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政府
A. 你如何看待國家對傳統節日七夕節的文化保護
傳統節日是一項重大的民族文化遺產,它承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而
如今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中國社會正面臨著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
會的轉型,作為民族文化重要載體的傳統節日,它的未來發展命運越來越受到
人們的關注,如何傳承與保護我國傳統節日文化,是社會許多研究學者一直不
斷探索研究的課題。
文化部向社會公示了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名單,包括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中國傳統節日入圍。這標志著一場「民族節日保衛戰」從政府層面開始打響,令人振奮。
要保護傳統節日文化首要的是創造環境和條件,來喚醒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對傳統節日文化保護的自覺意識。傳統節日雖然是歷史形成的,但是作為一種民眾的生活文化,它是自然形成的東西,像滾雪球一樣,從原來得很簡單的節日逐漸演變發展,最後形成固定的模式與內容。「國家應該在傳統與現代的『沖突』中起到積極的調和甚至挽救的作用,以立法的形式保持中國傳統節日的合理位置」。由於我國的傳統節日充滿著濃厚的人倫親情,是人的一種認同感、歸屬感、親和力的情感需要,特別是在現代社會中,充滿人情味的、相對休閑的傳統節日,將會是人們生活與情感的一種內在調節機制。作為時間的管理者,國家應該在傳統與現代的「沖突」中起到積極的調和甚至挽救的作用,以立法的形式保持中國傳統節日的合理位置。
以立法形式將傳統節日固定下來,以制度化的形式來確定傳統節日,久而久之會增強對傳統節日的文化認同和歸屬感,進而產生對傳統文化的自覺意識,使其內化成一種習慣,最終連接起傳統文化的這根千年文脈。 在近年的兩會上,不少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呼籲增加傳統節日為法定假日,讓群眾有充裕的時間隆重過節,有充裕的時間去繼承傳統、光大傳統,這是保護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官方的支持,一味地強調民間保護缺乏支撐力。據悉,在東南亞一些國家,許多的傳統節日便都被列為法定假日。既使是香港政府,幾十年來也一直在扮演主導角色,撥款資助各社團舉辦中秋節游藝晚會,從迎月至追月,到場的人皆可免費享受娛樂節目。因而,政府應從袖手旁觀到主動參與,積極引導,著力打造保護平台。以立法帶動市場作用的積極發揮。
B. 政府有沒有將七夕列入傳統節日
是傳統節日,但是不是法定休息日
C. 中國七夕節,影響別的什麼國家
1、日本:日本的「七夕節」源自中國,延續了「乞巧」的風俗與習慣,但是與愛情無關。七夕節原本是陰歷七月初七,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廢除了農歷,所以日本的七夕節,是每年陽歷7月7日。
日本七夕節主要不是用來祈禱得到愛情,而是祈求姑娘們能擁有一身好手藝。每年這個時候,大人和孩子都會聚在一起,在五顏六色的長條詩箋上寫下願望和詩歌,連同用紙做的裝飾品一起掛在自家院內的小竹子上。這個習俗是從江戶時代開始的。
2、韓國:韓國文學家崔南善在《朝鮮常識》中記載,七夕原來是中國的習俗,後傳到了韓國,恭愍王(高麗第31代王)跟蒙古王後一起祭拜牽牛(牛郎)和織女星,並在那天把俸祿給百官們。
3、朝鮮:韓國七夕是由中國傳過去的,據韓國古籍《朝鮮常識》記載,七夕高麗恭愍王跟蒙古王後一起祭拜牽牛(牛郎)和織女星,並在那天把俸祿給百官們。韓國七夕時間跟中國是一樣的,在這一天她們最重要的事宜就是祭祀,分為家庭祭祀和集體祭祀,會在祭台放上干凈的井水,祈求親朋好友平安,有些則祈求豐收田祭。而一直到現在,韓國年輕人七夕這天會約在一起吃飯、互送禮物等。
4、越南:胡志明市華人拜祭七夕所用的貢品以中國南方地區習俗為主,主要有:菱角、棋子餅、金錢餅、花生等,還有「禾秧」和一個「七姐盤」這兩種與「牛郎織女」傳說息息相關的貢品。參與活動的年輕人還把自己對愛情的期望寫在一張字條上,拜祭時許願,希望自己將來有個幸福的家庭。
5、中國七夕
七夕節始於中國漢朝,每年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的日子,是象徵愛情的節日。在2006年的時候,中國國務院將七夕列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前人們過七夕,會有穿針乞巧、種生求子、曬書曬衣、七姐誕、染指甲、拜織女、吃巧果吃巧果的習俗。而現在主要是約會、送禮物、表達愛意等。
D. 中國是不是也該把七夕定為法定節日
?》 經歷了與韓國的「中秋」之爭之後,中秋定為我國的法定節日,那七夕呢,這一個有著美麗傳說,而帶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節日,雖被「法定節日」給遺忘了,但在中國人們的心中它並沒有被遺忘,這個美麗的傳說象徵了對愛情的忠貞,對於商家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商機,當初的「中秋」之爭日後還會上演嗎,中國有多少個傳統節日已經被國外看中,這個七夕又會在將來的什麼時候登上「法定節日」的寶座呢? 15xxxx68677:我個人認為應該把七夕列入國家法定節日滴…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傳統的國家, 就憑七夕是中國的千年傳說這一點就足以夠條件列入法定節日,同時七夕體現了人類對愛情的忠貞,是值得我們提倡的。 13xxx14460:我覺得有這個必要,因為如果上班的話,很多有情人便沒有機會共美妙時光七夕節是牛朗與織女相會的日子,也讓那些戀人共享這一浪漫時刻!期待這一天是休息日呀! 13xxxx60077:中國歷史悠久,相比較西方情人節,我覺得「七夕」應該更值得我們關注,牛郎織女的故事家喻戶曉,就連很多外國朋友都知道甚至感嘆,我想可以考慮成為法定節目,放假半天或一天,讓大家都能夠感受下愛情的氣息。 小編看法:明天就到了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七月時節,天高氣爽,空氣能見度很好,當在晴朗萬里的夜晚,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銀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在浪漫的七夕佳節,祝天下有情人終成伴侶,祝福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天上人間的美好故事淵源流傳。 >>>本期話題共有330位用戶參與了簡訊互動討論,小編小嫻感謝大家的踴躍參與。下期討論的話題是《與男上司交往過密,老公知道了怎麼辦?》網友「jzl1972」發帖求救:跟上司單獨吃了一次飯,還有單獨一起游泳,老公知道了,他很火,怎麼辦啊?(我是一點想法都沒有的,但方式可能不對)請發送簡訊格式為「話題:你想說的話」到10658307299(免信息費)。也歡迎大家把自己身邊所發生的感情、生活、工作學習等方面想探討的問題發送到10658307299(免信息費),和杭州手機報的讀者一起討論
記得採納啊
E. 七夕是法定節假日嗎
不是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春節,放假3天(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根據公布的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國家法定節假日總天數增加1天,即由目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
二、對國家法定節假日時間安排進行調整:
元旦放假1天不變;
春節放假3天不變,但放假起始時間由農歷年正月初一調整為除夕;
「五一」國際勞動節由3天調整為1天,減少2天;
「十一」國慶節放假3天不變;
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各放假1天(農歷節日如遇閏月,以第一個月為休假日)。
三、允許周末上移下錯,與法定節假日形成連休。
2009年法定節假日的安排
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明確了2009年法定節假日的安排。經國務院批准,2009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國際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作出具體安排。
一、元旦:
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其中,1月1日(星期四、新年)為法定節假日,1月3日(星期六)為公休日。1月4日(星期日)公休日調至1月2日(星期五)。1月4日(星期日)上班。
二、春節:
1月25日至31日放假,共7天。其中,1月25日(星期日、農歷除夕)、1月26日(星期一、農歷正月初一)、1月27日(星期二、農歷正月初二)為法定節假日,1月31日(星期六)照常公休;1月25日(星期日)公休日調至1月28日(星期三),1月24日(星期六)、2月1日(星期日)兩個公休日調至1月29日(星期四)、1月30日(星期五)。1月24日(星期六)、2月1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節:
4月4日至6日放假,共3天。其中,4月4日(星期六、農歷清明當日)為法定節假日,4月5日(星期日)照常公休。4月4日(星期六)公休日調至4月6日(星期一)。
四、勞動節:
5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1日(星期五、「五一」國際勞動節)為法定節假日,5月2日(星期六)、5月3日(星期日)照常公休。
五、端午節:
5月28日至30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28日(星期四、農歷端午當日)為法定節假日,5月30日(星期六)照常公休;5月31日(星期日)公休日調至5月29日(星期五);5月31日(星期日)上班。
六、國慶節、中秋節:
10月1日至8日放假,共8天。其中,10月1日(星期四)、10月2日(星期五)、10月3日(星期六)為國慶節法定節假日,10月4日(星期日)照常公休;10月3日(星期六)公休日及中秋節分別調至10月5日(星期一)、10月6日(星期二),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公休日調至10月7日(星期三)、10月8日(星期四)。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F. 七夕節是法定節假日嗎
農歷七月初七復,是傳說中牛郎織女鵲制橋相會的日子,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節日。自秦漢至今,兩千多年來,每逢此日,從官方到民間都會以不同形式舉辦各種各樣的紀念慶典活動。七夕情人節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歌頌了忠貞不渝的愛情,體現了人們對幸福家庭的企盼,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已成為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民族團結的重要節日。在中國七夕文化研討會上,烏丙安、葉舒憲、李稚田、柯楊、宋兆麟、傅功振等專家學者一致認為,七夕是全國性的傳統民俗節日,匯合了七夕節和牛郎織女傳說兩項國家級非遺項目,既具有節日精神的統一性又具有地域文化的豐富性。會上專家學者共同簽署了《關於將七夕節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的倡議書》,呼籲將七夕列入國家法定節假日,讓人們盡情享受七夕文化帶來的快樂。
G. 中國七夕節怎麼來的
七夕節來源於牛郎織女的故事。
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她討厭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
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捉回天宮,責令他們分離,只允許他們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
(7)七夕節政府擴展閱讀:
七夕節的民間習俗:
1、香橋會。
在江蘇宜興,有七夕香橋會習俗。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梁,裝上欄桿,於欄桿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
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的。
2、接露水。
浙江農村,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3、聽悄悄話。
在浙江紹興一些農村,七夕夜會有許多靚女,偷偷躲在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待夜深人靜之時如果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待嫁的少女日後能得到千年不渝的愛情。
4、凈水視影。
江蘇一帶的乞巧活動是取凈水一碗於陽光下曝曬,並露天過夜。即撿細草棒浮於水中,視其影來定驗巧拙。也有許多年青女子採用小針看水底針影來應驗智愚的。其他地區的漢族也多採用這種方式來應驗巧拙智愚。
5、結紅頭繩。
結紅頭繩,七夕風俗之一,據說如果家裡如有體弱多病的孩子,家長們常在此日將紅頭繩結七個結,戴在孩子脖子上,祈求上天保佑孩子健康長壽。
H. 七夕節能成為法定節假日嗎
不是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