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起源於哪個朝代
❶ 中國的七夕節源於哪個朝代
七夕也叫乞巧,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http://ke..com/view/23307.html?wtp=tt
❷ 七夕的故事發生在哪個朝代啊
陝西--興平--董永--七仙女就是原型:「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說的是牛郎織女的故事,今天是七夕,在這個傳統節日里,聽說在水缸旁瓜架下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淺淺低語。可您知道嗎?據陝西的民俗專家介紹,這個美麗的傳說發源地其實就在陝西省興平市。
流傳興平已兩千年 :七夕是牛郎和織女在天上相會的日子。據陝西省文化遺產研究會會長趙建文介紹,牛郎與織女的傳說,故事情節在春秋戰國時已漸趨完整,漢代時已有人把它由民間故事整理成詩歌:「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陝西興平是牛郎與織女傳說的發源地,現今興平市東城區子孝村、北門村是牛郎與織女的傳說故事的核心區。牛郎織女的故事,兩千年來流傳於興平,其完整性、真實性,體現了中國鄉土社會農耕文化,象徵著人們對於美好愛情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也是人民智慧的結晶。
興平尚存許多古跡 :為了證明牛郎織女傳說的發源地在興平,興平市地方誌專家翟崇仁先生對此進行了十餘年的考證。他說,牛郎的原型就是東漢時期的董永,而今陝西省興平市東北五里子孝村西那棵槐樹,依然古樸高大,蒼勁葉茂,酷似《天仙配》電影中的古槐。市北環路北門東堡,沿高乾渠坡下尚存遇仙橋。不少中老年人回憶說,遇仙橋西北半坡處曾有雙冢,人稱董永、七仙女墓,後在平整土地時平掉了。南位鎮董家一位老人曾說:「舊時董家榮軸上端曾有董永、七仙女畫像。」董永的住址稱董家店。
上世紀五十年代七仙女和董永的故事被改編為《天仙配》並搬上舞台,而後有媒體報道董永系安徽人,有位退休幹部稱在他收藏的《董氏家譜》中還有關於「董永遇仙」的故事。
但據翟崇仁先生考證,安徽的黃梅戲《天仙配》只起了個率先編演作用,興平民間不僅廣泛流傳有完整的牛郎織女故事,興平的著名書法家、收藏家、原縣文化館館長薛凡也首肯了《天仙配》的傳說是在興平的說法。興平還有人文景觀遇仙橋、雙冢、千年漢槐、仙女湖遺址等,此外還有一年一度的七巧節、七仙女廟會等民俗活動。這些牛郎織女傳說中的故事元素在全國絕無僅有,無疑證明了興平是「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發源地。
陝西長安 有牛郎織女石像為證 :「牛郎織女的傳說源自我們西安,已有兩千餘年的牛郎織女像就位於長安區斗門街道辦事處轄區。」西安市政協委員俞向前說。對此,鄭州輕工業學院副院長、民俗學專家陳江風認為,根據地理條件、漢代意識形態、相對集中的民間傳說、古代文獻記載等諸多方面的考察分析,牛郎織女故事源於漢水兩岸的楚地。在南陽,不僅有牛郎織女漢畫石和仍在人們口頭流傳的故事,而且故事中明確交代了起源地。
俞向前曾在2005年年初的西安市「兩會」上提出提案,建議政府開發牛郎織女歷史文化資源,將農歷七月初七打造成中國的情人節,並在長安區斗門街道辦事處的牛郎織女廟遺址上建設一個文化旅遊區,打造「中國愛情文化發源地」。俞向前告訴記者,「牛郎織女像」在長安區被當地群眾稱為「石爺」「石婆」像,1956年被列為省級第一批重點保護文物,但開發利用不夠。 「在我們民間,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神話傳說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俞向前說,開發牛郎織女歷史文化資源,既可以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又可為古城西安旅遊增添一個新的亮點。 據《河南商報》
河南南陽--傳說中是牛郎的家鄉:隨著七夕的臨近,牛郎織女傳說源自哪裡的說法,不僅引起了陝西人的熱議,也引發了河南南陽人的爭論。南陽不少市民認為,牛郎織女傳說源自南陽。他們的依據是:如果在網上搜索「七夕」和「牛郎、織女」等關鍵詞,會出現4萬多個相關網頁,明確交代的故事發生地均為「南陽城西牛家莊」。
陳江風說,牛郎織女的故事最早見於《詩經》,說明此故事起源於先秦時代。到了漢代,牛郎織女的故事已臻成熟。結合資料分析,七夕節的起源始於楚國時期的漢水流域,因漢朝的興起,七夕和牛郎織女的故事得到廣泛深入的流傳。
陳江風還說,當時作為立國八百餘年,橫跨大半個中國的楚國,農耕文明已經相當成熟,紡織手工業極為發達。保留至今的上古絲織品,大多出自荊襄一帶的楚墓。花色品種、手法技藝,令今人嘆為觀止。與此毗鄰的南陽盆地亦為楚地,自古至今盛產良種黃牛。當地流傳的民間故事說:「南陽城西20里有個牛家莊,牛家莊有個牛郎。」(2001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華民俗網路》)
民俗學家張振犁先生在《中原古典神話流變論考》中也說:「牛郎叫如意,是南陽城西桑林村的人,織女從天上來到人間,與牛郎成親,親手教南陽一帶的姐妹們學會養蠶、抽絲、織綢緞。」
不同的故事,指稱著相同的起源地,可見南陽具有產生牛郎織女神話的經濟與文化土壤。
此外,漢水流域保留了大量的與「牛郎織女」神話、「七夕」風俗有關的遺跡。襄陽府過去管轄的鄖西縣有「天河」「天河口」等地名。老河口市的「老河口」據傳是「漢水連天河」的天河口。商洛縣有據傳是牛郎織女活動過的「織女溪」。廣義上仍屬於這一地區的伏牛山脈,如魯山有「牛郎洞」和該故事中仙女洗澡的「九女潭」。
❸ 七夕節到底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的
七夕節日起源:
1、婦女乞巧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2、自然崇拜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3、時間崇拜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4、數字崇拜
「七夕」又是一種數字崇拜現象,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數六月六這「七重」均列為吉慶日。「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❹ 七夕風俗穿針乞巧源於那個朝代
始於漢,抄流於後世
中國歲時風俗。每年七月初七舉行。七夕之夜,女子手執五色絲線和連續排列的九孔針(或五孔針、七孔針)趁月光對月連續穿針引線,將線快速全部穿過者稱為「得巧」。 展現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生活嚮往。
根據傳統,中國民間女子要當庭布筵,虔誠跪拜織女星,乞求保佑自己心靈手巧,乞求智慧和精巧女工技藝。乞巧的方式中,最廣為流傳的當數結綵線,穿七孔針「驗巧」,誰穿得越快,就意味著誰是「得巧」者。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
(4)七夕起源於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
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乞巧節」作為一個流傳於民間的傳統節日,本身不存譜系傳承關系,但「乞巧節」中的內容核心——製作手工藝品「七夕貢案」則具有一定的傳承性。
❺ 七夕的流傳最早來源於哪個朝代
七夕的流傳最早來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在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是流行於中國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
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將七夕節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因受外來文化影響,洋節逐漸流行中國,部分商家和媒體聯合炒作,宣傳為「中國情人節」。
(5)七夕起源於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
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後,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
拜仙之後,姑娘們手執綵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參考鏈接:網路-乞巧
❻ 七夕最早是哪個朝代開始的
「七夕節」,傳源於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的牛郎織女的故事。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是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東漢人應邵編撰的《風俗通義》,其中有一段記載:
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鵲首無故髡,因為梁以渡織女故也。(見《歲華紀麗》)
這表明,在當時,不僅牽牛、織女為夫妻之說已被普遍認可,而且他們每年以喜鵲為橋,七夕相會的情節,也在民間廣為流傳,並融入風俗之中了。
❼ 七夕節的故事源自哪個朝代有文字記載么
牽牛和織女發生情感交集最早的文獻記載是在戰國末期秦朝初年,秦簡《日書》所述的「取妻」忌日:「戊申、己酉,牽牛以取(娶)織女,不果,三棄。」大意是:人們在戊申日、己酉日迎娶的話,三年後丈夫將休離妻子。當時可能是用來強化民間七月初禁婚嫁的習俗。
後來漢武帝在長安開鑿昆明池,在兩岸各設一個石像,即牽牛、織女 「以象天河」。班固《西都賦》里描述其為「集乎豫章之宇,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雲漢之無涯」,雲漢即銀河,於是在這一時期,兩人為銀河所隔的形象已初露端倪。而後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進一步擴展了這個故事: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可以說具備了後世牽牛織女雙星戀愛故事的基本情節。牽牛、織女均已人化,銀河的隔離作用已經生成,牽牛、織女、銀河三個要素己經結合在一起。
同在漢武帝時期,由於武帝生於七夕當日,所以七月七日時自然舉天同慶,在某次慶典中,一隻青鳥恰好飛過皇宮,這青鳥正是如今所謂的喜鵲,因此在那時,喜鵲也與七夕有了聯系。東亞的喜鵲總在盛夏換毛,頭上常常禿一片。於是《歲華紀麗》中便記載,在七夕節那天喜鵲會搭成鵲橋幫助織女渡河,而喜鵲在那天頭上沒毛也是因為搭橋渡牛郎織女,在它們頭上踩踏的緣故。因此第一次,織女牽牛的悲劇結局發展演變為牛郎織女七夕鵲橋相聚的團圓結局。在那時的七夕之夜,婦女們要對著新月穿針,展示技藝,乞巧求福,通過用綵線穿針的方式比賽。
然後到了南朝梁武帝之時,七夕節的習俗也變的奇特起來,那天女孩子需要捉一隻蜘蛛,並關在盆里一夜。翌日,蜘蛛會在盆里結網,如果網很密,那就說明這個女孩是個「巧姑娘」。與此同時殷芸在《殷芸小說》里寫下了牛郎織女傳說的第一個完整版本:「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紝。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但使一年一度會。」
❽ 七夕節起源於哪個朝代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❾ 七夕節起源於哪個朝代
七夕節始於中國漢來朝。
七夕節的源乞巧習俗,始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七夕節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七夕節的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禮拜七姐、陳列花果與女紅等諸多習俗影響至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
(9)七夕起源於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七夕是一個以女性參與為主的節日,主要強調「乞巧」,女子希望自己能夠心靈手巧。這與以織女為主人公的牛女傳說有關。織女智慧與善良兼備,又心靈手巧,是中國古代女性尊崇的偶像。七夕節自然成為婦女寄託情思和美好願望的載體。
七夕節不等同於西方的情人節。西方的節日往往主題單一。而中國的節日主題多樣而深刻,如寒食節紀念介子推、清明節祭祀祖先,端午節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等,與中國傳統文化緊密結合。七夕節習俗,既是對白頭偕老、生死不渝的愛情的尊崇,也是女性祈禱心靈手巧和賢惠聰穎的重要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