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外婆送

七夕外婆送

發布時間: 2023-06-06 19:59:47

⑴ 外婆的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外婆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外婆的作文1

自從外婆走了之後,外公家就冷清了很多。外婆家就在馬路附近,以前,只要聽見我下了之後,在馬路上一喊:「外婆,我來了。」外婆就放下手中的活,馬上跑出來抱我,並且給我做很多我喜歡吃的菜。可自從外婆走了之後,只剩下外公一個人在家,再也看不見外婆出來迎接我們的身影,再也看不見外婆那慈祥的笑容了。來到外婆原來睡的房間,也看不到外婆在整理床鋪的身影。只有床頭那張外婆的照片還能勾起對外婆的思念,那時的外婆,多麼地快活,多麼地健康,但這美好的一切早已被可恨的病魔一瞬間化為烏有。廚房裡,也見不到外婆忙碌的身影。記得以前,只要有外婆在,就算在燒飯,歡聲笑語也時刻伴隨著我們。可現在,歡聲笑語已是從前美好的回憶,不可能再回來了!

失去外婆後,我更加痛恨病魔了,因為它奪走了我的外婆以及好多寶貴的生命!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我們的生命,平時多注意鍛煉身體,盡量減少生病。

20xx年,我還在上學前班,不是很懂「永遠地睡了」是什麼意思,還以為外婆過段時間會醒來的。上了小學之後,我才慢慢地知道了,外婆,她走了……她真得永遠不回來了。我永遠不可能再見到外婆了。

外婆的作文2

風陣陣的吹,落葉一片片的被吹落,冷得讓人直發抖,但這一雙不畏懼這樣冰冷且溫暖的大手,帶我走過六年的冬季。阿!那正是我外婆的那雙手。

小時候由於爸媽都在外地作業,所以都住在外婆家,給外婆照料。外婆常常牽著我的手帶我去公園漫步,也常常握著的手教訓我寫注音,也常常帶著我出國去玩,那時我常常在想要是外婆不在了怎麼辦。

到了春節,我們都聚在一起,外婆送了我一個小錢包,但那個錢包也是外婆送我的最後一個禮物,由於幾個月後我外婆突然爆瘦,去醫院查看之後,發現得了癌症,只剩下三個月的時刻,三個月後,我外婆過世了,那時我六歲,也是我覺得特別冰冷的冬季。

到現在我還保存著那個小錢包,也常常在夢里夢到外婆牽著我的手帶我漫步,那個現象真令人思念阿!

外婆的作文3

我的外婆已經六十多歲了,戴著一副老光眼鏡,說起話來笑眯眯的,一副慈祥可愛的樣子。

我很喜歡到外婆家裡玩,她總是在櫃子里,裝滿了令我異常驚喜的禮物,譬如:一盤香甜可口的點心,或者一包晶瑩剔透的果凍,要不就一個會說話的布娃娃。總之,我每次打開她的櫃子,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為了回報外婆,我每次在取禮物的時侯,放上一張自己畫的畫,上面寫著:「祝外婆永遠年輕!」外婆捧著我畫,高興得直掉眼淚。

下午,外婆要去公園跳健美操,她會帶上我,見到熟人就一個勁兒地誇我,說我是個懂事乖巧的好孩子,跳完舞後,她就帶我去超市購物,這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外婆總是讓我自己挑選,從來不不說我買的東西多了,還一個勁的鼓勵我多買一些,走出超市的時候,我都是累得滿頭大汗,望著脹鼓鼓的購物袋,高興得合不攏嘴,嘴裡不停誇獎外婆:「外婆,你真好,你是天底下最好的外婆!」

外婆的作文4

聽說外婆在醫院准備動手術——把眼睛外的一層白膜除去,我和媽媽嚇得膽戰心驚。

今天早上,我們一起來到杭州人民醫院,邁著沉重的步子一步一步地向手術室走去。只見外婆躺在推床上,她用渴望的眼神看著周圍的每一個人,這時,我才真正感受到她的眼睛裡充滿了慈愛的光芒。眼看外婆就要被推進手術室,我大聲對她說:「您一定能闖過這一關的!」「是的,是的!」媽媽焦急地說道,從眼眶裡流出激動的淚水。漸漸地,推床進入了手術室。我的心裡時刻都在為外婆打氣,希望她能夠聽到我的心聲。媽媽在手術室門前走來走去,手裡緊握著外婆的發卡,心都快蹦出來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們沉浸在緊張的氣氛中,爸爸雙眉緊鎖,媽媽倚在門前哭泣……沒過多久,一位醫生走了出來,我們一擁而上,異口同聲地問:「怎麼樣?」「手術完全成功!」聽到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我們大家都深深地舒了一口氣。

外婆出來了,她一隻眼睛用白布包著,嚇了我一大跳。我雙手扶著她,頓時,一股暖流流遍我全身。回到病房,媽媽問長問短,外婆臉上總掛著慈祥的笑容,顯得那麼安詳。我看著她躺在床上津津有味地吃著我給她帶去的水果,心裡比喝了蜜還要甜呢!大家看外婆手術很成功,都把懸著的心放了下來。時間不早了,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外婆的病房……

外婆的作文5

外婆得了原發性肝癌,是晚期,治不好了。家裡人都不告訴她,希望她可以開心地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但能瞞住精明的外婆嗎?她已經預料到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為了滿足外婆的意願,媽媽帶著我去看她。外婆的身體十分的虛弱,可周六那天晚上,她的臉色突然變得紅潤起來。我高興地把這個消息到處傳播,以為外婆的病好了。可媽媽告訴我這是迴光返照,說完竟哭了。我一時愕然,卻固執地認為媽媽說得不對。第二天我們按時返城,因為我要准備月考。臨走前,外婆往我包里裝了許多好東西,為的是讓我補充營養,好好考試,還目送我走出好遠……

這一周,我沒有往家裡打過電話。一方面,我正在准備迎接考試;另一方面,我認為外婆的病已經好了。

考試完畢,媽媽直接沖上教室拉我出來搭車,看著媽媽紅紅的眼睛,我就知道外婆不在了,但是媽媽說希望我們能送她最後一程。

來到舅舅家,見到的只是一口紅木棺材,外婆安靜的躺著,很慈祥!

外婆,希望您在天國過的好!

外婆的作文6

外婆,昨天放學回家,奶奶正在打電話,從她電話里談話的內容,我這才知道,您因為心梗,正在動手術。爸爸媽媽已得知消息,趕往您所住的岳陽三醫院。您的病,讓我們全家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外婆,您千萬不能再操勞下去。您養大了媽媽那一代人,又在為我們這一代付出。一到過年過節,我就盼望著到您那裡去,吃您做的菜,吃您養的土雞土鴨。每次,您都把好吃的雞腸、雞心、雞肝留給我們吃,而您卻總是說,自己不喜歡吃。為了我們,您始終撒著善意的謊言。

清晨,推開窗戶,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油油的草,看見它們,我就想到了您。我喜歡富有生機的春天,尤其喜愛春天裡那嫩嫩的、綠綠的、柔柔的草。草雖然沒有茉莉那樣芬芳,米蘭那樣高雅,玫瑰那樣婀娜,松樹那樣挺拔,它只不過是一片被人遺忘的不起眼的小草,但它卻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

一撥又一撥地行人從它身上走過,草好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貼地。一會兒,它慢慢地挺直了腰,好像在驕傲地說:「你看,我們是多麼頑強!」是呀!「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就是草的精神。

外婆,您就是那一株小草,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手術,抵抗住種種病魔,依然堅強地為我們付出,從不求回報。您像小草那樣平凡,又像小草那樣偉大!

外婆的作文7

我的外婆是一位慈祥、和藹的老人,她被我們稱為家裡的老黃牛。因為外婆屬牛,又特別勤勞,總是清早起來去早市買菜和買各種新鮮的瓜果。雖然自己有糖尿病不能吃,還是買回來讓我們吃。 外婆是家裡的大廚,她是上海人,做的白斬雞味道好極了,爸爸說比餐館的味道正。

每天餐桌上都少不了魚、肉、蝦,雖然最近豬肉一直在漲價,但外婆說:「漲了也要買呀,一家子都是食肉動物,不吃可不行。」她還經常煮新鮮的苞谷、毛豆、花生吃。外婆以前是醫生,很講究飲食搭配,她經常說:要和兔子搶點吃的,意思是蔬菜也要多吃。 外婆很喜歡養花,陽台上擺滿了花盆,有米蘭、茉莉、文竹、君子蘭……一年四季都有鮮花盛開。閑時,外婆在陽台上轉來轉去,給這盆花澆點水,給那盆花整整枝。 外婆還喜歡躺在沙發上,戴著花鏡看《老同志之友》,總是叫我一起猜裡面的謎語。 外婆歲數大了,自然有點「老糊塗」。一次吃晚飯時,外婆說:「蔣志剛,你把湯喝了吧。」我抬頭看看,外婆正望著我呢,而爸爸那天不在家。外婆經常叫錯名字,所以我們常說聽外婆說話要「領會精神」。 外婆是我們家的寶,我希望外婆活到一百歲。

外婆的作文8

今天,陽光明媚,太陽公公炙烤著大地。我和媽媽批發了一點棒冰給外婆送去,讓外婆在炎炎夏日清涼一下。

到了外婆家,我迫不及待地拿出3根棒冰,遞給媽媽一根,遞給外婆一根,還給自己留了一根。吃完棒冰,我說:「我們來打老k吧!」媽媽自願當裁判。

第一局,我發到的牌分別是:紅桃3,草花3,草花4,黑桃6,草花9,紅桃10,紅桃Q和黑桃A,王是方塊A,被夾在最後一張。「唉,我一個王都沒有!」

我先出了紅桃3,因為我想先消滅一些小牌,外婆出了紅桃4,我心想:哈哈,我有,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啊!我又出了草花4草花3,我拿了4張牌,「嘿,運氣還不錯!」我拿到了3張方塊(王),和一張紅桃A。經過一番激烈的比賽後,媽媽宣布我贏了。

第二局,我發到了:紅桃7,紅桃8,草花8,草花K,草花A,黑桃A,黑桃K和方塊A,王是黑桃。我心想:我肯定贏,這牌太好了。由於我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所以,我輸了。

第三局,我和外婆吸取了前兩次的教訓,格外認真起來。打著打著,竟然打成了平手。

打老K我雖然沒有贏,但它讓我懂得:勝不驕,敗不餒。這個道理。

外婆的作文9

外婆常對我母親說,崽阿,我是個沒娘家的人。

外婆老家在湘江邊上,她是個獨生女。出生不久,她母親生弟弟時難產。她由外婆帶大。十歲左右喪父,由叔叔做主,做了童養媳。外公也是年幼父母雙亡。外婆從湘江溯支流而上到宜河踏進外公家門檻時,還是個14歲的小姑娘。外公和外婆,兩個自幼沒了父母的苦命人,被這樣被月老系在一起,生死相依。

鄉親們常說,外婆是個有福氣的人。

她用瘦小的身體,養育七個兒女。三個兒子,四個女兒。90多歲,說起話來仍舊思路清晰,慢條斯理,輕言細語。

我從記事起,她鼻下就有個大大的紅色的息肉。說起來由,她輕笑說起:那年是1958年。鼻子忽地就生了痱子。擠完膿血,她順手扯了門口那副「勤儉人家春來早」的對聯。對聯上的小紅紙,後來竟陷入皮膚和肉中。冥冥之中,那副涵義深刻的對聯,竟在她鼻下生根,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她是個有福氣的人。

外婆的作文10

外婆去世,是一個秋天的傍晚。

我們趕到時,外婆已經躺在一張木床上,床前放著一盞長明燈。枯瘦蒼白的臉,恍如四世同堂的她90歲生日時站在生日蛋糕前的淡定。我從未流淚的父親,只輕聲一句「外婆老人,我們來看您了」,大家就都已泣不成聲。

接著,母親和大姨給外婆擦洗身體。她們輕輕托起不過50多斤的外婆。仔細擦拭外婆只剩皮包骨頭的身體。兩個60多歲的老人,一邊擦洗一個90多歲老人的身體,一邊輕言細語說著溫暖的回憶,像多年前外婆給小時候的她們洗澡一樣,溫暖,輕柔,細心。

擠在大舅家的屋檐下,外婆的子孫們素縞如雪,引來村裡蜂擁而至的圍觀。

圍觀的人都在訴說外婆的善良和勤勞:逢到誰家有事,都會第一個來幫忙,最後一個離開;逢到村裡來了叫花子,總會叫來家吃飯……他們感慨。他們動情。

大舅要我撰寫家祭。他匆匆交代就忙去了。我想知道外婆的名諱。問了三個阿姨,都不知道。她們的口中一直只有一個稱呼:咱娘。直到母親從大舅那找來外婆的身份證。

當我淚水婆娑寫下她的名字時,才知道那個我喊了三十多年「外婆」的人,終於有了一個從此再沒人提起的姓名。

外婆的作文11

我的外婆的臉上布滿了皺紋,一看就是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但是她的眼睛一點都不遜色,又大又圓而且十分明亮,就算當她已有90歲的高齡,眼睛還是明亮如初,視力一點都沒有下降(大概是由於她每天早上都堅持吃一碗葡萄雞蛋粥的原因吧)。她的耳朵跟我一樣都是軟綿綿的;她的鼻子上也布滿了皺紋,好像一個倒扣的海螺,她的嘴巴是淡粉紅色的,非常漂亮。

在外婆的心中一切都是美好的。有一次,她在漕橋趕集時,被小偷偷走了錢包。如果是我們一定會大罵那個小偷,而且發誓假如抓到他一定要把他碎屍萬段。可外祖母卻不這樣想,說:「他當小偷一定是有難處的,反正那些錢我也准備花完,就當我今天的錢全捐給寺廟了。」當時我就覺得自己好像惡魔,而外祖母是一位天使,多麼善良。這應該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吧!我在心中感嘆道。

我的.外婆十分愛我。記得有一次,我因為一次性吃了20多個雞蛋,所以導致吃什麼吐什麼。外祖母見到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我媽媽知道後就對外祖母說:「趕快帶她去看醫生。」到了醫院,醫生說;「是食物中毒,要馬上掛鹽水。」在掛鹽水的兩個小時中,外祖母寸步不離。我要什麼她就給我什麼,就連上廁所,也是等我掛完鹽水再去上的。回家後,把我伺候得像老佛爺一樣,就住在那裡幾天我就重了2斤。

啊!我愛我的外婆!

外婆的作文12

「孩子,那是牛郎星,那是織女星。那條,就是他們的鵲橋。孩子,你聽到他們講的悄悄話了嗎?」 曾經,每年七夕,我的外婆總抱著我,搬張竹椅,坐在葡萄架下給似懂非懂的我講述不同的牛郎織女的悄悄話,每一個都是那麼甜蜜,那麼溫馨。

葡萄葉子上剛凝結的露水滴在我的臉上,帶著夏夜與白天不同的清涼。天空上的星很亮,牛郎星、織女星、星宿四、銀河,整齊地排列著一個個星座,灑滿了天空。海風捎來了海的訊息,海浪澎湃的音韻如一支催眠曲,外婆唱著那幾首伴我成長的童謠,引出一片一閃一閃的放著光的螢火蟲,給寧靜的夏夜平添幾分夢幻的色彩。風中帶著淡淡薄荷的清香,那時已是夏末,薄荷開出了淺黃的小花,它很平凡,又不失它清新的華麗。 外婆也是這么一個人。她從一位亭亭少女,成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又成為孫子孫女的外婆。像小慧說的一樣,她們都是從時光機器過來卻找不到回程車的人。 有些人,過了兩個世紀,經歷過了那麼多個春夏冬秋,某些事,過去了那麼多年,卻沒法淡忘,他們都像是枯萎的老樹,重抽新的枝芽。

外婆的作文13

一次在整理衣櫃的時候,偶爾翻到了那件曾經縫補過的衣服。這件衣服現在雖小得不能再穿了,但一看到它腦海中就會浮現出三年前寒假中的一件事。

那是一個星期六,我到外婆家玩,不小心把衣服的一袖刮壞了,直到晚上才發現。我對外婆說:「外婆,我的衣服破了,明天你給我拿一件新的。」這時外婆瞪了我有眼說;「衣服破了可以補出來再穿嗎?想當年你爸媽小的時候,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你卻只是破了點衣袖,就說不穿了,不是太可惜了嗎?」我說:「外婆,現在誰家的孩子還穿補丁的衣服啊,多丟面子。」可是不管我怎麼說,外婆還是不答應。我撅著小嘴睡覺了。

當我一覺醒來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了,我迷迷糊糊的看到一個身影坐在我的床頭前。我擦了擦眼睛,看清楚了,是外婆在縫補衣服。她左手拿著衣服,右手捏真,在一針一線的為我縫補衣服,不時還揉揉眼睛。看到這里我的眼眶濕潤了。

一覺睡到了天亮,我看見昨晚被外婆縫補過的衣服平整的擺在我的枕邊。我連忙穿好衣服,跑到外婆跟前,撒了個嬌對外婆說;「外婆你真是我的好外婆。」

這件事雖然過去好久了,可是還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

外婆的作文14

我有一個慈祥又勤勞的外婆。她的個子不高也不矮,眉毛細細的。雖然已過花甲之年,但她頭發還是那麼烏黑濃密,額頭也只有些許皺紋。

外婆就像一棵大樹,隨時庇護著我。當我寫作業時,她總會站在我旁邊,不時提醒我,寫字要專心,記住寫過的詞語和句子;當我累了時,她總會給我倒一杯開水,告訴我要勞逸結合,事半功倍;當我成功時,她告訴我要戒驕戒躁,爭取更大的進步;而當我失敗時,她會安慰我不要氣餒,失敗乃成功之母。

外婆不僅慈祥,還非常勤勞。每天清晨,她都早早起床,上街買來一天的食物,准備就緒後,約上幾位同伴,不是到河邊晨跑,就是去爬山運動。外婆就像勤勞的小蜜蜂,隨時可以看到她拿著掃帚,提著畚斗,或握著拖把,把家打掃得整潔、干凈。看著她忙碌的身影,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甫的名句「富貴必從勤苦得」。

我為有這樣一個慈祥、勤勞的外婆而感到無比的自豪。

外婆的作文15

我的外婆身高有一米五左右,瘦瘦的,頭發燙著大卷。一雙黑炯炯的大眼睛,皮膚很白,腦門上有幾道皺紋。她很和藹。我出生在遼寧省遼陽市文聖醫院,聽媽媽說,我提前二十多天出生,媽媽得了妊娠綜合症,不過我出生時有六斤多,是外婆和媽媽的精心照顧,使我長的很高,很大。我的名字也是外婆幫我取的。有一次媽媽工作忙,把我送到外婆家呆了幾個月,外婆每天給我做好吃的,送我去幼兒園,我每天學的兒歌經經常給外婆講。

記得特別是有一個兒歌,我的印象最深,「大拇哥,二拇弟,周三娘,四小弟,小妞妞,去看戲」。每當我給外婆背起這首兒歌時,外婆都誇我好聰明,好記憶。在我五歲時,我的外婆去世了,媽媽經常都在偷偷掉眼淚,其實我也很想很想外婆,因為外婆經常外婆經常帶我玩,給我做好吃的。那時候我不懂外婆去世是怎麼回事,我就問媽媽外婆咋不來看我,媽媽說外婆去了天堂,她在天上看著我長大,希望我好好學習,將來是一個有文化有知識的好少年。我記住媽媽的話,我一定好好學習。但是,我還是很想念我的外婆……我知道外婆在天堂里每天都在守護著我和媽媽!

⑵ 求沙縣小吃-煨湯的做法

用料(以烏雞湯為例):

烏雞1隻;干香菇個;紅棗6個;枸杞1小把

新鮮香菇6個;姜 4片;鹽少許。

1、烏雞清洗干凈,切掉雞頭和雞PP,還有PP處較厚的油脂也去掉,干香菇用溫水泡發洗凈,紅棗和枸杞洗凈,姜切四片。

(2)七夕外婆送擴展閱讀

沙縣小吃以其品種繁多、風味獨特和經濟實惠而著稱,成為福建飲食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沙縣小吃不但流行在三明市各縣(市、區),而且在南平、福州、廈門也可常常遇到掛著「沙縣小吃」招牌的小吃店。

甚至北至北京、南至深圳,以及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的太平洋旅遊勝地——塞班島也有「沙縣小吃」的蹤跡。足見沙縣小吃影響之大、傳播之廣。據不完全統計,沙縣各類小吃有上百種,常年供應的有幾十種。

蒸、煮、炸、烤、腌,加工方法多樣,米、面、芋、豆腐原料獨具地方特色,且來源豐富,家家戶戶都能做上幾樣,城區街頭巷尾日夜24小時都有小吃應市,非常方便。沙縣小吃品種大致可分為節令小吃、地域小吃和常規普通小吃。

先說節令小吃:春節城鄉都吃年糕、白果、糍粑,城關吃面條,農村吃粉干;元宵節吃芋包子;立春吃春卷;清明吃清明果;農歷四月初一烙粑,有甜有咸兩種;立夏城鄉家家戶戶食果;

分為餡和無餡兩種,傳說是東周戰國時期孫臏為瞞過龐涓裝瘋而特製的食品;端午節吃粽子、花椒餅、荷菜包;七夕又稱七七節,是沙縣民間兒童節日,是時家中有新入學的兒童,外婆要送小書包、雨傘、算盤、服裝、小茶壺、糖塔和白糖光餅,祝願學習取得好成績;

中元節又叫鬼節。這時新鴨、新芋上市,除了吃鴨子外,還做芋包吃,市上供應葡珠,有糯米做的和麵粉做的兩種,除了上供外,大人小孩都愛稱上一、二斤做零食;中秋節除了吃月餅、白果糕,也吃芋包;

立冬、冬至吃豬腳、糍粑,號為補冬;臘月二十三,龍王爺上天,常用岩酥、金錢酥、董糖、蓼花、米花、甘蔗俸供。

地域小吃中,夏茂牛系列擁有60多種佳餚,還有芋包、糖燒麥、豆腐包、豆腐丸、豆腐腦、米凍皮、金錢蛋、油糍;南陽的蛋素、蛋角,南霞的泥鰍粉干,鄭湖的板鴨在沙縣小吃系列中最具有名氣。

常規普通小吃有:扁肉、清湯面、拌面、酸菜面、白果、油餅、火把、豬耳、麻球、米凍糕、 糕、糖包、小龍包、肉包、煎餅、 糕、大腸糕、年糕、鴨湯粉干、鍋邊糊;

油條、花椒餅、起酥餅、蔥肉餅、菜頭餅、白糖餅、糖水餅、水晶餅、口香餅、杏仁酥、牛奶餅、米果、芋果、線面、烤豆乾、青草凍、玉糕、冬酒、菊酒、炒果條、燙嘴豆腐等等,琳琅滿目。

⑶ 每年七夕,為什麼外婆總是要給外甥女買東西。這裡面有什麼意義

這是老人對外甥女一種得到幸福的期盼和祝福…是小部分地區的一種舊習俗…

⑷ 出花園是什麼意思

出花園是潮汕地區的一種成人禮,寓意未成年的孩子像在花園中一樣。

但孩子虛歲15歲時便已經成年,要將其「牽出花園」,讓其有獨立生活的意識。「出花園」儀式提醒孩子成年後要面對世界,要有承擔,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

簡介

此儀式一般會在農歷三、五、七月舉行。「出花園」這一天,孩子要在浸有12種不同鮮花的水中沐浴,然後紮上紅肚兜,穿上外婆送的新衣裳和紅木屐。

穿戴整齊後祭神,拜別床腳下的公婆神,然後扔掉香爐碗,吃甜菜湯圓和象徵長壽的面條等。表示長大成人,神明保佑,一生平安。」

⑸ 七夕演講稿500字匯總

每年在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下面給大家分享關於七夕 演講稿 ,方便大家學習。

七夕演講稿1

我與姐姐盤腿坐在家門前的石階上,一邊拍著手,一邊唱著一首首古老的歌謠。清亮遲譽的月光灑在蒼老的榕樹上,一陣微風輕輕吹過,將斑駁的樹影打亂在身旁的鋪路石上,風中夾雜著一絲絲甜蜜的味道。我們站了起來,抱著滿懷的甜味兒風,決定去繁華的大街上,體驗一下七夕之夜的浪漫氛圍。

出了小巷口,一股濃郁的爆米花香迎面撲來,我和姐姐也不由自主地隨著香味擠到了買爆米花的隊伍中。平日冷冷清清的小攤在今夜卻顯得格外的熱鬧。趁著排隊的空餘時間,我們懷著好奇的的眼光打量著身邊排隊的小情侶們:只見男男女女們今夜都打扮的十分的美麗毀游或帥氣。這些小情侶們有的是十指緊緊的相扣著,臉上洋溢著甜蜜的微笑;有的是幸福的相擁著,眼裡飽含著濃濃的愛意;有的是你追我趕的嬉鬧著,舉手投足間無不體現了此時的快樂……。

空氣中彌漫著幸福的味道,借著風兒吹入了人們的心裡。現在的七夕也不是小青年的專屬節日哦。我與姐姐漫步在馬路旁,就在昏黃的路燈下看見了兩道熟悉的身影。咦?那不是樓下的吳伯伯與吳奶奶么?他們也是來過七夕的吧。

只見吳伯伯從口袋裡顫顫巍巍地拿出了一顆糖,將糖紙小心翼翼地撕開再放進吳奶奶的嘴中。對哦,伯伯跟我們說過,吳奶奶她從年輕到現在一直很喜歡吃糖,伯伯當時就是在30幾年前的今天用幾顆稀有的進口糖跟奶奶求婚的,當時奶奶可是高興得都要蹦起來了。這件事情我們雖然已經聽著伯伯念了幾年了,但都還是不厭其煩的一直央求伯伯再講一遍。昏黃的燈光照在奶奶臉上,照著她嘴角的笑意,時光也彷彿回到了屬於他們的金色年華。

城碼余段市裡五顏六色的霓虹燈照亮了整個夜空,我抬頭看了看頭頂那一片閃亮的繁星,心想:牛郎與織女現在一定很幸福地相會在鵲橋上吧……。街道上汽車的鳴笛聲,小販的吆喝聲,人們的談笑聲以及天上的煙火聲,此刻在我們的耳朵里,心裡都交織成了一曲浪漫的七夕之曲。

七夕,讓我們與愛攜手吧!

七夕演講稿2

溫州各地七夕的風俗、 傳說 都會有所差別,11個縣(市、區)各有各的特點,越靠近溫州市區,一般風俗越簡化,七夕前後,長輩會給晚輩送巧食(如糕餅店出售的麻巧)、時令水果等;而像洞頭、泰順等相對封閉的海島、山區,則將古老的習俗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

龍灣人人情來往很頻繁,親屬間四季八節都會有些禮尚往來,如 除夕 長輩給晚輩送壓歲錢, 春節 時,女婿到丈人家拜年,丈人家再回年(即回拜),還有 清明 節、 端午節 、七夕節、 中秋節 、冬節(即 冬至 )等,都有禮物來往。人情往來密切,也增進了親戚間的感情。

龍灣 舅舅給外甥送巧食

七夕節,當地一般是舅舅給外甥送禮,包括米餅、九層糕、巧食等物品。以前在農村,家家戶戶在七夕前幾天就開始忙開了,磨米粉,製作這些送禮的點心,一些大戶人家也會從糕餅店直接購買。

不過,在龍灣一帶,當地人將巧食改稱為「巧舌」(如市區稱鴨舌),因為「食」字的本地話諧音折本的「折」(舌),反倒是「舌」字在本地話中和「賺」是同音。這和當地人重商的 文化 有密切關系,尤其在永嘉場一帶(永強舊稱)表現得特別明顯。

有些人家還會將臉盆里裝滿水,放在瓦背上,第二天早上拿下來洗手洗眼睛,表示洗了以後會眼明手快。

孩子們則會在天井鋪上竹板床,一邊聽長輩給他們指認天河、牛郎星、織女星,一邊等著看牛郎織女相會,不過常常等著等著就睡著了,第二天醒來就十分懊惱,互相發誓明年一定得堅持不睡覺,觀賞這一奇景,十分有意思。

樂清 七月七,送巧人兒

樂清有「七月七,送巧人兒」的習俗,也是一個長輩給晚輩送禮的節日。

以前,我曾經聽說清末時期,樂清本地有很多大戶人家的小姐到了七夕晚上,會用綵線穿針乞巧的。不過,普通人家一般就是在七夕晚上,大人們搖著蒲扇,坐在道坦里,教孩子念一些和七夕相關的兒歌,如「天上星、亮晶晶;七月七, 巧人(方言音『能』)大家分。巧人分成雙。園里種株瓜;糍麻少,分阿嫂,糍麻多,分阿大(音『豆』)。園里種株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泰順 七夕拜馬仙

每年七月初七,泰順家家戶戶都會組織年輕人祭祀馬仙。馬仙是從麗水一帶傳來的,也稱馬仙娘娘、馬天仙、馬氏三顯真仙娘娘等。據民間傳說和《景寧縣志》記載,馬仙原本是麗水市(古稱處州)景寧縣鸕鶿鄉人,因其孝順父母,受到朝廷(唐代)敕封,為「唐孝婦」,人們於此建馬天仙殿,作為求子的地方。

七夕清晨五六點,祭祀的人就帶著祭品去馬仙宮,除了傳統的香燭外,還要帶上時令水果、魚鯗、雞蛋、肉、茶葉、酒等物品,最重要的是要帶上一種叫「明尖」的年糕製品,這種用米粉製成的糕點原來是做成小人狀的,現在會做成圓錐體、鶴形等各種形狀,一般會帶上三五個,但也有人家特意做個特大的年糕,這種年糕製作不易,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如果做得不好就容易開裂,從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七夕求巧的寓意。

馬仙宮還會有社戲表演,意思是「請神看戲」,通常會演一個早上。中午,祭祀結束後,大家將祭品帶回家分給孩子們吃,求個吉祥如意,女孩子們還會求心靈手巧。有去祭祀的人家還會請客人到家裡來吃祭品。

泰順的孩子對周時,還會在孩子的手上繫上紅繩,男孩系左手,女孩系右手,當地稱為「綁蹄」,到第二年七夕節當天,再將紅繩取下,主要就是希望小孩子的手以後能拿筆穩一點,做事手巧一點。

洞頭:扎七星亭、拜七仙女

全國各地的七夕節風俗多半和牛郎織女有關。而洞頭的七夕節在經歷漫長的歷史發展後融入了更多的民俗元素,除具有情人節元素外,更具有 兒童 節、成人節、乞巧節、女兒節、祈福節、 感恩節 的成分,其中 兒童節 、成人節的成分最重,這也和洞頭特殊的地理環境,漁業生產的高危險性有關,要求青少年必須早日成人,承擔起家庭和社會責任,有十分鮮明的漁村特色。

洞頭總人口12.6萬,其中五分之三講閩南語,其先人從福建泉州、惠安等地遷入,居民以漁業生產為主。「七夕」習俗最早從福建泉州隨著人口遷徙傳入洞頭,主要分布在講閩南語的北嶴鎮、東屏鎮、元覺鄉和霓嶼鄉等50個村居。習俗的祭拜程序、製作技藝等一直保留完整,原生態的民俗傳承300多年,在當地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2009年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東嶴村被列為市級「非遺」項目傳承基地。

洞頭和閩南地區一樣,在七夕節當天要祭拜七仙女(口語上尊稱為七星娘媽,文學作品寫作七星夫人),這源於洞頭島上廣泛流傳的古老傳說。很久以前,玉皇大帝派王母娘娘體察人間疾苦善惡。王母扮成乞丐下凡,見有人用糯米飯搗油灰來砌墳墓,上前乞討卻遭到一頓鞭打。王母大怒,驚異世人如此糟踐糧食、勢利寡情。玉帝降災人間,連旱三年,五穀不生,六親不認,讓大家「人吃人」!七仙女得知,半信半疑,也化作乞丐下凡人間,向一擺渡老伯乞討,得知用糯米飯搗油灰砌墳墓的是財主,而很多窮苦人連糠菜餅都不一定吃得上。七仙女拿著糠菜餅上報天庭,但是君令如山,不能更改。於是七仙女再次下凡代行天令,用米粉印成人形餜餅,施捨給百姓,瘦小的孩子吃了後長得又高又壯。人們感念七仙女的恩德,把這種印有人形的餜餅取名「巧人兒」餜,年年七月初七製作;為了給七仙女下凡以後有個遮風擋雨的歇息地,於是就扎出了「七星亭」,祭拜七仙女。大家盼望自家孩子能得到七仙女的關照,快長大,便有了成人節的儀式。

在洞頭,七夕來臨前半個月左右,就有一些匠人做成「七星亭」售賣。凡有16歲以下孩子的家庭都要買。如果孩子剛好滿16歲,就一定要買「圓亭」(有兩層),如果孩子不足16歲且家庭經濟困難的,則買個扁亭(即平亭單層)亦可。近年來,大家的經濟條件都提高了,所以扁亭幾乎都沒人買,匠人們也都不做了,反而是三層的圓亭風靡起來,更講究的家庭還會買五層或七層的圓亭。

「七星亭」是用蔑扎紙糊彩描製成的,無論哪一種「七星亭」,都貼有七仙女像,還有少數「七星亭」里會有一種叫做「磨喝樂」的泥偶,頭是用泥做的,但因為製作麻煩,除非買家有要求,否則很少有匠人會做。

七夕傍晚五六點鍾左右,島上居民就開始准備在天井或家門口祭拜七星娘娘,貢品有七星亭、「巧人兒」餜、紅龜、紅圓、一盤花(7朵,一般為染指甲的鳳仙花,講究一點的家庭會用玫瑰、康乃馨等),彩色絲線七條(古時候,女兒出嫁都會用絲線來開臉,即用綵線將臉上的絨毛刮干凈,而這綵線便是給七星娘娘開臉用的)、香粉七塊(給七星娘娘化妝用的)、蛋(必須煮熟切成七瓣)、紅繩串起來的銅錢、貝殼、長壽面、紅棗等乾果、時令水果、熟食等。有16歲孩子的家庭必須要殺一隻公雞做祭品,如果家庭經濟困難,可以用米雞代替,家裡有 屬雞 的孩子如果剛好遇到雞年,也要用米雞代替。

祭拜時口念祈福歌謠,與孩子一起禱告,焚燒七星亭。也有將七星亭放在第二年焚化的,講述者曾經在半屏一帶的一戶人家裡看到,他家因為孩子從小體弱多病,就將七星亭一起放在平時供奉土地、財神的供桌上,初一十五燒香,求七星娘娘保佑孩子平安長大,到了第二年七夕,買新的七星亭替換,再將老的焚化,年復一年,直到孩子16歲成人。

撤供後,公雞供16歲孩子食用,寓意快長快大;紅龜、紅圓分送親朋好友,告知孩子已「成丁」。拜七星娘娘的儀式從孩子一歲開始,一直到16歲成人,才結束。現在有些家庭是從家裡的媳婦懷孕就開始祭拜,一歲和16歲時的儀式最為隆重,家裡有一歲的孩子,祭拜時,紅龜和紅圓的數量是有規定的,一般為每樣12個,遇到閏年每樣准備13個,而孩子到了16歲祭拜時,紅龜和紅圓則是每樣16個。

撤供後其他祭品由親友們一起分食,如今的祈福宴就是由此演變而來。今年,東嶴村的90桌七夕祈福宴已經被預訂滿了。今後,將在全縣范圍內推廣「祈福宴」,像泰順的「百家宴」一樣,進一步提升洞頭的文化旅遊品牌。

講述者表示,她小時候的七夕晚上,女伴們會相約到葡萄架下,聽織女和牛郎說悄悄話,大家還會用明礬和鳳仙花染指甲。

平陽:「巧舌」加「風消」

平陽人會吃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甜餅,形似長形口舌,放在油里炸過,遍體粘上芝麻餅條,叫「芝麻巧」或「巧舌」。還有一種,將糯米和糖炊熟搗韌,先做成半寸多高,一寸多闊,一尺多長的年糕,放在風里稍晾乾,再用木刨刨成薄片,進一步曬後,放在油里炸,當地人稱之為「風消」(也有叫烘燒、風尚、烘鞘等,都是讀音的關系)。樣子其實有點像蝦片,但蝦片是五顏六色的,味道是鹹的;而「風消」則是甜的,白色,邊緣有一道紅線,這也是七夕節孩子們最愛的零食。

這兩道糕點都是媽媽送給女兒的,姑娘們一邊嘗吃巧食,一邊在月下做各種手藝,姑娘們相信織女會使她們的手更靈巧,同時心裡祈禱著仙女鵲橋會。或是外公外婆給外孫送巧食糕餅蓬包,寄託著長輩希望小孩子吃了巧食後聰明又伶俐,還有「巧合」的寓意。

《平陽縣志》記載:農歷七月初七日夜,傳說牛郎、織女渡銀河,過鵲橋相會。民間孩童食「巧食」和「烘燒」,均為米粉製成的甜食。晚,婦女在中庭設巧食、瓜果,向天祭拜,並在月光下對著織女星,以五色絲線競穿綉花針,名為「乞巧」。平陽縣內很多地方的百姓有過七月七的習俗,並流傳一些歌謠,如昆陽、鰲江有「七月七風消和麥麥(蠶豆)」、蕭江有「七月里來七秋涼,牛郎織女會鴛鴦;若要相會七月七,草橋排落河中央」。

在鰲江還流傳著「七月七日吃巧食」的 故事 。話說明朝時,浙南某地有一姓朱的員外娶妻蘇氏,年屆四十才得一子,乳名朱墨貴,夫妻愛似掌上明珠。墨貴時至七歲,員外親自教子習文,可是這墨貴在父親的嚴格 教育 之下,越來越笨拙。某年七月七,蘇氏再三向員外求情破例給兒子到舅父家做客一次,舅母用麥粉拌上紅糖芝麻做成長長餅條給他吃,墨貴非常喜歡,還請求舅母明年的七月七多給他送來麵粉餅條。舅父陪他遊山玩水,並帶他到田間學點農藝,這使他大開眼界,增加自然知識,心胸開闊。回家後在父親面前滔滔不絕說起農業栽種知識,頭腦比以前靈活輕巧許多,不比從前笨笨拙拙的樣子,遂改名朱巧軍。事後,老員外在大門上張貼四個大字「耕讀之家」。日間讓他田間勞動,晚上習文讀書,學業大進,舅父母得知也是萬分高興。於是每年七月七做起很多很多麥條,定名「巧食」,專給朱巧軍吃。後來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開來,七月七送巧食也就蔚然成風,直到現在。

平陽七月七習俗還與端午節習俗相關聯,端午當天,小孩子的手腕和腳腕上系著的五色長命線,要在七月七剪下,並在剪下的線上系好「巧食」拋到屋瓦上,好讓喜鵲叼去幫助牛郎織女搭鵲橋。也有小孩將時令果品陳於瓦上,並用小竹棒擊之,以慶牛、女相會,叫做「敲瓦翎」。

在平陽鬧村還有「倉頭宮七月七廟會」, 當天要給馬仙娘娘拜壽。

在平陽的農村,還延續「分七月七」的習俗。當年七月以前娶新媳婦的人家會給親戚和房族分巧舌、烘燒、麥麥等食物。這些東西都是新媳婦娘家提供的。

瑞安、文成等地

另外,瑞安、文成等地,會吃一種形狀、大小和手指類似的面點。瑞安當地一般用米粉拌上紅豆,製作成手指般大小,蒸熟食用,以求「手巧」;而文成則是在面點里加上薄荷等,夏天吃起來,有種涼涼的感覺。當地也把這些面點稱為「巧食」。

七夕演講稿3

七夕——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詞語,在歲月的沖刷中,似乎風華已逝。

小時候聽多了牛郎織女的故事,至今仍回響在耳旁。牛郎織女的日子,仍銘記在心中。鵲橋已建,爭相目睹兩人相聚時的聲聲細語。

現在是一個開放的時代,外來節日似乎逐漸替代我們的傳統節日。人們知道有 西方情人節 ,並在西方情人節那天送給女朋友或老婆許多的禮物,但是否還記得,遙遠的東方有個七夕?

恆河系裡,一個美麗的傳說,一座美麗的橋梁,一個承載著中華五千年的 愛情故事 。兒時,你們也許聽得多了;兒時,你們也許曾幻想著有那麼一天牛郎織女會在一起。

中華兒女,為什麼不能將這個美麗的故事延續下去?中華兒女,難道你們真的那麼喜歡外來文化,而不喜歡自己那個「醜陋」的中華文化?中華兒女,難道你就讓喜鵲搭成的橋梁白白地消失?

我想,不會的。中華兒女不會忘記自己的「老祖宗」——中華文化。雖說有糟粕,但是大多都是好的。儒家的思想教會了我們要尊師愛幼,那麼,七夕這個日子,又教會了我們什麼呢?

七夕,這個感人的日子。它教會了我們要努力爭取自由,獲得自由。無論是人是神,人生也是平等的,人生相愛,沒有神的界限。人與人之間的愛戀沒有隔膜,也沒有人可以阻止。

七夕,一個永恆的節日,同時也是一個逐漸被人們遺忘的情人節。

七夕演講稿4

各位尊敬領導、各位來賓:

大家好!

每年在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七夕節又名乞巧節。這個起源於漢代的節日,是我國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有著「中國情人節」之美譽。不過我們對待七夕節,不應該將其與西方情人節簡單類比,因為七夕和春節、元宵、端午、中秋等每個佳節一樣,包含著我們民族樸素的情感和集中體現了古老東方文化的獨特和優美。此次舉辦的「風雅蘭夜?守望傳統」慶七夕晚會,正是對我們 傳統文化 回歸的呼喚。

在我國古代,農歷七月被稱為「蘭月」,七夕被稱為「蘭夜」,七月正是各類蘭花生長的旺期,七夕賞蘭,歷來是文人墨客的雅事。而今夜,在蘭花的氤氳中,詩詞、書畫、戲劇這些最為典型的中國元素都在這里匯聚。在座的老中青各位雅士濟濟一堂,真可謂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在這里,我首先要向大家介紹到會的各位領導,讓我們對他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也對縣規劃建設局對此次活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晚到會的來賓除了縣戲劇協會、縣詩詞學會、縣蘭花協會、縣蘭花學會、這些以弘揚平陽傳統文化為宗旨的各家協會外,我還要向大家特別介紹來自我縣的集福詩書畫社,這是一個兩個月前剛剛成立的群眾文化團體,他們今晚專程趕來參加此次雅聚,讓我們對這些遠道客人的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下面讓我們開始欣賞今晚的精彩演出。這里要說的是,此次活動籌備時間很短。為了能辦好晚會,縣戲劇協會的主席犧牲了休息時間,奔赴各分會指導演出排練。他今晚還將擔任主胡伴奏。讓我們用掌聲為他的辛勤勞動表示感謝。

七夕演講稿5

七月初七日為七夕節,亦稱「乞巧節」、「少女節」、「情人節」。七夕節,主要是慶賀天上牛郎與織女的一年一會。來源於 神話故事 ,民間習慣稱為天河配。

依照七夕節天上牛郎、織女相會的情節,山西民間有扎像慶賀之俗,就是在街頭巷口用樹枝等物紮成一對青年男女像,代表牛郎、織女相會。在像前敬獻瓜果桃李以示祝賀。星漢燦爛之際,如果看到天河中有奕奕正白氣,閃耀著五色的光芒,就被認為是牛郎織女相見的徵兆。舊時此刻要下拜,乞求牛郎、織女恩賜。據說牛郎織女是勤勞的化身,所以跪拜者求農求織求婚均可。求金求銀求暴利則要適得其反。一人只能乞求一事,求多則不靈。在吉祥徵兆面前,連續三年誠心誠意乞求一事,則必然應驗。山西氣候,七夕前後多降雨,能夠連續三年乞求一事當屬不易。民間傳說,七夕節如果天上降雨,就是牛郎織女哭訴衷腸,預兆著夫妻和睦,家庭興旺。

七夕節里,姑娘媳婦還有許多向織女討教手藝的活動,稱為乞巧。

晉南地區習慣用當年產的新麥秸編成一座橋,配以牛郎、織女,男孩、女孩、老牛、喜鵲等 編織 物,置放案頭。或是用彩色紙,剪成上述景物,貼在牆上。祈禱後,拿七根綉花針,用彩色線來穿針孔,能夠一次順利穿過七個針孔者就被認為乞得了巧。

曲沃縣盛行男、女孩童以星星草、香節投水乞巧。

晉北地區習慣白天在院里曬一盆水,因微塵飄落,盆水的表面形成了一層薄薄的膜。將綉花針塗油以後,輕輕放置水面,能夠飄浮者則被認為是乞得了巧。晉西北地區是在盆水中放置豆芽,將節前生好的豆芽,放置水面。在陽光照耀下,經過盆水的折射,水底倒影會顯示出各種動態,或蜈蚣、或水蛇、或水狗、小雞。倒影顯得越復雜越逼真,意喻藝巧越多。

晉東南地區女孩子,七夕節要逮一隻吐絲的蜘蛛,圈在匣子里。第二天觀察蜘蛛的結網疏密狀況,越密乞巧越多。

與少女一樣,少男在七夕節也要向牛郎討教耕耘本領。

晉南地區,習慣在木板或石板上覆土,土上製作茅屋小景,屋旁作成田園。田地中種粟生苗,稱之為「谷板」。

晉北地區習慣將小麥及各種豆類用水浸泡,促其生芽。七夕節,用綵線纏芽,稱之為「種生」。

晉西北牧童要為耕牛編戴花環,稱為「老牛過生日」。

晉東南流傳有夜深人靜,躺在葡萄架下偷聽牛郎、織女說悄悄話的說法。七夕節,民間喜用白面或糕面加油、糖、蜜做成各種糖果,稱為巧食。山西境內,家家要吃西瓜,喜歡在西瓜上刻畫花紋圖案,稱為「花瓜」。


七夕演講稿500字匯總相關 文章 :

★ 關於浪漫七夕節演講稿範文五篇

★ 關於七夕節的作文500字範文欣賞5篇

★ 2019七夕晚會演講稿範文五篇

★ 情人節發言稿精選範文5篇

★ 關於七夕的作文500字

★ 朋友演講稿500字精選匯總

★ 課前演講演講稿500字匯總

★ 關於七夕情人節浪漫演講稿

★ 冬天演講稿500字精選匯總

★ 七夕節作文精選5篇500字小學生優秀作文

⑹ 這句話有錯嗎 「在溫州民間,在七夕節這天,有長輩給已出嫁的女兒送麻巧的習俗」

溫州民間在七夕節這天有長輩給已出嫁的女兒送麻巧的習俗

熱點內容
王者榮耀花木蘭百合文 發布:2025-02-11 22:40:12 瀏覽:855
客戶情人節祝福語 發布:2025-02-11 22:37:28 瀏覽:703
滿束鮮花 發布:2025-02-11 22:34:07 瀏覽:255
猜四個城市名一朵白雲一個南瓜 發布:2025-02-11 22:02:55 瀏覽:883
丁香花何歌詞 發布:2025-02-11 21:53:52 瀏覽:295
花藝花結結 發布:2025-02-11 21:45:27 瀏覽:382
含苞荷花 發布:2025-02-11 21:37:38 瀏覽:385
鮮花打一肖 發布:2025-02-11 21:32:38 瀏覽:961
櫻花是櫻桃樹開的花嗎 發布:2025-02-11 21:32:31 瀏覽:759
玫瑰花新聞 發布:2025-02-11 21:22:54 瀏覽:412