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花的花語
❶ 枇杷花語是什麼 枇杷適合送什麼人
導讀:枇杷在我們的認知里就是一種食物,一味可以治療很多疾病的中葯,熟知枇杷的功效是消食止渴、潤膚止咳,但這只是片面,枇杷的功效和作用還有很多,只是我們不了解而已,今兒我就給大家說說枇杷不一樣的地方,比如枇杷花語是什麼?枇杷適合送什麼人?想知道的就來看看我的介紹吧。
枇杷花語是什麼 枇杷適合送什麼人
枇杷花語是什麼 枇杷適合送什麼人
枇杷是什麼
枇杷,別名:蘆橘、金丸、蘆枝,拉丁文名: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薔薇科、枇杷屬植物,枇杷原產中國東南部,因葉子形狀似琵琶樂器而名,其花可入葯。
樹高3~5米,葉子大而長,厚而有茸毛,呈長橢圓形,狀如琵琶。別名又叫蘆橘、蘆枝、金丸、炎果、焦子。枇杷與大部分果樹不同,在秋天或初冬開花,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比其它水果都早,因此被稱是「果木中獨備四時之氣者」。枇杷的花為白色或淡黃色,有五塊花瓣,直徑約2厘米,以五至十朵成一束,可以作為蜜源作物。
枇杷花語是什麼:枇杷沒有花語,枇杷花也沒有花語。
枇杷花的介紹
枇杷花,中葯名。為薔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 Lindl.的花。分布於甘肅、陝西、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台灣等地。具有疏風止咳、通鼻竅之功效。常用於頭風,鼻塞流涕,虛勞久嗽,痰中帶血。
枇杷的功效和作用
枇杷的功效和作用
枇杷果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是營養豐富的保健水果。枇杷的主要功效可以治療肺熱咳喘,吐逆,煩渴。主要作用可以潤肺下氣、 止渴。果:清肺生津止渴;核,祛痰止咳,和胃降逆;用於治療肺熱和咳嗽、久咳不愈、咽干口渴及胃氣不足等病症。
每年5到6月間,枇杷成熟,與櫻桃、梅子並稱為「三友」。《本草綱目》記載「枇杷能潤五臟,滋 心肺」,枇杷的全身都是寶,除果實外,枇杷花、枇杷核等都有各自功效。
1、枇杷花
枇杷花味淡,性微溫,具有解表止咳的功效,主治傷風感冒、咳嗽咳痰等證。取枇杷花20克,蜂蜜適量,開水沖泡代茶飲,可治療傷風感冒、咳嗽喉痛;枇杷花、辛夷花等分焙乾研末,每次5克,米酒調服,可治療鼻流清涕。
2、枇杷核
枇杷核味苦,性平,具有化痰止咳、疏肝理氣的功效,主治咳嗽、疝氣、水腫、瘰癧等證。取枇杷核10克搗碎煎煮,取汁加適量冰糖,可治咳嗽;枇杷核適量研末,調酒外敷,可以治療淋巴結核。
枇杷的功效和作用
3、枇杷皮
枇杷皮又稱枇杷木白皮,功效與枇杷葉相似,鮮枇杷皮咀嚼咽汁可以治療呃逆少食,取枇杷皮30克水煎服,可以治療嘔吐。
4、枇杷根
枇杷根味苦,性平,可以治療虛勞久咳、關節疼痛。鮮枇杷根40克洗凈切碎,水煎服可治療肺結核咳嗽;鮮枇杷根200克,豬腳一個,黃酒250毫升,燉服可以治療關節疼痛。
枇杷的適用人群
枇杷的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即可食用枇杷,孕婦、寶寶以及哺乳期媽媽皆可吃枇杷。孕婦在孕早期吃點枇杷可以改善惡心嘔吐的症狀。枇杷營養豐富,枇杷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對增進食慾、幫助消化吸收,這對於食慾不好的寶寶是很有幫助的。而且由於枇杷的果實和葉還有抵制流感病毒的作用,因此可吃枇杷可以預防流行性感冒。但需注意尚未成熟的枇杷切勿食用,會引起輕微中毒。
據《開寶本草》記載,枇杷「味甘,寒,無毒」。此外《隨息居飲食譜》中也提到:「多食助濕生痰,脾虛滑泄者忌之」。枇杷屬於性寒之物,因此故脾虛便溏者勿食,不然容易引起腹痛腹瀉等症。所以,枇杷也不宜多吃。
❷ 枇杷的花語是什麼
枇杷花,又稱為琵琶花。
琵琶花花語:潤物無聲,關懷的愛,陪伴;相思。
琵琶花神是烏孫公主劉細君。
烏孫公主劉細君,西漢宗室,漢武帝劉徹侄子罪臣江都王劉建之女。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武帝為抗擊匈奴,派使者出使烏孫國,烏孫王獵驕靡願與大漢通婚。漢武帝欽命劉細君為公主,和親烏孫,為獵驕靡的右夫人,並令人為之做一樂器,以解遙途思念之情,此樂器便是「阮」,亦稱 「秦琵琶」。
獵驕靡年老,語言不通,劉細君很是悲傷,自己作歌說:「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王延。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後烏孫王另其嫁給其王孫,再嫁有一兒一女。劉細君知識淵博,多才多藝,其不卑不亢的性格贏得烏孫國上下的敬重。劉細君作為和親公主嫁到烏孫國,她的付出換來漢朝邊疆數十年的穩定和安寧,同時也給當地的游牧民族帶來先進的中原文化。
相傳劉細君死後,她珍愛的「秦琵琶」化為她墓旁的琵琶花,繼續陪伴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