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來源
⑴ 2.14情人節的來歷
每年的2月14日是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起源回於基督教。
2月14情人節答的由來:
與情人節有密切關聯的,是一位名叫瓦倫丁(Valentine)的基督教聖徒。公元3世紀,當時統治羅馬帝國的克勞狄斯二世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男性通過婚姻來逃避參軍,而且認為有婚姻的男人,在戰場上的表現要比單身的男性更優柔寡斷和軟弱,因此頒布法令,將年輕男人的婚姻定為非法。
貴族階級為維護其統治,殘暴鎮壓民眾和基督教徒。教徒瓦倫丁被捕入獄。在獄中,瓦倫丁以坦誠之心打動了典獄長的女兒朱莉婭。
他們相互愛慕,並得到朱莉婭的照顧。統治階級下令將瓦倫丁執行死刑。在臨刑前,瓦倫丁給朱莉婭寫了一封長長的遺書,表明自己是無罪的。表明自己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朱莉婭深深眷戀。瓦倫丁被處決的日子就是2月14日,也因此被當時的人們奉為愛情和婚姻的守護神。
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處死刑,後來,基督教徒為了紀念瓦倫丁為正義、為純潔的愛而犧牲自己,將臨刑的這一天定為「聖瓦倫節」,後人又改成「情人節」。
⑵ 情人節由來
西方情人節的由來:
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國家傳統的情人節。公元270年—羅馬聖教徒瓦倫丁被處死,此日被後人定
為「情人節」。此節日的來源甚多,但一般是以羅馬聖教徒瓦倫丁被處死,後被定為「情人節」較
為普通。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出現全面危機,經濟凋敝,統治階級腐敗,社會動盪不安,人民紛紛反抗。貴
族階級為維護其統治,殘暴鎮壓民眾和基督教徒。是時有一位教徒瓦倫丁,被捕入獄。在獄中,他
以坦誠之心打動了典獄長的女兒。他們相互愛慕,並得到典獄長女兒的照顧。統治階級下令將他執
行死刑。在臨刑前,他給典獄長女兒寫了一封長長的遺書,表明自己是無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
心跡和對典獄長女兒深深眷戀。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處死刑,後來,基督教徒為了紀念瓦倫丁
為正義、為純潔的愛而犧牲自己,將臨刑的這一天定為「聖瓦倫節」,後人又改成「情人節」。
中國情人節的由來: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 因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使七夕成為愛情象徵,因而被
認為是中國浪漫傳統節日,在當代便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是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這一日女子會訪閨中密友、祭拜織女、切磋女紅、乞巧祈
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兒節」的稱謂。女性歡天喜地競技娛樂的日子,男子也湊個熱鬧在一旁欣
賞,男女定情只是「女兒節」盛會中的副產品。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牛郎鵲橋相會之時。
女孩們在這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
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
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
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⑶ 情人節的由來是什麼
公元三世紀時,古羅馬有一位暴君叫克勞多斯。離暴君的宮殿不遠,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內廟。修士容瓦淪丁就住在這里。羅馬人非常崇敬他,男女老幼,不論貧富貴賤,總會群集在他的周圍,在祭壇的熊熊聖火前,聆聽瓦淪丁的祈禱。
古羅馬的戰事一直連綿不斷,暴君克勞多斯徵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戰場,人們怨聲載道。男人們不願意離開家庭,小夥子們不忍與情人分開。克勞多斯暴跳如雷,他傳令人們不許舉行婚禮,甚至連所有已訂了婚的也馬上要解除婚約。許多年輕人就這樣告別愛人,悲憤地走向戰場。年輕的姑娘們也由於失去愛侶,抑鬱神傷。
瓦淪丁對暴君的虐行感到非常難過。當一對情侶來到神廟請求他的幫助時,瓦淪帝尼在神聖的祭壇前為它們悄悄地舉行了婚禮。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很多人來到這里,在瓦淪丁的幫助下結成伴侶。
消息終於傳進了宮殿,傳到了暴君的耳里。克勞多斯又一次暴跳如雷,他命令士兵們沖進神廟,將瓦淪丁從一對正在舉行婚禮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人們苦苦哀求暴君的劾免,但都徒勞而返。瓦淪丁終於在地牢里受盡折磨而死。悲傷的朋友們將他安葬於聖普拉教堂。那一天是2月14日,那一年是公元270年。
⑷ 情人節的歷史來歷
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版傳統節日之一。權
節日由來: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出現全面危機,經濟凋敝,統治階級腐敗,社會動盪不安,人民紛紛反抗。貴族階級為維護其統治,殘暴鎮壓民眾和基督教徒。是時有一位教徒瓦倫丁,被捕入獄。在獄中,他以坦誠之心打動了典獄長的女兒。他們相互愛慕,並得到典獄長女兒的照顧。統治階級下令將他執行死刑。在臨刑前,他給典獄長女兒寫了一封長長的遺書,表明自己是無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典獄長女兒深深眷戀。
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處死刑,後來,基督教徒為了紀念瓦倫丁為正義、為純潔的愛而犧牲自己,將臨刑的這一天定為「聖瓦倫節」,後人又改成「情人節」。
⑸ 情人節的由來
情人節又來叫聖瓦倫丁節源或聖華倫泰節,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
這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 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情人節的晚餐約會通常代表了情侶關系的發展關鍵。
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其他國家也已開始流行。
起源: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出現全面危機,經濟凋敝,統治階級腐敗,社會動盪不安,人民紛紛反抗。貴族階級為維護其統治,殘暴鎮壓民眾和基督教徒。是時有一位教徒瓦倫丁,被捕入獄。在獄中,他以坦誠之心打動了典獄長的女兒。他們相互愛慕,並得到典獄長女兒的照顧。統治階級下令將他執行死刑。在臨刑前,他給典獄長女兒寫了一封長長的遺書,表明自己是無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典獄長女兒深深眷戀。
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處死刑,後來,基督教徒為了紀念瓦倫丁為正義、為純潔的愛而犧牲自己,將臨刑的這一天定為「聖瓦倫節」,後人又改成「情人節」。
⑹ 情人節的來歷
情人節是歐美和大洋洲的一些國家的民族節日,來源甚多,但一般是以羅馬聖教徒專瓦倫丁被屬處死,後被定為「情人節」較為普通。其來歷具體如下:
《世界書籍網路全書》提供了資料表明關於情人節的起源,其實眾說紛紜。
該網路全書指出:據說在公元200期間,羅馬皇帝克勞狄二世禁止年輕男子結婚。他認為未婚男子可以成為更優秀的士兵。一位名叫華倫泰的教士違反了皇帝的命令,秘密為年輕男子主持婚禮。傳聞說華倫泰於公元269年2月14日被處決。
據《天主教網路全書》指出,公元496年,教宗聖基拉西烏斯一世在公元第五世紀末葉廢除了牧神節,把2月14日定為聖華倫泰日。
這個節日現今以聖瓦倫廷節」——亦即情人節——的姿態盛行起來。
⑺ 2月14日情人節的由來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出現全面危機,經濟凋敝,統治階級腐敗,社會專動盪不安,人民紛紛反抗屬。貴族階級為維護其統治,殘暴鎮壓民眾和基督教徒。是時有一位教徒瓦倫丁,被捕入獄。
在獄中,他以坦誠之心打動了典獄長的女兒。他們相互愛慕,並得到典獄長女兒的照顧。統治階級下令將他執行死刑。在臨刑前,他給典獄長女兒寫了一封長長的遺書,表明自己是無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典獄長女兒深深眷戀。
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處死刑,後來,基督教徒為了紀念瓦倫丁為正義、為純潔的愛而犧牲自己,將臨刑的這一天定為「聖瓦倫節」,後人又改成「情人節」。
(7)情人節來源擴展閱讀
從17世紀開始,情人節變得普遍。義大利情侶會在朱麗葉愛牆上發送表達愛意的小紙條。在英國,情人節的活動也是豐富多彩的,而且與開朗外向的美國人相比,比較內斂的英國人更加看重利用節日來宣洩自己的情感,好好慶祝一番。
與美國或者中國的情況類似,英國情人節禮物也多是鮮花、巧克力、毛絨玩具泰迪熊等等,偶爾也會有男士送給女士比較貴重的禮品如珠寶等等,但並不普遍,鮮花和巧克力仍是人們首選的禮物。
⑻ 情人節的由來是什麼
說到情人節,大家都會想到西方2月14日情人節和我國7月7日七夕節:
西方情人節:
2月14日是「情人節」。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如今它被人們作為情侶的節日來慶祝,這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相愛的人之間互贈糖果、鮮花或其他禮物。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其他國家也已開始流行。關於「情人節」的來歷,有許多不同的傳說經歷了漫長的歲月,一直流傳至今。
西方情人節的由來:
瓦倫丁節,又稱情人節,是歐美和大洋洲的一些國家的民族節日。中國吃網餐飲網提醒,此節日的來源甚多,但一般是以羅馬聖教徒瓦倫丁被處死,後被定為「情人節」較為普通。
傳說一: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克勞迪烏斯二世在首都羅馬宣布廢棄所有的婚姻承諾,當時是出於戰爭的考慮,使更多無所牽掛的男人可以走上爭戰的疆場。一名叫瓦侖廷(SanctusValentinus)的神父沒有遵照這個旨意而繼續為相愛的年輕人舉行教堂婚禮。事情被告發後,瓦侖廷神父先是被鞭打,然後被石頭擲打,最後在公元270年2月14日這天被送上了絞架被絞死。14世紀以後,人們就開始紀念這個日子。現在,中文譯為「情人節」的這個日子,在西方國家裡就被稱為ValentinesDay,用以紀念那位為情人做主而犧牲的神父。
傳說二:據說瓦倫丁是最早的基督徒之一,那個時代做一名基督徒意味著危險和死亡。為掩護其他殉教者,瓦淪丁被抓住,投入了監牢。在那裡他治癒了典獄長女兒失明的雙眼。當暴君聽到著一奇跡時,他感到非常害怕,於是將瓦淪丁斬首示眾。據傳說,在行刑的那一天早晨,瓦淪丁給典獄長的女兒寫了一封情意綿綿的告別信,落款是:FromyourValentine(寄自你的瓦倫丁)。當天,盲女在他墓前種了一棵開紅花的杏樹,以寄託自己的情思,這一天就是2月14日。自此以後,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傳說三:在古羅馬時期,2月14日是為表示對約娜的尊敬而設的節日。約娜是羅馬眾神的皇後,羅馬人同時將她尊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接下來的2月15日則被稱為「盧帕撒拉節」,是用來對約娜治下的其他眾神表示尊敬的節日。在古羅馬,年輕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嚴格分開的。然而,在盧帕撒拉節,小夥子們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心愛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這樣,過節的時候,小夥子就可以與自己選擇的姑娘一起跳舞,慶祝節日。如果被選中的姑娘也對小夥子有意的話,他們便可一直配對,而且最終他們會墜入愛河並一起步入教堂結婚。後人為此而將每年的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此外,還有一個傳說,西方情人節來源於古羅馬的牧神節(LupercaliaFestival)。牧神節本來是慶祝一個羅馬畜牧神盧波庫斯的古老節日,後來演變人情人節。牧神節於每年的2月15日,修士們會聚集在羅馬城中巴淪丁Palantine)山上的一個洞穴旁慶祝。據說在這里,古羅馬城的奠基者 (Romilus andRemus)被一隻母狼扶育長大。在節日的各項慶典中,有一項是年輕的貴族們,手持羊皮鞭,在街道上奔跑。年輕婦女們會聚集在街道兩旁,祈望羊皮鞭抽打到她們頭上。人們相信這樣會使她們更容易生兒育女。在拉丁語中,羊皮鞭被叫做 februa,鞭打叫做 fabruatio, 實際上都含有'純潔'的意思。二月的名字(February)就是由此而來。
隨著羅馬勢力在歐洲的擴張,牧神節的習俗被帶到了現在的法國和英國等地。人們最樂此不疲的一項節日活動類似於摸彩。年輕女子們的名字被放置於盒子內,然後年輕男子上前抽取。抽中的一對男女成為情人,時間是一年或更長。
基督教的興起使人們紀念眾神的習俗逐漸淡漠。教士們不希望人們放棄節日的歡樂,於是將牧神節(Lupercalia)改成瓦淪丁節( Valentine's Day),並移至二月十四日。這樣,關於瓦淪丁修士的傳說和古老的節日就被自然地結合在一起。這一節日在中世紀的英國最為流行。未婚男女的名字被抽出後,他們會互相交換禮物,女子在這一年內成為男子的Valentine。
西方情人節的習俗:
不同時代,過情人節的習俗有所不同。其中從1837-1901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的情人節習俗最為獨特:2月14日這一天,一對對情人,將一株生有兩朵含苞待放花蕾的春枝移植在特製的盆內。花名的第一個字母必須與這對情人一姓名的第一個字母吻合。幾天後,如果這春枝上的雙蕾怒放,交相輝映,便預示這對情人白首偕老;如果雙蕾各分西東,相北吐蕊,這對情、人終將勞燕分飛;如果花開得碩大、燦爛,表示以後子孫滿堂,闔家歡樂;倘若一花枯萎凋謝,情人中的一人有早夭之險。
在白金漢郡還曾盛行在情人節之夜祈禱的風習:點燃一支蠟燭,插入兩枚細針,從燭底插到燭心,默念自己的愛人的名字,祈禱相愛始終,待蠟燭燃至針尖,據說所愛之人便會及時叩扉而至。還有個情人節的習俗:在情人節前一周內,連續7夜,將左腳上襪子脫下穿到右腳上,反復祝願:「願我的心愛人兒能進入今宵夢境。」據說,這時月下老就會拋下一根吉利的大紅絲線。還有將襪子脫下繞在頸項祈愛的。
維多利亞時代之後,情人節風俗漸漸淡化,20世紀三四十年代,隨著賀卡的盛行,情人節又復熱火重燃。在有的國家內,情人節已有演變為女性向男人表達情誼的趨勢,於是,3月14日又成為「還情節」,即男子向女子饋贈禮物以示「還情」。
中國七夕節:
我國的七夕節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被稱為「中國情人節」,七夕節在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
七夕的由來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於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牛郎織女故事的由來:
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因為有一條「愛情」的主線,善良的人們就把鵲橋相會的夜晚定為「情人節」,也是合情合理的。現在很多人希望把「七夕」定為「中國的情人節」。「七夕」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日子,正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認可!
這個故事最早起源於《詩經小雅大東》:「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意思是說織女三星像分開兩腳,一天七次行進,雖然如此,也不能織布成紋;那明亮的牽牛星,也不能用來駕車。《史記天官書》描述天體運行,有「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將;左右,左右將」、「其北織女,織女,天孫女也」句。河鼓,就是牽牛星,中間大星,左右兩小星。這就是牛郎和一對兒女的原型。織女星,又名天孫,這也是神話中織女是天帝第七孫女說的來源。
到漢代末年,《古詩十九首》中寫道:「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又比如曹丕《燕歌行》中說:「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都已經把織女和牽牛看成一對情人了。所以秦漢時代應該是牛郎織女故事形成的早期階段。湖北雲夢睡虎地區出土的「秦簡」中就有了「牽牛以取(娶)織女而不果」的記錄。
「牛郎織女」的故事情節在南朝梁時殷芸的《小說》中已有粗略的梗概。當時還有很多類似的記載,比如宗懍的《荊楚歲時記》、吳均的《續齊諧記》和周處的《風土記》,都有牽牛織女七夕相會的故事。而20世紀初在敦煌石窟發現的《搜神記》中「田昆侖」和宋初《太平廣記》中「郭翰」這兩則故事,對明清時代牛郎織女故事的完成有更大的影響。
「田昆侖」的故事傳說,田昆侖是窮漢,一天看到三個仙女在河中洗澡,於是他偷取了其中一套衣服。結果兩個年長的仙女各自抱衣乘風而去,只有最小的仙女不敢出水,後來嫁給了田昆侖。他們生了個兒子田章。後來天女返回天庭,又出現了兒子田章尋母的故事。
「郭翰」的故事內容也大同小異。只是這郭翰是個「姿度美秀,善談論,工草隸」的文人,說他有天在庭院中觀月,忽見織女下凡,兩人情投意合,就私訂了終身。此後,織女夜夜來往於天上人間。有一天織女忽然對郭翰說:天帝知道此事後,命我不許再來,我們永別了。這郭翰悲傷成疾,織女在天上知道後,派了個使女下凡,贈詩兩首,其中一首說:「情人終已矣,良會更何時。」這則記述可以說是牛郎織女故事的文人化。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關於七夕的由來與傳說,在全國各地的民間流傳相當廣泛,版本較多,但基本內容基本一致。那麼牛郎織女故事的發生地究竟在哪裡?說法也很多。河北鹿泉、江蘇太倉、山東沂源、黃河河套,都被稱為「牛郎織女」故事的發源地,其實這些說法大多數代表了人們的美好願望。
牛郎織女的傳說:
牛郎織女傳說是四大中國民間愛情傳說之一,也是在中國民間流傳時間最早、流傳地域最廣愛情故事傳說,在我國民間文學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河邊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
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
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
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七夕節的習俗
七夕節這一天,中國古代主要活動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 、曬書·曬衣、賀牛生日。
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
喜蛛應巧
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說;「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
明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綉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征矣。」
種生求子
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為牛慶生
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
供奉磨喝樂
「磨喝樂」是中國民間七夕節的兒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為傳荷葉半臂衣裙,手持荷葉。每年七月七日,在開封的「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
吃巧果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麵糖蜜。《東京夢華錄》中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古代描繪七夕的優美詩詞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杜牧
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
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韓庄閘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