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架下

七夕架下

發布時間: 2021-01-01 19:35:28

七夕節小孩在黃瓜架的底下所聽到的哭聲真正是什麼

織女與牛郎談話 訴說相思 只是一種傳說 一笑了知

❷ 七夕夜晚真的能在葡萄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對話嗎

牛郎織女為神話人物,他們不能真正對話。從牽牛星、織女星變化而來。牛回郎織女敢於反對頑固的天條答,從天上相愛到地上尋求愛情的幸福,並生下一對兒女,雖然天帝和王母娘娘極力反對,但牛郎織女的真摯情感感動了所有生物,與牛郎有情感的牛幫著牛郎到銀河邊,七月七日在銀河東岸相會。
迢迢牽牛星,皎皎擢素手,札札弄機抒。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就是牛郎織女的真實寫照,牛郎織女見諸文字,最早出現在《詩經》中,詩中的織女和牛郎本是天上兩個星座的名稱,牛郎是牽牛星,織女是織女星,老牛也是金牛星。

❸ 請問,七夕那天在葡萄架下能聽到牛郎織女的談話,是真的嗎

真的,我試過了,晚上在葡萄架下,能聽到一群的嗡嗡聲,然後會發現身上都是被咬過的紅包,那就是牛郎織女的談話。 ..................

❹ 七夕節那天,坐在葡萄架下,真的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談話嗎

我覺得這是一個美好的寓意,也就和我們之前聽到的神話故事是一樣的,肯定是聽不到他們說話的,如果真的聽到的話,可能自己會嚇個半死,也只能說是一種美麗的想法吧,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但回過頭來看牛郎織女的故事,他們在一起確實並不合適。



神話傳說,在七月初七的時候,去葡萄架下你就可以聽到牛郎和織女說話的聲音!這個故事其實出自:《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最後慢慢的變成了神話故事。

❺ 七夕有什麼說法,傳說在黃瓜架能聽說話,在什麼時候幾點

在葡萄加下,夜裡十二點

❻ 七夕架婚姻橋是什麼意思

這東西很復雜,應該問清楚八字先生,可能只有他才懂。祝你早日找到如意郎君

❼ 求七夕葡萄架下的傳說

  1.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

  2. 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

  3. 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

  4. 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

  5. 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6.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

  7. 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

  8. 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

  9. 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❽ 七夕鵲橋來相會,葡萄架下聽心語的下聯是

七夕的由來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關於牛郎織女的傳說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有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乞巧七夕的習俗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節的活動,帶有競賽的性質,類似古代鬥巧的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悖悖、烙巧果子、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穀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該地的兒童特別重視吃巧芽,以及用麵塑、剪紙、彩綉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就是鬥巧風俗的演變。而牧童則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說七夕是牛的生日)。

諸城、滕縣、鄒縣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說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類似的乞巧習俗。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麵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

而在紹興農村,這一夜會有許多少女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在廣西西部,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後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瓮盛起來,待日後使用。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後,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

拜仙之後,姑娘們手執綵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女人們不僅乞巧,還有乞子、乞壽、乞美和乞愛情的。而後,大家一邊吃水果,飲茶聊天,一邊玩乞巧游戲,乞巧游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卜具問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有的地區還組織「七姐會」,各地區的「七姐會」聚集在宗鄉會館擺下各式各樣鮮艷的香案,遙祭牛郎織女,「香案」都是紙糊的,案上擺滿鮮花、水果、胭脂粉、紙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綉等,琳琅滿目。不同地區的「七姐會」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誰的製作精巧。今天,這類活動已為人遺忘,只有極少數的宗鄉會館還在這個節日設香案,拜祭牛郎織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備妥,傍晚時分開始向織女乞巧。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

鄧麗欣的《七夕》
se7en的《七夕》
吳宗憲《七夕雨》
平原綾香《七夕》
《鵲橋七夕》
《七夕愛情故事》
《七夕悠》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詞

(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七夕

(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

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

年年並在此宵中。

秋夕

(唐)杜牧

紅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

(宋)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七月七日長生殿,半夜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七夕
【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七夕
【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
彤雲縹緲回金輅,明月嬋娟掛玉鉤。
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
更殘便是分襟處,曉箭東來射翠樓。

七夕
【唐】崔國輔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風生玉漏,置水寫銀河。
閣下陳書籍,閨中曝綺羅。
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

七夕宴懸圃二首
【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時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七夕
【唐】崔塗
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自是人間一周歲,何妨天上只黃昏。

七夕
【唐】竇常
露盤花水望三星,彷彿虛無為降靈。
斜漢沒時人不寐,幾條蛛網下風庭。

楚塞餘春聽漸稀,斷猿今夕讓沾衣。
雲埋老樹空山裡,彷彿千聲一度飛。

七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
【唐】杜牧
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
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

七夕
【唐】杜審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天街七襄轉,閣道二神過。
袨服鏘環佩,香筵拂綺羅。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七夕賦詠成篇
【唐】何仲宣
日日思歸勤理鬢,朝朝佇望懶調梭。
凌風寶扇遙臨月,映水仙車遠渡河。
歷歷珠星疑拖佩,冉冉雲衣似曳羅。
通宵道意終無盡,向曉離愁已復多。

七夕
【唐】李賀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
【唐】李嶠
靈匹三秋會,仙期七夕過。查來人泛海,橋渡鵲填河。
帝縷升銀閣,天機罷玉梭。誰言七襄詠,重入五弦歌。

同賦山居七夕
【唐】李嶠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開粉席,雲岫敞針樓。
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

七夕歌
【唐】劉言史
星寥寥兮月細輪,佳期可想兮不可親。
雲衣香薄妝態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將極,妖紅慘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舊機,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間不見因誰知,萬家閨艷求此時。
碧空露重彩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

七夕
【唐】李商隱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七夕偶題
【唐】李商隱
寶婺搖珠佩,常娥照玉輪。靈歸天上匹,巧遺世間人。
花果香千戶,笙竽濫四鄰。明朝曬犢鼻,方信阮家貧。

壬申七夕
【唐】李商隱
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風輕惟響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傳香遠,榆高送影斜。成都過卜肆,曾妒識靈槎。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七夕寄張氏兄弟
【唐】李郢
新秋牛女會佳期,紅粉筵開玉饌時。
好與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曉羨蛛絲。

七夕
【唐】李中
星河耿耿正新秋,絲竹千家列綵樓。
可惜穿針方有興,纖纖初月苦難留。

七夕
【唐】劉威
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
雲收喜氣星樓曉,香拂輕塵玉殿空。
翠輦不行青草路,金鑾徒候白榆風。
采盤花閣無窮意,只在游絲一縷中。

七夕二首
【唐】劉禹錫
河鼓靈旗動,嫦娥破鏡斜。滿空天是幕,徐轉斗為車。
機罷猶安石,橋成不礙槎。誰知觀津女,竟夕望雲涯。

天衢啟雲帳,神馭上星橋。初喜渡河漢,頻驚轉斗杓。
餘霞張錦幛,輕電閃紅綃。非是人間世,還悲後會遙。

七夕詩
【唐】盧綸
涼風吹玉露,河漢有幽期。星彩光仍隱,雲容掩復離。
良宵驚曙早,閏歲怨秋遲。何事金閨子,空傳得網絲。

七夕詩
【唐】盧綸
祥光若可求,閨女夜登樓。月露浩方下,河雲凝不流。
鉛華潛警曙,機杼暗傳秋。回想斂餘眷,人天俱是愁。

七夕
【唐】盧殷
河耿月涼時,牽牛織女期。歡娛方在此,漏刻竟由誰。
定不嫌秋駛,唯當乞夜遲。全勝客子婦,十載泣生離。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七夕
【唐】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月為開帳燭,雲作渡河橋。
映水金冠動,當風玉佩搖。惟愁更漏促,離別在明朝。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❾ 七夕和葡萄架有什麼關系

傳說躲在葡萄架下面,可以聽到牛郎織女互訴相思之情。

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版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權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陳列各式精美小巧。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老人們說,七夕的晚上在葡萄架下可以聽見牛郎織女說情話,可是要偷偷的聽,而且不能往天上看啊!不然讓織女發現了你在偷窺他們夫妻約會,會懲罰你的,眼睛會瞎耳朵會聾。當然只是一個傳說而已。

❿ 七夕時,夜裡站到葡萄架下會聽到牛郎織女的情話

小時候,外婆家院子里就有一棵葡萄樹。聽到這個故事以後,有一年七夕節,我們好幾個小夥伴在樹下聽了很久,除了狗叫蟲鳴再沒有聽到其他聲音。

熱點內容
好一朵茉莉花古箏簡譜 發布:2024-11-15 23:57:27 瀏覽:671
花卉固定架 發布:2024-11-15 23:57:24 瀏覽:5
梔子花夏天可以換盆嗎6 發布:2024-11-15 23:57:17 瀏覽:242
夏邑鮮花 發布:2024-11-15 23:54:59 瀏覽:691
一朵桃花可以結幾個桃子 發布:2024-11-15 23:37:24 瀏覽:758
特種兵之火鳳凰百合文 發布:2024-11-15 23:32:01 瀏覽:16
新浪白衣天使茉莉花 發布:2024-11-15 23:31:48 瀏覽:27
梅花鹿切茸 發布:2024-11-15 23:29:27 瀏覽:713
牡丹卡交款 發布:2024-11-15 23:23:06 瀏覽:838
迷迭花語 發布:2024-11-15 23:13:53 瀏覽: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