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吃地瓜

七夕吃地瓜

發布時間: 2023-05-16 11:29:37

㈠ 白地瓜吃來有什麼好處

1、清熱解暑,衡盯答健胃消食

因為含有豐富的水分和碳水化合物,食用地瓜可以清理體內積累的毒素,加快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而且地瓜本身口感香甜,多汁,適宜炎熱的夏季食用,不僅能夠降溫解暑,還能夠清肝去火降燥。

地瓜一般被視作水果,去皮洗凈後直接生吃,生地瓜肉質脆嫩,味甜,水分充足。作為蔬菜,可以講地瓜切成絲,加入米醋、白糖、香油等涼拌,不僅酸甜香脆,而且生津開胃、清心止渴,具有促進食慾、幫助消化的功能。

2、去脂降壓,保護血管

地瓜中含有一種黏液蛋白,不僅能夠除去血液中的膽固醇,還能夠幫助擴張毛細血管,降低血液粘度,增強血液循環,所以食用地瓜對高血壓高血脂患者來說能起到很好的身體調節作用。此外,地瓜內因為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糖類,它們生成的混合物,不僅能夠保護人體血管,還能夠恢復膜腔和血管的彈性,對疾病的預防、器官的萎縮和老化有一定效果。

3、補充營養,提高免疫

地瓜本身擁有大量的蛋白質、糖類、碳水化合物、水分等,還有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人體吸收這些必需的營養物質,能夠降低因缺乏微量元素而誘發相關疾病的幾率,所以適量的食用地瓜對身體還是非常有好處的。

銅元素是人體必需元素之一,也是人體內合成各種蛋白的必要元素,若缺乏將會影響到人體的血液、中樞神經、免疫系統等功能,還會影響腦、肝、心臟的正常發育,而地瓜中含有一定量銅元素,夏秋季食用能夠起到增強免疫的作用。

(1)七夕吃地瓜擴展閱讀:

主要品類

1、早薯

根塊(涼薯)肥大,扁圓形,縱徑2.4寸,橫徑3寸,縱溝明顯,皮薄,淺黃色,單個重1斤左右;肉質脆嫩,純咐慧白色,纖維少,水分多,味清甜,品質好,宜生食,熟食亦可。一般在3月播種,7~9月收則和獲上市。

2、中薯

根塊(涼薯)較大,扁圓形,縱徑5寸,橫徑5.5寸左右,縱溝4~6條,表皮較薄,淡黃色,肉白色,單個重2斤左右,品質中上等,生食或熟食均可。一般是3~4月播種,8~10月收獲上市。

3、晚薯

根塊(涼薯)卵圓形,縱徑6寸,橫徑4寸左右,縱溝淺,表皮光滑,黃白色,單個重2斤左右;根塊肉厚,白色,肉質較粗,味甜,水分較少,纖維較多,品質中等,生食、熟食均可。一般在4~6月播種,9~12月 收獲上市。

㈡ 七夕節的傳統美食

七夕節的傳統美食:

1、巧果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由面、糖、蜜、油製成。

2、巧酥

許多民間糕點鋪會製作一些織女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售賣時又稱「送巧人」,這個風俗在一些地區流傳至今。

3、巧芽面

在一些地方,七月初七會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選干凈飽滿的綠豆一小碗,平鋪在盤子上,用濕紗布蓋好,放在遮陽溫暖的地方,不定期噴水保持水潤。

七天後,生好豆芽,清洗好,然後熱鍋燒油,加肉丁爆炒,再依次加入蔥姜、醬油、醋熗鍋,放豆芽炒熟,加水做成豆芽湯。把手擀麵煮熟,過冷水,盛到碗中,澆上豆芽湯即可。

4、乞巧餅

乞巧餅俗稱「巧尖」,口味多種多樣,相比原味,加入地瓜泥或南瓜泥的外表金黃,味道更加香甜軟糯。

5、江米條

老南京人過七夕有個獨特習俗:吃江米條。江米條是一道漢族小吃,用糯米、豆粉、芝麻等食材製成。

㈢ 七夕為什麼要吃西瓜

七夕為什麼要吃西瓜?

1、在西域,西瓜原產地已普遍盛行立秋吃西瓜的風俗。因西域地處中國的西北,緯度較高,立秋前後西瓜剛進入採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種嘗鮮。
2、此風俗約在清代影響南方,而此時江浙滬鎮源等地的西瓜已進入末市,人們對立秋吃西瓜的原由作出了種種解釋。有人講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積結的淤氣,有的人講可以為過冬積聚「陽威」,而實際上只是北方風俗的影響而已。但有一點應予承認,那就是立秋以後,天氣逐漸涼爽,西瓜上市量日趨減少,立秋日人們再吃一吃西瓜,有依依惜別之意。
3、南通有個風俗,立秋吃西瓜。聽老人們講,說是立秋吃西瓜,可以爛豬毛。意思是清除平時我們所吃東西藏留於肚的一些垃圾,一種美好的希望吧
4、又據《二般秋雨齋隨筆》中記載,西域婦御和態女擇立秋之夜到田間去摸瓜,稱之為「摸秋」。可能和西瓜的棚拆形狀像孕婦的大肚皮,瓜內有子象徵有兒子有關。 在我國習俗中,「瓜」總與繁育後代有密切關系

立秋要吃西瓜嗎 立秋為什麼要吃西瓜

立秋吃西瓜的習俗要從兩個典故說起。
據《二般秋雨齋隨筆》中記載,西域婦女擇立秋之夜到田間去摸瓜,稱之為「摸秋」。可能和西瓜的形狀像孕婦的大肚皮,瓜內有子象徵有兒子有關。在我國習俗中,「瓜」總與繁育後代有密切關系。據講,「摸秋」若能摸到成熟較好的瓜,則預示女孩能找到好丈夫,婦女能多生兒子。為了能確保摸到好瓜,一般白天選好了瓜放在確認的位置,入夜後讓女人們去「摸」,這時的「摸秋」儼然是占卜活動。隨著西瓜的種植擴大,城裡人也開始以立秋吃西瓜為歲時習俗。
還有一種來歷,比較可信一點,科學一點:西瓜雖從宋代傳入中原,但種植並不普遍,所以那時並沒有產生和形成立秋吃西瓜的風俗。但在西域,西瓜原產地已普遍盛行立秋吃西瓜的風俗。因西域地處中國的西北,緯度較高,立秋前後西瓜剛進入採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種嘗鮮。此風俗約在清代影響南方,而此時江浙滬等地的西瓜已進入末市,人們對立秋吃西瓜的原由作出了種種解釋。有人講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積結的淤氣,有的人講可以為過冬積聚「陽威」,而實際上只是北方風俗的影響而已。但有一點應予承認,那就是立秋以後,天氣逐漸涼爽,西瓜上市量日趨減少,立秋日人們再吃一吃西瓜,有依依惜別之意。

交秋為什麼要吃西瓜

因為西瓜成熟了啊

立秋為什麼要吃西瓜?

因為立秋以後西瓜味道就不好了。農村有一句俗語:打春的蘿卜立秋的瓜,死了老婆走老丈人家。----沒味

立秋之後,西瓜就少了。吃了西瓜,咬上秋就真正意義上進入了秋天

1、西瓜,立秋,按照傳統習俗都要吃西瓜,不但能消除夏天的暑熱,而且還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江南一帶還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過去在杭州一帶流行食秋桃。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2、桃子,能滋陰潤燥,具有補氣養血、養陰生津、止咳殺蟲的功效。
3、柿子,多吃柿子可以緩解秋燥。柿子具有潤肺化痰、清熱生津、澀腸止痢、健脾益胃等多種功效,適當食用對人體健康是很有益的。
4、哈密瓜有清涼消暑、除煩熱、生津止渴的效果,是立秋解暑的佳品。
注意: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在立秋之後吃西瓜。有胃病的人,孕婦尤其不宜多吃冰西瓜,吃過多易引起腹瀉或造成妊娠糖尿病等。

立秋為什麼要吃西瓜啊

立秋剛過,想起了立秋吃瓜的風俗。其實到了立秋,天氣變涼,西瓜也將落市,甜度和質量都沒大伏里好,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吃西瓜呢? 西瓜原本在宋代從西域傳入中原,立秋前後正是西域進入西瓜的採摘期,所以立秋吃瓜本身就是一種嘗鮮。 又據《二般秋雨齋隨筆》中記載,西域婦女擇立秋之夜到田間去摸瓜,稱之為「摸秋」。可能和西瓜的形狀像孕婦的大肚皮,瓜內有子象徵有兒子有關。 在我國習俗中,「瓜」總與繁育後代有密切關系。 據講,「摸秋」若能摸到成熟較好的瓜,則預示女孩能找到好丈夫,婦女能多生兒子。 為了能確保摸到好瓜,一般白天選好了瓜放在確認的位置,入夜後讓女人們去「摸」,這時的「摸秋」儼然是占卜活動了。 隨著西瓜的種植擴大,城裡人也開始以立秋吃西瓜為歲時習俗。 時至今日,北方人仍把立秋吃瓜稱為「摸秋」。

長跑後,為什麼要吃西瓜

我是經常長跑!我也沒跑完就吃,反正跑完半小時內惡心要死!

立秋吃西瓜:24節氣立秋為什麼要吃西瓜

立秋要「搶秋膘」吃燉肉 立春有吃春卷「咬春」的習俗,寓意新年初始「有頭有尾」、驚蟄後天氣轉暖,細菌滋生,人們吃驢打滾寓意「害蟲死,人翻身」、大寒吃年糕取諧音「年年高升」的好兆頭、雨水節氣中的最後幾天就是民間所說的「二月二,龍抬頭」,人們吃龍須餅懷念大旱中因憫農降雨而被罰壓在山下的天龍、傳統節日清明當天,應吃清團之類的涼食、穀雨的排叉、立夏的青梅餅、小滿的桂圓細餅、芒種的烏梅酥、白露的地瓜餅、秋分的香芋餅、立冬的白菜佛手卷、小雪的雪裡蕻、大雪的松仁棗糕、小寒的臘八米,讓大家嘗到當季盛產的食材所散發出的美味、冬至餛飩夏至面、春分吃蒜蓉餅殺菌增強抵抗力、小暑的綠豆糕和大暑的荷葉餅能清熱降暑、立秋吃肘子、處暑吃鴨開葷進補、天氣轉涼的寒露吃長壽酥滋陰潤肺、霜降吃迎霜兔肉秋補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西瓜

金秋到臨,中原大地早已披上黃澄澄的外衣。人們已經穿上長衣,感受著濃濃的秋意。不過在祖國的南疆,秋老虎仍然大發餘威。西瓜作為解暑良品仍然大受歡迎。中秋月圓之時,一邊乘涼賞月,一邊吃著解暑的西瓜,涼意宜人,更增一家團聚的天倫之樂。不過,中秋時節,吃西瓜也有特別的講究。
中秋佳節,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西瓜的吃法
生吃可直接破開吃
煮著吃—做水果粥的時候放進去
炒著吃—用西瓜皮切絲炒著吃
榨汁吃—用榨汁機榨著吃
冰水果吃—多種水果放在一起冰著吃
西瓜的獨特吃法:用二兩左右的小西瓜淹制鹹菜,味美而爽口,是沂水縣特色小吃之一,尤其在喝酒時,上一盤小西瓜鹹菜,爽口又醒酒。

㈣ 七夕情人節燭光晚餐菜譜

導語:七夕是中國一年一度的浪漫情人節,在這一天戀人們都會一起燭光晚餐,如果不知道去什麼餐廳吃飯,其實不妨在家自製一場浪漫的燭光晚餐,開啟浪漫的兩人世界,下面就由我為大家帶來一些七夕情人節燭光晚餐的菜譜,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七夕情人節燭光晚餐菜譜之一:紅酒比翼雙飛翅

【材料】

雞翅、紅酒、蜂蜜、生抽、老抽、五香粉、黑胡椒、迷迭香、鹽、橄欖油

【做法】

1、將雞翅清洗干凈,並用廚房紙擦乾水分。

2、在雞翅上劃上花刀,加入紅酒、蜂蜜、生抽、老抽、五香粉、鹽、黑胡椒、迷迭香拌勻,然後將其放入冰箱冷藏3小時以上。

3、烤箱預熱180度,上下火。

4、將腌制好的雞翅放在鋪了錫箔紙的'烤盤內,再刷上一層蜂蜜和橄欖油。

5、烤5分鍾後取出雞翅,刷上蜂蜜和腌料,繼續烤五分鍾。

6、將雞翅翻面後繼續烤4分鍾,取出刷上腌料、蜂蜜再烤4分鍾即可。

七夕情人節燭光晚餐菜譜之二:七夕松露巧克力

【材料】

黑巧克力200g,淡奶油60g,可可粉20g,黃油30g

【做法】

1、先把150g的巧克力切碎隔水融化。(容器里要干凈無水,水溫不超過50度)

2、將融化成液體的巧克力加入淡奶油,一邊加一邊攪拌,直到拌勻後加入切小塊的黃油,徹底拌勻。然後取出,冷藏2—3小時。

3、待巧克力溶液冷藏變硬後,用小勺挖一小塊,兩手團成圓形。或者稍微捏兩下即可,自己喜歡就好。

4、做好後,另取一個小容器,加入剩餘的50g切碎的巧克力隔水融化,晾至手溫,放入圓球進去滾一圈立刻撈出。

5、再扔進可可粉里,迅速滾一圈,然後稍微趁一會,待巧克力凝固,彈去外層過厚的可可粉,擺入盤中即可。

七夕情人節燭光晚餐菜譜之三:拔絲黃金地瓜

【材料】

地瓜、白糖、油

【做法】

1、將地瓜削皮,切成小塊。

2、鍋里下油,油熱後地瓜塊下鍋,炸成金黃色,用筷子能輕松能扎透就撈出。

3、鍋里加水,倒白糖進去,小火熬,先起大泡,繼續熬,熬到起密密麻麻的小泡,糖液微微發黃,用勺子舀起來倒下去很粘稠的程度就可以了。

4、將炸好的地瓜倒入糖液中,快速顛勺,使糖液完全沾在地瓜上,最好倒入抹過油的盤內即可。

㈤ 地瓜的功效有哪些

地瓜的功效有哪些

地瓜的功效有哪些,地瓜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物,與其他食物搭配食用會給身體帶來很多好處。那地瓜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相關信息供大家參考使用。

地瓜的功效有哪些1

1、可以美容養顏。

地瓜的熱度很高,在市場里到處有賣的。地瓜含有豐富、大量的膳食纖維、維生素、胡蘿卜素、維他命等其他營養物質,能幫助我們排除體內的毒素與垃圾,保持一個健康的腸胃,提高身體素質。

2、可以潤腸通便。

地瓜內含豐富、大量的胡蘿卜素、纖維素、果酸等其他營養物質,並且地瓜的熱量還很低,作為減肥餐就很合適,減肥時期很適合食用,多吃地瓜還有助於我們每天的.新陳代謝,幫助我們順暢的排便,排出體內多餘的脂肪。

3、可以預防癌症。

地瓜內含抗癌的物質,適量的食用能夠促使我們發揮腦細胞、內分泌腺素的活力,還可以抵制細菌、真菌、病毒的侵入,長期食用就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預防癌症。

4、可以抗衰老、延緩衰老。

地瓜不僅美味,而且其作用和功效極大。平時吃地瓜能夠有效抑制我們體內的黑色素沉澱,同時還可以抗氧化,讓我們皮膚變得光潔白嫩,幫助我們抗衰老、延緩衰老。

5、可以幫我們緩解炎症。

地瓜除了有食用價值,它還有葯用價值。平日里吃一些地瓜,能幫助我們很有效的緩解炎症。當我們患了瘡類的病症時,就可以煮熟地瓜,等煮熟後把它搗成泥狀,然後將它敷在瘡的四周處,這樣就能有效的緩解炎症,可以幫助我們治療瘡類病症。

6、增加我們的抵抗力。

地瓜內含豐富、大量的果膠、微量元素、纖維素、胡蘿卜素、維他命等營養成分,適量的食用,雀尺皆可以增加我們身體抵抗力,幫助我們預防感冒、咳嗽、發燒等病症,對我們拿乎身體很有益處。

地瓜的功效有哪些2

如何挑選地瓜

1、看外觀

在挑選地瓜的時候,首先要觀察其外觀,有沒有破裂、損傷、腐爛或者長霉的,因為地瓜表皮是淡黃色偏白,而且可能還帶有泥土,所以在觀察的時候會不太方便,但是正因如此,才需要更加仔細觀察,以免細菌或者蟲害爬進地瓜裡面,再被我們食用的話,對身體不利,另外要盡量挑選個頭大的,因為個頭越大,營養更充足,而且更爽口,而個頭小的,說明沒有在土壤吸收充足的營養,這樣的吃起來就會像嚼木渣一樣難受。

2、掂重量

在挑選的時候也不能光顧著個頭大,要拿起來掂量一下重量,看看重量和體積是否成正比,如果其個頭確實很大,但是重量卻比個頭小的還輕,那必然是裡面水分已經蒸發的差不多了,說明時間放久了,味道一定很差,所以選擇的時候要注意挑選個大又足量的。

3、看根莖

地瓜的蒂一般都帶有根莖,有的根莖粗有的根莖細,我們要挑選根莖細,而且個頭又大的,這種地瓜營消歲悉養都在果實上,而不是莖上,所以莖小個大,而那些個頭小根莖又粗的地瓜味道肯定也好不到哪兒去。

4、看分葉

一般個頭大的地瓜都有分葉,就像大蒜頭有分瓣一樣,只是大蒜頭的瓣是一個個的個體,而地瓜雖然有分葉,卻還是個整體,一般情況下越大的分葉越多,這才是正常的規律,那些個頭小的沒有分葉的口感就沒有那麼爽脆了。

㈥ 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 每個人可能都會有些情感困惑吧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吃粽子,現在人們只知道這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但據專家考證,粽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說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僅反映民眾的心願而已。實際上,為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許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與清明食粽的民間風俗。

端午食粽作為全國性風俗最早始見於西晉周處撰的《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到了唐、宋時,粽子已經成為端午節的必備食品。

粽子話沿革

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

東漢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還添加中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南北朝:出現雜粽。品種增多,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裹成的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瑩如玉」,粽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

宋代:有「以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粽」,還有「蜜餞粽」,見蘇東坡「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名。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突破菰葉的季節局限。

明代: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清代:出現「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種,璀燦紛呈。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涵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等。

大江南北品名粽

廣東粽子:廣東粽子個頭大,外形別致,除鮮肉粽、豆沙粽外,還有用雞肉丁、鴨肉丁、叉燒肉、蛋黃、冬菇、綠豆蓉等調配為餡料的什錦粽。

閩南粽子:廈門、泉州的燒肉粽、鹼水粽皆馳名海內外。燒肉粽的粽米必選上乘,豬肉擇五花肉並先鹵得又香又爛,再加上香菇、蝦米、蓮子及鹵肉湯、白糖等,吃時蘸調蒜泥、芥辣、紅辣醬、蘿卜酸等多樣佐料,香甜嫩滑,油潤而不膩。

寧波粽子:浙江寧波粽子為四角形,有鹼水粽、赤豆粽、紅棗粽等品種。其代表品種鹼水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適量的鹼水,用老黃箬葉裹扎。煮熟後糯米變成淺黃色,可蘸白糖吃,清香可口。

嘉興粽子:嘉興粽子為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等品種。如鮮肉粽,常在瘦肉內夾進一塊肥肉,粽子煮熟後,肥肉的油滲入米內,入口肥而不膩。

北京粽子: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其個頭較小,為斜四角形。北郊農村,習慣吃大黃米粽,粘韌而清香,多以紅棗、豆沙為餡。

其他較為著名的粽子還有四川、兩湖的辣粽、貴州的酸菜粽、蘇北的鹹蛋粽。

外國的粽子

日本:稱粽子為茅卷,在陰歷五月五日吃,是用箬葉或菰葉包米粉,成長圓柱形。

越南:陰歷端午節吃粽子。咸粽用糯米加蝦米、瘦豬肉、紅豆,再加半隻鹹蛋包成;鹼粽,是用糯米粉加椰絲、蝦米、綠豆包成菱形,蘸糖吃;肥肉粽,用糯米、肋條肉、蝦米、綠豆和五香調料包成,煮熟剝殼切片而食。

泰國:潑水節和雨季吃粽子,以甜粽為主。是用椰汁浸的糯米加椰子肉、黑豆、芋頭、地瓜,用芭蕉葉包成蒸熟後再吃。

墨西哥:有「粽子節」以歡慶玉米豐收,在節日中,家家戶戶用芭蕉葉包玉米和牛肉、雞肉、胡蘿卜、土豆、辣椒等煮熟後食用。

此外,哥斯達利加、宏都拉斯、秘魯等國家也有吃粽子的習俗。

㈦ 美味的七夕糖粿怎麼做好吃又簡單,做法圖

主料

  • 地瓜 :200

  • 地瓜粉 :500

  • 輔料

  • 白砂糖:適量

  • 具體步驟

  • 第九步

    9.加入適量適合自己甜度的白砂糖就OK了

  • 第十步

    10.美味的糖水

  • 第十一步

    11.傳承傳統

  • 烹飪技巧

  • 過篩讓口感更加細膩

熱點內容
鶴壁花卉出售 發布:2025-04-29 22:13:33 瀏覽:12
鮮花與文字 發布:2025-04-29 22:02:51 瀏覽:156
搭配綠植 發布:2025-04-29 22:00:21 瀏覽:624
母親就像一朵花 發布:2025-04-29 21:57:13 瀏覽:932
月下白花語 發布:2025-04-29 21:48:08 瀏覽:912
東莞綠植哪裡買 發布:2025-04-29 21:41:29 瀏覽:546
新郎新娘胸花鮮花圖片 發布:2025-04-29 21:41:26 瀏覽:865
廣場舞心中的玫瑰花 發布:2025-04-29 21:20:03 瀏覽:46
蘭花花作品 發布:2025-04-29 21:12:02 瀏覽:950
地攤花卉 發布:2025-04-29 21:06:04 瀏覽: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