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七夕節
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節,各城市七夕特別活動齊聚上演。趕快帶著愛人一起去參加吧。上海七夕情人節都有哪些活動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快來一起看看吧。
打卡上海最浪漫的馬路
有愛的傳說、有愛的咖啡店、有愛的郵筒、電話亭......甜愛路被譽為「上海最浪漫的馬路」,已成為情侶們的神仙約會地。
在寧靜的甜愛路上走走停停,感受愛情詩牆的文藝氣息。在開了20年的甜愛咖啡里喝杯匠心咖啡,看看別人的故事,留下自己的甜蜜。還可以在特製的愛情郵筒前,投入一封愛的信件,或者在多功能的「超·愛上海甜愛亭」甜蜜打卡
這個七夕節,情侶在甜愛路自拍2張打卡照,前往四川北路2286號虹口區旅遊公共服務中心列印照片並貼於照片牆上,即可領取神秘禮物一份。沿街商戶也有各種優惠和仿肢茄活動噢!
201314新場古鎮七夕夜
新場古鎮有一個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郵政編碼:201314——愛你一生一世!獨特的編碼也賦予了新場古鎮浪漫的色彩,這個「永遠愛你」的古鎮,因為熱門影視劇的帶動受到遊客青睞。這個七夕,新場古鎮安排了一場夜遊園活動,邂逅乞巧,製作香囊合歡扇,邂逅三歲,賞古琴古韻。
上海歡樂谷迎七夕
夜場票只需60元/張,每人限購5張
遊玩時間:17:00-21:30
線上售票時間:即日起-8.7(線下窗口也能買哦)
使用時間:2019.8.3-8.7
女性同胞還有以下福利
8.3-8.7
17:30-18:30
在四個七夕打卡站點,將會有狗頭青年與你留念合影啦!現場還有攝影師免費幫你拍美照,並將照片上傳後台,遊客可以免費掃碼領取哦!
海昌海洋公園超值雙人套票
帶Ta感受甜蜜七夕,為Ta製造甜甜的回憶,海洋世界有哪些甜蜜專屬呢?六大明星劇目、六大動物展示場館,更有酣暢游樂體驗為愛加碼,天幕影院、超感4D影院,亦真亦幻身臨其境,專享戀人浪漫時光。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海昌海洋公園首個南美海獅寶寶也在七夕這天滿月,這么萌的寶寶,讓你的七夕更加歡樂!
七夕福利
雙人套票520元!
使用時間:2019年8月1日-8月7日
適用范圍:上海海昌海洋公園標准票2張,須提前一天預定
瑪雅海灘水公園門票優惠
第二次入園半價
門票價格:315元/人
使用時間:即日起至9月8日
適用人群:
一名65周歲(不含65周歲)以下成人或身高1.4米以上(不含1.4米)的兒童。
雙次入園:有效期內(自購票日起至2019.9.8)可入園兩次,第一次為指定日(科普:購票時要求選定遊玩日,這個遊玩日即所謂的指定日),第二次為有效期內任意一天。
醉白池公園兩人同行一人免單
七夕相約,來到滬上醉美古園,除了觀賞「花中仙子」醉白清荷,還有綻放的紫薇,溫潤的花穗芬芳地開在枝頭,安靜而恬淡,美若雲霞!七夕當天,凡情侶入園,即可享受兩人同行、一人免單!前100對入園的情侶成功關注公園公眾號還可獲得精美旅遊文創紀念品一份!先到先得,發完即止!(公園西大門檢票處領取)
昊美術館兩人同行一人免單
寶龍美術館優惠活動
活動時間:8月7日地點:寶龍美術館
七夕活動:七夕節(8月7日)當天,購買《時光之眼》門票2張,憑票到藝術商店即可獲得「星際愛心抱枕」一個;
購買《以夢為陸》門票2張,憑票到藝術商店即可獲得「以夢為陸」「布袋包」兩個(數量有限,領完即止)
《假如愛有天意》經典唯美愛情「七夕」主題音樂會
活動時間:8月7日地點:上海東方藝術中心
《假如愛有天意》一個輕舞飛揚的名字,一個動人魂魄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你我內心那份純真的愛情故事。優美的旋律,總是醉人心扉!一串串的音符,通過耳朵輕輕的流進我們的心裡。
話劇《戲劇性一夜》中文版
活動時間:8月7日備察-18日
活動地點:可當代藝術中心
這是一部台詞直白的話劇,隨著劇情進入高潮,更加詳細的描述兩個男女緊張的感情線。描述了當代年輕人談論性和愛的愛情故事。
法國創意喜劇《愛情萬歲》
活動時間:8月7日-8月10日地點:1862時尚藝術中心
他們用夜的寂靜觸動著觀眾的心弦,讓人時而享受著與熟人相處時飢渣一般的舒適慵懶,時而恐懼於未知與幻象。他們將多元的畫面呈現至舞台,溫和卻魯莽,熟悉卻又與現實脫節,似乎所有人都看得懂,卻又蘊含著許多彩蛋。LOVELOVELOVE愛的藝術:親密
活動時間:7月16日-10月17日
活動地點:上海保利時光里·多餘美術館(徐匯區瑞平路230號保利時光里B2-003號)
七夕活動:凡七夕當天到場觀展的情侶可獲贈玫瑰一隻
《LOVELOVELOVE愛的藝術:親密》全球影像藝術大展以「愛的藝術」為主題,力圖通過影像作品,審視當代視覺文化中的「親密」關系。展覽聚焦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翠西?艾敏和小野洋子三位重量級女藝術家最具盛名的作品,引領觀眾探索愛、發現愛、喚醒愛。
B. 2021年情人節是幾月幾號七夕 2021年七夕情人節是什麼時候
2021年情人節是幾月幾號七夕 2021年七夕情人節是什麼時候
農歷2021年七月初七對應陽歷:2021年08月14日,星期六。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鎮咐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節的來歷
作為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的背後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傳說天上的織女,在一次下凡的過程中愛上了一個凡人,兩人偷偷私定終身。這件事被玉帝知道以後勃然大怒,下令將織女帶回了宮中。而神牛被兩人的愛情感動,偷偷用自己的觸角劃出了一條銀河,從此以後,兩人只能隔河相望。而王母娘娘也不忍看到織女受相思之苦,於是偷偷幫助他們在每年的七夕見面。
從此以後,七夕就成為了傳統的情人節,很多異地的情侶,無論如何也要在這一天里見上一面,以解相思之苦。民間也有很多關於七夕的說法,比如七夕這天是一定會下雨的,因為七仙女與牛郎這一天相會必定會哭泣,而他們的眼淚就會化成雨水。
七夕節的習俗
作為經典的傳統節日,七夕節有著很多習俗,不過絕大部分人都只知道這是一個團圓相會的日子,卻不知道民間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經典習俗,下面就來看看都是哪些。
一、穿針乞巧
傳說織女心靈手巧,因此待嫁的姑娘們,就會在這一天里穿針乞巧。至於「乞巧」的方式有很多種,古時候還有「漂針乞巧」的習俗,姑娘們之間以各種奇特的方式穿針引線,希望自己也能夠變得同子女御則純一樣聰慧,嫁人之後能夠熟練駕馭女紅,贏得夫家的歡心。
二、種生求子
七夕節這一天,還有種生求子的習俗。人們會在七夕前提前將綠豆、小麥等種子泡發在碗里,等待發芽之後,在七夕這天束在一起,乞求多子多福。
三、染指甲
傳說織女美貌如花,因此七夕節這一天,我國西南地區的姑娘們也有染指甲的習俗。這一天,姑娘們會用植物的漿液染出鮮艷的指甲,再穿上漂亮的衣服,和好姐妹們一起遊玩相會。
七夕節從前是婦女的節日,很多家庭主婦會在這一天,舉辦各種儀式紀念織女。不過這個節日演變到現在,也變成了情人間的節日,交往中的男女會互相贈送禮物,彼此約定盯蔽好時間出來遊玩,增進感情。從這個節日的演變也可以看的出來,婦女的地位也在逐漸的提升!
C. 七夕幾號
2021年七夕是8月14日,農歷七月初七,星期六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節日由來
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在古代,七夕節是靚女們的專屬節日。在七夕的眾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GJ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GJ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節名由來
七夕: 七月七,人稱七姐誕,因拜祭活動在七月初七晩上(晚上,古稱夕),故稱為七夕。
雙七: 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
香日: 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星期: 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
乞巧節: 得名於七姐誕的乞巧習俗。七月七是七姐的誕辰,乞巧是七姐誕的重要習俗之一,故又稱乞巧節。民間相傳,七姐是天上的織布能手。舊時代靚女們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其實,所謂乞巧不過是鬥巧。
女節: 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它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靚女們專屬節日。女孩子們在這個晚上,除了向織女乞求巧手之外,更乞求婚姻巧配。過去,婚姻是決定女孩子一生幸福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痴情女子會在七夕當晚,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婚姻美滿幸福。
蘭夜: 農歷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牛公牛婆日: 在越南,七夕的慶祝主體是華人,七夕有個別稱叫做牛公牛婆日。
小兒節: 因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之。
穿針節: 因為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
D. 七夕是什麼節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是流行於中國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節日最早起源於中國漢代,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極具浪漫色彩的節日之一。節日產生了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等習俗,並遠傳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
相關傳說:
相傳天上有個織女星,還有一個牽牛星。織女和牽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條律令是不允許男歡女愛、私自相戀的,王母便將牽牛貶下凡塵了,令織女不停地織雲錦以作懲罰。
織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種神奇的絲在織布機上織出層層疊疊的美麗的雲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不同而變幻它們的顏色,這就是「天衣」。自從牽牛被貶之後,織女常常以淚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牽牛。她坐在織機旁不停地織著美麗的雲錦,以期博得王母大發慈心,讓牽牛早日返回天界。
一天,幾個仙女向王母懇求想去人間碧蓮池一游,王母今日心情正好,便答應了她們。她們見織女終日苦悶,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讓織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懲後的孫女,便令她們速去速歸。
話說牽牛被貶之後,落生在一個農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後來父母去世,他便跟著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與他分家,只給了他一頭老牛和一輛破車,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獨佔了。然後,便和牛郎分家了。
從此,牛郎和老牛相依為命,他們在荒地上披荊斬棘、耕田種地、蓋造房屋。一兩年後,他們營造成一個小小的家,勉強可以糊口度日。可是,除了那隻不會說話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個人,日子過得相當寂寞。牛郎並不知道,那條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
這一天,老牛突然開口說話了,它對牛郎說:「牛郎,今天你去碧蓮池一趟,那兒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紅色的仙衣藏起來,穿紅仙衣的仙女就會成為你的妻子。」牛郎見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興,便問道:「牛大哥,你真會說話嗎?你說的是真的嗎?」老牛點了點頭,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蓮池旁的蘆葦里,等候仙女們的來臨。不一會兒,仙女們果然翩翩飄至,脫下輕羅衣裳,縱身躍入清流。牛郎便從蘆葦里跑出來,拿走了紅色的仙衣。仙女們見有人來了,忙亂紛紛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飛鳥般地飛走了,只剩下沒有衣服無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織女。織女見自己的仙衣被一個小夥子搶走,又羞又急,卻又無可奈何。這時,牛郎走上前來,對她說,要她答應做他妻子,他才能還給她的衣裳。織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牽牛,便含羞答應了他。這樣,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他們結婚以後,男耕女織、相親相愛,日子過得非常美滿幸福。不久,他們生下了一兒一女,十分可愛。牛郎織女滿以為能夠終身相守,白頭到老。可是,王母知道這件事後,勃然大怒,馬上派遣天神將織女捉回天庭問罪。這一天,織女正在做飯,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趕回,眼睛紅腫著告訴織女:「牛大哥死了,他臨死前說,要我在他死後,將他的牛皮剝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飛上天去。」織女一聽,心中納悶,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貶下凡的牽牛說了幾句公道話,也貶下天庭。它怎麼會突然死去呢?織女便讓牛郎剝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在這時,天空狂風大作,天兵天將從天而降,不容分說,押解著織女便飛上了天空。正飛著,織女聽到了牛郎的聲音:「織女,等等我!」織女回頭一看,只見牛郎用一對籮筐,挑著兩個兒女,披著牛皮趕來了。慢慢地,他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了,織女可以看清兒女們可愛的模樣,孩子們了都張開雙臂,大聲呼叫著「媽媽」,眼看,牛郎和織女就要相逢了。可就在這時,王母駕著祥雲趕來了,她拔下她頭上的金簪,往他們中間一劃。霎時間,一條天河波濤滾滾地橫在了織女和牛郎之間,無法橫越了。
織女望著天河對岸的牛郎和兒女們,直哭得聲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來。他們的哭聲,孩子們一聲聲「媽媽」的喊聲,是那樣揪心裂肺、催人淚下。連在旁觀望的仙女、天神們都覺得心酸難過,於心不忍。王母見此情此景,也稍稍為牛郎織女的堅貞愛情所感動,便同意讓牛郎和孩子們留在天上,每年7月7日,讓他們相會一次。從此,牛郎和他的兒女就住在了天上,隔著一條天河,和織女遙遙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當中,我們至今還可以看見銀河兩邊有兩顆較大的星星,晶瑩地閃爍著,那便是織女星和牽牛星。和牽牛星在一起的還有兩顆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織女的一兒一女。
牛郎織女相會的7月7日,無數成群的喜鵲飛來為他們搭橋。鵲橋之上,牛郎織女團聚了!織女和牛郎深情相對,摟抱著他們的兒女,有無數的話兒要說,有無盡的情意要傾訴啊!
後來,每到農歷7月7,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和美麗的愛情,由此形成了七夕節。(牛郎織女一年一相會,天上一日,地下一年,所以牛郎織女天天相會)。
E. 七夕是什麼節日
七夕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也稱為中國情人節,在每年農歷的七月初七。
在七夕這一天,傳說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傳說當然是十分美好的,不過根據古代天文學的記載,確實是有牽牛星和織女星這兩個星星的。
古代天文歷以這兩個星星相交的時候作為天,轉換的日子。這一天又剛好是農歷7月7日,而且這個數字正符合古代玄學認為的非常吉祥的數字,因此將農歷的7月7日定為七夕節。
節日影響
日本
受漢文化影響日本人也有過七夕節的傳統,他們稱「七夕祭」。日本的「七夕節」源自中國,據稱在奈良時代傳入。奈良時代中期開始,日本宮廷和上流社會穗乎模仿唐宮,七夕祭、穿針乞巧和七夕詩會蔚然成風。延續了「乞巧」的風俗與習慣,但是與愛情無關。七夕節原本是陰歷七月初七,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廢除了農歷,所以日本的七夕節,是每年陽歷7月7日。
日本七夕節主要不是用來祈禱得到愛情,而是祈求姑娘們能擁有一身好手藝。每年這個時候,大人和孩子都會聚在一起,在五顏六色的長條詩箋上寫下願望和詩歌,連同用紙做的裝飾品一起掛在自家院內的小竹子上。
這個習俗是從江戶時代開始的。在快接近七夕的日子裡,很多地方都會有七夕竹子樹,猜檔悉在商店賣夏季服飾的地方、超市結款的地方,都會設立七夕許願樹。
在一些大型的慶祝典禮上,還會舉行竹飾(由掛許願短簽演變而來)大賽,由當地的幼兒園、小學等學校組織或者公司,創作各自的竹飾,進行評比,選出最有特色的幾個進行展示。此外,日本各地每年夏天還會舉辦一年一度的「七夕祭」,人們身穿傳統服裝,載歌載舞,太鼓陣陣,「短冊」飄飄的街頭巷尾擠滿觀看和遊玩的大人孩子。配合「蠢銀七夕祭」的,還有每年夏季的煙花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