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農民情人節

農民情人節

發布時間: 2021-01-23 05:52:18

A. 各地民風民俗的資料

1、滿族

滿族人有尊老敬祖的族風,重視祭祀祖先,把祖先奉為神明,每逢家中有娶妻生子,修宅遷居,就職榮升等重大喜慶事都要祭祖祈福,舉行隆重的「跳家神」祭祖儀式。

2、朝鮮族

朝鮮族,家家戶戶貼春聯,做各式豐盛飯菜,吃「八寶飯」,除夕全家守歲通宵達旦,彈伽倻琴,吹洞簫。初一天亮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給長輩拜年。

節日期間,男女老少縱情歌舞,壓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舉行傳統的慶祝集會,由被推選出來的幾位老人,登上木製的「望月架」,伴著長鼓,筒簫、嗩吶載歌載舞。

3、鄂倫春族

除夕,全家圍坐,共進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飯。青年人給家族及近親長者敬禮,叩頭請安。午夜,人們捧著樺樹皮盒或鐵盒繞馬廄數圈,祈祝六畜興旺。初一,著新裝互相拜年請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轉圈集體舞。有打獵舞,「紅果」舞,「黑熊搏鬥」舞等。

4、赫哲族

除夕,大家忙著做年飯,剪窗花,糊燈籠。初一,姑娘、婦女和孩子們穿上綉有雲邊的新裝,去親朋家拜年,用「魚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風味生魚、用味香酥脆的「炒魚毛」和大馬哈魚籽。民間詩人向人們獻詩、講故事。婦女們玩「摸瞎糊」、「擲骨頭」。青少年則進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賽。

5、納西族

正月新春人們互相訪親拜友,輪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組織燈會,並與別村競賽。城市、鄉村都辦燈會 燈會節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紐梅說笑》、《老壽星放鹿》、《社戲夜明珠》、《獅子滾綉球》、《凰舞》等。

6、藏族

除夕之夜,舉行盛大的「跳神會」,人們戴上假面具載歌載舞,以示除舊迎新,祛邪降福。

7、彝族

春節期間集會跳「阿細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飯都由男子承擔,讓婦女休息,以而對她們勞累一年的慰問。

B. 尋一問一答式的冷笑話。

非洲老頭跳高 打一句重慶話
答案:黑老子一跳

香蕉在路上走 它感覺太熱了 就把衣服脫了 結果怎麼樣
答案:它摔倒了 (因為它踩到香蕉皮了)

C. 華人 傳統習俗

華人傳統習俗:
1、春節:萬象更新、日新又新
寄賀卡、買新衣新鞋、除夕、大掃除、團圓飯、壓歲錢、守歲、貼春聯、說吉利話、恭喜發財、恭賀新禧、喜氣洋洋、吉祥如意、龍馬精神、生意興隆、拜年、紅包、新年食品、年糕、糖果、紅桔、逛花市、牛車水、新加坡河畔、裕華園、唐城、猜燈謎、舞龍、舞獅、新年歌舞樂。源於慶祝豐收、周朝(距今三千年)開始就有慶祝儀式、本在農歷十一月、漢武帝時(距今約二千年)才改正月初一為"元旦"。送禮:禮品須雙數、回禮、禮尚往來。祭祖:供奉鮮花或食物、紀念、追思。紅色象徵活力愉快好運。元宵節、燈節、中國情人節(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觀花燈、賞明月。

2、清明節:慎終追遠、飲水思源
春秋時代晉國介之推綿山燒死故事、寒食節、掃墓、祭骨灰塔、追思、"祭如在"、不忘本、報恩意識、紀念祖先、履行孝道、加強家族凝聚力。清除墳墓旁雜草、供奉食品鮮花、火化、土葬、廟宇、神主牌、祭祖儀式、靈位、靜穆鞠躬。現代意義:年輕一代須了解家族前輩的奮斗歷史。

3、端午節:屈子情懷、光昭千載
戰國時代楚國屈原自沉汨羅江故事、愛國情操、高潔人格、令人仰慕、典範人物、包粽子、賽龍舟。現代意義:可由追思屈原擴大至追思所有對國家、對民族作出貢獻的歷史人物,藉以培養年輕一代的"大我精神",提醒他們應盡的義務與責任。忠於國家、獻身社會、愛國的主題、詩文創作朗讀比賽。

4、乞巧節:堅貞愛情、豈在朝暮
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故事、銀河、喜鵲、宋朝秦觀《鵲橋仙》:"此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中國的情人節"、浪漫色彩、"七夕節"。織女是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婦女向她乞求智慧、巧藝或求賜美滿姻緣。以往:未婚女子參加"七姐會"、牛車水慶祝盛況、張燈結采、"七姐誕"、女兒家的大日子。現代意義:讓這一天充滿愛情的溫馨與甜美,也讓人們在這一天向所愛的人表示賞識與關懷。

5、中元節:慈悲為懷、普渡眾生
道教傳說七月初一鬼門關大開(至七月三十)、"鬼節"、"普渡";佛教目連救母故事、舉行"盂蘭盆會"(對"倒懸、極苦"的生命進行超度);孝親意識、宗教情操。中元會、商界、酬神戲、七月歌台、標福物。佛教徒:拜祭祖先、表揚孝道;道教徒:"普渡"孤魂野鬼。供奉祭品、焚燒冥紙。爐主、收月捐、分祭品、主持宴會。現代意義:關懷與分享、在祭祀自己祖先之餘,也應關心和幫助那些孤苦老人、貧窮者以及其他不幸者。

6、中秋節:皎美月色、萬家共賞
後羿射日、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賞月品茗、提燈籠、吃月餅、猜燈謎、月光會、敘舊談心、藝術情懷。習俗:中秋拜月、遙祭嫦娥、祈求幸福、家人平安;傳統食品、圓形月餅、象徵團圓、美好願望。月餅故事:元朝末年,朱元璋領導漢人推翻蒙古人統治;他們通過互相贈送里邊藏著字條的月餅,約定八月十五日起義,終於獲得成功,建立了明朝。以後,在這天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節日前一個月,月餅燈籠便開始上市。一飽口福、祭祖拜月、親戚朋友互相饋贈;柚、芋、瓜果;燈籠製作比賽、花燈展覽會、宗鄉會館、聯絡所、居委會;中秋晚會、溫馨和諧的夜晚。

7、重陽節:登高望遠、顧往思來
舊俗:全家登高、消災避難、祝願平安、唐朝詩人王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秋祭"、紀念先人、掃墓祭祖、焚化衣給先人;家人團聚。歷代文人雅士、登高遠眺、飲酒作詩、舒展胸懷。現代意義:戶外活動、鬆懈身心、檢討計劃、反省所作所為、進行調整、重新出發。享受大自然風光、聯絡親友感情。

8、冬至節:湯圓甘甜、家人團圓
"冬至":"冬季到了極點"、當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黑夜最長。一年中最後一個傳統節日、家家戶戶吃湯圓。"湯圓":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分粉紅與白色兩種;象徵家庭的和諧與團圓。歷史:周代元旦在至日(漢武帝時才改),歷代重視此日,民間也有此日"添一歲"的觀念。"吃湯圓,增一歲"、祭祖拜神、天倫之樂。

熱點內容
梅花幣清洗 發布:2025-02-13 02:03:03 瀏覽:220
花卉小木頭 發布:2025-02-13 02:02:59 瀏覽:968
山茶花產自哪 發布:2025-02-13 02:00:49 瀏覽:368
盆景豆 發布:2025-02-13 02:00:08 瀏覽:766
陽光綠植書咖啡 發布:2025-02-13 01:46:30 瀏覽:931
葉子花語意 發布:2025-02-13 01:37:09 瀏覽:371
七夕戀詩 發布:2025-02-13 01:37:04 瀏覽:271
牡丹亭選譯 發布:2025-02-13 01:21:14 瀏覽:869
九魚牡丹 發布:2025-02-13 01:19:54 瀏覽:28
午夜的玫瑰 發布:2025-02-13 00:52:46 瀏覽: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