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七夕
⑴ 《七夕》(唐)杜甫 這首詩表達的什麼意思
牽牛織女 (唐)杜甫
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神光意專難候,此事終蒙朧。颯屬然精靈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妝立,龍駕具曾空。世人亦為爾,祈請走兒童。
稱家隨豐儉,白屋達公宮。膳夫翊堂殿,鳴玉凄房櫳。
曝衣遍天下,曳月揚微風。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終。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動如律,竭力機杼中。雖無姑舅事,敢昧織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義無棄禮法,恩始夫婦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圓苟齟齬,丈夫多英雄。《牽牛織女》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之一。漢族民間傳說陰歷七月初七晚上喜鵲在銀河上搭橋,讓牛郎、織女在橋上相會,七夕日多雨正是他們哭泣的淚水。比喻人或夫妻久別之後的團聚
⑵ 七夕古詩 杜牧全文
一、古詩原文
《七夕》
作者:杜牧(唐)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二、白話譯文
在秋夜裡燭光映照著畫屏,手拿著小羅扇撲打螢火蟲。
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
(2)杜甫七夕擴展閱讀
《七夕》是唐代詩人杜牧(一作王建)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一首宮怨詩。這首詩描寫一名孤單的宮女,於七夕之夜,仰望天河兩側的牛郎織女,不時扇撲流螢,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宮廷婦女不幸的命運,表現了一位官女舉目無親、百無聊賴的苦悶心情。
前兩句已經描繪出一幅深宮生活的圖景。在一個秋天的晚上,銀白色的蠟燭發出微弱的光,給屏風上的圖畫添了幾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調。這時,一個孤單的宮女正用小扇撲打著飛來飛去的螢火蟲。
第三句,「天階夜色涼如水」。「天階」指皇宮中的石階。「夜色涼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襲人,該進屋去睡了。可是宮女依舊坐在石階上,仰視著天河兩旁的牽牛星和織女星。
民間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嫁與牽牛,每年七夕渡河與他相會一次,有鵲為橋。漢代《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就是寫他們的故事。
宮女久久地眺望著牽牛織女,夜深了還不想睡,這是因為牽牛織女的故事觸動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產生了對於真摯愛情的嚮往。可以說,滿懷心事都在這舉首仰望之中了。
⑶ 七夕(唐)杜甫 牽牛在河西,織女處河東。 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這首詩表達什麼意思
這首詩表達夫妻之間久別之後團聚的意思。
原文:《牽牛織女》(唐)杜甫
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神光意難候,此事終蒙朧。颯然精靈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妝立,龍駕具曾空。世人亦為爾,祈請走兒童。
稱家隨豐儉,白屋達公宮。膳夫翊堂殿,鳴玉凄房櫳。
曝衣遍天下,曳月揚微風。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終。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動如律,竭力機杼中。雖無姑舅事,敢昧織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義無棄禮法,恩始夫婦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圓苟齟齬,丈夫多英雄。
杜甫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遷居鞏縣。杜審言之孫。開元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公元744年,在洛陽與李白相識。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第二年六月潼關失守玄宗倉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是為肅宗。這時的杜甫已將家搬到鄜州羌村避難,他聽說了肅宗即位,就在八月隻身北上,投奔靈武,途中不幸為叛軍俘虜押至長安。同被俘的王維被嚴加看管,杜甫因為官小,沒有被囚禁。盡管個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無時無刻不憂國憂民。
時值安史之亂他時刻注視著時局的發展,在此期間寫了兩篇文章:《為華州郭使君進滅殘冠形勢圖狀》和《乾元元年華州試進士策問五首》為剿滅安史叛軍獻策,考慮如何減輕人民的負擔。當討伐叛軍的勁旅——鎮西北庭節度使李嗣業的兵馬路過華州時,他寫了《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的詩表達了強烈的愛國熱情。
⑷ 杜甫的《七夕〉的詩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望採納,辦任務,謝謝。
⑸ 杜牧寫的關於「七夕節」的—首詩是什麼
1、詩名:
《秋夕》。
2、全詩: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3、譯文:
秋夜,精美的銀色蠟燭發出微弱的光,給畫屏上添了幾分清冷之色;
一位宮女手執綾羅小扇,輕輕地撲打飛舞的螢火蟲。
天階上的夜色,清涼如水;
坐榻仰望星空,只見牽牛星正遠遠眺望著織女星。
4、作品簡析:
這首詩寫失意宮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寫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氣氛,又襯出主人公內心的孤凄。二句寫借撲螢以打發時光,排遣愁緒。三句寫夜深仍不能眠,以待臨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羨慕牽牛織女,抒發心中悲苦。
⑹ 夜晚仰望星空,我不得有想起唐代詩人杜甫七夕中的一首詩。
牽牛織女 (唐)杜甫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神光版意難候,此事終蒙朧。權颯然精靈合,何必秋遂通。亭亭新妝立,龍駕具曾空。世人亦為爾,祈請走兒童。稱家隨豐儉,白屋達公宮。膳夫翊堂殿,鳴玉凄房櫳。曝衣遍天下,曳月揚微風。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終。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防身動如律,竭力機杼中。雖無姑舅事,敢昧織作功。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義無棄禮法,恩始夫婦恭。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圓苟齟齬,丈夫多英雄。
《牽牛織女》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之一。漢族民間傳說陰歷七月初七晚上喜鵲在銀河上搭橋,讓牛郎、織女在橋上相會,七夕日多雨正是他們哭泣的淚水。比喻人或夫妻久別之後的團聚
⑺ 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唐】杜甫
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神光意難候,內此事終蒙朧。容颯然精靈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妝立,龍駕具曾空。世人亦為爾,祈請走兒童。
稱家隨豐儉,白屋達公宮。膳夫翊堂殿,鳴玉凄房櫳。
曝衣遍天下,曳月揚微風。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終。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動如律,竭力機杼中。雖無姑舅事,敢昧織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義無棄禮法,恩始夫婦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圓苟齟齬,丈夫多英雄。
⑻ 《七夕》杜甫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1、古代題為《七夕》的詩很多,但是沒有杜甫寫的。杜甫也沒有一首題為《七夕》的詩。根據問題的條件,可以查到,杜甫有一首題為《牽牛織女》的詩符合條件。
2、此詩原文如下:
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神光意難候,此事終蒙朧。颯然精靈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妝立,龍駕具曾空。世人亦為爾,祈請走兒童。
稱家隨豐儉,白屋達公宮。膳夫翊堂殿,鳴玉凄房櫳。
曝衣遍天下,曳月揚微風。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終。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動如律,竭力機杼中。雖無姑舅事,敢昧織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義無棄禮法,恩始夫婦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圓苟齟齬,丈夫多英雄。
3、反映的思想感情:指出傳說不可信,只是人們用傳說的故事抒發自己內心的感慨而已。
4、詳細賞析如下:
此因織女而及夫婦,見人情不可苟合。女子待嫁,未免憂心忡忡,但以禮律身,唯勤事織作而已。蓋夫婦之道,通於君臣,臣一失節,則君將不容矣。婦一失身,則夫將見絕矣。故知大而仕進,小而婚配,皆當出於至公也。牛女渡河,說既荒唐,舊俗乞巧,顯涉私情,故以夫婦人倫之道諷諭世人。君臣句,特比語耳。《易》言物不可以苟合,故借牛女無私會之事,以興男女無苟合之道。又因男女無苟合之道,以比君臣無苟合之義。蓋合必以禮者,女之佳期。進必以正者,士之佳期。如或不在至公,恐英雄丈夫,必不以不令之女而為婦。剛明正大之主,又豈以不令之士而為臣哉。是詩,觸類旁通,高古嚴正,可見古作詩者之意。
羅大經曰:朱文公嘗病《女戒》鄙淺,欲別集古語成一書。立篇目,曰正靜,曰卑弱,曰孝愛,曰和睦,曰儉質,曰寬惠,曰講學。且言如杜詩雲「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防身動如律,竭力機杼中」,凡此等句,便可入正靜。他皆仿此。嘗以書屬劉靜春先生子澄纂輯,迄不能成,公蓋欲以配小學書也。
洪邁《容齋隨筆》曰:《洞微志》載蘇德哥為徐肇祀其先人曰:當夜半鬼宿渡之後。翟公巽作《祭儀》十卷雲:或祭於昏,或祭於旦,皆非是。當以鬼宿渡河為候。而鬼宿渡河,常在中夜,必使人仰瞻以俟之。予按天上經星,終古不動,鬼宿隨天西行,春昏見於南,夏晨見於東,秋夜半見於東,冬昏見於東。安有所謂渡河及常在中夜之理。織於昏晨,與鬼宿正相反,其理則同。杜詩雲「牛女漫愁思,秋期猶渡河」,「牛女年年渡,何曾風浪生」,梁劉孝儀詩雲「欲待黃昏至,含嬌淺渡河」。唐人七夕詩皆有此說,此自是牽俗遣詞之過。故杜老又有詩雲「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神光竟難候,此事終蒙朧」,蓋自洞曉其實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