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把一朵什麼花放進短衫里
㈠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17課湯姆·索亞歷險記 全文
星期六的早晨到了,夏天的世界,陽光明媚,空氣新鮮,充滿了生機。每個人的心中都盪漾著一首歌,有些年輕人情不自禁地唱出了這首歌。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歡樂,每個人的步都是那麼輕盈。洋槐樹正開著花,空氣里彌漫著芬芳的花香。村莊外面高高的卡第夫山上覆蓋著綠色的植被,這山離村子不遠不近,就像一塊「樂土」,寧靜安詳,充滿夢幻,令人嚮往。
湯姆出現在人行道上,一隻手拎著一桶灰漿,另一隻手拿著一把長柄刷子。他環顧柵欄,所有的快樂,立刻煙消雲散,心中充滿了惆悵。柵欄可是三十碼長,九英尺高啊。生活對他來說太乏味空洞了,活著僅是一種負擔。他嘆了一口氣,用刷子蘸上灰漿,沿著最頂上一層木板刷起來。接著又刷了一下,二下。看看剛刷過的不起眼的那塊,再和那遠不著邊際的柵欄相比,湯姆灰心喪氣地在一塊木箱子上坐下來。這時,吉姆手裡提著一個錫皮桶,嘴中唱著「布法羅的女娃們」蹦蹦跳跳地從大門口跑出來。在湯姆眼中,到鎮上從抽水機里拎水,一向件令人厭煩的差事,現在他可不這樣看了。他記得在那裡有很多伴兒。有白人孩
子,黑人孩子,還有混血孩子,男男女女都在那排隊等著提水。大家在那兒休息,交換各自玩的東西,吵吵鬧鬧,爭斗嬉戲。而且他還記得盡管他們家離拎水處只有一百五十碼左右,可是吉姆從沒有在一個小時里拎回一桶水來——有時甚至還得別人去催才行。湯姆說:
「喂,吉姆,如果你來刷點牆,我就去提水。」
吉姆搖搖頭,說:
㈡ 《湯姆索亞》第十四章,第一章節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湯姆·索亞歷險記》第十四章是《快樂的海盜營地》,主要內容如下:
早晨,湯姆一覺醒來,迷迷糊糊不知身在何方。他坐起來,揉揉眼,向周圍看了看。很快他想了起來。此時正值涼爽的、灰濛蒙的黎明時分,林子里一片靜謐,給一種甜蜜的安息與和平的氣氛圍擾著。樹葉兒一動也不動,沒有任何聲音打擾大自然的酣眠。露珠兒還逗留在樹葉和草葉上。一層白色的灰燼蓋在那堆火上,一縷淡淡的煙直飄向天空。而喬和哈克都還睡得正香。
這時,林子深處有隻鳥兒叫了起來,另一隻發出應和。隨後又聽見一隻啄木鳥啄樹的聲音。清淡的晨光漸漸發白,各種聲音也隨之稠密起來,大地萬物,一派生機。大自然從沉睡中醒來,精神抖擻地把一片奇景展現在這驚奇的孩子的眼底。一條小青蟲從一片帶露的葉子上爬過來,不時地把大半截身子翹在空中,四處「嗅一嗅」,接著又向前爬——湯姆說它是在打探。這條小蟲自動爬近他身邊時,他像一塊石頭一樣凝然不動,滿心希望它能爬得再近些。那條小蟲一會兒繼續向他爬過來,一會兒又好像改變了主意,打算往別處去。他的希望也隨之一會兒高漲,一會兒低落。後來,小蟲在空中翹起身子,考慮良久,終於爬到湯姆腿上來,在他身上周遊,於是他心裡充滿了歡樂——因為這就表示他將要得到一套新打扮——毫無疑問,是一套光彩奪目的海盜制服。這時,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來了一大群螞蟻,正忙著搬運東西;其中一隻正用兩條前肢抓住一隻有自己身體五倍大的死蜘蛛,奮力往前拖,直拖著它爬上了樹干。一隻背上有棕色斑點的花大姐趴在一片草葉的葉尖,湯姆俯下身子,對它說:「花大姐,花大姐,快回家,你的家裡著火啦,你的娃娃找媽媽。」於是它就拍著翅兒飛走了,回家去看到底怎麼了——湯姆對此一點也不感到奇怪,因為他早就知道這種小蟲子容易相信火災的事情,頭腦又簡單,被捉弄過不止一次了。不久,又有一隻金龜子飛過來,不屈不撓地在搬一個糞球;湯姆碰了一下這小東西,看它把腿縮進身體裝死。這時很多鳥兒嘰嘰喳喳鬧得更歡了。有一隻貓鵲——一種北方的學舌鳥——在湯姆頭頂上的一棵大樹上落下來,模仿著它附近別的鳥兒的叫聲,叫得歡天喜地。隨後又有一隻樫鳥尖叫著疾飛而下,像一團一閃而過的藍色火焰,落到一根小樹枝上,湯姆幾乎一伸手就能夠到它。它歪著腦袋,十分好奇地打量著這幾位不速之客;還有一隻灰色的松鼠和一隻狐狸類的大東西匆匆跑來,一會兒坐著觀察這幾個孩子,一會兒又沖他們叫幾聲。這些野生動物也許以前從未見過人類,所以它們根本不知道該不該害怕。此時自然界的萬物全都醒來,充滿了活力。這兒那兒,一道道陽光如長矛一般從茂密的樹葉中直刺下來,幾只蝴蝶扇著翅膀,在翩翩起舞。
湯姆弄醒了另外兩個強盜,他們大叫一聲,嘻嘻哈哈地跑開了;兩分鍾以後,他們就脫得赤條條的,跳進白沙灘上那片清澈透底的水裡互相追逐,滾抱嬉戲。寬闊的河流對面,遠遠的地方,就是那個村莊,而他們並不想念。可能是一陣湍流也可能是一股上漲的潮水,沖走了他們的小木筏。他們卻為此感到慶幸。因為沒有了木筏,就像是燒毀了他們與文明世界間的橋梁,斬斷了他們回返的念頭。
他們回到露營地時,神采奕奕,興致勃勃,卻也飢腸轆轆;不久他們把那篝火又撥旺了。哈克在附近發現了一眼清泉,孩子們就用闊大的橡樹葉和胡桃樹葉做成杯子,他們覺得這泉水有股子森林的清香,完全可以取代咖啡。喬正在切鹹肉片做早餐,湯姆和哈克讓他稍候片刻;他們來到河邊,相中了一個僻靜之處,垂下魚鉤,不長時間就有了收獲。還沒到讓喬等得不耐煩的時候,他們就拿回來幾條漂亮的石首魚,一對鱸魚和一條小鯰魚——這些魚足夠一大家人飽餐一頓。他們把魚和鹹肉放到一塊煮,結果讓人驚訝的是:魚的味道竟然這么鮮美。他們不知道淡水魚越趁活燒吃,味道越鮮美;另外,他們也沒有想到露天睡覺、戶外運動、洗澡以及飢餓會使食慾大增。他們並不明白飢者口中盡佳餚的道理。
吃罷早飯,他們就往樹蔭底下隨便一倒,哈克抽了一袋煙;然後大家往樹林里去,去探險。他們信步走去,一路跨朽木,涉雜林,穿過高大的樹木林,這些大樹披垂著一根根葡萄藤,好像王冠上垂下來的流蘇。他們時不時地遇到一些幽僻的地方,地面長滿青草,綻放著鮮花,宛如塊塊鑲著寶石的綠色地毯。
他們看到了很多令人欣喜的東西,不過並沒有什麼稀奇古怪的玩意兒。他們發現這個島大約有三英里長,四分之一英里寬,離河岸最近的地方只有一條狹窄的水道相隔,不足二百碼寬。他們差不多每個鍾頭就游上一次泳,所以等他們回到宿營地時,已過去了半個下午。他們餓壞了,顧不得停下來捉魚來吃,對著冷火腿,就是一番狼吞虎咽,吃罷就躺到蔭涼下說話。說著說著就斷斷續續了,終於他們止住了話頭。周遭的寂靜、森林中的肅穆以及孤獨感,慢慢地對這幾個孩子的情緒發生了作用。他們開始沉思默想。一種莫名的渴望漸漸爬上他們心頭——那是越來越強烈的思鄉情緒。連赤手大盜費恩都在緬懷他從前睡覺的台階和那些大空桶。但是他們對這種軟弱感到害臊,沒有一個人有勇氣把心事公諸於眾。
有一段時間,幾個孩子隱隱約約地聽到遠處有一種奇怪的聲響,就像你不特別留神時聽到的鍾擺的滴嗒滴嗒聲。但後來這種神秘的聲響越來越大,他們不得不弄清楚。孩子們愣了一下,互相對望一眼,接著像在側耳細聽。過了好久沒有聲音,只有死一般的寂靜;後來,一陣沉悶的隆隆響聲從遠處滾盪而來。
「什麼聲音!」喬小聲驚呼。
「我也不清楚。」湯姆低聲說。
「那不是雷聲,」哈克貝利說,聲音里帶有驚恐,「因為雷聲——」
「你們聽!」湯姆說,「聽著——別吭聲。」
他們等了彷彿好多年似的,這時劃破寂空才又傳來一陣沉悶的隆隆響聲。
「走,去看看。」
他們一下子跳起來,趕忙朝鎮子方向的岸邊跑去。他們撥開河邊的灌木叢,偷眼往水面觀瞧。那隻擺渡用的小蒸汽船在鎮子下游大約一英里的地方,順流而下。寬大的甲板上像是站滿了人。另外有好多小船在渡船附近劃動,漂來漂去,可孩子們卻吃不準船上的人在干什麼。後來,渡船邊突地冒出來一大股白煙,它似閑雲一般彌散升騰開來。與此同時,那種沉悶的聲音又灌進他們的耳鼓。
「我知道了!」湯姆喊著,「有人淹死了!」
「是這么回事!」哈克說,「去年夏天,比爾·特納掉到水裡時,他們也就這樣子的;他們向水面上打炮,這能讓落水的人浮到水面上來。對,他們還用大塊麵包,灌上水銀,放在水面上浮著。無論什麼地方有人落人,麵包就會徑直漂過去,停在出事的地方。」
「對,我也聽人講過這事,」喬說,「不知道是什麼使麵包那麼靈。」
「哦,大概不是麵包自身有那麼靈,」湯姆說,「我估計多半是人們事先對它念了咒語。」
「他們可不念什麼咒語呀,」哈克說,「我親眼所見,他們不念咒語。」
「唉,那就怪了,」湯姆說,「不過也許他們只是在心裡默念。他們肯定念咒,這是明擺著的。」
另外,兩個孩子認為麵包無知無覺,如果沒有人給它念咒語,它去干這么重大的事情,決不會幹得那麼出色。所以他們同意湯姆說的有道理。
「哎呀,現在要是我也在現場就好了。」喬說。「我也這么想,」哈克說。「我情願拿很多東西來換,讓人家告訴我是誰被淹死了。」
幾個孩子仍在那兒聽著,看著。突然一個念頭在湯姆腦海里一閃,他恍然大悟地喊道:
「夥伴們,我曉得是誰淹死了——就是咱們呀!」
他們立刻覺得自己宛然成了英雄。這可是個可喜可賀的勝利。由此可見還有人惦記他們,有人哀悼他們,有人為他們傷心斷腸,有人為他們痛哭流涕。那些人一想到自己曾經對這幾個失蹤的苦孩子怎麼怎麼不好,良心上就會受到譴責,就會愧疚不已,可是悔之晚矣。頂頂重要的是,全鎮子的男女老少一定都在談論這幾個淹死的人,而別的孩子見他們如此聲名顯赫,既羨慕又忌妒。這真不賴。一句話,海盜當得值!
天色向晚,渡船又回到鎮口擺渡去了,其餘的小船也不見了。海盜們也回到了宿營地。他們想到自己新得的榮耀,想到給鎮里人惹的響當當的麻煩,感到心滿意足高興極了。他們捉了魚,做了晚飯吃罷後,就猜想起鎮里人會怎麼想他們,會怎麼說;想像著人們為他們心急火燎的情形,心裡十分滿意——當然這是他們自己的感覺。可是,當茫茫夜色罩住大地,他們就漸漸停止了談話,坐在那裡,望著火堆,心不在焉。這會兒,興奮勁兒過去了,湯姆和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家裡的某些人對這樣過火的玩笑決不會像他們那樣覺得開心。一陣恐懼襲上心頭。他們不安起來,心情沉重,情不自禁地嘆了一兩口氣。後來喬膽怯地抹著彎兒試探另外兩個海盜的意思,想知道他們對回到文明世界去抱什麼態度——不過不是馬上就回去,只是——
湯姆奚落了他一番,給他兜頭潑了瓢冷水。尚未加盟的哈克現在站在了湯姆一邊。於是那個動搖分子馬上為自己「辯護」,極力開脫自己,不想被膽小、想家的毛病損害了自家形象。叛亂總算暫時平定了下來。
夜色漸深,哈克打起盹來,不久便鼾聲大作。喬也跟著進入了夢鄉。湯姆用胳膊肘支著頭,定睛看著他倆,很長時間,一動不動。最後,他雙膝撐地小翼翼地站起來,在草地里和篝火的閃亮處搜尋。他撿起幾塊半圓形的梧桐樹的白色薄皮,仔細看了看,最後選中兩塊中意的。然後他就在火堆旁跪下,用他那塊紅硯石在樹皮上吃力地寫了幾個字;他把一塊捲起來,放到上衣口袋裡,另一塊放在喬的帽子里,他把帽子挪遠了一點後又在裡面放了些被小學生視為無價之寶的東西——一截粉筆;一個橡皮球;三個釣魚鉤和一塊叫做「純水晶球」的石頭。然後他就踮著腳尖,非常謹慎地從樹林中溜出去,直到後來他認為別人已經聽不見他的腳步,就立刻飛腳向沙灘那邊直跑過去。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小說家馬克·吐溫1876年發表的代表作品,小說的故事發生在19世紀上半世紀美國密西西比河畔的一個普通小鎮上。主人公湯姆·索亞天真活潑、敢於探險、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縛個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業。小說的時代在南北戰爭前,寫的雖是聖彼得堡小鎮,但該鎮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當時美國社會的縮影。小說通過主人公的冒險經歷,對美國虛偽庸俗的社會習俗、偽善的宗教儀式和刻板陳腐的學校教育進行了諷刺和批判,以歡快的筆調描寫了少年兒童自由活潑的心靈。《湯姆·索亞歷險記》以其濃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對人物敏銳觀察,一躍成為最偉大的兒童文學作品,也是一首美國「黃金時代」的田園牧歌。
寫作背景
19世紀70年代,美國資本主義進入了壟斷時期。龐大的、機器轟鳴的工廠的出現,集體化的大生產組合以及大刀闊斧的進取精神促使了美國工業的突飛猛進,使得以往平靜而又無多少競爭的年代裡蔚然成風的禮貌行為和道德涵養准則逐漸失去了棲身之地。因此,對維多利亞時代的溫文爾雅的摒棄是不可避免的。特別是南北戰爭,它像一種催化劑,在摧毀了奴隸制的同時,也加速了維多利亞社會結構的崩潰過程,把年輕人推進向傳統宣戰的潮流,使他們體內潛藏已久的被壓抑的暴力進發出來,去摧毀那個不合適宜的19世紀社會。
馬克·吐溫就是在這個大歷史背景下創作《湯姆·索亞歷險記》的,因此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他把自己的童年生活經歷濃縮進了這部小說,但又注入了他自己的思想和時代縮影,使它脫離了一般庸俗的兒童回憶格調,讓它充滿了時代的活力。
馬克·吐溫曾在《湯姆·索亞歷險記》的序言中寫道:「這本書里所描繪的冒險故事大多都實有其事,其中的一兩件是我的親身經歷,其餘的是我兒時夥伴們的故事。」 正如作者所說,《湯姆·索亞歷險記》是作者童年的縮影,而故事中那些迷戀財富的貪婪惡人們的行徑,更是當時美國社會的一場真實寫照。看似風平浪靜的小鎮,其實暗藏貪婪的陰謀,當時的美國社會正值資本暴漲時期,瘋狂地追逐財富已成整個美國社會不可遏制的風氣。故事中的湯姆·索亞,調皮搗蛋,不受拘束,似乎對闖禍獨有天賦,但是這正是人類心底渴望自由的童真可愛一面。馬克·吐溫用一個孩子的視角敲響了不擇手段地追逐名利的浮誇社會的警鍾。
《湯姆·索亞歷險記》作者簡介
馬克·吐溫(1835—1910),美國作家,真實姓名是塞繆爾·蘭霍恩·克萊門斯。
「馬克·吐溫」是他的筆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測水的深度的術語。
馬克·吐溫一生寫了大量作品,題材涉及小說、劇本、散文、詩歌等各方面。從內容上說,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現象或人性的丑惡之處,表達了這位當過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強烈的正義感和對普通人民的關心;從風格上說,專家們和一般讀者都認為,幽默和諷刺是他的寫作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