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情人節和西方情人節
⑴ 外國情人節是不是有兩次的~~分別是幾月幾號~~~中國情人節是幾月幾號
外國情人節只有一次,西方情人節在每年的2月14日,中國情人節在每年的農歷7月7日。公元270年——羅馬聖教徒瓦倫丁被處死,此日被後人定為「情人節」。
瓦倫丁節,又稱情人節,是歐美和大洋洲的一些國家的民族節日亮豎。此節日的來源甚多,但一般是以羅馬聖教徒瓦倫丁被處死,後運橋被定為「情人節」較為普通。
而在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的七夕節也是姑娘們重視的日子,因此而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由於能表達共同的人類情懷,各國各地紛紛發掘了自身的「情人節」。
和西方的情人節不同,日本女性在情人節當天需要給自己的男同事送巧克力,同時也要給自己的伴侶送巧克力。
這一傳統始於1958年,當時日本一個糖果製造商發起了一項活動,動員女性將巧克力送給男性旁鍵猛。
⑵ 情人節是幾月幾日是外國的節日還是中國的
西方的就2月14,中國傳統的就是7夕,七月初七,據說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
⑶ 西方情人節與中國情人節的區別
西方情人節與中國情人節的區別有時間不同、來源不同、習俗不同。
1、時間不同
西方情人節:西方情人節日期在每年公歷的2月14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
中國情人節: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
2、來源不同
西方情人節:公元270年,羅馬聖教徒瓦倫丁被處死,此日被後人定為「情人節」。
3、習俗不同
西方情人節:國外的男女在情人節一天互送禮物、花、巧克力、賀卡等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
中國情人節:七夕夜晚坐看牽牛織女星、訪閨中密友、拜祭織女、祈禱姻緣、切磋女紅、乞巧祈福等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七夕習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情人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七夕節
⑷ 中國的「情人節」與外國的「情人節」有哪些不同之處
中國情人節與外國情人節首先得不同之處在於日期,外國情人節看陽歷,中國情人節看農歷。外國的正式情人節在2月14日,而中國情人節在七月初七,這顯然並不是同一個日子。這與中國和西方國家的文化傳統不一樣有關,而且農歷的這個習俗只有中國有。由於中國與西方國家的文化並不相同,因此中國情人節的由來與外國情人節各有差異,是兩個不相同的故事。
2月14日是一個血腥的紀念日,而七月初七是一個團聚開心的紀念日。在西方,情人節是為了紀念一個基督教的純潔愛情,這個基督教為了自己的純潔愛情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在中國,情人節是為了紀念兩個情人相見。
⑸ 中國情人節和西方情人節的日期
中國習俗上在七夕節、元宵節、上巳節等三個節日都可以稱為「情人節」。但是主要以中國的傳統節日的七夕稱作「中國的情人節」。
在漢代,七夕的慶祝已經很普遍了,但傳統上慶祝七夕的內容與情侶約會之類的活動無關,只是乞巧、許願的節日。後來由於牛郎織女在七夕鵲橋相會的傳說賦予了七夕節以情人節的含義。
元宵亦稱「上元節」,是一年中第一個圓月高掛的夜晚,還是一個快被遺忘的「中國情人節」。豫園、古猗園、上海植物園都不約而同地重啟情人節主題。豫園的凝輝路南側便以「愛情街」為主題命名,完美地契合了「中國情人節」的主題。於是這里成雙成對親密接吻的天鵝燈、金魚燈和鴛鴦燈密布於道路上空,將甜蜜的味道灑向遊客 古猗園元宵燈會,為有情人提供了一個韻味十足的傳情方式,在燈影綽約的古典園林里,攜手共提一盞花燈,相互探討猜幾條燈謎,握著暖暖的手品嘗暖暖的元宵,讓永不凋謝的玫瑰見證永不落幕的愛情,各式各樣的活動為情侶、夫妻相會增添了喜慶的氣氛。
在一些少數民族依然流行的節日上巳節(又稱三月三)更符合情人節的內容。上巳節本來是青年男女踏青、社交、結交異性的節日,漢之前更有野合的習俗,後來禮教興起,野合的習俗消失,但當時男女交往還是比後世自由,年輕男女依然會在當天到郊外踏青遊玩。到南宋時理學興起,禮教變得森嚴,上巳節就在漢民族文化中式微了。
西方的情人節:公歷每個月的14號都是情人節,只不過大多數人都認為是2.14。
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這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 。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情人節的晚餐約會通常代表了情侶關系的發展關鍵。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其他國家也已開始流行。
⑹ 西方情人節在幾月幾號中國情人節又在什麼時候
西方情人節是每年公歷的2月14日。中國情人節是每年的正月十五、三月初三、七月初七。
1、西方情人節
起源於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克勞迪烏斯二世在首都羅馬宣布廢棄所有的婚姻承諾,當時是出於戰爭的考慮,使更多無所牽掛的男人可以走上爭戰的疆場。
一名叫瓦侖廷(Sanctus Valentinus)的神父沒有遵照這個旨意而繼續為相愛的年輕人舉行教堂婚禮。事情被告發後,瓦侖廷神父先是被鞭打,然後被石頭擲打,最後在公元270年2月14日這天被送上了絞架被絞死。
14世紀以後,人們就開始紀念這個日子。中文譯為「情人節」的這個日子,在西方國家裡就被稱為Valentine's Day,用以紀念那位為情人做主而犧牲的神父。
2、中國情人節
對於中國情人節,有三種說法:一個是元宵節(也稱上元節,即農歷正月十五);二是上巳節(農歷三月初三);三是七夕節(七姐誕,農歷七月初七)。
元宵節、上巳節、七夕節是古代靚女感興趣的節日。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只有到了元宵節和上巳節,才可以出來,甚至和男友幽會談情。
七夕更傾向於是一個女子的專屬節日,其內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在古代七夕與愛情關系不大,於近代才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
(6)中國情人節和西方情人節擴展閱讀:
節日內涵:
1、元宵節
正月十五這一天晚上,中國人素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
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2、上巳
古時人們將上巳節的節期定在了陰歷三月三日。時至今日,三月初三在中國西南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仍是一個隆重而盛大的節日。在古代,上巳節的主要活動之一就是男女相會,即男女表達愛慕之情的「情人節」。
3、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在古代,七夕節是靚女們的專屬節日。在七夕的眾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⑺ 中國七夕和外國情人節有什麼區別
大家都知道我國有一個非常“虐狗”的日子,那就是七夕節。在七夕節的時候,牛郎和織女可以在鵲橋相會。這個故事也是從我國古代開始流傳的一個神話故事。人們也非常的喜歡這個故事。所以七夕節在人們的觀念中也是一個宜表白,宜結婚。非常適於情侶感情升溫的一個日子。
這就是我國的“七夕”與外國“情人節”的不同,其實在現代的社會中,只要對單身人士有好感,就鼓勵大家去勇敢的表明自己的心意,不要錯過對方哦。
⑻ 一年有幾個重要的情人節
有兩個情人節,西方情人節和中國情人節,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情人節,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是傳統的節日七夕,是屬於中國的情人節,在情人節這天,情侶間可以一起出遊、互送禮物、或是浪漫求婚,或是在這個浪漫吉利的日子去領結婚證等等。
情人節,又稱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日期在每年公歷的2月14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起源於基督教。如今已經成為全世界著名的浪漫節日,但是不同國家的人們表達愛意的方式卻各不相同。在中國還有一個傳統節日情人節,也就是七夕節,每年農歷七月初七,起源於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的故事。
情人節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改段鉛達愛意或友好。情人節的晚餐約會通常代表了情侶關系的發展關鍵。
在情人節這天,情侶間可以一燃鬧起出遊、互送禮物、或是浪漫求婚,或是在這個浪漫吉利的日子去領結婚證等等。每年情人節都是求婚、結婚的高峰,很多熱戀中的男生,會用寓意一生唯一真愛的鑽戒向另一半求婚,在象徵愛情的情人節,給對方關於婚姻和未來,一生一世的承諾核好。而單身者在這一天,也可以去尋找緣分或大膽告白,讓一段戀愛從這個浪漫節日開始。
⑼ 中國情人節是幾月幾號西方的呢
中國情人節是農歷七月初七,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乞巧節等。西方的情人節是專2月14日。
其實,儀式屬感本身,就是要在某個特定的時間提醒自己一些東西。就像,父、母親節是在提醒你很幸運,被一種永遠不求回報的愛包圍著。
而情人節也一樣,在一年365天日復一日平白寡淡像被機器復制出來的生活里,我們需要提醒自己——即便生活如此,我們依然是被愛著的人。
儀式感像一種心理暗示——你要重視這件事。
男女在這一天互送巧克力、賀卡和花,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大概這世上有多少情人就有多少關於情人節來歷的詮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