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供佛插花圖片

供佛插花圖片

發布時間: 2025-04-11 14:54:34

❶ 供佛可以用盆花嗎

可以呀!順復便我給你普及制一下供品的知識吧!
——供品千萬不要放肉!凡神佛供品,都不要放葷腥之物,否則不僅損壞神佛修為,還增加自己罪孽。我把十供養解釋給你聽:
一般來說,佛教里的供養有很多種,譬如法供養、財供養、觀行供養、三業供養、千僧供養等等。但是我們這些俗人,只知道用財供養,最普及的是財供養裡面的十供養,即用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等十件物品對佛供養,都有一定喻示的,如香象徵戒香,花象徵美好,燈象徵光明,水象徵清凈,果象徵佛果,茶象徵清醒,食象徵飽滿,寶象徵財富,珠象徵希有,衣象徵庇護,等等。所以佛不需要什麼佛對什麼供品,而是你以十供養以及恭敬地心去供養任何一尊佛,他們都會歡喜收受的。但凡供養,即有福報。阿彌陀佛!
——由上可知,佛菩薩尚且歡喜這個,何況關公、財神、祖神(家裡供奉的祖先,成神的稱為「祖神」,未成神的稱為「祖靈」)及其他神仙(保家仙、出馬仙、黃仙、長仙、狐仙、黑仙等)呢?因為神仙是六道輪回里的天道里的人物,而佛菩薩是已經超越六道輪回的聖人,所以供奉佛菩薩的東西,對這些神仙都是適合的。

插花的來歷

起源:插花起源於佛教中的供花。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

插花就是把花插在瓶、盤、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這些容器中。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葉,均不帶根,只是植物體上的一部分,並且不是隨便亂插的。

而是根據一定的構思來選材,遵循一定的創作法則,插成一個優美的形體(造型),藉此表達一種主題,傳遞一種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後賞心悅目,獲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

(2)供佛插花圖片擴展閱讀

藝術造詣

插花既不是單純的各種花材的組合,現代藝術插花不過分要求花材的種類和數量的搭配,但十分強調每種花材的色調、姿態和神韻之美。用一種花材構圖,也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不同的構圖以及與不同花材花器的組合,達到的效果則是完全不同的,這也就是藝術插花的表現力。

藝術插花最講究的是作品的意境,而對花材和花器的選擇幾乎沒有限制。插花構圖注重立體感和空間感,要留空白,以給人想像的餘地。藝術插花通過搭配組合,可以把非常不起眼的材料組織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藝術品。這也是插花的魅力所在。

一件好的作品之所以有較高的藝術魅力和生命力,是由於作者能捕捉自然界最美的瞬間,進行藝術加工。既不是自然美的重復,也不是對他人作品的模仿,而是經過作者精心創作,具有獨特個性和表現力的作品。

藝術插花的作者,須善於觀察自然,敏銳地捕捉自然界花卉植物最美瞬間,積累花卉的形象,注意熟悉花卉的豐富語匯,具備一定的美學理論基礎知識,熟悉繪畫音樂,這樣才能不斷地創作出真善美的作品。

❸ 城市休閑丨跟著老師學插花,讓你家的年味兒更馥郁

旅行,或許能讓你遇到那個更好的自己,而修己觀世,卻並非只有詩與遠方,與花為伴,就是一次與自己內心的對話。

有句俗語:歲朝插花,有花才叫年。「歲朝」是指農歷正月初一,慶祝新年伊始,報歲平安。春節前夕,在花市上選購一些花草裝點氣氛,是對新年寄予美好願望,更是藉此過一個有儀式感的春節。

春節插什麼花,更能烘托吉慶祥和的氣氛?蘭州晨報 旅遊 周刊《任我行》記者來到位於北濱河路隴能家園C區的蓮語學堂,聆聽中式插花老師的分享,讓正在歸途的你與花草對話,插出你心中獨特的年味兒。

蓮語學堂中式插花課

中式插花,崇尚自然

來到蓮語學堂,記者看到一個10歲的小女孩正在有模有樣地擺弄著手裡的花枝,蓮語學堂的創始人劉沫老師不時上前指點著。「媽媽覺得我心靜不下來,所以帶我來蓮語學堂學習中式插花,現在我很喜歡插花。」小女孩對記者說。

說起「花」,恐怕沒有人不喜歡,但人們普遍熟識的花藝、花道,更多的是西式花藝和日式插花。談到中式插花,劉沫說:「因為機緣,我認識了我的老師李麗淑教授,也因此愛上了中式插花。大家都知道花藝的源頭在中國,但了解的人並不多。李麗淑教授最早是日本花道級別很高的老師,後來,她毅然放棄之前所學,從頭學習傳統中式插花,研習中華花藝,到現在教學已有約四十年了。其實中式插花有嚴格的體系,學員們可以按照課本內容精進花藝。」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中式插花。劉沫說:「雖然日式插花、西式花藝很美,可是深入學習就會發現,還是中華花藝底蘊更深厚。春天插桃花時,會想到《詩經》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夏天插荷花,會想起《愛蓮說》『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一年四季可以插出24節氣的特點,學習的過程,也是我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的過程,讓我越發覺得傳承中華花藝是一種責任。」

在我國傳統插花的觀念中,花器對花有特別的含義。中華花藝根據器型不同,分為盤、瓶、缸、碗、筒、籃六大器型。劉沫指著學員正在插的一碗盤花,告訴記者:「盤象徵著大地,池塘邊上有水,是為陰,中間陸地是為陽。其實中式插花受傳統文化與藝術的滋養很深,並汲取了書法、繪畫等姐妹藝術的精華,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中國古人嚮往的『山水精神』,在中式插花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我們經常插好花,在旁邊放一個小仙人踏步桃林,整個插花作品就更耐看,也更有意境。中式插花就是崇尚自然,有虛有實,有枯有榮,也會留白,這正是中式插花與西式花藝的本質不同。」

中式盤花。

春節插花,吉祥喜慶

日本花道講究道是自然,西式花藝以造型和色彩烘托氛圍,談到中華花藝的不同,劉沫說:「日式插花很清簡,這跟它傳播的途徑有關。唐代,日本派出遣唐使,他們將中式插花帶到了日本。經由僧人傳播,日式插花更顯禪意,以少勝多的感覺更強烈,不像中式插花那樣繁盛。中式插花包容性很強,可以很繁盛,也可以是文人的心象花。其中可挖掘出豐富的寶藏。」

說起以花迎新,劉沫說:「根據天時地氣,中式插花都會選擇不同的花。一般到過春節時,古人都會插『新盤』,也叫『辛盤』。唐代歐陽詹的《春盤賦》中描寫,人們以演春、走春、開春等應景活動來表達對春天的期盼與喜悅,其中插迎春花、作春盤、掛花箋、戴花勝等,是以『花』的角度表達春的情趣生活,還會以蔥、蒜、姜等五辛以古籃插成辛盤,配加生菜則謂之春盤。而且,還可以在花枝上掛一些紅色喜氣洋洋的掛件。其實中國的傳統節日都非常有內涵。中國人說,冬至大如年,而農歷二月十五,是中春,也是百花生日,農歷八月十五,中秋,這些都是中國人最在乎的節日,也是『花好月圓』的深厚涵義所在。」

新盤。

「春節插花應該有著吉祥、喜慶的意味,首先談談選材。臘梅、水仙、玉蘭都是不錯的選擇;玉蘭、牡丹海棠又有『玉堂富貴』之意;梅花、竹子、松樹插在一起也有『高潔長壽』的意味;南天竹這樣有花有果實的花材,寓意『開花結果』。在華人世界裡,更多人喜歡用正統的大紅色花材來表現這個春節喜慶氣氛,並掛一些紅色的裝飾。其次,再說說插法,中式插花以三大主枝為主要框架,使枝就是花使命,決定了整個花型,始枝有直立型、傾斜型,還可以是倒掛型,另外還有客枝、主枝。在插花的過程中,應尊重自然,注重花材之間的層次和空間關系。中式插花是典型的空間藝術,仔細觀賞,就會有前、中、後三景,上、中、下三段,看起來平遠、高遠、深遠。」

劉沫指著一件盤花作品介紹:「中式插花各器型形成及盛行年代各有不同,瓶花高昂、盤花深廣、缸花厚壯、碗求中藏、筒重婉約、籃貴端莊。每個人都根據自己對世界的理解,插出自己的一束心花。」

自古以來,中國人對於插花都有特殊的 情感 ,融入自然、渴望天人合一,拈花微笑就是對萬物自然的悟與解,這也許是中國人插花的最高境界。

中式插花

中式插花藝術起源於1500百年前的六朝時代,是我國重要的古典藝術之一。當時插花主要被用在節慶與宗教供花上。唐宋時,與「焚香、點茶、掛畫」同稱四藝,成為當時人們最普遍、最基本的生活素養。

中式插花有寫景花,理念花、心象花、造型花四大類型。中華花藝是以中國人對花木之美的特殊品味為基礎,首重意趣,形式次之,而後色彩。比如:拈一束清香以供佛;折柳贈人;頌寓父母健在;贊君子之德操;或對友人之祝福與關懷;或造無可名之形,假瓶盤為地,別造靈奇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

福利來啦!

中式插花體驗課: 原價300元,蘭州晨報讀者持當日晨報到店體驗價100元。

文丨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 荊雯

❹ 插花怎麼做

(1)我國梅花插花的歷史 我國梅花插花的最早記載,至少應在魏、晉之際。據《荊州記》載:「陸凱與范曄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並贈詩雲:『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宋代,梅花插花之風甚盛。李嵩畫有《花籃圖》,在此畫中,一個精緻的藤籃中插有梅花、蠟梅、山茶、水仙、瑞香等花卉,技法豐滿、細膩。張道洽的《瓶梅》詩雲:「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雲淡月知。」陸游作有「瓶里梅花夜來香」的詩句,戴復古作有「古瓶斜插數枝春,此即吾家勸酒人」的詩句,楊萬里作有「膽樣銀瓶玉樣梅,北枝折得未全開。為憐落寞空山裡,喚入詩人幾案來」的詩句。明、清梅插花及藝梅均步入鼎盛期。明代出現插花的專著,如張謙德《瓶花譜》、袁宏道《瓶史》等。《瓶史》中「花目」一節雲:「余之諸花,取其迎而易致者,入春為梅為海棠」;「品第」一節雲:「梅以重葉、綠萼、玉蝶、百葉緗梅為上」;「使令」一節雲:「梅花以迎春、瑞香、山茶為婢」。《瓶史》很快傳入日本,並形成日本插花的流派之一——宏道流。清代以瓶供為主,如陳書繪制《瓶供》圖,梅花與牡丹交輝,更顯得梅花插花的清麗高潔。清代涉及梅花插花的著作也更豐碩,如《芥子園畫傳·梅菊譜序》就有「出家除夕無他事,插了梅花便過年」之句。其他還有陳淏子的《花鏡》、沈復的《浮生六記》等也涉及有梅花插花。近代,梅花插花應用在規模、風格上均有新的提高。如1949年在上海舉辦的梅展,據考證,可能是我國有史以來的第一屆包括梅花插花的正式梅展。1989年中國花協梅花、蠟梅分會成立後舉辦過九屆全國梅展,均設有梅花插花展區。
(2)插梅的構圖與立意 牡丹重姿、重彩,插牡丹必須顯出富麗堂皇;玉蘭潔白、清麗,插玉蘭要突出亭亭玉立之姿;桃杏嬌艷、繽紛,插桃杏可烘托熱鬧的氣氛……梅花,不以華麗取寵,而以韻格為勝,具有自己獨特的氣質及風格。所以插梅的構圖與立意與眾花不同。
人們愛梅,不只是欣賞梅的外在風姿,更在於梅的「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的品格,人們視梅為堅貞、頑強、幸福及友情的象徵。因此,我們插花之前應先立意:或以冰中孕蕾、雪裡開花的梅花為主體,配以蒼松、翠竹,構成松、竹、梅「歲寒三友」圖;或以「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宋·陳亮)為題來歌頌威武不屈的精神;或以「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晉·陸凱)以寄予友人之情誼;或以「賞梅倍思親」來抒發親人團聚的願望;或以「喜迎佳節春意鬧」,象徵欣欣向榮的景象。關於梅花的插花藝術,《瓶史》中談到:十一月插紅梅,正月插梅花。花木搭配以梅花為主,再配迎春、瑞香、山茶。
(3)插梅的主要方式 插梅的主要方式可分花瓶式插梅、盆景式插梅和壁掛式插梅3種:
花瓶式插梅:花瓶深色、素凈者均可,銅質和陶瓷的古樸花瓶更能顯示梅花的高雅。切勿用華麗的花瓶,以免喧賓奪主。如瓶口太大而花枝擺動,可剪幾根短枝架設瓶口,也可將花枝基部的中間切開,使它能夾住瓶內的小橫木,以固定花枝。如花瓶較輕不易立穩,瓶中可投鉛、石等,以防倒伏。梅花有紅、白、綠等色,可一色單插,也可幾色合插,但必須以一色為主,以免紛雜。插梅時也可適當配些南天竹、文竹等,以調和色彩與層次。
盆景式插梅:一種插器是淺身闊口的水盆器皿,一種是用以製作小型寫意盆景的各種觀賞淺盆。用水盆器皿插梅,必須藉助於花插座(也稱劍山),這是由金屬鑄制而成的,圓形、三角形或方形平底,向上一面有較多針刺,用來固定花枝之用。根據自己的立意要求進行構圖,在插「歲寒三友」圖時,由於竹枝易乾枯,必須將它盡量低插,近於水面為好。若松枝過於笨重粗大,不能平穩放置,可先將其基部釘在方塊木板上。置於盤中後用卵石蓋壓木板,這樣就可固定松枝。如梅枝較粗,可在花枝下中間處,用刀切成十字形,切隙深度應比劍山的針約長兩倍,切好後再插。挑選好橫斜疏瘦的小梅枝,借古人詠梅的佳句名言為意境,創作寓意深刻的寫意盆景,置於書房幾案,以假亂真,同樣可收到極好的觀賞效果。其製作方法為:用濕棉花或濕紗布將梅枝基部纏繞,用塑料布包好後,根據立意要求,或直或斜栽於盆中,並適當點綴一些蕨類、小草等小植物和玩石、朽木之類的小配件,再用土鋪成起伏不定的山巒起伏,也可留些空白做水體,最後用苔蘚將土體全部鋪蓋;這樣,一盆梅花寫意盆景就製成了,只要經常在苔蘚上噴些水就可欣賞數日之久,花謝後可再換梅枝。
壁掛式插梅:採用竹器、陶瓷等懸掛式的花器。斜垂的梅枝,配以文竹或常春藤的長蔓,這樣剛毅的梅枝與搖曳的長藤在合適的背景前交相輝映,一剛一柔,別有風味。若梅枝不斜垂,可在適宜彎曲處,鋸1~2個缺口,用三角形硬木填塞鞏固其隙以符所需角度。
(4)插梅的保鮮技術 花瓶口小身高,水應盛至瓶身最寬闊處,使水與空氣有較大的接觸面。以雨水為佳,河塘水亦可,渾濁者須澄清方可使用。自來水中因有氯氣,須貯放數日再用。唯井水鹼性大,切勿使用。水溫應與氣溫相一致。為使瓶水不腐,可在水中加入0.1%的食鹽或1/4000的高錳酸鉀或適量的硫磺,並注意經常換水。
花枝浸入水中剪切,避免剪切時空氣侵入枝莖導管中,利於吸收水分。切口斜度越大越好,以擴大吸水面積,增大吸水量。在切口處多開裂縫,也可達到此目的。用厚報紙將梅枝上部包裹好,把切口浸入加了少許食鹽或明礬的沸水中10秒鍾左右,這既可排除切口細菌,又能將導管中所存空氣排出。或者將梅枝切口用火燒焦,使它局部炭化。
我國古代也有一些插梅保鮮措施,如宋代范成大雲:「花下不易焚香……至若濁氣煤煙,皆時殺花。」明代王象晉《群芳譜》載:「煮鯽魚湯可插梅。」清代陳淏子《花鏡》載:「梅宜用豬肉汁去油俟冷插花,且瓶不結凍,雖細蕊皆開。」明代《瓶花譜》載:「古銅壺龍泉均州瓶,有極大高三二尺者,別無可用,冬日投以硫磺,斫大枝梅花插供……梅花初折,宜火燒折處,固滲以泥。」又雲:「日置南窗下,夜卧置榻旁,俾近人氣,可不凍。」大家不妨一試。

❺ 如來佛在家中如何擺放



二、圖說

(一) 佛案尺寸

A、前言

1. 「上桌」通常都是供佛菩薩雕像,及兩邊「花」、「常明燈」。

2. 佛像正前方可供香爐(須用插的立香,且不要用環香,這是漢傳正統。不要用卧香爐,那是藏密傳統。
「香」代表:
① 精進不斷。因為一直不斷燃燒,直到燒完,表示願「盡此一報身努力修行不斷」,直立,表願正言正行,不邪不曲,直達上方佛界、法界。至於卧香(那是藏密傳統),躺下來,如何精進?愚夫以顛倒故,作顛倒行而不自知!
③ 若香爐會把佛像遮住,則可去佛具店買一個精美的「龍座」(或花座),或訂制一個庄嚴的龍座,將中間的釋迦佛墊高。

3.上桌的形式以簡朴高雅為主,不要太多花俏;最好左右兩邊不要撬起。

4. 佛堂所設、所供一切,簡言之,即錶行者的發心及欲修行成就的具體願行――一切「由相返性」,「由性返行」,「落實修行」,具體成就,有如聖像、供具、與諸供物,皆非徒話空言也――乃「性相合一」之具體行動也,此之謂「真修實證」。

B、上桌(佛案)

1. 佛案尺寸一般標准高度為台尺 4 尺 2 寸 (127.5公分,或52 in.)。

2. 長度則視你的佛堂的空間為考量,可選擇
(A) 台尺:5.7 尺 / 6.5 尺 / 7 尺 / 7.7 尺 8.4 尺 / 8.6 尺。
(B) 公尺:173 cm / 194 cm / 212 cm / 234 cm / 255 cm / 261 cm。
(C) 英呎:請自己去比對可知。

3. 深度:(A) 1.4 尺 / 2尺 / 2.2 尺 / 2.85 尺。

* 寬度與深度最好成適當比例:如寬度長,則深度可適量加大。

C、下桌(供桌)

1. 下桌通常比上桌矮而小(平常不用時可推進上桌底下),且呈正方形。

2. 其大小可視你的空間及需要而定,但最好能擺得下發願及大迴向時的大供養之供品。

3. 不過你若買現成的下桌,它通常都已經是配置好了一套。

4. 下桌形式也以樸素為主,不要太多雕刻,也不要鋪上刺綉的桌巾或前巾(那是道教及喇嘛教的傳統)。

5. 佛堂內不要掛任何藏密的唐卡、掛帳及幢幡等。

二、供具供品

1. 如上所說,上桌 (佛案),主要為供佛菩薩雕像 (以木製、銅制等傳統材料為佳,其他如陶、瓷,及玻璃纖維、塑膠等則盡量避免),此外其前可供香爐一個、兩瓶花、常明燈2盞;若香爐前仍有空間,可供供佛茶三小杯 (茶杯如「老人茶」一般大小即可,佛具行有售刻「戒定慧」者甚佳,此表願以「三學」修行成就「三身」,以平等大悲水利澤一切有情 (水是大悲水,可利澤一切眾生)。若三杯放不下,供一杯亦可,但杯子不要太大。且皆須新的,並且供佛專用。供佛茶必須是現燒的,不可用礦泉水或冷茶。因為佛菩薩護法菩薩皆只是聞其氣 (因佛菩薩已離段食;而冷水無氣,不成供養) 。

2. 供花――每月初一、十五各供一對新的;平常則日日換水,修去枯枝、萎花即可。若能自己「插花」供養,則功德更殊勝。

3. 油燈:若無油燈亦無妨。若用燭台亦可,但於修法前點上,修法畢即可熄掉 (外出一定要熄掉)。

*發願修行及總迴向時,可設大供養,以感恩佛菩薩加持,令我修行順利圓滿,並進求勝果。

4. 供果――平日只要兩盤,各一個就行,於發願修行首日,或圓滿時總迴向時可供四盤乃至六盤。四盤象徵「四果」、「四無畏心」;六盤象徵欲求「六波羅密」,平日二果象徵日日欲求「福慧兩足之果」。

5. 六堅果――表示及願求「六波羅密」堅定成就圓滿。

6. 六甜點――表願求六方便波羅密成就。

7. 六菜一飯――
⑴ 飯食:飯為主食,表禪定三昧成就(禪定三昧為一切佛菩薩修行及成就的主體),故我亦願如是修行,如是成就。
⑵ 六菜:表諸佛無量三昧眷屬及福智資糧成就:以我慕如來道故,亦願隨佛學,如是修行成就,廣利有情。

三、附帶開示

1. 供佛茶沒有喝完,可以放在飯裡面一起煮。

2. 水果吃不完,可以送給親戚、朋友,或放在林間樹下,布施眾生。

3. 水果盤可以准備一套四個大的以作「大供養」用,另外准備2 – 4個小的作平常用(平日修法,一次可供兩盤,每盤少至1個蘋果,1個梨,或小串葡萄,或1個橘子都可以 (地藏經雲「少花、少果供養菩薩」獲福無量)。


4. 關於佛像,一般而言,在家人以供養畫像為佳;但若有因緣,能如法請得新的佛像 (不是人家送的二手貨,或不知來源的聖像,或古玩店、藝品店、地攤上所得到的佛像――這些都不如法,最好不要供(也因為恐有穢物攀附其上,受你禮拜供養)。至於附佛外道所送的佛像,則更屬不清凈、不如法,因此也不要供――供上無功德,恐反有障難產生)。若因緣成熟,如法請得的雕像,最多三尊,而且總高不能超過2尺,並且必須有合格的法師開光、灑凈、安座,才是如法供養佛菩薩聖像。至於畫像,則可掛在雕像背後的牆上,數量可以1尊、3尊、5尊乃至7尊,祇要空間夠,但不能被前面的雕像遮住。以本宗而言,雕像可供「華嚴三聖」(即釋迦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背後畫像可供西方三聖,及諸大菩薩,其上層可供真言密教的大日如來(一幅) 在中間,諸大菩薩及金剛明王在兩邊。通常顯教在下,密教在上。所謂「因緣成熟具足」是指:你已如法請得了某個法門,才能供養那個法的本尊――【不是供得越多越好】。


【供養某佛像是為了修其法、得其智,不是光拜佛像而已,否則就變成跟道教徒拜神一樣,非佛弟子。】



PS:我佛教正法自古以來沒有如來佛這個稱呼,這是電視劇里所演的,是不如法的稱呼,因為如來=佛。如果講如來佛,那就是典型的門外漢了,非佛弟子。

❻ 怎樣練插花,要練多久

插花起源於佛教的供花。插花是一種藝術,講究頗多,比如花卉的品種、顏色、形狀不同,則應選擇不同的花瓶器皿。花器種類繁多,但作為花的陪襯物,應該選擇造型簡潔大方、材質優雅的花器為最佳。當然,不同花器的襯托效果也會給花卉帶來意外驚喜。 透明的玻璃器皿,能夠看到花枝自然交叉之美感;粗獷的陶器,對比出花的嬌艷、纖細之多姿媚態。家中的花器不一定非要到商店去購買,凡能盛水的盆、碗、碟、罐、杯子、酒瓶、椰子殼皆可擔當起花器的角色。

■插花的藝術風格分類:

(1)西方式插花,也稱歐式插花,它的特點是注重花材外形,追求塊面和群體的藝術魅力,作品簡潔、大方、凝練,構圖多以對稱式、均齊式出現,色彩艷麗濃厚,花材種類多,用量大,表現出熱情奔放、雍容華貴、端莊大方的風格。 (2)東方式插花,以我國和日本為代表。選用花材簡練,以姿為美,善於利用花材的自然形態和所表達的意境美,並注重季節的感受,以線條的造型為主,多為平衡式構圖,以姿態的奇特、優美而取勝。

(3)自由式插花,受當今世界各國出現的各種派別如寫實派、抽象派、未來派等等派別的影響,選材、構思、造型更加廣泛自由。特別強調裝飾性、特殊性,更具時代感和生命力。
中國插花沿革

中國人素有愛花的習慣。遠在唐代始,民俗不僅每年春時舉行以賣花、賞花為主的花市,還以農歷二月十五日(一說為十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號「花朝節」。

中國也是世界上插花最早的國家。早在六朝時代的南史中,就有關於插花的記載,史中說:「有獻蓮花供佛者,眾僧以銅窯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這便是後人稱為「借花獻佛」的「宗教花」。也說明中國的插花起源於佛教和「供花」。由於蓮花是佛教的象徵,因此,佛教插花亦常以蓮花為主,以素雅為上。

萬曆年間的文人袁宏道,不但喜歡蒔養花卉,而且對插花藝術頗有研究,在他編寫的《瓶史》一書中,列舉了選花、插花、賞花,以及花器、用水的選擇等12項內容,高度概括了插花藝術的精粹,是我國較早的插花藝術專著之一。此書曾1696年被譯為日文,成為日本花道的圭臬,對日本插花藝術的發展有重要影響,被推崇為「宏道流」。

日本插花溯源

據歷史記載,日本的插花起源於我國,即使是日本插花史亦曾記載與強調插花藝術是由中國傳入,並依據我國國畫繪畫原理將它形式化,而在日本得到長足的發展,終於演化日本民族特有的傳統文化藝術形式之一----花道。

日本插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飛鳥時代,聖德太子派小野妹子到中國(隋)建立邦交,努力傳播大陸文化,並致力於佛教的傳播與興盛。妹子在完成遣隋使節的偉大任務後,回到日本,歸依佛教,自稱專務而住在太子創建的六角堂?池坊,專心修佛道,當然也將中國當時作為「供花」的插花藝術帶回日本。

第15世紀日本室町時代,完成了日本插花的重要樣式----立花,從立花樣式才產生出以生花、盛花以及投入花等樣式,因此可以說立花是插花的核心,我國明代袁宏道的插花專著《瓶史》在17世紀末期傳入日本後,在那裡得到了發揚光大,創立了獨特的插花藝術流派----「宏道流」。日本花道的流派眾多,以「池坊流」為最大,擁有會員約百萬,其他如「小原流」和「草月會」。日本花道主要流派簡介如下:(1)池坊流(2)小原流(3)草月流(4)松風流(5)日新流(6)古流(7)宏道流

西方插花簡史

西方插花的歷史可以回溯到古埃及,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人就將植物材料用於裝飾。在埃及的金字塔中,就發現了與薔薇相似的乾燥花。公元前5世紀的古希臘時代,有侍女以愛神木(桃金娘科植物)的瓶式插花獻新娘的繪畫。在14-16世紀的歐洲封建社會後期發生的文藝復興時期,出現了崇尚、模仿古希臘和羅馬文藝的傾向。西方插花亦受此思潮的影響,形成了傳統的幾何形、圖案式風格,而在歐洲流行。

18-19世紀在歐洲諸國發生的產業革命,為渴望知識和文化的正在崛起的中層階級提供了升入較高社會階層的流動性。他們日益增長的富裕允許他們在閑暇時間去研究植物學,追求時髦的園藝娛樂活動。他們能夠花更多的時間來從事園藝活動和其他戶外活動。與歐洲一樣,19世紀的美國人的社會意識也顯示了對浪漫、色彩豐富、自然生活的熱愛。當時在英國、法國、美國等許多西方國家,愛好園藝用花卉進行家庭裝飾,特別是用鮮花裝飾餐桌(餐桌插花)及居室,成為一種文明風雅的時髦愛好,插花藝術成為一種流行的生活藝術。因此,可以說,18-19世紀,特別是19世紀是西方家庭園藝也是西方傳統插花的黃金時期。

現在,在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中,花已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並且,作為感情的象徵,在一切隆重交際、婚喪喜事、探親訪友等禮儀場合,花總是顯出高貴和驕傲的姿態。由於鮮花工業和商業的高度發達,鮮花商店比比皆是,隨時隨地均可購到稱心如意的鮮花;不少家庭擁有花園,可以直接採花插製作品,也就為創作插花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插花花費不多,卻能創造出賞心悅耳的優雅環境,因而愈來愈普及於民間百姓家。絕大多數的西方人用一些植物或花插瓶口來裝點廳堂或居室,美化現代生活。

■插花的構圖形式:

傳統插花最基本的構圖形式有兩種:

(1)對稱式或均齊式:對稱式往往以中軸線為准,向左右插入等形、等量、等色的花葉形成的構圖形式,如扇形、三角形似孔雀開屏的形態;均齊式也以中軸線為准,向左右前後插入等形、等量、等色的花葉形成的構圖形式,似塔型、半園型。

(2)平衡式:依中軸線中心點配置不等型而等量的花、枝、葉的構圖形式。此種形式構圖形態多樣,多採取花、枝、葉的大小、高低、疏密等手段進行變化,一般跟著感覺走,將等量花材進行插入。 插花的素材可以是從店裡買回來的鮮花,也可以是野外采來的野花野草,巧妙搭配,精心編排,心情美然。

■插花的步驟:

(1)修剪:首先要去掉花卉的殘枝敗葉,根據不同式樣,進行長短剪裁,根據構圖的需要進行彎曲處理(為了延長水養時間,適合水中剪取)。

(2)固定:為了讓花卉姿態按照你的設想進行,一般在花器的瓶口處,按照瓶口直徑長度,取兩段較粗枝幹,十字交叉於瓶口處進行固定。專業插花,還要彩花插、花泥、鋁絲等工具進行固定。

(3)插序:一般容易先插花後插葉,這樣容易在插葉的時候將花的高度降低。正確的插序應該是選材、選插襯景葉、插擺花。

❼ 請問一下大家這樣的花能供養佛像嗎

這樣的鮮花,是鮮花店的現切花,是可以供佛的。供佛應供鮮花,不能供塑料假花供佛,但假花也可插在佛台,起庄嚴美化道場的作用。

鮮花店插花花藍,可以供佛。

❽ 花藝的意思是什麼

花藝插花藝術體現了人們對自然美的追求和對生活品質的提升,是人們通過自然界的花草來表達情感、美化環境的一種方式。雖然插花藝術的起源眾說紛紜,但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宗教儀式和民間習俗。其中,佛教供花和民間風俗是兩種主要起源形式。

佛教供花的觀點認為,插花藝術源自於佛教供花,日本插花界普遍接受這種說法,並從佛經中找到證據。例如,《南史》中記載了晉安王子懋在七歲那年,母親請僧人行道,有人獻蓮花供佛,子懋請求佛讓母親康復,七日後,蓮花依然鮮艷。另外,佛經中也有關於花供養的記載。

而源於民間風俗的觀點則認為,插花藝術源於人們對花的自然喜愛,從手持花和佩戴花到裝飾品,再到互相贈送,這種自發的行為表現了人們對美的追求。在中國,遠在佛教傳入之前,民間就有用花祭祀和贈花的風俗。

創作原則包括調和、韻律、均衡等,強調作品的整體和諧與美感。現代花藝設計追求簡潔的線條和獨特的空間感,以強烈的對比和誇張的手法創造視覺沖擊力。

花藝造型可分為對稱式、水平式、下垂式、傾斜式和不對稱式,每種造型都有其特點和適用場合。例如,對稱式造型要求花多、形狀整齊,適合表現莊重、熱烈的氛圍;下垂式造型則展現出柔美、優雅的姿態。

花藝與插花的區別在於,插花必須插在容器中,而花藝可以不用容器,也可以吊掛在壁面上。花藝在選材、構思、造型等方面比插花更加廣泛自由。

花藝與家居的搭配也很重要,要根據空間的特點和居住者的需求來選擇合適的花材。例如,客廳可以選擇白色或黃色的花卉,以營造高雅的氛圍;卧室則可以選擇溫馨、柔和的花卉。

花藝與傢具的搭配也很重要,現代花藝設計風格與現代流行傢具設計相輔相成。花藝不僅能為傢具增添色彩,還能提升家居的整體美感。

婚禮花藝方面,球形捧花、橢圓形捧花、環形捧花、握式捧花、手臂式捧花、小圓捧花和彎月形捧花等不同造型,適合不同風格的新娘。例如,小圓捧花適合甜美可愛的新娘,而手臂式捧花則適合追求華麗風格的新娘。

總之,花藝插花藝術是一種豐富的藝術形式,它融合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通過精心設計的花藝作品,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美感。

熱點內容
花語黑暗系 發布:2025-04-16 16:26:10 瀏覽:77
綬溪荷花池 發布:2025-04-16 16:21:03 瀏覽:253
紫羅蘭木手串辨別 發布:2025-04-16 16:19:38 瀏覽:850
七夕李廌 發布:2025-04-16 16:14:18 瀏覽:796
康乃馨鮮花可以放卧室嗎 發布:2025-04-16 16:10:21 瀏覽:286
模擬布百荷花 發布:2025-04-16 16:10:16 瀏覽:951
新冠病毒丁香 發布:2025-04-16 16:07:48 瀏覽:957
鮮花醞釀蜜糖 發布:2025-04-16 15:58:21 瀏覽:345
好一朵迎 發布:2025-04-16 15:53:16 瀏覽:64
看紫羅蘭永恆花園的感受 發布:2025-04-16 15:53:10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