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中醫人七夕

中醫人七夕

發布時間: 2021-01-20 06:02:15

❶ 中醫葯方中提到七夕剛女一升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一種葯

❷ 七夕節在古代是什麼意思代表的是什麼

七夕節在古代是乞巧節的意思,代表的是在這一天婦女們在這一天穿針乞巧,專是婦女的節日屬。

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

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

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❸ 是誰發明的七夕節

七夕節不是誰發明的,有幾個起源。
1、婦女乞巧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2、自然崇拜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3、時間崇拜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4、數字崇拜
「七夕」又是一種數字崇拜現象,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數六月六這「七重」均列為吉慶日。「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5、生殖崇拜
」七七"是生命周期。《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它說男子以8歲一個周期,女子以7歲一個周期。女子7歲腎氣盛,換牙齒頭發變長;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天癸是腎精,任督二脈,以中醫說法,"為一身陰陽之海,五氣貞元",也就是說,二七就來月經,可以生子。三七腎氣平均,最後的牙齒長齊,發育完全成熟。四七筋骨堅,頭發長極,身體盛壯,到了頂點。五七陽明脈衰,面容開始焦黃,頭發開始掉。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是一個生命周期結束。"七"這個數字又指西方,所以七七相遇,應該是結束中的誕生。《周易·復卦》:"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孔穎達疏:"天之陽氣絕滅之後,不過七日陽氣復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來復"是去而復來,也就是重生,輪回循環,所以七七四十九天魂魄散盡,又七七四十九天魂魄豐滿。
6、牛郎織女傳說

牛郎織女是非常有名的一個中國民間傳說故事,是中國人民最早關於星的故事。南北朝時代任昉的《述異記》里有這么一段:「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❹ 古人怎麼過七夕

七夕,即農歷七月初七,民間相傳是牛郎織女從鵲橋渡過天河相會的日子,七夕節也稱「乞巧節」。織女是百姓心中位善良、貌美、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初七當晚,女子,特別是未出閣的女子要向織女「乞巧」,以求也能擁有一顆聰慧的心,擁有一雙靈巧的手。因此,七夕這一天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被賦予了「愛情美滿」和「心靈手巧」的兩種內涵。近年,這一天又有了「中國情人節」的說法。然而,七夕在古人那裡不僅是情人相會的日子,還有許多我們現代人不知道的秘密。

秋高氣爽好好戀愛一場

古人過七夕除了男女約會,延續「乞巧」、「婚戀」的習俗之外,還有這么一個核心的意思,即秋高氣爽好好戀愛一場。

古人為什麼要把這個日子選在「七」而不是「八」,即是「七夕」而不是「八夕」或者「九夕」、「十夕」?這里有它的科學道理。讓我們先從「七月流火」這個成語說起。

「七月「,指夏歷的七月,也就是今天農歷的七月,大致相當於公歷的八月。「流」,指移動,落下。「火」,星名,是指大火星,即心宿二,每年夏歷五月間黃昏時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後,就漸漸偏西。時暑熱開始減退。故稱「流火」。

古人發現大火星逐漸向西方遷移,墜落的時節,天氣就開始變涼。其時的天氣大約可以用秋高氣爽來形容,天氣好,心情好,戀愛就會好,愛情就會有一個幸福圓滿的結果,人類就會生生不息。

另外,「七」在古人的心中是一個偉大、神聖而且吉祥的數字,古人認為,天地在七層,人居住在中間,上有天、下有地,天是陽、地為陰,只有到七月初七這一天,才是最佳的戀愛吉日。

現在就讓我們把古人的理解的天地的「七」排列起來,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秘密。

一七

二六

三五

四四

五三

六二

七一

除了循環的因素,我們看到「四」始終在中間,一年有四季,「四四」就是年年歲歲、生生不息。此外,古人還說,雙喜臨門,這個「喜」就是從「四」中派生的演繹出來的,是人類永遠都在追求的一種幸福美滿。

過七夕的不僅僅是漢人

春秋時期,我國就有仲春男女相會的習俗,讓青年男女用來談情說愛,談婚論嫁,而且「奔者不禁」。《周禮·地官·媒氏》中就以政令的方式明文規定:「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除了戀愛相身之外,一到種莊稼以後,就沒時間,都得男耕女織做農業。七月也正好閉了下來,於是戀愛也就開始了。春秋,美好的時節產生美好的愛情。

《鄭風·溱洧》: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葯。描寫的是,鄭國青年男女在三月三上巳節集體「會男女」的風俗:在清波盪漾的水邊,男女雜沓,談笑風生,他們手持蘭草或芍葯,毫不避諱地向自己的心上人示愛。

《荊楚歲時記》中說,「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采縷,穿七孔針,或陳幾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可以看出來,這一天不僅男女約會之外,人們還要搞一些儀式,一些地方甚至還要「其夜灑掃庭中,露施幾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以祀河鼓(即牽牛也)織女」。

美好的節日,伴隨著美好的愛情,但這親不是漢人的「專利」,過去,北方草原上生活的人們也都大約要過這個節日,但不一定是七月七日這天,包括匈奴人、突厥人、回鶻人等等。

史料記載,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們每年春秋兩季都要舉行兩場盛大的聚會,戀愛當然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匈奴人甚至對「七」這個數字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崇拜,今天在新疆地區發現的一些匈奴墓葬都被埋成了「7」的形狀,就是最好的證明。突厥人、回鶻人等更是將「七」的含義發揮到了極限。

按《周書》記載,突厥人去世後,將屍體停放在帳內,子孫及親戚都要殺馬和羊,擺在帳前,進行祭拜(子孫及諸親屬男女,各殺羊馬,陳於帳前,祭之)。然後,騎馬圍繞走七圈,每到帳門前都要以刀割面,而且還要哭泣(以刀??面,且哭),「血淚俱流,如此者七度,乃止」。

《周書》還說,春夏時候去世的人,要等到草木枯黃時;秋冬時候去世的人,要等到草木茂盛時,才可掘坑埋葬(春夏死者,候草木黃落,秋冬死者,候華葉榮茂,然始坎而瘞之)。安葬之後,男女都穿戴漂亮的衣服和裝飾,在所葬之地會聚。男人有所喜愛的女人,回去就派人帶禮品去求婚,其父母一般不會拒絕。

這就是「七」,隔在生與死之間的那道門,被人們用「愛」的方式演繹成了耐人尋味的故事,如同生命本身一樣在草原上世代繁衍了下來。

過七夕人們相互送什麼禮物

《鄭風·溱洧》里說的「贈之以芍葯」,告訴人們,無非是一些心愛的花花草草,淳樸而自然,愛情在這里帶上了大自然的芬芳,讓人懷念。除此之外,人們還送一些諸如香包、錦囊等,由於物質的匱乏,人們還會用獸骨等做一些飾品,送給親愛之人。甚至,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們還將狼牙加工成飾品相互贈送,以達到「去凶避邪」之目的。

另外,曾經生活在吐魯番地區的車師人,還會相互贈送貝殼。1976年,在修建吐魯番通往庫爾勒的鐵路車站時,發現了一片車師人的墓地。讓考古學家沒有想的是,在這片古墓里存留著相當數量的海貝,是車師人當年的心愛物品。

這種海貝在我們今人看來並不是什麼罕見物品,是普通的「貨貝」、「環紋貨貝」,但它們卻不出產於亞洲,來自遙遠的渤海、東海、南海以及阿拉伯海、波斯灣海。車師人當年就是以此為禮物,相互贈送。當他們把這製作成衣飾與頸飾,美得無與倫比。至於此後,在吐魯番周邊發現的車師人墓葬被專家們命名為海洋墓葬。

戒指在我國的使用至少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從大量文獻來看,秦漢時期,中國婦女已普遍佩用戒指。

戒指在古代多稱為「指環」,而「戒指」之名的出現,則是元代的事情。隋唐時期,男女之間以相互饋贈指環來定情已成通例,但此時「戒指作為婚姻的信物」的意義還沒真正定型。

晚唐以後「戒指是結婚的信物」的意義真正定型。而在這之前更早的時光里,側重對戒指作為「月事期間婦女的避忌符號」的解釋。對於娠子期間的婦女來說,這種避忌是為了使她們更好地安胎保息。

有關「七」的字的愛情樂子

最後,我們用「七」來測測愛情心理,給七夕節找個樂子。

1.漢字「七」

一看像匕首。

二看像雙人舞。

三看像兩間開門的房子。

2.數字「7」

一看像一條直路拐彎。

二看像一把農活的鐮刀。

三看像奇怪的尺子。

3.繁體「柒」

一看像水中的刀子在木板上。

二看像家中亂七八糟的雜事。

三看你乘船在風浪中的遠行。

快樂結語

看見匕首的人大約都在奮斗的路上,需要利器,脾氣應該不是很好。

看見雙人舞,有著對愛情的渴望,很溫柔,和和諧,一唱一隨。

看見開門的房子,是在渴望更多的自由。意思嘛,你懂得的。

看見直路拐彎,是一種深度的探尋,這種眼力需要40歲的年齡。

看見農活的鐮刀,是一個勤勞的人。

看見奇怪的尺子,總愛什麼事均與人計較。

水中的刀子在木板上是溫柔的新娘。

家中亂七八糟的雜事,很有可能已經接近更年期。

乘船在風浪中的遠行,一個勇敢而且浪漫的人。

浪漫的心思,浪漫的事兒。七夕了,願生活里多些輪回的七,有個溫柔而且幸福的開始。(文/路生)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歡迎關注作者更多原創文章!

❺ 七夕節是怎麼來的,有什麼意義

七夕節,又名七巧節、乞巧節、雙七、七姐誕等。

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牛郎織女星象對應地理分野的記載見於《漢書·地理志》:「粵地,牽牛、婺女之分野也」。

經歷史發展,牛郎織女天文星象被賦予了人格化的美麗傳說,以及民間女性向織女星乞巧智慧、祈禱姻緣等豐富的人文內涵。因七夕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5)中醫人七夕擴展閱讀:

關於七夕節的詩詞:

1、《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2、《行香子·七夕》(宋)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3、《詩經·小雅·大東》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4、《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5、《七夕》(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6、《七夕》(唐)杜牧

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

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七夕節

❻ 七夕的來歷是怎麼樣的

七夕即農歷七月初七。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
節日起源:
婦女乞巧: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自然崇拜: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時間崇拜: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數字崇拜:
「七夕」又是一種數字崇拜現象,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數六月六這「七重」均列為吉慶日。「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生殖崇拜:
」七七"是生命周期。《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它說男子以8歲一個周期,女子以7歲一個周期。女子7歲腎氣盛,換牙齒頭發變長;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天癸是腎精,任督二脈,以中醫說法,"為一身陰陽之海,五氣貞元",也就是說,二七就來月經,可以生子。三七腎氣平均,最後的牙齒長齊,發育完全成熟。四七筋骨堅,頭發長極,身體盛壯,到了頂點。五七陽明脈衰,面容開始焦黃,頭發開始掉。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是一個生命周期結束。"七"這個數字又指西方,所以七七相遇,應該是結束中的誕生。《周易·復卦》:"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孔穎達疏:"天之陽氣絕滅之後,不過七日陽氣復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來復"是去而復來,也就是重生,輪回循環,所以七七四十九天魂魄散盡,又七七四十九天魂魄豐滿。

熱點內容
洪荒之梅花 發布:2025-02-08 15:17:06 瀏覽:29
誠信是一朵蘭花是誰寫的 發布:2025-02-08 15:16:32 瀏覽:776
梅花騎士 發布:2025-02-08 15:10:45 瀏覽:762
鮮花富貴葉 發布:2025-02-08 15:08:17 瀏覽:627
康乃馨送多少支給媽媽合適 發布:2025-02-08 14:40:38 瀏覽:429
干羊糞養蘭花 發布:2025-02-08 14:40:35 瀏覽:159
蛋糕圖片康乃馨 發布:2025-02-08 14:32:31 瀏覽:99
七夕墨寶 發布:2025-02-08 14:31:06 瀏覽:783
七夕物象 發布:2025-02-08 14:26:10 瀏覽:373
情人節折紙禮物 發布:2025-02-08 14:24:13 瀏覽: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