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藝的詩句

花藝的詩句

發布時間: 2025-04-26 18:51:52

『壹』 急急急~~~~~~~~描述花藝的古詩詞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內然《春曉》)容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貳』 贊美花藝的詩句

1. 關於花藝的詩句
關於花藝的詩句 1. 關於插花的詩句
一、有花君不插,有酒君不持,時過花枝空,人老酒戶衰。

出自:陸游《插花》

意思是:

有花的時候你不插,有酒的時候你不喝,等到時間過了花謝了,人老了酒也不能喝了。

二、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鍾。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迅旁指

出自:辛棄疾《定風波·暮春漫興》

意思是:

少年時代,一旦春天來臨,就會縱情狂歡,插花、騎馬疾馳,還要喝上些酒。

年老的時候,春天來了,覺得毫無興味,就像因喝酒過量而感到難受一樣。現在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燒一盤香,喝上幾杯茶來消磨時光。

三、行到亭西逢太守,籃輿酩酊插花歸。

出自:歐陽修《豐樂亭游春三首》

意思是:

漫步至小亭前遇到太守,坐著一個小竹轎子半醺半醉的,頭上插滿了鮮花嘻笑歸來。

四、桑柘外鞦韆女兒,髻雙鴉斜插花枝。轉眄移時,應嘆行人,馬上哦詩。

出自:盧摯《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

譯文:

桑林外,一位梳著雙丫髻的小姑娘頭上斜插著花枝在盪鞦韆。她轉眼注視多時,大概是贊嘆我這個行路之人,坐在馬上吟哦詩篇。

五、插花還起舞,管領風光處。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出自:張元干《菩薩蠻·春來春去催人老》

譯文:

頭上插著花起身狂舞,要盡情地享受春光。讓我們舉杯共同留住春天,不要讓花兒笑人們不懂惜春。
2. 急~~~~~~~~描述花藝的古詩詞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3. 描寫插花的詩詞有哪些
1、蝶戀花·上巳召親族

宋代:李清照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譯文

漫漫長夜讓人提不起一點精神,心情也鬱郁不歡,只能在夢里夢見京城畝配,還能認出那些熟悉的京都街道。為了報答眼下的好春色,花兒與月影也是相互相映照。

簡便的宴席,雖然菜很一般,酒卻是美酒,味道也很合口,一切都讓人稱心如意。喝醉了將花插在頭上,花兒不要笑我,可憐春天也像人的衰老一啟磨樣快要過去了。

2、定風波·暮春漫興

宋代:辛棄疾

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鍾。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

卷盡殘花風未定,休恨,花開元自要春風。試問春歸誰得見?飛燕,來時相遇夕陽中。

譯文

少年時代,一旦春天來臨,就會縱情狂歡,插花、騎馬疾馳,還要喝上些酒。年老的時候,春天來了,覺得毫無興味,就像因喝酒過量而感到難受一樣。現在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燒一盤香,喝上幾杯茶來消磨時光。

春風把剩下的花瓣也給捲走了,但它還是沒有停息。可是我不恨它,因為花兒開放是由於春風的吹拂。想問一下,誰又看見春天離去了?離此而去的春天,被飛來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陽中碰上了。

3、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

元代:盧摯

柳蒙煙梨雪參差,犬吠柴荊,燕語茅茨。老瓦盆邊,田家翁媼,鬢發如絲。桑柘外鞦韆女兒,髻雙鴉斜插花枝。轉眄移時,應嘆行人,馬上哦詩。

譯文

柳樹萌芽,像飄浮著一層嫩綠色的輕煙。梨花似雪,參差地交雜在柳枝中間。柴門外狗兒在叫,茅屋頂上燕了呢喃。一對白發的農家老夫妻正圍著老瓦盆飲酒用飯。桑林外,一位梳著雙丫髻的小姑娘頭上斜插著花枝在盪鞦韆。她轉眼注視多時,大概是贊嘆我這個行路之人,坐在馬上吟哦詩篇。

4、豐樂亭游春三首

宋代:歐陽修

春雲淡淡日輝輝,草惹行襟絮拂衣。

行到亭西逢太守,籃輿酩酊插花歸。

譯文

頭上是暖暖的陽光和淡淡的雲朵,腳底青草茂盛主動牽惹遊人的衣襟,柳絮紛飛灑落在身上。

漫步至小亭前遇到太守,坐著一個小竹轎子半醺半醉的,頭上插滿了鮮花嘻笑歸來。

5、菩薩蠻·春來春去催人老

宋代:張元干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書。

春來春去催人老,老夫爭肯輸年少。醉後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還起舞,管領風光處。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譯文

春來春去時光如飛催人老,我怎肯輕易輸給年輕人?酒醉之後像少年一樣狂放不羈,鬍子白了根本沒有關系。

頭上插著花起身狂舞,要盡情地享受春光。讓我們舉杯共同留住春天,不要讓花兒笑人們不懂惜春。
4. 描寫插花的詩詞
1、插花臨水為誰容



朱熹

《九曲棹歌》

2、醉里插花花莫笑



李清照

《蝶戀花 上巳召親族》

3、插花還起舞



張元干

《菩薩蠻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書》

4、插花走馬醉千鍾



辛棄疾

《定風波 暮春漫興》

5、插花勸酒鹽橋館



張先

《木蘭花/玉樓春》

6、插花歸



黃裳

《驀山溪·春前信息》

7、千騎插花秋色暮



黃庭堅

《定風波·自斷此生休問天》

8、莫笑插花和事老



黃庭堅

《南鄉子·未報賈船回》

9、雲鬢插花新



晁端禮

《菩薩蠻·遠山眉映橫波臉》

10、插花歸去莫匆匆



趙令畤

《鷓鴣天·麝發雕爐小袖籠》

11、沈醉插花



晁補之

《江神子/江城子》

12、插花走馬



毛滂

《驀山溪·梅花初謝》

13、插花人好手纖纖



葛勝仲

《浣溪沙》

14、應有海棠、猶記插花人



葉夢得

《虞美人·平波漲綠春堤滿》

15、不管插花歸去



朱敦儒

《水調歌頭·當年五陵下》

『叄』 中國傳統花藝詩句

宋代詩人朱熹在《九曲棹歌》中寫道:「插花臨水為誰容。」這句詩描繪了臨水插花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花的欣賞之情。

在《蝶戀花上巳召親族》中,宋代女詞人李清照以「醉里插花花莫笑」為句,生動地勾勒出一位醉意朦朧中插花的女子形象,展現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張元干在《菩薩蠻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書》一詩中寫道:「插花還起舞。」這句詩描繪了在春日的宴會上,人們插花起舞的熱鬧場景,展現出宋代人們慶祝春天的喜悅之情。

辛棄疾在《定風波暮春漫興》中以「插花走馬醉千鍾」為句,描繪了一位豪放不羈的文人,插花後騎馬疾馳,醉酒千杯的豪邁場景,表現了他對自由與豪情的追求。

張先在《木蘭花/玉樓春》中寫道:「插花勸酒鹽橋館。」這句詩描繪了在鹽橋館中,人們插花勸酒的場景,展現了宋代文人雅士在宴會上的風雅情趣。

這些詩句生動地描繪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場景,展現了他們對自然美的欣賞,以及對自由與豪情的追求。這些詩句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文化氛圍。

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充滿了詩意,他們不僅欣賞自然之美,還追求自由與豪情。這些詩句不僅展現了他們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文化氛圍。無論是臨水插花,還是醉酒起舞,都體現了宋代文人雅士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宋代文人雅士不僅欣賞自然之美,還追求自由與豪情。無論是騎馬疾馳,還是插花勸酒,都體現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這些詩句不僅展現了他們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文化氛圍。

宋代的文人雅士們喜歡在插花時表達對自然美的欣賞,同時也追求內心的自由與豪情。無論是醉酒起舞,還是騎馬疾馳,都體現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這些詩句不僅展現了他們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文化氛圍。

宋代文人雅士在插花時表達了對自然美的欣賞,同時也追求內心的自由與豪情。無論是騎馬疾馳,還是醉酒勸酒,都體現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這些詩句不僅展現了他們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文化氛圍。

『肆』 關於花藝匠心的詩句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伍』 中式傳統插花:詩情花意 文人雅集

宋元以降,焚香、烹茶、插花、掛畫,被文人雅士並舉為生活四藝,是稍有素養者不可或缺的。明代張謙德曾在其《瓶花譜》序中寫道:「幽棲逸事,瓶花特難解,解之者億不得一」。插花一詞是今時的稱法,在古代則多稱為瓶花、瓶供。古人不滿足於折枝花的直接傳情,漸將室外花木引入室內,營造空間的生機與逸趣。器皿插花正是古人審美觀念轉變的反映。

傳統插花,是我國重要的古典藝術之一。其始於六朝盛行於唐宋。《南史》晉安王子懋傳記載:「有獻蓮花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澤其莖,欲華不萎。」這是最早有文字記載的器皿插花活動,既是佛前供花,其他方面不論是宮廷擺飾或文人鑒賞力的表現,都巧妙地運用了花藝之美,這使得藝術風氣發展為之大盛。

瓶花一束 意境悠遠

宋元以降,焚香、烹茶、插花、掛畫,被文人雅士並舉為生活四藝,是稍有素養者不可或缺的。明代張謙德曾在其《瓶花譜》序中寫道:「幽棲逸事,瓶花特難解,解之者億不得一」。插花一詞是今時的稱法,在古代則多稱為瓶花、瓶供。古人不滿足於折枝花的直接傳情,漸將室外花木引入室內,營造空間的生機與逸趣。器皿插花正是古人審美觀念轉變的反映。

崇尚自然、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尤其是造型創作的共同指導思想,重形尚意,追求以形傳神、形神兼備、情景交融而深邃的意境美則是其創作的最高目標。作為中華優秀古老文化一部分的傳統插花藝術,它在許多方面都很好地把握並體現了中國傳統美學的這些精髓,並不斷發揚光大。

傳統插花追求空間之美,一條線能表現出最大的空間時最美(平遠、深遠、高遠),而且此三遠形成之線以曲線最為優美。花則作為素材基礎,契合事物與時機,以強調自然生命與空間意義之整體性,表達作者美的意念。

以花怡情 文人雅集

文人插花則別有情趣,插花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也是雅集中的主要活動。

歐陽修《洛陽牡丹記》有載: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

《夢梁錄》則這樣記錄當時的市井:插四時花、掛名人畫、裝點門面。

《墨庄漫錄》中記載:西京(洛陽)牡丹聞名天下,花盛時,太守作萬花會。宴集之所,以花為屏障,至梁棟柱拱,以筒儲水,簪花釘掛,舉目皆花。

詩情花意 幽棲逸事

在浩如煙海的古代詩歌中,涉及插花內容的詩句獨放異彩。如蘇轍《戲題菊花》:「春初種菊助盤蔬,秋晚開放插滿壺。」劉禹錫《贊枸把》「翠黛葉生籠石翁,殷紅子熟照銅瓶。」朱淑貞《示犀》)「一枝談貯書窗下,人與花心各自香。」《芥子園畫譜》有題畫詩雲:「出家除夕無他事,插了梅花便過年。」由此可見,古時插花之風盛行,不插梅花,年也是過不得的。 古代詠插花詩不僅反映了詩人熱愛花木的情趣,亦可看出詩人熟穩花道的`技藝,賦「心象」於花技的文思。

許多文人士流為避現實多退隱於山水之間時,寄情於山水花草之間,以表心意。如周敦頤的學生程顥詩雲:「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對花開花落等景象敏感多思。

宋朝有一首詠海棠的詩:「海棠脈脈要詩催,日暮紫錦無數開」,意思是說海棠半舒半卷,脈脈含情,非要詩人吟出好詩來,否則就不肯開放。

借用花木抒發人的意志、願望之時, 以花枝展情韻, 表現花品花格, 令人在擊節贊嘆之餘, 心馳神往。古人看花是有分別的,飲酒對自然生長的花,飲茶對瓶中插花,在寄情花木中, 每朵花、每片葉都蘊涵著深長的意味。

熱點內容
櫻花雨散文楊朔 發布:2025-04-27 01:16:45 瀏覽:693
繁縷花語 發布:2025-04-27 01:10:33 瀏覽:417
浪花一朵朵小說的結局 發布:2025-04-27 01:10:28 瀏覽:119
吊蘭紫蘭花 發布:2025-04-27 01:08:19 瀏覽:413
fgo情人節活動階級 發布:2025-04-27 01:08:11 瀏覽:97
送白色玫瑰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4-27 01:08:06 瀏覽:875
順義鮮花港水上樂園 發布:2025-04-27 01:07:31 瀏覽:944
梅花玉石產地 發布:2025-04-27 01:03:14 瀏覽:245
郎草的花語 發布:2025-04-27 00:50:18 瀏覽:159
情人節鮮花造型 發布:2025-04-27 00:49:43 瀏覽: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