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對七夕提問

對七夕提問

發布時間: 2023-05-30 08:04:19

1. 七夕節的習俗是什麼

七夕節的習俗
在我國,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爭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共(3)頁


上一頁
[1]
[2]
[3]
來源:中國經濟網綜合
http://www.ce.cn/culture/zt/QixiDay/04/200607/13/t20060713_7724024.shtml

2. 為了任務而提問~~~~~~~七夕一個人怎麼過~

乞巧節一個人如何度過一天

1、上午去逛街

單身情人節可不要虧待自己哦,單身貴族的生活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早上首先睡到自然醒,邀請一位或幾位比較熟的好朋友去逛街購物。可以購買自己最喜歡的衣服或者最喜歡的小藝術品,好把自己打扮的好好的。

2、中午吃大餐

單身情人節也是給自己一次飲食放縱的機會。例如減肥、節食等飲食的原則方面可以暫時放一旁,因為過了今天就不知道下次還有木有了呢,機不可失才行啊!吃大餐的同時也可以再配上酒水助興。好好珍惜今天的單身情人節,明年的今天可就不一定有這個機會咯。

3、下午要運動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在這美好的單身情人節,下午天氣較好應該去做下適量的運動,一方面可以娛樂身心,同時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增強體質。例如,可以去體育館參加羽毛球的運動、乒乓球或者檯球的運動。

4、晚上看電影

累了一天了,單身的情人節即將結束的時候應該放鬆一下自己了。晚上回到家裡,吃過晚飯之後可以打開電腦,看一下今天的情人節的快樂新聞,然後看上一部自己喜歡的電影節目,最好是搞笑的,笑一笑十年少,還可以去KTV放縱一下自己!

3. 關於七夕節的謎語

花下無人草隨風
名嘴難言暮日紅
衛兵無床草下寐
牛郎織女鵲橋擁

4. 七夕節習俗是什麼

七夕節習俗有祭月、婚育、乞巧、接露水、香橋會等。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

古時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習俗,在傳統文化里,月亮始終是女子的祥瑞。她們常常對月祈願或傾訴心事。接露水,浙江農村有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傳說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香橋會,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

相關資料介紹: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七夕節

5. 你對七夕有什麼了解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於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七夕」也來源於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6. 七夕的意義是什麼

七夕的意義:

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活動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智慧、自強不息、勇於回創造,不斷追求更加幸福答美好生活的精神。

文化精神就是在歷史上起了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成為歷史發展的內在思想源泉。文化精神既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大多數人民所接受領會,又是一個民族的生命之所在。一個失去精神支撐的人如同一具僵屍,一個失去文化精神的民族就等於該民族的消失。

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就是這種文化精神的集中體現。乞巧活動的開展就是激勵人們追求聰明才智,不斷創新,自強不息,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年年創新,代代傳承,從而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

人是社會生產力的第一要素,故人的素質的提高,是社會發展的第一要素,乞巧活動恰恰就是為了提高人的素質而開展的。如果讓乞巧活動進一步適應現代社會生產生活的需要,將會產生更大的積極作用。乞巧看重的是人們素質的提高,而祈福更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祈福從根本上講就是祈求平安、幸福、和諧、和平,它深刻體現了中華民族和合文化的精神實質。

7. 有關七夕的知識。

如下:

農歷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七夕始於漢朝,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

七夕節起源於民間故事《牛郎織女》,相傳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鵲橋相會就是在農歷7月7日,又因為織女有一雙能織雲霞的巧手,民間的少女們希望能到織女的靈氣,所以在七夕節那天「乞巧」,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傳統節日。

七夕節日影響之越南:

在越南,七夕的慶祝主體是華人,七夕有個別稱——「牛公牛婆日」。

這一天,人們會到寺廟許願。胡志明市華人拜祭七夕所用的貢品以中國南方地區習俗為主,主要有:菱角、棋子餅、金錢餅、花生等,還有「禾秧」和一個「七姐盤」這兩種與「牛郎織女」傳說息息相關的貢品。參與活動的年輕人還把自己對愛情的期望寫在一張字條上,拜祭時許願,希望自己將來有個幸福的家庭。

8. 你對七夕有哪些了解

你對七夕有哪些了解

七夕將至,作為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情侶在浪漫的同時或許也發現了,許多趣味盎然的七夕風俗,這些風俗深深地浸潤了祖國的中醫葯 文化 ,有:配方治病防病、儲水辟邪防病、吃節令食物強身健體等等,以下是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配方治病防病

七夕佳節有配葯的習俗,人們常用松柏等入葯配方,甚至還主張餌松實、服柏子、折荷葉等,並稱它們為長生不老的仙葯。中醫認為,久食松子健身心,滋潤皮膚,延年益壽;《玉楸葯解》謂其“潤肺止咳,滑腸通便,開關逐痹,澤膚榮毛”,《海葯本草》說它“久服輕身,延年不老”;清宮還將松子列為御膳食品。柏子香氣濃郁,能養心安神、止汗潤腸;《本草備要》載,“凡補脾葯多燥,柏子仁潤葯而香能舒脾,燥脾葯中兼用最良”。荷葉能清熱解暑、升發清陽、涼血止血,《滇南本草》說它“上清頭目之風熱,止眩暈,清痰,泄氣,止嘔、頭悶疼”。

七夕時還常選用一些比較實用的葯方治病。如曬槐汁治痔,將槐樹枝切成小段,煎煮至葯液呈綠色,先熏後洗痔瘡處,有清熱涼血、清肝瀉火的作用,療效很好;煎苦瓜治眼,苦瓜能清暑滌熱,可治赤眼疼痛,《生生編》載其“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摘瓜蒂治下痢,瓜蒂被《本經》列為上品,《別錄》雲,“生嵩高平澤,七月七日采”,“治瘧,無問新久”。

七夕,閩西客家人習慣用仙人草冬瓜塊和水熬煮,再用潔凈的瓦壇密封貯存,以治療發熱、頭痛、中暑、驚風。這是有醫學根據的,《本草求原》說仙人草能“清暑熱,解臟腑結熱毒,治酒風”,《本草再新》說冬瓜“除心火,瀉脾火,利濕祛風,消腫止渴,解暑化熱。”

儲水辟邪防病

七夕儲水的習俗由來已久。雍正《廣東通志》載,“家汲井華水貯之,以備酒漿,曰聖水”,光緒《惠州府志·風俗》亦記曰:“七夕,男女晨起擔水貯之,謂‘七夕水’,飲之可以治疾明目”。人們在七夕這天早晨都要取回水後用新瓮盛起來儲存,用於治療瘡癤,除去濕毒,醫治多種熱證。中醫認為,井內之水,多喝能消熱解毒,利於小便赤熱、艱澀不暢、燒酒醉死等。《本草綱目》說,“井水新汲,療病利人,平旦第一汲,為井華水,其功極廣,又與諸不同,主治酒後熱痢,洗目中膚翳”。《瀕湖集簡方》記載一解燒酒醉死方:“急以新汲井華水,細細灌之,至蘇乃已。”

七夕還流行用臉盆接露水,說它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用它給小孩煎葯殺蟲效果好。中醫認為,露水可以入葯,可用以煎煮潤肺殺蟲的葯劑,或把治療疥癬、蟲癩的散劑調成外敷葯,可以增強療效。

煎湯洗發護發

婦女七夕洗發,也是特別的習俗。湖南《攸縣志》記載,“七月七日,婦女采柏葉、桃枝,煎湯沐發”。原籍浙江的台灣作家琦君,在《髻》中也提到其母與叔婆等女眷在七夕沐發。還有些地區的未婚女子,喜歡在節日時用皂角樹等樹的液漿或枝葉汁兌水洗頭發, 傳說 不僅可以年青美麗,還可以盡快找到如意郎君。這當中除了女性祈願仙子佑護之外,也有一定的醫學道理。如皂角樹枝葉煎湯沐發,能夠清熱化濕、祛除多餘脂肪、通暢毛囊,對防脫發和烏發效果頗佳,不會刺激頭皮。再如黑骨木樹漿黑發功效也是極佳。

吃節令食物強身健體

七夕“拜織女”是少女、少婦們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等,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禮拜默默禱告後,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們宵夜的食物。五子的葯用價值很高。桂圓有開胃益氣、養血健脾、補心安神、補虛長智之功效;紅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榛子有“堅果之王”的美稱,《開寶本草》說它“主益氣力,寬腸胃,令人不飢,健行”;花生滋養補益,有助於延年益壽,所以民間又稱之為“長生果”;瓜子據《本草綱目》及各大中葯辭典記載,具有清肺化痰、潤腸通便等功效。

七夕節這一天還要吃“巧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巧果的主要成分是小麥面。小麥味甘,性涼,有養心安神,益氣除熱,除煩止渴,和五臟,調經絡,利小便之功效。

用使君子、石榴驅蟲防疫

相傳北宋景佑元年,閩南一帶瘟疫流行,人們因患蟲病面黃肌瘦,名醫吳夲七夕那天倡導大家購食使君子、石榴驅蟲,很多人吃後效果顯著。吳夲後被閩台人譽稱為“大道公”、“真仙師”,至今感念不已。這也形成了一種節俗沿傳至今。使君子是著名的驅蟲葯,《本草綱目》說它“味甘氣溫,既能殺蟲,又益脾胃,所以能斂虛熱而止瀉痢,為小兒諸病要葯”。石榴果皮中含有鹼性物質,有驅蟲功效;果實營養豐富,能健胃提神、增強食慾、益壽延年;石榴花則有止血功能,用石榴花泡水洗眼,還有明目的作用。

9. 你對「七夕」有哪些了解。

正在載入七夕節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傳統節日,在農歷七月初七慶祝。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由於過往女子的命運只能嫁作人婦、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織女的傳說,並希望以織女為榜樣。所以每逢七姐誕,她們都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姻緣的節日。這也就是「乞巧」這名稱的來源。婦女亦會結綵樓,預備黃銅製成的細針(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久而久之,七夕也成為了「女兒節」。2012年,烏丙安、葉舒憲等專家共同倡議將七夕節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七夕節
外文名稱:Chinese valentine's day
別名:乞巧節
日期:農歷七月初七
節慶食品:巧果
習俗:乞巧
地區:華人地區

10. 七夕情人節什麼樣的問候合適應該說快樂嗎

那一般都是12點過後第一時間說了
要是對方睡的早的話 那你可以隔天早上問候了
這樣美好的早晨也是一天的開始了
可以編輯一條簡訊過去了 要自己親自打的 不要那種復制了

熱點內容
盆景春季打葯 發布:2025-02-13 06:25:58 瀏覽:371
花店話開了 發布:2025-02-13 06:20:13 瀏覽:776
插花表現出 發布:2025-02-13 06:10:43 瀏覽:900
花藝課該怎麼講 發布:2025-02-13 05:38:22 瀏覽:508
加盟鮮花禮品店 發布:2025-02-13 05:14:58 瀏覽:493
百合炒扇貝 發布:2025-02-13 05:12:58 瀏覽:738
插花蘭葉子 發布:2025-02-13 05:08:02 瀏覽:42
章魚蘭花 發布:2025-02-13 04:59:46 瀏覽:455
袋鼠插花 發布:2025-02-13 04:55:35 瀏覽:19
長海棠角 發布:2025-02-13 04:53:56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