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蓮類花卉
Ⅰ 睡蓮是什麼植物
睡蓮科(學名:Nymphaeaceae),多年生水生植物。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毛茛目的一科[1],模式屬為睡蓮屬。由於睡蓮科植物是古老的雙子葉植物,又有某些單子葉植物的特徵.
所以在研究雙子葉植物的起源和它在被子植物的進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世界共有蓮屬、蒓屬、水盾草屬、睡蓮屬、芡實屬、王蓮屬、萍蓬屬等9屬,約70種,在各大洲廣泛分布。中國有5屬15種。[2]
中文名
睡蓮科
界
植物界
亞界
綠色植物亞界
總門
輪藻總門
門
被子植物門
快速
導航
產地分布
形態特徵
種屬分布
分類地位
分類系統
代表植物
睡蓮之美
基本信息
花卉植物名:萍蓬蓮
拉丁名/別名:nuphar pumilum / 萍蓬草、荷根、水栗子 [3]
產地分布
原產中國東北、華北、世界各國習見栽培。為多年生長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濕潤、向陽環境,宜於深厚、肥沃河泥土生長。 [3]
睡蓮
睡蓮在北半球廣泛分布,東亞(如中國、朝鮮半島、日本北海道、蒙古等)、中亞、西伯利亞、東南亞亞熱帶(如越南、緬甸)、印度、東歐、北歐、北美洲西北部,都有睡蓮的分布。[2]
形態特徵
根莖粗壯,葉寬卵形浮於水面,花單生,花萼5片,金黃色,花心紅色,花莖伸出水面。花期7-8月。漿果卵形,種子黃褐色,果熟期8-9月。[3]
荷花
睡蓮科植物為多年生水生草本,具根狀莖,稀1年生(如芡實)。葉常兩型:漂浮葉或出水葉,心形至盾形;沉水葉細弱,有時細裂。花兩性,輻射對稱,單生花梗頂端。萼片常4~6,綠色或花瓣狀;花瓣3或多數,或漸變成雄蕊,分生,稀下部合生成筒;雄蕊3至多數;心皮3至多數,分生或合生,子房上位、半下位或下位。堅果或漿果。染色體基數x=12~29。花美麗,有香氣,靠昆蟲(主要是甲蟲)傳粉,萍蓬草不發育的花瓣背面分泌蜜腺,王蓮的花在水下行閉花受精。睡蓮、王蓮等的果實在水中成熟,成熟後果實落到水底,外麵包有粘液的種子則漂浮到水面,可引誘鳥類吞食。
睡蓮科植物具單溝的花粉,分生的心皮,是原始的被子植物之一。該科植物除上述的花粉、心皮特徵外,有時具3基數的花,根據這些特徵,有的學者認為單子葉植物可能起源於睡蓮類植物。[3]
識別要點:多年生水生草本,葉常二型:漂浮葉或出水葉互生,心形至盾形。花兩形,輻射對稱,單生花梗頂端,堅果或漿果。[2]
種屬分布
睡蓮科植物有蓮屬(Nelumbo Adans.)、蒓屬(Brasenia Schreb.)、水盾草屬(Cabomba)、王蓮屬(Victoria Lindl.)、芡實屬(Euryale Salisb. ex DC.)、睡蓮屬(Nymphaea Linn.)、萍蓬草屬(Nuphar J. E. Smith)等9屬,約70種,在各大洲廣泛分布。中國有5屬約15種。在化石分布方面,與蓮相似的葉化石發現於下白堊紀地層。蓮屬的化石自上白堊紀地層開始發現,在第三紀廣泛分布於北半球。與蒓菜相似的葉化石也在白堊紀地層中發現。[3]
共20張
睡蓮
分類地位
睡蓮科(Nymphaeaceae)是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木蘭亞綱(Magnoliidae)的一科。
多年生,少數一年生,水生或沼澤生草本;根狀莖沉水生。葉常二型:漂浮葉或出水葉互生,心形至盾形,芽時內卷,具長葉柄及托葉;沉水葉細弱,有時細裂。花兩性,輻射對稱,單生在花梗頂端;萼片3-12,常4-6,綠色至花瓣狀,離生或附生於花托;花瓣3至多數,或漸變成雄蕊;雄蕊6至多數,花葯內向、側向或外向,縱裂;心皮3至多數,離生,或連合成一個多室子房,或嵌生在擴大的花托內,柱頭離生,成輻射狀或環狀柱頭盤,子房上位、半下位或下位,胚珠1至多數,直生或倒生,從子房頂端垂生或生在子房內壁上。堅果或漿果,不裂或由於種子外面膠質的膨脹成不規則開裂;種子有或無假種皮,有或無胚乳,胚有肉質子葉。染色體基數x=12-29。[4]
Ⅱ 睡蓮怎麼種啊
睡蓮是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花卉。葉圓形,全緣,叢生,浮在水面。花單生,直徑專3~5厘米,花瓣8~15枚,屬萼4枚,雄蕊多數,有白、黃、粉等色。花謝後沉入水中結果。漿果球形,徑2.0厘米,種子多數橢圓形。花期從夏至秋,每花盛開2~7天。
原產日本、俄羅斯及美國。
性喜陽光、高溫及水濕。喜肥沃黏性土壤。
主要用分株繁殖,5月將地下莖切成6~10厘米長莖段,平栽於泥中,使莖上新芽與土面平齊,稍曬太陽再放淺水,氣溫升高,新芽萌動,再加深水位,水不宜流動太快,水位不得超過30~40厘米。宜用稻田泥曬干壓碎,加入腐熟的豆餅、骨粉栽種。
也可採用播種,從泥底撈取種子,放水中貯存。春季從水中取出,播於淺水泥中,種子萌芽後,再加深水位。
地下莖必須在濕泥中越冬,北方多用盆栽,冬季將盆放於溫室或家中。栽種2~3年,可挖出分栽。
生長期應經常剪去殘葉、殘花。施1次豆餅粉和河泥混合的泥塊,追肥要均勻投入池中。
睡蓮花大、色美、葉光亮油綠,浮在水面上,適栽於平靜的淺水池中供觀賞。也可養於缸中美化庭院和廣場。
Ⅲ 睡蓮的簡介
睡蓮的簡介:
睡蓮又叫子午蓮、水芹花,屬於睡蓮科植物,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根狀莖在淤泥中橫著生長。葉子叢生,基生於根狀莖上,葉柄細長,葉子漂浮在水面上,濃綠色和墨綠色,葉子近圓形,直徑6~15cm。花朵單生於花柄頂部,花色以白色最多,花朵直徑3~6cm。聚球形果實,內含有許多橢圓形的黑色堅果。花期5~9月,果實7~10月成熟。其花形美麗,姿態優美,顏色鮮艷,深受各領域園林設計師的喜愛,在各地都有廣泛使用。花多、葉子都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用來裝飾噴泉、水塘、人造水景假山、公園水面、淺水湖畔等等。美化環境的同時,睡蓮還能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質,如重金屬汞、鉛、苯酚等有害物質,能起到凈化水質的巨大作用,對富養的水質有緩解吸收的作用,是保持生態平衡和綠化水面的優質苗木。
Ⅳ 睡蓮要怎樣養才好
盆栽睡蓮,所用的盆和用土、用肥以及填土方法與盆栽荷花都大致相同。但分株與種藕放置方法不同。①栽種睡蓮要選擇粗大的根莖,截成6~10厘米一段,每段至少帶有兩個芽,平栽於缸或(盆)內,芽向上與土面齊平。每盆可栽5~7段。栽好後注入1~3厘米深的淺水,以利提高地溫。如這時灌水過深則會影響發芽。栽好後放通風向陽地方,待長出1~2片葉子時,則可將水面加至盆口。②夏季灌水深約25厘米,並經常保持這一深度。炎熱季節要注意勤換水並保持盆水清潔。開花後及時剪除殘花枯葉,以減少養分消耗和污染盆水。③生長發育期間追施2~3次稀薄餅肥水,一般於7~8月間進行。最好是將餅肥末、過磷酸鈣等用紙包成小包,塞入離根系稍遠的泥土中,以防傷根。④在生長期間如發生水苔為害,可用紗布袋裝入少量硫酸銅在水中來回拉動,直到葯溶完為止。此葯可有效地防治水苔。⑤若發現蚜蟲為害葉片時,需及時噴樂果等農葯防治。⑥北方地區於寒露前後將盆內水倒出,移入室內,耐寒種越冬溫度保持在3℃以上;不耐寒種宜在15℃以上。越冬期間保持盆土濕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