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南枝一朵等

南枝一朵等

發布時間: 2023-05-19 21:02:43

1. 王冕的《墨梅》全詩,詩意及賞析

墨梅

元代: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譯文:我家洗硯池邊有一棵梅樹,朵朵開放的梅花都顯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別人誇它的顏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氣彌漫在天地之間。

詩意:這幅畫畫的是我家洗硯池旁邊的一棵樹,每一朵梅花都呈現出淡淡的黑色,沒有鮮艷的色彩。我不需要別人誇它顏色多麼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間留下清淡的芳香。

賞析:此詩贊美墨梅不求人誇,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開頭兩句「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直接描寫墨梅。畫中小池邊的梅樹,花朵盛開,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點染而成的。「洗硯池」,化用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典故。

三、四兩句盛贊墨梅的高風亮節。它由淡墨畫成,外表雖然並不嬌艷,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超逸的內在氣質;它不想用鮮艷的色彩去吸引人,討好人,求得人們的誇獎,只願散發一股清香,讓它留在天地之間。這兩句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

王冕自幼家貧,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長明燈下苦讀,終於學得滿腹經綸,而且能詩善畫,多才多藝。但他屢試不第,又不願巴結權貴,於是絕意功名利祿,歸隱浙東九里山,作畫易米為生。「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兩句,表現了詩人鄙薄流俗,獨善其身,不求功勛的品格。

在這首詩中,一「淡」一「滿」盡顯個性,一方面,墨梅的豐姿與詩人傲岸的形象躍然紙上;另一方面令人覺得翰墨之香與梅花的清香彷彿撲面而來。從而使「詩格」、「畫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有境界,有氣魄,淡中有味,直中有曲,在元詩中別具特色。

(1)南枝一朵等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此詩約作於元順帝至正九年至十年(1349—1350)期間。王冕在長途漫遊以後回到了紹興,在會稽九里山買地造屋,名為梅花屋,自號梅花屋主。此詩就作於梅花屋內。此時正值元末農民大起義爆發前夕,作者面對現實生活中無法解決的矛盾,感慨之下作此詩。

梅花,開放在萬花凋零的嚴寒季節,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於眾花報春,寒氣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為堅強品格和高貴氣節的象徵。本課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顏色畫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

本詩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稱為「畫梅聖手」。這是一首作者自己題詠自己所畫梅花的詩作。詩中所描寫的墨梅勁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寫詩,注重煉字。詩中(亦指畫中)的梅花生長在作者日日洗滌筆硯的池水邊,那一朵朵開放的梅花都呈現出淡淡的墨痕。一、二兩句運用白描手法寫梅花的形態,一個「淡」字既道出畫梅花的技法,又刻畫出梅花樸素淡雅、傲立於嚴寒的風骨,令人耳目為之一新。

2. 有一朵一枝這個成語嗎

沒有「一 朵 一 枝」這個成語,類似成語有3個——一 枝 一 節、一 枝 一 棲、一 枝 一 葉 總 關 情。


1、一 枝 一 節

【拼音】: yī zhī yī jié

【解釋】: ①本 指 樹 木 的 枝 節。②比 喻 事 物 之 細 小 部 分。

【出處】: 明 · 莫 是 龍《畫 說》:「畫 樹 之 竅,只 在 多 曲,雖 一 枝 一 節,無 有 可 直 者。」

【舉例造句】: 文 章 以 沉 著 痛 快 為 最……間 有 一 二 不 盡 之 言,言 外 之 意,以 少 少 許 勝 多 多 許 者,是 他 一 枝 一 節 的 好 處,非 六 君 子 本 色。 ★ 清 · 鄭 燮《濰 縣 署 中 與 舍 弟 第 五 書》

【拼音代碼】: y z y j

【近義詞】:一 支 半 節、一 肢 一 節

【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 於 書 面 語


2、一 枝 一 棲

【拼音】: yī zhī yī qī

【解釋】: 比 喻 找 到 一 份 職 業 或 棲 身 之 所。

【舉例造句】: 希 望 黃 老 先 生 能 鼎 力 介 紹,俾 得 一 枝 一 棲。

【拼音代碼】: y z y q


3、一 枝 一 葉 總 關 情

【拼音】: yī zhī yī yè zǒng guān qíng

【解釋】: 關 情:關 心,動 情。對 一 枝 一 葉 都 細 心 關 注。比 喻 對 人 民 的 疾 苦 細 致 入 微 的 關 懷。

【出處】: 清 · 鄭 燮 《濰 縣 署 中 畫 竹 呈 年 伯 包 大 中 丞 括》:「衙 齋 卧 聽 蕭 蕭 竹, 疑 是 人 間 疾 苦 聲。 些 小 吾 曹 州 縣 吏,一 枝 一 葉 總 關 情。」

【拼音代碼】: y z y q

3. 《卜運算元·詠梅》

一、原文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二、譯文

風風雨雨把春天送走了,漫天飛雪又把春天迎來。懸崖已結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麗競放。梅花她雖然美麗但不與桃李爭艷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來報。等到滿山遍野開滿鮮花之時,她卻在花叢中笑

三、作者朝代

【作者】毛澤東【朝代】近代 卜運算元·詠梅

(3)南枝一朵等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陸游一生酷愛梅花,將其作為一種精神的載體來傾情歌頌,梅花在他的筆下成為一種堅貞不屈的形象的象徵。聯系陸游的生平不難理解,詞中的梅花正是作者自身的寫照。陸游的一生可謂充滿坎坷。他出生於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正值北宋搖搖欲墜、金人虎視耽耽之時。

不久隨家人開始動盪不安的逃亡生涯,「兒時萬死避胡兵」是當時的寫照,也使他在幼小的心靈深處埋下了愛國的種子。盡管陸游的愛國熱情慘遭打擊,但其愛國志向始終不渝。這在他的詩歌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不難理解,其《卜運算元·詠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詩人一生對惡勢力不懈的抗爭精神和對理想堅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寫照。

二、作品賞析

詞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飽受摧殘、花粉猶香的梅花,比喻自己雖終生坎坷,絕不媚俗的忠貞,這也正像他在一首詠梅詩中所寫的「過時自合飄零去,恥向東君更氣憐」。

陸游以他飽滿的愛國熱情,譜寫了一曲曲愛國主義詩篇,激勵了並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謂「雙鬢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4. 有朵的古詩

一朵雲生袖《蝶戀花·寶琢珊瑚山樣瘦》
就中一朵《念奴嬌·對花何似》
羞得花枝一朵無《鷓鴣天·濃紫深紅一畫圖》
就中一朵《念奴嬌·對花何似》
一朵梅花《眼兒媚·煙花叢里不宜他》
朵雲冠子偏宜面《蝶戀花·小院朱扉開一扇》
指點牡丹初綻朵《浣溪沙》
梅朵半含霜《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興十韻》
朵朵賽《賀新郎·淺把宮黃約》
一朵紅雲深處《水調歌頭·風露洗玉宇》
朵頤安肯學羊斟《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賦》
只銷一朵南枝拆《再和五首》
寧飢勿朵頤《詰旦思之世豈有不押之韻輒和北山十首》
卷五紅雲一朵邊《病中九首》
老賊傍觀朵頤《錄漢唐事六言五首》
未有人知一朵開《小園即事二首》
一朵醉深妝《菩薩蠻·天涯客里秋容晚》
況逢一朵花新《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
試評書五朵《臨江仙·郊外黃垓端可厭》
一朵聊當一千秋《水調歌頭·淮海一星出》
數朵桂《滿江紅·歲歲登高》
放紅艷數朵《疏影·千門委玉》
萬朵芙蓉取次開《陪陳立道中書泛湖二首》
天然一朵玉芙蓉《浣溪沙·面面虛堂水照空》
不似嫩朵《三部樂·簾卷窗明》
芙蓉萬朵《花犯·渚風低》
膽瓶高插梅千朵《點絳唇·小閣清幽》
朝來幾朵茅檐下《鷓鴣天·手種梅花三四株》
一朵憑欄《念奴嬌·花王有意》
帶朵宜男草《夜行船·龜甲爐煙輕裊》
喝得耳朵聾《偈頌一百零二首》
踏破類雲幾朵山《天童送深兄歸湖州》
風動梨花朵《點絳唇·寒食今年》

5. 求南枝的小說《嫡子身份——許一世盛世江山》番外316章

番外之蘅蘭宮的生活3

昭元二十二年。

九月。

楊歆兒這時候已經六歲了,他也到了入學的年紀。

季衡為他選了兩個伴讀,其一是趙致禮的次子趙雲騫,趙雲騫比楊歆兒要大三歲多,但是他長得像他母親,瘦瘦小小的,幾乎不比楊歆兒高大多少,但性格卻是十分溫和穩妥,行禮答話都一板一眼井井有條,是個很好的伴讀人選,其二便是宗人府令楊欽桉的第三子,且這第三子還是個庶出,和楊歆兒同歲,叫楊鳳慈。

楊歆兒去過哥哥上學的勤學館不少次,對這里並不陌生。

現在勤學館里並沒有太多學生,陪著楊麒兒讀書的那些同窗,幾位皇親家的孩子,有兩位被接回家去了,徐家的長孫徐寅因身體太差,沒伴讀多久就回去養病去了,於是勤學館里也就只有了四個學生,楊歆兒沖遲他們加進去後,也只有七個,老師則是增加了三位,按時間排不同老師的課,因材施教,倒是不錯。

季衡有時候會去看一看,幾位老師他都是比較滿意的,學生之間也沒有出現他兒子欺負人的情況,他也就放心了。

楊歆兒入學的最初幾天,就如楊麒兒最初入學一樣,季衡都會親自送到勤學館,楊歆兒性格安靜,或者說是沉悶,他話少,喜歡悶著做自己的事情,只要誰不把他惹著了,他一向是好說話,要是真把他惹著了,他就會不管不顧地發一通火。

對於阿父送他上學,他雖然嘴上什麼也沒說,例如楊麒兒一向說的「阿父,我會想你」「阿父,我會乖乖聽夫子話」「阿父,你不要走」之類,其實這些情緒他都有,在課堂里坐下了,他會眼巴巴地盯門口一陣,等阿父真走了,也會失落一陣子。

這一天天氣比較好,季衡接見了幾位火器廠的重要設計師和工匠,一直談到下午,等他回蘭芷樓的時候,發現楊麒兒楊歆兒已經放學回來了,甚至趙雲銑和趙雲騫也在。

四個人在蘭芷樓里的大天井裡玩蹴鞠,楊歆兒雖然年紀小,倒是動作靈活,比起另外三個大孩子來,也並不差多少。

看到季衡回來了,四個人都停下了動作。

楊麒兒歡喜地跑到季衡跟前來,笑著道,「阿父,你回來了。」

楊歆兒則望著季衡沒說話,臉上的笑容則說明了一切,他很高興。

趙雲銑和趙雲騫都過來行了禮,「給皇後娘娘請安。」

季衡讓他們不要多禮後,又問道,「怎麼今日這般早就放學了么?」

最大的趙雲銑說道,「是皇上召了宋太傅說話,我們就先放學了。」

季衡略微詫異,但也沒再說什麼,只是道,「別摔到了。」然後揮揮手,讓他們繼續玩了。

雖然季衡並不管他們,但他到底回來了,趙雲銑和趙雲騫還是會有所顧忌,他們之後也沒有像開始那樣瘋玩。

楊笙兒睡了一場午覺,一直睡得個天昏地暗,坐起身來,發現阿父已經回來了,而且還坐在他的床邊看他,他就要季衡抱。

他已經三歲多了,說話很流利,走路也很穩當,只是有些嬌里嬌氣。

季衡給他擦了臉,讓乳母為他換了衣裳,又給他戴上帽子,然後把他給了女官,讓帶著出去走走,不要總悶在屋子裡。

季衡寫了一陣子東西,起身來走走的時候,就在樓上看到下面院子里幾個孩子都圍著楊笙兒,他覺得奇怪,就下了樓來。

楊笙兒哭著撲到季衡的身上,季衡彎腰把他抱了起來,然後問在一邊已經規規矩矩站好的四個男孩子,「這是怎麼了?怎麼把弟弟惹哭了?」

宮女們在一邊,看季衡在問皇子,就沒有過來回答。

楊麒兒扭捏了一下,說道,「沒做什麼了,只是想讓雲銑哥哥摸一下弟弟的臉有多軟。」

趙雲銑規規矩矩地躬身說,「皇後娘娘,我沒有摸,只是說要摸,四皇子殿下就哭了。」

楊笙兒是個貪吃鬼,故而長得白白胖胖的,甚至有雙下巴,眼睛大大的,粉粉嫩嫩的小嘴巴,頭上又被季衡給戴了個帽子,看起來,還真像個西洋的玩偶人娃娃。

他哭了幾聲,就趴在季衡的肩膀上控訴楊麒兒,「太子哥哥討厭。」

楊麒兒蹙眉委屈地說道,「哎呀,你長那麼多肉,摸一下都不告棗行嗎?」

季衡說楊麒兒道,「你是哥哥,應當照顧弟弟,你看看你都做了什麼。笙笙不喜歡被人摸,你就不要惹他。」

季衡對楊笙兒的教育就是,誰都不能隨便碰他,以免他被欺負,或者看到身體的異常。

因為季衡的這個教育,之後就散友李變成了除了特定的幾個人,誰都不能碰他,一碰他准要發火或者就哭起來了。

楊麒兒最後只好蔫蔫地應了。

然後又對季衡說了一句,「笙笙真的太胖了,比楊奉渚還要胖。」

季衡道,「他還小呢,你小的時候還不是胖嘟嘟的,好了,你們別亂玩了,今日的課業可都做完沒有,要是晚膳前沒做完,我可要發火了。」

四個人只好乖乖看書寫字去了。

季衡抱著楊笙兒,發現兒子的確是有點過於胖了,就親親他的臉說,「笙笙,以後可不要吃太多,你再吃,我可就抱不動你了。」

楊笙兒可憐兮兮地蹙著小眉毛,大約是大受打擊了,精神不大好。

因為趙致禮常年在外帶兵,回京的次數很少,他的兩個兒子,大部分時間就住在了宮里,有專門安排給他們的院子,一應伺候的仆從也不比皇子們少,他們只有時候回家去,故而對宮里很熟悉,對季衡也比較親近。

楊笙兒五歲的時候,他那身肥肉才稍稍少了一點,但還是胖嘟嘟的,不過雖然胖,大家一看到他依然要贊揚他長得漂亮,楊笙兒天生不大愛玩男孩子的那些東西,楊麒兒把皮球給他,要他和自己傳球玩,他就直接把球給扔了,然後去乖乖坐在一邊發呆。

楊麒兒只好讓小太監去把球撿回來,然後和楊歆兒玩。

趙雲銑長到十三歲後,就再不能留在宮里做伴讀了,而是要被召到他父親那裡去。

趙致禮已經是兩江總督,位高權重,但皇帝已經將軍政分開,趙致禮主要是總督軍務,趙雲銑前去,就是跑去受教訓當小兵的。

楊麒兒和楊歆兒知道他要走,都很捨不得。

趙雲銑對他們說這件事時,是放了學後,邀請楊麒兒和楊歆兒到他和弟弟住的院子里去說的。

楊笙兒也已經在勤學館里上學,而且是剛來上,看兩位哥哥都要跟著趙雲銑去他的院子里,他在後面跟著走了兩步,就說道,「哥哥,我也要去。」

楊麒兒回頭來看他,就說,「你不趕緊回蘭芷樓去,阿父知道了,會生氣。」

季衡有要求,楊笙兒必須按時回去,跟著楊笙兒的奴才們都是受了命令的。

楊笙兒蹙著好看的眉毛,泫然欲泣的樣子已經顯出了大美人的惹憐,「阿父不會生氣。」

楊麒兒看他硬是要跟著他們,不由有些惱火,跑到他跟前來,哄道,「笙笙乖,你跟著小慶兒他們回去吧,讓阿父知道我帶著你到處走,他會罵我。」

小慶兒是楊笙兒身邊的宮女,季衡沒在楊笙兒身邊安排太監。

楊笙兒哭哭唧唧地拉著他的袖子硬是要跟著他們去,楊麒兒無法了,只得讓小慶兒回去給季衡匯報此事,他則把弟弟拉著跟著自己一起走了,走了一會兒楊笙兒就走不動了,楊麒兒要讓自己的貼身小太監來背他,楊笙兒又不樂意了,不要那小太監碰,楊麒兒要被他惹得發火,站在那裡直眉瞪眼地說,「你要怎麼樣?」

楊笙兒泫然欲泣地望著他。

楊麒兒火只好滅了,苦哈哈地回視著他。

楊歆兒在旁邊說,「哥哥,阿父說不要別人碰弟弟,只能我們背他了。」

趙雲銑要來背楊笙兒,他也不要,只是躲在楊麒兒身後不出來,大家都不敢冒犯皇帝皇後的大寶貝兒一樣的四皇子殿下,最後楊麒兒只好自己把弟弟背了起來。

幸好他們有騎射和劍術課,楊麒兒的體能還不錯,不然他一背就要被壓趴下,他走幾步就要說幾句,「笙笙,你再長胖,我也背不動你了,你能不能少吃點點心。」

楊笙兒眨了眨那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很是可憐無辜,「我餓呀。」

楊麒兒道,「你吃那麼多還餓呀。」

楊笙兒說,「總是餓。」

楊麒兒要跪倒了,心想我怎麼有了這么一頭豬一樣的弟弟。

雖然心裡埋怨,但也只能累死累活地把他背去了趙雲銑的院子。

趙雲銑兄弟在書房裡招待了三位皇子殿下。

趙雲銑捧出了三份禮物給三人,楊麒兒的是一支紫竹笛,楊歆兒的是一套外面出的畫冊本隋唐英雄傳,楊笙兒的是一盒精緻的點心。

楊麒兒在椅子上坐下,他非常喜歡音樂,不過季衡不要他碰,楊歆兒能夠安安靜靜地看各種書,這本小人書倒是很得他的喜歡,而那盒給楊笙兒的點心,她拿到手裡打開那精美的木盒子,已經奶聲奶氣地吩咐下人去端水來他洗手,並拿筷子和碟子了——他要開吃了。

楊麒兒握著那紫竹笛子十分感動,他幾乎算是自學成才,因為楊欽治只教了他音律和古琴的彈奏方法,但就根據這么點知識,他看宮中樂師吹奏了笛子,他自己就會吹了。

他先是陶醉地試了音,又吹了一段從樂師那裡聽來的曲子,然後就對趙雲銑說,「雲銑哥哥,這個笛子不錯。」

趙雲銑還是個孩子,家教又嚴格,從九歲開始就在宮里長大,從沒有過自己一個人的情況,出宮了也一直有人跟著,他給幾個小夥伴准備禮物,都沒有同家裡說,所以這些全是他自己准備的,而且花自己的私房錢,他私房錢沒多少,因為收到的各種賞賜,過年過節得到的各種錢,都給他母親管理了,她母親怕他已經有了十三歲有很多錢會學壞,就只給他在宮里行走的錢,他在宮里打賞幾個人,也總會花費得差不多,每次都所剩無幾,所以只給楊麒兒買了一支紫竹笛子。

趙雲銑說,「太子殿下,你喜歡就好。我逛了幾個店才挑到了這一支。」主要是錢少,要買一支好的,又正好錢夠的,那實在不容易。

楊麒兒出宮的次數只有更少的,很羨慕宮外的繁華,就又說了一遍自己很喜歡這個禮物,然後對趙雲銑說,「你下次再回家去,給我再買些別的吧。」

趙雲銑便道,「麒兒,恐怕不成了,下次只能讓二弟帶。」

楊麒兒很詫異,「為何?」

趙雲銑便道,「今日這個是離別禮了,我父親回京來,過幾日就又要回江南去,他要我跟著他一起去,我明日就要離宮回家了,以後只有雲騫在這里。」

楊麒兒直接愣住了。

連捧著書已經看起來的楊歆兒都從書頁上抬起了頭來,看向了趙雲銑。

只有楊笙兒不懂離愁,已經拿著筷子在吃點心了。

房間里一時間很沉默安靜,只有窗外的秋蟬聲,還有楊笙兒吃點心的聲音。

楊麒兒朝楊笙兒看了過來,就是一聲驚呼,「啊!笙笙,你怎麼又吃上了。」

楊笙兒看向他,慢慢咀嚼著,等咽下去了,然後又放下筷子捧著茶杯喝了一口茶,才回答楊麒兒道,「哥哥,我餓了。」

楊麒兒簡直想仰天長嘯,「你怎麼又餓了,課間休息時,你不是吃過點心了嗎。」

季衡以前也是做伴讀的,知道學習很辛苦,上課上到中間一般都會餓,所以他有讓人准備點心,在皇子們中途休息的時間,就送過來,讓他們吃。

楊笙兒被哥哥說得很委屈,「我……我就是餓了呀。」

楊麒兒指著他說,「你……你,你還委屈上了嗎。方才本宮怎麼說的,讓你不要吃太多點心,你看你現在多胖。你再吃,我以後再不背你了。」

楊笙兒真是委屈極了,幾乎要哭了,但看他哥哥態度十分強硬,他就只好喚了在外面的宮人進來伺候他擦嘴,漱口,又洗了手,然後極其不情願地吩咐人把點心先收起來,然後還奶聲奶氣說,「給芙蓉拿著,我夜裡要吃。」做這個吩咐時,其語調之庄嚴,簡直像是他阿父在吩咐「各地三年一查冤案之事,定要實行。」這般氣勢儼然。

芙蓉是他身邊的小宮女,小慶兒回去了,芙蓉還在。

楊麒兒聽他弟弟這般說,就直接冷聲吩咐宮人道,「不要給芙蓉,給桂青拿著,回去了給阿父和父皇。」桂青是他身邊的小太監。

楊笙兒剛才吃著這點心十分好吃,沒想到被哥哥這般劫走了,就十分震驚地看著楊麒兒,楊麒兒板著臉道,「你晚上都不要吃東西了,你就是因為吃了就睡,睡了就吃,才長了一身肥肉。」

楊笙兒這下徹底惱怒了,覺得自己尊嚴遭受了侵犯,他大聲吩咐宮人把自己從椅子上抱了下去放到地上,黑白分明宛若兩汪泉水的眼睛瞪著楊麒兒,「哥哥你壞,我要回去找阿父告你去。」

楊麒兒一拍茶凳,「你敢!」

楊笙兒哇一聲哭了起來。

另外幾人面面相覷地看了看,楊歆兒只好出來做了和事佬,他過去把楊笙兒拉到自己身邊來,輕輕拍撫他讓他不要哭了。

因為楊笙兒這么一打岔,楊麒兒對趙雲銑要離開之事也並不那般無法忍受了。

三兄弟在趙雲銑這里坐了不短的時間,說了不少依依惜別的話,趙雲銑和楊麒兒感情最深,最後還過去抱了他一下,說道,「麒兒,你要保重,等我回來時,以後做你的將軍。」

楊麒兒強忍下眼中的淚水,作為太子,他自然是有太子的尊嚴和威嚴的,他點頭應了,說道,「本宮在這里等你回來。」

楊麒兒哼哧哼哧地背著不要別人背的楊笙兒,旁邊跟著楊歆兒,三人到太陽下山夜幕即將降臨的時候才回到蘭芷樓里。

蘭芷樓是一個大的建築群,只主樓就很大,旁邊還有東西配樓,楊麒兒和楊歆兒畢竟大了,便沒有再和父母一起住在主樓里,而是住在了東配樓里,不過這距離主樓也很近,因為樓上就直接有廊橋連接,從季衡所住走到他們的房間,也就百來步。

楊笙兒雖然和哥哥生了氣,但是要他那肥嘟嘟的身子走遠路,那也是太為難他了,所以他就在心裡大仁大義地原諒了楊麒兒,勉為其難地趴在他背上讓他背了自己。

回到蘭芷樓,季衡和皇帝都在書房裡,三個孩子前去問安,季衡看楊麒兒一額頭的汗,就說,「你做了什麼,怎麼熱成這個樣子,去擦一擦身換身衣裳,別一吹風,就病了。」

楊麒兒說,「阿父,我沒事。就是背了一下笙笙而已。」

楊笙兒也沒有告狀說哥哥左一句他肥右一句他肥的事情,規規矩矩地跟著哥哥們站在那裡。

皇帝就說道,「你們都去了趙雲銑那裡?是說他要離開的事情嗎?」

楊麒兒答道,「回父皇,正是。雲銑哥哥要隨其父下江南去。我們前去同他作別,盼他能志存高遠,磨礪心志,回來時能報效朝廷。」

皇帝說道,「以前他父親也是朕的伴讀,現在則是朕的左膀右臂,麒兒,你為太子,也要知道如何用臣子。」

楊麒兒恭恭敬敬答道,「是。」

皇帝又問了一下他們的課程,然後就說,「你們功課都還沒做,用過晚膳了要刻苦用功。」

三人都稱了是,然後皇帝對楊笙兒招了招手,楊笙兒跑了過去,撲到他的懷里,「父皇。」

皇帝柔聲問道,「今日可累?」

楊笙兒搖了搖頭,皇帝就說,「那就好。」

皇帝起身來把楊笙兒抱了起來,說,「下樓用膳吧。」

季衡也起了身,過來牽上了楊歆兒。

楊麒兒就自己走到了季衡的側後邊。

皇帝笑著和楊笙兒說,「朕的寶貝兒,你是不是又長胖了,朕看你沉了不少呢。」

楊笙兒蹙著眉看著他,委屈得沒說話。

他從皇帝的肩膀處往後面看去,發現太子哥哥抿著嘴,顯然是在忍笑,這下他就更是被打擊壞了。

用晚膳的時候,楊笙兒吃得特別遲疑,吃了個半飽,他就放下了碗筷。

連伺候他夾菜的宮人都覺得詫異了,心想四皇子這是怎麼了,今日的菜量只有往日的一半。

季衡看總是吃到最後的楊笙兒這次第一個放下碗筷,不由低聲問他,「笙笙,怎麼了,這就飽了?」

楊笙兒說,「在趙家哥哥那裡吃了些點心。」

季衡點點頭,就讓他再喝點湯,然後也就沒說什麼了。

作為子女,本該侍奉父母用膳,若是在一桌吃,也斷然沒有父母吃完了,自己還在吃的道理,不過他們也只是知道這個道理,季衡從來不讓他們餓肚子,他們想要吃多久都行,只要不在飯桌上沒有用餐禮儀,所以楊笙兒自己上桌握筷吃飯後,因為他吃得慢,就總是最後吃完。

楊笙兒雖然小,但是該背的課業都是要背的,要寫的字也不含糊,故而做作業做到了戌時過了,他餓極了,季衡知道他要吃宵夜,便吩咐了要為他送宵夜,他的宵夜已經送來了,但他也忍著,只吃了小小一塊點心,也就罷了。

季衡雖然忙,但總會注意到孩子在吃飯上的變化,看楊笙兒每頓都吃得少些了,不由很擔心地問道,「笙笙,你最近怎麼吃得這么少了。」

楊笙兒沒說哥哥和父皇都說他胖,只是囁嚅道,「我也不知道呀。」

季衡念頭一轉,問道,「難道是因為你父皇說了一聲你胖了?你還小,要長身體,你在乎這個做什麼。等你到十幾歲,就能瘦下來。」

楊笙兒眨了眨眼睛,「真的嗎?」

季衡點頭,「是啊。現在別餓著自己。」

於是楊笙兒的減肥計劃泡湯了。

6. 有一朵一枝這個成語嗎

包含一枝的成語

包含一枝的成語
詳細

〔 一枝一節 〕①本指樹木的枝節。②喻事物之細小部分。 詳細»
〔 一枝一棲 〕比喻找到一份職業或棲身之所 詳細»
〔 鷦鷯一枝 〕鷦鷯做窩,只佔用一根樹枝。比喻一個安身之處或一個工作位置。 詳細»
〔 巢林一枝 〕指鷦鷯築巢,只不過佔用一根樹枝。後以之比喻安本分,不貪多。 詳細»
〔 桂林一枝 〕桂花林中的一枝花。原為晉時郤詵的自謙語。後稱譽人才學出眾。 詳細»
〔 一枝之棲 〕棲:鳥停留在樹上。泛指一個工作位置。 詳細»
〔 桂折一枝 〕喻登科及第。 詳細»
〔 桂林一枝,崑山片玉 〕崑山:昆岡,古代產玉的地方。桂花林中的一枝花,崑山中的一塊玉。比... 詳細»
〔 枝外生枝 〕比喻派生、繁衍而出者。同「節外生枝」。 詳細»
〔 南枝北枝 〕南枝向暖,北枝受寒。比喻彼此處境的苦樂不同。 詳細»
〔 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 〕摑:用巴掌打。抽一鞭出現一條血痕,打一掌出現血印。比喻做事有... 詳細»
〔 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 〕摑:用巴掌打。打一棒出現一條血痕,打一掌出現血印。比喻做事有... 詳細»
〔 連理枝 〕不同根的草木、枝幹連生在一起。比喻恩愛夫妻或至死不渝的愛情 詳細»
〔傲霜枝〕傲:傲慢,蔑視。形容菊花凌霜傲雪,不為嚴寒所屈 詳細
〔 瓊枝玉樹 〕指披上冰雪的樹木。也比喻品格高潔的人。 詳細»
〔 共枝別干 〕比喻一個教師傳授下來的但又各人自成一派。 詳細»
〔 花枝招顫 〕形容打扮得十分艷麗。同「花枝招展」。 詳細»
〔節上生枝〕節:竹子分枝長葉的地方。枝節上又生出枝椏。比喻在不應出現問題的地方又產生了... 詳細
〔 枝葉旁牒 〕牒:記載宗族的譜牌。比喻旁系親屬 詳細»
〔左右枝梧〕支:支撐。撐住左邊,擋住右邊。形容處境困難,窮於應付,顧此失彼 詳細
〔 強本弱枝 〕強干弱枝。 詳細»
〔 巴結高枝 〕高枝:比喻權貴。向權貴獻媚取寵 詳細»
〔 強枝弱本 〕喻地方勢力強於中央,成尾大不掉之勢。 詳細»
〔 繁枝細節 〕繁多且細小的枝節。比喻事物的瑣細部分。 詳細»
〔 柔枝嫩條 〕柔嫩的枝條。比喻溫柔美貌的妙齡女子。 詳細»
〔詞無枝葉〕詞:言詞,詞句。形容文字簡煉,無枝蔓之辭。 詳細
〔 枝木之冠 〕冠:帽子。冠多華飾,好像樹木的繁枝

7. 墨梅古詩

歷代梅花詩
贈范曄
陸凱 南朝 宋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山園小梅
林和靖 唐
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台。

唐·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雜詠
唐·王維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
唐·庾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雪裡覓梅花
唐·蕭綱
絕訝梅花晚,爭來雪裡窺。 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 定須還剪采,學作兩三技。

梅花
唐·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梅花
宋·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冬日雜興
宋·張耒
空山身欲老,徂歲臘還來。 愁怯年年柳,傷心處處梅。
綠蔬挑甲短,紅蠟點花開。 冰雪如何有,東風日夜回。

再和楊公濟梅花
宋·蘇軾
莫向霜晨怨未開,白頭朝夕自相摧。 斬新一朵含風露,恰似西廂待月來。

贈嶺上梅
宋·蘇軾
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墨梅
宋·朱熹
夢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 如今白黑渾休問,且作人間時世妝。

題楊補之畫
宋·樓鑰
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見此三人。

雪梅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香。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從張仲謀乞臘梅
宋·黃庭堅
聞君寺後野梅發,香蜜染成宮樣黃。 不擬折來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釣雪舟倦睡
宋·楊萬里
小閣明窗半掩門,看書作睡正昏昏。 無端卻被梅花惱,特地吹香破夢魂。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
宋·蕭德藻
湘妃危立凍蛟背,海月冷掛珊瑚枝。 丑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曉寒知。

瓶梅
宋·張道洽
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雲淡月知。

紅梅
蘇東坡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 今年好為使君開。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 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 夏馥從來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梅花
元·王冕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

立春日賞紅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東風轉斗杓,陌頭楊柳雪才消。 曉來一樹如繁杏,開向孤村隔小橋。
應是化工嫌粉瘦,故將顏色助花嬌。 青枝綠葉何須辨,萬卉叢中奪錦標。

憶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膚,昔年伴我向西湖。 別來幾度春風換,標格而今似舊無。

西湖梅
元·馮子振
蘇老堤邊玉一林,六橋風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

鴛鴦梅
元·馮子振
並蒂連技朵朵雙,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畫角驚吹散,片影分飛最可傷。

題畫墨梅
元·陶宗儀
明月孤山處士家,湖光寒浸玉橫斜。 似將篆籀縱橫筆,鐵線圈成個個花。

陽山道中
元·釋善住
雨余春澗水爭分,野雉雙飛過古墳。 眼見人家住深塢,梅花繞屋不開門。

春晚雜興
元·方回
芳草茸茸沒屨深,清和天氣潤園林。 霏微小雨初晴處,暗數青梅立樹陰。

冬詞
元·郭鈺
疏林晴旭散啼鴉,高閣朱簾 地遮。 為問王孫歸也未?玉梅開到北枝花。

寄跡武塘賦之
明·夏完淳
逢花卻憶故園梅,雪掩寒山徑不開。 明月愁心兩相似,一枝素影待人來。

題畫梅
明·徐渭
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 不信試看千萬樹,東風吹著便成春。

王元章倒枝畫梅
明·徐渭
皓態孤芳壓俗姿,不堪復寫拂雲枝。 從來萬事嫌高格,莫怪梅花著地垂。

明·唐寅
題畫
雪壓江村陣作寒,園林俱是玉英攢。 急須沽酒澆清凍,亦有疏梅喚客看。

早春
明·陳繼儒
春風無力柳條斜,新草微分一抹沙。 欲向主人借鋤插,掃開殘雪種梅花。

宋徽宗畫半開梅
明·趙友同
上皇朝罷酒初酣,寫出梅花蕊半含。 惆悵汴宮春去後,一枝流落到江南。

畫梅
明·方孝孺
微雪初消月半池,籬邊遙見兩三枝。 清香傳得天心在,未話尋常草木知。

畫梅
明·陳道復
竹籬巴外野梅香,帶雪分來入醉鄉。 紙張獨眠春自在,漫勞車馬笑人忙。

畫梅
明·陳道復
梅花得意佔群芳,雪後追尋笑我忙。 折取一技懸竹杖,歸來隨路有清香。

梅花落
明·薛暄
檐外雙梅樹,庭前昨夜風。 不知何處笛,並起一聲中。

早梅
明·通潤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 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

丁卯新正三日寫梅
明·李日華
檀口粉肋含笑語,春風拂拂為開懷。 酒人得此添狂興,詩句從天潑下來。

題畫詩冊頁
清·普荷
無事不尋梅,得梅歸去來。 雪深春尚淺,一半到家開。

山中雪後
清·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睛雲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畫梅
清·金農
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樓若有人。 清到十分寒滿把,如知明月是前身。

題唐解元小景
清·惲壽平
雪後輕橈入翠微,花溪寒氣上春衣。 過橋南岸尋春去,踏遍梅花帶月歸。

題梅花
清·汪士慎
小院栽梅一兩行,畫空疏影滿衣裳。 冰華化雪月添白,一日東風一日香。

早梅
清·寧調元
奼紫嫣紅恥效顰,獨從末路見精神。 溪山深處蒼崖下,數點開來不借春。

枯梅
清·吳淇
奇香異色著林端,百十年來忽興闌。 盡把精華收拾去,止留骨格與人看。

題畫梅
清·李方膺
梅花此日未生芽,旋轉乾坤屬畫家。 筆底春風揮不盡,東塗西抹總開花。

題畫梅
清·李方膺
揮毫落紙墨痕新,幾點梅花最可人。 願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

梅花詩
清·俞樾內子
耐得人間雪與霜,百花頭上爾先香。 清風自有神仙骨,冷艷偏宜到玉堂。

和內子梅花詩
清·俞樾
庭院無塵夜有霜,見來不是等閑香。 寒宵同作羅浮夢,絕勝東坡在雪堂。

雨中元墓探梅
清·宋犖
探梅冒雨興還生,石逕鏗然杖有聲。 雲影花光乍吞吐,松濤岩溜互喧爭。
韻宜禪榻閑中領,幽愛園扉破處行。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題名。

落梅
清·律然
和風和雨點苔紋,漠漠殘香靜里聞。 林下積來全是雪,嶺頭飛去半為雲。
不須橫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紛紛。

梅 花 詩
高啟
瓊枝只合在瑤台,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絕幾回開。

《紅樓夢》訪妙玉乞紅梅
曹雪芹

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 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
入世冷桃紅雪去,離塵香割紫雲來。 槎椏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

《紅樓夢》詠紅梅花(紅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紅,沖寒先已笑東風。 魂飛庾嶺春難辨,霞隔羅浮夢未通。
綠萼添妝融寶炬,縞仙扶醉跨殘虹。 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

《紅樓夢》詠紅梅花 (梅字)
曹雪芹
白梅懶賦賦紅梅,逞艷先迎醉眼開。 凍臉有痕皆是血,酸心無恨亦成灰。
誤吞丹葯移真骨,偷下瑤池脫舊胎。 江北江南春燦爛,寄言蜂蝶漫疑猜。

《紅樓夢》詠紅梅花 (花字)
曹雪芹
疏是枝條艷是花,春妝兒女竟奢華。 閑廳曲檻無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夢冷隨紅袖笛,遊仙香泛絳河槎。 前身定是瑤台種,無復相疑色相差。

贈范曄
南北朝 陸凱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早梅
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旁傍溪橋。 不知進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寒夜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王琪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真適園梅花盛放
王 鏊
花間小坐夕陽遲, 香雪千枝與萬枝。 自入春來無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詩。

《雜詩》之一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初識梅花
盧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 江南好斷北人腸。 胭脂桃頰梨花粉, 共作寒梅一面妝。
次韻中玉早梅
黃庭堅
折得寒香不露機, 小穸斜日兩三枝。 羅帷翠葉深調護, 已被游蜂聖得知。
十一月後庭花盛開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開, 開時曾達千百回。 春風豈是多情思, 相伴花前去又來。
墨 梅
張臬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暗香疏影
姜夔
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 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 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
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 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卜運算元.詠梅
宋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臨江仙.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 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 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殢人嬌.後亭梅開有感
李清照
玉瘦香濃,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樓楚館,雲間水遠。
清晝永,憑欄翠簾低卷。 坐上客來,尊前酒滿,歌聲共水流雲斷。
南枝可插,更須頻剪,莫待西樓,數聲羌管。
孤雁兒
李清照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 沈香煙斷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
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
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 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玉樓春.紅梅
李清照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末? 不知醞藉幾多時,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 要來小看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漁家傲
李清照
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 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 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梅花引. 荊溪阻雪
蔣捷
白鷗問我泊孤舟 是身留,是心留? 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
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 舊游舊游今在不?花外樓,柳下舟。
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 漠漠黃雲,濕透木棉裘。
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清平樂
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蝶戀花
歐陽修
簾幕東風寒料峭,雪裡香梅,先報春來早。 紅蠟枝頭雙燕小,金刀剪綵呈纖巧。
旋暖金爐薰蕙藻。酒入橫波,困不禁煩惱。 綉被五更春睡好,羅幃不覺紗窗曉。
臨江仙
辛棄疾
老去惜花心已懶,愛梅猶繞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 更無花態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帶溪雲。 醉中渾不記,歸路月黃昏。

熱點內容
插花動員 發布:2025-04-29 04:09:16 瀏覽:608
火辣樹小盆景 發布:2025-04-29 04:01:57 瀏覽:82
七夕銀 發布:2025-04-29 03:58:11 瀏覽:801
印度歌櫻花雨 發布:2025-04-29 03:56:44 瀏覽:665
烏市花店網站 發布:2025-04-29 03:31:37 瀏覽:356
老蘭花盆 發布:2025-04-29 03:30:21 瀏覽:930
商場七夕美陳 發布:2025-04-29 03:30:19 瀏覽:603
貔貅盆景 發布:2025-04-29 03:28:12 瀏覽:938
紅樓珠茶花 發布:2025-04-29 03:21:40 瀏覽:122
2015情人節是那天 發布:2025-04-29 03:20:22 瀏覽: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