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214情人節閹割事件

214情人節閹割事件

發布時間: 2021-01-23 21:47:34

Ⅰ 男人明明不喜歡你,卻還和你愛媚不清,怎麼辦閹割了他嗎

那隻是把你當情人,是他的備胎而已
對這樣的男人,果斷遠離就好
沒必要傷害他,不然自己要負後果

Ⅱ 是誰閹割了我們

「閹割」這個詞用得雖然狠了點,但不狠不足以驚心動魄,不狠不足以警示國人。如果有的人連看到這種狠的字眼都無動於衷的話,那麼他的人性真的是麻木的,他的生活無異於行屍走肉,他活著也沒什麼意義了。這些觀點真的很好,正合我意。在這個舉國同慶、一片歡騰、渾渾噩噩、隨波逐流的當下,看看這樣的文章,可能還能反省一下自己。
1、人性
中國人和洋人在性格上的差異已經世所公認,那就是中國人比較內斂,而洋人比較狂放。即使中國人有手舞足蹈的時候,和洋人也是大有差別,比如莫斯科街頭那些跳舞的老人和哈爾濱大街上扭大秧歌的老人的表情大不一樣。那些跳舞的俄羅斯老頭兒和老太太們表情生動豐富,讓人看得出他們是從心裡快樂,而哈爾濱街頭扭大秧歌的老頭兒和老太太們大都表情呆板,舉手投足間都有一種被迫的感覺。這也許是因為東北大秧歌與俄羅斯民間舞蹈不同,大秧歌要求整齊劃一,要求規矩,而俄羅斯民間舞蹈則是自由發揮隨興所至。但哈爾濱的老人們之所以選擇了扭秧歌,俄羅斯老人之所以選擇了跳舞,這就是兩個民族的文化差異了。
中國人的這種內斂在漢族人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我在黑龍江農村時,居住在一個荒涼的山坡上,冬天的早晨,看著山外的農民進山打柴,他們從山腳下的大道趕著馬車或牛車走過。天氣寒冷,那些朝鮮族人都是站在車上,啊啊地唱著,好像是用唱歌來抵抗嚴寒,而漢族農民全都蜷曲在車上,盡量地縮緊脖子,一聲不響地忍受著寒冷。這現象讓我百思不得其解。還有,比方說朝鮮族屯子里青年人結婚,老人們都會跳起舞來歡迎新娘,而漢族村子裡結婚,老人們只是招待客人大吃大喝。這雖然說是一種習俗,但更是一種民族性格的差異。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呢?
好像古代的中國人不是這樣的,比方說我們都熟悉的那首詩,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他的朋友汪倫唱著歌走著舞步給他送行來了。盡管李白常常有「白發三千丈」等不著調的誇張,但我相信他這一送別的細節是真實的。而細節,往往比那些改朝換代,戰爭殺伐更能接近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不過,你設想一下,如果是今天,在碼頭或車站一個大老爺們又跳又唱地送朋友,那不是神經病是什麼?
這不能歸於是天性上的差別,我覺得我孩子時也並不像現在這樣呆頭呆腦,也愛說愛笑,也調皮搗蛋,也愛唱歌兒,也會吹笛彈琴。可見小時候我是一個很活潑的孩子,也就是很張揚。我的爺爺常責備我話太多,不穩重,他在臨終時還讓人帶口信給我,說我腦子夠用,但聰明外露。他老人家一直為我的外向性格擔心。他不知道那時遠在東北的孫子早已經變得老實聽話,規規矩矩,再也不多說多笑,更不再唱歌彈琴,一天天正在變得沉默寡言,木頭木腦。
我這一輩子是這樣活過來的,從來不敢在公眾面前發言講話;從來不敢對領導的話說「不」字;從來不敢在領導面前放聲大笑;從來就對陌生人心懷恐懼;從來沒喝酒情緒失控過;從來沒跳過舞——真的,一次也沒有。我就這樣呆頭呆腦,誠惶誠恐,唯唯諾諾,謹小慎微地過了一輩子。
在農村,公牛一般都是要閹割的。閹割過的公牛老實,聽話,只知道幹活再也不想別的。大家都知道,閹牛就是把它的睾丸給割掉。雖然只去掉了那麼多餘的一小塊兒肉,但它從此就會大有改變,再也不會發怒頂人,不會調皮搗蛋,永遠失去了那種狂放的生氣。有一種閹的手術並不給它割掉,但是更殘忍,那叫「捶牛」,就是用兩根木棍把牛的卵子夾緊,繩子捆住,然後一下一下往下捶,直到把牛的睪丸給捶得稀爛,完全失去功能。從此牛就不再調皮搗蛋。
2、愛情
有時候,我就在問自己。如今說感情,是不是一種病。
關心的是油價,房價,連老大爺老太太都知道盯著那電子屏看著股市行情。我這般小青年還在談這些。真不思上進。的確,感情就是無聊的時候拿來蒙人的東西。我越來越發現。現今大家關心的食品保值期。而不是一段感情會不會過期。這就是生活。心是自己,但病會傳染人。所以,你郁悶是你的事情。你有病那就得閃遠一點。
此類話題無所謂爭辯。大家潛意識里似乎都有那麼個概念。把感情物質化。希望這樣表現的誠懇。包括我最尊重的親情。最渴望的愛情。最欣賞的友情。
沒事打個電話問候親情,沒事一路打望愛情。沒事拉著友情喝酒。所有的東西似乎都不會存在單純的語言思維的空間。而真正看來,感情的確很唯心,但現實是唯物的。於是,我想。
感情不過一塊鮮肉吧,被我這般的流浪狗叼了去。再窩在角落慢嚼細咽。
玫瑰花與胡蘿卜。
罪過罪過,在下生平只買過一朵玫瑰花。真是可憐。
玫瑰花。一直以來霸佔著愛情的代言人職位。不知道是從哪個故事再理出這個淵源。但,的確被大眾所認可了。於是,給情人愛人買玫瑰。一直未變。假設,讓一個女人挑。我想除了餓死鬼轉世。幾乎都會要玫瑰花。
而我,只是看著電視學了做一朵胡蘿卜花的男人。終究,沒資格去說緣分。
啥時候,胡蘿卜能代言愛情呢?我郁悶。
誰閹割了我的愛情。
話說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二師將軍李廣利起兵討伐匈奴,李陵(飛將軍李廣之孫)以別將的身份,率領五千步卒押運糧草輜重,兵出居延,在浚稽山,與單於遭遇。匈奴以八萬騎兵圍攻李陵,經過八晝夜的戰斗,李陵斬殺了一萬多匈奴,但由於他得不到主力部隊的後援,結果彈盡糧絕,不幸被俘。
原本指望李陵忠烈戰死的武帝,聽到李陵兵敗被俘的消息,龍顏大怒,欽定李陵「族滅」大罪。滿朝文武皆察言觀色,趨炎附勢,紛紛落井下石,指責李陵的罪過,只有司馬遷一人站出來為李陵辯護。司馬遷的辯護不僅沒有拯救李陵,反而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被判處死刑,罪名僅僅是「越職言事」。
後人在慨嘆司馬遷命運多舛的同時,對司馬遷獲此重罪大惑不解。實際上,司馬遷獲罪的原因之一是他挑戰了權威,忤逆了「龍」意。朕斷定的叛徒,就是叛徒,哪管他是假意詐降,還是曲線救國。二是你替李陵辯護就辯護吧,說什麼二師將軍李廣利沒有盡到責任。李廣利何許人也,寡人的大舅子。指責我的寵臣親信,那不就是抽我的嘴巴嗎?
據漢朝法律,死刑有兩種減免辦法:一是拿錢買命,有點像今天的退回贓款寬大處理;二是接受「腐刑」。小小太史令家徒四壁,不像今天的娛記,揪住人家的小辮子要封口費,當然拿不出巨資贖罪。他出乎意料德選擇了接受殘酷地摧殘肉體和精神的腐刑。寧為瓦全,不為玉碎,《史記》是他忍辱負重活了下來的唯一理由。
話說公元2007年歲末,我像太史公司馬遷一樣被「閹割」了。不過,太史公被割掉的是命根,這一點,我比他幸運,我還可以在晚上繼續進行「創造人類」的偉大事業;我被割掉的是筆桿,這一點,他比我幸運,他還可以用《史記》罵罵武帝祖宗劉邦的下三濫。

熱點內容
廣場舞杜鵑花 發布:2025-02-13 22:02:16 瀏覽:623
插花聲音 發布:2025-02-13 21:59:43 瀏覽:705
為荷花而來 發布:2025-02-13 21:49:41 瀏覽:52
盆景書中文版 發布:2025-02-13 21:44:23 瀏覽:691
紫玫瑰馬鈴薯 發布:2025-02-13 21:43:29 瀏覽:776
祭逝鮮花 發布:2025-02-13 21:28:29 瀏覽:399
種蘭花的土能種康乃馨嗎 發布:2025-02-13 21:05:43 瀏覽:275
大梔子花一年開幾次花 發布:2025-02-13 20:53:15 瀏覽:747
梅花台戲曲 發布:2025-02-13 20:52:34 瀏覽:820
普通茉莉花跟寶珠茉莉花誰香 發布:2025-02-13 20:46:54 瀏覽: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