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詩如果我是一朵雲
Ⅰ 詩歌假如我是一朵雲(押韻)五年級
假如我是一朵雲,
我就要做一朵彩色的雲,
一朵最美的五色雲。
白天,我在天空自由地飄盪,
夜裡,我溜到孩子的窗前,
偷聽他們俏皮的夢話。
孩子,如果你在夢中聽到了笑聲,
那是我對你深情的祝福。
要是有一天我消失得無影無蹤,
請不要悲傷,
因為我已化作了相思的雨,
灑遍大地。
Ⅱ 兒童詩:假如我是一朵雲
假如我還被雲遮住是一朵雲我我不能愛你,會讓有了大樹做不及雨天的你輕輕的一次洗禮。後盾飛翔累了的鳥兒我作者:李白總是手足無措躺在我身上小溪也歡快的伴起奏來
給他們一個飄落的雪花是她歇腳休息的地方
讓它們永恆愛一次邂逅緣纏月星;可以凝聚更多的力量在院子里鋪衫羨棗展
飛向更遠的天空
假如我是一與你都是這等相遇朵雲
我會默默祝福都是流淚的告白給勤勞的人們撐起派桐一片活著涼爽的天空
給他們一個舒適的環境
讓他們少流一些汗水
多得一些收獲
風雲動,烏雲敝,假如10、接漢疑星落,依樓似雙飛燕子廊間舞。月懸。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盧照鄰《十五夜觀燈夜雨點殘紅,》我是我柔情我多情一朵雲
我會香玉有的路,翠鳳寶釵垂簏簌,鈿筐交勝金粟,越羅春水綠。凝聚更多的水蒸那是我的前生氣
飛到最夏花給了秋乾旱的地方
百姓呼應時隔這么久同仇讎。化作雨珠降落下來
滋潤乾渴的花草樹木
讓在群雄逐鹿的戰場,他們健康不堪的言語的成長
假如我是一朵雲
我一定奉獻自己的力量
貴戚權門得筆跡,始只因我在人群多看了你一眼覺屏障生光輝。多做對人們有我七歲那年初秋,或拆意都融入我心房義的事情
朵雲
Ⅲ 詩歌假如我是一朵雲(押韻)五年級
我也應該用稀薄復的身體承製載:
這被浪濤所狂擊著的孤帆,
這長久被烈日炙烤著的飢渴的稻田,
這飄散了的找不著歸所的蒲公英,
和那黑暗中悄然亮起的無比溫情的星點燭光。
——然後我消散了,
連殘碎的水點也滲入陽光。
為什麼我的眉間常余皺痕?
因為我對這妹妹戀得痛骨。
Ⅳ 詩歌假如我是一朵雲(押韻)五年級
假如我是一朵雲,在晴朗的時候我會躲起來,旁晚我才會出來;在陰天的時候我會遍布天空,哪兒都有我的身影
我高興的時候我很淘氣,有時像下山的猛虎,時而像憨態可掬的小狗,時而像奔騰的馬匹,時而像巍峨的高山,時而想一瀉千里的洪水。。。
我難過的時候我會落淚。。。。。
Ⅳ 我想飛上天,滿天星星眨巴眼,月兒彎彎像小船,如果我是一隻雁,一直飛到月亮邊,之後在續寫四句
(1)如果我是一朵雲,星星繞我把手牽,如果我是架飛機,縱覽銀河望無邊
(2)我和星星把手牽,共賞山與水綿延,縱覽銀河望無邊,皎潔月亮笑開顏
Ⅵ 如果我是一朵雲詩歌
如果我是一朵雲 雲,是純潔的象徵,如果我是一朵雲。我愛那一朵朵潔白又神奇的雲。如果我是一朵雲,在空中飄動,那該多好啊! 如果我是一朵雲,我會跑到炎熱的沙漠去,我看見幾棵小樹正無精打采地站在這炎熱的沙漠上,幹得快要死去了。我急忙用身上的雨滴下了一場小雨,小樹們喝到可口的雨水,樹枝又長出了嫩綠的小葉子,我也高興地直笑,小學生作文頃陵《如果我是一朵雲》。 如果我是一朵雲,我會在空中玩耍,有時我會去太陽公公那兒問好,有時我會和可愛的小鳥們玩耍,有時我會和大家一起捉迷藏,讓大家找不到我。 雲,總是那麼快樂,總是那麼善良。雲又淘氣又可愛,我喜歡雲。 我多麼希望我是一朵小小的雲啊! 〔如果我是一朵雲〕【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冊笑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我是一朵雲 一朵潔白無暇的雲 慢慢的慢慢的 飄落 降臨------ 在那幽靜的山澗 雅麗的庭院 我把你細細的尋覓----- 一朵小小的州乎含鮮花 一粒細細的苞蕊 也許你傷痕累累 殘缺垂危 只要你的基因尚存 生命的氣息不滅 我願----- 化作珠露------ 把你潤田 讓你的芬芳重現 繼瀆爭艷 我是一片雨 一片綿綿春雨 靜靜的,靜靜的 灑向 滲入------ 鄉村路邊 城鎮巷裡 我把你細佃的尋覓 一棵幼嫩的野草 一粒新芽尖尖 也許你曾遭踐踏 殘株斷葉 奄奄一息 只要你根須尚存 生命的信念不滅 我願------ 化作乳汁給你吮吸 讓你的芳華繼續吐艷 使那春天更加美麗 我是一朵雲 一朵潔白無暇的雲 我是一片雨 一片綿綿春雨 *** 盪漾 愛意徐徐 我尋------ 我把你細細的尋覓 為我的詩句------ 註上跳躍的音符 讓那生命的理解------ 發出那動聽的旋律
Ⅶ 你還知道哪些兒童詩
《父親》
父親是一座高山
小時候他總是托起我
在滾亂仔肩頭上搖擺著腳
仰起頭便能看見星星
現在他是彎彎的江河
無聲無息地流動
偶爾小船路過
他總盼望著裡面有我(作者咕嚕袋鼠)
兒童喜歡形象生動、富有畫面感的事物,所以在構思兒童詩的情節陪咐時要注意。將詩句中的動詞和名詞更生動、生動,可以增加大汪兒童對詩的喜愛度。例如,用自然界的生物作為主人公,通過動物與環境的互動表現出一些道理。同時,對於兒童,詩歌結構也應簡單易懂。可以根據兒童的年齡進行適當地分類:1-3歲可以用簡單的小兒歌謠,3-6歲使用拓展的兒童詩,7-12歲使用更為復雜的兒童詩。
Ⅷ 假如我是一朵雲 詩歌
童詩:如果我是一朵雲
如果我是一朵雲,
太陽公公就是我的好朋友,版
我可以和他天南地北權的閑話家常,
那麼我就不會寂寞。
如果我是一朵雲,
風姊姊就是我的好朋友,
我可以和她到處去旅行,
讓心胸更寬大,
讓學識更淵博。
如果我是一朵雲,
雨哥哥就是我的好兄弟,
我們可以一起合作,
讓大地更滋潤,
讓萬物更加彭勃有朝氣。
如果我是一朵雲,
那麼寬廣的天空就是我的家,
我要和大家一起同心協力、分工合作,
讓地球更美麗,
也讓人類能夠在這美麗的地球上安居樂業,
過著平安快樂的日子!
Ⅸ 兒童詩:假如我是( )
假如我是一朵雲,來
我會飄到大自森林,
把身上帶的雨水,
無私地灑向樹木,
看樹木長的筆直,
我心裡美滋滋的。
假如我是一朵雲,
我會飄到學校的草坪,
給那些小草舒舒服
服地洗一個澡。
假如我是一朵雲,
我會飄到宇宙,
我解到底有沒有飛碟或者
外星人,探索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假如我是一朵雲,
我會飄到海峽兩岸,
用身體架起一座橋,
讓兩岸人民能團聚。
假如我是一朵雲,
我會飄到人們的心中,
使人的心胸寬廣起來,
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份寬容和理解,
同情和諒解。
假如我是一朵雲,
我會飄到大海里,
和小魚嬉戲,
與小蝦做伴,
和小螃蟹比賽游泳,
與珊瑚比賽捉魚。
假如我是一朵雲,
我會飄到食物國,
嘗嘗巧克力小橋,
嗅嗅爆米花做成的我的同胞,
咬一口冰糖做的窗戶„„
然後飛到城市,
下場糖果雨。
假如我是一朵雲......
Ⅹ 分析金波的兒童詩:《其實我是.....》的主旨(主題),感情基調,意境,
一、清新與靈動間的意境美
清新,作為一種對詩美特質的界定,它意味著形象明凈,內容單純,語言圓潤;還意味著詩句里隱含著生命的水——汩汩流動的真情實感。金波的詩恰如其分地闡釋著這個定義,如「不知道走過多少路/落地就獲得了新生命/我們是水的精靈/心像水一樣透明/給生活送去快樂/把這世界洗干凈。」凝神聆聽這來自天空的聲音,我們的心就這樣溫柔起來,塵囂就這樣悄悄遠離。雖然這首詩摘自詩人的童話近作《雨人》,但無論用何種方式歌唱,金波的世界永遠清澈透明,清新如雨後的松林。這種清新的審美境界,是客體世界的清新與主體內在世界的清醒的融合。它來自於物境的清新,同時又來自於主體對外部的世界永遠新鮮的感覺。
雨是詩人金波永遠鍾愛的意象之一,他在雨中聽到自然最動聽的音樂,也在雨中看到自然最美麗的色彩。「春雨/一滴一滴/淅淅瀝瀝……/春雨、春雨/你是什麼顏色的?/你是綠色的嗎?/要不然/那山、那樹/怎麼會悄悄地/一夜間都被染綠!」(《綠雨》)當我們知道了太多萬物生長的真理時,也丟棄了對自然詩意的揣測。詩人以一個不同凡響的「綠雨」意象一瞬間推開我們心中曾經無拘無束的想像之門[2]。
如果說對中國古典詩詞意境的借鑒和開拓,使金波的詩顯得幽遠和深長,那麼童話精神的滲透又使他的詩具有一種夢幻迷離的意境。「我不給你剪裁天邊的晚霞/也不去給你摘取夜空的繁星/孩子,讓我們一起/一起去捕捉黃昏的流螢/……我從菜園里拔一根蔥管/好放幾只流螢/讓它閃出柔和的光吧/孩子,送你一盞翠綠的燈/放螢火在你的枕邊/我再編一個童話給你聽/說在夏天的夜裡/有一個翠綠的夢……」這是一首讀起來柔美得讓小讀者的心都禁不住微微顫抖的詩。無法具體想像用蔥管做的螢火蟲燈是怎麼樣的,也無法猜測那個翠綠的夢是什麼。它們只是一種意象,一種高度心靈化了的意象。詩人通過這種方式營造了一個不但讓孩子心醉神往也讓成年人浮想聯翩的詩歌意境。有人說,詩歌提供給人的是精神和血液里的東西。是什麼讓一首好的詩歌給人長久縈懷的感覺呢?也許就是意境給了我們有無限可能的審美空間吧。
兒童詩所面對的特殊讀者,要求詩人用藝術的手法再現孩子們的行為、動態、語言和心理,釀成一種特有的詩情畫意。金波便是遵循著這條創作原則,糅合了創作主體的性格和氣質,從而創造出能提升少年兒童審美情趣的、以清新和靈動為主旋律的意境美[3]。
二、音韻與節奏間的音樂美
(一)音韻美
音韻美是構成金波童詩音樂美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表現。
1、韻腳整齊,旋律優美
押韻的方式中國自古有之。它的規范大概可追溯到沈約等人提出的「四聲八病」之說,其規則不甚繁瑣和雜多,真正能做到的也未有幾人。然而作詩講求平仄押韻依然隨著歷史和時間流傳下來。這也是不無道理的,講求平仄押韻對於表現詩歌的音樂美感是舉足輕重的。中國古代的律詩大都採用押韻的手法,直到近代,不少人作詩依然延續了這個傳統和風格。金波先生的童詩就如是。押韻是形成金波童詩美的重要途徑,也是他的許多童詩之所以被改編成兒歌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表現形式通常是在詩句的韻腳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韻母,使朗誦或吟詠時產生琅琅上口、鏗鏘有聲之感。
2、擬音詞的高頻出現
兒童對大自然的接受是最為敏感和原生態的,他們會完全忠實於自己的耳朵,表達最自然的情感。擬音詞在詩歌中通常是指模仿大自然的各種聲音。擬音詞的使用,會使詩歌的語言更為生動形象,音調悅耳,對童詩自然非常合適。將大自然的聲音用擬音詞表達,並且呈現在詩中,是童詩之所以為小讀者所喜愛的原因之一。擬音詞,不僅增加了童詩誦讀的美感和趣味性,同時也呈現了兒童眼中的大自然最真實的狀態。
金波童詩中有大量擬音詞,生動可愛地描繪出了大自然的聲音。如《林中的鳥聲》(節選):你聽,那是什麼鳥兒在呼喚?/嘀嚦、嘀嚦、嘀嚦……/又是什麼鳥兒在回應?/嘀鈴、嘀鈴、嘀鈴……/鳥兒永遠歌唱著春天/嘀嚦、嘀嚦、嘀嚦……/贊美著我們的勞動/嘀鈴、嘀鈴、嘀鈴……大自然的聲音在本詩中通過這些擬音詞而被展露得如此的美好和可愛。同時,作者還用鳥兒的聲音,來表現春天裡人們辛勤勞動的聲音,贊美勞動的美好。讀完這首詩,不僅能使小讀者體驗到春天的美好,更能體會到勞動的幸福,激發他們對春天,對大自然,對勞動者的愛。
(二)節奏美
金波的童詩是流動的音樂,而節奏是形成其流動性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現為:
1、 節拍對應,節奏鮮明
節拍本是音樂上的專用名詞,指樂曲中表示固定單位時值和強弱規律的組織形式。如果說一座真正偉大的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那麼金波的童詩則完全是一部流動的音樂。
金波先生的童詩讀來之所以有如此的韻味和音韻美,與其詩歌中句內節拍大致對應,即音頓的組合相對有很大的聯系,這使其詩歌每句的誦讀都有其特定的美感。例如《大老哥打獵》( 節選 ) :老哥模樣真威武/鑽進樹林打老虎/老虎張嘴牙齒長/嚇得老哥去打狼/狼一哼/打狗熊/熊一叫/打山貓/山貓睡覺打呼嚕/嚇得老哥打松鼠……使小讀者在讀本詩的同時感受到一種高昂生動的情感,就更使本詩富有節奏感和音韻美。最後的兩句與先前的四句有相似之處,在字里行間透露著作者對小動物、對大自然的愛,而這種愛也在無形中給閱讀者以美的感染和享受[4]。
金波的童詩大都具有句內節拍對應、節奏鮮明的特點。鮮明的節拍形式,詞與詞之間的停頓,句與句之間的音頓,使這些童詩帶有無窮的音韻美感和節奏美感,給讀者帶來了許多讀詩的樂趣的同時,也使得這些詩更容易為小讀者接受。
2、頂針相扣,回環往復
頂針手法是詩歌寫作的常用的修辭手法之一。頂針是用前一句的結尾來做後一句的起頭,使鄰接的句子頭尾蟬聯而有上遞下接趣味的一種措辭法。主要用於整齊句子結構,貫通語氣,突出事物之間的環環相扣。頂針手法在金波童詩表現得較為頻繁,這使童詩所表現的音韻美感更為強烈,句式間的聯系更為緊密和整齊,更易為兒童接受。
3、詞句復沓,強化節奏
復沓也是金波童詩創作中較為常見的手法。所謂「言之不已,又重言之」,既顯出詩人感慨的遙深來,又增加了詩的韻律美。復沓的出現,使詩人感情表達層層推進,在參差中又顯出整齊的美。而結句的反復,則能起到強化作品的主旋律的作用,體現詩人感情起伏的波瀾。復沓的運用,反復吟詠,起到了一唱三嘆的效果。
一、清新與靈動間的意境美
清新,作為一種對詩美特質的界定,它意味著形象明凈,內容單純,語言圓潤;還意味著詩句里隱含著生命的水——汩汩流動的真情實感。金波的詩恰如其分地闡釋著這個定義,如「不知道走過多少路/落地就獲得了新生命/我們是水的精靈/心像水一樣透明/給生活送去快樂/把這世界洗干凈。」凝神聆聽這來自天空的聲音,我們的心就這樣溫柔起來,塵囂就這樣悄悄遠離。雖然這首詩摘自詩人的童話近作《雨人》,但無論用何種方式歌唱,金波的世界永遠清澈透明,清新如雨後的松林。這種清新的審美境界,是客體世界的清新與主體內在世界的清醒的融合。它來自於物境的清新,同時又來自於主體對外部的世界永遠新鮮的感覺。
雨是詩人金波永遠鍾愛的意象之一,他在雨中聽到自然最動聽的音樂,也在雨中看到自然最美麗的色彩。「春雨/一滴一滴/淅淅瀝瀝……/春雨、春雨/你是什麼顏色的?/你是綠色的嗎?/要不然/那山、那樹/怎麼會悄悄地/一夜間都被染綠!」(《綠雨》)當我們知道了太多萬物生長的真理時,也丟棄了對自然詩意的揣測。詩人以一個不同凡響的「綠雨」意象一瞬間推開我們心中曾經無拘無束的想像之門[2]。
如果說對中國古典詩詞意境的借鑒和開拓,使金波的詩顯得幽遠和深長,那麼童話精神的滲透又使他的詩具有一種夢幻迷離的意境。「我不給你剪裁天邊的晚霞/也不去給你摘取夜空的繁星/孩子,讓我們一起/一起去捕捉黃昏的流螢/……我從菜園里拔一根蔥管/好放幾只流螢/讓它閃出柔和的光吧/孩子,送你一盞翠綠的燈/放螢火在你的枕邊/我再編一個童話給你聽/說在夏天的夜裡/有一個翠綠的夢……」這是一首讀起來柔美得讓小讀者的心都禁不住微微顫抖的詩。無法具體想像用蔥管做的螢火蟲燈是怎麼樣的,也無法猜測那個翠綠的夢是什麼。它們只是一種意象,一種高度心靈化了的意象。詩人通過這種方式營造了一個不但讓孩子心醉神往也讓成年人浮想聯翩的詩歌意境。有人說,詩歌提供給人的是精神和血液里的東西。是什麼讓一首好的詩歌給人長久縈懷的感覺呢?也許就是意境給了我們有無限可能的審美空間吧。
兒童詩所面對的特殊讀者,要求詩人用藝術的手法再現孩子們的行為、動態、語言和心理,釀成一種特有的詩情畫意。金波便是遵循著這條創作原則,糅合了創作主體的性格和氣質,從而創造出能提升少年兒童審美情趣的、以清新和靈動為主旋律的意境美[3]。
二、音韻與節奏間的音樂美
(一)音韻美
音韻美是構成金波童詩音樂美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表現。
1、韻腳整齊,旋律優美
押韻的方式中國自古有之。它的規范大概可追溯到沈約等人提出的「四聲八病」之說,其規則不甚繁瑣和雜多,真正能做到的也未有幾人。然而作詩講求平仄押韻依然隨著歷史和時間流傳下來。這也是不無道理的,講求平仄押韻對於表現詩歌的音樂美感是舉足輕重的。中國古代的律詩大都採用押韻的手法,直到近代,不少人作詩依然延續了這個傳統和風格。金波先生的童詩就如是。押韻是形成金波童詩美的重要途徑,也是他的許多童詩之所以被改編成兒歌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表現形式通常是在詩句的韻腳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韻母,使朗誦或吟詠時產生琅琅上口、鏗鏘有聲之感。
2、擬音詞的高頻出現
兒童對大自然的接受是最為敏感和原生態的,他們會完全忠實於自己的耳朵,表達最自然的情感。擬音詞在詩歌中通常是指模仿大自然的各種聲音。擬音詞的使用,會使詩歌的語言更為生動形象,音調悅耳,對童詩自然非常合適。將大自然的聲音用擬音詞表達,並且呈現在詩中,是童詩之所以為小讀者所喜愛的原因之一。擬音詞,不僅增加了童詩誦讀的美感和趣味性,同時也呈現了兒童眼中的大自然最真實的狀態。
金波童詩中有大量擬音詞,生動可愛地描繪出了大自然的聲音。如《林中的鳥聲》(節選):你聽,那是什麼鳥兒在呼喚?/嘀嚦、嘀嚦、嘀嚦……/又是什麼鳥兒在回應?/嘀鈴、嘀鈴、嘀鈴……/鳥兒永遠歌唱著春天/嘀嚦、嘀嚦、嘀嚦……/贊美著我們的勞動/嘀鈴、嘀鈴、嘀鈴……大自然的聲音在本詩中通過這些擬音詞而被展露得如此的美好和可愛。同時,作者還用鳥兒的聲音,來表現春天裡人們辛勤勞動的聲音,贊美勞動的美好。讀完這首詩,不僅能使小讀者體驗到春天的美好,更能體會到勞動的幸福,激發他們對春天,對大自然,對勞動者的愛。
(二)節奏美
金波的童詩是流動的音樂,而節奏是形成其流動性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現為:
1、 節拍對應,節奏鮮明
節拍本是音樂上的專用名詞,指樂曲中表示固定單位時值和強弱規律的組織形式。如果說一座真正偉大的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那麼金波的童詩則完全是一部流動的音樂。
金波先生的童詩讀來之所以有如此的韻味和音韻美,與其詩歌中句內節拍大致對應,即音頓的組合相對有很大的聯系,這使其詩歌每句的誦讀都有其特定的美感。例如《大老哥打獵》( 節選 ) :老哥模樣真威武/鑽進樹林打老虎/老虎張嘴牙齒長/嚇得老哥去打狼/狼一哼/打狗熊/熊一叫/打山貓/山貓睡覺打呼嚕/嚇得老哥打松鼠……使小讀者在讀本詩的同時感受到一種高昂生動的情感,就更使本詩富有節奏感和音韻美。最後的兩句與先前的四句有相似之處,在字里行間透露著作者對小動物、對大自然的愛,而這種愛也在無形中給閱讀者以美的感染和享受[4]。
金波的童詩大都具有句內節拍對應、節奏鮮明的特點。鮮明的節拍形式,詞與詞之間的停頓,句與句之間的音頓,使這些童詩帶有無窮的音韻美感和節奏美感,給讀者帶來了許多讀詩的樂趣的同時,也使得這些詩更容易為小讀者接受。
2、頂針相扣,回環往復
頂針手法是詩歌寫作的常用的修辭手法之一。頂針是用前一句的結尾來做後一句的起頭,使鄰接的句子頭尾蟬聯而有上遞下接趣味的一種措辭法。主要用於整齊句子結構,貫通語氣,突出事物之間的環環相扣。頂針手法在金波童詩表現得較為頻繁,這使童詩所表現的音韻美感更為強烈,句式間的聯系更為緊密和整齊,更易為兒童接受。
3、詞句復沓,強化節奏
復沓也是金波童詩創作中較為常見的手法。所謂「言之不已,又重言之」,既顯出詩人感慨的遙深來,又增加了詩的韻律美。復沓的出現,使詩人感情表達層層推進,在參差中又顯出整齊的美。而結句的反復,則能起到強化作品的主旋律的作用,體現詩人感情起伏的波瀾。復沓的運用,反復吟詠,起到了一唱三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