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古詩鸞扇

七夕古詩鸞扇

發布時間: 2021-01-18 16:21:29

七夕李商隱原文與翻譯

《七夕》原文: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內來。

《七夕容》白話譯文:

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搭長橋的喜鵲們已經完工。

怎樣能將世上的死別,去換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七夕》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詩。

(1)七夕古詩鸞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七月七日,牛郎、織女相會,這個傳說中優美的愛情故事,令歷代詩人吟詠不已,令感情孤寂的人心醉神馳。約大中七年(853年)農歷七月七日的夜晚,詩人仰望天空,遙想牛女相聚的情景,不由想起了自己的愛妻早亡,於是創作了此詩來追悼亡妻。

賞析:

此詩前二句寫詩人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遙想牛郎織女在天上相會的美好情景:織女已經過河,並且走出鳳幄,分開障扇,與牛郎相會;烏鵲完成填河鋪橋的任務之後,全都撤回去了。

詩人不由得聯想到自己愛妻早亡,唯有自己獨留人間,再也無法與她相會,於是詩人在後兩句中發出沉痛的感嘆,渴望能像牛郎織女那樣每年與亡妻相會一次。

全詩想像豐富,從天上想到地下,從牛郎織女想到自己的愛情生活,語言精美,感情深厚,借景抒懷,詩意在詩人的想像中賓士,充分表現了詩人悼念亡妻的悲痛心情。

⑵ 《七夕》李商隱 譯文

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搭長橋的喜鵲們已經完工。

怎樣能將世上的死別,去換得內每年才一次的相容逢?

七夕

唐代:李商隱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2)七夕古詩鸞扇擴展閱讀:

賞析

此詩前二句寫詩人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遙想牛郎織女在天上相會的美好情景:織女已經過河,並且走出鳳幄,分開障扇,與牛郎相會;烏鵲完成填河鋪橋的任務之後,全都撤回去了。

詩人不由得聯想到自己愛妻早亡,唯有自己獨留人間,再也無法與她相會,於是詩人在後兩句中發出沉痛的感嘆,渴望能像牛郎織女那樣每年與亡妻相會一次。其中,第三句的「爭將」一詞寫出與亡妻天人阻隔、陰陽渺茫的極致哀嘆,顯現人間死別反不如天上一年一度之相會,明顯地表達出悼亡之情。

⑶ 李商隱的《七夕》翻譯

《七夕》原文及譯文為: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譯文: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搭長橋的喜鵲們已經完工。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譯文:怎樣能將世上的死別,去換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七夕》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先遙想牛郎織女在天上相會,再聯想到自己愛妻早亡而渴望能每年與亡妻相會一次。全詩想像豐富,語言精美,感情深厚。

七月七日,牛郎、織女相會,這個傳說中優美的愛情故事,令歷代詩人吟詠不已,令感情孤寂的人心醉神馳。約大中七年(853年)農歷七月七日的夜晚,詩人仰望天空,遙想牛女相聚的情景,不由想起了自己的愛妻早亡,於是創作了此詩來追悼亡妻。

(3)七夕古詩鸞扇擴展閱讀:

《七夕》古詩賞析:

此詩前二句寫詩人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遙想牛郎織女在天上相會的美好情景:織女已經過河,並且走出鳳幄,分開障扇,與牛郎相會;烏鵲完成填河鋪橋的任務之後,全都撤回去了。詩人不由得聯想到自己愛妻早亡,唯有自己獨留人間,再也無法與她相會。

詩人在後兩句中發出沉痛的感嘆,渴望能像牛郎織女那樣每年與亡妻相會一次。其中,第三句的「爭將」一詞寫出與亡妻天人阻隔、陰陽渺茫的極致哀嘆,顯現人間死別反不如天上一年一度之相會,明顯地表達出悼亡之情。

全詩想像豐富,從天上想到地下,從牛郎織女想到自己的愛情生活,語言精美,感情深厚,借景抒懷,詩意在詩人的想像中賓士,充分表現了詩人悼念亡妻的悲痛心情。

⑷ 李商隱七夕的譯文

《七夕》【唐】李商隱

原文:

鸞扇斜分鳳幄開,

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

換得年回年一度來。

譯文答:

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

搭長橋的喜鵲們已經完工。

怎樣能將世上的死別,

去換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唐朝河南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人唐朝著名詩人。他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這首《七夕》是詩人仰望天空,遙想牛郎織女相聚的情景,不由想起了自己的愛妻早亡,於是創作了此詩來追悼亡妻。傳說中優美的愛情故事,令歷代詩人吟詠不已,令感情孤寂的人心醉神馳。

⑸ 鸞扇斜分鳳幄開,這首詩的全文

唐代李商隱《復七夕》,全制文: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譯文:

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搭長橋的喜鵲們已經完工。

怎樣能將世上的死別,去換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5)七夕古詩鸞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七月七日,牛郎、織女相會,這個傳說中優美的愛情故事,令歷代詩人吟詠不已,令感情孤寂的人心醉神馳。

約大中七年(853年)農歷七月七日的夜晚,詩人仰望天空,遙想牛女相聚的情景,不由想起了自己的愛妻早亡,於是創作了此詩來追悼亡妻。

此詩先遙想牛郎織女在天上相會,再聯想到自己愛妻早亡而渴望能每年與亡妻相會一次。表達了對亡妻的思念之情和對美好愛情的嚮往。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溪)生,又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焦作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

李商隱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

⑹ 李商隱的七夕這首詩的意思

譯文:

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搭長橋的喜鵲們已經完工。

怎樣能將世上的死別,去換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原文: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此詩先遙想牛郎織女在天上相會,再聯想到自己愛妻早亡而渴望能每年與亡妻相會一次。

全詩想像豐富,語言精美,感情深厚。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

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⑺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的翻譯

翻譯為來:

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自搭長橋的喜鵲們已經完工。怎樣能將世上的死別,去換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詩《七夕》,此詩先遙想牛郎織女在天上相會,再聯想到自己愛妻早亡而渴望能每年與亡妻相會一次。全詩想像豐富,語言精美,感情深厚。

(7)七夕古詩鸞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七月七日,牛郎、織女相會,這個傳說中優美的愛情故事,令歷代詩人吟詠不已,令感情孤寂的人心醉神馳。約大中七年(853年)農歷七月七日的夜晚,詩人仰望天空,遙想牛女相聚的情景,不由想起了自己的愛妻早亡,於是創作了此詩來追悼亡妻。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生於河南滎陽。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

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有《李義山詩集》。

⑻ 七夕李商隱這首詩的意思

意思: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搭長橋的喜鵲們已經完工。怎樣能將世上的死別,去換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原詩:

七夕

唐代:李商隱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鸞(luán)扇:上面綉有鳳凰圖案的掌扇。鸞,鳳凰一類的鳥。扇,指掌扇,古時模仿雉尾而製成的長柄扇,用於坐車上,以敝日擋塵。鳳幄(wò):閨中的帳幕;綉有鳳凰圖案的車帳。星橋:鵲橋,傳說七夕這日天下的喜鵲都飛往天河,為牛郎和織女相會搭橋。爭將:怎把。無期別:死別;無期重逢的離別。

出自:唐 李商隱《七夕》

(8)七夕古詩鸞扇擴展閱讀

約大中七年(853年)農歷七月七日的夜晚,詩人仰望天空,遙想牛女相聚的情景,不由想起了自己的愛妻早亡,於是創作了此詩來追悼亡妻。

此詩前二句寫詩人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遙想牛郎織女在天上相會的美好情景:織女已經過河,並且走出鳳幄,分開障扇,與牛郎相會;烏鵲完成填河鋪橋的任務之後,全都撤回去了。

詩人不由得聯想到自己愛妻早亡,唯有自己獨留人間,再也無法與她相會,於是詩人在後兩句中發出沉痛的感嘆,渴望能像牛郎織女那樣每年與亡妻相會一次。

其中,第三句的「爭將」一詞寫出與亡妻天人阻隔、陰陽渺茫的極致哀嘆,顯現人間死別反不如天上一年一度之相會,明顯地表達出悼亡之情。

李商隱的詩的社會意義雖然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但是李商隱是對後世最有影響力的詩人,因為愛好李商隱詩的人比愛好李、杜、白詩的人更多。李商隱的詩歌,尤其是他的愛情詩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晚唐的韓偓等人,宋初的西昆詩人,直到清代的黃景仁、龔自珍,在詩風上均受其影響。

李商隱表現傷感情調的詩歌,於凄艷哀婉之中融入身世時世之感,追求一種細美幽約的美,詩而詞化的特徵比較顯著,如題材的細小化,情思的深微化,意境的婉麗纖柔等。這在詩與詞之間搭起了一座過渡性的橋梁。

⑼ 李商隱的七夕中心思想。

李商隱《七夕》中心思想:主要寄託了李商隱對妻子的懷念,牛郎織女都能年年相會一次,但他和妻子卻不能。表達了對亡妻的深切懷戀。

《七夕》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詩,全詩原文如下: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白話文釋義: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搭長橋的喜鵲們已經完工。怎樣能將世上的死別,去換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注釋:鸞(luán)扇:上面綉有鳳凰圖案的掌扇。鸞,鳳凰一類的鳥。扇,指掌扇,古時模仿雉尾而製成的長柄扇,用於坐車上,以敝日擋塵。鳳幄(wò):閨中的帳幕;綉有鳳凰圖案的車帳。星橋:鵲橋,傳說七夕這日天下的喜鵲都飛往天河,為牛郎和織女相會搭橋。爭將:怎把。無期別:死別;無期重逢的離別。

(9)七夕古詩鸞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七月七日,牛郎、織女相會,這個傳說中優美的愛情故事,令歷代詩人吟詠不已,令感情孤寂的人心醉神馳。大中七年(853年)農歷七月七日的夜晚,詩人仰望天空,遙想牛女相聚的情景,不由想起了自己的愛妻早亡,於是創作了此詩《七夕》來追悼亡妻。

此詩前二句寫詩人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遙想牛郎織女在天上相會的美好情景:織女已經過河,並且走出鳳幄,分開障扇,與牛郎相會;烏鵲完成填河鋪橋的任務之後,全都撤回去了。

詩人不由得聯想到自己愛妻早亡,唯有自己獨留人間,再也無法與她相會,於是詩人在後兩句中發出沉痛的感嘆,渴望能像牛郎織女那樣每年與亡妻相會一次。其中,第三句的「爭將」一詞寫出與亡妻天人阻隔、陰陽渺茫的極致哀嘆,顯現人間死別反不如天上一年一度之相會,明顯地表達出悼亡之情。

全詩想像豐富,從天上想到地下,從牛郎織女想到自己的愛情生活,語言精美,感情深厚,借景抒懷,詩意在詩人的想像中賓士,充分表現了詩人悼念亡妻的悲痛心情。

⑽ 李商隱的七夕古詩的譯文

本詩從帝來王的寢宮排場落筆源,筆鋒一轉,想像牛郎織女見面的情景。然後感嘆有情人雖成眷屬,但只有一年一度相會的難堪,表達了作者的遺憾與同情。
②鸞扇:羽扇的美稱。鳳幄:繪有鳳凰圖飾的帳幔。 ③星橋:神話傳說中銀河系裡星辰搭成的橋。鵲飛回:神話傳說中農歷七月七日夜晚世上的喜鵲都飛到銀河上空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 ④無期別:沒有期限的分別。
這首詩藉助神話傳說,表達他對長期仳離的婚姻與家庭的看法。

前一聯想像描寫,後一聯運用流水對議論抒情。
前一聯:「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鸞扇」對「星橋」,「斜分」對「橫過」,「鳳幄開」與「鵲飛回」,雖不嚴整也對應。出句揣測富麗堂皇排場豪,對句想像星轉斗移鵲為橋。
後一聯:「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這聯巧作流水對,語法結構不對偶,意義卻是緊相連;出句寫牛郎織女爭取成了夫妻,可惜分居無限期;對句寫王母娘娘恩惠小施,讓他們一年會一面。

熱點內容
我想擁有一盆綠植 發布:2025-02-07 03:45:37 瀏覽:561
玫瑰刺城堡 發布:2025-02-07 03:16:41 瀏覽:14
梅花鹿馴養 發布:2025-02-07 03:15:15 瀏覽:86
什麼花卉好賣 發布:2025-02-07 03:03:07 瀏覽:344
盆景樹人格 發布:2025-02-07 02:41:32 瀏覽:182
教師袋花店 發布:2025-02-07 02:33:03 瀏覽:999
諾言花語 發布:2025-02-07 02:19:07 瀏覽:973
雙魚花花語 發布:2025-02-07 02:18:35 瀏覽:442
我驕傲我是一朵蒲公英 發布:2025-02-07 02:09:52 瀏覽:781
翠博花卉 發布:2025-02-07 02:09:07 瀏覽: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