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陳淳花卉題詩

陳淳花卉題詩

發布時間: 2025-04-28 13:35:30

A. 水仙花的特點和作用詩句

1. 關於水仙花特點的詞語和詩句
關於水仙花特點的詞語和詩句 1. 形容「水仙花特點」的詞語有哪些
凌波仙子

葉姿秀美

花香濃郁

亭亭玉立

葉色翠綠

花朵黃白

清香撲鼻

花朵秀麗

花香撲鼻

清秀典雅

唐代杜甫《桃竹枝引贈章留後》詩雲:斬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梓橦使君開一束,滿堂賓客皆嘆息。

宋代姜特立的《水仙花》詩雲:六齣玉盤金屈後,青瑤叢里出花枝。清香自信高群品,故與紅梅相並時。

宋代詩人黃庭堅一生酷愛水仙花,寫了多首贊美水仙花的詩,其中名詩《王充道送水仙五十枝》雲: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含香體素欲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坐對真成被花惱,出門一笑大江橫。

宋代楊萬里《水仙花》贊道:韻絕香仍絕,花清月未清。天仙不行地,且借水為名。

宋代理學大家朱熹:水中仙子來何處,翠袖黃冠白玉英。

宋代范成大:水仙攜臘梅,來作散花雨」。

宋代張來:只疑湘水綃機女,來伴清秋宋玉悲。

元代錢選:帝子不沉湘,亭亭絕世妝。

元代姚文奐:離思如雲賦洛神,花容婀娜玉生春。

明代陳淳:玉面嬋娟小,檀心馥郁多。盈盈仙骨在,端欲去麥波。

明代李東陽:澹墨輕如玉露香,水中仙子素衣裳。

清代陶孚尹:澧蘭沅芷若為鄰,澹盪疑生羅襪塵。

清代劉灝曾:清香自信高群品,故與江梅相並對。

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 var. chinensis Roem. ):又名中國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個變種。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水仙的葉由鱗莖頂端綠白色筒狀鞘中抽出花莖(俗稱箭)再由葉片中抽出。一般每個鱗莖可抽花莖1-2枝,多者可達8-11枝,傘狀花序。花瓣多為6片,花瓣末處呈鵝黃色。花蕊外面有一個如碗一般的保護罩。鱗莖卵狀至廣卵狀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葉狹長帶狀,蒴果室背開裂。花期春季。

水仙性喜溫暖、濕潤、排水良好。在中國已有一千多年栽培歷史,為傳統觀賞花卉,是中國十大名花之十。
2. 描寫水仙花的詞語,成語,句子
凌波仙子

葉姿秀美,花香濃郁,亭亭玉立,葉色翠綠、花朵黃白、清香撲鼻

花朵秀麗,葉片青翠,花香撲鼻,清秀典雅

一陣風吹過,水仙擺動著它那柔軟的身軀,在水面上翩翩起舞。

人們贊譽水仙一青二白,所求不多,只清水一盆,並不在乎於生命短促,不在乎刀刃的「創傷」,不在乎於嚴寒的「凌辱」,始終潔身自愛,帶給人間的是一份綠意和溫馨。

水仙花雖然不像柳樹那樣婀娜多姿,不像玫瑰那樣富貴妖艷,。但它有潔白如玉、芳香醉人的花朵。

「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水仙花通常是在精緻的淺盆中栽培,然而,它對生活也挺簡單樸素,適當的陽光和溫度,只憑一勺清水,幾粒石子也就能生根發芽。寒冬時節,百花凋零,而水仙花卻葉花俱在,勝過松、竹、梅,儀態超俗,故歷代無數文人墨客都為水仙花題詩作畫,呈獻了不少幽美的篇章。
3. 關於水仙花的詩句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會心,為之作詠

宋黃庭堅

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

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

含香體素欲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

坐對真成被花惱,出門一笑大江橫。

水仙花

宋劉克庄

歲華搖落物蕭然,一種清風絕可憐。

不俱淤泥侵皓素,全憑風露發幽妍。

騷魂灑落沉湘客,玉色依稀捉月仙。

卻笑涪翁太脂粉,誤將高雅匹嬋娟。

水仙花

宋劉邦直

得水能仙天與奇,寒香寂寞動冰肌。

仙風道骨今誰有?淡掃蛾眉篸一枝。

水仙花

元楊載

花似金杯薦玉盤,炯然光照一庭寒。

世間復有雲梯子,獻與嫦娥月里看。

水仙花四絕(其一)

明楊慎

乘鯉琴高采掇新,蔚藍天上少紅塵。

黃姑渚畔湔裙水,不是人間妒婦津。

水仙花

清陶孚尹

泮蘭沅芷若為鄰,淡盪疑生羅襪塵。

昨夜月明川上立,不知解佩贈何人?

水仙花

清王夫之

亂擁紅雲可奈何,不知人世有春波。

凡心洗盡留香影,嬌小冰肌玉一梭。

廣群芳譜

清劉灝

六齣玉盤金屈卮,青瑤叢里出花枝。

清香自信高群品,故與江梅相並時。

水仙花

宋楊萬里

韻絕香仍絕,花清月未清。

天仙不行地,且借水為名。

開處誰為伴?蕭然不可親。

雪宮孤弄影,水殿四無人。

水仙花

秋瑾

洛浦凌波女,臨風倦眼開。

瓣疑是玉盞,根是謫瑤台。

嫩白應欺雪,清香不讓梅。

餘生有花癖,對此日徘徊。

水仙花

宋來氏

瑤池來宴老仙家,醉倒風流萼綠華。

白玉斷笄金暈頂,幻成痴絕女兒花。

水仙花

我孤獨地漫遊,像一朵

在山丘和谷地上飄盪,

忽然間我看見一群

金色的水仙花迎春開放,

在樹蔭下,在湖水邊,

迎著微風起舞翩翩。

連綿不絕,如繁星燦爛,

在銀河裡閃閃發光,

它們沿著湖灣的邊緣

延伸成無窮無盡的一行;

我一眼看見了一萬朵,

在歡舞之中起伏顛簸。

麟廬波光也在跳著舞,

水仙的歡欣卻勝過水波;

與這樣快活的伴侶為伍,

詩人怎能不滿心歡樂!

我久久凝望,卻想像不到

這奇景賦予我多少財寶。

每當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

它們常在心靈中閃現,

那是孤獨之中的福祉;

於是我的心便漲滿幸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4. 有關水仙花的詩句
一、《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會心,為之作詠》宋·黃庭堅

詩作全文:

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

含香體素欲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坐對真成被花惱,出門一笑大江橫。

白話釋義:靜坐在水仙花前,我的心呵,真個被它撩亂。起身走出門外,不覺一笑粲然。浩瀚橫流的大江映入了我的眼簾。

二、《題錢舜舉寫生五首·水仙蘭》宋·陳深

詩作全文:

翩翩凌波仙,靜挹君子德。

平生出處同,相知不易得。

白話釋義:水仙花翩翩的姿態像仙子一樣,靜靜的像君子一樣。從同樣的地方生長,但是它卻很珍貴。

三、《水仙》明·於若瀛

詩作全文:

水花垂綠蒂,裊裊綠雲輕。

自是壓群卉,誰言梅是兄。

白話釋義:水仙花的綠色的蒂垂了出來,像綠色的煙霧一般。同樣都力壓群芳,誰能說梅花就能比它更勝一籌呢。

四、《水仙》南宋·姜特立

詩作全文:

六齣玉槃金屈卮,青瑤叢里花四枝。

清香自信高群品,故與江梅相並時。

白話釋義:青色的花叢中能冒出四支水仙花。清香宜人,品行高潔,所以可以和江邊的梅花相提並論。

五、《水仙》南宋·釋智愚

詩作全文:

芳心塵外潔,道韻雪中香。

自是神仙骨,何勞更洗妝。

白話釋義:內心芬芳,外表純潔,暗香伊人。本身就是神仙一樣的風姿,根本不用再修飾梳妝。
5. 描寫水仙花的詞語
一抹碧綠

朵朵銀花

清清幽幽

皎皎潔潔

歲寒時節到君家

一缽泉水

幾粒石子

凌波仙子

一身清白

俏麗何必事奢華

香陣透天涯

拓展資料:

次韻中玉水仙花二首

宋·黃庭堅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

暗香已壓酴醾倒,只比寒梅無好枝。

淤泥解作白蓮藕,糞壤能開黃玉花。

可惜國香天不管,隨緣流落小民家。

水仙花

宋·劉克庄

歲華搖落物蕭然,一種清風絕可憐。

不許淤泥侵皓素,全憑風露發幽妍。

騷魂灑落沉湘客,玉色依稀捉月仙。

卻笑涪翁太脂粉,誤將文雅匹嬋娟。

水仙花

宋·劉邦直

得水能仙天與奇,寒香寂寞動冰肌。

仙風道骨今誰有?淡掃蛾眉簪一枝。

賦水仙花

宋·朱熹

隆冬凋百卉,江梅歷孤芳。

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風香。

紛敷翠羽帔,溫艷白玉相。

黃冠表獨立,淡然水仙裝。

弱植晚蘭蓀,高標摧冰霜。

湘君謝遺褋,漢水羞捐璫。

嗟彼世俗人,慾火焚衷腸。

徒知慕佳冶,詎識懷貞剛?

凄涼《柏舟》誓,惻愴《終風》章。

卓哉有遺烈,千載不可忘。
6. 有關水仙花的詩句
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 暗香已壓荼蘼倒,只此寒梅無好枝。」宋代詩人劉邦直《詠水仙》一詩贊賞水仙在嚴寒冬季,僅憑一勺清水,亭亭玉

朱熹詩雲:「水中仙子來何處,翠袖黃冠白玉英。」

姚文奐詩雲:」離思如雲賦洛神,花容婀娜玉生春。凌波襪冷香魂遠,環佩珊珊月色新。」清代吳懋謙在《水仙花》詩中寫道:」姑射群真出水新,亭亭玉碗自凌塵。冰肌更有如仙骨,不學春風掩袖人。」黃庭堅寫過不少詠水仙詩.最有名的是《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含香體素欲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坐對真成被花惱,出門一笑大江橫。」說水仙乃多愁善感的洛水仙子所化,」凌波仙子」一語,惟妙惟肖地勾畫出水仙的風韻。因此,自黃詩一出,」凌波仙子」這一水仙雅號美稱,便一直流傳至今。

水仙有單瓣與復瓣兩大品系,朱熹的」翠袖黃冠白玉英」詩句,寫的是單瓣花:它的花朵白色,中央花芯黃艷,形似六棱白玉盤托起一盞金黃酒杯,故別名」金盞銀台」。復瓣不生副冠,通體潔白如玉,故別名」玉玲瓏」。明代詩人陳淳對它很贊賞,寫道:」玉面嬋娟小,檀心馥郁多。盈盈仙骨在,端欲去;麥波。」水仙花具有樸素高潔的品格,贏得無數名人的贊美。宋代姜特立詩雲:」清香自信高群品,故與江梅相並時。」是贊美水仙高出群品的清香。明代李東陽詩雲:」澹墨輕和玉露香,水中仙子素衣裳。風鬟霧鬢無纏束,不是人間富貴妝。」這是贊水仙樸素無華的品行。近代女革命家秋瑾賦詩詠道:」瓣疑是玉盞,根是謫瑤台;嫩白應欺雪,清香不讓梅。」贊頌水仙高潔的氣質,不由得使人如見其美,如聞其香,耐人尋味。

中國水仙以福建漳州水仙最為著名,每年有數百萬粒花球遠銷日、美及東南亞各國,被譽為」中國宜春水仙花」。現代詩人郭沫若吟詠中國水仙品性在於」只憑一勺水,幾柱石子過活」;當代詩人艾青對水仙深情詠道:「不與百花爭艷,獨領淡泊幽香」。
7. 描寫水仙花的詩句
1、[宋] 高觀國

《金人捧露盤 水仙花》

夢湘雲,吟湘月,吊湘靈。有誰見、羅襪塵生。凌波步弱,背人羞整六銖輕。娉娉裊裊,暈嬌黃、玉色輕明。香心靜,波心冷,琴心怨,客心驚。怕佩解、卻返瑤京。杯擎清露,醉春蘭友與梅兄。蒼煙萬頃,斷腸是、雪冷江清。

2、[宋] 黃庭堅

《劉邦直送早梅水仙花四首》

簸船綪纜北風嗔,霜落千林憔悴人。

欲問江南近消息,喜君貽我一枝春。

《劉邦直送早梅水仙花四首》

探請東皇第一機,水邊風日笑橫枝。

鴛鴦浮弄嬋娟影,白鷺窺魚凝不知。

《劉邦直送早梅水仙花四首》

得水能仙天與奇,寒香寂寞動冰肌。

仙風道骨今誰有,淡掃蛾眉簪一枝。

B. 急求陳淳《竹石菊花圖》中的題字內容

畫之左上角有陳淳自題詩:「秫田欣有秋,白酒釀應熟。西風解人意,吹綻籬根菊。」款署「道復」。
畫之右上角詩:「年年碧山前,處處見新菊。何為彈冠人,折腰五斗粟。」款署「仲山」。

C. 墨梅全詩

墨梅
作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洗硯池】相傳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臨池學書,頻洗筆硯,池水竟為之黝黑。浙江會稽山下與江西臨川均有洗硯池遺跡,傳說均曾為王羲之洗硯處。作者是著名畫家,以淡墨清雅寫梅,因與王羲之同姓,故稱「我家」,並暗喻其功底。
注釋:
[墨梅]單用墨畫的梅花。 [池頭]池邊。 [洗硯(y4n)池]洗毛筆、硯台的池塘。[淡墨痕]淡黑色的痕跡,指花的顏色。[清氣]清香的氣味。[乾(qi2n)坤(k&n)]指天地。
詩意:
這幅畫畫的是我家洗硯池旁邊的一棵樹,每一朵梅花都呈現出淡淡的黑色,沒有鮮艷的色彩。我不需要別人誇它顏色多麼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間留下清淡的芳香。

一「淡」一「滿」盡顯個性
——《墨梅》賞析
梅花,開放在萬花凋零的嚴寒季節,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於眾花報春,寒氣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為堅強品格和高貴氣節的象徵。本課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顏色畫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本詩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稱為「畫梅聖手」。這是一首作者自己題詠自己所畫梅花的詩作。詩中所描寫的墨梅勁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寫詩,注重煉字。詩中(亦指畫中)的梅花生長在作者日日洗滌筆硯的池水邊,那一朵朵開放的梅花都呈現出淡淡的墨痕。一、二兩句運用白描手法寫梅花的形態,一個「淡」字既道出畫梅花的技法,又刻畫出梅花樸素淡雅、傲立於嚴寒的風骨,令人耳目為之一新。
再看末句,詩人為什麼特別愛畫不著顏色的淡墨梅花呢?原來他並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們誇獎梅花的顏色艷麗,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氣充塞在天地之間。一個「滿」字,不僅傳神地寫出了梅香的充盈激盪,而且使得詩人人格魅力的凸現與輻射分外的耀眼!這種不流於世俗、傲骨錚錚的氣節正是作為詩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這種不追求虛浮綺麗的外表而鍾情於梅花精神的表現方法正是作為畫家的王冕的巧奪天工之處。
「畫梅須具梅氣骨,人與梅花一樣清。」人們是這樣稱贊王冕的。現實中的王冕與他筆下的梅花一樣,堅貞不屈、孤芳自賞。相傳由於王冕的畫畫得特別的好。當地的縣官和一個有權勢的大財主慕他之名,幾次想見他都遭到了拒絕,最後,當縣官親自下鄉見他時,他聽到消息後趕緊躲了起來,又讓縣官吃了閉門羹。因而《墨梅》這首詩不僅反映了他所畫的梅花的風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鮮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
在這首詩中,一「淡」一「滿」盡顯個性,一方面,墨梅的豐姿與詩人傲岸的形象躍然紙上;另一方面令人覺得翰墨之香與梅花的清香彷彿撲面而來!從而使「詩格」、「畫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D. 淺析徐渭大寫意花鳥畫風及美學主張

淺析徐渭大寫意花鳥畫風及美學主張

導語:徐渭大寫意畫風的形成與他坎坷的人生經歷有關,也受到明代社會文化思潮的影響。我來分析徐渭大寫意花鳥畫風及美學主張,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摘要] 明代畫壇奇才徐渭將詩、書、畫融為一體,以狂草筆法入畫,抒發了他懷才不遇的滿腔憤懣和激盪難平的心緒,作品凝結了他孤獨落魄的人生經歷,形成個性鮮明、狂放奇崛的藝術風格,開創了中國花鳥畫大寫意畫風,並對後世畫家產生了深遠影響。

[關鍵詞]徐渭;大寫意;花鳥畫;美學主張

明代畫家徐渭有著不同尋常的孤獨落魄的人生經歷,他憑借特有的藝術才華,以酣暢淋漓的筆墨,開創了中國花鳥畫大寫意畫風,將文人畫以畫為寄、抒寫真性情的追求發揮到了極致,並且不同於以往文人畫的文雅、含蓄、靜、淡泊,形成了汪洋恣肆、狂放灑脫的筆墨風格,成為明代繪畫革新的代表。

一、狂放潑辣的大寫意畫風

徐渭可謂明代畫壇的一位藝術奇才,自幼聰慧,才華橫溢,詩文、書法、繪畫皆有突出成就。但一生坎坷,命運悲慘,半生奮斗,終與仕途無緣,空有才華,托足無門。晚年以書畫維持生計,窮困潦倒。多舛的命運使他傷痕累累,孤獨憂憤,他借詩文書畫宣洩自己倍感壓抑的情感和無法施展抱負的痛苦。從他不拘一格的形式和充滿張力的筆墨中,可以感受到他胸中的積郁和滿腔憤懣。他把這一切都融入到他的詩文書畫中,形成了個性鮮明、情感強烈的獨特風格。

徐渭大寫意畫風的形成不僅與他坎坷的人生經歷有關,也受到明代社會文化思潮的影響。明代後期,社會矛盾不斷加劇,思想文化領域也呈現出新的變化,尤其是陽明的「心學」思想受到推崇,文化思想領域沖破了程朱理學和封建文化的束縛,重自我表現和個性解放,追求表達自我真情,成為明代中期以後的美學思潮,也成為文人和畫家所信奉的美學趨向。這種具有叛逆精神和崇尚表達真性情的藝術風尚,也影響了徐渭的繪畫思想基礎。

徐渭的水墨寫意花卉還注意吸收借鑒前人的經驗,對陳淳的寫意花卉,粱楷的水墨減筆,林良的粗筆,以及倪瓚的簡逸等,都研習揣摩,融會貫通,集眾家之所長,又不為傳統所囿,自成一家。

徐渭在明代重自我表現和個性解放的社會思潮影響下,集前人之所長,變革古人的正統畫風,以他全面深厚的學識修養和非凡的藝術才華,加之他坎坷的身世遭遇和憤世嫉俗、孤獨狂傲的內心,最終融合為他狂放不羈、汪洋恣肆的大寫意花鳥畫風。

二、詩書畫結合的繪畫創作

徐渭學識修養豐富深厚,多才多藝,詩文書畫樣樣俱佳。《明史文苑傳》記載徐渭「天才超軼」,十幾歲時就仿楊雄文章《解嘲》作了《釋毀》一文。其文學功底非常深厚,詩文、戲劇都有很高造詣,詩歌創作以七律、七古見長,明代「公安派」領袖袁宏道對其詩文大加贊賞,稱其「明代第一詩人」。戲劇方面,徐渭是明代中後期影響最大的雜劇作家,創作了雜劇《四聲猿》,被譽為「天地間一種奇絕文字」。還著有研究宋元南戲的《南詞敘錄》,是我國最早研究宋元南戲的專著。

徐渭在書法方面造詣精深,他的'書法成名早於繪畫,自評其書法為第一,有「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之言,在《題自書一枝堂貼》跋文中說:「高書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書,此言亦可與知者道,難與俗人言也。」其書法學習張旭、懷素、蘇軾、米芾等,集諸家所長,受米芾影響最大,尤以草書最佳,最具個性特色。徐渭的草書運筆超脫,狂放不羈,字形大小參差,渾然天成,筆墨恣肆,章法縱橫瀟灑,草書也是他內心情感的宣洩。

由於徐渭有著豐富深厚的學識修養,在繪畫創作上詩文書畫互相滲透,相得益彰,將文人畫的抒情性和筆墨情趣發揮得淋漓盡致,形成了其繪畫的藝術個性。

其一,詩畫結合,緣物抒情,盡情宣洩胸中郁憤之氣。徐渭畫作上常常題詩,從而深化了畫的意境和思想內涵,詩情畫意融為一體。最為人們熟悉的《墨葡萄圖》以墨為色,濃墨淡墨隨意交織,墨線勾畫出的葡萄枝條紛繁披下,干濕濃淡、大小不一的墨塊表現出葉片,其間以墨點隨意點染出幾串疏密相間、濃淡相融的葡萄果實,晶瑩剔透、新鮮欲滴。畫面上方以草書題詩:「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詩畫交融,珠聯璧合,相互映襯,抒發了半生落魄、命運坎坷的悲哀,宣洩了懷才不遇、托足無門的孤憤。《榴實圖》以大寫意的筆法畫出一隻飽滿且已綻裂的石榴,上有狂草自題詩:「山深熟石榴,向日便開口;深山少人收,顆顆明珠走。」同樣以題詩增強畫面寓意,借題發揮,表達自己空有才華,無人賞識的郁悶。不僅使畫面構圖完整,更以題詩寄情寓意,意味深長。徐渭以詩畫結合直抒胸臆,不僅表達對命運不公的憤懣,還有對明末黑暗政權的諷刺和對民眾的同情。《黃甲圖》中題詩「稻熟江村魚正肥,雙鰲如戟挺青泥;若教紙上翻身看,應見團團董卓臍。」暗喻橫行一世的正是如東漢奸臣董卓之流。在《墨花圖卷》中題詩「老夫游戲墨淋漓,花草都將四時雜;莫怪畫圖差兩筆,近來天道夠差池。」大膽指責明代政權。

其二,突破了傳統文人畫的題材局限。《雜花圖卷》是他長卷水墨大寫意花卉傑作,其間牡丹、石榴、菊花、荷花、梧桐、芭蕉、紫藤、梅花、水仙、南瓜、豆角、葡萄、竹枝等,四季花果樹木13種。使花鳥畫的題材大大拓展,無論清淡幽雅的梅蘭竹石,還是平凡普通的四季花果,都成為他個性和激盪難平的胸臆的物化。

其三,以狂草用筆融入大寫意筆法,氣勢奔放,豪邁瀟灑。將草書筆法融入花鳥畫,正是徐渭狂放奇崛畫風的特點之一。元代畫家趙孟大力提倡「以書入畫」,為文人畫家所接受,明代之前主要以楷書、隸書、行草入畫,至明代後期更為提倡以草書入畫,認為草書的書體更富於變化,更具有表意能力,也更為文人畫家青睞。他的《雜花圖卷》便以狂草筆法入畫,筆墨淋漓瀟灑,以疏密、濃淡、疾徐、抑揚的構圖和筆墨,形成起伏跌宕的韻律節奏。徐渭深知書畫相通的道理,並認為寫意畫的發展得益於草書,他曾說:「蓋晉時顧、陸輩筆精,勻圓勁凈,本古篆書家相形意,其後張僧繇、閻立本,最後乃有吳道子、李伯時,即稍變,猶知宗之。迨草書盛行,乃始有寫意畫,又一變也。」他也自認為其寫意花鳥畫得之於自身書法修養,草書的寫意性與大寫意相得益彰,使他的寫意花鳥畫具有了大刀闊斧、縱橫自如、沉雄健拔的特色,書畫相濟,將水墨大寫意花鳥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清代張岱在《跋徐青藤小品畫》中說:「今見青藤諸畫,離奇超脫。蒼勁中姿媚躍出,與其書法奇崛略同。昔人謂『摩詰之詩,詩中有畫,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余謂青藤之書,書中有畫,青藤之畫,畫中有書。」道出了徐渭書畫的共通性。

三、「不求形似求生韻」的美學主張

徐渭沒有專門的繪畫理論著作,其美學主張散見於他的詩文題跋和各種評論中,也體現於他的創作實踐中。徐渭的藝術創作重視抒寫性情,他筆下的形象都飽含著他的痛苦和滄桑,他的繪畫、詩文、書法創作,無不流露著他內心的孤憤和情感的率真。

徐渭強調藝術的獨創性。明代後期,印刷出版業開始發達,各種畫譜紛紛出現,如梅譜、竹譜、翎毛譜、石譜等,徐渭不願創造力因此受到束縛,《題畫梅》一詩正體現了他對獨創性的重視:「從來不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不信且看千萬樹,東風吹著便成春。」「從來不看梅花譜」並非完全排除前人優秀傳統,而「信手拈來自有神」與徐渭的「不求形似求生韻」異曲同工。

徐渭追求「不求形似求生韻」「舍形而悅影」的美學主張,「不求形似求生韻」體現了他對藝術造型的觀點,由此也更強調了繪畫的寫意性。「世間無事無三昧,老來戲謔塗花卉,騰長刺闊臂幾枯,三合茅柴不成醉。葫蘆依樣不勝揩,能如造化絕安排,不求形似求生韻,根拔皆吾五指栽。胡為乎,區區枝減而葉裁?君莫猜,墨色淋漓雨拔開。」(《畫百花捲與史甥》)從中可見徐渭的創作主張和創作手法。寫意畫不是「枝減葉裁」,也不能「葫蘆依樣」,而要「能如造化絕安排」,徐渭以自然造化為本,不求形似,但得氣韻。他筆下的葡萄、石榴、花果、瓜豆、魚蟹等等,都不追求形似,但栩栩如生,生機勃勃,形象簡潔概括,氣韻生動,信筆揮灑,淋漓酣暢,橫塗豎抹,渾然天成。「筆有未到而意已足,形有不備而神已全」。徐渭不是僅關注自然物象的外在形象,而是更注重於物象內在的本質和精神內涵,以及創作主體的內心世界和個性意趣的抒發。不僅傳達出物象的神韻,也達到了文人畫追求的「逸筆草草,不求形似」的最高境界。

徐渭的詩文及書畫評序中,有他關於藝術形象的美學觀點,如對「影」的認識,可參看他的畫竹詩《寫竹贈李長公歌》:「山人寫竹略形似,只取葉底瀟瀟意。譬如影里看叢梢,那得分明成個字。」可見在繪畫中善於表現「影」;還有在觀畫中欣賞「影」,在《夏圭山林圖卷》題跋中,評價夏圭「蒼潔曠迥,令人舍形而悅影。」贊夏圭山林圖能使觀者忘掉山林之形而獲得山林影的美感享受。徐渭還強調「本色」,創作要見「真性情」,要直抒胸臆,這些也都成就了他的大寫意畫風。

徐渭把宋元文人畫理論中強調書寫主觀意趣的傳統與明代後期個性解放的時代特徵結合起來,吸取宋元文人畫及粱楷、林良、陳淳等人的長處,將狂草筆法融入大寫意,以狂怪奇拙的形態,突破了題材的局限,作畫常常隨性所至,信手拈來,跌宕跳躍,脫略形似,並以墨氣淋漓滋潤的潑墨,盡情表達了他內心壓抑悲憤的強烈情感。他開創了花鳥畫大寫意畫風,完成了寫意花鳥畫技法的變革,使其後的花鳥畫家為之膜拜,如石濤說「青藤筆墨人間寶」,鄭燮說 「奇哉,造物無不有畫工獨出青藤手。青藤作畫能通神……」並說自己願為「青藤門下牛馬走」。後世畫家朱耷、石濤、揚州八怪的家及海派畫家,直至現代齊白石、李苦禪等人,無不受到他的影響,從中可見徐渭的創造力和大寫意花鳥畫風給後人的啟發和激勵。

[參考文獻]

[1]蘇東天.徐渭[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

[2]單國強.中國美術明清至近代[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3][明]徐渭.徐渭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3.

[4]周積寅.中國畫論輯要[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5.

[5]徐建融.元明清繪畫十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6]薛永年、邵彥.中國繪畫的歷史與審美鑒賞[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

E. 作品分析:明代徐渭的 墨葡萄圖 誰知道啊 急用啊

名 稱:《葡萄圖》 作 者:徐渭 創作時間:明 尺 寸:縱116.4 厘米, 橫.3厘米 材 料:紙本,墨筆 收 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水墨葡萄一枝,串串果實倒掛枝頭,水鮮嫩欲滴,形象生動。茂盛的葉子以大塊水墨點成。風格疏放,不法語形似,代表了徐渭大寫意花卉的風格,也是明代寫意花卉高水平的傑作。自題:「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齊蕭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癇拋閑擲野藤中。天池。」下鈐「湘管齊」朱文方印一,尚有清陳希濂、李佐賢等鑒藏印多方。 徐渭曾被浙閩軍務總督胡宗憲聘為幕僚,這期間他參加鄉試八考八落。後來,明奸相嚴嵩之子因通倭罪被殺,胡宗憲也被捕,徐渭以為自己也不能倖免其禍,遂懼禍而狂,多次自殺但都歸於失敗,後因誤殺繼妻而下獄7 年。出獄後的徐渭已經是50多歲的人了,由於飽嘗世間酸辛,對世事已心灰意冷。徐渭的不幸反而成就了他在詩詞、戲曲、繪畫上的輝煌業績,這里我們只就他的繪畫成就加以論述。 寫意花鳥畫由「吳門畫派」的沈周、文徵明、唐寅、陳淳繼承元代沒骨寫意畫法,用文人畫筆墨法式重新梳理寫意花鳥畫,將具有獨立語言和自身發展的用筆、用墨引入自然界的花花草草之中,使文人畫家不再依靠描寫梅蘭竹菊來抒發內心的情志逸趣,僅靠幾種單調的物象和單純的墨色已滿足不了士大夫文人豐富的情懷。寫意花鳥畫筆墨語言的相對獨立,使文人畫家既可以在筆墨天地中陶冶自我,又能將心靈寄託於所畫物象。寫意花鳥筆墨的獨立,使筆墨表現形式空前自由,不久便出現了大寫意的藝術高峰,而徐渭則是大寫意的代表人物。 徐渭在陳淳的基礎上,將小寫意發展為筆墨恣肆的大寫意。徐渭的寫意花卉,「走筆如飛,潑墨淋漓」,在用筆上強調一個「氣」字,用墨上強調一個「韻」字。他的用筆看似草,若斷若續,實際筆與筆之間有「筆斷意不斷」的氣勢在貫通著;他的用墨看似狂塗亂抹,滿紙淋漓,實際上是墨團之中有墨韻,墨法之中顯精神。他的恣肆縱橫、解衣盤薄,在其潑墨大寫意中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他自己認為作畫「大抵以墨汁淋漓、煙嵐滿紙、曠如無天、密如無地為上」,「百叢媚萼,一乾枯枝,墨則雨潤,彩則露鮮,飛鳴棲息,動靜如生,悅性弄情,工而入逸,斯為妙品」。由此可見,徐渭的畫是在用情感來調動筆墨,在他的畫中筆墨和物象都退居第二位。筆墨在他那裡已不是問題,物象只不過是個載體,他將自己的人生升騰於筆墨、物象之上。《墨葡萄圖》最能代表他的大寫意花卉風格。畫中有作者自己的題詩:「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這正是作者心境的寫照。下鈐「湘管齊」朱文方印,尚有清陳希濂、李佐賢等鑒藏印多方。 此圖構圖奇特,信筆揮灑,似不經意,卻造成了動人的氣勢和葡萄晶瑩欲滴的藝術效果。此圖純以水墨畫葡萄,隨意塗抹點染,倒掛枝頭,形象生動。畫藤條紛披錯落,向下低垂。以飽含水分的潑墨寫意法,點畫葡萄枝葉,水墨酣暢。用筆似草書之飛動,淋漓恣縱,詩畫與書法在圖中得到恰如其分的結合。作者將水墨葡萄與自己的身世感慨結合為一,一種飽經患難、抱負難酬的無可奈何的憤恨與抗爭,盡情抒泄於筆墨之中。 徐渭(1521~1593年)明代傑出書畫家、文學家。初字文清,改字文長,號天池、又號青藤道人、田水月等。浙江山陰(今紹興)人。自幼聰慧,文思敏捷。且胸有大志。參加過嘉靖年間東南沿海的抗倭斗爭和反對權奸嚴嵩,一生遭遇十分坎坷,可謂「落魄人間」。最後入獄七、八年。獲釋後,貧病交加,以賣詩、文、畫糊口,潦倒一生。他中年學畫,繼承梁楷減筆和林良、沈周等寫意花卉的畫法,故擅長畫水墨花卉,用筆放縱,畫殘菊敗荷,水墨淋漓,古拙淡雅,別有風致。兼繪山水,縱橫不拘繩墨,畫人物亦生動,其筆法更趨奔放、簡練,干筆、濕筆、破筆兼用,風格清新,恣情汪洋,自成一家,形成「青藤畫派」。他自己尤以書法自重。自稱「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袁宏道等稱贊他的書法「筆意奔放」,「蒼勁中姿媚躍出」,「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他畫的《黃甲圖》,峭拔勁挺,生動地表現了螃蟹爬行、秋荷凋零的深秋氣氛。作品流傳至今的較多。著作有:《四聲猿》、《南詞敘錄》《徐文長佚稿》、《徐文長全集》等。 傳世著名作品有《墨葡萄圖》軸、《山水人物花鳥》冊(均藏故宮博物院)、《牡丹蕉石圖》軸,以及晚年所作《墨花》九段卷(現藏故宮博物院)等。

熱點內容
繩子套盆栽 發布:2025-04-28 18:57:33 瀏覽:87
黑葉花卉 發布:2025-04-28 18:53:42 瀏覽:880
綠植巴達木 發布:2025-04-28 18:52:01 瀏覽:204
花店店名字 發布:2025-04-28 18:52:01 瀏覽:549
櫻花家衣 發布:2025-04-28 18:37:15 瀏覽:277
桌上擺的盆景 發布:2025-04-28 18:36:39 瀏覽:635
七夕拚死字 發布:2025-04-28 18:29:17 瀏覽:858
荷花連語 發布:2025-04-28 18:23:51 瀏覽:278
花店運來10 發布:2025-04-28 18:23:50 瀏覽:253
茶花酒語 發布:2025-04-28 18:16:29 瀏覽: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