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麻巧
發布時間: 2021-01-15 18:50:13
A. 樂清七夕的習俗
即七月初七來,又稱七夕。人們對自牛郎織女這種不幸的遭遇非常同情,因而對喜鵲搭橋的義舉表示贊助。婦女們都磨粉製作長條而扁平的米餅,並纏以從女孩子腕上解下的五色絲繩,即所謂「巧綸」,然後甩到屋背讓喜鵲銜去做路食。人們還希望喜鵲把五色絲繩送到織女手中,請她教人間的女孩穿針引線,使她們成為善織工綉的女紅能手。入夜,母親為女兒在庭中擺設巧綸、果品,教她面對七姑星五色絲線一一穿針,倘都穿得過去,就算五指得巧。糕餅店在節日前幾天就開始出售以麵粉仿製而粘上芝麻的巧綸,俗稱「麻巧」。芙蓉、清江等地,至今還有娘舅向外甥女饋送巧綸的習俗。 浙江旅遊網 www.zjssw.com
B. 七夕吃麻巧的來歷
過七夕節的時候,只有南方的人他們才會吃馬巧而吃馬巧的原因,是因為古代的人覺得女孩子吃了馬巧之後就會變得特別的乖巧。
C. 溫州的七夕巧食就是麻巧嗎
一樣但又不一樣,因為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巧食包含巧果、巧花、面人、花瓜等回等,巧果答是七夕節民間巧食中最有名者,也就是麻巧,麻巧的做法是,將白糖入鍋熔為漿,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於案上擀薄,晾涼綰作結,如梭形,入油炸至金黃即成。 不過溫州的巧食就是指麻巧, 你用溫州話翻譯下就是巧食
D. 溫州 七夕
巧食?
我們甌海這里只有吃這個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