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一朵一一

一朵一一

發布時間: 2021-01-19 07:25:18

❶ 一一校園生活中的一朵浪花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生活便是一段人生的航程,在航行的途中總會遇到風雨和波折,銘記生活中的每一朵浪花,是它們將我們的航程點綴的更加精彩紛呈。
從小到大,我一直是一個靦腆的女孩子,上課回答老師的問題會臉紅,和不親近的同學講話也會臉紅,所以我從小到初中這一段學習生活中,我只是一個不起眼的中等生。然而,就在我滿足於現狀准備一直渡過我的學習生活甚至於以後的人生時,高一開學後的一堂班會課,在我平靜的生活中綻放了第一朵美麗的浪花……
那是高一剛開學,班主任上班會課時說要競選班幹部,我坐在下面隔岸觀火,好像是個局外人一樣不以為意,因為我對這些不感興趣,我只想安安分分地學習著。在其他同學的激烈的討論和互相地舉薦之聲中,班干已誕生了,班裡頓時鴉雀無聲。班主任清了清嗓子開始宣讀班干名單。一個個陌生的名字在我的耳邊響過。正當我在自顧自地做著作業的時候,我的名字從班主任的嘴裡念了出來,我猛然抬起頭,更讓我詫異的是之後緊念的職務是學習委員兼語文課代表。我滿臉詫異地望著老師在我腦子一片空白的情況下,下課鈴響了,同學們鼓掌為班干們祝賀。我已無心聽這些鼓勵和贊揚的掌聲,老師剛走出教室,我便緊跟其後跑了出去。我叫住了老師並小聲地對老師說:「老師,我不行,我沒經驗,你還是換個人代我的職務吧!」說完,我低下頭不敢看老師那一貫溢滿期待的眼睛。
老師讓我抬起了頭,他意味深長地對我說:「你是我的學生,我不管你以前是什麼樣的學生,但從現在開始,我相信你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班干並且能夠戰勝你自己做到最好。那麼,既然我們大家都相
信你,那你就沒有理由對自己說你不行。我們都相信你能行,你也必有相信……」聽了班主任的話,我突然感覺自己是那麼優秀,於是我使勁點點頭,並昂首挺胸地走回了班。
自那以後,我不再是一名躲在角落裡的普通人,我戰勝了自己變得自信開朗。
班主任的話在我的心頭盪起了一朵浪花,使我原本單調卑微的生活變得燦爛輝煌。
生活中的一朵浪花,使我人生的航程不再平淡,更加精彩。

❷ 父親年紀大了耳聾的厲害卻笑呵呵的臉上像開了一朵花似的一一作答運用了什麼描寫

這個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以及對父親的形象進行了刻畫,平時耳聾的厲害,但是卻很樂觀,總是笑呵呵的

❸ 一朵盛開的蓮花一一許昌的作文最後一段怎麼寫

揚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迄今已有近2500年的歷史,人居環境優美是揚州的一大特色,去年它捧回了「中國人居環境獎」。揚州既是風景秀麗的風景城,又是人文薈萃的文化城、歷史悠久的博物城,古典園林兼具「南秀北雄」藝術風格。這里有中國最古老的運河,漢隋帝王的陵墓,唐宋古城遺址,明清私家園林,眾多的人文景觀,秀麗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旅遊資源,多少年來吸引了大量的中外遊客。

.

揚州風光——瘦西湖

瘦西湖風景名勝區位於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古城的西北部,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在清秀婉曲的瘦西湖兩岸,綴以熔南秀北雄於一爐的揚州古典園林群,形成移步換景、相互因借的山水長軸﹔名寺古剎和古城牆垣綿延相屬,名勝古跡和歷史遺存散布其間。風韻獨具的自然風光和含蘊豐厚的人文景觀相映生輝,是鑲嵌在歷史文化名城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

汪氏小苑——原汁原味的鹽商住宅

汪氏小苑是今存揚州大住宅中最為完整的清末民初鹽商住宅之一。其宅特點是房屋布局規整,裝飾雕琢精湛,庭園玲瓏精巧,文化底蘊豐厚。汪氏小苑以其獨有的特色和鮮為人知的鹽商秘聞多年來吸引了許多中外遊客來訪。

.

潤揚大橋:中國第一

即將開通的潤揚大橋是目前長江上首座由斜拉橋和懸索橋兩種橋型組合而成的橋梁,全長35.66公里,其中南汊懸索橋採用跨徑1490米的單孔雙鉸鋼箱梁懸索橋,是目前「中國第一,世界第三」的大跨徑懸索橋。

.

中國·揚州國際珠寶城

「中國·揚州國際珠寶城」是由香港羅蘭斯寶集團在揚州市投資建設,該項目是基於中國經濟告訴增長,珠寶產業大發展的歷史契機,為改變中國珠寶首飾產業分散,品牌意識薄弱,交易平台水平尚處於初級階段的局面,精心打造的一個集珠寶生產、加工、批發、經營、展示、拍賣、國際交易為一體的大型綜合開發項目。項目座落於揚州市新城區江陽西路黃金地段。

.

白塔
原為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位於蓮性寺北岸,坐落於瘦西湖風景區的中心地帶。揚州至今還流傳著「一夜造白塔」的故事。該故事出於《清朝野史大觀》。一天,乾隆在瘦西湖中游覽,船到五亭橋畔,忽然對揚州陪同官員說:「這里多象京城北海的瓊島春陰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第二天清晨,皇帝開軒一看,只見五亭橋旁一座白塔巍然聳立,以為是從天而降,身旁的太監連忙跪奏道:「是鹽商大賈,為彌補聖上游西湖之憾,連夜趕制而成的」。據說,是八大鹽商之一的江春用萬金賄賂乾隆左右,請畫成圖,然後一夜之音用鹽包為基礎,以紙扎為表面推成的。盡管只可遠視,不可近攀,但乾隆不無感慨地說:「人道揚州鹽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虛傳」。傳說是無稽的,舊塔建於何年,已不可考。因喇嘛塔,原屬藏語系佛教中喇嘛教寺院的塔制,元代以降,漸行全國,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兩淮鹽總江春集資仿北京北海白塔,就舊塔基建造。《揚州畫舫錄》點明,該塔是「仿京師萬歲山塔式」。但型制已大有區別。北海的白塔是寺廟塔,肚大頭細,高35.9米,下為高大的磚石台基,塔座為折角式的須彌座。揚塔雖取喇嘛教寺院的塔制,但在瘦西湖僅為點綴,系園林塔,另則揚州的建築都以柔秀見長,因此取其形式,改換面目。一是降低高度,揚州的白塔僅27.5米;二是外形輪廊線變得秀美,使之身子縮小,其相輪(十三層級)也較北海塔瘦長,這樣揚州的塔形似花瓶了;三是發揮磚刻特長,塔座全是磚雕的束腰須彌座,座為八角四面,每面三龕,龕內磚雕十二生肖像,象徵一年十二月,一天十二時辰,築台五十三級,象徵童子拜觀音的五十三參圖,相輪為十三層,象徵天的最高處十三天。處處有象徵,處處有暗示,揚州造園藝術的手法巧妙揉合於外來景緻之中。著名建築家陳從周在《園林談叢》中曾將北海塔和揚州的搭進行對比,說:「然比例秀勻,玉立亭亭,晴雲臨水,有別於北海塔的厚重工穩。」可見北方之景到了南方也隨鄉入俗,雄壯之氣銳減,窈窕氣質倍增了。 1984年,愛國旅日僑胞陳伸先捐款,於白塔晴雲舊址興建了一座兩進院落的庭園。市園林部門先後又對圍繞景區的汀嶼、小池、曲溪、土丘等建築和修葺,基本上再實現了"別業臨青甸,前軒枕大河"的水鄉意境。該園門嵌賴少奇書"白塔晴雲"石額。內設積翠軒、曲廊、半亭、林香榭等景點。

.

二十四橋景區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這首詩已流傳了一千多年,可謂婦孺皆知。詩因橋而詠出,橋因詩而聞名。 五亭橋西,即二十四橋之所在。單橋名就引動多少文人學者打了一千多年的筆墨官司。《揚州鼓吹詞》說:「是橋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簫於此,故名」。據說二十四橋原為吳家磚橋,周圍山青水秀,風光旖旎,本是文人歡聚,歌妓吟唱之地。唐代時有二十四歌女,一個個姿容媚艷,體態輕盈,曾於月明之夜來此吹簫弄笛,巧遇杜牧,其中一名歌女特地折素花獻上,請杜牧賦詩。傳說是優美的,也有野史說成是隋煬帝的作為,二十四橋即煬帝以歌女數改名,但無以稽考,只能留給後人鑒賞。宋代沈括是以嚴謹著稱的,他在《補筆談》中,對二十四橋一一考證,論證揚州確有二十四橋,證明了揚州無愧於「橋鄉」的稱號。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借黛玉思鄉之情,特別提到:「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橋,六朝遺跡……」。文學家朱自清也曾滿懷激情地追憶故鄉「城裡城外古跡很多,如『文選樓』、『天保城』、『雷塘』、『二十四橋』。」廿四橋為單孔拱橋,漢白玉欄桿,如玉帶飄逸,似霓虹卧波。該橋長24米,寬2.4米,欄柱24根,台級24層,似乎處處都與二十四對應。潔白欄板上彩雲追月的浮雕,橋與水銜接處巧雲狀湖石堆疊,周圍遍植馥郁丹桂,使人隨時看到雲、水、花、月,體會到「二十四橋明月夜」的妙境,遙想杜牧當年的風流佳話。沿階拾級而下,橋旁即為吹簫亭,亭臨水邊橋畔,小巧別致,亭前有平台,圍以石座,若在月明之夜,清輝籠罩,波涵月影,畫舫拍波,有數十歌女。淡妝素裹,在台上吹簫弄笛,婉轉悠揚,天上的月華,船內的燈影,水面的波光融在一起,使人覺得好象在銀河中前行。橋上簫聲,船上歌聲,岸邊笑聲匯在一起,此時再詠誦「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你定會為唐代詩人徐凝的精妙描寫撫掌稱絕。 清乾隆間景稱"春台明月",嘉慶後毀圮。但地形地貌、河灣港汊猶存。1986年,國家和地方撥款246萬元,按《揚州畫舫錄》記載和故宮博物館珍藏的揚州著名畫師袁耀所繪《邗上八景.春台明月》冊頁、乾隆《南巡盛典圖》等有關史料,結合地形地貌現狀,設計恢復方案,於1987年10月動土興建。景區佔地約7公頃,為一組古典園林建築群,包括新建的二十四橋、玲瓏花界、熙春台、十字閣、重檐亭、九曲橋,後又續建望春樓、棧橋、靜香書屋等。其布局呈"之"字形屏列,構造曠奧收放,抑揚錯落,各面轉折對景都是一幅山水畫卷,成為"乾隆水上游覽線"的一處勝景。湖兩岸長廊依雲墻伸展,陸路與水道並行。整個景區在體現"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的意境中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

靜香書屋
石壁流淙,原為徐氏別墅,乾隆乙酉年間,乾隆南巡,賜名「水竹居」。這個園輦巧石、磊奇峰、瀉泉水。其石峰森然突怒而出,平如刀削,峭如劍利,山頂峭壁摩空,泉水從石縫間,匹練懸空,掛岸盤溪,披苔裂石,激射柔滑,使湖水全活,故名曰「淙」。這淙流,是眾水攢聚在一起,由高向低沖擊,形成瀑布。其懸瀑下落如風快,聲響似驚雷,臨水時水花向四面飛濺,蔚為壯觀。此處景點甚多,且很具特色,著名紅學家周汝昌先生曾指出《紅樓夢》中最主要景點怡紅院就是以揚州水竹居作為藍本的。靜香書屋不是有意以《紅樓夢》中大觀園為藍本,而是按舊時《揚州畫舫錄》的記載,清代園林檔案中的效果圖復建。但步行其間,卻與大觀園景色那樣相契相合。主廳為卷棚式,面水而建,一汪碧水中睡蓮婀娜,游魚戲水,一艘畫舫卧波,亭廊環圍橋閘,黃石構築的假山上翼然飛亭。建築多以「半制」取勝。即舫為半舫,亭為半亭,月洞口旁的美人靠也僅有一半。但這一個個的「半」又以廊、墻或遮或掩或放或收,打破了舊式園林的對稱規整,顯得輕靈活潑。書房內,松林梅的木雕罩格,條幾上供桌屏、花瓶,書桌上置文房四寶,多寶架上擺放線裝古書,圓桌上一盤圍棋,使人一進其中立即體味到《紅樓夢》中富貴閑人的灑脫和聰慧,停足其間,仔細把玩,餘味無窮。

.

五亭橋
瘦西湖在全國園林中獨樹一幟,五亭橋又是瘦西湖的標志,在全國園林中有一席之地。其最大的特點是陰柔陽剛的完美結合,南秀北雄的有機融和。該橋建於蓮花堤上,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巡鹽御史高恆所建,是因為建於蓮花堤上,還是因為形狀象一朵盛開的蓮花,所以它又叫蓮花橋。據說,乾隆南巡到此曾感嘆它象瓊島春陰之景,這就點出了該橋是借鑒北京北海之景。確實,該橋受北海五龍亭的影響很深,五龍亭五亭臨水而建,中日龍澤,重檐下方上圓,象徵天圓地方;西為涌瑞、浮翠,涌瑞為方形重檐,浮翠為方形單檐;東為澄祥、滋香,澄祥為方形重檐。五亭皆綠琉璃瓦頂,亭與亭之間有石樑相連,婉轉若游龍,另龍澤、滋香、浮翠三亭有單孔石橋與石岸相接,珠欄畫棟,照耀漣漪。揚州五亭橋無北海開闊水面,當然無法把五龍亭照搬。但聰明的工匠別出蹊徑,將亭、橋結合,形成亭橋,分之為五亭,群聚於一橋,亭與亭之間以短廊相接,形成完整的屋面。橋亭秀,橋基雄,兩者如何配置和諧呢?這里關鍵是如何把橋基建得纖巧,與橋亭比例適當,配置和諧。造橋者把橋身建成拱卷形,由三種不同的卷洞聯系,橋孔共有十五個,中心橋孔最大,跨度為7.13米,呈大的半圓形,直貫東西,旁邊十二橋孔布置在橋礎三面,可通南北,亦呈小的半圓形,橋階洞則為扇形,可通東西。正面望去,連同倒影,形成五孔,大小不一,形狀各殊,這樣就在厚重的橋基上,安排了空靈的拱卷,在直線的拼縫轉角中安置了曲線的橋洞,與橋亭自然就配置和諧了。難怪後人把橋基比成北方威武的勇士,而把橋亭比做南方秀美的少女,這是力與美的結合,壯與秀的和諧。
.

御碼頭
乾隆十八年(1753),清高宗南巡時,在天寧寺西園建行宮,宮前築有碼頭,是乾隆在此登舟游湖之處,故稱"御碼頭",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在此四次接駕。曹寅也曾在西園奉命刊刻《全唐詩》。建國後,碼頭青石平台和坡道基本保持原貌,增立了"御碼頭"碑亭一座,現今是"乾隆水上游覽線"的起點。御碼頭修得如此壯觀是在乾隆年間。
.
冶情園
地處御碼頭以西的豐樂下街。為清乾隆間"豐市層樓"一景所在地。內有兩組飛檐斗角之草榭,東榭水繪閣,西端依水築朱欄曲廊連西榭香影廊。園內小徑高阜之上花木扶疏。景點有:餐英別墅、問月山房、引暉館、余香花舍等,今設"乾隆水上游覽線"畫舫碼頭於此。清詩人王漁洋曾在此結社吟詩。位於冶春花園內的冶春花園茶樓,是由國家旅遊局投資,在清代揚州八大名園之一的冶春園的舊址上修建而成的集餐飲、游覽、娛樂於一體的開放式園林,是揚州市政府的重點建設工程和對外窗口。目前,這里各類大、中、小型餐廳可同時容納八百人用餐,傳統點心、冶春蒸餃自清代起延賣至今盛名不衰,輔以各式揚派茶點,使這里成為揚州人早上"皮包水"(喝早茶、吃早點的傳統飲食文化習慣)的首選之地。花園內的夜市美食休閑廣場每天提供上百種地方風味小吃,特色鮮明的冶春茶點、正宗地道的淮揚佳餚。這里已成為廣大中外賓領略揚州地方文化和民俗風情的旅遊勝地。
.
卷石洞天
位於新北門橋北側。原為清初古鄖園故址,毀於咸豐年間兵火。1988-1989重新擴建部分景點。此景以精巧的疊石取勝,充分表現了古時人們稱譽的"揚州以名園勝,名園以疊石勝"的風格。運用高度的技巧將小石拼鑲成巨峰,其石塊大小,石頭紋理,組合巧妙,拼接之處有自然之勢,無斧鑿之痕,氣勢雄偉俊秀,宛自天開,洞曲峰迴,巖壑幽藏,峽谷險奇,清泉迴旋,加之樓、閣、亭、台、廊、榭巧妙密布於假山周圍,其間點綴樹木,構成美的和諧。景區由東部的水庭、中部的山庭與東北部的平庭等幾部分組成,有十個景點:石屏鶴舞、雙木夾鏡、泉源石壁、高山流水、麴院花影、松壑雲卷、飛泉鳴琴、八方致爽、紅樓夕照、瑤台枕流。園之西與"西園曲水"一景通連。
.
四橋煙雨
位於瘦西湖東岸,與小金山隔湖相望。建於清康熙年間,乾隆南巡時,賜名"趣園"。園景久廢。1960年秋,於舊址建四橋煙雨樓,樓高二層,面西三楹,四面廊。登樓極目遠眺,諸橋形態各異。向南看,有春波橋、大虹橋,向北看有長春橋,向西看有玉版橋、蓮花橋,可貴的是諸橋近在咫尺,卻橋橋造型各異,風格趣味全然不同。若在細雨中登樓遠眺,諸橋同處雨霧之中,如蒙上一層輕紗,空朦變幻,各橋將被湖水分隔的景物相互銜接,又以不同的落點和構架將全湖景點自然劃分為各有千秋、風格不同的區間,形成了各具韻味的山水園林畫卷,難怪乾隆每次游湖,均要登四橋煙雨樓憑窗望遠。
.
虹橋
橋名源於紅欄,後轉意於橋如彩虹。古時四季均有修禊節,為帶有封建迷信的游賞節日。而春禊正值陽歷三月三,春暖花開,封建色彩淡化成為群相聚樂的游春賞景的節日。循晉王王羲之邀友引曲水以流觴,眾賓吟詩之風,此後這一節日深受文人雅士青睞,成為詩人聚會的盛大節日。乾隆年間兩淮鹽運使盧雅雨效法前賢,作詩廣為征和,文人雅士,布衣平民依韻作和的有數千人。鄭板橋,紀曉嵐,袁枚都在其中。乾隆游此,曾和乞丐對詩,傳為美談。登虹橋還可遠眺秀麗湖色,招引遊人,步入勝境。1972年揚州市政府對橋進行了改建,使之成為現在的7.6米寬的3孔低坡青石橋。
.
長堤春柳
過虹橋,瘦西湖豁然開闊,西堤遍植楊柳。古有揚州宜楊之說,傳說是因隋煬帝開運河,河堤植柳,而煬帝賜垂柳姓楊,故楊柳之稱始於揚州。長堤柳絲拂水,柔情萬種,所謂"多情最是揚州柳"。堤中臨水建有一亭,隱於柳蔭中。柳叢中點綴紅白桃花。桃紅柳綠,倒影水中,宛若天境。
.
徐園
園中有園是瘦西湖的特色。徐園構築於"桃花塢"舊址,位於瘦西湖長堤春柳北端,原清初韓園桃花塢故址。為紀念參加辛亥革命的軍長,後被袁世凱派人炸的徐寶山而重建的園中園。園中有黃石迭砌的荷池,外有曲水,內有池塘,池水與湖水相通。過池是館軒,取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之意,而稱聽鸝館。整個院落工整而又具變幻。繞過徐園,立於小紅橋,小金山聳立,湖面陡然放開。徐園規模不大,佔地0.6公頃。但結構得體,庭院起承轉合,錯落有致。內有聽鸝館、春草池塘吟榭、疏峰館等景。聽鸝館前陳列鐵鑊兩具,相傳為南朝簫梁時鎮水之物,並立有《鐵鑊記》碑文,相傳是南朝梁時期的遺物,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徐園作為瘦西湖的屏風,使景區由序幕拉開,進入高潮,構園手法十分高超。
.
鳧庄
位於五亭橋東側,建於1921年,原是鄉紳陳臣朔的別墅。因在汀嶼之上,似野鴨浮水,故名。鳧庄構景最大特色是盡量取小,細巧玲瓏。東為水榭,西設水閣數間,南建水樓三楹,不規則的荷花池位於庄中,環植梅、桃、筱竹,更疊人高之湖石,立意頗深。鳧庄似浮若泅,莊上亭、榭、廊、閣小巧別致,山池木石綴置得宜,正如《望江南百調》所歌:"亭榭高低風月勝,柳桃雜錯水波環,此地即仙寰。"
.
梅嶺春深(小金山)
小金山又稱長春嶺,位於瘦西湖"L"形狹長河道的頂點上,是眺景最佳處。由歷代挖湖後的泥堆積成嶺,登高極目,全湖景色盡收眼底。文人雅士看中此地,構堂疊石代有增添,至清代成為瘦西湖最引人處。有"湖上蓬萊"之稱。近人巧取瘦西之"瘦",小金山之"小",點明揚州園林之妙在於巧"借":借得西湖一角,堪誇其瘦;移來金山半點,何惜乎小。嶺上為風亭,連同嶺下的琴室、月觀,近處的吹台,遠景近收,近景烘托,把整個瘦西湖景區裝扮的比"借"用的原景多了許多嫵媚之氣。當時為使乾隆帝能坐船直抵平山堂,便開挖了蓮花埂新河,挖出泥土堆積而成小金山。那時滿嶺遍植梅花,香氣四溢,故曰"梅嶺春深"。咸豐年間,毀於兵火。光緒年間復建。小金山為瘦西湖中最大島嶼。
.
吹台
吹台建於長渚之端。相傳乾隆曾在此垂釣,故亦稱釣魚台。在綠蔭館西,伸向湖心長渚盡頭。亭為四方,重檐斗角黃墻,面東裝木刻縷空落地罩閣門,瀕湖三面各開圓洞門。亭內懸沙孟海題"吹台"匾,外懸劉海粟題"釣魚台"匾。面吹台偏北而立,視西側圓門,景收五亭橋;看南側洞門,映白塔高聳。以門借景,昔有"三星拱照"之稱。為我國造園技藝中運用借景的傑出範例。此台的框景藝術為我國園林界所稱道。
.

平山堂
平山堂是游目騁懷的好地方。堂前古藤錯節,芭蕉肥美,通堂式的敞廳之上,「平山堂」三個大字的匾額高懸,這是名聞遐邇的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貶謫揚州太守時所建。可敬的是歐公不為世俗所羈,一到揚州,就愛上了蜀崗,於是在此建堂。史載,每到暑天,公餘之暇,他常攜朋友來此飲酒賦詩,他們飲酒方式頗為特別,常叫從人去不遠處的邵伯湖取荷花千餘朵,分插百許盆,放在客人之間,然後讓歌妓取一花傳客,依次摘其瓣,誰輪到最後一片則飲酒一杯,賦詩一首,往往到夜,載月而歸,這就是當時的擊鼓傳花。如今懸在堂上的「坐花載月」、「風流宛在」的匾額正是追懷歐公的軼事。歐陽修最愛蓮花,其後調任安徽阜陽,到任第二天,他就來到該城的西湖之濱,見湖面開闊,但雜草叢生,於是遍植瑞蓮和黃楊,使西湖頓改舊觀,夏日時接天蓮葉,映日荷花,於是他寫詩道:「菡萏香清畫舸浮,使君不復憶揚州。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頃秋。」可見他是按照揚州瘦西湖的景緻安排阜陽的山水。堂前朱漆紅柱上的楹聯:「過江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與眾賓歡」,是清太守伊秉綬所作,上聯以山喻人,顯現當年高朋慕名而至,談古論今的盛景;下聯借歐公《醉翁亭記》中句,表現歐公無法施展抱負的郁悶和樂觀自適的落宕情懷。造句既佳,書法古樸,為平山堂楹聯之冠。



❹ 有部關於蛇的電影,電影中有一群人尋找一朵花,然後在探險的途中一一被蛇獵殺!後來一個男的發現了一種稀

《狂蟒之災2:搜尋血蘭》
雖然沒有人願意在雨季剛剛開始的時間進內入婆羅洲地區的原始叢林容,繁衍的蚊蟲和猛獸、表面上毫無痕跡的暗狂蟒之災2:搜尋血蘭流和陷阱似乎隨時可以吞噬掉任何來訪者。但比爾·約翰遜領導的這個探險小組卻接受了一家跨過醫葯公司資助的任務,他們要沿著原始叢林掩映下的河順流而下,進入這個神秘地區的中心地帶……
科學考察隊此行的目的是為找尋極其稀有的植物物種——一種名為「血蘭」的黑色蘭花,在當地中有一種傳說,稱這種蘭花可以使人類青春永駐長生不老,但獲得這種蘭花卻是幾乎不可能的,因為在它們的周圍有神秘的守護者。這種罕見蘭花的神秘功效已經提前被另外一種生物所掌握,利用這種蘭花,一群蛇已經把自己變成了力大無比、身形龐然、生命力異常頑強的兇猛巨蟒 ……

❺ 短文中開頭和結尾互相問答的關系叫什麼關系

人物特點: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回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答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卧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舟尾橫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包含互相關系)

❻ 一一團風一朵雲一個城字打一成語

滿城抄風雨mǎnché襲ngfēngyǚ


[釋義] 滿城:指全城各處。城裡到處刮風下雨。原形容秋天景色。後形容事情傳遍各處;到處都在議論著。


[語出] 宋·釋惠洪《冷齋夜話》第四卷:「潘(大臨)答書曰:『秋來景物。件件是佳句;敢為俗氣所蔽翳。昨日宵卧;聞攪林風雨聲;遂起題壁曰:『滿城風雨近重陽』;忽催稅人至;遂敗意;只此一句寄舉。」

[近義] 沸沸揚揚


[反義] 一片祥和


[用法] 多指壞事。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結構] 主謂式。

❼ 一寸光陰一寸心,一朵曇花一朵雲,一朵雪花一朵夢境一一捧在手掌心;一顆塵埃一菩提,一個流星一個你。

《手掌心》 裡面的歌詞,這是一首歌 是丁當唱的

手掌心
演唱:丁內當

一干而盡
愛恨嗔痴容的幻影
我敬你
一杯一干二凈的黎明
我在南極
憧憬你的北極星
我等你
不信心心不相印
你是天意
你是達達的馬蹄
滾滾了我的紅塵
苦苦追尋冰天雪地
一寸光陰一寸心
一朵曇花一朵雲
一朵雪花一朵夢境
一一捧在手掌心
一顆塵埃一菩提
一顆流星一個你
一心一意捧在手掌心
七世夫妻
只是神話的魔鏡
七夕 只能再等一世紀
你是天地
你是風雨你是晴
你是溫柔的叛逆
逆轉我的一年四季
一寸光陰一寸心
一朵曇花一朵雲
一朵雪花一朵夢境
一一捧在手掌心
一顆塵埃一菩提
一顆流星一個你
一心一意捧在手掌心
偏偏我越抱越緊
偏偏我越愛越貪心
偏偏要愛到萬箭穿了心
才死心
左手掌握著空心
右手掌握著痴心
十指緊扣一本心經
刻骨銘心著苦心
可不可以不甘心
可不可以不認命
如果可以拿我換給你

❽ 有部關於蛇的電影,電影中有一群人尋找一朵花,然後在探險的途中一一被蛇獵殺!後來一個男的發現了一種

樓主你好

符合你描述的電影

是《狂蟒之災2搜尋血蘭》

有圖有真相求採納

熱點內容
小紅丁香 發布:2025-02-07 20:56:21 瀏覽:2
紫羅蘭不發芽 發布:2025-02-07 20:52:10 瀏覽:161
杭州插花師工資 發布:2025-02-07 20:06:20 瀏覽:515
情人節ex 發布:2025-02-07 20:03:00 瀏覽:568
花卉水墨畫 發布:2025-02-07 19:59:08 瀏覽:693
綠植簡單素描 發布:2025-02-07 19:48:41 瀏覽:408
臨沂花藝培訓 發布:2025-02-07 19:44:52 瀏覽:666
盆景的自述 發布:2025-02-07 19:40:01 瀏覽:938
鮮花夾道 發布:2025-02-07 19:21:11 瀏覽:142
好的百合游戲 發布:2025-02-07 19:08:04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