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乞巧活動標題
1. 七夕節飾品店活動廣告語
給你一個七夕飾品店促銷方案吧,但願對你有些啟發和幫助! 「七夕節」情侶飾品促銷策劃方案 活動說明:農歷七月初七(8月18日)俗稱七夕節。由於此節來源於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因此被人們生動地稱為「中國情人節」。每當這代表「愛」的節日到來,情侶間總要互送禮物,以做紀念,而送得最多的就是代表深切愛意的情侶飾品,諸如:戒指、情侶吊墜、手鐲等等。浪漫的七夕情人節隨著夏日的腳步悄悄逼近,您是否有著想要訴說情衷,卻愛在心裡口難開?身邊的她,就是您想要廝守終身的另一半,卻不知該如何來個浪漫難忘的求愛儀式或是給一直相愛的她表達節日的問候?Konson飾品特別於情人節前夕推出情侶飾品優惠特賣活動,為你儂我儂的小兩口增添愛戀氛圍。1.促銷的目的:主要宣染七夕節氣氛,提升konson品牌親和力。圍繞此活動訴求為主線,開展客情促銷、公關促銷活動,貫七夕節,從而進一步塑造konson品牌的良好公眾形象,提高企業品牌的美譽度、宣傳企業文化、提高毛利額、提高來客數、提高銷售額幾個方面。提高銷售額毛利總額和來客數量是促銷設計中追求的主要目標。提高業績,增進企業形象,提高公司知名度是促銷策劃中追求的最終結果。2.促銷的時間:八月十三日至八月十八日3.促銷的主題: 款款深情,浪漫七夕促銷的副題:「愛,就要讓他/她知道」4.促銷的品號: 緣定三分,Konson牽你我心營銷方式:(1)傳統促銷: *商品陳列* 由各代理/加盟店根據本店與專櫃情況,針對相關特價商品進行突出和重點陳列,以促進和達到節日銷售的目的。營銷方式:(1)折扣 (2)贈品 (3)買A送B(4)買A送A(5)折扣券(6)商品特賣具體實施方案(天和總店)一、活動優惠內容只要消費者於八月十三日至八月十八日,在Konson總店及各代理/加盟店購買,就能表達三款愛:一款愛:凡在Konson總購得價值300元以上商品即可獲贈Konson店價值30元的代金券(限量)二款愛:凡在Konson店購得價值500元以上商品即可獲得Konson店50元的代金券或98元的負離子手圈。(限量) 三款愛:凡在Konson店購得價值800元以上商品即可獲得Konson店贈送的konson精美禮盒包及100元代金券。(限量) 二、總店內布置1、款款深情,浪漫七夕門前寫真招帖。 店門口水牌(含優惠策略的具體內容); 彩色橫幅一條:內容為「「款款深情,浪漫七夕」Konson甜蜜放送; 購買或租用心形氣球做店面裝飾; 2、櫃台和店面內外的衛生:要整潔,玻璃一定要干凈,一塵不染。三、聯合經營(探索***)與當地店鋪達成合作協議,相互提供商品,以增加雙方銷售量。如購買XXX元衣服,贈由Konson店提供的優惠卡;在Konson店購XXX元飾品,贈由XXX專賣店提供的禮品或優惠卡。四、廣告推廣印刷並派發本次活動的宣傳單、海報、報媒廣告詳細促銷策略的具體內容。以上方案各加盟商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安排。 (本次活動最終解釋權歸Konson總店所有)註:Konson總店地址厚街鎮***路天和百貨二樓*** (2)網路促銷:(1) 網上折價促銷。折價是目前網上最常用的一種促銷方式。這種促銷方式可提高消費者對商品的關注度,該方法在促進銷售方面極為有效,它對短期銷量的提升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目前在網路促銷中,折扣手段廣泛應用。大部分網上銷售商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價格折扣,如淘寶網、卓越網、購得樂等。打折券是直接價格打折的一種變化形式,有些商品因在網上直接銷售有一定的困難性,便結合傳統營銷方式,可從網上下載、列印折價券或直接填寫優惠表單,到指定地點購買商品時可享受一定優惠。(2) 網上變相折價促銷。變相折價促銷是指在不提高或稍微增加價格的前提下,提高產品的數量及服務的品質,較大幅度地增加產品或服務的附加值,讓消費者感到物有所值。由於網上直接價格折扣容易造成降低了品質的懷疑,利用增加商品附加值的促銷方法會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信任。(3) 網上贈品促銷。一般情況下,在新產品推出試用、產品更新、對抗競爭品牌、開辟新市場情況下利用贈品促銷可以達到比較好的促銷效果。贈品促銷的優點:可以提升品牌和網站的知名度;鼓勵人們經常訪問網站以獲得更多的優惠信息;能根據消費者索取贈品的熱情程度而總結分析營銷效果和產品本身的反應情況等。大部分網上銷售商品都會在特定的時期附贈品。贈品促銷應注意贈品的選擇:不要選擇次品、劣質品作為贈品,這樣只會起到是得其反的作用;明確促銷目的,選擇適當的能夠吸引消費者的產品或服務;注意時間和時機,注意贈品的時間性,如冬季不能贈送只在夏季才能用的物品,另外在緊急情況下也可考慮不計成本的贈品活動以挽回企業公關危急;注意預算和市場需求,贈品要在能接受的預算內,不可過度贈送贈品而造成營銷困境。(4) 網上抽獎促銷。抽獎促銷是網上應用較廣泛的促銷形式之一,是大部分網站樂意採用的促銷方式。抽獎促銷是以一個人或數人獲得超出參加活動成本的獎品為手段進行商品或服務的促銷,網上抽獎活動主要附加在調查、產品銷售、擴大用戶群、慶典、推廣某項等活動中。消費者或訪問者通過填寫問卷、注冊、購買產品或參加網上活動方式獲得抽獎機會。(5) 積分促銷。積分促銷在網路上的應用比起傳統營銷方式要簡單和易操作。網上積分活動很容易通過編程和資料庫等來實現,並且結果可信度很高,操作起來相對較為簡便。積分促銷一般設置價值較高的獎品,消費者通過多次購買或多次參加某項活動來增加積分以獲得獎品。積分促銷可以增加上網者訪問網站和參加某項活動的次數;可以增加上網者對網站的忠誠度;可以提高商業活動的知名度等。現在不少電子商務網站「發行」的「虛擬貨幣」應該是積分促銷的另一種體現,如8848的「e元」、酷必得的「酷幣」等。(6) 會員、電子刊物、會員通信。(1) 用戶信息真實程度高(2)可以實現高度定位發送(3)對用戶的提醒和產品促銷相結合(4)產品促銷與優惠措施相結合(7) 在線優惠券。(1)通過發送優惠券達到促銷的目的(2)在線優惠券成本較低(3)刺激在線購物(4)促使更多用戶注冊(5)可以進行效果跟蹤(8) 網上聯合促銷。聯合促銷的產品或服務可以起到一定的優勢互補、互相提升自身價值等效應。如果應用得當,聯合促銷可起到相當好的促俏效果,如網路公司可以和傳統商家聯合,以提供在網路上無法實現的服務。(3)網路宣傳支持:通過所注冊的網店/網站,網路空間,網路貼吧,個人博客,BBS及網站論壇等方法和渠道發布促銷活動信息。(4)促銷活動效果預測:(1)通過前期的海報/網路宣傳,進行造勢。吸引人們了解公司的產品及購買的沖動。(2)現代營銷注重通路競爭,通路的主體是大大小小的分銷商和零售終端商。刺激通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益驅動。促銷力度能直接到達銷售終端, 提高了各級分銷商的積極性,由其形成合力,面向消費者推薦。(3)發布促銷信息是利用低成本媒體傳播, 大大提高促銷信息到達率, 形成口碑傳播,對品牌的宣傳起重要作用。(4)可以增加銷售量,更能擴大konson品牌的影響力,提升公司形象,為培養顧客忠誠度打下基礎。更有利於與同類產品進行競爭。
2. 七夕節為什麼又稱為乞巧節
七夕節的來源,最廣泛的就是牛郎織女七夕相會這個傳說:織女是一個美麗專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屬,女孩們會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擺上時令花果,對著天空的皓月繁星,默默乞求織女能賦予自己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夕節也被稱為乞巧節。
農歷七月初七為七夕節,又名「乞巧節」、「女兒節」,相傳這一日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古代民間婦女就會仰望星空,為他們祈願,由於織女是一位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女子便在祈願的同時,也為自己祈求智慧和巧藝。
乞巧之俗,歷代因時因地而有不同,有穿針乞巧、投針驗巧、插花供奉、為牛慶生、曬書曬衣、拜織女、吃巧果等,七夕插花所用的花材通常以竹、柳、桂、菊、千日紅、雞冠花等為主
3. 七夕乞巧(七巧)節是怎樣由來的
在我國,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爭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七夕的由來與傳說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關於牛郎織女的傳說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有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
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
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乞巧七夕的習俗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節的活動,帶有競賽的性質,類似古代鬥巧的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悖悖、烙巧果子、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穀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該地的兒童特別重視吃巧芽,以及用麵塑、剪紙、彩綉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就是鬥巧風俗的演變。而牧童則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說七夕是牛的生日)。
諸城、滕縣、鄒縣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說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類似的乞巧習俗。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麵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
而在紹興農村,這一夜會有許多少女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在廣西西部,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後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瓮盛起來,待日後使用。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後,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
拜仙之後,姑娘們手執綵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女人們不僅乞巧,還有乞子、乞壽、乞美和乞愛情的。而後,大家一邊吃水果,飲茶聊天,一邊玩乞巧游戲,乞巧游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卜具問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有的地區還組織「七姐會」,各地區的「七姐會」聚集在宗鄉會館擺下各式各樣鮮艷的香案,遙祭牛郎織女,「香案」都是紙糊的,案上擺滿鮮花、水果、胭脂粉、紙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綉等,琳琅滿目。不同地區的「七姐會」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誰的製作精巧。今天,這類活動已為人遺忘,只有極少數的宗鄉會館還在這個節日設香案,拜祭牛郎織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備妥,傍晚時分開始向織女乞巧。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
4. 七夕的乞巧活動是什麼
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少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
漢朝七夕
在漢朝,婦女把一種小型蜘蛛(古稱果子)放在一個盒子中,以其織網疏密為巧拙之徵.到唐朝時,則將蜘蛛放在瓜上.而到了宋元時期,則視水中針影占拙巧,細長則巧,散則拙.
如今七夕
如今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七夕夜間婦女們成群結隊、燃燭齋供的情景。
[1]有些地方的乞巧節的活動,帶有競賽的性質,類似古代鬥巧的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悖悖、烙巧果子、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穀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該地的兒童特別重視吃巧芽,以及用麵塑、剪紙、彩綉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就是鬥巧風俗的演變。而牧童則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說七夕是牛的生日)。 諸城、滕州、鄒城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說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七月乞巧圖
編輯本段浙江各地的乞巧習俗
乞巧習俗
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麵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若穿好的,就稱為「得巧」。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還有說法為中午捕蜘蛛) 而在紹興農村,這一夜會有許多少女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 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在廣西西部,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後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瓮盛起來,待日後使用。
編輯本段廣州的乞巧節
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後,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 拜仙之後,姑娘們手執綵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編輯本段福建七姐會
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女人們不僅乞巧,還有乞子、乞壽、乞美和乞愛情的。而後,大家一邊吃水果,飲茶聊天,一邊玩乞巧游戲,乞巧游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卜具問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有的地區還組織「七姐會」,各地區的「七姐會」聚集在宗鄉會館擺下各式各樣鮮艷的香案,遙祭牛郎織女,「香案」都是紙糊的,案上擺滿鮮花、水果、胭脂粉、紙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綉等,琳琅滿目。不同地區的「七姐會」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誰的製作精巧。今天,這類活動已為人遺忘,只有極少數的宗鄉會館還在這個節日設香案,拜祭牛郎織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備妥,傍晚時分開始向織女乞巧。
編輯本段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
5. KTV在七夕做活動用什麼標語啊
想想你心源中的她是在某年的,某月的那天,相識相遇的,
(他她)是不是快過生日了?是不是快到你們紀念日了?
竹簡可以珍藏一生一世的文字見證。
用自然的材質、質朴的愛情,把內心深處的感言化為文字,
把您想說的話利用先進的雕刻技術,刻在即有簡傳統文化,
又有悠久歷史的竹簡上吧,讓竹簡來見證彼此。
不用擔心自己沒有文采,這樣一封情書並不需要花言巧語的妝點,
內心的真實就足夠打動戀人的心。
如此獨一無二的禮物,不怕水,比紙質情書更容易珍藏。
還有可以製成手機鏈,把文字微縮的袖珍版竹簡,
能夠把甜蜜的情話天天帶在身邊。
想像多年以後,
舊相片會微微地泛黃、而如今年輕的愛人也會漸漸老去,
然而這竹簡上的心意仍會歷久彌新,
見證著當年風花雪月的舊日時光。
在網路搜:雕葉留情 就有賣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6. 七夕餐飲活動標語
1、遇上你是我的.緣——獻給情人節。
2、我們為您准備浪內漫,您准備好了嗎?
3、「長久」酒店容一直為您守候。
4、「情」尋色香味。
5、激情綻放,時代有愛!
6、情人節別饒了那小子。
7、七夕情人節,相約新世紀。
8、情濃一生,真心表愛意。
9、心相系,愛相隨。
10、愛的銀河系,愛在七夕。
11、七夕情人節,愛情總動員。
7. 七夕節活動主題標語
1、她那甜甜的笑,來自你一束鮮花。
2、天不老,情難絕,鵲橋上為你我繫上同心結!
3、天上牛郎織女來相會,地下多情人兒共祈愛情永恆不渝。
4、天上人間,七夕相見,今生前世,共枕同眠。
5、天上人間,歲歲年年,今宵團圓,惟願永遠。
6、天有牛郞織女,地上金童玉女,唯吾與爾。7、甜蜜情侶套餐,超值驚喜超級浪漫!
8、甜言蜜語萬句,不及鮮花一束。
9、外國的情人節送玫瑰,中國的七夕日獻月餅。
10、為你的真心架一座鵲橋。
11、我們為您准備浪漫,您准備好了嗎?xx酒店一直為您守候!
12、我是董郎,你是仙女,願天天是七夕,歲歲共嬋娟。
13、我在等屬於我們的七夕之夜。你會來嗎?我會等的!
14、纖纖十指,秀出美麗人生。
15、纖纖玉手,錦上添花。
16、纖指美韻,如意人生。
8. 七夕活動主題詞編寫
緣在本店來,情定終身!
愛在本源店,情在一生。
-------------------------------------------------------------------------------------------------------------
不太明白什麼意思? 是求個主題嗎? 感覺有必要提醒下樓主:
這里是:網路知道 > 電腦/網路 > 程序設計 > 其他編程語言 問題區。樓主您的問題是屬於這個問題區的嗎?
在此問題區,瀏覽回答問題的多為對編程序有研究的人。對於你這日常的這東西,創意等沒什麼研究。所以為了 更快 獲得 回答,請 從發問題,問題分類選擇:生活 或 文化藝術類
---------------------------------------------------------------------------------------------------------------
望您早日 取得滿意的答案
9. 乞巧古詩過去七夕的民間活動主要是什麼
農歷百七月初七夜抄晚,俗襲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度」。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問會的日子。過去,七夕的民間活動主要答是乞巧,所謂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內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容叫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