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菩薩蠻七夕的譯文
① 菩薩蠻的翻譯
詞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枕眠。爐邊人似月回,皓腕凝霜雪。未答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意思:人人都說江南好,遊人只適合在江南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綠更勝天空的碧藍~江南酒壚邊賣酒的女子光彩照人,賣酒時撩袖盛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不到年老時,千萬不要回到故鄉,回到家鄉思念江南之情會讓人愁斷腸~~(其實是反寫,表達的還是要還鄉的意思,作者欲回鄉而不得啊~)
② 菩薩滿 七夕 這首詩的譯文
牛郎織女的傳說是中國一個古老的神話,《經·大東》就有了織女與牽牛兩星分居銀河兩旁的敘述。到《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中,形成了故事的大致輪廓。以後在《歲華紀麗》、《爾雅翼》及六朝梁殷芸《小說》(《月令廣義》引)等書中,關於這個神話的記載漸趨完整。到近代,流傳於民間的,更是豐富充實,積極健康,成為膾炙人口的一則古代神話。由於這個神話在諸書中一般是以牛郎織女被銀河阻隔,只能在一年一度的七夕靠鵲橋相會,終究被蒙上了一層悲劇的色彩。因此歷代文人經常借這個神話故事來抒發離愁,陳師道的這首《菩薩蠻·七夕》也並不例外。
詞的上片寫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的情景。起句:「東飛烏鵲西飛燕,盈盈一水經年見。」是說平日牛郎織女在天河兩側,不得相見,「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古詩十九首》),只有到了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由烏鵲架橋,在天河相會。「東飛烏鵲西飛燕」,狀烏鵲和燕紛紛前來架橋的忙碌場景,這也是讓牛郎織女克服「盈盈一水」的阻隔而相會聚首的唯一條件。經年不見,只能隔河對泣;此時相逢,相見自然恨晚。「急雨洗香車,天回河漢斜」,襯託了兩人盼望見面的急切心情,也隱含了歷經劫難的艱苦歷程。香車,泛指古代貴族婦女的專車,梁孝元帝《車名詩》:「佳人坐椒屋,按膝對蘭薰,繞砌縈流水,邊梁圖畫雲,錦色懸殊眾,衣香遙出群。」這里指織女所乘之車。河漢,即天河,《廣志》:「天河曰銀漢,又曰銀河,亦曰天漢、天津、絳河、明河。」
下片以「離愁千載上」換頭,抒發天上「不似人間」的感喟。牛郎織女的悲劇,其核心是有情人不能成眷屬,千載悠悠,離愁綿綿。遠隔天一方,「相遠長相望」,這是何等的憾事。但是,「相遠」猶能「長相望」,「人間」卻「回頭萬里山」,連「長相望」亦不得,這種「終不似」就顯得越加沉痛了。得到這個結論以後,「回頭萬里山」,對坎坷不平的人間,一種夾雜著欽羨和惆悵的復雜心情不免油然而生。據《宋史》載,陳師道「高介有節,安貧樂道」,平時常「終日不炊」,死後由友人「買棺斂之」。這首詞作,作者恐怕也有借天上的牛郎織女的悲劇來襯寫人間無數悲劇的意思。▲
③ 描寫七夕的古詩
答:描寫七夕的古詩
1、《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2、《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3、《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4、《七夕》
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5、《辛未七夕》
(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離別,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6、《燕歌行》
(三國)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④ 誰能幫我賞析下蘇軾的菩薩蠻七夕黃州朝天門上之二
東坡的迴文詞,兩句一組 ,下句為上句的倒讀,這比起一般迴文詩整首倒讀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對作者思想束縛也少些。東坡的七首迴文詞中,如「郵便問人羞,羞人問便郵 」、「顰淺念誰人 ,人誰念淺顰」、「樓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樓」、「歸不恨開遲,遲開恨不歸」等,下句補充發展了上句,故為妙構。
這首迴文詞是作者「回時閨怨」中的「夏閨怨」。上片寫閨人晝寢的情景,下片寫醒後的怨思。用意雖不甚深,詞語自清美可誦 。「柳庭」二句,關鍵在一「靜」字。上句雲「風靜」,下句雲「人靜」。風靜時庭柳低垂,閨人睏倦而眠;當晝眠正熟,清風又吹拂起庭柳了。同是寫「靜 」,卻從不同角度著筆。靜中見動,動中有靜,頗見巧思。三、四句,細寫晝眠的人。風吹香汗,薄衫生涼;而在涼衫中又透出依微的汗香。變化在「薄衫」與「薄汗」二語,寫衫之薄,點出「夏」意,寫汗之薄,便有風韻,而以一「涼」字串起,夏閨晝眠的形象自可想見。過片二句,是睡醒後的活動。她那紅潤的手兒持著盛了冰塊和蓮藕的玉碗,而這盛了冰塊和蓮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紅潤的手兒。上句的「冰」是名詞,下句的「冰」作動詞用。古人常在冬天鑿冰藏於地窖,留待夏天解暑之用。杜甫《 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詩「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 」,寫以冰水拌藕,猶本詞「手紅」二句意 。「郎笑耦絲長,長絲藕笑郎 」,收兩句為全詞之旨。「藕絲長」,象徵著人的情意綿長,古樂府中,常以「藕」諧「偶」,以「絲」諧「思」,藕節同心,故亦象徵情人的永好。《讀曲歌》:「 思歡久,不愛獨枝蓮(憐 ),只惜同心藕(偶)。」自然,郎的笑是有調笑的意味的,故閨人報以「長絲藕笑郎」之語。笑郎,大概是笑他的太不領情或是不識情趣吧。郎的情意不如藕絲之長,末句始露出「閨怨」本意。
這首詞在格律、內容感情、意境等方面都符合迴文詞的要求,同時又不失作者的大家氣派,實為難得。
本文來自: 八斗詩詞大庫 poem.8dou.net) 詳文參考:http://poem.8dou.net/html/poem/0/poem_3482.shtml
⑤ 菩薩蠻這首詩的意思宋蘇軾
菩薩蠻·迴文夏閨怨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原文: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東坡的迴文詞,兩句一組,下句為上句的倒讀,這比起一般迴文詩整首倒讀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對作者思想束縛也少些。東坡的七首迴文詞中,如「郵便問人羞,羞人問便郵」、「顰淺念誰人,人誰念淺顰」、「樓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樓」、「歸不恨開遲,遲開恨不歸」等,下句補充發展了上句,故為妙構。
這首迴文詞是作者「回時閨怨」中的「夏閨怨」。上片寫閨人晝寢的情景,下片寫醒後的怨思。用意雖不甚深,詞語自清美可誦。「柳庭」二句,關鍵在一「靜」字。上句雲「風靜」,下句雲「人靜」。風靜時庭柳低垂,閨人睏倦而眠;當晝眠正熟,清風又吹拂起庭柳了。同是寫「靜」,卻從不同角度著筆。靜中見動,動中有靜,頗見巧思。三、四句,細寫晝眠的人。風吹香汗,薄衫生涼;而在涼衫中又透出依微的汗香。變化在「薄衫」與「薄汗」二語,寫衫之薄,點出「夏」意,寫汗之薄,便有風韻,而以一「涼」字串起,夏閨晝眠的形象自可想見。過片二句,是睡醒後的活動。她那紅潤的手兒持著盛了冰塊和蓮藕的玉碗,而這盛了冰塊和蓮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紅潤的手兒。上句的「冰」是名詞,下句的「冰」作動詞用。古人常在冬天鑿冰藏於地窖,留待夏天解暑之用。杜甫《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詩「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寫以冰水拌藕,猶此詞「手紅」二句意。「郎笑耦絲長,長絲藕笑郎」,收兩句為全詞之旨。「藕絲長」,象徵著人的情意綿長,古樂府中,常以「藕」諧「偶」,以「絲」諧「思」,藕節同心,故亦象徵情人的永好。《讀曲歌》:「思歡久,不愛獨枝蓮(憐),只惜同心藕(偶)。」自然,郎的笑是有調笑的意味的,故閨人報以「長絲藕笑郎」之語。笑郎,大概是笑他的太不領情或是不識情趣吧。郎的情意不如藕絲之長,末句始露出「閨怨」本意。
這首詞在格律、內容感情、意境等方面都符合迴文詞的要求,同時又不失作者的大家氣派,實為難得。
⑥ 《七夕》,賈雲華的譯文。
《七夕》
宋代:賈雲華
斜軃(音躲,意下垂)香雲倚翠屏,紗衣先覺露會零。
誰雲版天上無離合,看取權牽牛織女星。
香雲應指紗衣,依靠著翠綠的屏風衣袂斜垂,紗衣擺動先感覺到露水凝結。誰說天上就沒有悲歡離合呢,你看那牽牛星和織女星不是隔著天河,每年才只有一天能夠團聚么?
⑦ 古詩《七夕》
【原文】:
《七夕》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回涼如水,卧看答牽牛織女星。
【註解】:
銀燭:一作紅燭。天階:一作瑤階。
卧看:一作坐看。
畫屏:畫有圖案的屏風。
輕羅:柔軟的絲織品。
流螢:飛動的螢火蟲。
天階:露天的石階。
牽牛織女星:兩個星座的名字。
【韻譯】:
秋夜,白色的燭光映著冷清的畫屏;
我手執綾羅小扇,輕盈地撲打流螢。
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地清涼;
卧榻仰望星空,牽牛星正對織女星。
⑧ 七夕的注釋譯文
⑴七夕:農歷七月初七夜晚。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會。舊俗婦女於是夜在庭院中進行乞巧活動。
⑵浦:水邊。別浦:指天河、銀河。王琦雲:「以其為牛女二星隔絕之地,故謂之曰別浦。」
⑶羅帷:絲制帷幔。戰國楚宋玉《風賦》:「躋於羅帷,經於洞房。」
⑷「鵲辭」句:七夕烏鵲填河成橋,以渡織女。事見應劭《風俗通義》。又七夕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陳瓜果於庭除,以乞巧。事見宗懍《荊楚歲時記》。
⑸花:黎簡校作「螢」。曝(pù)衣樓:皇宮中帝後於七月七日曝衣之處。唐沈佺期《七夕曝衣篇》詩:「宮中擾擾曝衣樓,天上娥娥紅粉席。」
⑹金鏡:圓月。七夕,月未圓,故雲「分金鏡」,又借用陳代徐德言與妻子樂昌公主分鏡的故事(《本事詩》),暗喻自己與所眷戀的女子不能團圓。
⑺玉鉤:狀新月、缺月,望月而冀其復圓,寓人間別而重逢意。
⑻蘇小小:南齊時錢塘名妓。《樂府詩集·雜歌謠辭三·〈蘇小小歌〉序》:「《樂府廣題》曰:『蘇小小,錢塘名倡也。蓋南齊時人。』」這里指自己曾經歡遇的女郎。
⑼更:《全唐詩》校「一作又」。一秋:即一年。 天河隱隱逢七夕,獨處羅帳半夜愁。
烏鵲離去穿線月,螢火飛入曬衣樓。
牛女雙星合又分,人世情侶望玉鉤。
不見錢塘蘇小小,獨處寂寞又一秋。
⑨ 鵲橋仙七夕蘇軾賞析
鵲橋仙·七夕
宋代:蘇軾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詞,題為七夕,是寫與友人陳令舉在七夕夜分別之事。
上片落筆先寫陳令舉之風度,他高情雲渺,如侯家人於緱氏山頭的王子晉在風簫聲聲的新月之夜,沒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飄然而去。與友人在七夕夜分別,詞人自然想到牛郎織女,但陳令舉不像他們那樣痴心於兒女之情。
下片想像友人乘坐的船隻來到銀河之中,當他回到人間時,就挾帶著天上的天風海雨。接著他評價二人的友誼能夠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緣,當天風海雨飄飄散去之後,友人也將隨風飄去。
寫送別,一般人都會徒增傷感,而詞人卻是豪氣縱橫,馳騁想像,遨遊天界銀河,如陸游所說「曲終覺天風海雨逼人」。一般寫七夕銀河,總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之類的柔情凄景,而詞人筆下那天風海雨之勢,正顯露了他不凡的氣魄與胸襟,這種逼人的天風海雨,便是他豪放詞風形象性的說明。
譯文
緱山仙子王子喬性情高遠,不像牛郎織女要下凡人間。皎潔的月光中停下吹鳳簫,擺一擺手告別人間去成仙。
聽說黃河竹筏能直上銀河,一路上還挾帶著天風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後誰知道各自向何方?
⑩ 鵲橋仙 七夕譯文。。急啊!!!!
鵲橋仙 秦觀抄
纖雲弄巧,飛星襲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注釋:
鵲橋仙:此調專詠牛郎織女七夕相會事。始見歐陽修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雙調,五十六字,仄韻。
纖雲弄巧:是說纖薄的雲彩,變化多端,呈現出許多細巧的花樣。
飛星:流星。一說指牽牛、織女二星。
銀漢:銀河。迢迢:遙遠的樣子。暗度:悄悄渡過。
金風玉露:指秋風白露。李商隱《辛未七夕》:「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金風:秋風,秋天在五行中屬金。玉露:秋露。這句是說他們七夕相會。
忍顧:怎忍回視。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語出宋玉《高唐賦》。
譯文:
彩雲顯露著自己的乖巧,流星傳遞著牛女的愁恨。
縱然那迢迢銀河寬又闊,鵲橋上牛郎織女喜相逢。
團圓在金風習習霜降日,勝過了人間多少凡俗情。
莫說這含情脈脈似流水,莫遺憾美好時光恍如夢。
莫感慨牛郎織女七夕會,莫悲傷人生長恨水長東。
只要是真情久長心相印,又何必朝夕相聚度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