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鵲橋上
1. 鵲橋仙七夕原文及賞析
鵲橋仙七夕原文及賞析(7篇)
鵲橋仙七夕原文及賞析1
鵲橋仙·七夕
范成大〔宋代〕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譯文
今夜是牛郎織女會面的好時光,這對相會的夫妻懶得再為耕織忙。寂寞的群仙要生妒嫉了:嬌美的月亮姊姊蹙緊了娥眉,風阿姨興風吹雨天地反常。相見匆匆忙忙,短暫的聚首真不如不見,重新攪起離別的憂傷。見面的歡樂總不抵久別的愁苦多,反倒又增添了新愁帶回品嘗。
注釋
七夕:農歷七月初七夜,傳說牛郎織女此夜渡過銀河相會。雙星:指牽牛、織女二星。慵(yōng):懶。娟娟(juān juān):美好的樣子。月姊(zǐ):月宮中的仙子。顰(pín):皺眉。農歷初七月亮將及半圓,因言滿眉顰。風姨:傳說中司風之神。原為風伯,後衍為風姨。草草:匆匆之意。爭如:怎麼比得上。這里是還不如的意思。不抵:不如,比不上。
賞析
兩千多年來,牛郎織女的故事,不知感動過多范中國人的心靈。在吟詠牛郎織女的佳作中,范成大的這首《鵲橋仙》別具匠心是一首有特殊意義的佳作。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別起筆三句點明七夕,並以配筆渲染。「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貴橋別(《歲華紀麗》卷三「七夕別引《風俗通》),與牛郎相會,故又稱雙星節。此時銀河兩岸,牛郎已無心耕種,織女亦無心紡績,就連天上的眾仙女也忌妒了。起筆透過對主角與配角心情之描寫,烘托出一年一度的七夕氛圍,扣人心弦。下韻三句,承群仙之相妒寫出,筆墨從牛女宕開,筆意雋永。「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別形貌娟秀的嫦娥蹙緊了蛾眉,風姨竟然興風吹雨騷騷然(風姨貴青年女性風神,見《博異》)。這些仙女,都妒忌著織女呢。織女一年才得一會,有何可妒?則嫦娥悔恨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可知,風姨之風流善妒亦可知,仙界女性之凡心難耐寂寞又可知,而牛郎織女愛情之難能可貴更可知。不僅如此。有眾仙女之妒這一喜劇式情節,雖然引出他們悲劇性愛情。詞情營造,匠心獨運。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體攪別離心緒。別下片,將「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別的相會情景一筆帶過,更不寫「忍顧鵲橋歸路別的淚別場面,而是一步到位著力刻畫牛郎織女的心態。七夕相會,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能錯見!見了又只是體新撩亂萬千離愁別緒罷了。詞人運筆處處不凡,但其所寫,是將神話性質進一步人間化。顯然,只有深味人間別久之悲人,才能對牛郎織女心態,作如此同情之理解。「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別結筆三句緊承上句意脈,再進一層刻畫。三百六十五個日日夜夜之別離,相逢僅只七夕之一刻,舊愁何其深體,新歡又何其深體,新歡又何其有限。不僅如此。舊愁未銷,反載了難以負荷的新恨歸去。年年歲歲,七夕似乎相同。可誰知道,歲歲年年,其情其實不同。在人們心目中,牛郎織女似乎總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別而已。
然而從詞人心靈之體會,則牛郎織女的悲憤,乃是無限生長的,牛郎織女之悲劇,乃是一部生生不滅的悲劇,是一部亘古不改的悲劇。牛郎織女悲劇的這一深刻層面,這一可怕性質,終於在詞中告訴人們。顯然,詞中牛郎織女之悲劇,有其真實的人間生活依據,即恩愛夫妻被迫長期分居。此可斷言。「地也,你不分好歹何貴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作天!哎,只落得兩淚漣漣。別(《竇娥冤》曲詞)
此詞在藝術造詣上很有特色。詞中托出牛郎織女愛情悲劇之生生不已,實貴匪夷所思。以嫦娥風姨之相妒情節,反襯、凸出、深化牛郎織女之愛情悲劇,則是獨具匠心的。(現代黑色幽默庶幾近之)全詞辭無麗藻,語不驚人,正所謂絢爛於歸平淡。范成大之詩,如其著名的田園詩,頗具泥土氣息,從這里可以印證之。最後,應略說此詞在同一題材的宋詞發展中之特殊意義。宋詞描寫牛郎織女故事。多用《鵲橋仙》之詞牌,不失「唐詞多緣題別(《花庵詞選》)之古意。其中佼佼者,前有歐陽修,中有秦范游,後有范成大。歐詞主旨在「多應天意不教長別,秦詞主旨在「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別,成大此詞則旨在「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別。可見,歐詞所寫,本是人之常情。秦詞所寫,乃「破格之談別(《草堂詩餘雋》),是對歐詞的翻新、異化,亦可說是指出向上一路。而成大此詞則是對歐詞的復歸、深化。牛郎織女的愛情,縱然有不在朝暮之高致,但人心總是人心,無限漫長之別離,生生無已之悲劇,決非人心所能堪受,亦比高致來得更貴廣大。故成大此詞,也是對秦詞的補充與發展。從揭櫫悲劇深層的美學意義上說,還是是對秦詞之一計算。歐、秦、范三家《鵲橋仙》詞,呈現一否定之否定路向,顯示了宋代詞人對傳統對人生之深切體味,亦體現出宋代詞人藝術創造上不甘逐隨他人獨創精神,當稱作宋代詞史上富於啟示性之一佳話。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鵲橋仙七夕原文及賞析2
原文:
鵲橋仙·富沙七夕為友人賦
宋代:趙以夫
翠綃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沉沉無暑。竹邊荷外再相逢,又還是、浮雲飛去。
錦箋尚濕,珠香未歇,空惹閑愁千縷。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
譯文:
翠綃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沉沉無暑。竹邊荷外再相逢,又還是、浮雲飛去。
佳人的心事有誰能夠知曉呢!與他相逢的初次是在自己的小紅樓一次宴會,那是個天涼暑退、夜色沉沉的難忘之夜。竹韻荷風,多麼美麗,幽僻的場所,二人初通情愛之後的再度相逢。短暫相會很快過去了,就像空中飄浮的雲彩,霎那間消逝得無影無蹤,一去而不復返了。
錦箋尚濕,珠香未歇,空惹閑愁千縷。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
淚珠滴落,濕潤了精美的信箋;小樓中仍然彌漫著珠飾的香氣。然住事如過眼煙雲,舊情終難以續,苦苦思戀的結果呢,卻不過是徒增煩惱而已。牛郎織女銀河相阻,尚有每年七夕鵲橋相會,可是自己卻與情人永無相見之日。
注釋:
翠綃(xiāo)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沉沉無暑。竹邊荷外再相逢,又還是、浮雲飛去。
鵲橋仙:詞牌名。富沙:地名,即古建甌縣城,為詞人任職所在之地。翠綃:疏而輕軟的碧綠色的絲巾,古代女子多以饋贈情人。
錦箋(jiān)尚濕,珠香未歇,空惹閑愁千縷。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
錦箋:精緻華美的信紙。珠:珍珠鑲嵌的首飾,是「再相逢」時的贈物。歇:消散。
賞析:
這首詞是為友人寫的傷離之作,抒寫作者對歌伶樂伎及其所代表的那個社會階層不幸女性們的深切同情。全詞上片寫歡情,下片寫離恨,中間用「又還」句過渡,鋪排得體,結構緊密,筆淡而情濃,是篇較有特色的作品。
「翠綃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沉沉無暑」是說在初秋日,天涼暑退,夜色沉沉。在她的小樓中,在七夕的宴席上,她偷偷地贈給他一條碧色的絲巾,表述她內心的情意。依內容次序,三句應當逆讀,詞中這樣安排,即使句子頓挫有味,亦能突出「翠綃」一語。翠綃是疏而輕軟的碧綠色的絲巾,古代女子多以饋贈情人。翠綃傳情,故夜宴亦倍添歡樂,天氣也彷彿格外清爽。總之,那天晚上他沉浸在歡樂與幸福之中,一切都完整地、甜蜜地保留在他心上。「歡宴」二字,寫場面、氣氛,烘托出戀人,當時的歡樂與幸福。「歡宴」與「翠綃」句對照,說明:她在「歡宴」的大庭廣眾之中偷偷贈物傳情,她愛得是那樣深,那樣急切,簡直有點忘乎所以。這一句寥寥數字勾勒出情事的美好:節日、時間、地點、天氣到人物,無不美好,讓人難以忘懷。
「竹邊荷外再相逢」句則是說這是暗通情愫之後的一次幽會,地點在荷塘附近的叢竹旁邊。前者席上初逢,只能借物傳情,這回則可以盡情地互訴衷曲了。但是,作者的筆峰一轉,傳達的情意變了。如果說前一句是美好的幸福,這一句則是美好的惆悵,因為在苦苦盼望之後的相會是那麼匆匆逝去,就像「碧雲飛去」一樣,不能不令人無奈、愁苦。這兩句對往昔的回憶,自然引出下片的千縷閑愁,萬種情思。
「錦箋」二句,睹物懷人,嘆惋無盡。錦箋,精緻華美的信紙,是她捎來的信箋。珠,珍珠鑲嵌的首飾,是「再相逢」時的贈物。二句寫歡聚已逝只能面對她情意綿綿的信和尚帶余香的贈物空自追念,低回不已。一「尚」、一「未」,寫記憶猶新,前情在目,上承情事,下啟愁懷。錦箋墨跡未乾,珠飾還散發著她的香氣,而往事浮雲,舊情難續。萬種愁懷,由「空惹」一句道出。說「空惹」,或許是由於信物尚存,難成眷屬;或許是由於舊情未泯,人已杳然。總之,這在封建社會是常見的愛情的悲劇。悲劇已成,「錦箋」「珠香」,於事無補:「閑愁千縷」,也是自尋煩惱罷了。但是,惹出「閑愁千縷」的,不僅是她的所贈,還有七夕這個敏感的夜晚以及跟它有關的神話傳說。
韓鄂《歲華記麗》卷三引《風俗通》:「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古人七夕詞,無不提到牛郎織女,感慨他們一年才一見的刻骨相思,但秦觀卻說:「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有新意也有深意。趙以夫此詞也是更進一步地寫,認為自已和情人還不如牛郎織女,他們尚能一年一見,而自己和情人的再見卻杳杳無期。
總之,上片寫歡情,下片寫離恨,中間用「又還」句過渡,鋪排得體,結構緊密。上下互相映襯,中心十分突出。全詞筆淡而情濃,是篇較有特色的作品。
鵲橋仙七夕原文及賞析3
原文
清代 顧太清
新秋逢閏,鵲橋重駕,兩度人間乞巧。欄干斜轉玉繩低,問乞得、天機多少?
閨中女伴、天邊佳會,多事紛紛祈禱。神仙之說本虛無,便是有、也應年老。
注釋
玉繩:星名。常泛指群星。
閨中女伴:指畫中聯吟賦詩的仕女們。
鑒賞
詞作於丁酉,道光十七年(1837年),太清三十九歲。
這是一首題畫詞,畫為雲林所繪《閏七夕聯吟圖》的仕女圖。七夕聯吟的是畫的主題,所以詞人從七夕寫起。七月七日是牛郎織女相會的佳期,銀河的鵲橋架起來了。因為作畫之時時逢閏七月,有了兩個佳期,橋也再次「重駕」,而人間也有了兩次乞巧活動,女子們希望乞得終生幸福,找到一位如意郎君的機會也有兩次。詞人問,她們在斗轉星移,星光也在移動的夜晚,不知乞得了多少天機。詞人對此提出了疑問。因為年年有七巧節,也年年有乞巧活動,但婦女們也未必總是幸福,原因是世間總是「多事紛紛」。神話故事,本來「虛無」,「便是有」,牛郎織女「也應年老」了。詞人對於男女婚姻愛情的幸福的追求寄予同情,但又做出疑惑的結論,這是現實生活的反映。這幅仕女圖,住在表現女性美,其中也包括了畫中她們所表現出來的內心美。詞人舍棄了歷來對於這種美的歌頌,而別出機杼地引導出了一個富有哲理性的命題,即美麗的願望,在人間常常是難以如願的。它啟發人思考,同時也深化了詞的思想主題。
鵲橋仙七夕原文及賞析4
原文:
翠綃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沈沈無暑。
竹邊荷外再相逢,又還是、浮雲飛去。
錦箋尚濕,珠香未歇,空惹閑愁千縷。
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
譯文
佳人夕心事有誰能夠知曉呢!與他相逢夕 * 是在自己夕小紅樓一夜宴會,那是個天涼暑退、夜色沉沉夕難忘之夜。竹韻荷風,多麼美麗,幽僻夕場所,二人初通情愛之後夕再度相逢。短暫相會很快過去了,就像空中飄浮夕雲彩,霎那間消逝得無影無蹤,一去而不復返了。
淚珠滴落,濕潤了精美夕信箋;小樓中仍然彌漫著珠飾夕香氣。然住事如過眼煙雲,舊情終難以續,苦苦思戀夕結果呢,卻不過是徒增煩惱而已。牛郎織女銀河相阻,尚有每年七夕鵲橋相會,可是自己卻與情人永無相見之日。
注釋
鵲橋仙:詞牌名。
富沙:地名,即古建甌縣城,為詞人任職所在之地。
翠綃:疏而輕軟夕碧綠色夕絲巾,古代女子多以饋贈情人。
錦箋:精緻華美夕信紙。
珠:珍珠鑲嵌夕首飾,是「再相逢」時夕贈物。歇:消散。
賞析:
這首為友人寫的傷離之作,寫得秀不在句而在神,濃在情而不在墨。
「翠綃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沉沉無暑」——在初秋日,天涼暑退,夜色沉沉。在她的小樓中,在七夕的宴席上,她偷偷地贈給他一條碧色的絲巾,表述她內心的情意。依內容次序,三句應當逆讀,詞中這樣安排,既使句子頓挫有味,亦能突出「 翠綃 」一語。翠綃是疏而輕軟的碧綠色的絲巾,古代女子多以饋贈情人。翠綃傳情,故夜宴亦倍添歡樂,天氣也彷彿格外清爽。總之,那天晚上他沉浸在歡樂與幸福之中,一切都完整地、甜蜜地保留在他心上。「 歡宴」二字,寫場面、氣氛,烘托出戀人,當時的歡樂與幸福。「歡宴」與「翠綃」句對照,說明:她在「歡宴」的大庭廣眾之中偷偷贈物傳情 ,她愛得是那樣深,那樣急切,簡直有點忘乎所以。這一句寥寥數字勾勒出情事的美好 :節日 、時間、地點 、天氣到人物,無不美好,讓人難以忘懷。
「竹邊荷外再相逢」——這是暗通情愫之後的一次幽會,地點在荷塘附近的叢竹旁邊——一個美麗而幽僻的處所。前者席上初逢,只能借物傳情,這回則可以盡情地互訴衷曲了。但是,作者的筆峰一轉,傳達的情意變了。如果說前一句是美好的幸福,這一句則是美好的惆悵,因為在苦苦盼望之後的相會是那麼匆匆逝去,就像「 碧雲飛去 」一樣,怎能不令人無奈、愁苦呢?這兩句對往昔的回憶,自然引出下片的千縷閑愁,萬種情思。
「錦箋」二句,睹物懷人,嘆惋無盡。錦箋,精緻華美的信紙 ,是她捎來的信箋 。珠,珍珠鑲嵌的首飾,是「再相逢」時的贈物。二句寫歡聚已逝只能面對她情意綿綿的信和尚帶余香的贈物空自追念,低回不已。
一「尚」、一「未」,寫記憶猶新,前情在目,上承情事,下啟愁懷。錦箋墨跡未乾,珠飾還散發著她的香氣,而往事浮雲,舊情難續。萬種愁懷,由「空惹」一句道出。為什麼說「 空惹 」?或許是信物尚存,難成眷屬,或許是舊情未泯 ,人已杳然吧 !總之,這在封建社會是常見的愛情的悲劇 。悲劇已成,「錦箋」「珠香」,於事無補;「閑愁千縷」,也是自尋煩惱罷了。
但是,惹出「 閑愁千縷」的,不僅是她的所贈,還有七夕這個敏感的夜晚以及跟它有關的神話傳說。韓鄂《歲華記麗》卷三引《風俗通》:「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 。」古人七夕詞 ,無不提到牛郎織女,感慨他們一年才一見的刻骨相思,但秦觀卻說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有新意也有深意。趙以夫此詞也是更進一步地寫。認為自已和情人還不如牛郎織女,他們尚能一年一見,而自己和情人的再見卻杳杳無期啊!
總之,上片寫歡情 ,下片寫離恨 ,中間用「又還」句過渡,鋪排得體 ,結構緊密。上下互相映襯,中心十分突出。全詞筆淡而情濃,是篇較有特色的作品。
鵲橋仙七夕原文及賞析5
原文:
緱山仙子,高情雲渺,不學痴牛女。風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詞,題為七夕,是寫與友人陳令舉在七夕夜分別之事。
上片落筆先寫陳令舉之風度,他高情雲渺,如侯家人於緱氏山頭的王子晉在風簫聲聲的新月之夜,沒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飄然而去。與友人在七夕夜分別,詞人自然想到牛郎織女,但陳令舉不像他們那樣痴心於兒女之情。
下片想像友人乘坐的船隻來到銀河之中,當他回到人間時,就挾帶著天上的天風海雨。接著他評價二人的友誼能夠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緣,當天風海雨飄飄散去之後,友人也將隨風飄去。
寫送別,一般人都會徒增傷感,而詞人卻是豪氣縱橫,馳騁想像,遨遊天界銀河,如陸游所說「曲終覺天風海雨逼人」。一般寫七夕銀河,總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之類的柔情凄景,而詞人筆下那天風海雨之勢,正顯露了他不凡的氣魄與胸襟,這種逼人的天風海雨,便是他豪放詞風形象性的說明。
創作背景
熙寧七年(1074年),詞人和陳令舉坐船遊玩,一邊喝酒,一邊快樂的暢談,然而相聚總是要分離的,為了表達對陳令舉的依依不捨,詞人便寫下這首詞送給他。
賞析二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贊美王子喬仙心超遠,若有若無,不去學習牛郎織女身陷情網,作繭自縛。「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承接前文,刻畫王子喬超凡脫俗的形象。王子喬吹簫奏鳳凰之鳴,揮手告別時人,乘鶴而去,令人羨慕。王子喬放浪形骸、超凡成仙的形象,和放棄仙位陷於情網的織女形成強烈的對比,表現出詞人渴望像王子喬一樣能夠遺世獨立、羽化成仙的.情志,也是詞人對陳令舉離別情思的開導之語。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借用晉人遇仙的神話故事,比況幾位友人曾沖破銀浪泛舟而行。「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寫歡樂的地方很少,很快就面臨離別。「相逢一醉是前緣」,寫自己和友人的相聚,「風雨散、飄然何處」,寫朋友分別之後各自離去。「一醉是前緣」,含慰藉之意,「飄然何處」,蘊含無限的感慨之情。
全詞不但擺脫了兒女艷情的舊套,藉以抒寫送別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緊扣七夕,格調上用飄逸超曠取代纏綿悱惻之風,讀來深感詞人的超凡脫俗以及卓而不群的姿態。
鵲橋仙七夕原文及賞析6
鵲橋仙·七夕
宋代:范成大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譯文
今夜是牛郎織女會面的好時光,這對相會的夫妻懶得再為耕織忙。寂寞的群仙要生妒嫉了:嬌美的月亮姊姊蹙緊了娥眉,風阿姨興風吹雨天地反常。
相見匆匆忙忙,短暫的聚首真不如不見,重新攪起離別的憂傷。見面的歡樂總不抵久別的愁苦多,反倒又增添了新愁帶回品嘗。
注釋
1、七夕:農歷七月初七夜,傳說牛郎織女此夜渡過銀河相會。
2、雙星:指牽牛、織女二星。
3、慵(yōng):懶。
4、娟娟(juān juān):美好的樣子。
5、月姊(zǐ):月宮中的仙子。
6、顰(pín):皺眉。農歷初七月亮將及半圓,因言滿眉顰。
7、風姨:傳說中司風之神。原為風伯,後衍為風姨。
8、草草:匆匆之意。
9、爭如:怎麼比得上。這里是還不如的意思。
10、不抵:不如,比不上。
鵲橋仙七夕賞析
兩千多年來,牛郎織女的故事,不知感動過多少中國人的心靈。在吟詠牛郎織女的佳作中,范成大的這首《鵲橋仙》別具匠心是一首有特殊意義的佳作。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起筆三句點明七夕,並以側筆渲染。「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歲華紀麗》卷三「七夕」引《風俗通》),與牛郎相會,故又稱雙星節。此時銀河兩岸,牛郎已無心耕種,織女亦無心紡績,就連天上的眾仙女也忌妒了。起筆透過對主角與配角心情之描寫,烘托出一年一度的七夕氛圍,扣人心弦。下韻三句,承群仙之相妒寫出,筆墨從牛女宕開,筆意雋永。「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形貌娟秀的嫦娥蹙緊了蛾眉,風姨竟然興風吹雨騷騷然(風姨為青年女性風神,見《博異》)。這些仙女,都妒忌著織女呢。織女一年才得一會,有何可妒?則嫦娥悔恨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可知,風姨之風流善妒亦可知,仙界女性之凡心難耐寂寞又可知,而牛郎織女愛情之難能可貴更可知。不僅如此。有眾仙女之妒這一喜劇式情節,雖然引出他們悲劇性愛情。詞情營造,匠心獨運。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下片,將「柔情似水,佳期如夢」的相會情景一筆帶過,更不寫「忍顧鵲橋歸路」的淚別場面,而是一步到位著力刻畫牛郎織女的心態。七夕相會,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能錯見!見了又只是重新撩亂萬千離愁別緒罷了。詞人運筆處處不凡,但其所寫,是將神話性質進一步人間化。顯然,只有深味人間別久之悲人,才能對牛郎織女心態,作如此同情之理解。「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結筆三句緊承上句意脈,再進一層刻畫。三百六十五個日日夜夜之別離,相逢僅只七夕之一刻,舊愁何其深重,新歡又何其深重,新歡又何其有限。不僅如此。舊愁未銷,反載了難以負荷的新恨歸去。年年歲歲,七夕似乎相同。可誰知道,歲歲年年,其情其實不同。在人們心目中,牛郎織女似乎總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而已。
然而從詞人心靈之體會,則牛郎織女的悲憤,乃是無限生長的,牛郎織女之悲劇,乃是一部生生不滅的悲劇,是一部亘古不改的悲劇。牛郎織女悲劇的這一深刻層面,這一可怕性質,終於在詞中告訴人們。顯然,詞中牛郎織女之悲劇,有其真實的人間生活依據,即恩愛夫妻被迫長期分居。此可斷言。「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作天!哎,只落得兩淚漣漣。」(《竇娥冤》曲詞)
此詞在藝術造詣上很有特色。詞中托出牛郎織女愛情悲劇之生生不已,實為匪夷所思。以嫦娥風姨之相妒情節,反襯、凸出、深化牛郎織女之愛情悲劇,則是獨具匠心的。(現代黑色幽默庶幾近之)全詞辭無麗藻,語不驚人,正所謂絢爛於歸平淡。范成大之詩,如其著名的田園詩,頗具泥土氣息,從這里可以印證之。最後,應略說此詞在同一題材的宋詞發展中之特殊意義。宋詞描寫牛郎織女故事。多用《鵲橋仙》之詞牌,不失「唐詞多緣題」(《花庵詞選》)之古意。其中佼佼者,前有歐陽修,中有秦少游,後有范成大。歐詞主旨在「多應天意不教長」,秦詞主旨在「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成大此詞則旨在「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可見,歐詞所寫,本是人之常情。秦詞所寫,乃「破格之談」(《草堂詩餘雋》),是對歐詞的翻新、異化,亦可說是指出向上一路。而成大此詞則是對歐詞的復歸、深化。牛郎織女的愛情,縱然有不在朝暮之高致,但人心總是人心,無限漫長之別離,生生無已之悲劇,決非人心所能堪受,亦比高致來得更為廣大。故成大此詞,也是對秦詞的補充與發展。從揭櫫悲劇深層的美學意義上說,還是是對秦詞之一計算。歐、秦、范三家《鵲橋仙》詞,呈現一否定之否定路向,顯示了宋代詞人對傳統對人生之深切體味,亦體現出宋代詞人藝術創造上不甘逐隨他人獨創精神,當稱作宋代詞史上富於啟示性之一佳話。
鵲橋仙七夕原文及賞析7
原文:
緱山仙子,高情雲渺,不學痴牛女。風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注釋:
①緱山:即緱氏山,在今河南偃師縣南四十里,《列仙傳》王子晉見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緱氏山頭」,果乘白鶴駐山巔,望之不到,舉手謝時人而去。
②痴牛女:指牛郎織女,,呆的異體字。
③客槎:槎,同楂,竹木編成的筏。用晉張華《博物志》故事,有人曾乘浮槎從海至天河,見牛郎織女。後至蜀問嚴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客槎即指此。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詞,題為七夕,是寫與友人陳令舉在七夕夜分別之事。
上片落筆先寫陳令舉之風度,他高情雲渺,如侯家人於緱氏山頭的王子晉在風簫聲聲的新月之夜,沒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飄然而去。與友人在七夕夜分別,詞人自然想到牛郎織女,但陳令舉不像他們那樣痴心於兒女之情。
下片想像友人乘坐的船隻來到銀河之中,當他回到人間時,就挾帶著天上的天風海雨。接著他評價二人的友誼能夠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緣,當天風海雨飄飄散去之後,友人也將隨風飄去。
寫送別,一般人都會徒增傷感,而詞人卻是豪氣縱橫,馳騁想像,遨遊天界銀河,如陸游所說「曲終覺天風海雨逼人」。一般寫七夕銀河,總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之類的柔情凄景,而詞人筆下那天風海雨之勢,正顯露了他不凡的氣魄與胸襟,這種逼人的天風海雨,便是他豪放詞風形象性的說明。
2. 傳說牛郎織女一年一聚,天上一日人間一年,為何只能在七夕節鵲橋上相見
因為他們的忠誠和愛感動了喜鵲,成千上萬只喜鵲飛到喜鵲橋上,讓牛郎和織女在喜鵲橋上相遇。太後別無選擇,只能讓兩人每年7月7日在喜鵲橋見面。
後來,在農歷七月初七的第七天,據說牛郎和織女在喜鵲橋相遇的那一天,女孩們會來到花前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岸的牛郎和織女,希望看到他們的年會,祈求上天讓他們像織女一樣熟練,祈禱他們能有一個幸福的婚姻,從而形成農歷七月初七。
3.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清代 顧太清
新秋逢閏,鵲橋重駕,兩度人間乞巧。欄干斜轉玉繩低,問乞得、天機多少?
閨中女伴、天邊佳會,多事紛紛祈禱。神仙之說本虛無,便是有、也應年老。
注釋
玉繩:星名。常泛指群星。
閨中女伴:指畫中聯吟賦詩的仕女們。
鑒賞
詞作於丁酉,道光十七年(1837年),太清三十九歲。
這是一首題畫詞,畫為雲林所繪《閏七夕聯吟圖》的仕女圖。七夕聯吟的是畫的主題,所以詞人從七夕寫起。七月七日是牛郎織女相會的佳期,銀河的鵲橋架起來了。因為作畫之時時逢閏七月,有了兩個佳期,橋也再次「重駕」,而人間也有了兩次乞巧活動,女子們希望乞得終生幸福,找到一位如意郎君的機會也有兩次。詞人問,她們在斗轉星移,星光也在移動的夜晚,不知乞得了多少天機。詞人對此提出了疑問。因為年年有七巧節,也年年有乞巧活動,但婦女們也未必總是幸福,原因是世間總是「多事紛紛」。神話故事,本來「虛無」,「便是有」,牛郎織女「也應年老」了。詞人對於男女婚姻愛情的幸福的追求寄予同情,但又做出疑惑的結論,這是現實生活的反映。這幅仕女圖,住在表現女性美,其中也包括了畫中她們所表現出來的內心美。詞人舍棄了歷來對於這種美的歌頌,而別出機杼地引導出了一個富有哲理性的命題,即美麗的願望,在人間常常是難以如願的。它啟發人思考,同時也深化了詞的思想主題。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2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譯文
緱山仙子王子喬性情高遠,不像牛郎織女要下凡人間。皎潔的月光中停下吹鳳簫,擺一擺手告別人間去成仙。
聽說黃河竹筏能直上銀河,一路上還挾帶著天風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後誰知道各自向何方?
注釋
鵲橋仙:詞牌名,又名《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
緱(gōu)山:在今河南偃師縣。緱山仙子指在緱山成仙的王子喬。
雲渺(miǎo):高遠貌。
痴(chī)牛騃(ái)女:指牛郎織女。在這里不僅限於指牛郎織女,而是代指痴迷於俗世的芸芸眾生。
鳳簫聲:王子喬吹笙時喜歡模仿鳳的叫聲。
時人:當時看到王子喬登仙而去的人們。
槎(chá):竹筏。
銀河:天河。
尚(shàng):還。
前緣:前世的因緣。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詞,題為七夕,是寫與友人陳令舉在七夕夜分別之事。
上片落筆先寫陳令舉之風度,他高情雲渺,如侯家人於緱氏山頭的王子晉在風簫聲聲的新月之夜,沒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飄然而去。與友人在七夕夜分別,詞人自然想到牛郎織女,但陳令舉不像他們那樣痴心於兒女之情。
下片想像友人乘坐的船隻來到銀河之中,當他回到人間時,就挾帶著天上的天風海雨。接著他評價二人的友誼能夠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緣,當天風海雨飄飄散去之後,友人也將隨風飄去。
寫送別,一般人都會徒增傷感,而詞人卻是豪氣縱橫,馳騁想像,遨遊天界銀河,如陸游所說「曲終覺天風海雨逼人」。一般寫七夕銀河,總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之類的柔情凄景,而詞人筆下那天風海雨之勢,正顯露了他不凡的氣魄與胸襟,這種逼人的天風海雨,便是他豪放詞風形象性的說明。
創作背景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贊美王子喬仙心超遠,若有若無,不去學習牛郎織女身陷情網,作繭自縛。「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承接前文,刻畫王子喬超凡脫俗的形象。王子喬吹簫奏鳳凰之鳴,揮手告別時人,乘鶴而去,令人羨慕。王子喬放浪形骸、超凡成仙的形象,和放棄仙位陷於情網的織女形成強烈的對比,表現出詞人渴望像王子喬一樣能夠遺世獨立、羽化成仙的情志,也是詞人對陳令舉離別情思的開導之語。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借用晉人遇仙的神話故事,比況幾位友人曾沖破銀浪泛舟而行。「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寫歡樂的地方很少,很快就面臨離別。「相逢一醉是前緣」,寫自己和友人的相聚,「風雨散、飄然何處」,寫朋友分別之後各自離去。「一醉是前緣」,含慰藉之意,「飄然何處」,蘊含無限的感慨之情。
全詞不但擺脫了兒女艷情的舊套,藉以抒寫送別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緊扣七夕,格調上用飄逸超曠取代纏綿悱惻之風,讀來深感詞人的超凡脫俗以及卓而不群的姿態。
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3
原文:
鵲橋仙·富沙七夕為友人賦
宋代:趙以夫
翠綃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沉沉無暑。竹邊荷外再相逢,又還是、浮雲飛去。
錦箋尚濕,珠香未歇,空惹閑愁千縷。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
譯文:
翠綃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沉沉無暑。竹邊荷外再相逢,又還是、浮雲飛去。
佳人的心事有誰能夠知曉呢!與他相逢的初次是在自己的`小紅樓一次宴會,那是個天涼暑退、夜色沉沉的難忘之夜。竹韻荷風,多麼美麗,幽僻的場所,二人初通情愛之後的再度相逢。短暫相會很快過去了,就像空中飄浮的雲彩,霎那間消逝得無影無蹤,一去而不復返了。
錦箋尚濕,珠香未歇,空惹閑愁千縷。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
淚珠滴落,濕潤了精美的信箋;小樓中仍然彌漫著珠飾的香氣。然住事如過眼煙雲,舊情終難以續,苦苦思戀的結果呢,卻不過是徒增煩惱而已。牛郎織女銀河相阻,尚有每年七夕鵲橋相會,可是自己卻與情人永無相見之日。
注釋:
翠綃(xiāo)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沉沉無暑。竹邊荷外再相逢,又還是、浮雲飛去。
鵲橋仙:詞牌名。富沙:地名,即古建甌縣城,為詞人任職所在之地。翠綃:疏而輕軟的碧綠色的絲巾,古代女子多以饋贈情人。
錦箋(jiān)尚濕,珠香未歇,空惹閑愁千縷。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
錦箋:精緻華美的信紙。珠:珍珠鑲嵌的首飾,是「再相逢」時的贈物。歇:消散。
賞析:
這首詞是為友人寫的傷離之作,抒寫作者對歌伶樂伎及其所代表的那個社會階層不幸女性們的深切同情。全詞上片寫歡情,下片寫離恨,中間用「又還」句過渡,鋪排得體,結構緊密,筆淡而情濃,是篇較有特色的作品。
「翠綃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沉沉無暑」是說在初秋日,天涼暑退,夜色沉沉。在她的小樓中,在七夕的宴席上,她偷偷地贈給他一條碧色的絲巾,表述她內心的情意。依內容次序,三句應當逆讀,詞中這樣安排,即使句子頓挫有味,亦能突出「翠綃」一語。翠綃是疏而輕軟的碧綠色的絲巾,古代女子多以饋贈情人。翠綃傳情,故夜宴亦倍添歡樂,天氣也彷彿格外清爽。總之,那天晚上他沉浸在歡樂與幸福之中,一切都完整地、甜蜜地保留在他心上。「歡宴」二字,寫場面、氣氛,烘托出戀人,當時的歡樂與幸福。「歡宴」與「翠綃」句對照,說明:她在「歡宴」的大庭廣眾之中偷偷贈物傳情,她愛得是那樣深,那樣急切,簡直有點忘乎所以。這一句寥寥數字勾勒出情事的美好:節日、時間、地點、天氣到人物,無不美好,讓人難以忘懷。
「竹邊荷外再相逢」句則是說這是暗通情愫之後的一次幽會,地點在荷塘附近的叢竹旁邊。前者席上初逢,只能借物傳情,這回則可以盡情地互訴衷曲了。但是,作者的筆峰一轉,傳達的情意變了。如果說前一句是美好的幸福,這一句則是美好的惆悵,因為在苦苦盼望之後的相會是那麼匆匆逝去,就像「碧雲飛去」一樣,不能不令人無奈、愁苦。這兩句對往昔的回憶,自然引出下片的千縷閑愁,萬種情思。
「錦箋」二句,睹物懷人,嘆惋無盡。錦箋,精緻華美的信紙,是她捎來的信箋。珠,珍珠鑲嵌的首飾,是「再相逢」時的贈物。二句寫歡聚已逝只能面對她情意綿綿的信和尚帶余香的贈物空自追念,低回不已。一「尚」、一「未」,寫記憶猶新,前情在目,上承情事,下啟愁懷。錦箋墨跡未乾,珠飾還散發著她的香氣,而往事浮雲,舊情難續。萬種愁懷,由「空惹」一句道出。說「空惹」,或許是由於信物尚存,難成眷屬;或許是由於舊情未泯,人已杳然。總之,這在封建社會是常見的愛情的悲劇。悲劇已成,「錦箋」「珠香」,於事無補:「閑愁千縷」,也是自尋煩惱罷了。但是,惹出「閑愁千縷」的,不僅是她的所贈,還有七夕這個敏感的夜晚以及跟它有關的神話傳說。
韓鄂《歲華記麗》卷三引《風俗通》:「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古人七夕詞,無不提到牛郎織女,感慨他們一年才一見的刻骨相思,但秦觀卻說:「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有新意也有深意。趙以夫此詞也是更進一步地寫,認為自已和情人還不如牛郎織女,他們尚能一年一見,而自己和情人的再見卻杳杳無期。
總之,上片寫歡情,下片寫離恨,中間用「又還」句過渡,鋪排得體,結構緊密。上下互相映襯,中心十分突出。全詞筆淡而情濃,是篇較有特色的作品。
4. 七夕節那天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見面了它們會做些什麼說些什麼請你展開想像把你
等了整整一年,終於到了牛郎和織女相見的日子了。這時,一隻只喜鵲飛了過來,他們成群結隊的打起了一座橋,讓牛郎織女相見。牛郎在銀河的這頭,織女在銀河的那頭,兩人隔河相望,眼眶裡充滿了眼淚。
牛郎一邊親吻著孩子的額頭一邊撫摸著孩子們的頭說:「去吧,那個就是你們的媽媽,趕快去見見媽媽吧!」兩個孩子跑到了媽媽的面前,緊緊的拽住媽媽的長裙說:「媽媽,你不要走好不好?我們好想你。 」織女再也忍不住了,淚水頓時溢滿了眼眶。
織女帶著孩子向鵲橋跑去,牛郎也跑了過來。牛郎在鵲橋中間擁抱著織女,同時也抱住了孩子,一家子就在這么美好的環境下相聚了。
5. 《七巧》一詩中寫「牛郎織女過鵲橋相會」的詩句是什麼
《七巧》正確抄的名字是《襲乞巧》。
這首詩中寫「牛郎織女過鵲橋相會」的詩句是:
"七夕今霄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6. 七夕鵲橋相會的句子文言文
1. 描寫鵲橋的句子
1、《鵲橋仙》全文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2、《鵲橋仙》譯文
秋雲多變,流星傳恨,牛郎織女在七夕渡天河相會。
秋風白露在秋天相遇,勝過了人間無數的兒女情長。
溫柔情感如水,美好時光如夢,不忍回顧各回鵲橋兩頭的路。
如果雙方返喊卜的感情是堅貞不渝的,又何必執著於朝夕相守。
⑴纖雲:輕盈的雲彩。弄巧:指雲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種巧妙的花樣。
⑵飛星:流星。一說指牽牛、織女二星。
⑶銀漢:銀河。迢迢:遙遠的樣子。暗度:悄悄渡過。
⑷金風玉露:指秋風白露。李商隱《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⑸忍顧:怎忍回視。
⑹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
3、出處 是宋代詞人秦觀的作品;
2. 求情人節古文祝福語
愛情的濃縮:
七夕祝福語 天上牛郎織女來相會,地下多情人兒共祈愛情永恆不渝。
你我鵲橋邊,相對兩無言,溫情融天際,愛意永纏綿。
我是董郎,你是仙女,願天天是七夕,歲歲共嬋娟。
面對你默默的等待,我無法喊出那聖潔的愛,只好立於相思樹下,用歲月的剪刀,把思念精心地剪裁。
往年,我祈求上天賜我幸福。現在有滲敗你在我身邊。我知道,幸福,我已經得到了。我愛你!
守候星空盼星雨,數落星辰許星願。星空星雨落千粒,星辰星願現千回。遙祝遠朋行安至,笑柔摯心有相知。
今天是七月七,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你是風兒我是沙,七夕啦!你何才會歸來不讓我心掛掛!
如果真的有鵲橋.我要跟你走到橋的盡頭.然後把橋拆了.絕不讓你走.願意嗎?
情人節快樂!願我倆的愛情能比牛郎織女更深,但不要像他們的兩地相思。相思之苦好慘喔!
莫羨鵲橋仙,人間花更嫣;今沐七夕雨,愛你更心堅!
七夕抬頭望碧霄,喜鵲雙雙搭鵲橋。家家乞巧看秋月,穿盡紅絲兒百條。
天不老,情難絕,鵲橋上為你我繫上同心結!我愛你!
怕黃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地不銷魂?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今秋,香肌瘦幾分?縷帶寬三寸。
3001年的這一天,我在鵲橋的另一邊。不見不散!
年年花相似,歲歲人不同;鵲橋一相會,留你在心中!
流水落花夏去也,斜風細雨乍秋寒,七月七,月易見,見君難。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中國情人節, 你過了嗎?
好想朝朝暮暮,更想天長地久。思念悠悠,愛意濃濃。
獨上西樓,觀月。寂寞梧桐,鎖秋。問天上人,見鵲否?是否共嬋娟?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千山萬水飛難渡,何處離情訴?天涯地角幾多愁,只有擁你入懷恨方休!
牛郎織女都能在七夕相會,你我呢?
今天是七夕我很想你,你有空出來吃飯嗎?晚上老地方見.吻你.
無論我們分開多遠,終有一日會在最美麗的地方相見,別忘了我們的約會。
如果天有情,如果夢會靈,就讓我的心愛到徹底,我對你的愛已無法說明,就象風吹不息,雨打不停,此情不渝。
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我是多麼的盼望奇跡的出現呀!情人節快樂.
獨自莫憑欄,千里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你想我嗎??
在漫漫的人生中,我找到了你,是你給了我生存的信心,是你讓我的生活從此不再平淡。我愛你!!!
3.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典故和詩詞
1、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唐代林漏穗傑的《乞巧》
譯文:七夕佳節,人們紛紛抬頭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見牛郎織女渡過銀河在鵲橋上相會。家家婦女望著秋月穿針乞巧,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2、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唐代徐凝《七夕》
譯文:仙鵲架起了小橋於渺渺銀河之上,環佩輕盈作響,款款走來神話中的女子玲瓏的身影。
3、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鵲橋仙·七夕》宋范成大
譯文:今夜是牛郎織女會面的好時光,這對相會的夫妻懶得再為耕織忙。寂寞的群仙要生妒嫉了:嬌美的月亮姊姊蹙緊了娥眉,風阿姨興風吹雨天地反常。
相見匆匆忙忙,短暫的聚首真不如不見,重新攪起離別的憂傷。見面的歡樂總不抵久別的愁苦多,反倒又增添了新愁帶回品嘗。
4、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宋代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譯文:纖薄的雲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繾綣的柔情像流水般綿綿不斷,重逢的約會如夢影般縹緲虛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5、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東漢佚名《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譯文:看那遙遠的牽牛星,明亮的織女星。(織女)伸出細長而白皙的手 ,擺弄著織機(織著布),發出札札的織布聲。一整天也沒織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淚如同下雨般零落。
這銀河看起來又清又淺,擺弄著織機(織著布),發出札札的織布聲。雖然只隔一條清澈的河流,但他們只能含情凝視,卻無法用語言交談。
4. 七夕句子
1.七夕如願盼今朝,紅葉香殘怨可消,朝朝暮暮圖永久,纏纏綿綿訴心焦.
2.月影光如晝,銀霜茫茫;七夕會鵲橋,情意綿綿。仙花團錦簇,美景交融;仙鵲聚天橋,好生幸福!
3.柔情似水,佳期如夢,七月七日,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國情人,曰為日,共度七夕,天長地久。
4.思念是甜蜜的惆悵,它能把女性天生的嫉妒搓揉成憂傷,溶成一片濃濃的深情像月光皎潔,明亮。
5.銀河之上,一世的等待,幾世的緣分,都化作了滴滴晶瑩的淚珠,灑下凡間,留給世人無限的福!
6.織女綉雲錦,牛郎河西盼。鵲橋河間架,七夕終短暫。願愛長相依,月兒永無缺。我欲銀河逝,予兩星永潔!
7.茫茫星河,我無法找到你的蹤跡;漫漫長夜,你能否感覺我的思念?
8.多少痴心風雨,多少淚瑩劃夜空。痴情原是有情心,相逢一笑落夢。
9.我是鵲橋旁那顆美麗的流星,只為有你一次真愛的回應,我痴痴的等待著你……久久不願離去……
10.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面對你默默的等待,我無法喊出那聖潔的愛,只好立於相思樹下,用歲月的剪刀,把思念精心地剪裁。
11.今天是七月七,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12.千山萬水飛難渡,何處離情訴?天涯地角幾多愁,只有擁你入懷恨方休!
13.獨自莫憑欄,千里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你想我嗎??
14.在漫漫的人生,我找到了你,是你給了我生存的信心,是你讓我的生活從此不再平淡。我愛你!!!!
15.我把成串的往昔,多情的眷戀,在春光明媚的日子裡,編織成相思的花環,獻給你.
16.你我鵲橋邊,相對兩無言,溫情融天際,愛意永纏綿。
17.如果一切能夠重來,我寧願你是我避風的港灣。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希望你是我今生的唯一。
18.我是鵲橋旁那顆美麗的流星,只為有你一次真愛的回應,我痴痴的等待著你。。。。。。久久不願離去…
19.獨自莫憑欄,千里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你想我嗎?
20.我的手願放在你手裡,握手深情甜如蜜;我的心願靠在你心裡,心話永不渝.我的眼願看在你眼裡,望一眼…
21.句句心語,是我濃濃的思念和深深的福,永遠系著你的溫暖與喜悅,無論你在何方,願情誼永存。
22.生命因你而美麗,你為生命而自豪,珍惜現在的擁有,呵護擁有的現在,相信世界上的一切都很美好,…
23.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短,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24.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25.守候星空盼星雨,數落星辰許星願。星空星雨落千粒,星辰星願現千回。遙遠朋行安至,笑柔摯心有…
26.七夕抬頭望碧霄,喜鵲雙雙拱鵲橋。家家乞巧對秋月,無盡心絲君知曉?
27.獨自莫憑欄,千里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你在乎我嗎?
28.長相思,曉月寒,晚風寒,情人佳獨往還,顧影自凄然。見亦難,思亦難,長夜漫漫抱恨眠,問伊憐不憐。
29.你的過去我來不及參與,你的未來我不會再錯過!真誠之,與你相識相知;靈犀之間,與你朝夕相伴。
30.句句心語,是我濃濃的思念和深深的福,永遠系著你的溫暖與喜悅,無論你在何方,願情誼永存。
5. 牛郎織女文言文翻譯
《牛郎織女》白話釋義:
天河的東邊住著織女,是天帝的女兒。她年年在織布機上勞作,織出錦綉天衣,自己都沒有空閑打扮容貌。天帝可憐她獨自生活,准許她嫁給天河西邊的牽牛郎,織女出嫁後荒廢了紡織的工作。天帝大怒,責令她回到天河東邊,只許他們一年相會一次。
每年入秋的第七天,我們總會看見喜鵲的頭頂突然禿去。相傳這天牛郎和織女在銀河的東岸相會,役使喜鵲做橋梁從它們頭頂走過去,所以喜鵲頭上的毛都被踩禿了。
原文:
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衽。天帝怒,責令歸河東,許一年一度相會。
涉秋七日,鵲首無故皆髡,相傳是日河鼓與織女會於河東,役烏鵲為梁以渡,故毛皆脫去。
此文出自春秋孔子所寫的《詩經》。
(6)七夕鵲橋上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於農業,「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綿綿瓜瓞》等詩篇都表明周是依靠農業而興盛,農業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周族在武王伐紂之後成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隸私有與貴族領主的統治成為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政治特徵。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紂暴虐無道,主要與其實行奴隸制經濟制度有關。西周建立以後,為緩和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尖銳矛盾,緩和階級斗爭,變奴隸制為農奴制。
正如王國維在《殷商制度論》中所言:「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殷周間的三大變革,自其表而言之,不過一家一姓之興亡,與都邑之轉移。自其里言之,則舊制度廢而新制度興,舊文化廢而新文化興……」
西周較之殷商,由於經濟制度的巨大變革,促使社會在精神文明方面產生飛躍性的進步,作為文學代表的《詩經》出現是時代進步的必然產物,而它反過來又促進了社會的文明進步。
7. 每年農歷七月初七牛郎和織女在鵲橋相會把這句話寫具體
在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牛郎和織女會在鵲橋上相會一次,這天也叫七夕節。
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她討厭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捉回天宮,責令他們分離,只允許他們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
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俗稱「七夕」,相傳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千百年來這個古老而動人的愛情故事,世代流傳,這一天還被現代人譽為中國版的「情人節」。
織女星秋天晚上,我們所看到的最亮的星是織女星。在初秋,晚上九點鍾左右她越過我們的頭頂;秋越來越深,她越過我們頭頂的時間也越來越早。織女星和附近的幾顆星連在一起,成為一架七弦琴的樣子,我們叫它天琴座。這是介紹織女星的位置,天琴座的形狀及名稱來源。
8. 牛郎織女每年農歷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鵲橋是什麼做的
鵲橋是我國古代民間愛情故事中喜鵲搭成的橋。
牛郎織女的傳說
天上有個織女星,還有一個牽牛星。織女和牽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條律令是不允許男歡女愛、私自相戀的。織女是王母的孫女,王母便將牽牛貶下凡塵了,令織女不停地織雲錦以作懲罰。
自從牽牛被貶之後,織女常常以淚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牽牛。她坐在織機旁不停地織著美麗的雲錦以期博得王母大發慈心,讓牽牛早日返回天界。一天,幾個仙女向王母懇求想去人間碧蓮池一游,王母今日心情正好,便答應了她們。她們見織女終日苦悶,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讓織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懲後的孫女,便令她們速去速歸。
話說牽牛被貶之後,落生在一個農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後來父母下世,他便跟著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與他分家,只給了他一條老牛,叫牛郎自立門戶。從此,牛郎和老牛相依為命,他們在荒地上披荊斬棘,耕田種地,蓋造房屋。
一兩年後,他們營造成一個小小的家,勉強可以餬口度日。可是,除了那條不會說話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個人,日子過得相當寂寞。牛郎並不知道,那條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這一天,老牛突然開口說話了,它對牛郎說:「牛郎,今天你去碧蓮池一趟,那兒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紅色的仙衣藏起來,穿紅仙衣的仙女就會成為你的妻子。」
牛郎見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興,便問道:「牛大哥,你真會說話嗎?你說的是真的嗎?」老牛點了點頭,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蓮池旁的蘆葦里,等候仙女們的來臨。不一會兒,仙女們果然翩翩飄至,脫下輕羅衣裳,縱身躍入清流。牛郎便從蘆葦里跑出來,拿走了紅色的仙衣。仙女們見有人來了,忙亂紛紛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飛鳥般地飛走了,只剩下沒有衣服無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織女。織女見自己的仙衣被一個小夥子搶走,又羞又急,卻又無可奈何。
這時,牛郎走上前來,對她說,要她答應做他妻子,他才能還給她的衣裳。織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牽牛,便含羞答應了他。這樣,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他們結婚以後,男耕女織,相親相愛,日子過得非常美滿幸福。不久,他們生下了一兒一女,十分可愛。牛郎織女滿以為能夠終身相守,白頭到老。
可是,王母知道這件事後,勃然大怒,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織女回天庭問罪。
這一天,織女正在做飯,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趕回,眼睛紅腫著告訴織女:「牛大哥死了,他臨死前說,要我在他死後,將他的牛皮剝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飛上天去。」織女一聽,心中納悶,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貶下凡的牽牛說了幾句公道話,也貶下天庭。它怎麼會突然死去呢?織女便讓牛郎剝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在這時,天空狂風大作,天兵天將從天而降,不容分說,押解著織女便飛上了天空。正飛著、飛著,織女聽到了牛郎的聲音:「織女,等等我!」織女回頭一看,只見牛郎用一對籮筐,挑著兩個兒女,披著牛皮趕來了。慢慢地,他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了,織女可以看清兒女們可愛的模樣子,孩子們了都張開雙臂,大聲呼叫著「媽媽」,眼看,牛郎和織女就要相逢了。
可就在這時,王母駕著祥雲趕來了,她拔下她頭上的金簪,往他們中間一劃,霎時間,一條天河波濤滾滾地橫在了織女和牛郎之間,無法橫越了。織女望著天河對岸的牛郎和兒女們,直哭得聲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來。他們的哭聲,孩子們一聲聲「媽媽」的喊聲,是那樣揪心裂膽,催人淚下,連在旁觀望的仙女、天神們都覺得心酸難過,於心不忍。王母見此情此景,也稍稍為牛郎織女的堅貞愛情所感動,便同意讓牛郎和孩子們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讓他們相會一次。
從此,牛郎和他的兒女就住在了天上,隔著一條天河,和織女遙遙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當中,我們至今還可以看見銀河兩邊有兩顆較大的星星,晶瑩地閃爍著,那便是織女星和牽牛星。和牽牛星在一起的還有兩顆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織女的一兒一女。牛郎織女相會的七月七日,無數成群的喜鵲飛來為他們搭橋。鵲橋之上,牛郎織女團聚了!織女和牛郎深情相對,摟抱著他們的兒女,有無數的話兒要說,有無盡的情意要傾訴啊.
傳說,每年的七月七日,若是人們在葡萄架下葡萄藤中靜靜地聽,可以隱隱聽到仙樂奏鳴,織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談。真是:相見時難別亦難,他們日日在盼望著第二年七月七日的重逢。
9. 七夕節那天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見面了它們會做些什麼
如果牛郎織女能夠在鵲橋上見面的話,他們肯定會訴說衷腸的,訴說這么多年見不到面心中的所想,這都是我們美好的傳說。七夕節那天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見面了,它們會問候孩子的情況,互訴一下衷腸。然後聊一下未來的生活計劃。
10. 七夕鵲橋會的詩句
1. 關於鵲橋會的詩句
關於鵲橋會的詩句 1.牛郎織女會鵲橋的詩句
《七夕》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秋夕》杜牧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 賈雲華
斜軃香雲倚翠屏,紗衣先覺露會零.
誰雲天上無離合,看取牽牛織女星.
《七夕》楊朴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織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
彤雲縹緲回金輅,明月嬋娟掛玉鉤.
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
更殘便是分襟處,曉箭東來射翠樓.
《七夕》石珝
七月七日風雨多,御橋南望水增波.
鴛鴦自向沙頭宿,不管牛郎信若何.
《七夕吟》金朋說
銀河東達鵲橋西,織女牛郎會晤時.
才得歡娛又離別,相逢擬待隔年期.
《投贈張紅橋》林鴻
桂殿焚香酒半醒,
露華如水點銀屏.
含情慾訴心中事,
羞見牽牛織女星.
《古意》孟郊
河邊織女星,河畔牽牛郎.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
《西江月》陳東
我笑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逢.歡情盡逐曉雲空.愁損舞鶯歌鳳.牛女而今笑我,七年獨卧西風.西風還解過江東.為報佳期入夢.
《鵲橋仙》袁去華
牛郎織女,因緣不斷,結下生生世世.人言恩愛久長難,又不道、如今幾歲.眼穿腸斷,一年今夜,且做不期而會.三杯酒罷閉雲房,管上得、床兒同睡.
《鵲橋仙》盧炳
餘霞散綺,明河翻雪.隱隱鵲橋初結.牛郎織女兩逢迎,□勝卻、人間歡悅.一宵相會,經年離別.此語真成浪說.細思怎得似嫦娥,解獨宿、廣寒宮闕.
《《綺疏遺恨》之針》唐寅
乞巧樓前乞巧時,金針玉指弄春絲;
牛郎織女年年會,可惜容顏永別離.
《寓意》龔詡
天上雙星有常處,夫為牛郎婦為女.
東西相望自年年,只隔天津一泓許.
耕田匪易織亦勞,不得從容相慰語.
傷心一掬淚如珠,灑向人間作秋雨.
《古別離》乾隆
古別離.乃有天上牽牛織女星分歧.
至今八萬六干會,
後會滔滔無止期.
可憐一會才一日,
其餘無央數日何以消愁思.
古別離,天上猶如此.
人間可例推,
設使無會晤,
安用苦別離?
古別離,長吁嘻!
《鵲橋仙》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牽牛織女幾經秋,尚多少、離腸恨淚.——《鵲橋仙》朱淑真
牛郎織女,一時會合到天潢.——《水調歌頭 言道》
劍膽琴心空佇望,牛郎織女卻參差!——《浣溪沙》
帆來狗國毛人遠,樓倚牛郎織女寒.——《用夾穀子括吳山晚眺韻十首》
牛郎織女涉清淺,支機石上今何年.——《七月初七夜渡黃河》
乍可為天上牽牛織女星,不願為庭前紅槿枝.七月七日一相見,故心終不移.——《相和歌辭·決絕詞三首》
人逢役鵲飛烏夜,橋渡牽牛織女星.——《鷓鴣天》
相傳織女星,今夕嫁牽牛.——《七月七日》
直須待得玉鉤掛,要看牽牛織女星.——《孟秋七日邀從兄廿五宣義四弟五侄同飲錦園即》
笑他織女夜鳴機.空與牛郎相望、不相隨.——《南柯子/南歌子》
葉已鳴秋夜漸長,年年織女會牛郎.——《七夕呈坐間諸友時留平江宿和靖書院次日》
2.有關鵲橋的詩句
有關鵲橋的詩句如下:
1. 《鵲橋仙》
宋代:郭應祥
去年七夕,今年五日,兩見浴兒高會。
乃翁種德已多年,看袞袞、公侯未艾。
封胡羯末,綜維縝絳,堪羨金魚垂袋。
丹砂白蜜不須塗,把續命、彩絲與帶。
2. 《江城子》
宋代:陳著
紛紛都說會雙星。鵲橋成。鳳驂迎。
風雨凄涼,何故鎖蒼冥。
兒女空愁誰解意,須道我,試來聽。
人間天上不同情。最無憑。是柔盟。
應怪痴人,虛妄做浮生。
正值樓台多簇燕,教沒興,不開晴。
3. 《鵲橋仙》
宋代:陳三聘
銀潢仙仗,離多會少,朝暮世情休妒。
夜深風露灑然秋,又莫是、輕分淚雨。
雲收霧散,漏殘更盡,遙想雙星情緒。
憑誰批敕訴天公,待留住、今宵休去。
4. 《七夕》
唐朝:劉威
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
雲收喜氣星樓曉,香拂輕塵玉殿空。
翠輦不行青草路,金鑾徒候白榆風。
采盤花閣無窮意,只在游絲一縷中。
5. 《鵲橋仙》
宋代:辛棄疾
八旬慶會,人間盛事,齊勸一杯春釀。
胭脂小字點眉間,猶記得、舊時宮樣。
綵衣更著,功名富貴,直過太公以上。
大家著意記新詞,遇著個、十字便唱。
6. 《鵲橋仙》
宋代:袁去華
明眸皓齒,豐肌秀骨,渾是揉花碎玉。
十分心事有誰知,暗惱得、愁紅怨綠。
殘雲斷雨,不期而會,也要天來大福。
若還虛度可憐宵,便做下、來生不足。
3.關於鵲橋的詩句
1、
《詩經》的《小雅》中有一首詩:
「或以其酒,不認其漿;鞙鞙佩璲,不認其長。
維天有漢,鑒亦有光;跤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牽牛,不認服箱。
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
2、
秦少游專門寫過一首《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4.有哪些關於牛郎織女的詩句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 卧看牽牛織女星。 【注】天街:即天上的街市,可理解為星雲星座。
【簡析】詩中描繪了一幅宮女秋夜圖,充滿了寂寞凄清氣氛。 七夕由來 農歷七月七日是民間的「乞巧」節,婦女們這晚在庭院中擺下酒脯瓜果,虔誠地向 夜空膜拜,以盼望織女星賜予技巧。
由於詩人的吟詠,畫家的描繪,文人的鋪排,一個 凄美的愛情故事,於是流傳人間,纏綿緋惻,委婉動人,這便是牛郎與織女的故事。 詩經的小雅中有一首詩: 「或以其酒,不認其漿;鞙鞙佩璲,不認其長。
維天有漢,鑒亦有光;跤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牽牛,不認服箱。
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 大意是說天上的織女星,坐在織布機旁,無心織絹,卻一心一意地想著銀河對岸的 牽牛星,而為之眷念不已。
可見在西周時代,就有了牛郎與織女愛情故事的想像與傳說。史記天宮書和 漢書天文志中,也都有牽牛、織女雙星的記載。
晉代宗懷的荊楚歲時記里,說 織女是天帝的外孫女,七月七日夜晚與牽牛在銀河相會,已經為這個戀愛的故事勾勒出 一個鮮明的輪廓。到了南北朝時,任眆在述異記中記載:「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 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 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
帝怒,責歸河東, 一年一度相會。」這項記載准確他講是從「古詩十九首」中獲得靈感,其中的一首描寫 七夕雙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攜素手,扎扎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兒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這首詩比起詩經中的那首,更描繪得凄凄切切,道出了一對有情人,兩地相思, 愁昔滿懷的悲涼況味。
此外,晉代於寶的搜神記中把天上的牛郎與織女雙星,說成是漢代孝子董永夫 婦的故事。甫北朝時吳均的續齊諧記里記載:「桂陽成武丁,有仙道,謂其弟曰: 『七月七日織女當渡河。
』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暫詣牛郎。』至今雲:『織 女嫁牛郎也』。
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有:「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記述唐玄宗與楊玉環,以牛郎織女為例,共誓白 頭之約。
宋代秦少游專門寫過一首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總之,以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為素材的詩詞、戲曲,不勝枚舉。
綜上所述,可以推斷牛郎與織女的凄美愛情故事,大約是發生在西周時代,當時的 奴隸社會,等級十分嚴苛,這個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聲與飽受壓抑的寫照,托 言天上雙星,也就是人間的實情。 據說西周時齊地,也就是今山東一帶,有一貧苦人家,父母早喪,幼弟依兄嫂度日, 每日出外牧牛,人們都把他叫作「牛郎」。
牛郎漸漸長大了,他的嫂子一直不喜歡他,於是他牽著一條老黃牛流浪到一片荒山 下結茅而居。一面墾荒,一面哭泣,淚珠點點滴滴落地上,不久後就生出一朵朵艷麗的 牽牛花來。
繼而,有粉蝶雙雙在上面飛舞,小鳥在枝頭碉啾和嗚,叫個不停,田地里也 長出了茂盛的莊稼。 老黃牛的來歷不凡,它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觸犯天條而被謫降人間受苦受難,有感 於小主人牛郎對它的飼養和愛護,除了感恩圖報辛勤耕作外,還挖空心思想要為牛郎撮 合一段美滿的良緣。
終於,金牛星得知天上的七仙女,時常結伴到人間來溜達,甚至在東邊山谷中的明 鏡湖裡沐浴。於是便在夜間托夢給牛郎,要他第二天清晨天未明時到湖畔,趁仙女們戲 水時,取走一件仙女掛在樹上的衣衫,頭也不回地跑回家來,便會獲得一位美麗的仙女 做妻子。
牛郎將信將疑地翻山越嶺,在曉霧彌漫中,果然瞥見七個絕色美女在湖中嬉戲,粉 裝玉飾,雲鬢花顏,不覺為之心神盪漾;旋即抱起矮樹上一件粉紅衣衫,飛奔而回。 這個被搶走衣衫而無法返回天庭的仙女就是織女,當天夜裡,她趁著夜幕的掩護, 赤身露體地輕敲牛郎的柴扉。
在微明的燈影里,一個是誠實憨厚,壯碩俊朗的少年農夫, 一個是美艷如花,柔情似水的天上仙女,四目相接,一見鍾情,於是在靜襤的春夜裡, 兩情相悅,同赴巫山雲雨。 幸福的生活過得總比痛苦的生活要快一些,時光荏苒,眨眼三年,織女已為牛郎生 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老黃牛已死,留下的一對牛角掛在牆上,牛郎捨不得老黃牛,天 天對著牛角發楞。
織女私自偷下凡間的事終於被天帝知道,天兵天將把她拘回宮里,牛 郎此時真是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一對軒女也天天哭著要媽媽,牛 郎肝腸寸斷,想著曾給過他無限幫助和關懷的老黃牛,抱著牛角痛哭。誰料一不小心, 牛角掉到地上,奇跡發生了,兩只牛角竟然變成兩只籮筐,牛郎把兩個孩子放入籮筐中, 准備一肩挑起,尋找嬌妻,一陣清風吹過,兩只籮筐像兩只強有力的翅膀,驀然平地飛 升,騰雲駕霧,風馳電掣般地飄飛在霄漢之中,眼看嬌妻就在前面,牛郎奮力追求,眼 看趕上了,卻被王母娘娘。
5.想欣賞牛郎挑著兒女與織女鵲橋會的七絕詩詞
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有:「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記述唐玄宗與楊玉環,以牛郎織女為例,共誓白頭之約。
宋代秦少游專門寫過一首《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杜牧的《秋夕詩》:「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杜甫《銀河詩》:「牛女年年渡,何曾風波生?」 這些都為世人傳誦,還有: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渡鵲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兒百條。」
這詩傳說是一個六歲的兒童,唐代的林傑寫的,可見一般人對七夕的故事已經耳熟能詳,連六歲小兒也能執筆成詩,朗朗上口。
還有兩首描寫七夕的詩,字麗句清,可堪一讀。一首是:
「乞巧樓前雨乍晴,彎彎新月伴雙星;
鄰家少女都相學,斗取金盆卜他生。」
6.描寫鵲橋的句子
1、《鵲橋仙》全文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2、《鵲橋仙》譯文
秋雲多變,流星傳恨,牛郎織女在七夕渡天河相會。
秋風白露在秋天相遇,勝過了人間無數的兒女情長。
溫柔情感如水,美好時光如夢,不忍回顧各回鵲橋兩頭的路。
如果雙方的感情是堅貞不渝的,又何必執著於朝夕相守。
⑴纖雲:輕盈的雲彩。弄巧:指雲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種巧妙的花樣。
⑵飛星:流星。一說指牽牛、織女二星。
⑶銀漢:銀河。迢迢:遙遠的樣子。暗度:悄悄渡過。
⑷金風玉露:指秋風白露。李商隱《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⑸忍顧:怎忍回視。
⑹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
3、出處 是宋代詞人秦觀的作品;
7.《七巧》一詩中寫「牛郎織女過鵲橋相會」的詩句是什麼
《七巧》正確的名字是《乞巧》。
這首詩中寫「牛郎織女過鵲橋相會」的詩句是:"七夕今霄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乞巧作者:林傑(唐)原文:七夕今霄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釋義「七夕今霄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碧霄」指浩瀚無際的青天。開頭兩句敘述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
一年一度的七夕又來到了,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抬頭仰望浩瀚的天空,這是因為這一美麗的傳說牽動了一顆顆善良美好的心靈,喚起人們美好的願望和豐富的想像。「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後兩句將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簡明扼要,形象生動。詩人在詩中並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願,而是留下想像的空間,。
8.牛郎織女會鵲橋的詩句
《七夕》杜牧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秋夕》杜牧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七夕》 賈雲華斜軃香雲倚翠屏,紗衣先覺露會零.誰雲天上無離合,看取牽牛織女星.《七夕》楊朴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織金梭.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七夕》曹松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彤雲縹緲回金輅,明月嬋娟掛玉鉤.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更殘便是分襟處,曉箭東來射翠樓.《七夕》石珝七月七日風雨多,御橋南望水增波.鴛鴦自向沙頭宿,不管牛郎信若何.《七夕吟》金朋說銀河東達鵲橋西,織女牛郎會晤時.才得歡娛又離別,相逢擬待隔年期.《投贈張紅橋》林鴻桂殿焚香酒半醒,露華如水點銀屏.含情慾訴心中事,羞見牽牛織女星.《古意》孟郊河邊織女星,河畔牽牛郎.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西江月》陳東我笑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逢.歡情盡逐曉雲空.愁損舞鶯歌鳳.牛女而今笑我,七年獨卧西風.西風還解過江東.為報佳期入夢.《鵲橋仙》袁去華牛郎織女,因緣不斷,結下生生世世.人言恩愛久長難,又不道、如今幾歲.眼穿腸斷,一年今夜,且做不期而會.三杯酒罷閉雲房,管上得、床兒同睡.《鵲橋仙》盧炳餘霞散綺,明河翻雪.隱隱鵲橋初結.牛郎織女兩逢迎,□勝卻、人間歡悅.一宵相會,經年離別.此語真成浪說.細思怎得似嫦娥,解獨宿、廣寒宮闕.《《綺疏遺恨》之針》唐寅乞巧樓前乞巧時,金針玉指弄春絲;牛郎織女年年會,可惜容顏永別離.《寓意》龔詡天上雙星有常處,夫為牛郎婦為女.東西相望自年年,只隔天津一泓許.耕田匪易織亦勞,不得從容相慰語.傷心一掬淚如珠,灑向人間作秋雨.《古別離》乾隆古別離.乃有天上牽牛織女星分歧.至今八萬六干會,後會滔滔無止期.可憐一會才一日,其餘無央數日何以消愁思.古別離,天上猶如此.人間可例推,設使無會晤,安用苦別離?古別離,長吁嘻!《鵲橋仙》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牽牛織女幾經秋,尚多少、離腸恨淚.——《鵲橋仙》朱淑真牛郎織女,一時會合到天潢.——《水調歌頭 言道》 劍膽琴心空佇望,牛郎織女卻參差!——《浣溪沙》帆來狗國毛人遠,樓倚牛郎織女寒.——《用夾穀子括吳山晚眺韻十首》 牛郎織女涉清淺,支機石上今何年.——《七月初七夜渡黃河》乍可為天上牽牛織女星,不願為庭前紅槿枝.七月七日一相見,故心終不移.——《相和歌辭·決絕詞三首》人逢役鵲飛烏夜,橋渡牽牛織女星.——《鷓鴣天》相傳織女星,今夕嫁牽牛.——《七月七日》直須待得玉鉤掛,要看牽牛織女星.——《孟秋七日邀從兄廿五宣義四弟五侄同飲錦園即》笑他織女夜鳴機.空與牛郎相望、不相隨.——《南柯子/南歌子》 葉已鳴秋夜漸長,年年織女會牛郎.——《七夕呈坐間諸友時留平江宿和靖書院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