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雙巧餅
『壹』 戀人示愛的方式,七夕巧果怎麼做
七夕是我國民間最浪漫的傳統節日,古時候的少女們,有在這一天晚上身穿盛裝,向織女求賜智慧、巧藝和美滿姻緣的習俗,稱為「乞巧」。姑娘們乞巧時,不僅對月穿針引線驗巧,還要做些小物品和瓜果祭祀,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七夕必做、必吃的一種傳統節日麵食——七夕巧果怎麼做。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古代七夕蒸巧饃饃、烙巧果,就如同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一樣,是必須要吃的「巧食」。巧果又名「乞巧果子」,形狀款式極多,香甜可口,其主要的材料是油麵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若購買一斤巧果,其中還會有一對身披戰甲,如門神的人偶,號稱「果食將軍」。
關於七夕巧果,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叫小巧,她非常同情牛郎和織女的凄美愛情,於是在每年的七夕之夜,小巧都會做一種精緻的小點心,焚香供奉,希望牛郎和織女能在天上相見。當地的土地公被小巧的誠心所感動,將此事匯報到了天庭。
玉帝礙於天規,無法赦免牛郎織女,但是非常感謝小巧的心意,於是令月老牽線,促成小巧的美滿姻緣。此後,小巧和意中人廝守一生,夫妻不離不棄,和和美美,受到眾人羨慕。不少女孩子也向小巧學習,在每年的七夕製作性狀各異的小點心,祈求姻緣美滿,幸福一生,這種點心也被稱為「巧果」,流傳至今。
七夕巧果的製作方法巧果製作起來非常簡單。先將麵皮切成一兩寸長鉛搜芹的條形,然後放入滾燙的油鍋里,炸至金黃色。再把炸好的麵皮撈起來,立即撒上芝麻、白糖,酥脆香甜。另一種做法則是在麵粉中加入雞蛋和糖,不摻一點水,而是用油和面。面和好後,揪出一塊劑子,摁進用桃木或棗木刻成的精美模子里,然後照面板一磕,一個個可愛圖形的巧果誕生了,進爐一烤,香飄十里。材料:麵粉500克、溫水220克、酵母1勺、糖50克、黑芝麻50克。做法:1、溫水溶解酵母,將酵母水分多次倒入摻有白糖的麵粉中,揉成均勻的面漏燃團。揉好的面蓋上保鮮膜室溫醒發一小時,醒發好的面團拿出來用手揉勻,面揉得時間越長,做出的成品越好吃,顏色越白。2、揉好的面團切下一塊,搓成長條,按照模型的大小揪成小劑子,將小面塊放進卡子里,用手指按壓,並用剪刀槐畢剪去多餘的面。3、最後使勁磕出來,一排小巧餅就做好了,蓋上干布醒發一刻鍾,烤箱185度預熱,十分鍾就好。最後用模具磕出其他形狀的巧餅,撒上黑芝麻,也放進烤箱里烤熟後拿出,晾涼後即可食用。
了解更多星座網路、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貳』 七夕巧果的做法
導語:七夕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之外,除了充滿浪漫色彩的傳說有來之後,還有一些風俗習慣,而巧果就是七夕節的傳統美食,下面就由我為大家帶來七夕巧果的做法,大家趕快去學起來吧!
食材:
主料:麵粉250克
輔料:白砂糖25克、牛奶125克、酵母2克
做法:
1.將麵粉、白砂糖、酵母、混合均勻加入牛奶
2.充分揉成光滑的面團
3.發酵半小時後,再充分揉勻,排出氣泡,搓成長條,切小劑子
4.將小面劑子放入模子內,按壓結實
5.倒扣模具,輕敲,摳出巧果坯
6.鍋置火上小火加熱,將生坯從邊緣開始逐個擺入,烙至兩面上色均勻即可
7.成品
拓展:
七夕節吃巧果的來歷
1、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叫小巧,她非常同情牛郎和織女的凄美愛情,於是在每年的七夕之夜,小巧都會做一種精緻的小點心,焚香供奉,希望牛郎和織女能在天上相見。當地的土地公被小巧的誠心所感動,將此事匯報到了天庭。玉帝礙於天規無法赦免牛郎織女,但是非常感謝小巧的.心意,於是令月老牽線,促成小巧的美滿姻緣。此後,小巧和意中人廝守一生,夫妻不離不棄,和和美美,受到眾人羨慕。不少女孩子也向小巧學習,在每年的七夕製作性狀各異的小點心,祈求姻緣美滿,幸福一生,這種點心也被稱為「巧果」,流傳至今。
2、七夕做餅如手指與口舌狀,名曰「巧食」,婦女、兒童用五綵線縷貫「巧食」拋擲屋背,謂讓喜鵲銜去搭橋,夜渡牛郎、織女過銀河相會。
3、巧果是七仙女灑的淚,給寶寶們戴上,女孩子會心靈手巧,越來越漂亮的。
七夕情人節巧果介紹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巧果是油麵糖蜜。《東京夢華錄》中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若購買一斤巧果,其中還會有一對身披戰甲,如門神的人偶,號稱「果食將軍」。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扞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罪尤折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可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稱為「花瓜」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歷史上各朝代則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朝流行於七月七日設湯餅。唐朝的節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進斫餅,並訂七月七日為曬書節,三省六部以下,各賜金若干,以備宴席之用,稱為「曬書會」。七夕同時也是適宜配葯的日子。據說一種以松柏為葯材的秘方,這種神奇的葯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調配合成,服一丸可延長十年的壽命,服二丸可延二十年。此外,還有餌松實、服柏子、折荷葉等,均號稱為長生不老的仙葯。
七夕節巧果的製作方法
麵粉420克、糖60克、雞蛋4個、花生油25克、鮮酵母8克、鹽1/4小勺,配料里的雞蛋、酵母粉、白糖、食用油和麵粉放在一起揉成面團後待發到一倍大,將面團重新揉勻,切成大片,用壓面機壓幾個來回,目的使面團更緊實光滑,沒有壓面機可不用,用手什錦的揉勻了就好。
再次揉勻,用刀從中間一切兩半,將其中的一條搓長,按照模型的大小揪成小劑子,模具灑粉,將小劑放在模具中,用手掌壓實,多餘的部分用剪刀剪掉,再整理平滑,手握模具一端翻轉,輕輕用力磕一下,七巧果就出來了。
將磕出來的七巧果花紋面向上,擺入烤盤,烤箱180度中層烤20分鍾左右,見上色就好了。如果是平底鍋或電餅鐺將花紋面向下蓋上蓋子烙,直至烙到兩面都起黃殼,熟透為止。
烤好的巧餅放在蓋簾上晾涼。多晾幾天干透了更好吃。
小竅門:
1、首先發面一定要硬一點,不硬的話,卡模子不好弄,太軟的面粘上去了,磕不出來。
2、傳統的巧餅是放在特製的大鍋里烙出來的,所以烤箱做容易掌握溫度和時間,不用來回不停翻轉,省時省力。
3、做好的巧餅一定要自然晾乾,晾幹了一是好保存,好久都不會壞,而且口感是脆脆的更好吃。
4、糖的用量可自行掌握,可多可少,個人覺得我的這個糖量吃起來甜度剛好。
『叄』 巧餅的由來是什麼
不同的巧餅
巧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面點。屬於七夕節食品。古時,七夕做餅如手指與口內舌狀,容名曰「巧食」,婦女、兒童用五綵線縷貫「巧食」拋擲屋背,謂讓喜鵲銜去搭橋,夜渡牛郎、織女過銀河相會。同時,婦女陳「巧食」及果品,取綉線編織香袋鬥巧。現雖仍有吃「巧食」之俗,但「巧食」均從店鋪購買。
答案來自網路
『肆』 七夕為什麼吃巧果寓意是什麼怎麼做
七夕節到,人們會吃巧果,吃巧果是為了期盼自己和友人靈備態攜巧,那麼大家了解過什麼是巧果,為什麼要吃巧果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飲食文化一起來看看七夕為什麼吃巧果,它的寓意是什麼吧!
七夕為什麼吃巧果的三個傳說
1、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叫小巧,她非常同情牛郎和織女的凄美愛情,於是在每年的七夕之夜,小巧都會做一種精緻的小點心,焚香供奉,希望牛郎和織女能在天上相見。當地的土地公被小巧的誠心所感動,將此事匯報到了天庭。玉帝礙於天規無法赦免牛郎織女,但是非常感謝小巧的心意,於是令月老牽線,促成小巧的美滿姻緣。此後,小巧和意中人廝守一生,夫妻不離不棄,和和美美,受到眾人羨慕。不少女孩子也向小巧學習,在每年的七夕製作性狀各異的小點心,祈求姻緣美閉正滿,幸福一生,這種點心也被稱為「巧果」,流傳至今。
2、七夕做餅如手指與口舌狀,名曰「巧食仿伏」,婦女、兒童用五綵線縷貫「巧食」拋擲屋背,謂讓喜鵲銜去搭橋,夜渡牛郎、織女過銀河相會。
3、巧果是七仙女灑的淚,給寶寶們戴上,女孩子會心靈手巧,越來越漂亮的。
七夕吃巧果有何寓意
祈盼自己或友人靈巧
七夕節民間習俗吃巧果。巧果又稱作「乞巧果子」,花樣較多。主要的原材料是油麵糖蜜。巧果的製作方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人麵粉、芝麻,拌_後攤在案上擀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面巧胚,人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可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稱為「花瓜」。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歷史上各朝代則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朝流行於七月七日設湯餅。
唐朝的節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進斫餅,並訂七月七日為曬書節,三省六部以下,各賜金若干,以備宴席之用,稱為「曬書會」。如今浙江的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七夕這一天,人們還會用麵粉製作各種小型物品,放到油鍋里煎炸後稱「巧果」。巧果做成後,到晚上陳列到庭院中的幾案上,擺上巧果、蓮蓬、白藉、紅菱等,家人和親友圍坐在一起,一邊欣賞浩瀚的夜空,一邊品嘗各種巧果和其他食品,人人祈盼自己或親友會變得靈巧起來。
巧果是什麼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是一種油炸小點心,品種極多,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靨兒」、「果實花樣」。因「巧」和「橋」諧音,因此人們認為在七月七日這天吃巧果,不僅能幫助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而且自己的心願也能通過「巧」(橋)來實現。
巧果種類
北宋時期的巧果品種極多,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是將發面團放入具有剪刀、梨、茄、瓜、石榴、蘋果、小雞、小豬、小獅子、金魚、蛙、蟹、蝦等各種花形圖案的木模(也叫_子)中,將成形後的小餅油炸或烙食。有些巧果還被點染為七色,有的以紅色點染,用長線穿成串,尾端系沙果或花布,掛於壁間,以為裝飾和零食,也有串成一環掛在小兒項間取樂的。相傳七夕節晚上,婦女兒童將巧果拋擲屋背,喜鵲銜去搭橋,讓牛郎織女夜渡銀河相會。
巧果的做法
原料
麵粉500克、溫水220克、奶粉15克、糖50克、酵母1小勺
做法
1、溫水溶解酵母,將酵母水分多次倒入摻有奶粉和白糖的麵粉中,揉成均勻的面團。
2、揉好的面蓋上保鮮膜室溫醒發一小時,醒發好的面團拿出來用手揉勻,面揉得時間越長,做出的成品越好吃,顏色越白。
3、揉好的面團切下一塊,搓成長條,按照模型的大小揪成小劑子,將小面塊放進卡子里,用手指按壓,並用剪刀剪去多餘的面。
4、最後使勁磕出來,一排小巧餅就做好了,蓋上干布醒發一刻鍾,烤箱185度預熱,十分鍾就好。
5、然後用模具磕出其他形狀的巧餅,也放進烤箱里烤熟後拿出,晾涼後即可食用。
『伍』 煙台巧餅的意義
煙台巧餅是在七夕乞巧爛瞎節做的一種食物,寓意生活正歷歲幸福、心靈手巧。
古時,七夕做餅如手指與口舌狀,名曰「巧食」,婦女舉睜、兒童用五綵線縷貫「巧食」拋擲屋背,謂讓喜鵲銜去搭橋,夜渡牛郎、織女過銀河相會。
巧餅主料是用麵粉、溫水、酵母製作而成,因口味比較多,所以製作的食材也會略有不同。製作巧餅的時候可以添加適量的奶粉,既能使巧餅吃起來口感更好,而且還能增加巧餅的蓬鬆度。
『陸』 七夕有什麼好吃的么做法
七夕給愛人做一道傳統點心-巧餅(巧果)
在這樣一個節日里,給愛人做這道傳統的小點心,讓他感受節日里的親情!
原料:
麵粉250克、糖25克、酵母2克、牛奶125克。
工具:巧餅模(木製)
做法:
1、將麵粉,糖,酵母,混合均勻後,加入牛奶,充分揉成光滑的面團(多揉一會兒,組織更細膩),覆蓋發酵。
2、發酵至1、5倍大時,取出,再充分揉面,排出氣泡,重新揉成光滑面團。
3、將面團揉成長條形,分切成若干個小劑子。
4、將模具內先撒滿麵粉,轉勻再倒出多餘麵粉。(防粘處理)
5、將小面劑子放入模子內,按壓結實,用利刀沿模子表面平切去多餘的面後,再按壓結實。
6、將模子反過來,敲案板,扣出小面坯。
7、依次做完其他。
8、平底鍋小火加熱,將生坯從邊緣開始逐個擺入(稍微間隔出一點距離,防止膨脹粘連),最後放入中間位置。
9、小火干烙至兩面上色均勻即可。
『柒』 七夕麵食巧果怎麼做
巧果是傳統產品,它很有特色的,以芝麻為製作主料,烹飪技巧以為主。 目錄[隱藏]簡介 製作方法 質量標准 七夕節吃
[編輯本段]簡介巧果是滬式糕點中的傳統產品,民間常以「七曲八彎」來形容「七巧」的形狀。上海郊縣農村有這樣的習俗,即新婚婦女在農歷七月初七(俗稱巧日)走娘家時,都從娘家帶些巧果回來送給丈夫。因此,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前 後乃是巧果的生產旺季。 [編輯本段]製作方法原料配方 特製小麥粉25千克綿白糖5千克飴糖3千克芝麻仁4千克嫩豆腐2千克食鹽0.3千克植物油12千克 製作 1.水調面團調制:在綿白糖、飴糖、豆腐、精鹽中加適量水充分攪拌,然後加入小麥粉、芝麻仁繼續攪拌成水調面團,靜置片刻,使面團處於鬆弛狀態。面團調制時加水量要恰當,面團宜編硬一些,以便壓制皮面。 2.成型:將面團等分若干塊,靜置片刻(5分鍾左右)。可手工成型,也可機械成型。手工成型:案板上撒一些撲粉,用擀麵杖(專用木棍)先將面團壓扁。然後擀薄(約厚1毫米左右),橫向整齊摺疊;摺疊寬度8厘米以內,約在4厘米處的中間從左到右直線開切一刀,再切段,每段寬3厘米以內。在每段摺疊連接處打刀眼(即面片中間切兩條縫隙),篩去撲粉待油炸。機械成型:用軋皮機(皮子車)壓薄成型。 3.油炸:油鍋油溫加熱到175℃左右,先將生坯篩凈撲粉,預防粉受高油溫焦化而污染油質,影響製品色澤。再將生坯倒在笊籬中慢慢放入油鍋;待浮上油麵時,迅速用笊籬撥動生坯,並且不斷翻身,待呈金黃色時,立即撈出油鍋。 4.冷卻、裝箱:撈出油鍋後,迅速瀝去多餘的油,攤開冷卻,趁微熱裝入箱內密封。 [編輯本段]質量標准形態:呈棱形小塊,厚薄均勻。 色澤:表面呈金黃色,油潤,無生粉。 口味:入口鬆脆,具有芝麻香味. [編輯本段]七夕節吃乞巧節吃的巧果也叫做「巧餑餑」,通常是用模子刻出來的,做成既可觀賞又能食用的小麵食。這東西多半都呈幾何圖形的,上面還有各種很精美的吉祥圖案花紋。比如經常見的就有蓮蓬、桃子、老虎、獅子、貓咪、猴子、大公雞、小豬、鳴蟬等。放鐵鍋中烙熟以後,用紅線繩加了秸草支撐著串起來,下頭綴上一點彩色穗子。有十幾個巧果弄成一串,掛在牆壁間或者小孩的脖子上,作為裝飾品或是零食。據說吃了這樣的巧果,孩子們就心靈手巧了。果真是否這樣大概無所謂的,重要的只不過是一種風俗吧!
『捌』 七夕吃的巧餅是什麼
古時,七夕做餅如手指與口舌狀,名曰「巧食」,婦女、兒童用五綵線縷貫「巧食」拋擲屋背,謂讓喜鵲銜去搭橋,夜渡牛郎、織女過銀河相會。同時,婦女陳「巧食」及果品,取綉線編織香袋鬥巧。現雖仍有吃「巧食」之俗,但「巧食」均從店鋪購買。
吃巧果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麵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若購買一斤巧果,其中還會有一對身披戰甲,如門神的人偶,號稱「果食將軍」。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罪尤折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可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稱為「花瓜」
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歷史上各朝代則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朝流行於七月七日設湯餅。唐朝的節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進斫餅,並訂七月七日為曬書節,三省六部以下,各賜金若干,以備宴席之用,稱為「曬書會」。七夕同時也是適宜配葯的日子。據說一種以松柏為葯材的秘方,這種神奇的葯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調配合成,服一丸可延長十年的壽命,服二丸可延二十年。此外,還有餌松實、服柏子、折荷葉等,均號稱為長生不老的仙葯。比較實用的葯方有曬槐汁治痔,煎苦瓜治眼,摘瓜蒂治下痢等等不一而足。其功效如何,就只有試過的人才知道了。
『玖』 七夕巧果的2種做法
導讀 :節,民間有吃巧果的習俗,你知道巧果的嗎?巧果的製作很簡單,下面我為您介紹巧果的,想要心靈手巧,這款美食不要錯過!
七夕巧果的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麵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若購買一斤巧果,其中還會有一對身披戰甲,如門神的人偶,號稱「果食將軍」。
七夕巧果的意義一方面取自「巧」與「橋」的諧音,寓意著七月七吃巧果,牛郎織女就能在鵲橋相會;另一方面,也是女子借「巧」字乞巧、討巧之意,希望上天能夠賜給她們一雙巧手。
巧果製作起來非常簡單。先將麵皮切成一兩寸長的條形,然後放入滾燙的油鍋里,炸至金黃色。再把炸好的麵皮撈起來,立即撒上芝麻、白糖,酥脆香甜。
巧果還有另一種做法:在麵粉中加入雞蛋和糖,不摻一點水,而是用油和面。面和好後,揪出一塊劑子,摁進用桃木或棗木刻成的精美模子里,然後照面板一磕,一個個可愛圖形的巧果誕生了,進爐一烤,香飄十里。
做法一
材料:麵粉500克、溫水220克、酵母1勺、糖50克、黑芝麻50克。
做法:
1、溫水溶解酵母,將酵母水分多次倒入摻有白糖的麵粉中,揉成均勻的面團。揉好的面念侍前蓋上保鮮膜室溫醒發,醒發好的面團拿出來用手揉勻,面揉得時間越長,做出的成品越好吃,顏色越白。
2、揉好的面團切下一塊,搓成長條,按照模型的大小揪成小劑子,將小面塊放進卡子里,用手指按壓,並用剪刀剪去多餘的面。
3、最後使勁磕出來,一排小巧仔清餅就做好了,蓋上干布醒發一刻鍾,烤箱185度預熱,十分鍾就好。最後用模具磕出其他形狀的巧餅,撒上黑芝麻,也放進烤箱里烤熟後拿出,晾涼後即可食用。
做法二
材料:麵粉250克、糖25克、酵母2克、牛奶125克。巧餅模。
做法:
1、將麵粉,糖,酵母,混合均勻後,加入牛奶,充分揉成光滑的面團(多揉一會兒,組織更細膩),覆蓋發酵。
2、發酵至1、5倍大時,取出,再充分揉面,排出氣泡,重新揉成光滑面團。將面團揉成長條形,分談戚切成若干個小劑子。將模具內先撒滿麵粉,轉勻再倒出多餘麵粉。(防粘處理)
3、將小面劑子放入模子內,按壓結實,用利刀沿模子表面平切去多餘的面後,再按壓結實。將模子反過來,敲案板,扣出小面坯。依次做完其他。
4、平底鍋小火加熱,將生坯從邊緣開始逐個擺入(稍微間隔出一點距離,防止膨脹粘連),最後放入中間位置。小火干烙至兩面上色均勻即可。
農歷七月七日的「乞巧」之日,巧手的你不妨在家製作這款好吃的巧果!
『拾』 山東七夕巧果的做法
導語:夕節這一天要吃「巧食」。「巧果」又名「乞巧果子」「巧餅」,是用油、面、糖等做成的各種形狀的小面點,香甜可口,是七夕節這天必做、必吃的一種傳統節日麵食。下面就由我為大家帶來山東七夕巧果的做法,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食材:
主料:麵粉125克、牛奶60克、糖16克
輔料:乾酵母1克
做法:
1.拿出一半的`牛奶(冬天記得用溫牛奶發酵快點),加入酵母,攪拌融化
2.麵粉過篩,和糖一起加入容器內。將牛奶和酵母的混合液慢慢加入麵粉內,攪拌成絮狀,看情況再加入剩餘的牛奶(注意水不能過多)
3.用壓面機反復壓,壓出光滑的面片
4.然後揉成團(你也可以手揉,比較費勁)
5.面團放入大盆內,改保鮮膜,發酵2倍大(戳孔不會馬上反彈即可)
6.將發酵好的面團排去空氣,整圓,搓長條,切割成10克一個的小面團
7.將糕點模具撒上薄薄的一層粉
8.將小面團加入模具內,用手指用力按壓,使其貼合
9.用剪刀剪去多餘的面團
10.使勁磕出
11.將巧果胚一字排入不粘烤盤內
12.將烤盤入預熱180度,第二層,大約15分鍾,表面上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