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賞桂花
『壹』 在古代七夕與中秋,人們會做什麼。。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棚笑,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扮吵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鏈缺含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貳』 中國8個傳統節日
中國8個傳統節日是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
春節風俗有吃湯圓、放鞭炮、拜年、上祖墳等;元宵節風俗有吃元宵、猜燈謎等;清明亂派節風俗有掃墓、踏青;端午節風俗有吃粽子、賽龍舟;七夕節風俗有穿針乞巧、禮拜七姐;中秋節風俗有吃月餅、賞月;重陽節習俗登高、插茱萸;冬至節風俗吃餃子、喝羊湯。
1、春節
春節歷史悠久,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人們常說但是過大年、過年就是這一天。現在春節時間狹義農歷正月初一,廣義農歷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
『叄』 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的民俗活動分別是什麼
1、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秋專千、踢蹴鞠、打馬球、插屬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
2、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3、七夕習俗: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 、曬書、曬衣、賀牛生日、吃巧果等等。
4、中秋節習俗:祭月、賞月、拜月、觀潮、燃燈、猜謎、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玩花燈、燒塔。
5、重陽節,又稱「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重陽節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肆』 美女摘桂花的詩句
1. 關於摘桂花的詩句
關於摘桂花的詩句 1.描寫桂花的詩句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里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桂香多露裛,石響細泉回。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江雲漠漠桂花濕,海雨翛翛荔子然。
可憐天上桂花孤,試問姮娥更要無。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
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綠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忽枉岩中詩,芳香潤金石。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山雲漠漠桂花濕。
天遣幽花兩度開,黃昏梵放此徘徊。不教居士卧禪榻,喚出西廂共看來。
天台嶺上凌霜樹,司馬廳前委地叢。一種不生明月里,山中猶教勝塵中。
萬事相尋榮與衰,故人別來鬢成絲。欲知歲晚在何許,唯說山中有桂枝。
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線惠不香饒桂酒,紅櫻無色浪花細。
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月缺霜濃細蕊乾,此花無屬桂堂仙。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破裓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願公采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
2.關於桂花的詩句
一、鳥鳴澗 唐代: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譯文 寂靜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無聲的飄落,夜半更深,萬籟俱寂,似空無一物。
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它們在春天的溪澗里不時地鳴叫。二、鵲橋仙·碧梧初出 宋代:嚴蕊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謝。
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 蛛忙鵲懶,耕慵織倦,空做古今佳話。
人間剛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賞析 詞的上闕,起筆自然,雖然作者觀察事物細致入微,但有幾分凄涼:偶爾輕墜而下的碧綠色梧桐葉,那吐著馥郁清香的桂花,還有水塘中微微凋謝的荷花。
樓上的姑娘們,都正忙著在穿針引線,默默地乞求著織女能給自己以智慧和心靈手巧。遠望高掛的明月,它那灑下的清輝,正如水一般清澈。
農歷七月初七,是漢族傳統的節日——七夕節,也稱乞巧節。每逢這天的夜晚,相傳是天上美麗善良的織女,要與勤勞勇敢的牛郎在鵲橋相會。
穿針人,指的既是天下女子,也包括了自己。據《西京雜記》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
這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習俗,七夕的夜裡,大凡世間的女子都會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詞的下闕,句奇意新弊殲,那看似漫不經心的描寫,卻隱藏了一個普通女子最為縝密的心思:姑娘們小盒子里關著的蜘蛛,都已經開始在忙著結網了,唯獨不見銀河裡的喜鵲忙著搭橋。
此時的牛郎升空不肯耕田,織女也沒有心思紡織了。他們遠隔銀河,相互守望。
看來,今晚他倆要辜負幾千年來人們心中嚮往的這么一段美麗動人的愛情傳說了。每逢此際,人間是要經過一年的時間等待。
而天上的牛郎織女,人家也不過,僅僅只是才過了一夜的相思罷了。她清醒地意識到,無論自己怎麼貌美才高,每天的強顏歡笑,逢場作戲,她就似一枝任人攀枝的柳。
再說女人美麗的青春和男人所喜好的姿色,遲早都會有那麼一天,如荷花般凄然凋零。她也暗自說:只羨鴛鴦不羨仙。
牛郎和織女的傳說固然美好,可他們也有寂寞地守望在銀河兩端的時候。強顏歡笑,逢場作戲,這分明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只不過,想收獲一份屬於自己的,既真實又簡單的愛情。人間愛,天上戀,誰比誰更長久,誰又比誰更浪漫?二、鷓鴣天·桂花 宋代: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譯文 此花淺黃而清幽,形貌溫順又嬌羞。
性情蕭疏遠離塵世,它的濃香卻久久存留。無須用淺綠或大紅的色相去招搖炫弄,它本來就是花吵卜瞎中的第一流。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遲開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裝有華麗護欄的花園里,它在中秋的應時花木中無雙無儔。
《離騷》里,為何岩桂不被收?大詩人屈原啊,可真叫無情無義,在寫到諸多花木的《離騷》里,為何岩桂不被收?四、聲聲慢·詠桂花 宋代:吳文英 藍雲籠曉,玉樹懸秋,交加金釧霞枝。人起昭陽,禁寒粉粟生肌。
濃香最無著處,漸冷香、風露成霏。綉茵展,怕空階驚墜,化作螢飛。
三十六宮愁重,問誰持金鍤,和月都移。掣鎖西廂,清尊素手重攜。
秋來鬢華多少,任烏紗、醉壓花低。正搖落,嘆淹留、客又未歸。
賞析 「藍雲」三句。言清晨的大地籠罩在藍天白雲之下,室外的桂花樹玉枝高挺,滿樹重重疊疊的桂花,似串串寶釧,又如一片彩霞。
「人起」兩句,以樹擬人。「昭陽」,皇宮名,這里泛指皇宮。
言桂花樹又像是一位清晨從皇宮里走出來的貴妃,她被晨風一激,渾身生滿了粉紅色的粟粒——金桂花。「人起昭陽」兩句,據楊鐵夫《吳夢窗詞全集箋釋》說:「《飛燕外傳》:趙飛燕居昭陽宮,與羽林郎射鳥者通,……飛燕露立,閉息順氣,體舒無疹粟,射鳥者以為神仙。」
這里系反用此典。「濃香」兩句。
言桂花的濃艷香氣充斥四周,似乎再也沒有地方可以容納她的花香了。但是如果天氣一旦轉冷,雖然桂花的香氣猶存,桂花卻要像雨雪般地紛紛落下。
「綉茵展」三句承上。言綠茵茵的草坪如地毯似的平鋪著,彷彿害怕桂花誤墜在台階上,被人們踐踏成泥,又怕她像螢火蟲般地消失了她美麗的形象。
「三十六宮」五句,幻想也。「三十六宮」言宮宇之多,這里借指月中廣寒宮。
「鍤」,即鍬也,系插地起土的農具。此言詞人因見地上桂樹,即抬頭仰望明月,想像中那住在廣寒仙宮的嫦娥,孤單寂寞,一定也愁怨重重。
詞人不禁大聲地詢問世人:「有什麼人能拿來把『金鍤』,索興將月中桂樹連同月宮一起移來凡塵,把這月中桂栽在我的西廂邊。這樣嫦娥就會親自用白玉般的雙手把盞,並與我同飲美酒了。」
「秋來」兩句,述現實中的自己。詞人說:「進入秋天後,自己的頭上不知又增添了多少白發?頭上的烏紗與白發襯映,更顯得黑白分明。
我獨飲悶酒,自然更加易醉。醉眼朦朧中看那室外的桂花樹,似乎感到它矮了許多。」
「正搖落」兩句,自嘆。詞人說:「當桂花凋零,滿地鋪金的時候,我這個淹留在外的羈客,卻還是不能回家去與親人團聚。」
五、念奴嬌·中秋對月 明代:文徵明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泛須眉並骨寒,人在水。
3.關於桂花的古詩大全
1、山雲漠漠桂花濕。
2、江雲漠漠桂花濕,海雨翛翛荔子然。
3、雪下桂花稀,啼烏被彈歸。
4、不是人間種,移從月里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5、金谷園林知幾家,競栽桃李作春華。無人得似天工巧,明月中間種桂花。
6、桂樹何曾不長枝,月輪卻有不圓時。若教桂樹只管長,拶拆月輪誰補伊。
7、草下陰蟲葉上霜,朱欄迢遞壓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嫦娥應斷腸。
8、病起蕭蕭兩鬢華,卧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9、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
10、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11、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12、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13、月宮秋冷桂團團,歲歲花開只是攀。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
14、西湖八月足清游,何處香通鼻觀幽?滿覺隴旁金粟遍,天風吹墮萬山秋。
15、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16、萬事相尋榮與衰,故人別來鬢成絲。欲知歲晚在何許,唯說山中有桂枝。
17、偶向花邊立,懸知病已瘳。小山今夜月,團樹滿庭秋。清露沾叢底,斜河在上頭。須臾香更好,還與碧雲浮。
18、使君竟不住,萱桂徒栽種。桂有留人名,萱無忘憂用。不如江畔月,步步來相送。
19、莫將畫扇出帷來,遮掩春山滯上才。若道團圓似明月,此中須放桂花開。
20、天遣幽花兩度開,黃昏梵放此徘徊。不教居士卧禪榻,喚出西廂共看來。
21、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綠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忽枉岩中詩,芳香潤金石。
22、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23、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大鮮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
24、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25、千岩一尺璧,八月十五夕。清露墮桂花,白鳥舞虛碧。
26、沛吾乘兮桂舟。
27、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
28、奠桂酒兮椒漿。
29、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30、行攀叢桂枝,坐息叢桂影。王孫胡不歸,歲晏雪霜冷。
31、桂香多露裛,石響細泉回。
32、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暄。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園。
33、桂樹冰輪兩不齊,桂圓不似月圓時。吳剛玉斧何曾巧,斫盡南枝放北枝。
34、線惠不香饒桂酒,紅櫻無色浪花細。
35、天台嶺上凌霜樹,司馬廳前委地叢。一種不生明月里,山中猶教勝塵中。
36、可憐天上桂花孤,試問姮娥更要無。
37、月缺霜濃細蕊乾,此花無屬桂堂仙。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破裓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願公采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
38、榆莢散來星斗轉,桂花尋去月輪移。
39、霧密前山桂。
40、遙想吾師行道處,天香桂子落紛紛。
41、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42、悠悠白雲里,獨住青山客。林下晝焚香,桂花同寂寂。
43、月午山空桂花落,華陽道士雲衣薄。石壇香散步虛聲,杉雲清泠滴棲鶴。
44、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45、空山尋桂樹,折香思故人。故人隔秋水,一望一回顰。南山北山路,載花如行雲。闌干望雙槳,農枝儲待君。西泠蔭歌舞,夜夜明月嗔。棄捐頳玉佩,香盡作秋塵。楚調秋更苦,寂寥無復聞。來吟綠業下,涼風吹練裾。
46、別浦雲歸桂花渚,蜀國弦中雙鳳語。
47、芙蓉泣露坡頭見,桂子飄香月下聞。
4.含有桂花的古詩句
1、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2、昨攜兒輩叩雲關,繞遍岩花次意看。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盤。寄詩北院賒秋色,供我西窗當晚餐。小朵出叢須折卻,莫教坼破碧團欒。——楊萬里《昨日訪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觀木犀而歸,再以七言乞數枝》
3、萬事相尋榮與衰,故人別來鬢成絲。欲知歲晚在何許,唯說山中有桂枝。——黃庭堅《答許覺之惠桂花椰子茶盂》
4、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暄。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園。——李白《詠桂》
5、堂前雙桂。雲潑交加翠。火老金柔花尚未。且愛清陰滿地。——許有壬《清平樂避暑神山詠桂》
6、月缺霜濃細蕊干,些花元屬玉堂仙。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破誡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願公采擷紉幽佩,莫遺孤芳老澗邊。——蘇軾《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分贈元素》
7、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靡靡風還落,菲菲夜未央。玉繩低缺月,金鴨罷焚香。忽起故園想,冷然歸夢長。——倪瓚《桂花》
8、天台嶺上凌霜樹,司馬廳前委地叢。一種不生明月里,山中猶教勝塵中。——白居易《廳前桂》
9、天遣幽花兩度開,黃昏梵放此徘徊。不教居士卧禪榻,喚出西廂共看來。——陳與義《長沙寺桂花重開》
10、月缺霜濃細蕊乾,此花無屬桂堂仙。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破裓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願公采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蘇軾《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贈元素》
11、未植銀宮里,寧移玉殿幽。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俠客條為馬,仙人葉作舟。願君期道術,攀折可淹留。——李嶠《桂》
12、月缺霜濃細蕊干,此花元屬玉堂仙。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破衣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願公采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蘇軾《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
13、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楊萬里《詠桂》
14、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綠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忽枉岩中詩,芳香潤金石。全高南越蠹,豈謝東堂策。會愜名山期,從君恣幽覿。——顏真卿《謝陸處士杼山折青桂花見寄之什》
15、湘上野煙輕,芙蓉落晚晴。桂花秋一苑,涼露夜三更。香滿隨雲散,人歸趁月明。誰知小山意,惆悵遍江城! ——譚嗣同《桂花五律》
5.有關「桂花」的詩句
憶江南 白居易 唐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春桂問答二首 (唐)王績
問春桂:桃李正芳華,年光隨處滿。
何事獨無憂?
春桂答:春花詎能久,風霜搖落時,
獨秀君知否?
月宮春 (唐)毛文錫
水晶宮里桂花開,神仙探幾回。紅芳金蕊綉重台,低傾瑪瑙杯。 玉兔銀蟾爭守護,嫦娥奼女戲相偎。遙聽均天九奏,玉皇親看來。
廬山桂 (唐)白居易
偃蹇月中桂,結根依青天。
天風繞月起,吹子下人間。
飄零委何處,乃落匡廬山。
生為石上桂,葉如剪碧鮮。
枝幹日長大,根亥日牢堅。
不歸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廬山去咸陽,道里三四千。
無人為移植,得入上林園。
不及紅花樹,長栽溫室前。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穎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鳥 鳴 澗 王 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分贈元素 宋 蘇 軾
月缺霜濃細蕊干,些花元屬玉堂仙。
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
破誡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
願公采擷紉幽佩,莫遺孤芳老澗邊。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
唐·劉禹錫《答樂天所寄詠懷且釋其枯樹之嘆》
江雲漠漠桂花濕,海雨翛翛荔子然
宋·蘇軾《舟行至清遠縣,見顧秀才,極談惠州風物之美》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的《鷓鴣天·桂花》
一抹雕欄,噴清香桂花初綻
清·洪升《長生殿·驚變》
6.形容桂花的詩句
描寫桂花的古詩詞 東城桂三首之三 唐·白居易 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嫦娥更要無。
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東城桂 唐·白居易 子墜本從天竺寺,根盤今在闔閭城。
當時應逐南風落,落向人間取次生。 有木 唐·白居易 有木名丹桂,四時香馥馥。
花團夜雪明,葉翦春雲綠。 風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
獨佔小山幽,不容凡鳥宿。 廳前桂 唐·白居易 天台嶺上凌霜樹,司馬廳前委地叢。
一種不生明月里,山中猶教勝塵中。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 廬山桂 唐·白居易 偃蹇月中桂,結根依青天。天風繞月起,吹子下人間。
飄零委何處,乃落匡廬山。生為石上桂,葉如剪碧鮮。
枝幹日長大,根亥日牢堅。不歸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廬山去咸陽,道里三四千。無人為移植,得入上林園。
不及紅花樹,長栽溫室前。 月宮春 唐·毛文錫 水晶宮里桂花開,神仙探幾回。
紅芳金蕊綉重台,低傾瑪瑙杯。 玉兔銀蟾爭守護,嫦娥奼女戲相偎。
遙聽均天九奏,玉皇親看來。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山中桂 唐·雍裕之 八樹拂丹霄,四時青不凋。
秋風何處起,先裊最長條。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棵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靈隱寺 唐·宋之問 鷲嶺郁岧嶢,龍宮鎖寂寥。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
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橋。
月夕 唐·李商隱 草下陰蟲葉上霜,朱欄迢遞壓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應斷腸。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山桂 唐·李德裕 吾愛山中樹,繁英滿目鮮。臨風飄碎錦,映日亂非煙。
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豈知幽獨客,賴此當朱弦。
詠桂 梁·范雲 南中有八樹,繁華無四時。不識風霜苦,安知零落期。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增元素 宋·蘇軾 月缺霜濃細蕊干,此花元屬玉堂仙。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
破戒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願公采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
昨日訪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觀木犀而歸,再以七言乞數枝宋 楊萬里 昨攜兒輩叩雲關,繞遍岩花次意看。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盤。
寄詩北院賒秋色,供我西窗當晚餐。小朵出叢須折卻,莫教坼破碧團欒。
詠桂 南宋·楊萬里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凝露堂木犀 宋·楊萬里 夢騎白鳳上青宮,徑度銀河入月宮。身在廣寒香世界,覺來簾外木犀風。
雪花四齣剪鵝黃,金粟千麩糝露囊。看來看去能幾大,如何著得許多香? 浣溪沙 宋 毛珝 綠玉枝頭一粟黃,碧紗帳里夢魂香。
曉風和月步新涼。 吟倚畫欄懷李賀,笑持玉斧恨吳剛,素娥不嫁為誰妝? 鷓鴣天 宋·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攤破浣溪沙 宋·李清照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
風度精神如彥輔,太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 謝人寄雙桂樹下 宋·歐陽修 有客尚芳叢,移根自幽谷。
為懷山中趣,愛此岩下絕。 曉露秋暉浮,清應葯欄曲。
更待繁花白,邀君弄芳馥。 詠岩桂 宋·朱熹 亭亭岩下桂,歲晚獨芬芳。
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 天香生凈想,雲影護仙妝。
誰識王孫意,空吟招隱章。 詠岩桂 宋·朱熹 露邑黃金蕊,風生碧玉枝。
千株向搖落,此樹獨華滋。 木末難同調,籬邊不並時。
攀援香滿袖,嘆息共心期。 臨軒桂 宋·梅堯臣 山盈無惡木,但有綠桂叢。
幽芳尚未歇,飛鳥銜殘紅。不見離騷人,憔悴吟秋風。
岩桂 宋·曾幾 粟玉黏枝細,青雲剪葉齊。團團岩下桂,表表木中犀。
江樹風蕭瑟,園花氣慘凄。濃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棲。
木犀 宋·朱淑真 彈壓西風擅眾芳,十分秋色為伊忙。一枝淡貯書窗下,人與花心各自香。
月待圓時桂花歌 宋·毛滂 玉階桂影秋綽約,天空為卷浮雲幕。嬋娟醉眠水晶殿,老蟾不守余花落。
蒼苔忽生霜月裔,仙芬凄冷真珠萼。娟娟石畔為誰妍?香霧著人清入膜。
夜深醉月寒相就,荼縻卻作傷心瘦。弄雲仙女淡絹衣,煙裙不著鴛鴦綉。
眼中寒香誰同惜?冷吟徑召梅花魄。小蠻為洗玻璃杯,晚來秋翁蒲桃碧。
詠桂花 宋·呂聲之 獨佔三秋壓眾芳,何須橘綠與橙黃。自從分下月中種,果若飄來天際香。
清影不嫌秋露白,新叢偏帶晚煙蒼。高枝已折卻生手,萬斛奇芬貯錦囊。
唐多令·桂花 宋·劉過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
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顧人曾到不?舊江山渾是新愁。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詠岩桂 宋·謝逸 輕薄西風未辦霜,夜揉黃雪作秋光。摧殘六齣猶餘四,正是天花更著香。
平湖秋月 宋·王洧 萬頃寒光一夕鋪,冰輪行處片雲無。鷲峰遙度西風冷,桂子紛紛點玉壺。
清平樂 憶吳江賞木犀 宋·辛棄疾 少年痛飲,憶向吳江醒。明樂團團高樹影,十里水沉煙冷。
大都一點宮黃,人間直憑芬芳。怕是秋天風露,染教世界都香。
7.關於桂花的詩詞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唐朝詩人宋之問《靈隱寺》
月宮秋冷桂團團,歲歲花開只是攀。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明代邊貢《嫦娥》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唐朝白居易《憶江南》
遙想吾師行道處,天香桂子落紛紛----唐朝白居易《寄韜光禪師》
芙蓉泣露坡頭見,桂子飄香月下聞----虞儔《有懷漢老弟》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
李清照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大鮮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
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李清照
病起蕭蕭兩鬢華,卧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
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8.桂花的詩句描寫桂花的
王維 《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蘇軾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 月缺霜濃細蕊干,此花元屬玉堂仙. 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 破衣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 願公采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李白《詠桂》 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 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暄. 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 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 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園. 倪瓚 《桂花》 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 靡靡風還落,菲菲夜未央. 玉繩低缺月,金鴨罷焚香. 忽起故園想,冷然歸夢長. 桂 李嶠 未植銀宮里,寧移玉殿幽. 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俠客條為馬,仙人葉作舟. 願君期道術,攀折可淹留. 白居易《廳前桂》 天台嶺上凌霜樹,司馬廳前委地叢. 一種不生明月里,山中猶教勝塵中. 顏真卿 《謝陸處士杼山折青桂花見寄之什》 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 綠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 忽枉岩中詩,芳香潤金石. 全高南越蠹,豈謝東堂策. 會愜名山期,從君恣幽覿. 黃庭堅 《答許覺之惠桂花椰子茶盂》萬事相尋榮與衰,故人別來鬢成絲. 欲知歲晚在何許,唯說山中有桂枝. 陳與義 《長沙寺桂花重開》 天遣幽花兩度開,黃昏梵放此徘徊. 不教居士卧禪榻,喚出西廂共看來.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許有壬 《清平樂 避暑神山詠桂》 堂前雙桂.雲潑交加翠. 火老金柔花尚未.且愛清陰滿地. 秋風一旦花開.天香吹散亭台. 卻被花神見笑,先生未必能來.。
9.關於桂花的全詩五首
宋代朱熹《詠岩桂》 亭亭岩下桂,歲晚獨芬芳。
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天香生凈想,雲影護仙妝。
誰識王孫意,空吟招隱章。 宋代朱淑真《木犀》 彈壓西風擅眾芳,十分秋色為伊忙。
一支淡貯書窗下,人與花心各自香。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分贈元素 宋 蘇 軾 月缺霜濃細蕊干,些花元屬玉堂仙。
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 破誡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
願公采擷紉幽佩,莫遺孤芳老澗邊。 昨日訪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觀木犀而歸,再以七言乞數枝 宋 楊萬里 昨攜兒輩叩雲關,繞遍岩花次意看。
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盤。 寄詩北院賒秋色,供我西窗當晚餐。
小朵出叢須折卻,莫教坼破碧團欒。 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 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桂 宋 周文璞 偶向花邊立,懸知病已瘳。 小山今夜月,團樹滿庭秋。
清露沾叢底,斜河在上頭。 須臾香更好,還與碧雲浮。
詠桂 唐 李白 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暄。
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
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園。
『伍』 關於桂花古詩句
1. 描寫桂花的詩句殲嘩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里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桂香多露裛,石響細泉回。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江雲漠漠桂花濕,海雨翛翛荔子然。
可憐天上桂花孤,試問姮娥更要無。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
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綠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
忽枉岩中詩,芳香潤金石。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山雲漠漠桂花濕。 天遣幽花兩度開,黃昏梵放此徘徊。
不教居士卧禪榻,喚出西廂共看來。 天台嶺上凌霜樹,司馬廳前委地叢。
一種不生明月里,山中猶教勝塵中。 萬事相尋榮與衰,故人別來鬢成絲。
欲知歲晚在何許,唯說山中有桂枝。 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線惠不香饒桂酒,紅櫻無色浪花細。 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月缺霜濃細蕊乾,此花無屬桂堂仙。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
破裓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願公采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
2. 描寫桂花的詩句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里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桂香多露裛,石響細泉回。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江雲漠漠桂花濕,海雨翛翛荔子然。
可憐天上桂花孤,試問姮娥更要無。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
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綠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忽枉岩中詩,芳香潤金石。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山雲漠漠桂花濕。
天遣幽花兩度開,黃昏梵放此徘徊。不教居士卧禪榻,喚出西廂共看來。
天台嶺上凌霜樹,司馬廳前委地叢。一種不生明月里,山中猶教勝塵中。
萬事相尋榮與衰,故人別來鬢成絲。欲知歲晚在何許,唯說山中有桂枝。
問訊擾改禪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線惠不香饒桂酒,紅櫻無色浪花細。
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月缺霜濃細蕊乾,此花無屬桂堂仙。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破裓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願公采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
3. 關於桂花的詩句
1.《詠桂》唐·李白 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
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暄。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
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園。
白話譯文:選拔官員,都是官僚子弟優先。都想找門路找捷徑,好趁春風得意。
像桃李花那樣的,很難長久保持艷色榮華。他們不知道南山上的桂花樹,常年綠葉垂陰。
在桂花的樹陰下乘涼,涼爽又芳香,你何不把桂花種植在你的庭院? 2.《鳥鳴澗》唐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白話譯文:很少有人活動只有桂花無聲地飄落,夜裡一片靜謐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溪澗中。
3.《憶江南》唐 白居易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緩塵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白話譯文: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是杭州:遊玩天竺寺尋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賞錢塘江大潮。
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去遊玩? 4.《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 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⑷擲與人。
白話譯文:桂花從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來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見其顏色潔白、新鮮。
我到現在也不明白吳剛為什麼要跟桂花樹過不去。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來給予眾人的吧。
5.《詠桂》宋 楊萬里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白話譯文:桂花馥郁的香氣,不像是人間種的,倒像是傳說中月亮上廣寒宮的桂花樹落下的芳香吹開了漫山遍野的花一樣的香。 (5)七夕賞桂花擴展閱讀: 桂花:中國人寓意桂花為「崇高」、「美好」、「吉祥」、「友好」、「忠貞之士」和「芳直不屈」、「仙友」、「仙客」;寓桂枝為「出類拔萃之人物」及「仕途」;歐美寓桂枝為「光榮」、「榮譽」。
桂花是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集綠化、美化、香化於一體的觀賞與實用兼備的優良園林樹種,桂花清可絕塵,濃能遠溢,堪稱一絕。尤其是仲秋時節,叢桂怒放,夜靜輪圓之際,把酒賞桂,陳香撲鼻,令人神清氣爽。
在中國古代的詠花詩詞中,詠桂之作的數量也頗為可觀。自古就深受中國人的喜愛,被視為傳統名花。
4. 形容桂花的詩句
描寫桂花的古詩詞 東城桂三首之三 唐·白居易 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嫦娥更要無。
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東城桂 唐·白居易 子墜本從天竺寺,根盤今在闔閭城。
當時應逐南風落,落向人間取次生。 有木 唐·白居易 有木名丹桂,四時香馥馥。
花團夜雪明,葉翦春雲綠。 風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
獨佔小山幽,不容凡鳥宿。 廳前桂 唐·白居易 天台嶺上凌霜樹,司馬廳前委地叢。
一種不生明月里,山中猶教勝塵中。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 廬山桂 唐·白居易 偃蹇月中桂,結根依青天。天風繞月起,吹子下人間。
飄零委何處,乃落匡廬山。生為石上桂,葉如剪碧鮮。
枝幹日長大,根亥日牢堅。不歸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廬山去咸陽,道里三四千。無人為移植,得入上林園。
不及紅花樹,長栽溫室前。 月宮春 唐·毛文錫 水晶宮里桂花開,神仙探幾回。
紅芳金蕊綉重台,低傾瑪瑙杯。 玉兔銀蟾爭守護,嫦娥奼女戲相偎。
遙聽均天九奏,玉皇親看來。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山中桂 唐·雍裕之 八樹拂丹霄,四時青不凋。
秋風何處起,先裊最長條。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棵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靈隱寺 唐·宋之問 鷲嶺郁岧嶢,龍宮鎖寂寥。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
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橋。
月夕 唐·李商隱 草下陰蟲葉上霜,朱欄迢遞壓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應斷腸。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山桂 唐·李德裕 吾愛山中樹,繁英滿目鮮。臨風飄碎錦,映日亂非煙。
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豈知幽獨客,賴此當朱弦。
詠桂 梁·范雲 南中有八樹,繁華無四時。不識風霜苦,安知零落期。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增元素 宋·蘇軾 月缺霜濃細蕊干,此花元屬玉堂仙。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
破戒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願公采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
昨日訪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觀木犀而歸,再以七言乞數枝宋 楊萬里 昨攜兒輩叩雲關,繞遍岩花次意看。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盤。
寄詩北院賒秋色,供我西窗當晚餐。小朵出叢須折卻,莫教坼破碧團欒。
詠桂 南宋·楊萬里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凝露堂木犀 宋·楊萬里 夢騎白鳳上青宮,徑度銀河入月宮。身在廣寒香世界,覺來簾外木犀風。
雪花四齣剪鵝黃,金粟千麩糝露囊。看來看去能幾大,如何著得許多香? 浣溪沙 宋 毛珝 綠玉枝頭一粟黃,碧紗帳里夢魂香。
曉風和月步新涼。 吟倚畫欄懷李賀,笑持玉斧恨吳剛,素娥不嫁為誰妝? 鷓鴣天 宋·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攤破浣溪沙 宋·李清照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
風度精神如彥輔,太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 謝人寄雙桂樹下 宋·歐陽修 有客尚芳叢,移根自幽谷。
為懷山中趣,愛此岩下絕。 曉露秋暉浮,清應葯欄曲。
更待繁花白,邀君弄芳馥。 詠岩桂 宋·朱熹 亭亭岩下桂,歲晚獨芬芳。
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 天香生凈想,雲影護仙妝。
誰識王孫意,空吟招隱章。 詠岩桂 宋·朱熹 露邑黃金蕊,風生碧玉枝。
千株向搖落,此樹獨華滋。 木末難同調,籬邊不並時。
攀援香滿袖,嘆息共心期。 臨軒桂 宋·梅堯臣 山盈無惡木,但有綠桂叢。
幽芳尚未歇,飛鳥銜殘紅。不見離騷人,憔悴吟秋風。
岩桂 宋·曾幾 粟玉黏枝細,青雲剪葉齊。團團岩下桂,表表木中犀。
江樹風蕭瑟,園花氣慘凄。濃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棲。
木犀 宋·朱淑真 彈壓西風擅眾芳,十分秋色為伊忙。一枝淡貯書窗下,人與花心各自香。
月待圓時桂花歌 宋·毛滂 玉階桂影秋綽約,天空為卷浮雲幕。嬋娟醉眠水晶殿,老蟾不守余花落。
蒼苔忽生霜月裔,仙芬凄冷真珠萼。娟娟石畔為誰妍?香霧著人清入膜。
夜深醉月寒相就,荼縻卻作傷心瘦。弄雲仙女淡絹衣,煙裙不著鴛鴦綉。
眼中寒香誰同惜?冷吟徑召梅花魄。小蠻為洗玻璃杯,晚來秋翁蒲桃碧。
詠桂花 宋·呂聲之 獨佔三秋壓眾芳,何須橘綠與橙黃。自從分下月中種,果若飄來天際香。
清影不嫌秋露白,新叢偏帶晚煙蒼。高枝已折卻生手,萬斛奇芬貯錦囊。
唐多令·桂花 宋·劉過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
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顧人曾到不?舊江山渾是新愁。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詠岩桂 宋·謝逸 輕薄西風未辦霜,夜揉黃雪作秋光。摧殘六齣猶餘四,正是天花更著香。
平湖秋月 宋·王洧 萬頃寒光一夕鋪,冰輪行處片雲無。鷲峰遙度西風冷,桂子紛紛點玉壺。
清平樂 憶吳江賞木犀 宋·辛棄疾 少年痛飲,憶向吳江醒。明樂團團高樹影,十里水沉煙冷。
大都一點宮黃,人間直憑芬芳。怕是秋天風露,染教世界都香。
5. 關於桂花的詩句
一、鳥鳴澗 唐代: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譯文 寂靜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無聲的飄落,夜半更深,萬籟俱寂,似空無一物。
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它們在春天的溪澗里不時地鳴叫。二、鵲橋仙·碧梧初出 宋代:嚴蕊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謝。
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 蛛忙鵲懶,耕慵織倦,空做古今佳話。
人間剛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賞析 詞的上闕,起筆自然,雖然作者觀察事物細致入微,但有幾分凄涼:偶爾輕墜而下的碧綠色梧桐葉,那吐著馥郁清香的桂花,還有水塘中微微凋謝的荷花。
樓上的姑娘們,都正忙著在穿針引線,默默地乞求著織女能給自己以智慧和心靈手巧。遠望高掛的明月,它那灑下的清輝,正如水一般清澈。
農歷七月初七,是漢族傳統的節日——七夕節,也稱乞巧節。每逢這天的夜晚,相傳是天上美麗善良的織女,要與勤勞勇敢的牛郎在鵲橋相會。
穿針人,指的既是天下女子,也包括了自己。據《西京雜記》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
這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習俗,七夕的夜裡,大凡世間的女子都會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詞的下闕,句奇意新,那看似漫不經心的描寫,卻隱藏了一個普通女子最為縝密的心思:姑娘們小盒子里關著的蜘蛛,都已經開始在忙著結網了,唯獨不見銀河裡的喜鵲忙著搭橋。
此時的牛郎不肯耕田,織女也沒有心思紡織了。他們遠隔銀河,相互守望。
看來,今晚他倆要辜負幾千年來人們心中嚮往的這么一段美麗動人的愛情傳說了。每逢此際,人間是要經過一年的時間等待。
而天上的牛郎織女,人家也不過,僅僅只是才過了一夜的相思罷了。她清醒地意識到,無論自己怎麼貌美才高,每天的強顏歡笑,逢場作戲,她就似一枝任人攀枝的柳。
再說女人美麗的青春和男人所喜好的姿色,遲早都會有那麼一天,如荷花般凄然凋零。她也暗自說:只羨鴛鴦不羨仙。
牛郎和織女的傳說固然美好,可他們也有寂寞地守望在銀河兩端的時候。強顏歡笑,逢場作戲,這分明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只不過,想收獲一份屬於自己的,既真實又簡單的愛情。人間愛,天上戀,誰比誰更長久,誰又比誰更浪漫?二、鷓鴣天·桂花 宋代: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譯文 此花淺黃而清幽,形貌溫順又嬌羞。
性情蕭疏遠離塵世,它的濃香卻久久存留。無須用淺綠或大紅的色相去招搖炫弄,它本來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遲開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裝有華麗護欄的花園里,它在中秋的應時花木中無雙無儔。
《離騷》里,為何岩桂不被收?大詩人屈原啊,可真叫無情無義,在寫到諸多花木的《離騷》里,為何岩桂不被收?四、聲聲慢·詠桂花 宋代:吳文英 藍雲籠曉,玉樹懸秋,交加金釧霞枝。人起昭陽,禁寒粉粟生肌。
濃香最無著處,漸冷香、風露成霏。綉茵展,怕空階驚墜,化作螢飛。
三十六宮愁重,問誰持金鍤,和月都移。掣鎖西廂,清尊素手重攜。
秋來鬢華多少,任烏紗、醉壓花低。正搖落,嘆淹留、客又未歸。
賞析 「藍雲」三句。言清晨的大地籠罩在藍天白雲之下,室外的桂花樹玉枝高挺,滿樹重重疊疊的桂花,似串串寶釧,又如一片彩霞。
「人起」兩句,以樹擬人。「昭陽」,皇宮名,這里泛指皇宮。
言桂花樹又像是一位清晨從皇宮里走出來的貴妃,她被晨風一激,渾身生滿了粉紅色的粟粒——金桂花。「人起昭陽」兩句,據楊鐵夫《吳夢窗詞全集箋釋》說:「《飛燕外傳》:趙飛燕居昭陽宮,與羽林郎射鳥者通,……飛燕露立,閉息順氣,體舒無疹粟,射鳥者以為神仙。」
這里系反用此典。「濃香」兩句。
言桂花的濃艷香氣充斥四周,似乎再也沒有地方可以容納她的花香了。但是如果天氣一旦轉冷,雖然桂花的香氣猶存,桂花卻要像雨雪般地紛紛落下。
「綉茵展」三句承上。言綠茵茵的草坪如地毯似的平鋪著,彷彿害怕桂花誤墜在台階上,被人們踐踏成泥,又怕她像螢火蟲般地消失了她美麗的形象。
「三十六宮」五句,幻想也。「三十六宮」言宮宇之多,這里借指月中廣寒宮。
「鍤」,即鍬也,系插地起土的農具。此言詞人因見地上桂樹,即抬頭仰望明月,想像中那住在廣寒仙宮的嫦娥,孤單寂寞,一定也愁怨重重。
詞人不禁大聲地詢問世人:「有什麼人能拿來把『金鍤』,索興將月中桂樹連同月宮一起移來凡塵,把這月中桂栽在我的西廂邊。這樣嫦娥就會親自用白玉般的雙手把盞,並與我同飲美酒了。」
「秋來」兩句,述現實中的自己。詞人說:「進入秋天後,自己的頭上不知又增添了多少白發?頭上的烏紗與白發襯映,更顯得黑白分明。
我獨飲悶酒,自然更加易醉。醉眼朦朧中看那室外的桂花樹,似乎感到它矮了許多。」
「正搖落」兩句,自嘆。詞人說:「當桂花凋零,滿地鋪金的時候,我這個淹留在外的羈客,卻還是不能回家去與親人團聚。」
五、念奴嬌·中秋對月 明代:文徵明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泛須眉並骨寒,人在水。
6. 描寫桂花的詩句有哪些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桂子:桂花。
傳說月中有一棵桂樹,所以下雲「月中落」來。兩句寫杭州靈隱寺秋夜景緻,月光皎潔,桂子飄香。
唐·宋自之問 《靈隱寺》 桂香多露裛,石響細泉回 裛:香氣襲來。 唐·宋之問《早發始興江口至虛氏村作》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 唐·劉禹錫《答樂天所寄詠懷且釋其枯樹之嘆》 江雲漠漠桂花濕,海雨翛翛荔子然 漠漠:茫茫。
翛翛:瀟瀟,形容雨聲。荔子:荔枝。
然:同「燃,形容荔枝色紅如火。 宋·蘇軾《舟行至清遠縣,見顧秀才,極談惠州風物之美》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的《鷓鴣天·桂花》一抹雕欄,噴清香桂花初綻 清·洪升《長生殿·驚變》。
7. 描寫桂花的詩句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洞宮夕
---陸龜蒙
月午山空桂花落,華陽道士雲衣薄。
石壇香散步虛聲,杉雲清泠滴棲鶴。
代董秀才卻扇
---李商隱
莫將畫扇出帷來,遮掩春山滯上才。
若道團圓似明月,此中須放桂花開。
月夕
---李商隱
草下陰蟲葉上霜,朱欄迢遞壓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嫦娥應斷腸。
寄龍山道士許法棱
---劉長卿
悠悠白雲里,獨住青山客。
林下晝焚香,桂花同寂寂。
詠韓氏二子
---賈島
千岩一尺璧,八月十五夕。
清露墮桂花,白鳥舞虛碧。
雪下桂花稀,啼烏被彈歸---李賀《出城》
別浦雲歸桂花渚,蜀國弦中雙鳳語。--李賀《聽穎師琴歌》
榆莢散來星斗轉,桂花尋去月輪移。---李商隱《一片》
8. 桂花的詩句描寫桂花的
王維 《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蘇軾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 月缺霜濃細蕊干,此花元屬玉堂仙. 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 破衣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 願公采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李白《詠桂》 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 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暄. 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 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 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園. 倪瓚 《桂花》 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 靡靡風還落,菲菲夜未央. 玉繩低缺月,金鴨罷焚香. 忽起故園想,冷然歸夢長. 桂 李嶠 未植銀宮里,寧移玉殿幽. 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俠客條為馬,仙人葉作舟. 願君期道術,攀折可淹留. 白居易《廳前桂》 天台嶺上凌霜樹,司馬廳前委地叢. 一種不生明月里,山中猶教勝塵中. 顏真卿 《謝陸處士杼山折青桂花見寄之什》 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 綠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 忽枉岩中詩,芳香潤金石. 全高南越蠹,豈謝東堂策. 會愜名山期,從君恣幽覿. 黃庭堅 《答許覺之惠桂花椰子茶盂》萬事相尋榮與衰,故人別來鬢成絲. 欲知歲晚在何許,唯說山中有桂枝. 陳與義 《長沙寺桂花重開》 天遣幽花兩度開,黃昏梵放此徘徊. 不教居士卧禪榻,喚出西廂共看來.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許有壬 《清平樂 避暑神山詠桂》 堂前雙桂.雲潑交加翠. 火老金柔花尚未.且愛清陰滿地. 秋風一旦花開.天香吹散亭台. 卻被花神見笑,先生未必能來.。
『陸』 青年節.七夕節.中秋節.和重陽節的民俗活動是什麼
中秋節:賞月,賞桂花,吃月餅和桂花羔等東西
七夕節:中國的情人節,古代有婦女月圓時乞巧的習俗,後來一度廢止
近年來又漸漸興起,當情人節過就行
重陽節:古代的人有全家登高和佩帶茱萸以及品酒的習俗,但現在的中
國人大概就是一家人聚會就差不多了
青年節:5月4日,但不是傳統節日
『柒』 最能形容母親對桂花深厚感情的詩句是
1. 關於桂花與母親的詩句
關於桂花與母親的詩句 1.桂花落里母親的話和杜甫寫的哪個詩句如出一轍
1. 解題:「桂花雨」是什麼意思? 「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來,就像下雨一樣。
2. 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主要講了作者回憶自己童年故鄉院子里的桂花和幫媽媽搖桂凱辯花的事。 3. 品詞析句,感悟真情 ①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這個「浸」字用得非常好,形象地寫出了桂花的香氣,桂花不僅花開時香,晾幹了泡茶、做餅也同樣香氣彌漫。桂花,永遠香在人們的心裡。
它的香,已掙脫了季節的束縛,不分春夏秋冬,香甜著人們的生活。 ②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
搖啊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讀這句時,同學們可以邊讀邊想像「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母親這句樸素的話,與「月是故鄉明」如出一轍。母親每年都聞著桂花的香氣,關注著桂花,收獲著桂花,體驗著饋贈桂花的快樂,吃著桂花做的食品,喝著桂花茶。
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間。家鄉院子里的這棵桂花樹,是母親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碰雹還有什麼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沒有區別的,問題是母親不是在用嗅覺區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體味它們。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家鄉在母親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是啊,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花是故鄉香。
所以,聽了母親的的話語—— ④於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這個「又」字說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只是這次母親的話使她又一次想起了故鄉童年的快樂。
淡淡的一句話,卻傳遞出了作者對故鄉桂花深深的懷念。家鄉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樂連在一起的,那種「搖花樂」和桂花雨已植進了她的生命,成為她幸福童年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記憶。
這恐怕是作者難忘家鄉桂花的真正原因。
2.寫桂花的詩句
寫桂花的笑孫帆詩句:「不是人間種,疑從月中來。」,「一枝淡貯書窗下,人與花心各自香。」
概括 桂花雨全文
懸賞分:5 - 解決時間:2007-5-15 17:07
中秋節前後,正是故鄉桂花盛開的季節。
小時候,我無論對什麼花,都不懂得欣賞。父親總是指指點點地告訴我,這是梅花,那是木蘭花……但我除了記些名字外,並不喜歡。我喜歡的是桂花。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不開花時,只見滿樹葉子;開花時,仔細地在樹偷里尋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故鄉靠海,八月是台風季節。桂花一開,母親就開始擔心了:「可別來台風啊!」母親每天都要在前後院子走一回,嘴裡念著:「只要不來台風,我就可以收幾大籮。送一籮給得家老爺爺,送一籮給毛家老婆婆,」他們兩家糕餅做得多。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桂花成熟時,就應當「搖」。搖下來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鮮。如果讓它開過,落在泥土裡,尤其是被風雨吹澆,比搖下來的香味就差多了。
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我總是纏著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呢?」母親說:「還早呢,花開的時間太短,搖不下來的。」可是母親一看天上布滿陰雲,就知道要來台風了,趕緊叫大家提前搖桂花。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搖澆以後,挑去小枝,曬上幾天太陽,收在鐵盒子里,可以加在茶葉里泡茶,過年時還可以做糕餅。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我念中學的時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兒去賞桂花。回家時,總要捧一大袋桂花給母親。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於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澆的陣陣桂花雨。
3.有關桂花的詩句
1、人閑桂花落 , 夜靜春山空。
【出處】:唐 王維《鳥鳴澗》
【釋義】:春天夜晚,寂無人聲,芬芳桂花,輕輕飄落。青山碧林,更顯空寂。
2、桂子月中落 , 天香雲外飄
【出處】:唐 宋之問《靈隱寺》
【釋義】:中秋常有桂花飄落寺里,佛香能向上飄到九重天。
3、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出處】:宋 楊萬里《詠桂》
【釋義】:桂花馥郁的香氣,不像是人間種的,倒像是傳說中月亮上移過來的。廣寒宮的桂花樹落下的芳香,吹開了漫山遍野的花一樣的香。
4、暗淡輕黃體性柔, 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輕紅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出處】:宋 李清照《鷓鴣天 桂花》
【釋義】:淡黃色的桂花,並不鮮艷,但體態輕盈。於幽靜之處,不惹人注意,只留給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紅碧顏色。桂花色淡香濃,應屬最好的。
5、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出處】:唐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釋義】: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霜雪那樣白,樹上的鴉雀停止了聒噪,進入了夢鄉。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濕庭中的桂花。
(7)七夕賞桂花擴展閱讀:
據文字記載,中國桂花樹栽培歷史達2500年以上。春秋戰國時期的《山海經·南山經》提到的招搖之山多桂。《山海經·西山經》提到皋塗之山多桂木。屈原的《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漿,辛夷車兮結桂旗」。《呂氏春秋》中盛贊:「物之美者,招搖之桂」。
東漢袁康等輯錄的《越絕書》中載有計倪答越王之話語:「桂實生桂,桐實生桐」。由此可見,自古以來,桂就受人喜愛。自漢代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桂花成為名貴的花卉與貢品,並成為美好事物的象徵。《西京雜記》中記載,漢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獻名果異樹奇花兩千餘種,其中有桂十株。
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著在上林苑中興建扶荔宮,廣植奇花異木,其中有桂一百株。當時栽種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龍眼、荔枝、橄欖、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來,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也提到桂花,當時桂花引種宮苑初獲成功,並具一定規模。
晉代嵇含《南方草木狀》記載:「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巔,冬夏常青,其類自為林,間無雜樹。」南京為天朝古都,南朝齊武帝(公元483—493年)時,湖南湘州送桂樹植芳林苑中。
《南部煙花記》記載,陳後主(公元583—589年)為愛妃張麗華造「桂宮」於庭院中,植桂一株,樹下置葯杵臼,並使張妃馴養一白兔,時獨步於中,謂之月宮。
可想而知,當時把月亮認作有嫦娥、桂樹、玉兔存在的月宮這一傳說已相當普及,說明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就把桂樹用於園林栽培了。
現陝西漢中市城東南聖水內還有漢桂一株,相傳為漢高祖劉邦臣下蕭何手植,其主幹直徑達232厘米,樹冠覆地面積400多平方米,枝葉繁茂,蒼勁雄偉。
4.關於桂花的詩句
一、鳥鳴澗 唐代: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譯文 寂靜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無聲的飄落,夜半更深,萬籟俱寂,似空無一物。
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它們在春天的溪澗里不時地鳴叫。二、鵲橋仙·碧梧初出 宋代:嚴蕊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謝。
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 蛛忙鵲懶,耕慵織倦,空做古今佳話。
人間剛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賞析 詞的上闕,起筆自然,雖然作者觀察事物細致入微,但有幾分凄涼:偶爾輕墜而下的碧綠色梧桐葉,那吐著馥郁清香的桂花,還有水塘中微微凋謝的荷花。
樓上的姑娘們,都正忙著在穿針引線,默默地乞求著織女能給自己以智慧和心靈手巧。遠望高掛的明月,它那灑下的清輝,正如水一般清澈。
農歷七月初七,是漢族傳統的節日——七夕節,也稱乞巧節。每逢這天的夜晚,相傳是天上美麗善良的織女,要與勤勞勇敢的牛郎在鵲橋相會。
穿針人,指的既是天下女子,也包括了自己。據《西京雜記》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
這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習俗,七夕的夜裡,大凡世間的女子都會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詞的下闕,句奇意新,那看似漫不經心的描寫,卻隱藏了一個普通女子最為縝密的心思:姑娘們小盒子里關著的蜘蛛,都已經開始在忙著結網了,唯獨不見銀河裡的喜鵲忙著搭橋。
此時的牛郎不肯耕田,織女也沒有心思紡織了。他們遠隔銀河,相互守望。
看來,今晚他倆要辜負幾千年來人們心中嚮往的這么一段美麗動人的愛情傳說了。每逢此際,人間是要經過一年的時間等待。
而天上的牛郎織女,人家也不過,僅僅只是才過了一夜的相思罷了。她清醒地意識到,無論自己怎麼貌美才高,每天的強顏歡笑,逢場作戲,她就似一枝任人攀枝的柳。
再說女人美麗的青春和男人所喜好的姿色,遲早都會有那麼一天,如荷花般凄然凋零。她也暗自說:只羨鴛鴦不羨仙。
牛郎和織女的傳說固然美好,可他們也有寂寞地守望在銀河兩端的時候。強顏歡笑,逢場作戲,這分明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只不過,想收獲一份屬於自己的,既真實又簡單的愛情。人間愛,天上戀,誰比誰更長久,誰又比誰更浪漫?二、鷓鴣天·桂花 宋代: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譯文 此花淺黃而清幽,形貌溫順又嬌羞。
性情蕭疏遠離塵世,它的濃香卻久久存留。無須用淺綠或大紅的色相去招搖炫弄,它本來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遲開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裝有華麗護欄的花園里,它在中秋的應時花木中無雙無儔。
《離騷》里,為何岩桂不被收?大詩人屈原啊,可真叫無情無義,在寫到諸多花木的《離騷》里,為何岩桂不被收?四、聲聲慢·詠桂花 宋代:吳文英 藍雲籠曉,玉樹懸秋,交加金釧霞枝。人起昭陽,禁寒粉粟生肌。
濃香最無著處,漸冷香、風露成霏。綉茵展,怕空階驚墜,化作螢飛。
三十六宮愁重,問誰持金鍤,和月都移。掣鎖西廂,清尊素手重攜。
秋來鬢華多少,任烏紗、醉壓花低。正搖落,嘆淹留、客又未歸。
賞析 「藍雲」三句。言清晨的大地籠罩在藍天白雲之下,室外的桂花樹玉枝高挺,滿樹重重疊疊的桂花,似串串寶釧,又如一片彩霞。
「人起」兩句,以樹擬人。「昭陽」,皇宮名,這里泛指皇宮。
言桂花樹又像是一位清晨從皇宮里走出來的貴妃,她被晨風一激,渾身生滿了粉紅色的粟粒——金桂花。「人起昭陽」兩句,據楊鐵夫《吳夢窗詞全集箋釋》說:「《飛燕外傳》:趙飛燕居昭陽宮,與羽林郎射鳥者通,……飛燕露立,閉息順氣,體舒無疹粟,射鳥者以為神仙。」
這里系反用此典。「濃香」兩句。
言桂花的濃艷香氣充斥四周,似乎再也沒有地方可以容納她的花香了。但是如果天氣一旦轉冷,雖然桂花的香氣猶存,桂花卻要像雨雪般地紛紛落下。
「綉茵展」三句承上。言綠茵茵的草坪如地毯似的平鋪著,彷彿害怕桂花誤墜在台階上,被人們踐踏成泥,又怕她像螢火蟲般地消失了她美麗的形象。
「三十六宮」五句,幻想也。「三十六宮」言宮宇之多,這里借指月中廣寒宮。
「鍤」,即鍬也,系插地起土的農具。此言詞人因見地上桂樹,即抬頭仰望明月,想像中那住在廣寒仙宮的嫦娥,孤單寂寞,一定也愁怨重重。
詞人不禁大聲地詢問世人:「有什麼人能拿來把『金鍤』,索興將月中桂樹連同月宮一起移來凡塵,把這月中桂栽在我的西廂邊。這樣嫦娥就會親自用白玉般的雙手把盞,並與我同飲美酒了。」
「秋來」兩句,述現實中的自己。詞人說:「進入秋天後,自己的頭上不知又增添了多少白發?頭上的烏紗與白發襯映,更顯得黑白分明。
我獨飲悶酒,自然更加易醉。醉眼朦朧中看那室外的桂花樹,似乎感到它矮了許多。」
「正搖落」兩句,自嘆。詞人說:「當桂花凋零,滿地鋪金的時候,我這個淹留在外的羈客,卻還是不能回家去與親人團聚。」
五、念奴嬌·中秋對月 明代:文徵明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泛須眉並骨寒,人在水。
5.和桂花有關的詩句
與桂花有關的成語:
蟾宮折桂、桂馥蘭香、桂林一枝、桂子飄香、蘭熏桂馥、蘭桂齊芳、爨桂炊玉、桂林杏苑、
桂折蘭摧、桂子蘭孫、月中折桂
與桂花有關的詩句:
1.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2. 霧密前山桂,冰枯曲沼蕸。
3. 山雲漠漠桂花濕,梅雨翛翛荔子然。
4.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5. 蕙餚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
6.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7.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里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8. 線惠不香饒桂酒,紅櫻無色浪花細。
9. 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10. 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
6.關於桂花的詩句
1.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2.霧密前山桂.
3.山雲漠漠桂花濕 .
4.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5.奠桂酒兮椒漿.
6. 沛吾乘兮桂舟.
7.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里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8.線惠不香饒桂酒,紅櫻無色浪花細.
9.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10.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
11、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12、天遣幽花兩度開,黃昏梵放此徘徊。
13、欲知歲晚在何許,唯說山中有桂枝。
14、月缺霜濃細蕊乾,此花無屬桂堂仙。
15、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
16、天台嶺上凌霜樹,司馬廳前委地叢。
17、可憐天上桂花孤,試問姮娥更要無。
18、桂花秋一苑,涼露夜三更。
19、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
20、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
滿意請採納
7.描寫桂花的詩句,不要句子
1、線惠不香饒桂酒,紅櫻無色浪花細。
2、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綠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忽枉岩中詩,芳香潤金石。
3、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4、不是人間種,移從月里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5、月缺霜濃細蕊乾,此花無屬桂堂仙。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破裓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願公采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
6、天台嶺上凌霜樹,司馬廳前委地叢。一種不生明月里,山中猶教勝塵中。
7、江雲漠漠桂花濕,海雨翛翛荔子然。
8、天遣幽花兩度開,黃昏梵放此徘徊。不教居士卧禪榻,喚出西廂共看來。
『捌』 中國的24個傳統節日
一共17個,並沒有24個。
1、春節
春節歷史悠久,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人們常說但是過大年、過年就是這一天。現在春節時間狹義農歷正月初一,廣義農歷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
2、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燈節、小正月、上元節等,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自古以來元宵節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因此人們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3、龍抬頭
龍抬頭又稱春耕節、春龍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歷二月二日。「龍」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歲仲春卯月(斗指正東)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抬頭」。
4、社日節(土地誕)
社日節又稱土地誕,為每年的農歷二月初二,是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社日分為春社和秋社。古時代的社日節期依據干支歷法來定,後來因歷法變動改用陰歷定節期。社日節我國民間習俗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報土地神。
5、上巳節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漢民族的傳統節日,上巳節的歷史由來已久,在上古時代上巳已成為大規模的民俗節日。此外這個節日在漢代以前時間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歷三月初三。
6、寒食節
寒食節又叫「禁煙節」、「冷節」、「百五節」,是舊俗中流行於我國北方的一個節日,時間是在清明節前1-2天,在古代日期並不固定,有說在清明節前一天,也有另一種說法是清明前兩天,現在大多和清明節過。
7、清明節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我國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其習俗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此外,清明節的時間為公歷(陽歷)4月5日前後。
8、端午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龍舟節等,漢代前為干支歷午月午日,漢代後演變為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有著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與春節一樣,其習俗蘊含著祈福、消災等文化內涵,寄託了人們一種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美好願望。
9、七夕節
七夕節又被人們稱為七姐節、乞巧節等,時間為每年農歷七月初鄭塌七。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為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所以起名叫「七夕」。
10、中慶慧元節
中元節,是道教名稱,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時間為農歷七月十五。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
11、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時間為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
12、重陽節
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
13、寒衣節
寒衣節又稱「十月朝」、「鬼頭日」等,時間為陰歷十月初一。我國北方地區將寒衣節與每年春季的清明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為中國的三大「鬼節」。寒衣節流行於我國北方地區,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
14、冬至
冬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時間為十二月二十二日左右;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15、臘八節
臘八節經過歷代演變,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節日,俗稱「臘八」,節期在每年農歷十二月初八,主要譽叢答流行於我國北方,這個節日的習俗主要是「喝臘八粥」。
16、小年
因為由於各地風俗「小年」的日子也會有差異同,清朝前期和中期,祭灶一直是臘月二十四,而且至少到乾隆時期,都是臘月二十四祭祀;此外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灶等。
17、除夕
除夕又被人們稱為大年三十,在除夕當日,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除舊布新,張燈結綵,而且有貼年紅、年夜飯、壓歲錢、辭歲、守歲等習俗。
『玖』 我國很多民族有自己的傳統節日,你知道哪些 七夕節是幾月幾號
我國很多民族有自己的傳統節日,比如有:春節、元宵節、龍抬頭、社日節、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下元節、冬至節、除夕等。下文是關於“我國很多民族有自己的傳統節日,你知道哪些”的具體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往下納猜閱讀了解。
我國的傳統節日簡介

七夕節是農歷七月初七。在中國,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喚攜的節日。通過閱讀上述“我國很多民族有自己的傳統節日,你知道哪些”和“七夕節是幾月幾號”的內容介紹,希望可以為大家提供參考。更多關於我國傳統節日的介紹,敬請查閱其他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