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怎麼來歷
A. 2.14情人節的由來是什麼
2.14情人節的由來是: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出現全面危機,經濟凋敝,統治階級腐敗,社會動盪不安,人民紛紛反抗。貴族階級為維護其統治,殘暴鎮壓民眾和基督教徒。是時有一位教徒瓦倫丁,被捕入獄。在獄中,他以坦誠之心打動了典獄長的女兒。
他們相互愛慕,並得到典獄長女兒的照顧。統治階級下令將他執行死刑。在臨刑前,他給典獄長女兒寫了一封長長的遺書,表明自己是無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典獄長女兒深深眷戀。
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處死刑,後來,基督教徒為了紀念瓦倫丁為正義、為純潔的愛而犧牲自己,將臨刑的這一天定為「聖瓦倫節」,後人又改成「情人節」。
節日發展:
單身漢們對「情人節」早晨所遇到的第一個人格外關注,因為如果你未婚而且正在尋覓伴侶,你註定要與2月14日所見到的第一個人結婚,至少這個人會在你的生命里起舉足輕重的作用。
如果你不怕羞,你可以一大早給你的意中人打電話,要求搭乘對方的車上班。或者閉門不出,到中午再出去,也是一個不錯的對策。
未婚女子相信如果把鞋擺成T字型放在床下,而且開著窗的話,就一定會夢見自己的心上人或者發現他站在床前。這在農村的成功率更高,因為她的追求者可以從窗口窺見特地擺放的鞋子。
義大利的情侶們相信,在情人節的那一天在朱麗葉愛牆上互相發送表達愛意的小紙條,會得到愛神的青睞和眷顧。
唱情歌是情人們表達愛意的一種形式,有時男性會籍著唱情歌向愛人求婚,尤其在情人節這種有意義的日子更為常見。
B. 情人節的來歷誰知道
有許多小情侶都會在2月14日和自己的心愛之人度過情人節,那麼情人節的來歷卻很少人知道,今天我來給大家普及下情人節的來歷!
情人節的來歷
瓦倫丁節,又稱情人節,是歐美和大洋洲的一些國家的民族節日。此節日的來源甚多,但一般是以羅馬聖教徒瓦倫丁被處死,後被定為「情人節」較為普通。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出現全面危機,經濟凋敝,統治階級腐敗,社會動盪不安,人民紛紛反抗。貴族階級為維護其統治,殘暴鎮壓民眾和基督教徒。
當時有一位教徒瓦倫丁,因反抗貴族統治被捕入獄。在獄中,他以坦誠之心打動了典獄長的女兒。他們相互愛慕,互訴衷腸。後來,當時的執政者下令將瓦倫丁執行死刑。在臨刑前,他給典獄長女兒寫了一封長長的遺書,表明自己是無罪的,並且向她表白自己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其的深卜純深眷戀。
在瓦倫丁被處死友備刑後,基督教徒為了紀念瓦倫丁的純潔、正義與愛,將行刑這一天定為「聖瓦倫丁節」。後來,由於瓦倫丁和典獄長女兒的感人愛情,人們型告咐又將這一天稱為「情人節」。
情人節習俗
中國大陸
一般是男生送女生禮物比較正式,女生也要有所表示。除此之外的重要活動內容是到比較浪漫的地點共進晚餐。互相在網路愛牆發送祝福也成為新的時尚,表示愛情的承諾與永恆。對於正在追求女孩的男生來說,如果這一天女孩接受了他的情人節禮物或者表示接受邀請,就意味著戀愛關系的確定。
中國台灣
也慶祝這個節日,未有交往對象年輕男女常在這天向心上人告白,情侶亦會在這天約會。
中國香港
香港:受到西方文化長期影響下,慶祝情人節已有多年歷史。男女會互贈禮物,男送女的標准禮物通常是鮮花、巧克力、首飾等,女送男的一般是手錶、領帶等男士服飾用品,並且常會到餐廳享用燭光晚餐。
中國澳門
在情人節日,男女情侶都非常重視這天的節日。男送女鮮花,女則會送給男朱古力(巧克力)。
中國人在愛意表達方面一向比較害羞,很多人的愛藏在心底不願表達出來,就在情人節,藏起我們的害羞,既然心中有愛,就馬上行動起來!
C. 情人節的由來是什麼
如今在一年裡,每個月的14號,都被賦予不同的含義,分別是12個不同主岩兄題的情人節。
1、日記情人節(Diary Day),即每年的1月14日。
在這一天,情侶們會互贈足足記錄一整年戀愛情事的戀愛日記本,以此象徵兩人將攜手走過未來一年,並留下更多美好的回憶,其實質就是促進倆人感情升溫的一個流程。
在這天,單身的人也會把對自己喜歡的人要有表白和對以後的計劃,寫在自己的日記本里,在心中撒下愛的種子。
(3)情人節怎麼來歷擴展閱讀:
如何挑選每個月的情人節禮物:
1月14日為日記情人節:1月是一年的開始,每年的1月14日,情侶之間可以相互贈送日記本,用來記錄接下來一年的戀愛事,以此象徵兩個人可以攜手走過未來的一年,在日記本上記錄下屬於二人的美好回憶。寫日記是很多人的習慣,可以在日記里找到屬於自己的世界,訴說喜怒哀樂,所以,將美好的愛戀留存於日記中,也是一件對愛情細心的體現!
2月14日為傳統情人節:選擇鮮花、巧克力作為甜蜜的替代物,嗅著畫的芬芳,感受巧克力在嘴裡化開的醇厚,就像愛情濃情蜜意。
3月14日為白色情人節:最開始3月14日的情人節是沒有固定名字的情人節,與2月14日同叫情人節,之後,為了將兩個節日分開,才將3月的情人節定為「白色情人節」。2月14日女孩送男孩禮物表達情意之後,如果對方也有同樣的好感或情意,就會在3月14日回送女孩一份情人節禮物,表示彼此心心相印,反之,便算是委婉的拒絕,而對於已經在一起的情侶來說,這一天則是回贈對方情人節禮物的日子。
4月14日為黑色情人節:卻並非成雙成對,而是給單身的人過的單身情人節。在這天,單身的人會首選黑色衣服來迎合節日的氣氛,其實就算是單身,也可以為自己選擇一件黃色的衣服,符合季節氛圍,給人一種內心明媚、陽光的感覺。
5月14日為玫瑰情人節:5月的天氣宜人,正是玫瑰發芽的季節,可以與心愛的人計劃一場郊遊,與愛人一起去體會暖意融融的大自然!
6月14日為親親情人節:可以准備一頓燭光晚餐,為一吻定終生來一個浪漫的鋪墊。
7月14日為銀色情人節:剛好就是今天,是一個帶著愛人回家見父母的好日子,這個月的情人節是最省錢的情人節,因為在今天,任何開銷都由父母支付,所以要提前給父母打好預防針。被稱為銀色情人節,怎麼會少了銀質飾品,挑選兩枚銀制戒指,牢牢的套住他(她)!
8月14日為綠色情人節:當然和象徵清新自然的森林脫不了干係,如果沒有時間與愛人共赴森林之旅,就買一些盆栽植物送給另一半,凈化空氣的的同時,澆水、剪枝的一刻就是多思念你的一分。
9月14日為相片情人節:在9月蔚藍的天空、發黃的樹葉做陪襯的街道邊合影,用相片記錄甜蜜時刻,盡管禮輕情意重,一本相冊也是千金不換的獨家記憶。
10月14日為葡萄酒情人節:選擇葡萄酒送給心愛的人,如果你的愛人不勝酒力,輕輕淺酌,小飲怡情,互訴衷腸,養顏潤色。零食也不錯,把她養成胖胖的,就不會跑的離你太遠!
11月為電影情人節:電影院作為情侶們約會的好地方,恨不得常駐電影院,在吃著爆米花、喝著橙汁,看著電影畫面的轉換間愛情也隨著時間變換。
12月14日為擁抱情人節:鮮花、巧克力固然好,在寒冷的季節卻也不見得可以抵過一個溫暖的擁抱。
D. 情人節的來歷
情人節是歐美和大洋洲的一些國家的民族節日,來源甚多,但一般是以羅馬聖教徒專瓦倫丁被屬處死,後被定為「情人節」較為普通。其來歷具體如下:
《世界書籍網路全書》提供了資料表明關於情人節的起源,其實眾說紛紜。
該網路全書指出:據說在公元200期間,羅馬皇帝克勞狄二世禁止年輕男子結婚。他認為未婚男子可以成為更優秀的士兵。一位名叫華倫泰的教士違反了皇帝的命令,秘密為年輕男子主持婚禮。傳聞說華倫泰於公元269年2月14日被處決。
據《天主教網路全書》指出,公元496年,教宗聖基拉西烏斯一世在公元第五世紀末葉廢除了牧神節,把2月14日定為聖華倫泰日。
這個節日現今以聖瓦倫廷節」——亦即情人節——的姿態盛行起來。
E. 情人節來歷是什麼
中國的情人節就是七夕節。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由上古星宿崇拜演化而來,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經歷史發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至於牛郎織女的故事是這樣的:這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民間愛情故事。講的是孤兒牛郎依靠哥嫂過活。受盡哥嫂虐待,他被迫分家出來,靠一頭老牛耕田養活自己。有一天,織女和諸仙女下凡嬉戲,在河裡洗澡,老牛忽然張口說話,勸牛郎去相見,並且告訴牛郎如果天亮之前仙女們回不去就只能留在凡間了,於是牛郎待在河邊看七個仙女,他發現其中最小的仙女很漂亮,頓生愛意,想起老牛的話,於是他悄悄拿走了小仙女的衣服,仙女們洗好澡,准備返回天庭的時候,小仙女卻發現衣服不見了只能留下來,牛郎在此時出來,和小仙女製造了邂逅。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兩個人相愛了,小仙女便嫁給了牛郎,不再想回天上去。婚後,他們男耕女織,生了一兒一女,生活十分美滿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命令王母娘娘押解織女回天庭受審。老牛不忍他們妻離子散,於是觸斷頭上的角,變成一隻小船,讓牛郎挑著兒女乘船追趕。眼看就要追上織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頭上的金釵,在天空劃出了一條波濤滾滾的銀河。牛郎無法過河,只能在河邊與織女遙望對泣。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天帝無奈,只好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上會面一次,喜鵲也會在身邊。以後每年的七月七日牛郎織女都會見面了
F. 情人節的由來
版本一:Valentine'sday是情人節在英語里的叫法。從字面上來看,很難看出中西方叫法之間有什麼聯系。這裡面隱藏著一個動人的故事。
大約在公元三世紀的羅馬,那時愷撒已經死去快三百年了,暴君Claudius當政。當時,羅馬內外戰爭頻仍,民不聊生。為了補足兵員,將戰爭進行到底,Claudius下令,凡是一定年齡范圍內的男子,都必須進入羅馬軍隊,以生命為國家效勞。自此,丈夫離開妻子,少年離開戀人。於是整個羅馬便被籠罩在綿長的相思中。對此,暴君大為惱火。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竟然下令禁止國人舉行結婚典禮,甚至要求已經結婚的毀掉婚約。
然而,暴政禁止不了愛情。就在暴君的國都里,居住著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就是Valentine,我們的主人公。他不忍看到一對對伴侶就這樣生離死別,於是為前來請求幫助的情侶秘密地主持上帝的結婚典禮。一時間,這一令人振奮的消息在整個國度傳開,更多的情侶秘密地趕來請求修士的幫助。
但是,事情很快還是被暴君知曉了,於是他再一次顯示了殘暴面目——將修士打進大牢,最終折磨致死。修士死的那一天是2月14日,公元270年的2月14日。
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敢於與暴君斗爭的人,漸漸地使得2月14日成為一個節日。很多世紀過去了,人們再也記不得Claudius的大名,再也記不得他的權杖與寶劍,但依然會紀念Valentine修士,因為那個日子是Valentine'sday,是情人節。
版本二:在古羅馬時期,二月十四日是為表示對約娜的尊敬而設的節日。約娜是羅馬眾神的皇後,羅馬人同時將她尊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接下來的二月十五日則被「盧帕撒拉節」,是用來對約娜治下的其他眾神表示尊敬的節日。
在古羅馬,年輕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嚴格分開的。然而,在盧帕撒拉節,小夥子們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心愛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這樣,過節的時候,小夥子就可以與自己選擇的姑娘一起跳舞,慶祝節日。如果被選中的姑娘也對小夥子有意的話,他們便可一直配對,而且最終他們會墜入愛河並一起步入教堂結婚。後人為此而將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定為情人節。
版本三:一本英語辭典上注釋說,范泰倫節(情人節)二月十四日,來源於古羅馬的牧神節。據說鳥類在這一天開始交配。那時的風俗是:在牧神節期間,每個青年男子從一隻盒子里抽簽,盒子里放的是寫有青年女子姓名的條子。抽到誰,誰就成為那個青年男子的心上人。後來這個節日改為紀念一位叫瓦倫丁的基督教聖徒。
古羅馬青年基督教傳教士聖瓦倫丁,冒險傳播基督教義,被捕入獄,感動了老獄吏和他雙目失明的女兒,得到了他們悉心照料。臨刑前聖瓦倫丁給姑娘寫了封信,表明了對姑娘的深情。在他被處死的當天,盲女在他墓前種了一棵開紅花的杏樹,以寄託自己的情思。這一天就是2月14日。現在,在情人節里,許多小夥子還把求愛的聖瓦倫丁的明信片做成精美的工藝品,剪成蝴蝶和鮮花,以表示心誠志堅。姑娘們晚上將月桂樹葉放在枕頭上,希望夢見自己的情人。通常在情人節中,以贈送一枝紅玫瑰來表達情人之間的感情。將一枝半開的紅玫瑰作為情人節送給女孩的最佳禮物,而姑娘則以一盒心形巧克力作為回贈的禮物。
據說,巧克力成份之一苯基胺能引起人體內荷爾蒙的變化,跟熱戀中的感覺相似。
參考資料:http://www.54youth.com.cn/gb/paper123/1/class012300005/hwz86170.htm
G. 情人節的來歷
H. 情人節的來歷是什麼
1、2月14日是公歷一年中的第45天,離全年的結寬埋束還有320天(閏年則還有321天)。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國家傳統的情人節。
2、公元270年——羅馬聖教徒瓦倫丁被處死,此日被後人定為「情人節」。瓦倫丁節,又稱情人節,是歐美和大洋洲的一些國家的民族節日。此節日的來源甚多,但一般是以羅馬聖教徒瓦倫丁被處死,後被定為「情人節」較為普通。
3、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出現全面危機,經濟凋敝,統治階級腐敗,社會動盪不安,人民紛紛反抗。貴族階級為維護其統治,殘暴鎮壓民眾和基督教徒。是時有一位教徒瓦倫丁,被捕入獄。在獄中,他以坦誠之心打動了典獄長的女兒。他們相互愛慕,並得到典獄長女兒叢陸的照顧。統治階級下令將他執行死刑。在滲巧頃臨刑前,他給典獄長女兒寫了一封長長的遺書,表明自己是無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典獄長女兒深深眷戀。
4、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處死刑,後來,基督教徒為了紀念瓦倫丁為正義、為純潔的愛而犧牲自己,將臨刑的這一天定為「聖瓦倫節」,後人又改成「情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