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冤魂

七夕冤魂

發布時間: 2023-05-24 18:11:12

七夕的日期

在我國,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爭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液祥碼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宴態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而農歷七月十四是盂蘭節(鬼節)原意是敬賀和感恩的意思,最起源是公元前五世紀的印度。佛經《枷藍經》中有這段記載:佛祖座下神通力最強的弟子,木蓮,他的母親生前作惡太多,死後墮入阿鼻無間地獄,受無間苦。木蓮雖然神通力最強,卻始終要看著母親受苦,無能為力,便求助佛祖。佛祖指示要在七月十五這一天,讓木蓮宴請十方僧侶齋食,等十方僧侶為木蓮的母親誦經超度,也為騷擾木蓮母親的冤魂超度,讓木蓮母親可以得到安寧。因為七月十五接近收獲的季節,最重要也是一年中既不熱也不冷的時候,所以最適合超度游鬧哪離的冤魂。

七夕沒有定在陽歷的七月十四!

Ⅱ 中國傳統節日的美文佳句

  1.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2.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3.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4.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黃庭堅《清明》

  5. 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6. 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7. 萬物迎春送殘臘,一年結局在今宵。——戴復古《除夜》

  8. 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9.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高翥《清明日對酒》

  10.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馮延巳《鵲踏枝·幾日行雲何處去》

  11. 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盧摯《沉醉東風·七夕》

  12.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晏殊《中秋月》

  13.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高啟《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14.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龍山飲》

  15. 清明又近也,卻天涯為客。——曹組《憶少年·年時酒伴》

  16. 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17.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孟雲卿《寒食》

  18.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秋瑾《滿江紅·小住京華》

  19.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20.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21.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22. 短籬殘菊一枝黃。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呂本中《南歌子·驛路侵斜月》

  23. 聽元宵,今歲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宮·元宵》

  24.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5. 一月可曾閑幾日,百年難得閏中秋。——慧霖《閏中秋玩月》

  26. 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27. 恨人間、會少離多,萬古千秋今夕。——張埜《奪錦標·七夕》

  28.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邊貢《午日觀競渡》

  29.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

  30.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31. 兩情纏綿忽如故。復畏秋風生曉路。——王建《七夕曲》

  32. 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33.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34.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舒頔《小重山·端午》

  35.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趙蕃《端午三首》

  36. 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37. 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晏殊《少年游·重陽過後》

  38.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徐凝《七夕》

  39.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范成大《鵲橋仙·七夕》

  40.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納蘭性德《採桑子·九日》

  41.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42.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43. 聽元宵,往歲喧嘩,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宮·元宵》

  44. 織女牽牛送夕陽,臨看不覺鵲橋長。——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45. 中秋佳月最端圓。老痴頑。見多番。——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46.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47. 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魏承班《漁歌子·柳如眉》

  48.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陸游《乙卯重五詩》

Ⅲ 關於節日的詩句

1、碧艾香蒲處處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2、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李賀《七夕》

3、五更風雨斷遙岑。陳子龍《唐多令寒食》

4、少年自負凌雲筆。劉克庄《賀新郎九日》

5、六曲屏山和夢遙。納蘭性德《採桑子九日》

6、月到中秋偏皎潔。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7、天上風雲慶會時陳獻章《元旦試筆(選一)》

8、高樹數聲蟬送晚。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9、今宵樓上一尊同。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0、岑生多新詩,性亦嗜醇酎。杜甫《九日寄岑參》

11、沉吟坐西軒,飲食錯昏晝。杜甫《九日寄岑參》

12、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杜甫《九日寄岑參》

13、桂嫩傳香遠,榆高送影斜。李商隱《壬申七夕》

14、天應有意故遮闌。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5、雙縷綉盤金,平沙油壁侵。陳子龍《唐多令寒食》

16、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17、鷺窺蘆箔水,鳥啄紙錢風。范成大《寒食郊行書事》

18、幸回郎意且斯須,一年中別今始初。王建《七夕曲》

19、露泫低珠佩,雲移薦錦衣。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20、正是浴蘭時節動。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21、彩雲斷、翠羽散,此情難問。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22、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趙蕃《端午三首》

23、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24、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貝瓊《已酉端午》

25、石榴美艷,一撮紅綃比。杜安世《鶴沖天清明天氣》

26、留戀海棠顏色、過清明。張輯《南歌子柳戶朝雲濕》

27、把紫府清都作一家。謝枋得《沁園春寒食鄆州道中》

28、世間離恨何年罷。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29、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30、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李商隱《辛未七夕》

31、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邊貢《午日辯派觀競渡》

32、驟卷風埃,半掩長蛾翠嫵。吳文英《掃花游西湖寒食》

33、三年遇寒食,盡在洛陽城。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34、細看茱萸一笑,詩翁健似常年。張可久《風入松九日》

35、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36、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李商隱《觀燈樂行》

37、東風惆悵欲清明,公子橋邊沉醉。張泌《滿宮花花正芳》

38、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39、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40、斟酌嫦娥,九秋宮殿冷。史達祖《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

41、恨人間、會少離多,萬古千秋今夕。張埜《奪錦標七夕》

42、雲白山青萬余里,愁看直北是長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43、清明節,雨晴天,得意正當年。薛昭蘊《喜遷鶯清明節》

44、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蘇軾《浣溪沙端午》

45、瓜果幾度凄涼,寂寞羅池客。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46、問秋香濃未,待攜客、出西城。姚雲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47、上巳清明都過了,只是春寒。蔣春霖《浪淘沙雲氣壓虛欄》

48、涼月橫舟,銀河浸練,萬里秋容如拭。張埜《奪錦標七夕》

49、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50、簾櫳昨夜聽風雨,都不似、登臨時候。潘希白《大有九日》

51、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52、明詔始端午,初筵當履霜。儲光羲《大酺得長字韻時任安宜尉》

53、萬里嬋娟,幾許霧屏雲幔。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54、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張養浩《折桂令中秋》

55、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後。何夢桂《摸魚兒記年時人人何處》

56、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判灶擾重陽席上賦白菊》

57、露掘旦冷闌干,定怯藕絲冰腕。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58、灑空階、夜闌未休,故人剪燭西窗語。周邦彥《瑣窗寒寒食》

59、算韶華,又因循過了,清明時候。王雱《倦尋芳慢露晞向晚》

60、剛與病相宜,鎖窗薰綉衣。納蘭性德《菩薩蠻闌風伏雨催寒食》。

熱點內容
丁香花保香 發布:2025-02-14 07:25:59 瀏覽:434
保健花卉海棠 發布:2025-02-14 07:25:46 瀏覽:386
寧陽荷花 發布:2025-02-14 07:17:21 瀏覽:422
泥土裡的鮮花 發布:2025-02-14 07:17:13 瀏覽:987
紫羅蘭指的是那個國家 發布:2025-02-14 07:14:12 瀏覽:266
令箭荷花正插 發布:2025-02-14 07:11:31 瀏覽:981
梅花國畫名家 發布:2025-02-14 06:55:09 瀏覽:909
荷花藏鯽 發布:2025-02-14 06:55:07 瀏覽:183
萬象花卉多肉多 發布:2025-02-14 06:38:09 瀏覽:191
北侖杜鵑花 發布:2025-02-14 06:23:24 瀏覽: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