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七夕吃的
『壹』 七夕閩南童謠
七 夕
今夕,是何夕?
朵朵玫瑰真艷麗,
商場廣告鋪天地。
彩色氣球拱內門立,
牛郎織女容鵲橋戲。
閩南鄉村忙碌里,
七娘子生熱鬧記。
今夕,是七夕。
乞巧傳說真神奇。
七朵紫茄花語喜,
七塊細餅輕偎依,
一鍋甜粥幸福溢。
葡萄架下聽仙語,
飛向月宮美夢起。
今夕,拜七夕。
七娘母前學拜禮,
健康成長幸福齊。
春去夏來七月七,
年年開心佳節里。
傳統習俗記心底,
文化底蘊中華心。
『貳』 閩南七夕習俗是什麼
閩南七夕習俗如下;
1、穿針乞巧,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
2、喜蛛應巧,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
3、投針驗巧,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
4、種生求子,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
5、為牛慶生,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 賀牛生日」。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就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
『叄』 閩南七夕習俗
閩南七夕習俗:抄在閩南地襲區,傳說中的「七仙女」並非一個仙女,而是七個神娘,俗稱「七娘媽」,並且傳說七月初七是「七仙女」的生日,因而民間把這一天稱做「七娘媽生」。這也許是七夕民間流傳在宗教氛圍濃厚的閩南地區的衍化。
閩南七夕風俗:
糖粿做法
1.材料很簡單,只要適量的糯米,白糖,花生,黑芝麻。
2.糯米粉倒入一盆內,加適量的開水,用筷子攪拌均勻。
3.待不那麼燙了,用手和成糯米團。
4.抓一塊糯米團搓成長條,掰一小塊揉成圓子,用食指在小圓子的中間按一下,成一個小洞。
5.取一煮鍋燒開水,然後把糖裸胚子倒入,只要一會兒就燒開了,見糖裸胚子浮起來了,用漏勺撈起。
6.少許花生用干鍋小火炒,見顏色變黃就熟了。
7.盛入一裝有白糖的大碗中,用力晃動幾個,讓糖裸入味就可。
8.這是做好的花生碎,加入黑芝麻拌和。
9.吃時沾一下花生碎加黑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