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情人節上元

情人節上元

發布時間: 2023-06-04 01:46:19

A. 2022年情人節是幾月幾號

2022年情人節是幾月幾號

2022年情人節是幾月幾號?情人節是情侶們最喜歡的節日,是一年之中最浪漫的日子。這一天,情侶們會互送禮物或者互說情話,表達對彼此的愛意。下面講講2022年情人節是幾月幾號。

2022年情人節是幾月幾號1

2022年情人節是公歷2022年2月14號。

情人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情人節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男女雙方會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如今情人節已經成為全世界著名的浪漫節日。

2022年情人節日期大全

1月14日——日記情人節

2月14日——傳統情人節

3月14日——白色情人節

4月14日——黑色情人節

5月14日——玫瑰情人節

6月14日——親親情人節

7月14日——銀色情人節

農歷七月初七——七夕情人節

8月14日——綠色情人節

9月14日——相片情人節

10月14日——葡萄酒情人節

11月14日——電影情人節

12月14日——擁抱情人節

三、情人節起源

2月14日是公歷一年中的第45天,離全年的結束還有320天(閏年則還有321天)。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國家傳統的情人節。

公元270年——羅馬聖教徒瓦倫丁被處死,此日被後人定為「情人節」。瓦倫丁節,又稱情人節,是歐美和大洋洲的一些國家的民族節日。此節日的來源甚多,但一般是以羅馬聖教徒瓦倫丁被處死,後被定為「情人節」較為普通。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出現全面危機,經濟凋敝,統治階級腐敗,不安,人民紛紛反抗。貴族階級為維護其統治,殘暴鎮壓民眾和jijiao徒。是時有一位教徒瓦倫丁,被捕入獄。在獄中,他以坦誠之心打動了典獄長的女兒。他們相互愛慕,並得到典獄長女兒的照顧。統治階級下令將他執行死刑。在臨刑前,他給典獄長女兒寫了一封長長的遺書,表明自己是無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典獄長女兒深深眷戀。

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處死刑,後來,jijiao徒為了紀念瓦倫丁為正義、為純潔的`愛而犧牲自己,將臨刑的這一天定為「聖瓦倫節」,後人又改成「情人節」。

四、情人節送什麼禮物

1、玫瑰

在情人節的習俗中,鮮花和巧克力是慶祝時必不可少的。這是男性送女性最經典的禮物,表明專一、情感和活力。玫瑰代表愛情是眾所周知的,但不同顏色、朵數的玫瑰還另有吉意。在古希臘神話中,玫瑰就是美神的化身。在世界范圍內。玫瑰是用來表達愛情的通用語言。玫瑰頗色豐富,不同顏色有著不同的寓意。

2、巧克力

巧克力,只給最愛的人情人節的巧克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巧克力自它誕生以來就於情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相愛的人們用甜蜜的巧克力表達對愛人的濃濃情誼。愛是巧克力,愛是熔化的心。巧克力在情人節禮物中與玫瑰花相比是不分伯仲的巧克力在瑪雅與阿茲特克文化,被視為具有神秘與催情的特質。

2022年情人節是幾月幾號2

一、中國情人節是幾月哪天

針對中國情人節,現階段大概有三種叫法:一個是湯圓節(也稱上元節,即正月十五);二是農歷三月初三(上巳節),總得來說,這一更加精確;三是近些年盛行的七夕節(即乞巧節,七月初七)。上元節作為中國情人節的稱呼古來許久。湯圓節,是古時候女性最很感興趣的傳統節日。古時候,平時女子非常是古典美或美人嬌,全是「三步出不來閨門」,只能來到湯圓節和上巳節,才能夠出去,以至於跟男朋友約會談愛。七夕偏重於是一個女子過的傳統節日,其內函不僅包含乞情,更包含乞巧、乞福。因而不可以單純性地由於是牛郎和織女相聚就把七夕附會成「七夕節」,嚴苛實際意義而言,湯圓節的「七夕節」作用勝過七夕節。

二、中國的情人節之七夕傳說

七夕情人節的傳說故事堅信大夥兒都不陌生,是牛郎和織女的感情故事,她們2個坦誠相待,卻被天空的王母娘娘拆開,只容許她們在陰歷的七月初七這一天相遇,因而七月初七是中國的情人節,喻意戀愛中的戀人都向牛郎和織女一樣相愛。

B. 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情人節

農歷七月七日通常被人稱作中國情人節。 中國情人節的由來: 1、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從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觀星文化,「牛郎織女」就是典型例子。七夕的牛郎織女傳說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追求秩序的古人們不僅將天空規劃得井井有條。 2、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面來說,稱作「分野」。簡單來說,古人就是將天上每個星座都與地上的實體地理區域一一對應,古代分星與分野目的主要是為了配合占星理論進行天象占測。在古代星宿體系中。 3、「牛宿」由6顆星組成,位於銀河的東岸,像兩個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點,不過上面的那個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於黃道上,這幾顆星組成了一個頭上有兩角,卻只有三隻足的牛,因此古人稱其為「牽牛」。 4、這頭「牛」的南邊有9顆小星,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線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於灌溉農田。牛宿的東面緊挨著的是「羅堰」3星,是類似水庫的水利設施。 5、「織女」3星位於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織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僅次於「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稱為「織女星」。人們將「牛宿星」與「織女星」合稱為「牛郎織女」。 中國情人節——七夕節的習俗: 1、香橋會:在江蘇宜興,有七夕香橋會習俗。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梁,裝上欄桿,於欄桿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 2、接露水:浙江農村,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3、拜七姐:七月七的七娘會,廣東多稱「拜七姐」,閩台即稱為「拜七娘媽」。在新中國成立前,「七夕」是靚女們的盛大節日。舊時代靚女們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其實所謂「乞巧」不過是「鬥巧」。廣東舊時過七巧節是非常熱鬧的。 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情人節2 中國真正的情人節是上巳節 對於中國情人節,目前大致有三種說法:一個是元宵節(也稱上元節,即正月十五);二是農歷三月初三,相比之下,這個更為准確;三是近年來興起的七夕節(即乞巧節,七月初七)。 上元節做為中國情人節的稱謂古來已久。元宵節,是古代婦女最感興趣的節日。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只有到了元宵節和上巳節,才可以出來,甚至和男友幽會談情。 七夕更傾向於是一個女子過的節日,其內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因此不能單純地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就把七夕附會成「情人節」,嚴格意義來說,元宵節的「情人節」功能勝於七夕節。 上巳(sì)節,俗稱三月三,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原地區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傳統的上巳節在農歷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 上巳節又稱女兒節。早在周朝,每逢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上巳日),人們就要到水邊去祭祀叫作上巳節,並用香熏的草葯沐浴。後來人們稱之為禊。《周禮 春官》說:「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意思是:女巫職掌每年祓除儀式,為人們釁浴除災。鄭玄注說:「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到)水上之類,釁浴,謂以香熏草葯沐浴。」這個日子除了宗教作用,還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好處。 由於青年男女會在這天都匯聚到河邊,為古人提供了自由戀愛的契機。《詩經·鄭風·溱洧》就寫了少男少女趁祓除時相愛之事。《宋書禮志二》引用《韓詩》說「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續魄,秉蘭草,拂不祥。」 當然這樣青年男女集會的場合,女孩們一定是盛裝出席的,直到後來逐漸演變成「女兒節」。 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情人節3 全網情人節是什麼時候 什麼是全網情人節?跟網路高速發展的現代有著密切的關系。作為互聯網信息高速發展的現代,出現了一個全網情人節,也就是520網路情人節。網路情人節是信息時代的愛情節日,定於每年的5月20日和5月21日。「520」用中國漢語來說,諧音就代表著「我愛你」。 520網路情人節 520情人節現在是年輕人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在網路情人節,新人扎堆登記看重日子「吉利」,婚姻登記處爆棚。情侶們奔波在買禮物的路上,隨時隨刻都要在朋友圈、微博記錄甜蜜。一些老年人、中年人也紛紛在「520」和「521」秀恩愛。「520」朋友圈「愛情刷屏」,表白與紅包齊飛。不少仍是單身的男女就要開始被各種「別人的」禮物、美食、告白轟炸,也創造了不少經典,戳中你的笑點或柔軟,當然,其中必然是散發著濃濃醋意的。於是乎,一個520演變成一場全民狂歡,有人愛的沒人愛的都摻乎進來。許多商家也紛紛利用節日做一些營銷活動。 七夕情人節 七夕情人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七夕情人節也是如今年輕人最喜歡的節日之一。

C. 中國情人節的由來 簡便一點的 長的不看

中國情人節,目前大致有三種說法:一個是元宵節(也稱上元節,即正月十五);二是農歷三月初三,三是七夕節(即乞巧節,七月初七)。

1、元宵節(上元節)做為中國情人節的稱謂古來已久。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只有到了元宵節和上巳節,才可以出來,甚至和男友幽會談情。

2、周禮有定,未出嫁的女子一年就只有幾天出門時間,三月初三外出踏青。在這一天大家都停下勞作,穿上新衣,沐浴祭祖,然後踏青賞春,結伴遊樂,單身男女們都到河邊相遇相識。所以三月初三就成了單身男女們相遇相識的日子。

3、七夕節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隨著時間演變,七夕現已成為中國情人節。

D. 情人節是幾月幾號呢

情人節是幾月幾號呢

情人節是幾月幾號呢?情人節對我們而言是非常浪漫甜蜜的,很多情侶都會一起度過每一個情人節,情人節更是我們表達愛意的好時機。下面一起來看看情人節是幾月幾號呢及相關內容。

情人節是幾月幾號呢1

情人節是2月14號。

情人節,又稱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起源於基督的教。如今已經成為全世界著名的浪漫節日,但是不同國家的人們表達愛意的方式卻各不相同。

情人節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情人節的晚餐約會通常代表了情侶關系的發展關鍵。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克勞迪烏斯二世在首都羅馬宣布廢棄所有的婚姻承諾,當時是出於戰爭的考慮,使更多無所牽掛的男人可以走上爭戰的疆場。一名叫瓦侖廷的神父沒有遵照這個旨意而繼續為相愛的年輕人舉行教堂婚禮。

事情被告發後,瓦侖廷神父先是被鞭打,然後被石頭擲打,最後在公元270年2月14日這天被送上了絞架被絞死。14世紀以後,人們就開始紀念這個日子。中文譯為「情人節」的這個日子,在西方國家裡就被稱為Valentines Day,用以紀念那位為情人做主而犧牲的神父。

情人節是幾月幾號呢2

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St. Valentines Day),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男女在這一天互送巧克力、賀卡和花,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大概這世上有多少情人就有多少關於情人節來歷的詮釋吧。和中國人現在用近乎狂熱的熱情過起了聖誕節一樣,情人節也已經悄悄滲透到了無數年輕人的心目當中,成為中國傳統節日之外的又一個重要節日。

情人節浪漫含義

2月14日情人節在誕生那一刻,瓦倫丁對愛情保衛精神、心愛的姑娘為之動容的感動,人們為了愛情可以獻出真心、甚至於生命,早已將愛情的寓意化身為世界上最不朽的浪漫。正是如此浪漫的起源,後人才更願意去紀念它,去維護心中的愛情。世界流傳的千百年間,2月14日情人節已被填充了更多浪漫情懷:單身的人在情人節更努力去尋找一生真愛,熱戀的情侶在情人節嚮往愛情永久,結婚的.伴侶在情人節期盼一生相隨。就像那一生只愛一人的roseonly玫瑰,是古往今來多少人一直的追求。

在2月14日這一天,許多人鼓起了心中那份勇氣,拿出那份真情,表白、求婚、結婚、紀念愛情……愛真的需要勇氣,能說出那一份愛,從一個人變成兩個人在一起,許諾我願意,那是人類獨有的浪漫。

在這一天姑娘們帶著更多對愛情幸福的期許,因而更容易答應你的表白。為了表白獻出更多誠意,男生們不妨准備一份有心意的禮物。

西方情人節浪漫禮物有哪些

1、把共度一整天作為禮物給愛的人

按照外國人的習慣一般是開始先看場浪漫的電影,其次是吃溫暖的燭光晚餐,最後一起觀賞月亮,意思是在這一天我完全屬於你。

2、玫瑰花

這個就比較常見了,玫瑰花是情人節必送的東西之一,因為玫瑰在這一天送給自己心愛的人多了一個更特殊的含義 「你在我心中猶如這玫瑰一般美麗」。

3、精緻巧克力

巧克力是女生送男生的。因為一個故事,在以前,國外是不能和我大吃貨帝國相提並論的,好吃的東西沒多少,所以香甜的巧克力就成了特殊的美味,更是被譽為上帝賜給人類的禮物,在牧神節這天姑娘就會給自己心愛的小夥子偷偷送盒巧克力,然後在裡面放上自己名字的小紙條,慢慢的就演變成了現在情人節的禮物。

4、浪漫歌曲CD

因為情歌會讓對方在聽到的時候能夠想起你。

5、香水

咳咳...這個,其實說起來吧,跟情人節的浪漫有點不合拍,我這么一說吧,聰明的你們的心裡大概就猜到怎麼回事了,對,沒錯,就是因為早先歐洲的衛生環境N久N久不洗澡,還沒WC,所以味道很大,送香水就流行開了,這也是歐洲香水行業發達的根本原因。咱們是不流行送這東西的,所以看到很多人情人節給自己女朋友買香水當禮物, 其實是覺得蠻有趣的。

6、旅遊機票

老外跟咱們有一點習慣不太一樣, 比如咱們發了薪水最常說的一句話是「走 ,吃飯去,我請客」,不愧是吃貨帝國。老外們呢,可吃的差點,委屈了自己的胃也要擠出錢來找個地方去旅遊,因為這在他們看來就像我們請客吃飯一樣是一種很正常的事,所以送旅遊機票就成了一件禮物。

7、珠寶首飾

送首飾就不用說了,因為姑娘們一般都是很喜歡亮閃閃的東西,除了鑽石戒指不能隨便送以外,其它的首飾都是可以送的,因為鑽石代表了永恆,戒指代表了屬於我,只有當真正想要求婚而且兩情相悅的時候才可以送的。

8、相框

相框最早也是起源於西方, 意思是把兩個人框起來,留在一起,能夠永遠保存。

情人節是幾月幾號呢3

中國情人節是幾月幾號

對於中國情人節,目前大致有三種說法:一個是元宵節(也稱上元節,即正月十五);二是農歷三月初三(上巳節),相比之下,這個更為准確;三是近年來興起的七夕節(即乞巧節,七月初七)。

上元節做為中國情人節的稱謂古來已久。元宵節,是古代婦女最感興趣的節日。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只有到了元宵節和上巳節,才可以出來,甚至和男友幽會談情。

七夕更傾向於是一個女子過的節日,其內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因此不能單純地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就把七夕附會成「情人節」,嚴格意義來說,元宵節的「情人節」功能勝於七夕節。

中國的情人節之七夕傳說

七夕情人節的傳說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是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他們兩個彼此相愛,卻被天上的王母娘娘拆散,只允許他們在農歷的七月初七這一天相見,因此七月初七是中國的情人節,寓意熱戀中的情侶都向牛郎織女一樣恩愛。

E. 中國的情人節是什麼時候

對於中國情人節,大致有三種說法:①是元宵節(也稱上元節,即農歷正月十五);②是上巳節(農歷三月初三);③是七夕節(七姐誕,農歷七月初七)。


中國情人節是不止有七夕,元宵節和上巳節也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 。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F. 中國的情人節被稱為什麼

中國的情人節被稱七夕情人節。 七夕節為什麼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 因為在這一天,單身的姑娘會祈求姻緣,小情侶們也會通過一些活動增加他們的感情。 對於中國情人節,目前大致有三種說法:一個是元宵節(正月十五);二是農歷三月初三,相比之下,這個更為准確,另一個是七夕節(本稱乞巧節,七月初七)正月十五元宵節,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此稱謂古來已久。元宵節,是古代婦女最感興趣的節日。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 只有到了元宵節和上巳節,才可以出來,甚至和男友幽會談情。七夕更傾向於是一個女子過的節日,其內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因此不能單純地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就把七夕附會成「情人節」,嚴格意義來說,元宵節的「情人節」功能勝於七夕節。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 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夕七月七,是傳說中牛郎織女從鵲橋渡天河相會的日子。人們心中的織女是個勤勞善良、心靈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這天晚上,年輕的姑娘和少婦都要出來行拜祭的禮儀,並向織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織女一樣有雙靈巧的手,有顆聰慧的心,會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因為七夕節與女事關系密切,所以又叫「女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婦女節。 中國的情人節被稱為什麼2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該節日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在農歷七月初七慶祝(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改為陽歷7月7日)。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所以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七夕節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隨著時間演變,七夕現已成為中國情人節。 七月七別稱 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 乞巧節:七月七是七姐的誕辰,拜七姐祈福、乞巧是「七姐誕」的重要習俗之一。民間相傳,七姐是天上的織布能手。舊時代婦女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其實,所謂「乞巧」不過是「鬥巧」。因「乞巧」是七姐誕的.一項重要風俗,故又稱「乞巧節」。 七夕 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牛郎織女作為一對「鵲橋相會」的戀人,千百年來,在他們身上演繹的愛情故事,深深打動了一代代人們的心靈;因此,七夕節也是千千萬萬女兒、姑娘寄託愛情夢想、渴望與情人相聚的節日,因此,也叫「女兒節」、「姑娘節」。 蘭夜:農歷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牛公牛婆日:在越南,七夕的慶祝主體是華人,七夕有個別稱叫做「牛公牛婆日」。 小兒節:因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之。 穿針節:因為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 道德臘:道教《天皇至道太清玉冊》稱:七月七日,名道德臘,此日五帝會於西方七炁素天。 七夕節為什麼叫乞巧節 七月七日之夜,稱「七夕」,我國民間有乞巧的習俗,故七夕又稱「乞巧節」。乞巧,就是婦女們向織女乞求智巧。 《荊楚歲時記》記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輸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 元人陶宗儀《元氏掖庭記》就記載道:七夕前,婦女們登上九引台,以五綵線穿九尾針,比賽看誰先穿九個針孔。先穿好的人便得巧。 中國的情人節被稱為什麼3 中國真正的情人節是上巳節 對於中國情人節,目前大致有三種說法:一個是元宵節(也稱上元節,即正月十五);二是農歷三月初三,相比之下,這個更為准確;三是近年來興起的七夕節(即乞巧節,七月初七)。 上元節做為中國情人節的稱謂古來已久。元宵節,是古代婦女最感興趣的節日。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只有到了元宵節和上巳節,才可以出來,甚至和男友幽會談情。 七夕更傾向於是一個女子過的節日,其內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因此不能單純地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就把七夕附會成「情人節」,嚴格意義來說,元宵節的「情人節」功能勝於七夕節。 上巳(sì)節,俗稱三月三,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原地區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傳統的上巳節在農歷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 上巳節又稱女兒節。早在周朝,每逢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上巳日),人們就要到水邊去祭祀叫作上巳節,並用香熏的草葯沐浴。後來人們稱之為禊。《周禮 春官》說:「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意思是:女巫職掌每年祓除儀式,為人們釁浴除災。鄭玄注說:「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到)水上之類,釁浴,謂以香熏草葯沐浴。」這個日子除了宗教作用,還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好處。 由於青年男女會在這天都匯聚到河邊,為古人提供了自由戀愛的契機。《詩經·鄭風·溱洧》就寫了少男少女趁祓除時相愛之事。《宋書禮志二》引用《韓詩》說「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續魄,秉蘭草,拂不祥。」 當然這樣青年男女集會的場合,女孩們一定是盛裝出席的,直到後來逐漸演變成「女兒節」。

熱點內容
墜入荷花池 發布:2025-02-12 14:50:55 瀏覽:146
白色茶花國畫 發布:2025-02-12 14:50:51 瀏覽:579
唐門櫻花 發布:2025-02-12 14:37:19 瀏覽:579
櫻花粉轎車 發布:2025-02-12 14:34:00 瀏覽:434
卡羅拉玫瑰圖片 發布:2025-02-12 14:33:16 瀏覽:365
赤楠樹樁盆景 發布:2025-02-12 14:24:50 瀏覽:882
毛線鬱金香的各種圖解鉤織 發布:2025-02-12 14:23:22 瀏覽:584
三角梅盆景養殖方法 發布:2025-02-12 14:19:53 瀏覽:668
太原情人節餐廳 發布:2025-02-12 14:18:54 瀏覽:712
噴火龍盆栽 發布:2025-02-12 14:18:54 瀏覽: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