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看一朵花開
A. 2011-2014武漢語文中考作文
武漢2014中考語文作文:_____趣味
2013湖北武漢中考滿分作文:想看見你的笑
武漢市2009—2012年調考(中考)作文題匯編 時間 元月調考 四月調考 五月調考 六月中考 2012 漢字的姿態,讓人浮想聯翩;漢字的意蘊,讓人回味無窮。書寫漢字,是塑造生命姿態的過程;品讀漢字,是品讀人生真諦的過程;研究漢字,是領悟傳統文化內涵的過程。 總有那麼一個字,讓你想起一段動人的經歷,有所領悟;總有那麼一個字,讓你學會思考人生的要義,受益終身。 請以「我心中最重的那個字」為題,寫 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 自選文體(詩歌、 戲劇除外),文中不要出現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請以「在路上,總有那麼一盞燈」或「生命需要一盞燈」為題,寫了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文中不要出現自己的姓名、校名. 楊麗萍的舞蹈來源於自然。她熱愛自然的舞蹈,她常常模仿「向著光明和美好運動」的向日葵,也常常躲在菩提樹後面看孔雀散步,從自然中汲取營養。到中央民族歌舞團後,被要求練芭蕾舞的基本功,她很不適應,即使周圍人都看不起,她仍然堅持自然跳舞,獨創了適合自己的一套練功方法,直到她因自編自演的獨舞《雀之靈》而一舉成名。 《雲南印象》的投資商因為不理解楊麗萍的自然舞蹈而撤資,楊麗萍就靠自己拍廣告、走穴養活歌舞團,堅持排演。《雲南印象》出演就遇到「非典」,只有一個觀眾,只演了一場。在一片罵聲中她也堅持下來了,直到《雲南印象》獲獎。「這個時代,取悅觀眾是相對容易的,時代需要什麼就製造什麼。但是給我再多的錢,我也不會迷失自己的藝術方向。」 楊麗萍讓我們看到了堅守的力量。 請以「堅守」為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文中不要出現自己的姓名、校名。 今年年初,《咬文嚼字》雜志社邀請讀者一起「咬嚼」名人博客。大家驚訝地發現,一些市場意識很強,人氣很旺的名人,在撰寫博客時,頻頻出現語言運用方面的「低級錯誤」,對語言文字缺乏敬畏之心。 古今中外,一直不乏「推敲」文字的佳話。即便到了網路時代,我們閱讀優秀作品時也總能感受到作者嚴肅恭敬的寫作態度。 請以「敬畏文字」為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自選文體(詩歌除外),文中不要出現自己的姓名,校名。 2011 欣賞一朵花的開放,可以看到生命的燦爛;欣賞一隻蝸牛的攀爬,可以看到生命的堅韌;欣賞朋友,可以看到生命的美好;欣賞對手,可以看到生命的寬容„„欣賞一切值得我們欣賞的東西,讓我們的生命變得豐富! 請以「欣賞」為題目,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現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去年,澳大利亞16歲少女傑茜亞·沃 森歷時7個月完成獨自駕船環球航行的壯舉,當總理陸克文盛贊她是英雄時,她說「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個相信夢想的普通女孩。想做成一件令人震驚的事,不必是一個特殊的人,只需一個夢想,堅信它,還要為它努力奮斗。」過去210天里,她獨自與12米高海浪抗爭,獨自忍受思鄉之苦,獨自承受批評者對她的質疑。但沃森父母支持女兒,他們認為自8歲起開始海上航行的女兒已經做好准備。看到女兒的帆船駛過終點線,沃森的母親朱莉·沃森含淚告訴媒體記者:「她說過要環球航行,她做到了。她回家了。」駕船航行過程中,沃森還在自己的互聯網博客中撰文記錄沿途美景:海上日出令人贊嘆,偶遇藍鯨令人心動,夜空劃過的流星令人心跳不已„„夢想原是易碎的,而沃森的經歷卻給了我們守護夢想的勇氣。請以「我曾有夢」或「守護夢想」為題作文。 一個工作繁忙的中年男子,平時總是抽出時間去進行自己喜歡的音樂創作,而且做出了一些成績。有人問他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他微笑著回答:「只要是真的喜歡,總會有時間的。工作繁忙,那不是理由!平時,人家吃飯要一個小時,我只用十分鍾,人家晚上九點睡覺,我十一點才睡,我擠出時間進行音樂創作,僅此而已。」其實很多事情都是這么簡單。如果愛得不夠,就會找出理由來推辭;如果努力得不夠,就會找出理由來開脫;如果用心得不夠,就會找出理由來為自己打圓場„„如此而已。 「那不是理由!」這句話引起了你哪些回憶,引發了你哪些思考?請自擬文題,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 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現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王羲之學「書」,在廣袤平原中感受「橫」的舒展,在深山古藤上感受「豎」的堅韌。觀察、體驗,他的書法已不再是簡單的筆畫與結構。 孔子學琴,在反復彈奏中思考樂曲的奧妙,在樂聲中領悟曲作者高尚的追求。思考、領悟,他的思想在音樂中升華。 李時珍學醫,在質疑聲中研讀前人書典,在遍嘗百草中驗證真偽。質疑、實踐,他的仁心已超越醫術本身。 „„ 學習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學習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學習是充滿智慧的! 以上材料引起你哪些回憶?引發了你哪些思考?請自擬問題,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現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2014中考專題精品匯編庫語文 數學 英語 物理 化學 2 2010 王爭艷,一位普通的社區醫生,日前被市長親自授予「上醫之境」的牌匾。25年來,她的平均單張處方不超過80元,多年如一日堅持讓患者花最少的錢治好病,乾乾凈凈做了一輩子醫生,堅守著「上醫之境」的行醫理念;25年來,她診療時從不打斷病人講述,始終微笑著注視對方,然後她會用雙手為病人做檢查,這雙手就像一台精密儀器,可以在病人就診的幾分鍾里,基本鎖乏病源,開完處方,她還要一點一點交待清 楚病人回家後的衣食住行, 展現著一位普通醫生的「上醫之境」。她堅守醫生的職業道德,用精湛的醫術挽救了無數病人的生命。多年來,她坐診在哪裡,病人就跟到哪裡,被大家稱為「一劑良葯」。 這劑良葯的價值到底是什麼呢?請根據對材料的理解,結合生活實際,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自選,不少於600字。文中不要出現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地理課上,大家在觀察《世界河流分布示意圖》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河流都不是直線,而是彎彎的曲線。但當大家紛紛探究其科學原因的時候,老師卻談出了一番人生啟示:「在我看來,河流不走直路而走彎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走彎路是自然界的一種常態,走直路則是一種非常態。河流在前進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有些障礙是無法逾越的,只有繞道而行。走彎路,讓它避開了一道道障礙,最終抵達了遙遠的大海。成長的道路亦是如此,把曲折的人生看作是一種常態,那麼走彎路就是前進的另一種方式、另一條途徑,這樣才能抵達那遙遠的人生大海。」 有時候,「繞道而行」也是一種智慧啊!這一現象引發了你的哪些聯想和思考?請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現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赤橙黃綠青藍紫,多美的色彩呀! 放在桌上的顏料對立在桌上的鏡子說:「老弟,讓我們給你全身塗上七彩的顏色吧,那樣你會變得更美。」 「不,謝謝你們的好意,我不需要用多餘的色彩來打扮自己。」圓臉的鏡子微笑著婉言謝絕。 「難道你覺得自己的外表夠漂亮了嗎?」顏料奇怪地問。 「那倒不是。」鏡子回答。 「那就讓我們給你帶來一個美麗的包裝吧,你會變得更吸引人的。」顏料說。 「不不不,美麗的包裝只會讓我失去作為鏡子存在的價值。」鏡子連聲拒絕。 顏料的善意或鏡子的拒絕會引發你哪些聯想和思考?請自擬題目, 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 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現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花園里的小橡樹愁容滿面,看到別人在開花結果,它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蘋果樹說:「你為什麼不能結出一個美味的蘋果呢?你太不努力了!」玫瑰也對它說:「別聽它的,你應該開出一朵玫瑰花,你看多容易!」小橡樹非常努力,可是既未結出美味的蘋果,也未開出漂亮的玫瑰花,它越來越迷茫。 迷茫中,小橡樹嘗試讓自己平靜下來,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我是一棵橡樹啊,我永遠結不出蘋果,也開不出玫瑰花。我的使命應該是長得高大挺拔,給鳥兒棲息,給遊人遮陰。 小橡樹頓覺渾身充滿力量,它快樂地生長著,很快就成為一棵大橡樹。 成長過程中我們需要些什麼呢?小橡樹的經歷應該能引發你—些思考。請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寫—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現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2009 上面《媽媽要做你的榜樣》一文令人不禁產生感觸:家庭環境可以毀掉一個人,也可以成就一個人。這一點引起你怎樣的思考?引發你怎樣的回憶?請自擬題目,自定文體(詩歌、戲劇除外)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現自己真實的姓名、校名。 約翰,詹姆斯·奧德朋是世界著名的鳥類藝術家。他從小就熱愛大自然,尤其喜歡畫鳥。後來以經營干貨為生,生意很好,他的業余時間仍然用來從事鳥類的研究和繪畫。1819年,美國爆發了重大經濟危機,他一夜之間破產了,在看不到其他出路的境況下,他決定將自己的愛好變成全職工作。他帶著畫筆順著密西西比河漂流而下,決心將美國大陸上所有的鳥類都用畫筆記錄下來。1826年,奧德朋帶著他的作品《美國之鳥》——435張和實物大小相同的畫——來到了英國,受到了熱情追捧。多年後,成為著名禽鳥畫家的他回憶道:「在經濟危機那段黑暗的日子裡,我得以發展我熱愛的天賦。」 危機中常常醞釀著轉機。請結合你對社會現實的看法和自身的生活體驗,自擬題目,自定文體(詩歌、戲劇除外),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文本中不要出現自己真實的姓名、校名。 孩子和媽媽住在湖心小島,他們常常去釣魚。在鱸魚釣獵開禁的前一天的傍晚,他們又來釣魚。在美麗的月光下,孩子意外地釣起了一條很大的鱸魚,美麗的魚鰓一吐一納翕動著。他從沒釣過這么大的魚,媽媽和兒子都驚呆了。可是此時離開禁時間還有兩小時,雖然周圍沒有一隻魚艇,沒有一個釣魚人,媽媽還是堅定地要求孩子將鱸魚放生,孩子哭了。淚光中,鱸魚抖動笨重的身軀漸漸消失。孩子再也沒能釣到那樣大的魚,但他卻為此終生感謝母親。以後的生活中他碰到過許多類似於那晚的問題,但他從未因無人知道而放鬆自律。他通過自己的誠實、勤奮、守法,仍然能獵取到生活中的大魚——成為一名成績斐然的建築師。 人生的成就究竟源於什麼?請自擬題目,自定文體(詩歌、戲劇除外),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文本中不要出現自己真實的姓名、校名。 鏡頭一:運動場上。「跳高健將」王山縱身一躍,跨過了1.5米的橫竿;小個子李川連跳三次,也沒能越過1.2米的高度。老師說,盡力去跳就好。 鏡頭二:春遊途中。在一處懸崖的石縫里,生長著一棵小松樹。同學們駐足觀望,擔心它難以枝繁葉茂。老師說,盡力去長就好。 盡力而為就好。這一點引起你哪些聯想和思考?請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現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B. 楊麗萍為什麼不生孩子
楊麗萍之前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但在與劉淳晴的交往中,她的心被他的執著與真情慢慢地打動了。1995年,二人舉行了浪漫的婚禮。
剛結婚的那幾年,楊麗萍和劉淳晴都沉醉於二人世界的浪漫和甜蜜,要孩子的問題被有意地忽略了。醉心於舞蹈的楊麗萍沒有把生孩子納入自己的生活規劃,劉淳
晴雖然十分喜歡孩子,但體貼的他也沒有主動提過這一要求。
現年54歲的楊麗萍是中國民族舞領域最高成就的舞蹈家,以一隻《孔雀舞》紅遍國內外。楊麗萍的感情結過兩次婚,卻沒有生兒育女,因為生育問題兩位老公都曾離她而去。
有爆料稱,楊麗萍的前夫是中央民族歌舞團裡面很有才的人,幫楊麗萍策劃了舞蹈,但婚姻破裂。後來楊麗萍認識了現在的老公劉淳晴,二人結婚已經17年。
淳晴是楊麗萍的現任丈夫,出生於台灣一
個商業世家。劉淳晴一米八的個子,燙卷的頭發留到肩膀,戴著一副眼鏡,很斯文的樣子,比楊麗萍大8歲,劉淳晴的外形看上去頗有些藝術氣質,說話時偶爾會帶
有一點台灣腔調。盡管看上去像是搞藝術的,但事實上他卻是一個商人,現在在北京做生意。據悉劉淳晴在北京開了一家集餐飲、住宿、桑拿為一體的酒樓,經營狀
況還不錯。
C. 45歲的周迅、46歲的朴樹和61歲的楊麗萍,為什麼都不要孩子
這幾位在娛樂圈的巨星,之所以一直沒有要孩子的理由是,怕自己沒有時間和能力讓孩子更幸福,不放心把一個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來,我覺得這是對一個生命更負責任的態度。
在很多觀眾的感覺里,認為周迅喜歡簡單的生活,可能覺得孩子太鬧所以沒要,不過周迅本人回應說,因為沒有合適的機會錯過了。害怕孩子不乖,也害怕他對世界沒什麼好處。所以直到現在已經45歲也沒有自己的孩子。
其實現在很多人都選擇不要孩子,是因為他們覺得,現在這個社會還不夠好,不想讓孩子生下來再經歷自己所受到的苦難,小孩的成長需要陪伴,自己做不到為了小孩犧牲自己的時間和健康,怕耽誤孩子的成長,教育不好他,而且自己的基因也沒有優秀到非要傳承下去。
D. 45歲的周迅46歲的朴樹61歲的楊麗萍,為什麼都不要孩子
如今社會,很多明星會很晚結婚,結婚之後生孩子也是年齡很大了,但是還有一部分乾脆做起了丁克家族。
朴樹是出了名的文藝青年。高曉松說,當年自己沒錢,向朴樹借,朴樹就說了兩字:「多少?」二話不說,借了。後來朴樹也沒錢了,要他還,也是兩字:「還錢!」這個細節很能恰如其分地說明他的性格——圖省事,怕麻煩。不玩虛的。很自我。純粹,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所以他活得更內外合一。
梁朝偉、劉嘉玲打一開始,就決定好了不要孩子,因為責任太大。
有人覺得清清白白一個大姑娘,結婚之後變成婦女還生孩子,身材變形,變丑。而男人離婚後,瀟瀟灑灑,輕輕鬆鬆能再婚。而女人就沒那麼容易了。法律公平了,有些事,卻沒那麼公平。男人有贍養孩子的義務,卻沒有贍養前妻的義務。於是有人就覺得:「越丁克,越幸福。越生育,越貧困。」這當然是矯枉過正的。當你走進婚姻,希望你能明白,婚姻里,責任比愛情重要,親情比激情重要。
小編覺得丁克不是一種原因,也不是一種結果。它只是一種選擇。你怎麼看呢?
E. 《楊麗萍的孔雀形象》語文閱讀答案
楊麗萍的孔雀形象
國慶期間,在寧波看《孔雀》舞劇。當我凝神靜氣等待楊麗萍的「驚艷」時,她卻衣著沉靜樸素地從舞台深處走出來,看似漫不經心,但別有一種魅力彌散出來。當楊麗萍拈起長裙旋轉的時候,真是流光溢彩,滿堂生輝。這是春天的孔雀,是一首青春的詩歌,清純無染,自由自在。接下來是《雀之戀》中的孔雀,楊麗萍盛裝華服,生命在愛情的滋潤下如同夏天一樣繁茂展開,然而,華麗的孔雀衣引來了烏鴉的嫉恨,秋的蕭瑟就如人間的苦難一樣降臨,質朴真摯的詩歌沒有了,舞台成為人間你爭我搶的名利場。從春到夏秋,從獨舞,到雙人舞,再到群舞,那個在天上自由飛翔的孔雀精靈落入人間,飽嘗了人間愛與恨、自由與禁錮、生與死的拷問,終於在冬天與神相遇。冬天的孔雀已經褪去了那件華麗的孔雀衣,彷彿生命經過繁華絢爛而歸於平凡,又回到了《雀之靈》時期的純真狀態。
看完舞劇,余興未消,我又讀了白樺的長詩《孔雀》,看了電影《孔雀公主》,居然有一個意外的收獲。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影名和故事都忘卻了,只記得一個情節,一位年輕男子騎著馬飛奔而來,一箭射開由兩只大象形成的象鼻山口,絕塵而去。多年來,這個情節不斷浮現,意義不明,而我也不曾有意去落實,這次居然在電影《孔雀公主》中不經意見到,「雲胡不喜?」原來,在我的心中早就藏了一部《孔雀公主》,而楊麗萍在人生和舞台上的學習與成長、奮斗和成功,也無一不在昭示著我所深愛的東方孔雀的內涵和形象。
楊麗萍小時候在雲南學習以孔雀舞為代表的民族舞蹈,1980年被選入中央民族歌舞團時,她首先要面對的是西式天鵝舞教法。以天鵝舞的標准來看,楊麗萍簡直不是練舞的材料。她腳小,跳不高,劈叉劈不到180度,動作不標准。一般人到此,只好苦練,而拉直腿的本領依靠苦練也能練出來。楊麗萍於此另闢蹊徑,她的練法與自然相通,與生活相通,到老也能跳,在什麼情況下都能跳,而且能跳得精彩。
中央民族歌舞團教舞用西方方法,要求流動,但楊麗萍當年練功的地方小,沒辦法跳來跳去,她就發明了定點舞蹈,「定在一個點上,讓力量在身上流來流去,流出各種姿態。」(張苛語)後來的《月光》舞,創意就源自這里。她白天練舞跟不上趟,晚上就到練功房點起蠟燭練習。據張苛觀察,她坐在黑暗的練功房一動不動,忽然就起來比畫兩下。「她的技巧,不是規范化的技巧,而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她胳膊長,結果背著手旋轉;手長,於是模仿鳥冠。這個動作成為之後孔雀舞的一個符號。」可以說,楊麗萍是用思維來練舞,舞蹈成為思想的自然表達。漸漸地,她的舞像一條河在歡快流淌,像一朵花在春風里光明地綻開,像一隻蒼鷹在空中矯健飛翔。
楊麗萍的成名也頗具戲劇性。當年她在中央民族歌舞團里並不突出,團里沒有選送她去參加全國比賽,她就自己騎車把錄像帶送過去。但已經過了報名截止日期,而且基本上是單位選送。她急得哭了,幹事同情她,就在評委休息的時候把楊麗萍帶來的錄像放給他們看,結果,《雀之靈》成為1986年全國舞蹈比賽創作一等獎和表演第一名,楊麗萍的孔雀舞從此名揚天下。比名聲更重要的是,她實現了兩種突破,一是突破了雲南傳統的孔雀舞,二是突破了天鵝舞的教學範式。突破以後,她的舞藝日臻圓成,但並非一蹴而就,還付出了許多常人難以承受的艱辛。這就像電影《孔雀公主》中的召樹屯,一箭射開象鼻山口,通過重重關隘和考驗,最終與心上人團聚,獲得圓滿和喜悅。
王國維引述尼採的話說:「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寫者。」《孔雀》舞劇表達一個女演員一生的掙扎與磨難,歷經艱險,最終歸於美,歸於自然,歸於神靈,就是「以血書寫」的文學。我常常被類似的故事情節打動,熱愛和敬佩一切艱苦奮斗、最終突破種種束縛而成就自己、利益他人的人,這在我的童年時代就已經種下了前因。現在,這個童年意象從心裡走了出來,與楊麗萍的孔雀形象重合,是一種平靜的相見。
我喜愛楊麗萍在《藏謎》中表演的「荷花度母」形象,我以為那是孔雀形象的變化。《修心劍輪》說:「是故菩薩如孔雀,諸多煩惱如毒林。」荷花度母從荷花中生,像蓮花出淤泥而光明聖潔,像孔雀吃毒草而愈加美麗。《修心劍輪》又說:「勇士化毒如孔雀,懦夫喪命似烏鴉。」《孔雀》舞劇中,與孔雀唱對台戲的恰好也是烏鴉,烏鴉代表了執著貪愛的眾生,而孔雀譬如荷花度母,在煩惱毒林中煉就大慈悲心。
這樣說起來好像有點苦澀,其實不是。回憶自己的舞蹈生涯,楊麗萍覺得沒有遺憾,沒有犧牲,甚至也未曾遭遇挫折。她小時候親眼看見,一大群孔雀聚在荷花池塘邊,慢慢地展開尾巴,光線一點點放射出來,嘎嘎地,尖叫聲如同轟鳴。這個童年意象光明燦爛,美麗安樂,彷彿照亮了她後來的故事……
F. 楊麗萍 看一朵花如何開
楊麗萍:我肚子里懷著一朵花
◎7月4日當晚的演出中,楊麗萍和她的親侄女揮動長發起舞
10年前看她是那樣,10年後看她還是那樣,似乎青春在這個人身上永駐了。在北京演出的第5天,楊麗萍接受了《青年周末》的獨家專訪,講述自己的青春秘訣。用她的話說就是,「我肚子里懷著一朵花。」
在《雲南的響聲》這台大型「衍生態」舞集中,楊麗萍把來自彩雲之南的各種聲響做到了極致。6月30日到7月5日在北京保利劇院連演6天,但楊麗萍說自己不覺得累,因為她享受著這個過程。
◎談「衍生態」舞蹈◎ 舞台上無所不用其極
7月4日下午5點,保利劇院,當晚的演出之前,楊麗萍接受了《青年周末》記者的獨家專訪。話題從最近去世的幾個巨匠級人物談起。
「邁克爾·傑克遜是我最欣賞的歌手,我非常喜歡他的舞蹈。」楊麗萍說,還有德國現代舞大師皮娜·鮑什,幾年前曾看過她的舞蹈錄影帶,「她剛剛去世,我很傷心。」
「你自己會從西方現代舞蹈中借鑒一些東西嗎?」記者問。
「不會,因為沒必要。雲南民間的東西太多了,多到學不完。」楊麗萍想都沒想,脫口而出。
楊麗萍是來自雲南西雙版納的白族人,她的童年記憶大都與村寨和貧窮有關,從小酷愛舞蹈的她,沒進過任何舞蹈學校,然而憑借驚人的天賦,她創作了孔雀舞《雀之靈》,上個世紀就一舉成名。
這天,本報攝影記者給她拍照,她一邊擺著姿勢,一邊對攝影記者說,「你應該再低點兒,太高了照出來面部結構不對。」甚至於,旁邊幫忙舉著閃光燈的人,她也會要求位置精確。
「要不要用反光板?」「沒有反光板,用那張海報代替補一下光?」她不像許多采訪對象那樣讓怎樣拍就怎樣拍,而是在拍照過程中,不停地主動提著建議。
看得出,楊麗萍對造型非常敏感,她有自己的想法,並且一定要嚴格按要求去實現,盡量做到理想狀態。也許大凡在藝術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會像她這樣,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極致。
比如這一次,在《雲南的響聲》大型舞集中,為了展示來自雲南民間的各種響聲,她就無所不用其極,多方搜羅。甚至於稻穀、葫蘆等這些農家物品,也都被她大規模地搬到了舞台上。
當天在排練場看到的情形,讓記者吃驚。成千上萬個葫蘆堆得到處都是,稻穀用二十多個碩大的竹筐盛著。比人還高的樹干鼓,也是上百個,每一個都有了年份。更有千奇百怪的樂器堆得到處都是,水缸、竹沙漏、獨弦撥琴、水煙筒、酒杯、煙盒,每一件都有民族風味。進了這個排練場,如同進了一個邊疆的農貿市場。
這些都是楊麗萍花費了8個多月的時間搜集來的。她會想方設法,比如怎麼能把那麼多的葫蘆穿在身上,怎麼讓那些竹子不開裂,費了很多精力。不過她說這些都是小問題,因為她太享受這個過程了,「我和全體的農民兄弟姐妹們沉浸在一種創作的慾望和激情裡面,非常舒服。」
6年前楊麗萍做《雲南映象》的時候,在道具上遠沒有這么鋪張。那時她連製作的資金都沒有,不得不賣掉自己在雲南大理的房子,接拍電器廣告,去參加演出,用這些辦法賺了錢,再來買服裝、租劇場。
好在這一切都成了過去。去年8月才開始排練,西肯、保利這種國內有實力的大演出公司就紛紛過來談。當時就簽了50場,還沒踏出家門,演出費就已經撥過來。楊麗萍用第一批的演出費再投入,讓作品更完善,這就成了一個良性循環。「一切的一切都特別順,這在演出行業不容易。」楊麗萍說。
青年周末:這次你提出了「衍生態舞蹈」,能舉例說明什麼是原生態,什麼又是衍生態嗎?
楊麗萍:以前村子裡毛向爺爺跳的《孔雀舞》,那是原生態。它是男人跳的舞蹈,我覺得已經不能表達我自己的情感,所以我創造了《雀之靈》,這就是衍生態。
同樣,這次《雲南的響聲》是我們這一群人,小崗、阿鵬這些孩子從他們的父親、爺爺那裡學了東西,但他們不滿足了,又創作了很多,充滿了奇思妙想,就成為一個衍生態。繁衍生息,在那塊土地上又長出了新的、有自己個性的東西。
青年周末:第二段舞蹈《牛鈴鐺》,也是一種衍生態嗎?
楊麗萍:對!我小時候在村裡放牛,大家都在牛脖子上拴一個牛鈴鐺,走得再遠也不會丟,而且那聲音一分辨就知道是我家的牛鈴鐺的聲音。在我的耳里、眼裡,它是一種美妙的打擊的音樂。這種場景在我腦海里太久,這次就想表現出來。牛鈴鐺搬上舞台,成了打擊樂,這在以往傳統的舞台上從來沒有過。
青年周末:為什麼叫作《雲南的響聲》?
楊麗萍:我想把來自雲南的聲音收集到一起。小時候,在森林裡面去聆聽自然的氣息,自然發出的節奏。我們的父輩有一種曲調叫「風吹樹打葉」,意思就是風吹樹葉,樹葉互相拍打,就出現了一種拍手掌的民間舞蹈。還有一種曲調是「海菜腔」,人們看見湖裡面的水草隨著波浪滾動,就創作了海菜腔,那種味道特別形象。
這些都是雲南的一部分,雲南的打擊樂充滿了靈氣,充滿了天人合一的氣息和境界,我覺得應該把其中一些經典的、突出的呈現在舞台上,於是就有了這台《雲南的響聲》。
青年周末:我一進保利劇院就看到那麼多古老的木鼓,是怎麼弄來的?
楊麗萍:那些鼓是我們從深山老林里的部落里尋找回來的。每個都有兩米多高,兩三個人合抱,是我們的祖先用整棵樹的樹干製作而成的樂器,一看就有上百年、幾十年的歷史。
我觀察到,在杭州大廳里,這些鼓擺在那裡以後,觀眾一進來肅然起敬,馬上就覺得,哎呀,這簡直就是靈魂,逝去的靈魂,博物館裡面應該收藏的東西。所以這次巡演,這些古老的鼓要隨我們演出團隊飛往全國各地。
青年周末:運輸費用很高吧?
楊麗萍:也不是很貴,花了七八萬元,都是我個人出的費用。每到一處,我都要把它們展示在演出大廳里,我覺得這能喚醒一種古老的記憶,喚醒心靈最初的起點和終點。
◎談「青春秘訣」◎ 要保持住「精氣神」
與楊麗萍面對面,讓人印象最深的,一是她纖瘦異常的腰身,二是她那長長的指甲。
她的身材,清瘦而高挑,幾乎沒一點兒脂肪,讓你很難相信,它實際上屬於一個51歲的女人。至於十根手指上的白色指甲,足有兩三厘米長,顯然經過極為精心的修剪,好像薄薄的白玉,隱隱透亮。楊麗萍說,這些長指甲讓她有一種回到古代的感覺,對跳舞有用,雲南有一個傣族舞蹈就叫《長甲舞》。
1958年出生的楊麗萍,穿一雙時尚艷麗的夾腳涼拖鞋,走起路來富有彈性,好像地面上有彈簧。一邊走一邊輕松地擺動手臂,讓她看起來如同一個小姑娘。
她身上的衣服既具有民族風情,又有一種設計感在裡面。見面之初,她就很自豪地對記者介紹說,耳環是苗族的,胸前的綉片是彝族的,而帽子是她自己設計的。
她戴著一對陀螺似的銀質耳環,大得有點兒誇張。後來,談到原生態和衍生態那個話題,記者問,這個耳環是不是苗族原有的東西?沒經過自己的加工嗎?
「是苗族的,沒加工過,怎麼你不信啊?你看你看!」她從自己的右耳朵上一把拽下來那個耳環,遞到記者的手裡,讓記者「驗證」。
「耳環是原汁原味的,是否也可以看作一種原生態?但帽子經過了你自己的設計加工,豈不就是一種衍生態?」記者問道。
「衍生態只是一種舞蹈上的理念。你們搞文字的人,可以隨便怎麼寫。」楊麗萍笑著搖頭,片刻後收斂了笑容說:「至於跳舞,你要聽得懂鳥叫的聲音!你要聽得見蝴蝶翅膀扇動的聲音!」
在《雲南的響聲》這台演出中,有一段舞是表現一個孕婦,從懷孕到分娩再到最後死去。楊麗萍說,她小時候生活的村子裡,一個女人生孩子,全村人都來擊鼓,為她分娩。這經歷給她留下了太深的印象,這次就被她搬到了舞台上。
楊麗萍自己沒生過小孩。像她這樣長期節食、身上幾乎沒一點兒脂肪的人來說,懷孕難以想像。幾年前就有媒體報道說,如果要生育,楊麗萍就必須增肥,而增肥就意味著長時間停止跳舞,最後在兩難之間,楊麗萍選擇了舞蹈。
「你自己沒生過孩子,怎麼能演一個孕婦呢?」采訪結束後,記者臨時又追問了這么一句。當時,楊麗萍正准備離開,聽到這問題,她停下來,猛然拍著身邊的椅子背對記者說,「你知不知道,這椅子就是我的孩子!」
她揮舞著細長的雙臂說:「太陽是我的孩子,月亮是我的孩子,世間萬物都可以是我的孩子!」
她的語調變得快而激動,「我怎麼不能演孕婦?等你看了演出就知道了,我肚子里懷的可以是任何東西,我肚子里懷的是一朵花!」
這個時候的楊麗萍,不再是采訪之初那個說說笑笑、好像玩兒一樣信口作答的楊麗萍。她的最後這幾句話,敏捷、跳躍,又有點兒憤怒,如同有一道靈光閃過。
青年周末:這么多年你的身材沒變過,是怎麼保持的?
楊麗萍:主要靠運動,每天都跳舞,一出汗你身體裡面很多酸性毒素就被排掉了。很久不運動的話,你的細胞是死的。
青年周末:飲食方面有什麼要注意的呢?
楊麗萍:要吃辣椒,比如重慶火鍋。吃辣椒會刺激細胞的更新。可以喝點紅酒,一定要喝豆漿,最好是今天黃豆漿,明天黑豆漿,這樣兌著喝。現在市場上有很好的機器,10分鍾左右,就出來熱乎乎的豆漿了。
果仁,比如剝好皮的松子,超市裡一袋一袋的,清肺特別好。但不要每天都吃一種,可以今天這樣,明天那樣,要有計劃地吃。我家裡就是,牆上一排透明的罐罐,裡面全是甘草、菊花、綠豆、黃豆、核桃、黑芝麻、白芝麻、葵花籽還有南瓜籽,五穀雜糧,很漂亮,都得排著隊吃。
還有一個是喝茶,普洱茶一定要喝。我有時候會擠一個檸檬,用最古老的方式把檸檬汁擠出來,裡面放點蜂蜜,跟打豆漿一樣,這裡面有一種樂趣,那種感覺特別好。總之我覺得一個人要對生活充滿興趣,充滿好奇,你就會特別快樂。精氣神要保持住。
青年周末:你體力很好啊,這次在北京一跳就是連著6天,還要去全國巡演,這么長的演出周期,你真的不累嗎?
楊麗萍:跳舞怎麼會累呢?就跟你采訪一樣,你現在采訪累嗎?跳得再累,只要休息一下,10到20分鍾後就能恢復體力了。
青年周末:你跳舞已經跳了整整38年了,會一直這么跳下去嗎?哪怕很老很老?
楊麗萍:那又怎麼樣?我不一定在舞台跳,你看外面大街上,那些老太太歲數那麼大了也在跳。像我這樣從1971年跳到現在的人好像還沒有,我覺得我是因為熱愛,我沒有把它當一個職業。
對我來講,跳舞本身就是一個特別好的抒發和排解,它是我的另外一個語言,是第二門母語。我當然就會對它那麼依戀,對它那麼執著,對它那麼享受。我覺得,能夠跳舞的人,是很有福氣的人。
G. 馮小剛的一句「楊麗萍不是人,是精是仙」,為何會揭開楊麗萍的酸楚
大導馮小剛曾評價楊麗萍說:「楊麗萍不是人,是精是仙。」高度贊譽楊麗萍在舞蹈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外人稱贊楊麗萍為「中國第二代孔雀王」,楊麗萍自然擔得起這樣的稱號,不過背後卻也有著許多的酸楚。
楊麗萍出生在雲南大理的一個普通白族人家,相比於其它孩子有著幸福的童年,深受父母寵愛,年幼的楊麗萍就懂得什麼叫做養家糊口。
楊麗萍早已釋然,她是來自大山深處的精靈,如今也回歸自然、融入自然成為一名精靈。舞蹈是楊麗萍的畢生心血,被稱為「舞神」也一點不為過。
正如媒體所說:「楊麗萍是一名真正的藝術家、創作者、實踐家,真正獨一無二至情至性的舞者。」對於楊麗萍而言,一切都來得不那麼容易,一切來得又是那麼坦然,那種酸楚也換成一種甜。
H. 楊麗萍和男徒弟跳舞為什麼網友會炸鍋
我認為楊麗萍和男徒弟跳舞網友會炸鍋的原因如下。作為一名著名的舞蹈家,楊麗萍因表演孔雀舞而出名。眾所周知,楊麗萍為舞蹈付出了太多,一直在追求舞蹈的完美。因此,楊麗萍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孩子。雖然她沒有孩子,但她已經培養了許多新人。
觀眾的注意力也被他們優美的舞蹈打動了,他們稱贊了演出。楊麗萍和她的男徒弟為了顯示雌雄孔雀之間的親密關系,真是豁出去了。雖然楊麗萍和男伴侶的年齡差距很大,但這個注重維護的女孩仍然像年輕女孩一樣美麗,沒有任何不服從的感覺。以上就是我認為楊麗萍和男徒弟跳舞網友會炸鍋的原因。
I. 楊麗萍:女人不結婚不生育,就是不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