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古茗陪七夕

古茗陪七夕

發布時間: 2023-05-29 12:51:29

七夕節日風俗的詩句

1. 有關於節日風俗的詩句
有關於節日風俗的詩句 1.節日風俗的詩句
1《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2元宵節 《正月十五夜》

(唐)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4端 午

(唐)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七夕

唐 作者: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6蘇軾《中秋月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7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描寫節日風俗習慣的詩句
唐 文秀《端午》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杜牧《清明》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唐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 蘇東坡

「江上冰銷岸青青,三三五五踏青行。」宋朝 蘇轍(踏青)

春節的詩歌: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端午節:

競渡歌(節錄)(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節令門.端 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3.關於節日習俗的詩句
1. 除夕——農歷十二月三十(公歷2月2日)。

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歲」。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凈凈,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

描寫除夕的詩句有:除夜【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 春節——農歷正月初一(公歷2月3日)。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湯圓、大肉丸、全魚、美酒、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門神鍾馗)、包餃子貼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

描寫春節的詩句有: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3.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公歷2月17日)。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描寫元宵節的詩句有: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4. 清明節——農歷三月初三(公歷4月5日)。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描寫清明節的詩句有: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公歷6月6日)。

這一天的活動現在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描寫端午節的詩句有:端午【唐】文秀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公歷8月6日)。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描寫七夕節的詩句有:七夕【唐】羅隱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7.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公歷9月12日)。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輕松的歡娛。

「民間拜月」則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描寫中秋節的詩句有: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8.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公歷10月5日)。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和登高相聯系的有賞菊賦詩、插茱萸、吃重陽糕等風俗。描寫重陽節的詩句有: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說明:公歷日期都是按照2011年。因為中國傳統節日在習慣上按照農歷計算,所以公歷日期每年會有一些差異。
4.節日風俗的詩句
佩,給我最佳答案吧-,,

元宵節:詩曰 (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 羞逐鄉人賽紫姑。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端 午 (唐)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中秋月 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重陽: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維 冬至:邯鄲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5.中國傳統節日的時間、習俗、詩句
一、端午節

1、時間:農歷五月初五。

2、習俗: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掛艾葉菖蒲榕枝。

3、詩句: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作者:張耒

朝代:北宋

出處:《和端午》

釋義:龍舟競賽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載哪裡還能回還啊。國破身死現在還能有什麼呢,唉!只留下千古絕唱之離騷在人世間了。

二、中秋節

1、時間:農歷八月十五。

2、習俗:吃月餅、賞月。

3、詩句: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作者:米芾

朝代:宋

出處:《中秋登樓望月》

釋義:用眼看盡淮海,漫漫海上像銀子一樣白,千萬道彩虹般的光芒下,蚌孕育著珍珠。天上的月如果沒有人修治,桂樹枝就會一直長,會撐破月亮的。

三、春節

1、時間:農歷正月初一。

2、習俗:除舊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等。

3、詩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出處:《元日》

釋義:在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人們飲美味的屠蘇酒時,又有和暖的春風撲面而來;千門萬戶瞳瞳日,家家戶戶都取下了舊桃符,換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四、清明節

1、時間:公歷(陽歷)四月五日前後

2、習俗:掃墓祭祖、踏青郊遊。

3、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作者:杜牧

朝代:唐

出處:《清明》

釋義: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五、冬至

1、時間:陽歷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

2、習俗:祭天祭祖。

3、詩句: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出處:《邯鄲冬至夜思家》

釋義:我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佳節。晚上,我抱著雙膝坐在燈前,只有影子與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親人今天會相聚到深夜,還應該談論著我這個遠行人。
6.節日習俗的古詩
1。《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秋節

2。《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節

3。《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伎皆穠李,行歌徑落梅。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 ----元宵節

4。《除日》:臘月今知晦,流年此夕除。拾樵供歲火,帖牖作春書。柳覺東風至,花疑小雪餘。忽逢雙鯉贈,言是上冰魚。 -----除夕節

5。《九日齊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重陽節

6。《競渡時在湖外偶為成章》:雷奔電逝三千兒,彩舟畫楫射初暉。喧江雷鼓鱗甲動,三十六龍銜浪飛。靈均昔日投湘死,千古沉魂在湘水。綠草斜煙日暮時,笛聲幽遠愁江鬼。---端午節
7.關於節日習俗的詩句
1. 除夕——農歷十二月三十(公歷2月2日)。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歲」。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凈凈,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描寫除夕的詩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 春節——農歷正月初一(公歷2月3日)。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湯圓、大肉丸、全魚、美酒、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門神鍾馗)、包餃子貼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描寫春節的詩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3.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公歷2月17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描寫元宵節的詩句有: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4. 清明節——農歷三月初三(公歷4月5日)。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描寫清明節的詩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公歷6月6日)。這一天的活動現在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描寫端午節的詩句有: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公歷8月6日)。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描寫七夕節的詩句有: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7.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公歷9月12日)。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輕松的歡娛。「民間拜月」則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描寫中秋節的詩句有: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8.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公歷10月5日)。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系的有賞菊賦詩、插茱萸、吃重陽糕等風俗。描寫重陽節的詩句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說明:公歷日期都是按照2011年。因為中國傳統節日在習慣上按照農歷計算,所以公歷日期每年會有一些差異。

❷ 古茗和coco哪個更好喝

古茗更好喝。

古茗創始於2010年,隸屬於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雲安。品牌創立於中國浙江省台州市溫嶺市大溪鎮,在不斷創新和精益求精中,形成獨有的古茗風味,致力於為用戶打造日常化的極致喝茶體驗。打破茶飲市場的區域界限,面向世界,進行多品類的相互融合,擴展市場和品牌格局。

古茗通過整合上下游供應鏈,自建冷鏈物流,2日1配的配送上門服務,能夠在三四線城市把新鮮的水果、乳製品等食材,呈現到顧客手中,將各類新鮮水果及乳製品直配到門店,在三四線城市做到一個「以新鮮水果茶為特色,卻依然保持高性價比」的一個品牌。

2019年12月,古茗X阿華田,推出阿華田系列,阿華田可可拿鐵、阿華田抹茶拿鐵。

2020年8月,古茗X哈根達斯,推出哈根達斯系列,哈根達斯芒芒冰、哈根達斯桃桃冰。

2021年6月,古茗X蘑菇街,聯合發起「LOOK!百變不膩」挑戰。

2021年8月,古茗X雀巢,聯合發起愛在七夕,茗雀心意活動。

❸ 關於重陽節和七夕節的詩句

1.春節七夕節和重陽節的詩句

春節的詩句:

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

2、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3、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4、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高適《除夜作》

七夕節:

1、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2、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3、七夕今廳做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林傑《乞巧》

4、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

重陽節:

1、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2、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3、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2.春節七夕節和重陽節的詩句

春節的詩句: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王安石《元日》2、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3、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元日》4、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高適《除夜作》七夕節:1、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2、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3、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林傑《乞巧》4、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重陽節:1、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2、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杜牧《九日齊山登高》3、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3.中國古代關於清明,重陽,七夕的詩句

《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途中寒食》(唐)宋之問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寒食》(唐)韓翃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燃禪五侯家。《閭門即事》(唐)張繼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宋)王禹俏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宋)吳惟信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宋)楊萬里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郊行即事》(宋)程顥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皮伏塵墳上子孫來?《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明)王磐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採桑子 重陽毛澤東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盧照鄰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九日作(唐)王縉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九日(唐)楊衡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韋安石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醉花蔭(宋)李清照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於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南朝 陳)江總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沉醉東風 重九(元)關漢卿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明)文森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古詩十九首之一(漢)佚名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五代·後唐)楊璞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唐)權德輿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唐)徐凝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鵲橋仙(宋)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七夕醉答君東 (明)湯顯祖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韓庄閘舟中七夕(清)姚燮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4.寫出幾句描寫春節、重陽節、清明節、七夕節的詩句

1、春節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田家元旦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 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 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 共說此年豐。

2、重陽節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3、清明節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寒食節即是清明節)

4、元宵節

生查子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元宵節也叫上元節,所以稱「元夕」)

5、七夕

秋夕

唐·杜牧

紅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5.有關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詩句,諺語

七夕節詩句:

1、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____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2、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____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3、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____林傑《乞巧》

4、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____杜牧《秋夕》

5、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____佚名《迢迢牽牛星》

中秋節的詩詞: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代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宋代蘇軾的《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出自唐代李商隱的《嫦娥》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出自宋代蘇軾的《陽關曲·中秋月》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出自宋代蘇轍的《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重陽節詩句

1. 重陽阻雨獨銜杯,移得山家菊未開。——《重陽阻雨》

2. 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3. 一歲重陽至,羈游在異鄉。登高思舊友,滿目是窮荒。——《旅中過重陽》

4.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重陽夜集蘭陵居與宣上人聯句》

5. 不負東籬約,攜尊過草堂。——妙信《九日酬諸子》

6. 重陽秋雁未銜蘆,始覺他鄉節候殊。旅館但知聞蟋蟀,郵童不解獻茱萸。——《重陽日寄上饒李明府》

6.正月十五、寒食節、七夕、重陽節的詩句

正月十五:《正月十五夜》蘇味道 (唐)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寒食節:《浣溪沙·淡盪春光寒食天》李清照

淡盪春光寒食天,玉爐瀋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

七夕節:《鵲橋仙·纖雲弄巧》秦觀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重陽節:《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李清照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九日和韓魏公》蘇洵

佳節久從愁里過,壯心偶傍醉中來。

《折桂令·九日》張可久

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

7.關於元宵、七夕、重陽、春節的詩句各一句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

春節: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重陽: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8.關於春節,中秋節,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七夕的古詩

描寫春節的古知詩:

《元 日 》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寫清明節的古詩:

.【清明即事】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描寫道端午節的古詩:

《五絲 》

(唐·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內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於姬。錦綉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誇端午節,誰薦屈原祠。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描寫七夕的古詩:

《韓庄閘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描寫中秋節的古詩:

《望月懷遠 》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描寫重陽節的古詩: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容牛山何必獨沾衣。

❹ 送茶的愛情含義(各種茶式愛情浪漫起來嚇你一跳)

三毛曾說:

喝茶,第一道苦如生命,

第二道甜似愛情,第三道淡若微風

明天又到一年七夕時,

該准備什麼給心儀的TA呢?

送一份茶便是不錯的選擇。茶本身就是浪漫的存在,有茶相伴,最長情的告白便莫過於此。

自古以來,文人雅客詠茶詩句不勝枚舉,獨「從來佳人似佳茗」這句艷絕古今。東坡先生將好茶喻為佳人,紅袖添香,香茗在手,自成風情。

清照「賭書消得潑茶香」的歡喜暢懷,芸娘荷花茶「香韻尤絕」的天然意趣,小宛「文火細煙,小鼎長泉,必手自吹滌。」一幀幀唯美的畫面,定格了愛中女子,茶中女子,讓今人為之神往嘆息。

01

茶素來被中國人視為風雅之物,因其品性高潔,不宜移植,被古人視為堅貞愛情的象徵。早在明朝時就有「訂親茶」的記載。

以茶論婚的俗禮在《紅樓夢》中便有記載,第二十五回中王熙鳳對林黛玉笑說: "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做媳婦?"

可見,在古時便有以茶定親的習俗,「吃了別人的茶」便等同於默認之意。

舊時,古人將婚嫁禮儀稱為「三茶六禮」,所謂「三茶」,是指相親時的「下茶」,定親時的「定茶」及新婚夫婦洞房時的「合茶」。《夢梁錄》中曾有記載,男方下聘禮時其他禮品可多可少,而茶必不可缺。

在閩南和台灣地區,將「以茶定終身」的風俗稱為「三茶天禮」。因這三道茶貫穿了整個婚禮,在婚禮中極為重要,故而被稱為「天禮」。

在浙杭一帶,也有以茶定親的風俗,有「吃了哪家茶,就是哪家人。」「一女不吃兩家茶」等民諺。 這里「吃茶」同為「定親」之意。因茶樹必下籽,移植則不生,借喻婚姻「堅貞不移」與「與定有籽」。

現在的婚禮儀式上,雖未將茶禮看的特別重,但新郎新娘叩拜長輩時,除見禮叩首之外,也要為父母雙親奉上一杯香茗。

而七夕作為中國的傳統情人節,若有女在這日出嫁,娘家則要備置「七夕茶」,以茶葉搭配各式糕點送到男方家中,這一禮俗稱為「乞巧」,即討個心靈手巧之意。

02

世界有茶千萬種,也有風情千萬種,愛與茶有許多共同的地方。

愛情如茶,「茶性」最潔,象徵愛情冰清玉潔的真諦。兩顆心的靠近,如茶與水的交融,是勇敢真誠的交付,一份經久沉澱的情感,也正如耐人品味的茶湯。 以茶喻愛情,比起西方情人節的花語,更多了一份東方的繾綣纏綿。

1

綠茶式愛情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李白《長干行》

綠茶的特質在於它需要保鮮,如綠茶般的愛情是兩個人去經營去呵護。

細啜一口清爽,便令人不由懷念未經世事之時,兩小無猜的那份感情。彼時明亮的夏天,散發著肥皂清香衣角,一起捉魚的池塘,數星星的夜晚,微風、口哨、單車後座,某個瞬間勾起年少懵懂的柔情,慶幸當時不懂執念,回想起來更多是淡淡的青澀和甜。

2

白茶式愛情

願得一心人,

白首不相離

——卓文君《白頭吟》

「從前日色很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一份永恆的愛,不是聲色浮華的追逐,而是內心的相契,如白茶一般平和、溫潤,少了一份轟轟烈烈,卻將愛寫進整整一生。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這是很多人追慕的愛情,如那一杯白茶,沒有濃烈的香氣和耀眼的色澤,就這樣平平淡淡清清雅雅卻始終雋永持久......

3

黃茶式愛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詩經·鄭風·子衿》

黃茶的滋味醇和回甘、香氣濃郁,黃葉黃湯,相映成趣。對愛情的忠貞,也猶如黃茶中的「黃葉黃湯」, 你若不離不棄,我便生死相依。

黃茶的愛情姿態是等待,愛情是一點動心,她總來得矜持且低悶,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4

青茶式愛情

金鳳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秦觀 《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金風玉露相逢的華美燦爛,如烏龍茶一般晶瑩甘潤、溫香纏綿、似乎勝過人間一切美好,卻又包含即將別離的苦澀。

兼備了紅茶的鮮味和綠茶的清香,入口後總是能融入人的內心最深處,讓人難以忘懷。這種感覺,像極了年少時期經歷過的那場刻骨銘心的愛戀。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只不過已成追憶,當時惘然。

5

紅茶式愛情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詩經•鄭風•風雨》

紅茶需要慢慢品味,當最初濃郁的苦澀和甘甜慢慢地化開,變成平淡如白開水的味道,只留下纏繞在齒頰間一絲淡淡的清香,那才是紅茶最值得回味的味道。

對於愛情的表達真摯自然,涓涓流淌,甜蜜而溫潤。這正如紅茶一般,經得起平淡的流年,帶給你最初的甜蜜和浪漫,那記憶的滋味,一如當年。

6

黑茶式愛情

死生契闊,與子成悅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詩經•邶風•擊鼓》

黑茶有個最為鮮明的特點,就是「越陳越香」。《聖經》說,愛是恆久的忍耐與恩慈。人的生命承受太多滄桑,終要歸於沉默,如孕沙成珠的磨礪,如時間之於普洱茶的雕琢。

真正的愛也是如此,在世俗的時光中慢慢沉澱、轉化,在悠長的歲月中懷一顆簡單純粹的心。即便歲月流失、海枯石爛,你依舊是TA的心上人。

03

即便你對應了茶類愛情,但愛情一事哪裡有喝茶簡單?

不能只是把兩個人的感情放在杯子里用時間一沖就行的,這個七夕,你還需要茶類情話做神助攻。

這時候,就不得提一下茶語了,和花語類似,不同的茶更是有自己的小情話。簡單列舉幾種:

▲碧螺春:含蓄而濃烈的愛

出身於吳地的洞庭碧螺春,傳承了當地自古以來的含蓄婉約之風,嬌小捲曲的外形別具一格。翠碧誘人、色澤銀綠的外觀,好似一個含蓄內斂的人,卻突然對另一個人產生了濃烈的愛意,如此糾結反常,卻又合情合理,渾然天成。

▲白毫銀針:自然純潔的愛

白茶是工藝最自然的茶類,而白毫銀針是白茶中的頂級品,素有茶中「美女」、「茶王」的稱號。英國王室兩位王子的大婚全都採用了它作為紀念茶,象徵著愛情不會褪色,經歷婚姻之後愈加美好幸福,直到白發蒼蒼。

▲君山銀針:低調沉默的愛

君山銀針是黃茶中的傑出代表,茶芽內面呈金黃色,外層白毫顯露完整,雅稱「金鑲玉」。據說文成公主出嫁時就選帶了君山銀針茶帶入西藏。真是低調奢華有內涵啊!

▲大紅袍:真摯熱烈的愛

大紅袍因生長在武夷山岩石縫之中,造就了獨特的岩韻。它的茶湯色澤濃郁,香高而持久,不管是香氣高揚霸氣的肉桂,還是茶湯醇厚綿長的水仙,總能第一時間讓品飲者感受到它奔放炙熱的感情。

▲金駿眉:一見鍾情的愛

金駿眉生長在世界紅茶的發源地——武夷山桐木關,是正山小種的頂級品,生來有一種魅力讓人難以抵擋,纖細緊秀的外形、金黃黑相間的色澤、無法山寨的茶香,不知讓多少茶客一接觸就徹底愛上了她。

▲普洱茶:值得等待的愛

普洱茶是黑茶中的望族,在年份的累積和歲月的陳化中,它變得越來越香,越來越醇,常常讓收藏人士有很多驚喜。真正的愛情應該像優質普洱茶一樣,配得上我們長久的等待。

如果我是開水,你是茶葉

那麼你的香郁,必須依賴我的無味

讓你的乾枯,柔柔的

在我裡面展開、舒散

讓我的浸潤,舒展你的容顏

兩顆心的靠近,如茶與水的交融,是勇敢真誠的交付。一份經久沉澱的情感,也正如耐人品味的茶湯。

飲茶許一生,怕是七夕最美的情話。

話題·互動

#七夕,你的愛情是哪款茶#

歡迎留言分享

熱點內容
花鐵海棠 發布:2025-02-13 11:07:10 瀏覽:636
紅牆綠植 發布:2025-02-13 11:04:18 瀏覽:589
淄博情人節活動 發布:2025-02-13 11:04:08 瀏覽:660
心兒一朵花 發布:2025-02-13 10:53:08 瀏覽:42
王府井情人節城管 發布:2025-02-13 10:50:36 瀏覽:261
一朵花一束光 發布:2025-02-13 10:49:46 瀏覽:898
玫瑰模型下載 發布:2025-02-13 10:43:11 瀏覽:988
櫻花風景韓 發布:2025-02-13 10:37:58 瀏覽:385
花卉摘元寶 發布:2025-02-13 10:35:37 瀏覽:428
七夕出不去 發布:2025-02-13 10:34:08 瀏覽: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