗繁華所迷惑,保持獨立的思考與判斷。
四、美好祝願
蘭花在中國文化中,也常被用來象徵美好的祝願。在蘭花水墨畫中,通過對蘭花的描繪,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因此,蘭花水墨也寓意著對美好生活的祝願,以及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期待。
綜上所述,蘭花水墨寓意著高雅純潔、堅韌不拔、淡泊名利以及美好祝願。通過欣賞蘭花水墨畫,我們可以感受到這些美好的寓意,從而在生活中追求更高的品質,面對困難時保持堅定的信念,不被世俗所迷惑,對美好生活充滿嚮往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