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七巧果
① 現代七夕節有哪些風俗
吃七巧果。每逢傳統佳節,美食必定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像春節與水餃、端午與粽子、中秋與月餅等,七夕節自然也有它獨有的美食——七巧果。七巧果又稱「乞巧果子」,《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並會做成瓜果花草等模樣。據記載,在宋朝市街上就已經有七巧果出售了。
種生,這是一個較為古老的習俗,又稱「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有的地方也叫「泡巧」。在七夕節前幾天,人們會在木板上鋪上幾層土,並種下粟米,讓它長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上一些小茅屋、花草在上面,做成小村落的樣子,稱為「殼板」。有時也將綠豆、小豆、小麥等種入碗中,等它長出嫩芽,再用紅、藍線紮成一束。
為牛賀生。在牛郎織女的故事中,老牛為了幫助牛郎跨越天河,讓牛郎把自己的皮揭了下來,使得牛郎能夠藉助牛皮過天河見織女。為了紀念自我犧牲的老牛,在七夕節這一天,兒童會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以此祭奠老牛,表示出對老牛的敬重。
祭拜織女。這個活動基本上都是女性參加,七夕節的晚上,在月光下擺好桌椅,並在桌子上放好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物品。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子前,一邊吃著瓜果點心,一邊向織女默默許願。
穿針乞巧,這應該是最早的乞巧方式了,在漢朝就有所記載。《西京雜記》中提到:「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在七夕節這天,每家每戶的女子都會走出家門,聚在一起,拿出自己的針線女紅,通過穿針的方式乞巧。
曬書曬衣服。曬書曬衣服在古時非常流行,有記載司馬懿原本為避禍裝瘋,結果因曬書被抓,可見在古代曬書曬衣服是多麼流行的事情。不過這種習俗到了魏晉時期成為豪門炫耀財富的機會,因此也招來了很多文人墨客的鄙視。
拜魁星。這個習俗和浪漫的七夕節沒有太大的關系。民間傳說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古代士子考中狀元會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這裡面的魁指的就是魁星。在古人看來魁星主考,為了能金榜題名在這一天讀書人會祭拜魁星。
② 山東地區七夕的活動是怎樣的
每年的七夕節,山東各地都會舉行多種多樣的慶祝活動,讓人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氣氛。
膠東地區在乞巧之前有請七姐姐的活動,姑娘們白天到田地里去「偷」一些青秫秸,一路上不回頭,不說話,回家後扎一神龕,或在土台上搭一小棚,內供織女圖。
入夜後,姑娘們再手持秫秸圍井台轉一圈,請七姐姐位歸神龕,然後坐在織女像前,對拍巴掌向織女乞巧,邊拍邊唱:「一巴掌一月一,姐姐教我納鞋底。二巴掌二月二,姐姐教我綉花裙……」如此,一直唱到十二月。
膠東地區多在七夕拜七姐神。年輕婦女穿上新裝,歡聚一堂,於庭中盟誓結成七姐妹。
不少地方還製作巧花,少女們用麵粉製作牡丹、蓮、梅、蘭、菊等帶花的餅饃食品,稱巧果,還有巧菜,就是在酒盅中培育麥芽,此即宋代的種生,用巧果、巧菜來祭祀織女。
在舊時,長島縣的拉巧,其實就是鬥巧。節前,姑娘們聚在一起,精心裝飾巧棚,巧棚中有用麵粉製作的獅子、斗雞、鳳凰、鯉魚跳龍門、戲出子、轉燈、餑餑、金鍾等。
節日期間,把巧棚布置一新,晚飯後,姑娘們聚在一起,明燈蠟燭,唱喜歌拉巧。觀眾絡繹不絕,有的還到外村去表演,一般延續4天左右。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
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7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3個水餃里。
乞巧活動以後,姑娘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不管結果如何,在乞巧的過程中,姑娘們之間結下的深厚友情,會隨著歲歲年年七夕節的到來,而讓彼此終生難忘,並成為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回憶。
曲阜地區在七夕做巧果與巧燈。巧果與巧燈都有各種各樣的造型,巧燈造型有菊花、荷花、月季、牡丹、芍葯、玉簪、蘭花、海棠、佛手、文官果、玉蘭、梅花等花卉燈,此外還有八仙過海、群仙祝壽、童子拜觀音、福祿壽等人物燈。
孔府把巧果和巧燈作為節日禮品,送給各府本家和親友。七夕之夜,從孔府大門,沿中軸線到後堂樓各院門口,花園各路、各景點,都擺設巧果與巧燈,各庭院和花山頂上,擺以巧果為主的點心和茶水。
入夜,府中人坐庭院中,仰望牛郎和織女會面,一片其樂無窮的景象,讓人回味綿長。
在七夕之日,無棣、長島等地有做巧芽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穀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榮城兒童特別重視吃巧芽,看巧雲。
在榮城,七夕這一天,女子都要做「巧花」,即用麵粉製作成各種各樣的食品,如蓮蓬、荷花、竹籃等。當地民眾認為「七夕吃過巧花,能使人巧。」
在莘縣,人們過七夕節的時候要搞重七。一般是7個女子,擺列7種瓜果,並各包餛飩7個,各置一錢於餡中,合而煮之,分盛7盤,焚香7炷,循序7拜,分而食之,以值錢之多寡驗巧之失得。
濰縣的人們要聚在一起,每家出一些米和面做成飯,並在這一天的黎明時,分以7人一組吃下,謂之「乞巧飯」。
在掖縣,為了乞巧,女子們還要特意設立一個「乞巧筵」,姻親們紛紛送來瓜果和五色餅。沿海的日照地區,女子在七夕夜多到海邊去看五色雲,即「巧雲」。在禹城,乞巧活動已經不限於僅女性之間進行,甚至連男人都專門舉辦「乞巧會」。
在萊州,舊時農歷七月初七,婦女要供奉織女,以乞心靈手巧。還製作各式各樣的「巧餅子」以乞巧。七月初六開始供奉,七月初七撤供,七月十四再供上,意為送巧姐姐。
很多大人都把「巧餅子」用線串起來,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七月初七,婆家還要做巧餅送給新娶進門的兒媳婦,也有的送10個大餑餑、面魚、包子。
在商河,牧童還會採集一些野花插在牛角上,以「賀牛生日」。曲阜、寧陽等地習慣在七夕之日曬衣物。日照婦女在這一天都要洗頭,據說這天洗頭頭發明亮柔軟,沒有汗臭味。
棲霞民間慶七夕也有洗巧頭的習俗,就是農歷七月初七早晨,女人不論是青年、中年和老年都要洗頭,據說,這天洗了巧頭,一年四季頭腦清醒,遇事不糊塗。
臨沂一般都在這天洗涮油罐子,據說這一天油罐子特別容易洗涮,用水輕輕一沖就潔凈了。諸城、滕州、鄒城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作相思雨或相思淚,認為是牛郎和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說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青島地區最具有代表性的習俗是磕巧果。巧果也叫乞巧果子,是七夕節的應節食品。婦女們用麵粉加入糖或蜂蜜用模子製作出來的帶有牡丹、蓮、梅、蘭、菊等花樣圖案,還有象徵吉祥意義的魚、獸等各種動物圖案的面磕子,用鍋烙出來。
然後,將7個穿成串,戴在小孩子的脖頸上或手脖子上,既美觀,也可食用,更重要的是用來辟邪。大的巧果放在鍋里蒸,用來供奉牛郎和織女和祈福。
七巧果是我國幾千年的傳統,並且有一定的講究,魚形的,代表農民的日子年年有餘,生活越過越好。福字壽字的,代表老人吃了以後身體健康長壽。一長串的,小孩比較喜歡,吃了以後,代表著腦子聰明,以後一定會學習好,身體健康。
山東地區乞巧節供品主要以面製品為主,並要求製作精美。豐富多彩的七夕習俗,給人們帶來了快樂與希望。
③ 七夕有哪些習俗
第一個習俗是吃七巧果。每到傳統節日,都會有獨特的美食參與,七夕節當然也不例外,七夕節的專屬美食就是七巧果。七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並做成瓜果花草等模樣。《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在宋朝,市街上就已經有七巧果出售了。
第二個習俗是祭拜織女。這個活動一般都是女性參加,幾個人提前約好時間,大部分是在晚上舉辦。晚上在月光下擺上一張桌子,桌子上放置好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子前,一邊吃瓜果點心,一邊向織女默默許願。
第三個習俗是穿針乞巧,這應該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朝。《西京雜記》中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在七夕節這天,各家各戶的女人女孩都會走出家門,大家聚在一起,一邊猜測牛郎織女的相會場景,一邊拿出自己的針線女紅,通過穿針的方式乞巧。
第四個習俗是曬書曬衣服。曬書曬衣服的習俗在古代非常的流行,有很多小故事都記載了人們會在七夕節這一天曬書曬衣服,去去霉氣。不過這種習俗逐漸演變成了豪門富士炫耀財富的場景了,引來了不少文人墨客的鄙視。
第五個習俗是為牛賀生。七夕節來源於牛郎織女的故事,大家對此不會很陌生,而作為其中的關鍵,老牛想必大家也是非常熟悉的。據傳說,老牛為了幫助牛郎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自己的皮揭了下來,借著牛皮過天河見織女。為了紀念自我犧牲的老牛,人們每逢七夕節就會給老牛賀生,表示對老牛的敬重。
第六個習俗是種生求子。這是一個很古老的習俗,在七夕節前幾天,人們會在木板上鋪上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入碗中,等它長出嫩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成為「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叫「泡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